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作用和功效(精选5篇)

  •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黄芪作为一味临床常用传统中药,其应用历史悠久。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医书《五十二病方》里就有用黄芪和白蔹、芍药、肉桂、干姜、蜀椒、吴茱萸、甘草等配伍治疗疽病的记载。本品素有补气药中“耆长”之誉,有关“补气”的功效。历代本草记载和医家论述…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精选5篇)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黄芪;活血;功效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21-02

黄芪作为一味临床常用传统中药,其应用历史悠久。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医书《五十二病方》里就有用黄芪和白蔹、芍药、肉桂、干姜、蜀椒、吴茱萸、甘草等配伍治疗疽病的记载。本品素有补气药中“耆长”之誉,有关“补气”的功效。历代本草记载和医家论述甚多。每谈及黄芪,必言其补气,似乎定论已成。时至今日,黄芪作为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常用药,为世所公认。历版全国统编《中药学》教材、《中国药典》以及有关中药学的专著中,在论及其功效或功能主治时也只言以上五方面作用。而更有甚者,在言及其他功效时也要把补气作为基础,似乎补气已经成为了黄芪的中心功效,其他功效仿佛成了补气后的间接效果。至于黄芪“活血”的功效更绝少独立地提出。涉及到古代方药以及现代临床用药有关其活血的功效时,则多从“补气以行血”的角度解释。然而,关于黄芪活血之功,历代医籍不乏记载,古今不少方剂都有应用,现代研究也有相关印证。笔者便就黄芪活血功效做一探讨。

1 祖国传统医学对黄芪活血功效的认识

历史上最早提到黄芪活血的本草著作当推陶弘景所集的《名医别录》,指出本品能“逐五脏问恶血”。后世诸如《日华子本草》,言其能“破症癖”;李东垣的《药类法象》提到本品善冶“血脉不行”;《本草纲目》记载张元素言其“活血生血”;张璐的《本草逢原》认为其“能调血脉”等等。如此种种的记载都说明黄芪具有活血的效力。

有关黄芪活血功效在临床中的应用更非鲜见。如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的黄芪桂枝五物汤以黄芪与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合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的乌头汤以黄芪与川乌、麻黄、芍药、甘草相配治寒湿痹证,关节疼痛不可屈伸;《杨氏家藏方》中的蠲痹汤,本品与羌活、当归、姜黄等药同用,治风寒湿痹之血脉痹阻者;《圣济总录》黄芪散,黄芪与续断、当归等药同用,治骨折筋伤,瘀滞肿痛等;《傅青主女科》中的理气散瘀汤,以黄芪、人参、当归、红花、丹皮和姜炭,治跌闪小产,血流紫块,昏晕欲绝;《张氏医通》中的三痹汤,以黄芪、人参、白术、当归、赤芍、茯苓、甘草、桂心、防己、乌头、细辛、生姜和红枣,治风寒湿气合病,气血凝滞,手足拘挛;《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黄芪与当归、川芎、地龙等品同用,治痹证或中风后遗症因气虚血滞、肌肤筋脉失养,症见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者等等。近年来,临床上更是将本品及其不同制剂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动脉血栓、肺栓塞、脑血栓、脑梗塞等多种血脉瘀滞者。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医理论中气和血的密切关系,黄芪活血的功效往往被掩盖在补气之下。又由于黄芪良好的补气之效,当遇到其应用中有涉及活血之效时,人们往往从补气的角度来解释。比如补阳还五汤,是著名的治疗“气虚血瘀”的方剂。方中重用生黄芪为君,用量是其他所有药物总量的五倍还多。在解释该方重用生黄芪为君时,通常认为黄芪补益元气,使气旺而血行,瘀去而络通。可是,补气之药俯拾皆是,缘何临床很少见到运用其他补气药来治血瘀呢?于是又有人提出黄芪补气时补中善行,俨然黄芪具有理气的作用了。其实,如果根据黄芪补气兼活血的功效来解释,这个方子重用生黄芪为君理解起来就顺理成章多了。近年来关于黄芪的实验药理研究得到了证实。

2 实验药理研究对黄芪具有活血功效的支持

在看实验药理研究前,我们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现代医学里药物对机体什么样的影响在中医学里可以称为活血?由于此项目前没有统一标准,笔者试就自己的理解做一探讨。考察中药中活血化瘀药对机体的影响,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几个方面作为药物活血功效的考量:扩张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减少血小板粘着和聚集;增加纤维溶酶活性,促进已形成的纤维蛋白溶解,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使血液流动加速;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

2.1改善血液动力学

2.1.1 扩张血管 石刚刚等 采用离体豚鼠心脏灌流和猪冠脉螺旋条生物检定技术,发现黄芪注射液可使豚鼠冠脉流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使氯化钾和组胺诱导的猪冠脉条收缩曲线压低,两者均呈量效依赖关系,表明黄芪对冠脉有直接扩张作用。实验表明黄芪冻干粉具有明显降低心肌兴奋性作用,从而导致心率减慢及心肌收缩力降低。由于心舒期的增长及收缩力的降低,延长了冠状动脉的灌注时间,减轻了心肌对冠状动脉及其分枝的压迫,使冠状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有研究认为黄芪可以通过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一氧化氮合成酶的产生,促进N()产生,继而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鸟苷酸环化酶途径,导致血管扩张。

2.1.2 改善心泵血功能 张全贵等观察到黄芪治疗心血管疾病后发现左心功能改善,心排出量增加20%,心电图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0%,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和射心分数等均有所改变。薛芳荣等用心阻抗图监测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并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病人,结果表明黄芪治疗后使心绞痛、胸闷症状明显缓解,而且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心脏指数(CI)和EF值均明显增加,左室峰射血率/左室射血分数(PER/LVEF)比值变小,说明黄芪可增加心脏搏出量和提高LVEF。

2.2 改善血液流变学

2.2.1 减少血小板粘着和聚集 孙维广研究发现,黄芪在体外对正常人及大鼠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还有较好的促解聚作用。黄芪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可能涉及其抑制血小板钙蛋白活性,导致血小板磷酸二酯酶活化减少,cAMP降解减慢,血小板内的mAMP/eGMP比值升高。黄芪可使血浆前列腺素I2浓度增加,血栓素A2浓度降低。另外,黄芪能显著增加小鼠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全血比黏度和细胞变形指数。可见黄芪通过保护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促进血液正常运动。高建等通过实验证实黄芪可提高应激小鼠血小板内cAMP含量,并对钙调蛋白(CaM)具有抑制作用。磷酸二酯酶(PDE)的活性依靠CaM的调节,黄芪通过抑制CaM而抑制PDE的活性,使血小板内cAMP水解减少,含量增高,黄芪皂甙(AS)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发挥抗血栓形成、延长动脉血栓形成时间的作用。

2.2.2 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 许艳等报道黄芪多糖能有

效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扩张血管,降低血黏稠度,提高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过氧化脂质含量,减轻自由基造成的损伤。

2.2.3 抗血栓形成 王巧云等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发现用黄芪注射液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凝固性,具有显著抗血栓形成作用,能使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提高机体纤溶性,增加纤溶酶活性,亦能延长APTT、PT、TT而影响凝血过程,产生抗凝作用,松驰平滑肌,扩张冠状血管,降低血液循环阻力,改善血液循环,尤其是微循环,达到心功能改善。

2.2.4 降低血脂 吴勇等实验发现,黄芪多糖用于治疗抗动脉粥样硬化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MDA和ET有明显降低,并升高NO、SOD及总抗氧化活力。光镜检查可见,动脉内膜表面基本光滑,内此细胞形态基本完好,未见泡沫细胞。

2.2.5 改善动脉硬化 徐品初等妇通过研究黄芪对老年大鼠主动脉和肺内胶元含量的影响,认为黄芪扩张血管的作用与胆碱能系统和组胺的释放肾上腺素α、β受体无关,黄芪水提物能通过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诱导一氧化氮(NO)合成酶(NOS)的产生,而促进NO的生成,介导血管的扩张,抑制VSMC的增殖,抑制老年大鼠主动脉中胶原含量的升高,对调节血压、抑制动脉硬化等有积极作用。

2.3 消炎作用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炎症反应的激活可能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冠状动脉内脂斑破裂、血栓形成被认为是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缺血缺氧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并释放出一系列炎症介质。杨沁等研究发现黄芪总皂苷能减轻组胺造成的血管内皮单层通透性增加,可显著减少炎症时渗出液量、中性白细胞游出数、蛋白质含量,降低渗出液中白细胞介素-8和NO含量。黄芪总皂苷的抗炎作用机理与其降低血管通透性,以及对于血细胞、白细胞介素-8和NO等炎症介质的作用,抑制氧自由基生成有关。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范文第2篇

黄芪由于炮制方法各异,主治功用亦有一定区别。生黄芪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盗汗、水肿、痈疮不溃或溃后久不收口等症;蜜炙黄芪补中益气,使用时多与党参或人参为伍,主治中气不足、内脏下垂、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崩漏及一切气虚血衰之症。现代研究表明,黄芪主要成分有蔗糖、葡萄糖醛酸、粘液质、胆碱、多种氨基酸、叶酸等,有降血压、降血糖、强心利尿、抗肾炎与保护肝脏等作用。

黄芪入药,可用于多种疾病。如益气通络,治疗气虚血滞、半身不遂等,常用方如补阳还五汤;固表止汗,主要用于体弱表虚之自汗、盗汗等症,方如玉屏风散、牡蛎散、当归六黄汤等;益气举陷,常用于治疗脾肺气虚、中气下陷、内脏下垂之症,如胃下垂、子宫脱垂、久泻脱肛等症,方如补中益气汤加炒枳壳等;托疮生肌,治疗慢性溃疡痈疽、内陷不起或疮疡久不收口、脓稀不愈者,方如黄芪内托散等;利尿消肿,多用于心肾阳虚、面目四肢浮肿、小便不利、心悸气促等症,方如防己黄芪汤;利尿抗炎、降低生理性尿蛋白,常用于治疗身面浮肿、尿中有蛋白的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方如真武汤或济生肾气丸(汤)加生黄芪、党参、益母草等;降低血糖,常用于有身倦乏力等症状的糖尿病人。

黄芪还是最常用的养生保健、滋补强壮之品。研究表明,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但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具有补而不腻的特点,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黄芪可单味使用,若与其他补药配伍则效果更好。

补中益气 气虚衰弱者,症见体倦无力、食少懒言、面色萎黄,适用黄芪。为增强补气功效,多与人参、党参等同用;如兼阳虚,可配附子、干姜;若兼血虚,可配当归、熟地;若血虚发热或大失血后虚极欲脱之症,需补气生血者,可重用本品,与当归配伍。

益气强心 黄芪对正常心脏有加强收缩之作用,对于因中毒或疲劳过度而陷于衰竭的心脏,其强心功效更强。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和病毒本身与患者免疫失控有关,黄芪有抗病毒与调节免疫的功能,对于干扰素系统有激活作用,并有改善内皮细胞生长与增强心肌收缩之功效。研究还认为,以黄芪冲剂口服功效最佳,每次1包,每包含生黄芪16.5克,每日服 2 次。患感冒等常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早搏等症状加重或复发,服用黄芪后可减少复发次数,并改善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

滋补强壮 黄芪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使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增加,改善血液循环及营养状态。取炙黄芪30克、灵芝10克、冰糖30克,纳入洗净除去内脏的鸡腹中,加适量水用文火炖服,吃肉喝汤,功能补中益气、补肺健脾、防衰抗老。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黄芪;中医;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应用

黄芪是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的根,其在中医治疗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黄芪可以利水消肿,达到托毒排脓效果,并能够生肌活血。现代药理证实,黄芪中含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其能够有效地增强机体免疫力,起到保肝利尿,延缓衰老,降低血压的效果[2],并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而在临床工作中,黄芪的应用也逐年广泛。本文综述了黄芪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总结黄芪在临床多个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价值,以供临床医生和学者研究借鉴。现综述如下:

1中药黄芪简介

中药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者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主要生长于我国的内蒙古、河北、吉林、辽宁等地[3]。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药品种,临床应用也比价广泛,为一种常用的补气类药物,有“治一切气衰血虚”的记载[4]。味甘,微温。主归脾经、肺经。临床功效为:补气升阳,托毒生肌,益卫固表,利水消肿。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自汗脉虚,久咳虚喘,肺气不足,食少纳呆,脾胃虚弱,久泻脱肛,中气下陷等症。

2中药黄芪的化学成分

中药黄芪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其中黄酮类是黄芪中最为重要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槲皮素、鼠李柠檬素、异鼠李素、熊竹素等。多糖成分主要是葡聚糖和杂多糖[5]。黄芪所含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多样,并在在煎煮的过程中会改变原本的状态。

3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

3.1免疫调节临床试验发现,黄芪中的总黄酮具有增加抗体形成、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效果[6],说明黄芪的总黄酮具有特异性体液免疫作用的增强作用。

3.2抗心肌缺血临床试验发现,黄芪中的总黄酮可以显著减轻心肌缺血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增加心室肌细胞的幅值,增加心肌收缩力[7]。

3.3影响血管内皮细胞临床试验发现,黄芪中的总黄酮可以改善内皮细胞的通透性,抑制因为低渗所造成的液体滤过流量。

3.4防治肝损伤临床试验发现,黄芪可以有效抑制因为缺血导致的AST、ALT的升高,改善肝损伤,可以有效降低因为毒性代谢而造成的肝损伤。

3.5抗炎黄芪可以降低滑膜细胞和血清脂质过氧化物的一氧化氮,进而发挥一定的抗炎作用。

3.6抗突变黄芪可以有效抑制动物细胞的基因突变,可明显抑制环磷酰胺诱发细胞微核出现基因突变,可避免因为放化疗导致的细胞损伤,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3.7消除自由基黄芪具有较强的消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清除能力比较理想。

3.8抗骨质疏松黄芪可以显著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显著提高抗外力作用,研究认为和黄芪拟雌激素样作用有密切关系。

4中药黄芪的临床应用

4.1脑血管意外补阳还五汤,组成有:黄芪60克,赤芍药15克,当归10克等,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偏瘫,主要用于治疗脑血栓、脑梗塞、糖尿病等。

4.2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每日50克黄芪,用水煎服,分三次服用,可以显著改善心绞痛等临床症状。

4.3高血压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可用防己黄芪汤治疗,组成有:黄芪30克,防己12克,白术12克等,合并下肢浮肿加葛根,合并高血脂加泽泻,合并胸痛头晕加川芎。

4.4慢性乙型肝炎黄芪多糖可以帮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提高治愈率,其可以促进磷脂酰基醇的代谢,活化T细胞,可以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症状消失或者好转,提高肝功能[8]。

4.5慢性肾炎慢性肾炎患者通过使用黄芪治疗,可有效缓解蛋白尿,提高肾功能,调节体液免疫。

4.6小儿哮喘使用黄芪注射液在右天府、左足三里和左天府、右足三里进行交替注射。

4.7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服用黄芪可以使NK(天然杀伤细胞)活性显著提高。

4.8感冒感冒患者可以口服黄芪片,每次5片,每天3次。经实验发现,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康复水平,并且在防治感冒上也具有积极作用。

5小结

黄芪为临床常用的一种补气药,临床功效是补气升阳,托毒生肌,益卫固表,利水消肿。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免疫调节、抗心肌缺血、影响血管内皮细胞、防治肝损伤、抗炎、抗突变、消除自由基、抗骨质疏松),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脑血管意外、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炎、小儿哮喘、病毒性心肌炎、感冒)。在探讨中我们发现,目前临床对于黄芪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上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黄芪的总黄酮类化学成分。我们相信,通过中药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检测手段的不断发展,黄芪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研究会越来越深入,会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国辉,黄文凤.黄芪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概述[J].海峡药学,2008,20(3):13-16.

[2]段亚丽,谢梅冬.黄芪化学成分及其有效成分黄芪甲甘含量测定的研究现状[J].中国兽药杂志,2005,39(3):35-38.

[3]陈建真,吕圭源,陈建明,等.黄芪黄酮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9,28(10):1314-1316.

[4]孟践.黄芪针穴位注射治疗HbsAg阳性的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9,5(2):369-289.

[5]张蔷,高文远,满淑丽.黄芪中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2,21:78-79.

[6]丰成相.黄芪中主要化学成分的药理学研究概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03:56-58.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黄芪 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TH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393-01

黄芪在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蒙古黄芪(Astragalus?mongholicus?Bge・)的干燥根,是一种常用的补益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谓“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其性微温,味甘,具有补气固表、益气活血、升阳止汗、利水消肿、托毒排脓等功效。主要成分为黄芪皂苷、黄芪多糖、氨基丁酸、微量元素(硒、锰、铁、锌、铜)和钙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黄芪具有保护心脏及肾脏、双向调节血糖及血压、抗缺氧、抗自由基氧化、抗衰老、抗肿瘤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近年来对黄芪及其制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日益深入,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展,就此概述如下。

1、增强免疫力和抗病毒

黄芪对正常机体的抗体生成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可使抗体形成细胞数即溶血空斑数和溶血素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可使免疫后早期抗原结合细胞数明显升高。

黄芪有促进病毒诱生和自身诱生干扰素的能力,且黄芪能使脾脏内浆细胞增生,促进抗体合成。黄芪皂甙甲也能明显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和浆细胞抗体合成,经电镜观察发现不仅浆细胞数量增多,而且胞质内扩张的粗面内质网腔中含有大量的抗体蛋白质。

2、对干扰素的作用

黄芪具有增强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易感冒者在感冒流行季节服用黄芪,不仅可使感冒次数明显减少,而且可使感冒症状较轻,病程较短。

3、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

黄芪多糖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能显著延长氢化可的松耗竭小鼠的游泳时间和增加肾上腺素重量,对小鼠多种缺氧模型均具有显著的耐受能力,可明显减少全身性耗氧以及增加组织耐缺氧能力。黄芪多糖有明显的耐低温作用,能使正常以及虚损鼠的抗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4、促进机体代谢

黄芪可使细胞的生理代谢增强,这可能是通过细胞内cAMP,cGMP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黄芪还能促进血清和肝脏的蛋白质更新,对蛋白质代谢有促进作用,这可能是黄芪扶正作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5、强心作用

黄芪总皂苷小剂量(2mg)可加重心力衰竭,而中等剂量(4mg)和大剂量(8mg)则有抗心力衰竭作用.黄芪苷Ⅳ是黄芪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在质量浓度为20~50g/mL时对可离体豚鼠肌标本产生正性肌力作用,其机理是黄芪抑制心肌细胞内磷酸二酯酶(PDE)的活性剂钙调蛋白,从而抑制PDE活性。

6、双向调节血压作用

黄芪对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具有利尿降压,降低肺动脉压及右心前负荷,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动脉压,从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同时对冠状动脉有直接扩张作用.黄芪可增加人体总蛋白和白蛋白量,降低尿蛋白,并通过强心增加心脏搏出量或扩张血管而达到升高血压或降低血压的作用.

7、降低血糖作用

据报道,黄芪可降低正常大鼠血糖,改善糖耐量,促进血清胰岛素释放,但对正常小鼠血糖无降低作用,对链脲霉素所致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有明显的降低血糖作用,可改善糖耐量,提高血清胰岛素含量,并可调节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代谢.

8、对肾脏、肝脏的影响

黄芪通过调节肾小球疾病蛋白质代谢紊乱,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尿蛋白量,在肾小球疾病中发挥积极作用。黄芪可保护并增加肝脏粗面内质网,增加细胞内rRNA和mRNA的含量,抑制核糖核酸的活性,促进蛋白合成。

9、抗癌作用

黄芪有对抗毒素B1诱发癌变的作用,可增强环磷酰胺(CT?X)?的抗癌活性,并促进因CTX所致机体造血功能损伤的恢复。

10、抗氧化、抗衰老及免疫调节作用

金若敏等通过口服给药,观察了黄芪毛状根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记忆力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制备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黄芪毛状根对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测定CTX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口服黄芪毛状根后 自然 杀伤(NK)细胞活性。结果表明,黄芪毛状根能改善衰老小鼠记忆力,提高脑、肝细胞SOD活性并降低肝脏MDA含量,能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肾MDA含量及血肌酐浓度,还能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NK细胞活性。说明黄芪毛状根具有抗衰老、抗氧化及免疫调节作用。

11、美容作用

添加黄芪提取物的化妆品因含有甜菜碱,故性质柔和,又含有微量元素,适合儿童和婴幼儿使用.将黄芪提取物制成沐浴露,可营养皮肤,增强皮肤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与蒲公英提取物合用,可 治疗 儿童及婴幼儿的湿疹及尿布疹.?

从中医临床看,黄芪是一味好药,作用强大且独特,一般临床使用数十克后患者的脉象马上就会有反应,精神和体力会有改善,正确合理地使用则收效明显。但必须注意的是,它的副作用同样强大。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范文第5篇

方法 系统阐述黄芪对心血管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结果 为临床更好应用黄芪奠定理论基础。结论 黄芪具有肯定的心血管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多方面因素有关。

【关键词】 黄芪;心血管保护;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1 对心脏损伤的保护

1.1 抑制钙超载 盂丹等[1]通过观察黄芪总皂甙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钙超载的影响,发现黄芪总皂甙可抑制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增加,提示黄芪总皂甙有轻度钙拮抗作用,其中机制之一是黄芪总皂甙减少了心肌细胞肌浆网的钙负荷,并抑制了脂质过氧化。

1.2 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彭定风等利用培养的心肌细胞造成缺氧模型,10 g/L黄芪对缺血心肌无保护作用,100 g/L、1000 g/L的黄芪使凋亡率分别降低34.96%、37.02%,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黄芪可能抑制缺氧心肌细胞的凋亡,但作用并非与浓度正相关,且缺氧心肌细胞中TNF-amRNA的水平和凋亡率都增高,提示TNF-а可能参与诱导缺氧心肌细胞凋亡。

1.3 稳定细胞膜 李论等观察到一定浓度的黄芪可提高SOD活性,使MDA、CK水平降低,但未恢复正常,该作用并非与浓度正相关,提示黄蓖可能通过抗自由基和稳定细胞膜来防止细胞受损。

1.4 心肌缺血再灌保护效应 采用离体兔心缺血再灌注模型和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从器官和细胞两个水平,运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流式细胞仪、免疫印记、RT-PCR、生化学检测等多种方法,发现该药物具有调节抗再灌注损伤的MAPK细胞信号通路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很可能是其心肌保护效应的机制之一。

1.5 对病毒感染心肌细胞的作用 研究发现9%黄芪皂苷甲可以提高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生存率,减少胶原合成和心肌细胞凋亡,且安全有效,其抗凋亡效应对延缓或逆转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起着重要作用。黄芪总苷可增加病毒感染心肌细胞肌质网钙泵的mRNA的表达,并可提高肌质网钙泵的活力。

1.6 对糖尿病心肌的作用 黄芪多糖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物质代谢,对其心肌超微结构有保护作用。张朝云等用大鼠STZ糖尿病模型,就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将糖尿病模型(DM)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黄芪多糖治疗组,对照组每天给予1 ml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按1 g/kg的黄芪多糖1 ml灌胃。6周后测血糖、血脂、心肌钙含量,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黄芪多糖组的血糖、三酰甘油水平和心肌钙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电镜下心肌超微结构的异常明显减轻。

1.7 对失血性休克心功能的作用 失血性休克对心功能的损害主要是由于循环血量不足、冠脉灌流量下降、心肌缺血所致。俞蕾等选用家兔分组给予黄芪与生理盐水预处理 后麻醉家兔,行股动脉放血致休克状态,监测血流体动力学各指标。结果显示,黄芪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延长冠脉充盈时间,改善心肌血液供应,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及减少心脏后负荷。并表明黄芪可通过改善心脏输出功能,加速心脏收缩功能的恢复 该研究为黄芪用于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2 黄芪对血管的保护作用

2.1 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已经证实,黄芪组分、黄芪及黄芪复方对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涉及多方面。制造不同的模型造成VEC损伤,观察VEC形态变化以及VEC的分泌功能,从而反映黄芪对VEC的保护作用。糖尿病持续的高血糖所致VEC的完整性破坏是血管病变的始发因素。黄芪对VEC形态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并能降低血糖,这与黄芪能清除氧自由基,使SOD活性增高,发挥抗氧化能力有关.同时能抑制糖尿病时血、尿中TNF一仅的合成与分泌。在体外培养VEC,给予高葡萄糖和非酯化脂肪酸制造糖尿病肾病VEC损伤模型,观察到黄芪在一定程度上调节NO水平的异常变化,对VEC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黄芪注射液可能通过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加强对氧自由基的清除,维持血管内皮正常的功能,对缺氧复氧内皮细胞产生保护作用[3]。

2.2 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 近年来研究表明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 smooth muscular ce11.VSMC)迁移、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异常堆积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再狭窄的共同病理特征。NO能抑制VSMC的增殖,其机制与NO能阻止VSMC细胞周期的运行、抑制VSMC的有丝分裂及DNA的合成有关。在VSMC体外培养实验中,黄芪注射液以剂量依赖关系抑制血清诱导的VSMC3nl-TdR掺入,使Go/G 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NO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上升。VSMC经黄芪水提物作用后,诱导型NO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syntheses,iNOS)的信使核糖核酸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并能通过NO-sGC-cGMP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调节VSMC的功能。黄芪注射液还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灌流模型上,观察黄芪对去除内皮血管环的张力的影响,显示黄芪注射液对基础状态或氯化钾预收缩的血管环无影响,对苯肾上腺素预收缩的血管环产生剂量依赖性舒张作用,但经无钙液加肝素预处理后,该作用被显著抑制,而普萘洛尔预处理不影响黄芪对苯肾上腺素预收缩血管环的舒张作用,表明黄芪注射液对去除内皮的血管具有舒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上的三磷酸肌醇敏感的钙离子通道,抑制内钙的释放有关[2]。

3 结论

综上所述,黄芪具有肯定的心血管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黄芪成分复杂。作用广泛,对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和研究将有助于黄芪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黄芪的研究已经从整体和器官组织水平深入到细胞和分子水平,加强黄芪特别是其有效成分黄芪苷对心血管药理方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为新药的开发打下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孟丹,陈相建,杨笛,等.黄蔑总皂甙对培养心肌细胞钙超载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4,8(3):46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