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运会新闻稿(精选5篇)

  • 校运会新闻稿(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朋友,在你踏上跑道的那一刻,告诉自我,无论成功与否,微笑着跑完全程,只要年轻的心还在蓬勃的跳动,就要大声告诉自我DD将信心进行到底。    无论成功与否,我们永久铭记这充满奋斗印记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无论你成功与否,刹那属…

校运会新闻稿(精选5篇)

校运会新闻稿范文第1篇

最新学校运动会的新闻稿

蔚蓝的天空下,有你矫健的身影,热闹的操场上,有你坚定的步伐,秀丽的鲜花后有你辛勤的汗水,我们的喝彩中,有你的自豪与骄傲!你的飒爽英姿,你的顽强拼搏,你的永不屈服,你的自我挑战,都深深地烙在每个人的心中,!拼搏者,你是赛场上最亮的点。拼搏者,你是生命乐章中最响的音符。场上的拼搏者,你是我们永久的骄傲!

朋友,在你踏上跑道的那一刻,告诉自我,无论成功与否,微笑着跑完全程,只要年轻的心还在蓬勃的跳动,就要大声告诉自我DD将信心进行到底。

无论成功与否,我们永久铭记这充满奋斗印记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无论你成功与否,刹那属于你。而你,必须属于永恒!

只要你拚搏了奋斗了,你就不必失望,你的生命已放出了闪光!成功属于每一个勇敢者!

我们为你呐喊,期望给你力量给你信心,因为我们明白那开似简单的脚步其实迈的艰难。

我们为你呐喊,虽然喊的火热朝天,但却期望给你送去荫凉。

最新学校运动会的新闻稿

致男子跳远运动员

青春是飞扬的助跑,活力是迸发的起跳,艺术是空中的飞步。你们是跳跃的精灵,是艺术的化身,在你们跃出的瞬间,承载着我们所有的期望。在跳远板处用力起跳,用尽全力在空中行走,这是一道绚丽的 彩虹 ,在我们心中留下一抹传奇色彩。虽然从助跑到起跳再到空中走步,这一气合成的动作下来仅有短短的时间,但你们的辛勤和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我们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们系的三位同学也领略了空中飞舞的风景,他们分别是官XX同学、唐XX同学、涂XX同学,他们风一般的速度,引起观众阵阵的惊叹,落地的瞬间,你触到了沙地的柔软,不管成绩如何,荣耀永远属于你!我们XX以你为荣!

  最新学校运动会的新闻稿

一大早,全院学生来到了运动场,他们有的安排场地,有的整理服装,有的安放运动器材,忙得不亦乐乎,原本寂静的赛场一下子热闹起来。

当学生会主席王子瀚宣布运动比赛正式开始时,整个赛场顿时沸腾起来,尤其是上午举行的田径比赛,同学们的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你看那径赛场上的运动员,一个个如矫兔般飞离起点,像利箭般冲向终点,引得在场的观众兴奋不已。

不论选手名次如何,他们都会得到观众的赞美和鼓励。

因为在观众的心中,这些运动员都发挥出了不屈不挠。

这次运动会诞生了许多第一,为明年的校运动会准备了力量。

午时举行的趣味运动会让人笑声不断,自行车慢骑,选手们的平衡力,掌握度,定力在此一一展现。

还有两人三足,更是考验着选手的团结与合作潜力,展现了选手的活力与付出。

最终的拔河比赛使运动会到达了高潮,拉拉队的欢呼一浪高过一浪。

此次运动会在我院人员的辛苦准备和各个专业的用心参加下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活动为整个学校增添了色彩,也在无形中增进了各个专业的了解,拉近了个专业间的距离,增厚了同学们的友谊。

最新学校运动会的新闻稿

校运会新闻稿范文第2篇

1、 秉承最初创设记者团作为校园媒体的职责理念,记者团对各学院活动及时报道和宣传,让全校师生第一时间了解学校各项活动动态。

2、 经过上学期的改革重组和本学期的探索,记者团在一次重新接管齐大生活网,同时编辑部还担任生活网后台新闻稿件的自主管理与上传。

3、 齐齐哈尔大学新闻网成功开辟记者团专栏,并有记者团优秀稿件上传,有些稿件还被放在首页,获得数以百计的点击率。

4、 在齐齐哈尔大学第十一届田径运动会上,记者团作为全校唯一一个设有为运动会服务报道专题网站的校园媒体,以图文直播的形式,得以全员参加新闻采访,并在主席台设有专属工作地点。

5、 在我校举办的首届黑龙江国际留学生汉语大赛中,记者团同样以校园媒体的身份,以图文直播的形式,再次为本大赛专题网站采写新闻稿件,搜集幕后花絮,对各个参赛选手进行专访,展示了记者团校园记者的风采,同时也证明了校园媒体记者团的实力。

6、 齐齐哈尔大学校报,经过我们自身的提高,已由原来的几篇稿件,到现在的第四版所有稿件都由我们提供,并与老师成功开办最初只有常委参加,后扩展到部分新委参加的校报交流会和研讨会。

7、 因本学期大部分都是新通讯员,对记者团的基本业务并不熟练,经过一阶段的熟悉,已经有很多人在运动会上有出色表现。充分发挥通讯员的纽带作用,将记者团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常有各学院和各社团请柬,邀请记者团成员出席该活动,甚至还有社团邀请记者团负责人担任评委与嘉宾。

8、 从本学期开始,记者团独立承担广告版的前期广告准备、版面设计以及版面排版,并改革之前广告单页的弊端,首次采用铜板105克彩印效果版面,自负盈亏,自负所有印刷费用。

9、 记者团编辑部承担与广播电台合作晚间时段广播稿,在规定时间按时传发由记者团编辑整理,由记者团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校园各个角落都能听到记者团的名字。

在以上总结中,记者团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成绩的同时无可避免的存在许多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改正和提高,这些不足和缺点也是下学期的工作重点。

1、 记者部,在基本的新闻采写和稿件能力,以及结构框架,已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一般的通讯和消息稿,记者已经完全熟练,但新闻评论还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张空间。

2、 编辑部,虽然对报纸的画板和文章分布,以及报纸的字数限制,版面规则都有所掌握,但要求更多的编辑能够掌握排版软件的应用,争取符合规格的齐齐哈尔大学校报拍版权。

3、 通讯员,除了提高业务素质外,最要注意的地方是通讯员有很多活动不能第一时间得知,通讯员要注重自身对外界的联系以及提高对外界新闻的获取速度。

记者团现在取得的成绩是催促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则是催促我们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动力,让记者团变得更强大,更加有影响力。我相信在08级新委的不断奋斗下,记者团的明天会比现在更辉煌,07甚至06甚至更久的老委们,都会以明天的你们,明天的记者团为骄傲。

同主题文章推荐 >>>

校运会新闻稿范文第3篇

一、严把事实关,确保信息真实可信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高校校报的新闻报道人员以学生记者为主,他们的业余特点决定了其工作状态,他们参与的新闻报道多为系部、专业班级的新闻事件,或是一些校园、社团活动,采写的条件受到限制,报道内容难免出现失误。编辑工作就是要在审稿和发稿过程中,严格把好事实关,在最后关口上将可能导致报道失实的缺口堵住,尽力把一切差错消灭在版面之外。

严把事实关,首先要善于识别新闻稿件中虚假的现象。新闻稿件的内容应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虚构、拼凑、夸张、偏颇、孤证、回避等,都是失实的表现。虚构是最严重的问题,例如许多校报中有关科研项目获奖情况的报道,记者并没有到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也没有其他采访形式,只是根据传闻或编辑的组稿要求无中生有、向壁虚造。拼凑则是把不同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做的事写成一个人或群体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所做的事,而且其中某些情节和内容甚至是通过“合理想象”主观添加上去的,这种现象在报道文明礼貌月的先进事迹中屡见不鲜。还有夸张和回避的问题,为了实现某种传播意图,任意夸大或缩小事实,对有关全局的重要情况故意避而不写。

严把事实关,还要仔细检查新闻稿件中构成事实的相关成分可能存在的差错。细节的失真最容易让媒体世界扭曲,一旦报道事件中的名称、时间、地点、数字、引语等出现了“夹带”、混淆、变迁的错误,就会破坏新闻报道的纪实性要求,难以成为明日的历史。例如校报的校友风采专栏,经常会出现对校友的学习专业、曾任职务、毕业时间等细节报道有误的情况,降低了其可信度。另外,新闻报道往往会涉及历史上的人物、时间、地点等基本事实,这些背景资料的核实要以原始资料为准,对一些知名人士或新闻人物的话语引用还要注意当时的语境描述。

编辑是媒体的“守门员”,是新闻传播活动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最后把关人。新闻编辑要运用自己具备的知识、常识和经验,对报道的事件、人物、问题进行分析,从前后矛盾、悖于情理、离奇巧合、笼统含混等的表述中,找出疑点和破绽,杜绝错误信息的出现,维护校报的公信力,确保可信才能可读。

二、慎把思想关,注重信息导向正确

高校校报既担负着交流信息、引导舆论、弘扬新风、培育新人、凝聚人心、维护稳定的重要使命,也负有舆论监督的职责。但是,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往往使作者因为所处部门、身份的局限,报道反映的角度可能会有偏差,引起不良的舆论反应,这就要求编辑从大局出发,慎重选择,把好思想关。

第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高校校报一方面要传播党政声音、守住阵地、积极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摇旗呐喊保驾护航,保证上版面的稿件合乎政策的要求,有利于当前的宣传口径、政策和主旋律,“帮忙不添乱”,充分体现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要担负起舆论监督的任务,针对学校贯彻执行国家政策中出现的偏差、失误,不隐瞒、不回避,大胆面对,慎重处理,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引导读者公正、理性、客观看待。如针对学校食堂伙食、公寓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设立专栏,反映各方呼声,增加监督批评力度,推动学校发展沿着良性、持续的道路前进。

第二,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凸显教育的人文关怀。大学教育除了要完成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之外,还要教会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正确处理个人和团队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在成才的同时亦能成人。校报作为校园文化的展示平台和学生思想动态的“风向标”,可以利用“议程设置”功能精心选题策划,对学校近期的新闻事件或活动组织深度报道。如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获奖项目”进行故事化连载,让师生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全面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并理解其社会现实意义,启发引导大学生从这些身边人、身边事出发,探寻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还可以利用言论栏目展开师生间平等的讨论,使真理越辩越明,增强大家的鉴别力,扬正抑邪。对于一些社会负面消息,要“疏导”与“堵禁”并行,对某些可能发生的不健康思想和行为采取措施进行约束和防范,从而有意识地影响他们采取正确的行动。

校报编辑必须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逐步形成对教育发展规律的真知灼见,才能抢占舆论引导的先机,传播适应时代要求的新观念、新思想、新举措。

三、细把文字关,增加信息审美享受

高校是一个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高密度的信息资源和独特的文化环境,使读者的文化水准相对较高。尤其校报作为纸质传媒,文字报道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只有既具思想含量又有独特语言魅力,才能成为高校师生争相传阅的文化载体。校报编辑要注意突破个体意识的局限,将自己的思维表达优势应用于整个报纸的精加工、总合成中。

一方面,校报编辑的语言功底表现在对原稿的修饰校改工作中。优秀的编辑能化平庸为神奇,针对原稿中表述嗦颠倒、句子逻辑混乱、词语搭配不当、词意含混不清等情况,进行文法、句型结构、标点符号、逻辑修辞的必要修改,减少信息传输中可能出现的“杂音”,力争做到准确、鲜明、生动、简洁。尤其是学生的作品,既要保留原作清新、活泼的语言风格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要通过巧选角度、增减删改来挖掘新闻“亮点”,突出整个版面的格调水准,增加文字的贴近性、可读性和美学韵味。

另一方面,校报编辑的语言功夫还体现在点题、加编者按、写图片说明等工作中。只有自觉创新思维模式,突破常规框架,大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化深奥为通俗,变死板为生动,赋静态以动姿,才能使文章标题“活”起来。如“生活在春的音符里――走进‘春之声’广播电台”“敢问路在何方?――毕业生谈就业求职”这些受师生好评的标题,既立足于客观事实对事件意义做出准确地分析和概括,又富有美感和表现力。编者按和图片说明语的写作也要以揭示事实真相、发掘新闻内涵、传递版面意图为中心,不但要求文字简洁洗练、明白如话,更要字斟句酌、恰当把握分寸,体现新闻产品的文风特色和高校校报的高档次品质追求。

面对当前社会审美标准的多元化趋势,校报编辑更要满足高校师生对先进文化的迫切需求,利用品牌栏目、贴切的语言表达及时提供具有高尚道德情操、高雅审美情趣的精神食粮,通过对美的阐释和释放,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创造美的生活和作品。

四、善把版式关,提高信息传通效果

高校校报要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除了要在报纸内容方面努力发掘自身的潜力外,还要设计合理、富有特色、谙熟读者心理的版面,这不但能够圆满完成对稿件的整体评价,体现出正确的编排思想,帮助和引导读者阅读,而且能够给予读者美的享受。这就需要编辑增强“受众本位”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精编、巧排,务实、创新。

首先,周密的策划是版式出新的前提。校报编辑工作必须具备前瞻性,根据校报的出版周期,提前介入报道选题,研究确定近期的报道重点。在面对重大新闻事件和重大宣传主题时,需要采访什么人、由谁写作、采集哪些背景资料、用什么样的图片配合等等,都要事先安排妥当。这样才能避免抓住事件就“报”、拿过问题就“捅”、见文就上“版”的应付式无目的编排。排版前,还要对每篇文稿应处的位置,版面的整体风格,栏目、插图、照片的布局等,进行认真审视权衡,并用恰当的字体、字号显示标题感彩,凸显版面的整体效果,以达到稿件和版面的优化组合。

其次,要巧妙发挥版面语言的作用,使版面精美出彩。版面是编辑发挥创造性、释放潜能的空间。从字符选择、线条安排、网纹铺设,到题文配置、栏目套色、稿件组合,无一不是编辑版面编排手段的运用。模块式的版面结构彰显现代气息;空间距离的安排显示了稿件的分量和联系;图片的大小和位置形成了清楚的视觉层次;色彩不仅美化了版面,还营造着特定的情感氛围……在这些编辑符号独具匠心的运用中,校报的风格特色、品位格调逐渐确立。我校校报就曾以专版的形式做了“从文化的角度看校园”的专题报道。版面打破基本栏的局限,配发了全景新闻照片和发言人的特写镜头,提问和回答采用不同字体,使得版面重点突出、错落有致。标题色彩和照片底色对应,气氛浓郁、活力张扬,尽显大学的蓬勃朝气,发挥了高校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引领功能。

因此,校报编辑应该充分认识版面设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善于用新颖、美观的版面落实报纸的编排思想,设计的版面不仅期期有看点、版版有特色,而且能在读者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迹。

综上所述,要提升校报的层次和水平,编辑自身素质的支撑非常重要。只有学校的重视、支持和编辑持续提高更新的能力、技艺,才能把高校校报办成格调高雅、品位高尚、时代感强、具有文化内涵、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参考文献:

[1]蔡雯.新闻编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张成良.论高校报的深度报道[J].新闻大学,2007(11).

校运会新闻稿范文第4篇

1、深化制度改革,除了原有的综合新闻部、学生活动部外新增文艺组,学生编辑组和博客组。分别负责教学科研、学生活动的采写,文艺稿的采写,学生稿件的组稿以及第三版的编辑工作和记者团博客的日常维护更新工作。

2、各团员在完成所在部的工作任务同时,与所在院系学生工作组加强联系,防止学院新闻漏报现象,同时采取措施加强同校内各单位、各媒体的联系工作,如制作记者团联系卡片等。

3、各部每月做一次视点策划上交编辑组(每次参与者不超过4人)、或者由编辑组直接下达视点任务,同时强化每期报纸二三版稿件策划,适时开辟诸如校园热点追踪,交大名人录,缤纷社团,创新天地等的专栏。

二、继续加大培训力度

1、增加培训方式:除编辑部老师培训、副团长培训定期培训外,增加团员培训和邀请校内外媒体记者培训等,同时加强每期稿件的点评工作,切实让大家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2、丰富培训形式:加强对具体稿件的点评,强化新闻写作的基础认识,促进新闻专题写作能力和水平提高,同时采用现场模拟等多种形式(对此,欢迎大家多提建议。)。

3、培训继续坚持分层次进行,即新老记者在培训初期分别展开培训,以期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最短的时间内打牢基础。

三、加强团内交流

1、加强博客管理更新,打造团内交流和业务学习的最佳平台。

2、建立内部奖励机制:根据团员表现选出每月的“校报之星”,在博客中公布。

3、设立聘书制度,给团内正式记者颁发聘书,给各级负责同学颁发相应证书,给工作到大三离团的记者团成员颁发离团纪念证书(正在实施中)。

4、加强团内交流活动的开展:如迎新送老、春游、不定期聚会、趣味体育比赛等(团员有意见或建议可以直接与团长邮件联系)。

四、对外交流

1、加强与学校有关部门和各院系新闻中心加强联系,制作校报记者团联系卡,方便信息来往,同时,要考虑有针对性地吸收学院推荐的记者,如交运、信息、电气、经管等学院。

2、利用记者团名义及记者个人的人际网络加强与校内其他社团和媒体的联系,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

五、下学期初采访任务

1、学校相关单位,包括九里、峨眉校区部分专业以及学校机关的搬迁(暑期)。

2、暑假内:三下乡采访(照片、通讯、文艺稿)。

3、军训采访(照片及稿件,抓亮点,震后首次在学校军训等)。

4、迎新采访(届时开会再做安排)。

5、灾区新生的采访活动,也可以做成一个亮点。

校运会新闻稿范文第5篇

一、大数据时代出版编辑面临的问题

什么是大数据(Bigdata),目前业界尚未有统一的定义,被引用较多的是互联网搜索引擎上这样对大数据的描述:“大数据是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数据承载着信息,在大数据的实际应用中,用户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大数据进行更好的决策,这些决策可以发生在政府政策制定、社会舆情监测和商业营销等领域。大数据时代,新闻出版编辑面临的问题有:

编辑对新闻出版业数字化发展趋势不敏感。目前,在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传播为代表的大数据时代,从文字的加工生产到后期制作发行营销,再到文字的传播保存,以数字技术手段参与新闻出版所有环节而呈现了一种全新的出版业态,即数字出版。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新闻出版业进行改造,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新闻出版业的发展速度和空间。然而,这种趋势并非为传统新闻出版人所完全认识,数字新闻出版对传统新闻出版的改造能力,也并没有被信息传播企业的编辑人员所认同。

编辑人员对新闻出版产品数字化认识上存在误区。有些编辑一说新闻出版的数字化,就认为是原创作品形态的表现形式数字化,其实,数字化新闻出版的未来趋势是原创作品形态表现形式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涉及新闻出版的各个环节,而非一个环节。在数字化产品同读者见面之前,其他环节都应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处理,应用的触角应该伸向新闻出版产品内容生产的各个环节,特别是编辑、校对环节,更应该按照大数据时代的要求进行数据加工。

此外,已经起步的数字型编辑存在重技术、轻内容质量的问题,为了数字技术的使用,忽视文字好坏是数字型新闻出版的核心问题。编辑只有对文字内容资源,包括稿件的收集、编辑加工、知识体系的分类等进行整合和管理,大数据才能在新闻出版业得到科学利用。

二、大数据时代新闻出版呈现的业态

信息产业的竞争规律是,30%甚至更少的企业拥有70%以上的市场。较早进入电子图书领域的北大方正、中文在线等几家企业,虽然不是传统的出版单位,但已将全国500多家图书出版社,120多万种的图书资源进行了数字化的整合集成,从而占据了中国电子图书市场90%以上的份额。在此业态下,新闻出版业的编辑应该转变观念,积极融入到大数据时代这一时代潮流中,要与数字出版物的制造商、销售商和数字图书馆的经营者一样,成为新闻出版数字技术的新兴代表。

大数据背景下,信息传播企业通过技术手段转变新闻出版传统的方式,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在转型过程中,传统新闻出版向数字新闻出版转型,需要足够的资金、技术、人才支撑,而这也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企业面临的短板。同时,国家目前还没有出台数字新闻出版的行业标准、版权保护等统一标准,这也成为数字新闻出版传播的障碍。

同时,固定的读者群体、作者队伍,为编辑开发利用大数据提供了有利条件。信息传播企业的读者市场相对稳定,它们已经掌握了这部分市场的销售渠道和消费区域,这为信息传播企业出版发行数字出版物,提前提供了销售渠道和销售对象。而且信息传播企业还有着独特的内容资源,这些专业内容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成为初步具有形成数字化产品的核心内容,信息传播企业不延伸开发也是浪费,这些内容资源是打开市场的钥匙,是与其他产品进行市场竞争的利器。各个专业出版社、杂志社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品牌特色和市场知名度,为编辑进行数字产品开发营销奠定了良好基础,不用像一本书或杂志发行时需要开发生产那样费事。传统的新闻出版理念大多是以书籍、报刊等产品为中心的,而数字新闻出版既要以客户为中心,又要以产品内容、产品质量等为中心。

三、大数据时代出版编辑应有的理念

“网络媒体及各种新兴媒体的发展为受众提供了新的沟通平台。我们在经历着一场信息革命……”[1]这对编辑应对大数据提出了要求。

1.树立数字出版的理念。随着电子产品和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近年来,数字化阅读对纸质阅读的冲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许多杂志社、出版社都纷纷成立自己的研发部门和机构,希望面对冲击能够提前布局,为同业竞争赢得市场机遇和机会,赢得更多的筹码。

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编辑要顺应这一潮流。目前,许多杂志社、出版社仍然靠传统出版、传统经营模式维系生计,然而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编辑不可能游离之外。尽管杂志社、出版社目前数字化盈利模式的轮廓还不是十分清晰,但是编辑要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有计划地去有效推进单位的数字化改革进程。一是要有运用网络的基本能力。在大数据业态下,编辑要具有熟练地使用网络的业务素质,对门户网站、新闻网站等页面要适应,并且能熟练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新闻和信息。二是要创新编辑产品。在编辑的推动下,信息传播企业应通过数字技术对出版的中小学教材、大中专教材进行多媒体开发、立体互动,改变目前学生教材都是纸质版的现状。我们不难想象,若干年后,学生们上课会不会只使用数字型图书,在老师的引导下高声朗诵,而不再用纸质版课本?“面对新媒体竞争,传统媒体需要应对的第三个问题是新媒体的竞争压力给整体宣传思路带来的冲击和变革。”[2]

数字型编辑在树立新型编辑理念时,要处理好信息传播企业市场性导向与创意性导向之间的关系。信息传播企业传播内容的传统编辑方式、传播模式、盈利模式太过单一,根本无法体现新技术给信息传播企业带来的好处,创意产业和信息传播产业的高附加值优势也无法在编辑、发行过程中体现出来。

2.培养全新编辑的理念。卫星、网络传输等技术的普及,不仅要求信息传播的技术工具或者手段、组织形态能够与先进技术相匹配,还要求编辑的理念跟上先进技术的要求。传统型编辑,是指按照没有电脑和互联网技术时代的编辑模式进行编辑、校对等文字加工,无视或忽视新技术给信息传播企业带来的影响,对数字出版没有概念的编校人员。数字型编辑,是指迎合时展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更新编辑理念,运用新技术给信息传播企业带来的便利,颠覆传统的流程,对编辑、校对等文字加工工作改革的编校人员。以下从6个方面对传统型编辑和数字型编辑运作逻辑给予比较(以杂志、图书为例):

同作者的关系。传统型编辑靠出版社、杂志社的名气认识作者,靠作者投稿认识作者,靠上级部门转稿认识作者,图书出版后或者文章发表后,基本上没有往来,缺乏与作者的关系维系意识。数字型编辑通过网站认识作者,通过博客、论坛认识作者,通过参加各种会议认识作者,通过QQ聊天认识作者,通过网络传媒认识作者,网络发帖征集稿件,图书出版或者网站发表后,同作者保持联系,并通过作者推荐认识其他作者,与作者共同策划图书的宣传和后期发行,扩大影响力。

编辑模式。传统编辑模式主要有两种:1.最传统的模式是,编辑直接交给排版员排版,排版后进入“一编三校”流程,每次稿子都是满纸改动的痕迹。这样做造成纸张浪费,版面动来动去,每次打印的校对稿页码都不一样。2.改进后的做法,编辑要求作者提交纸质稿,然后在纸质稿上编辑,到处都是改动的痕迹,最后交给照排室。这种做法已经比第一种有了很大改进,但是仍然浪费纸张,增加编辑和排版员的工作量。数字型编辑向作者要word电子稿,在电子版上编辑加工,修改后交给排版员排版。这样做便于查找错误,减少排版人员的工作量,能有效提高编辑速度和编校质量。这就要求编辑不仅会打字,还必须掌握word操作的基本知识,会运用一般的互联网搜索引擎,有效甄别搜索结果的准确性。应积极建议杂志社、出版社出台数字新闻出版业务流程,适应时展要求。

校对模式。传统型编辑喜欢纸质版修改校对,在稿子上涂来涂去,满纸皆红,然后交给排版员,这样既增加了排版员的工作量,又加大了自己无谓、徒劳的工作量,浪费纸张,浪费时间。数字型编辑习惯在电子版上校对,可以随意修改、反复修改,避免排版环节修改次数,提高稿件的正确率,最后交付排版,让其按照作者要求设计排版。

版式要求。传统型编辑不研究市场流行风格,不论稿件题材和体裁,开本大小一样、字体版心一样,完全由照排室做主,忽视读者心理和需求,缺乏档次和品位。数字型编辑对市场有充分了解,用什么开本和纸张,封面、书名用什么字体和色彩都十分讲究,目录字体、正文大小标题字体都有自己的理念和风格;既照顾到传统读者的偏好,又照顾到大数据时代读者的喜好,在设计版式时会考虑电子版如何设计才能更加吸引读者,怎样设计便于网络传播,便于相关知识的链接,便于读者点评、跟帖,便于其他网站转载。要求排版员按照自己对市场的了解,结合作者要求和读者数字阅读的需要去装帧设计。

策划意识。传统型编辑缺乏起码的策划意识,我就是一名编辑,安排我编辑什么稿件我就编辑什么稿件,市场不是编辑的事情,营销不是编辑的职责,图书、杂志盈利与否,影响大小等同自己没有关系,忽视大数据技术对编辑产生的精准营销意识、文稿个性化内容定制平台的重要性、数字内容产品消费者付费意愿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编辑观念更新对数字新闻出版产业的未来所产生的影响。数字型编辑有较强的策划意识,一本书能开印1000册,经过编辑策划和努力会增加到3000册或更多;利润空间是几千元,经过与作者、书商共同努力扩大到几万元或更多;一本普通的书稿,经过策划可以变成畅销书。从接到稿子到图书出版、杂志发行都渗透着编辑的心血,会一直遵循“稿子—策划—确定印刷数量—媒介宣传—市场营销推广”的思路。

利润模式。对传统型图书编辑来说就是买卖书号,最多加上作者包销图书。数字型编辑把小的做大,把一般的稿子策划成畅销书,把作者包装成名人,带动图书、杂志的持久销售,扩大利润空间。

推崇数字化,倡导编辑走数字型编辑之路,并不等于说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已不复存在,对传统的编辑模式进行全盘否定,而是说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出现了一种通过信息技术向全球加速传播方向演化的趋势,它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改变了信息传播企业传播者特别是编辑人员的工作理念,使得参与信息传播的主体、对象、场所、途径、方式和结果等都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这为编辑的观念更新提供了可能和契机,这也是数字新闻出版业界进入大数据时代后的必要条件。

3.要有新媒介生态的融合自觉。“自工业革命以来,使人类社会发生特征性转型的强大动力是信息革命。其中给人类社会带来最大震撼力的事物,可以说是新媒介。”[3]随着二维码这一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报纸、杂志、图书等纸质媒介有必要把编辑个人的博客网址,出版社、杂志社的官方微博、官方博客账户、电子邮箱、QQ号等大数据时代产生的信息,制作成二维码,放在杂志的固定位置,放在图书的封底、勒口、书签、腰封等特殊位置,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这样不仅大大方便了读者进行网上阅读、手机浏览,还方便作者发送和投递稿件,有效增加了编辑、读者、作者三者之间的互动。由简单的、传统的纯文字阅读,变成随时随地阅读、观看比单纯文字内容更丰富的图片、更生动的视频等,颠覆读者的阅读方式,将读者、作者从传统阅读、投稿带到全媒体的阅读、写作模式之中。大数据时代,编辑要自觉融合到新媒介这种生态环境中,做新时代文化的推动者、尝试者。

编辑的责任是传播文化和文明,大数据的出现也是一种人类文明,如果我们信息传播企业的编辑认识不到大数据对新闻出版业的影响,认识不到自身对传播大数据的作用,有人担心过不了多久,传统新闻出版业会像胶卷摄影被数码摄影所代替一样,一部分传统新闻出版企业有可能成为民营出版商的编辑室,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传统出版社、杂志社编辑的警觉。相信我们信息传播企业的编辑们能够有这样的文化自觉,承担起科学利用大数据的文化责任。

四、结语

从理论到实践,大数据的发展为新闻出版行业的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大数据的根本是产生各种各样的数据,这就要求编辑必须适应大数据这一时代背景下,编辑、校对、排版、印刷等生产和传播方式,以全新的理念来承担数据信息加工和传播的职能,为新的读者群体和受众,为新的作者群体和客户,提供绿色环保、准确快捷的服务。

(作者为河南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总编辑)

参考文献

[1]刘东建.当下中国“改文风”的政治修辞解读[J].新闻爱好者,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