模拟实践教学论文(精选5篇)

  • 模拟实践教学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案例教学法应用概述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在于以讨论和分析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化理论知识,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其缺点是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严谨,课堂气氛或过分活跃,或过于沉闷。鉴于此,该教学方式在保险学课程教学中具体…

模拟实践教学论文(精选5篇)

模拟实践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保险学;实践教学

改革开放后,保险业以井喷式的速度飞速发展,但保险公司“求贤难”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保险学专业教学的重大难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保险专业人才实践能力不强,难以适应企业发展。高校应用型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专业实践教学,那么,高校教师如何开展实践教学,是本文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应用概述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在于以讨论和分析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化理论知识,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其缺点是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严谨,课堂气氛或过分活跃,或过于沉闷。鉴于此,该教学方式在保险学课程教学中具体实施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建立和完善保险专业案例库。案例选择应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和时效性。任课教师可通过教学团队协作的方式,筛选出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保险案例,同时对历年的典型案例进行加工与改造,将其有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第二,合理使用案例教学设施与教具。案例教学的开展还需完备的教学设备作为辅助,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通过视频、超链接网页等方式增加信息量。同时,任课教师也可向学生展示实务教具,如保险单、批单等,这些直观的实务教具可变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的印象,使教学事半功倍。第三,科学地组织教学。任课教师应在课前充分把握与教学内容及案例相关的理论知识点。课堂上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并通过小组划分、角色模仿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解答学生的问题。讨论完毕后,任课教师应及时总结讨论重难点和疑点。

二、模拟实践教学方式

应用模拟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理论之外,还需熟悉客户投保,保险公司初审、复核、制单到客户拿到保单的整个业务流程,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保险实务中。进行模拟实践教学的关键是将模拟前的准备、模拟中的实施与模拟后的评价三个环节有效结合。

(一)模拟前的准备

在课题模拟实践教学的准备阶段,任课教师主要有三大任务:确定模拟目标、选定模拟内容和分配模拟角色。首先,确定模拟目标,通常一次模拟课重在突出一个目的,以免影响模拟效果。其次,任课教师需要选定本次课的模拟内容,抓住重点,便于学生理解与把握基本内容。最后,任课教师可根据模拟内容及班级人数分配角色。

(二)模拟中的实施

模拟中的实施阶段,是决定课堂模拟实践成败的关键环节。任课教师在模拟实践课中发挥主导作用,主要负责介绍模拟背景、说明模拟目标、提出模拟要求、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指导学生解决问题。而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处于主体地位,根据任课教师所提的模拟要求,自主模拟,充分表现。

(三)模拟后的评价

模拟实践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及时总结和评价本次课堂模拟实践。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模拟形式的选定、模拟内容的再现、模拟角色的个体表现及团体合作等。主要进行正面评价,多鼓励,使学生敢于模拟、善于模拟。

三、PBL教学方式

PBL教学方式通常由教师引入某一现实问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具体应用时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明确PBL法的教学目标。实施PBL教学法,事实上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现实生活中的保险事件为出发点,使学生运用已有的保险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存在争议的保险问题。因此,一个好的问题会成为课程的亮点。问题的提出既要符合实践课程的培养目标,又要带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有兴趣参与问题讨论。其次,合理划分学习小组。PBL教学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各分组成员以任课教师提出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资料分类、汇总、分析、讨论,并总结出自己的观点。最后,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在PBL教学过程中,各小组可通过口头、论文、PPT等形式将该小组的讨论结果呈现出来。同时,为了让其他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其中,可以在各组呈现之后进行小组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评。

四、结语

保险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必须对保险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案例教学+模拟实践+PBL”教学方式的有效组合是值得探索的一条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保险业实践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宝玲《.保险学》模拟实践人才培养的教学设计和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4(31):185-186.

[2]秦玲玲,刘永刚.PBL教学法在保险教学中的应用[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2(1):100-101.

模拟实践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模拟公司 教学法 财会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069-01

伴随着我国财会教育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应用型的财会工作人员的需求呈增加的发展趋势[1]。财会专业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财会工作人员不但要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而本文结合财会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对“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财会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深入的探讨。

1 财会教学现状

从现有的财会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在财会教学中忽视了财会课程本身的特点。财会课程本身有着体验性与判断性强的特点,该特点决定了财会课程的初学者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够真正的掌握业务处理方面的技巧[2]。但是,现有的财会教学中教师确过多的关注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财会人员应该有能够对复杂的经济做出判断与正确处理的能力。而财会课程教学中过多关注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必然会对财会教学任务的实现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

2 “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财会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模拟公司”教学法指的是在不同的分公司产生以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为若干个具体的工作项目,以这些具体的工作项目作为基础,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融入到实际的工作中,要求不同的分公司通过真实情景的模拟,以课堂教学所确定的项目为导向,通过明确课程目标、分解课程任务等等诸多的实践教学环节来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也就是说,“模拟公司”教学法是作为实践教学方式存在的。

“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财会课程中的应用,不断可以改善教师过多关注理论教学的现状,同时可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参加财会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该过程中进行搜集信息、制作计划、确定决策、实施决策、反馈控制、考核以及评价等财会工作的操作[3],进而提高实践应用方面的能力。在该教学模式的应用中财会教师本身是作为组织者、合作者以及咨询者存在的。该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的财会操作中,将财会理论知识应用的实践中,促使学生提高财会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其所具有的实践性与多样性是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如“模拟公司”教学法在应用中还可以包括案例教学法。通过“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财会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把学生带入实际的财会工作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自身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等。简而言之,现有财会教学的现状决定了“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财会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3 “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财会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财会教学中的运用,应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通常的“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财会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1 财会教学模式应用“模拟公司”教学法的应用基础

“模拟公司”教学法的应用,要求教师应有详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并做好教学考评工作。教师在该教学模式的应用中要全面负责模拟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及时有效地做好财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指导不同模拟公司分析目前市场运行和公司经营的情况,并在模拟公司操作上出现明显失误是进行必要的引导与提示[4]。

3.2 财会教学模式应用“模拟公司”教学法的应用步骤

财会教学模式应用“模拟公司”教学法的应用步骤包括设置模拟公司、模拟实践操作以及实践案例分析三个步骤。在本研究中,为了更好对该教学法进行说明,以财务核算理论的教学为例来对“模拟公司”教学的运用作具体的论述[5]。

第一步,教师应设置模拟公司,并确立相应工作岗位以及工作岗位的工作标准。在财务核算理论的教学中,教师以某家电生产企业为例设置公司,将该公司的工作流程确定为筹资、项目投资、项目经营以及分配利润等不同的工作流程。然后,模拟业务设定相应的岗位。在财务核算理中教学重点是对财务核算工作进行模拟,即可设置出纳、会计、报告以及复核等财务核算岗位。并确定各个岗位的工作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把财会实践中财务核算的一般工作标准与具体业务标准进行总结。

第二步,模拟实践运作。让学生以所确定的模拟标准为基础进行实务操作。在财务核算理论教学中,主要的实务操作包括公司的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教师以具体的财务核算理论为基础让学生对模拟公司五大业务循环来取得或填制业务中各种原始凭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模拟原始凭证审核,让学生模拟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并以此进行模拟账簿的启用、登记以及结账。最后,让学生进行模拟公司月报的编制。

第三步,实践案例分析,教师结合财务核算理论教学的要求,拿一些案例让学生在“模拟公司”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操作,并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结果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在该教学模式应用完毕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总结。

总之,“模拟公司”教学法在具体的财会教学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将学生置于动态的财会工作中,强化财务工作给学生带来的体验和感受,进而促使学生在体验职业角色的同时,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共同学习和练习,提高了财会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戴斌.财会专业教学之注重财会模拟教学[J].中国对外贸易,2012(6):251.

[2] 张新美,李素霞,朱熊英.高校财会模拟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J].当代经济,2009(17):123.

[3] 刘志雄.模拟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6):215-216.

模拟实践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长期以来,强调理论教学与课本知识的掌握是高校文科教育的习惯性思维和基本教学模式[1]。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性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人才的培养需要。实验教学是人文社会学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仿真模拟软件作为一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已成为文科实践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仿真模拟软件实验教学的内涵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近年来,各高校在充分肯定文科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的基础之上,将文科实验教学纳入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文科实验教学伴随着新理论、新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逐步成长起来,不仅填补了文科教学手段的空白,而且扩大了文科的研究范围,更使文科的教学手法和研究手法大为改观[2]。

尽管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科研训练等都是大学实践教学的途径,但是这些教学环节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教育面不宽”(如科研训练难以普及到每个人)和“深入度不够”(如类似参观、听讲座的实践环节难以真正接触实际中的问题情境)等问题,因此,仿真式模拟构造“情境认知教学环境”成为必要[3]。现代学习理论认为,求知始于发问或质疑。模拟教学通过让学生持续面对各种典型的情境,培养他们在“例外环境”下的质疑思维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4]。

仿真模拟软件实验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来模拟真实的实验环境及实验过程,让学生通过在计算机上独立完成实验,达到在有限教学时间内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目的[5]。在国际上,最著名的仿真模拟是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即GMC),是以一个综合性的计算机模型模拟真实的企业经营环境和公司管理,涉及营销、财务、生产、人才资源、研究与开发等方方面面[6]。在国内,最先由部分高校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仿真模拟软件开展文科实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何有效利用软件,使之真正成为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助手,使学生能够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仿真模拟实验教学效果最大化成为当前一个重要问题。

二、研究框架及设计

(一)理论基础

情境认知理论(Situated Cognition)是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学习理论领域研究的热点,该理论从对学习理论的自身研究反思出发,既满足了学校实践的需求,又顺应了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丰富。1989 年约翰?西利?布朗、阿伦?柯林斯与保尔?杜吉德联合发表了论文《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这篇论文系统、完整地论述了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7]。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通过类似人类真实实践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该理论强调情境具有线索指引的功能,学习发生在真实的情境或事件中;学习者从事的是与专业学习领域相关的实践;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度、责任感和意义感有利于引发其主动学习的动机[8-9]。

情境认知理论的研究观点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和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等教育技术的新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近些年来的相关研究主要有,赵经成(2003)认为运用现代技术开展仿真模拟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延伸实验的空间和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调动了学习者的主动性[10]。邢振江、徐文涛[(2010)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降低教学成本、促进就业和师生互动四个方面分析了情境教学的效果[11]。张军

征、樊文芳(2012)的研究表明模拟软件能够在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环境和有效引导探究活动两个方面促进探究性学习[12]。本文根据情境认知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从学习者个体特征、情境模拟的真实性、实践场和调动学习者主动性等方面研究仿真模拟软件在文科实验教学的应用。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样本取自Y大学人文学院公共管理、社会学和法学三个专业的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学生(一年级没有开设相关课程),随机发放问卷260份,取得有效问卷229份。

表1 被调查学生基本情况

Y大学人文学院是一个农业院校的纯文科专业学院,其中公共管理专业开设了两门使用仿真模拟软件的实验课程,而法学和社会学两个专业只开设电子政务一门带有实验的课程。因此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中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比例较高,占到60%。该学院三个专业都是面向文科招生,因此调查中女学生占到近六成,这与该学院男女生比例大致相符。

三、仿真模拟软件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模型

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描述当各自变量变化时,因变量的发生概率会怎样变化。因变量Y是一个二值变量,取值为Y=1(事件发生)Y=0(事件未发生);自变量X1,X2,…,Xm;P表示在m个自变量作用下事件发生的概率。建立包含m个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如下[13]:

(二)变量选取

本文以与传统文科教学方式相比,仿真模拟软件是否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为被解释变量(Y)。依据研究目的最终确定了学生个体特征、情境模拟教学环境的真实性、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实践场4类13个解释变量(X1,X2,…,X13),见表2。

表2 变量的含义及统计数据

(三)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本文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并在回归分析前将待分析的数据逐一组织成SPSS变量的形式。解释变量的筛选策略为“Enter”,表示解释变量全部进入方程,结果见表3。通过模型的回归结果,本文分析如下。

1.学生个体特征对实验教学效果的影响。第一,学生的年级与仿真模拟软件实验教学效果在统计水平上呈显著性负相关。说明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使用仿真模拟软件的实验教学效果更好。由于该学院所有课程使用的仿真模拟软件均出自同一个开发商,相同的操作平台使学生逐渐产生了厌倦感。第二,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与效果呈负相关,且显著性水平较强。说明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效果也较好。原因是仿真模拟软件教学是在利用计算机的实验环境中进行的,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影响其使用仿真模拟软件的效果。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通过仿真模拟软件来开展实验,并不一定是因为专业知识或是软件的问题,而是不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2.情境模拟教学环境的真实性对实验教学效果的

影响。第一,软件的仿真度与实验教学效果在统计水平上呈显著性正相关。软件能够全面模拟出现实情境,就会使学习者获得置身于真实困境中的权利和行使在真实困境中寻找解决方法的权利。学习者会感到对解决方法负有责任,而不只是从教师那里得到知识。第二,软件与课堂教学匹配程度与实验教学效果呈显著性正相关。情境认知理论指出为学习者提供的实践情境应当是与其学习领域相关。因此仿真模拟实验教学的设计要与课堂教学相匹配并能体现出教学重点方能发挥出实验教学的效果。第三,软件的实时更新功能和实验教学效果呈显著性正相关。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知识更新,要求软件能够保持顺畅的升级渠道,及时更新才能保障其真实性。

3.学生的主动性对实验教学效果的影响。第一,学生对使用仿真模拟软件的兴趣度与实验教学效果在统计水平上呈显著性正相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仿真模拟软件的兴趣越强烈,能够使用软件进行主动的探究性学习,越有利于发挥实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第二,学生对使用仿真模拟软件对找工作的影响与实验教学效果呈显著性正相关。认为仿真模拟软件的学习对找工作有帮助的学生,具有在该情境下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取得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实际上,仿真模拟实验教学通过模拟现实工作情境增进了学生对实际工作的了解,对学生就业有很大帮助。因此,让学生认识到仿真模拟教学对增加实践技能和促进就业的意义,将有利于引发学生的主动性。

4.实践场地对实验教学效果的影响。实践场的概念是由教育心理学派学者提出,萨莎?A?巴拉布和托马斯?M?达菲将基于校园环境而创设的实践场理解为“为了达到一种学习目标而设置、创设的功能性学习场所与空间”[14]。调查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室的环境对实验教学效果的影响不显著。而实验设备与仿真模拟软件的文科实验教学应用效果在统计上呈现正相关,并且显著性水平较强。在仿真模拟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实验室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局域网等均有具体要求。若实验设备不符合要求,将会影响到仿真模拟软件的使用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Y大学的样本数据分析了仿真模拟软件在文科实验教学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仿真模拟软件在文科实验课的使用效果受到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软件的仿真度、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否能相互配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实验室的设备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挥仿真模拟软件在文科实验教学的效果,针对调查中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科学合理地安排文科实验教学课程,将实验课和理论课同等重视。相较理工类课程,文科实验课课时较少。Y大学文科课程实验教学的课时仅为16学时,并且仿真模拟软件的使用多是设置在课程的实验部分,而未单独设课。这说明传统观念对文科课程操作性实验缺乏重视。扩充文科实验课的学时或单独设置实验课程,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为提高情境的仿真度,可以尝试校企联合开发仿真模拟软件。学校与软件公司携手开发实验教学仿真模拟软件的好处是,学校和任课教师能够更准确地表述软件需要具有哪些功能与课程及实验教学相匹配,从而保证了文科实验教学的需求;开发商具有软件设计和程序编写的专业技能,从而保证了仿真模拟软件的专业性。

第三,任课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通过仿真模拟实验教学的训练能够有效地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对今后实际工作有所裨益。

模拟实践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师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 模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167-02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幼儿园教师需求层次的提高,高校在培养学生时应当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教育实践课程是促使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途径。[1]模拟教学是教育实践课程的方式之一,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教学的实际体验,打破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消弭教师职前培养与教师职业之间事实上存在的隔阂。

一、学前教育专业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简言之就是模拟在幼儿园中进行教学活动。是由学生扮演教师角色进行教学,其他学生或教师扮演学生角色予以配合,创设情景性的教学环境,以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训练方式。学前教育专业的模拟教学主要针对幼儿园工作开展实施,训练内容包括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教具设计制作与运用、教学活动反思、教学活动延伸等,让学生了解幼儿园中的教学活动如何开展,如何通过教学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开展模拟教学的优势和原因

学前儿童感性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直觉可变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工作者教养工作经验的价值、实践性智慧的重要。[2]针对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重学术理论、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状况,需要加强学生对教学的实际体验,提高学生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使其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与传统的理论教学或幼儿园的实习和见习相比较,通过开展模拟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备以下优势:

(一)较强的情境性和灵活性

模拟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激发学生对自身教学能力的反思和改进,弥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实践环节不足的问题。其对时间和场地的要求较小,课上课下都能够灵活开展,学生拥有更多进行训练的机会,不受去幼儿园实习和见习次数以及时间的限制。

(二)避免不良的教学实践对幼儿造成伤害

实习是教学实践课程中的重要环节,能让学生处于真实的教学情境中,面对幼儿直接进行教学活动,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成长极为有利。但教学实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不良的教学实践可能会对幼儿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开展模拟教学能够让毫无经验的学生提前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避免因盲目教学对幼儿造成伤害。

(三)加速学生心理适应过程

模拟教学能有效缩短学生在教学中的心理适应过程。在不熟悉教学环境和对象的情况下进行教学,对没有经验的学生来说需要克服极大的心理障碍。如果面对的是自己熟悉的同学和老师,练习者就会在心理上减少忧虑和紧张,加上同学模拟幼儿进行积极配合,教师加以指导,练习者在解决各种问题并顺利完成教学后,会增强教学的信心,有效克服心理障碍,再到真实环境中就能很好地应对。

三、提升模拟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模拟教学的开展有其优势和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提升模拟教学的有效性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目标和计划

学前教育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相对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来说,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对于学前教育教师来说,“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3]基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模拟教学的开展不应该是盲目随意的过程,要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明确目标和计划。

学前教育专业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够运用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教学语言和体态的运用要适合幼儿;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并能够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具备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能力;具备更新和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意识和能力等。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程度,明确学生通过每一次的模拟教学要提升的专业能力及要达到的水平,以此来引导模拟教学的开展过程,让其成为有意识、持续、系统的过程。

(二)提供充足的保障

模拟教学的开展如果有充足的保障,将会对实施效果大有帮助。这些保障包括学生拥有的专业理论和教学能力知识;教师的讲解、指导和意见;教师和学生对待模拟教学的积极态度;良好的模拟教学环境和设备等。能够帮助提升模拟教学环境的真实性,使练习者尽快进入角色,维持环境氛围,使“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真正融合到一起,达到有效促进练习者教学能力提升的目的。

(三)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学前教育的教学活动对象为3-6岁的幼儿,这个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及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模拟教学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要注重适宜性,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标。

活动内容的选择要适宜幼儿的学习和成长需要,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避免成人化或形式化的内容。活动形式要体现直观化、游戏化、情境化的特点,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体验和学习,使幼儿感兴趣、乐意参与。

(四)加强开展的弹性化

模拟教学的开展应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在课程、时间、组织方式等方面加强弹性化,让教师和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计划和安排。

1.开展课程的弹性化

目前高校开展的模拟教学大多局限在教师教学技能课上。基于模拟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优势,在其他课程上也可以适时开展模拟教学。专业技能技巧课(舞蹈、音乐、造型艺术、钢琴、声乐)在重视技能技巧学习的同时,开展模拟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技能技巧组织教学活动,提高艺术教育的能力。在专业领域课(学前儿童数学、科学、健康、艺术、语言课)上开展模拟教学,能够让学生将各领域课程的教学要求直接运用到实践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2.开展时间弹性化

高校开展模拟教学的时间大多集中在大三或大四的实习前期,目的是让学生对幼儿园的实习做准备,大一大二的学生多数停留在理论学习阶段,实践的机会很少。专业实践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不应当局限于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中,模拟教学的开展时间也不应当局限于幼儿园实习前期,而要依照学生的发展需要灵活调整,加强模拟教学开展时间的弹性化。例如在大一大二就可以尝试通过模拟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理论进行实践。此外,在开展模拟教学的过程中,可在讲授理论前让学生先进行实践,也可在讲授理论的过程中将模拟教学穿插其中,还可在理论讲授完后运用模拟教学进行总结和提升。

3.开展方式弹性化

模拟教学的开展方式不应局限于课堂以及整个班级的学生参与的方式,还可以进行个人自主模拟教学和小组模拟教学。个人自主模拟教学,即学生自己在课下自行进行演练,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查缺补漏,发展兴趣,自我完善。小组模拟教学即通过小组的形式在课上或课下进行角色互换的训练,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发挥团队合作优势,取长补短。个人自主模M教学和小组模拟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设备不足与课堂时间有限的问题。此外,除了采用完整模拟教学的方式,还可以针对某个教学片断或教学技能进行单独训练,这种方式需要的时间短,且更有针对性。

(五)明确角色定位

模拟教学的每个参与者都应当有明确的角色意识,完成角色转变,练就入戏的本领,融入教学环境中,共同创设真实性强的教学情境。角色明确的教学情境使每个人都处在能力和知识的学习和锻炼中,将整个组织提升为学习型组织,而不会造成模拟教师者唱独角戏的局面。

首先,模拟教师者在模拟教学中充当主角,以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来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影响整个教学的进程和发展,并通过模拟教学习得教育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其次,模拟幼儿者在模拟教学中充当配合者的角色,以幼儿的思想来进行思考,体验幼儿的体验,按幼儿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进行参与,协助练习者完成教学活动[4],为其提供行为反馈。同时还是模拟教学中的观察者、评价者、学习者和反思者,在其中参与讨论和提出建议,并进行自我学习和反思。

最后,教师要在模拟教学中充当指导者、协调者、建议者。指导学生对模拟教学有完整的认识,懂得执行任务的规则;根据能力协调不同的角色,确保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训练并得到发展;组织学生进行问题的讨论、分析和反思,提出自己的建议。

(六)完善评价和反思模式

良好的评价和反思是一个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评价提供了合适、健全、充分可靠的信息,帮助受评者认清自身的专业发展效果并做出积极调整。反思则是教师成为专业教师的核心所在,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所以,完善的评价和反思模式能够充分发挥集体和个人智慧,让教学进步更加显著。

1.端正评价和反思态度

每个参与模拟教学的人都要树立认真评价和反思的态度,积极参与评价和讨论的过程,分析各个角色的行为特点,以科学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为依据,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还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反思,学会对教学活动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思考,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建构。

2.进行专业的评价和反思

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活动评价和反思要充分考虑专业特点,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是否顺利开展,体态是否得体,语言是否亲切规范,更要关注到教师的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策略是否适宜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3.完善评价和反思标准体系

完善的评价和反思标准体系有利于让模拟教学有明确的标准,使练习者思路清晰,避免看问题的片面和肤浅。我国目前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评价标准为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其中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在开展模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参照这一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运用,使模拟教学的开展有章可循。

四、结语

教师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他人,教师质量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水平和发展方向。基于我国学前教育教师需求量的增加和保障质量的要求,高校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要强调专业性,注重实践性的转型发展。高校应当提升模拟教学开展的有效性,利用模拟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让学生能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霍巧莲.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构建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18(6) :103-105.

[2]黎安林,曹立人.幼儿园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教学设计特征的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9,4(7):37-43.

模拟实践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

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法学教学不同一些纯理论性的学科教学,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因此,一般认为实践教学是法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都十分重视。高校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由于不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学,所以往往教学和学习两方面的重视度都不够,其实经济法作为法学学科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学科,实践的意义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一课程中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关于模拟法庭实践教学

与许多教学方法的产生一样,这种教学方法最早也是产生于美国,英文叫做Moot Court,由美国著名法学教育专家兰德尔最早提出。由于法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出能够担当律师的学生,因此,兰德尔先生的法学教育改革主要就是倡导通过实务训练,使学生掌握实际应用中的方法和技巧,以模拟的方式将可能遇到的情况逐一展现,使理论真正得到应用。从上世纪法学教育进入中国起,这种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就随之传入中国。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改革也逐渐深化,法学学科教育改革中,实践教学的应用尤其是这种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法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过去偏重理论教学的传统思维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般来说,这种教学法是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全部由学生扮演法庭上的角色,如法官、律师、检察官、书记员、法警、当事人、证人等等,以理论为基础,将一场真实的法庭辩论、审判程序展现出来,将学生所学的法学知识学以致用。为此,一般开设法学专业的高校都提供场地和设备参照真实的法庭结构相继建立了模拟法庭实验室,使学生有机会真正参与进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作用。本文重点讨论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应用。

二、目前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中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随着法治社会的逐渐建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法律,在经济运行中或者说涉及到经济关系的社会关系中,经管类法律专业性十分重要,也正是由此产生了《经济法》。而为了加强对经管人才法律素养的培养,各高校纷纷将《经济法》课程作为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希望能够对学生的法律观念的形成、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尤其是希望能够达到增强法律意识的目的。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是一种非常能够将理论知识具体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法,因此,很多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也开始加强了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应用,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1.校方的误区

很多高校都认为经管类专业既非专门的法学专业,亦非专门的教学实践专业,这种教学法的应用可有可无,因此在政策制度上、师资力量上、配套资金上的保障都十分不够。首先如果没有明确政策制度上的支持,其他的环节都无从谈起,没有规范的场地、教材,没有科学的实施方案、案例材料,没有专门的《经济法》教师。即便有的学校应用了这一方法,随意性也很大,有的只是为了实践教学这一“美名”,甚至是应付学生,这样效果怎么可能好?师资的缺乏也很普遍,如果是没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来指导学生,自己都没经历过,怎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给学生解答?资金上的投入如果不够,模拟法庭的各项设施和道具似是而非,学生接受起来的效果也不可能好得起来。

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实践为了应用,如果不能把理论知识很好的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去,就会大大削弱这一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有的老师在理论课上单纯地讲理论,在实践课上就一味地实践,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

3.学生的积极性不够

学生积极性不够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首先由于是非法学专业学生,没有意识到《经济法》课程对他们未来从事经管行业的重要性,对于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也是抱着“玩”、“看看”的态度;其次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的问题,不能够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三是学校的重视不够,学生也随之“放弃”。

三、对于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中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应用的建议

1.校方要重视

校方的重视绝不仅仅是资金上的到位率,教学场地的建设和维护,教学用具的采购和完善,更主要的是要在制度上确定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应用对于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师资力量的投入、教学大纲和具体教学环节的设置和相关的研究工作都将顺利的开展。

2.教师要做好教学环节的设计

建议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应用一定要在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过后进行,首先保证学生已经比较系统地掌握了相关的经济法学理论知识,并适当地使学生参与或者是观摩实际法庭的流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然后由学生自己或小组准备庭审的相关材料进行模拟实践,最后再由教师本人或外聘专门人士进行讲评。

教师要注意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实践教学,绝不能为实践而实践,要遵循着认知――实践――再认知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真正的提高能力和素养。

3.教师自身的能力也要加强

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法不但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必须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最好是兼职的律师或者法官。这样在实际的操作中才能够给学生最真实地指导。教师还要具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通过网络、多媒体等手段生动地将教学内容展现给 学生,既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要对学生采用全新的考核方式,传统的试卷已经不能完全地将学生对这一课程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考核清楚。因此,建议学生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应该占学生这一课程成绩的较大比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