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简介,音乐家简介100字(解读)

  • 音乐家简介,音乐家简介100字(解读)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生活
摘要

有很多朋友想要了解相关的资讯,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音乐家的简介“歌曲之王”—— 舒柏特 舒柏特(1797—1828)出生于维也纳近郊一个小学教员家庭。他8岁开始学习音乐;16岁担任助理教

有很多朋友想要了解相关的资讯,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音乐家的简介“歌曲之王”—— 舒柏特 舒柏特(1797—1828)出生于维也纳近郊一个小学教员家庭。他8岁开始学习音乐;16岁担任助理教

音乐家的简介

“歌曲之王”—— 舒柏特 舒柏特(1797—1828)出生于维也纳近郊一个小学教员家庭。他8岁开始学习音乐;16岁担任助理教师,教授私人钢琴,以此谋生。1813年,当他毅然离家去维也纳作一个“自由艺术家”的时候,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但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欧洲处于反动王朝复辟的时期。 他一生共写下了1500首作品。包括14部歌剧、9部交响曲、100多首合唱曲及600多首歌曲等,其中最著名的有交响曲《未完成》、钢琴五重奏《鳟鱼》、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等。 他创作的中心是歌曲,有“歌曲之王”的美称,他的歌曲优美、质朴而深刻,充分体现了诗歌的意境。作品中折射出那个时代小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压抑、欢乐与痛苦,成为浪漫主义艺术的典范。 欣赏: 1、小提琴独奏曲《小夜曲》(2:46) 歌词大意:①“我的歌声穿过深夜,向你轻轻飞去,在这幽静的小树林里,爱人,我等待你!” ②“你可听见夜莺歌唱,她在向你恳求,它要用那甜蜜歌声,诉说我的爱情。” 2、A大调钢琴弦乐五重奏(鳟鱼)第四乐章(7:35)创作背景: 1817年,舒伯特创作了著名的歌曲《鳟鱼》,歌曲用二段体写成。第一段描写鳟鱼在清澈的小河中欢畅地戏游,第二段描写狡猾的渔夫把河水搅浑,得以浑水摸鱼。后来,创作《A大调钢琴弦乐五重奏》时,采用了这首歌曲的曲调,故又称《鳟鱼五重奏》。 “钢琴诗人”——肖邦 肖邦(1810——1849)波兰钢琴家、作曲家。生于华沙附近的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是侨居波兰的法国人,并是一位长笛演奏家,母亲是波兰贵族世家的女儿,钢琴弹得很好。他从小喜欢音乐,6岁接受严格的钢琴教育,9岁就在音乐会上公开演出。16岁时进入华沙音乐学院,跟随院长艾尔斯纳学习音乐理论。1830年,20岁的肖邦出国作旅行演出。他来到了巴黎,当时的巴黎是群星荟翠的艺术之都。他在这里以作曲家、钢琴家的身份获得了盛誉。1849年10月17日,他在巴黎病逝。 他的音乐潇洒、飘逸、含蓄、柔情,而这一切又都是在浓郁、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热烈、深沉的富爱国热情中表现出来的。,人们称他为“钢琴诗人”。他为后世留下了二百余首钢琴珍品,有以《c小调革命练习曲》为代表的27首练习曲,有富于民族风格的51首玛祖卡舞曲,有着阳刚之美的《降A大调波兰舞曲》(也叫波罗涅兹舞曲),而他的21首《夜曲》更是钢琴音乐中的精品,另外还创作了许多钢琴奏鸣曲和协奏曲等。 欣赏: 1、《降D大调一分钟圆舞曲》 (小狗)(1:51) 2、《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15:06)演奏:伦敦交响乐团、钢琴:鲁宾斯坦 、指挥:安德列-普列文 (注)安德列-普列文(1929–)出生在德国的柏林,犹太人。二战期间随家人到了美国,从1963年开始指挥生涯,先后担任过美国圣路易斯交响乐团、休斯顿交响乐团、匹兹堡交响乐团和英国伦敦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和常任指挥。 1813年10月10日,威尔第出生在意大利北部一个小城镇里,他的父亲是农民,开了个小客栈。威尔第曾被米兰音乐学院拒之门外,但他没有灰心丧气。他拜著名指挥家拉威尼阿为师,日以继夜的努力学习,很快就绽放出天才的光芒。 威尔第所处的正是意大利最为动荡的时代。他的成名作《纳布科》映射了奥地利对意大利的残酷统治,因此受到了意大利人民的极度欢迎,取得了轰动性的成功。从《纳布科》开始,威尔第踏上了辉煌的征程,他的歌曲插上了金色的翅膀,飞遍了意大利的山山水水。 从19世纪50年代,威尔第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他的三大名作《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相继问世,他又陆续写出一批很受欢迎的歌剧:《西西里晚祷》、《西蒙-波卡涅格尔》、《假面舞会》、《命运的力量》、《唐-卡洛斯》、《阿依达》。 《阿依达》使歌剧大师的声望登上一生的顶峰。这部歌剧是应埃及总督之邀而写,它描述了古埃及的一个著名历史故事。1871年12月24日,开罗首演大获成功。一个半月后,这部歌剧在米兰斯卡拉剧院上演,威尔第亲自指挥,意大利国王莅临观看。剧场内外盛况空前。 在威尔第八十高龄时,他又写出了最后一部歌剧《福尔斯塔夫》,如此长久的艺术生命不能不叫人惊叹。 1901年1月27日,威尔第在米兰逝世。在无边的送葬队伍中,自发的响起了动人心魄的歌声:《纳布科》中最著名的唱段《飞吧,思想,乘着那金色的翅膀!》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 作家生平作品:学院节庆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德意志安魂曲、第一交响曲、第四交响曲、匈牙利舞曲、摇蓝曲。 学院节庆序曲作于1880年。1879年3月,布雷斯劳大学授予勃拉姆斯哲学博士的学位,他为此写了这首曲子加以感谢,但作品直到1880年8月才完成。1881年1月由作曲家亲自指挥首演于布雷斯劳大学。作者曾说这是“宴席上欢乐的学生歌曲的集锦”。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真不愧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不论技巧曲风都足堪与贝多芬等齐名。 有人说如果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是男性, 孟德尔颂的是女性。 那勃拉姆斯的就是男性中的男性。 乐评家说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 表面平静骨子里却充满风暴。 那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呢? 相信大家都听得出来, 第一三乐章雄劲粗犷热情豪放, 巨人登场架式英雄纵横性格, 有别于贝多芬的内敛。 这也是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特别雄伟壮丽的原因之一。 可与其第一号交响曲互相媲美彼此呼应。 不过问题好像也是出在这里? 好几位欧美日本乐评家认为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成熟度构思深奥曲趣深邃, 几乎是完美珍品, 为他曲所不易见, 但唯一的瑕疵也正由于它交响曲个性。 难道这是乐团结构使然或是小提琴本身特性使然?小提琴协奏曲就不能色彩富丽爆劲磅礴吗? 勃拉姆斯第1 号钢琴协奏曲也有交响性格, 乐团咄咄逼人, 但争议好像少点。或许是钢琴的音量大馀韵深远, 置身在管弦乐团风雨交织的波浪中, 仍能突显出它身为弹弦(击弦)乐器相异音色的特性, 别有一番美感。 而小提琴协奏曲中协奏夥伴正是弦乐器与管乐器, 小提琴又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 独奏小提琴音量有限, 音高音程与协奏小提琴部分重叠, 一旦面临总奏,Solo好像快被淹没吞噬了?? 以上这样解释不晓得是不是太过浮面? 廿世纪也有一首协奏粗旷大胆鲜丽的哈察都量小提琴协奏曲,但却未闻因曲风雄伟而淹盖Solo的情形? 或是因为协奏曲基本上就不同于交响曲, 不适于”交响化”。 或是因为协奏曲的表达内容更著重于表现独奏乐器的运动性吧。 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在安魂曲音乐中的特殊的地位,在于它不但是以德语演唱的(”德意志”在此有”德语的”及”德国的”双重意义)、唱词摆脱了传统的拉丁语经文的规范,而且精神上更富于人性,从天主教的神性转向自马丁。路德以来在德国兴起的新教的精神(在这个意义上是”德国的”)。勃拉姆斯是从1857年开始创作《德意志安魂曲》的、那年他才24岁。到1861年,安魂曲已经写了四个乐章。1865至1866年间,为纪念母亲的去世,勃拉姆斯增加了两个乐章。到1868年写出最后的一段音乐(有女高音独唱的第五乐章)后,此曲才告完成,创作前后历时11年。最终版本的《德意志安魂曲》共有七个乐章。勃拉姆斯是个虔诚的新教徒,《德意志安魂曲》的唱词是他自己从路德翻译的旧约和新约圣经中关于死亡、信仰和永生的段落中精心挑选编缀而成的。由于勃拉姆斯极其熟悉《圣经》,唱词编来浑然一气,不落痕迹,只就文字来论,已是大手笔。他写的音乐和他挑选的唱词配合得天衣无缝,在这里虽然也有哀悼,也有悲伤,但是没有传统的关于末日审判的恐怖,没有奉献、赎罪、超拔的内容,而是代以一种不同的关于生与死的信念: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如花,草必凋残,花必谢落;但是有信仰的,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他们会从上帝那里得到安慰。如果把这里的”上帝”换成”信仰”二字,就有着更广泛的涵义。 勃拉姆斯虽然只写了四首交响曲,但仍被称为是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他的《第一号交响曲》被世人称为《第十号交响曲》。所谓“第十号”乃是指本曲续接于贝多芬“不朽的九大交响曲”之后,成为第十首著名交响曲之意。乐曲中充满斗争、烦恼、苦闷、失意、喜悦等人间七情六欲的交织,是遍历人世沧桑者最伟大的精神安慰,也是勃拉姆斯留给世人的精神至宝。 有趣的是,勃拉姆斯故意在本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中引用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曲调,不负其《第十号交响曲》之美名。本曲的作曲一共花了二十一年的时间(1855-1876),完成时,勃拉姆斯已经四十三岁。本交响曲的写作之所以耗时长久,并不是因为作曲者忙于其他作曲工作,而是他态度十分慎重。勃拉姆斯本来就很严谨,在交响曲创作方面更是如此。他立志:要写便写出能和“不朽的九大交响曲”并驾齐驱的作品,以不辱前人风范。所以他不惜半生的推敲、琢磨,才写出了这首能和贝多芬交响曲相提并论的,登峰造极、光芒万丈的巨作。 本曲完成于1885年,同年十月由勃拉姆斯亲自指挥首演。作者从1884年夏就已开始创作本交响曲,历经一年才告完成,由此可见勃拉姆斯那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本交响曲和作者其他三部交响曲在性格上迥然不同:第一,它具有前三首交响曲中所没有的忧愁色彩,即后人所说的“古典悲剧性”。其实在这以前,勃拉姆斯也常在他的作品中抒发忧愁的情思,但像本曲这样,以忧愁作为乐曲的基调,却属首次。它的第二个特征是,全曲以“古老”的手法写成。当然,古老、典雅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所显示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本交响曲具有这些特征,所以一直未能得到普遍的理解。但本曲的深刻隽永,终于逐渐被听众所接受。本曲在勃拉姆斯生前,就已经常被演奏,而且经常博得满堂喝采。 勃拉姆斯全部作品中最广为世人所知的乐曲,不但到处被演奏,而且被改编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器乐曲。勃拉姆斯自1852年开始创作这一系列乐曲,当时他在维也纳对该地的吉普赛音乐颇感兴趣,于是记下了许多吉普赛音乐的旋律。1869年他开始出版“匈牙利舞曲集”,实际上大部分是借用了吉普赛音乐的旋律,加以编辑和整理而成。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是由21首“四手联弹”钢琴小曲所组成的曲集,虽然每一首乐曲的旋律和风格不尽相同,却都混合着匈牙利民族音乐和吉普赛民族音乐的特色:节奏自由,旋律有各种各样的装饰,速度变化激烈,带有一定的即兴性;形式虽然没有统一的规定,但以三段体为最多。勃拉姆斯的全部匈牙利舞曲都可归为世界名曲,尤以前十首最受世人的青睐。 这首常用于小提琴独奏的《摇篮曲》,原是一首通俗歌曲,作于1868年。相传作者为祝贺法柏夫人次子的出生,作了这首平易可亲、感情真挚的摇篮曲送给她。法柏夫人是维也纳著名的歌唱家,1859年勃拉姆斯在汉堡时,曾听过她演唱的一首鲍曼的圆舞曲,当时勃拉姆斯深深地被她优美的歌声所感动,后来就利用那首圆舞曲的曲调,加以切分音的变化,作为这首《摇篮曲》的伴奏,仿佛是母亲在轻拍着宝宝入睡。原曲的歌词为“安睡安睡,乖乖在这里睡,小床满插玫瑰,香风吹入梦里,蚊蝇寂无声,宝宝睡得甜蜜,愿你舒舒服服睡到太阳升起。”那恬静、优美的旋律本身就是一首抒情诗。 后人曾将这首歌曲改编为轻音乐,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就像一首民谣那样深入人心。 美国音乐经过长期发展,到20世纪初才具备独特的美国风格,并取得了与西方各国音乐文化同样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美国境内存在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个民族或种族的音乐,也存在着欧洲音乐家从欧洲各国带来的专业音乐。它们之间经过长时期的相互影响、融合,促进了美国音乐的形成和发展。 16-18世纪 印第安人的歌唱主要用于劳动、婚丧、准备作战等场合,以鼓等打击乐器伴奏,音调简单,独具一格。16世纪后,随着各国移民的到达,也带来了他们本国的音乐文化。经过激烈的争夺,英国人终于取得了在北美大陆的优势。因此,英国音乐对美国音乐的影响最大,它为美国音乐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基石。1619年,第1批非洲黑人奴隶被贩运到北美。非洲黑人酷爱音乐,惯于一边劳动一边唱歌。黑人音乐的动人曲调和独特的切分节奏,对美国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1640年,马萨诸塞出版了《海湾诗篇歌集》,是北美刊印的第1本书。18世纪初,为提高歌唱水平,许多牧师著书指导唱歌。同时,随着移民的增加和一些大城市的逐渐繁荣,世俗音乐也变得活跃起来。欧洲乐器如小提琴、吉他、哈普西科德等开始流行,出现了专业音乐家。1731年在波士顿举行了第1场音乐会。通常的音乐会节目包括爱国歌曲、歌剧咏叹调、传统民歌等,有时也有一些标题的或无标题的器乐作品。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美国本地出生的第!批作曲家。同欧洲音乐相比,当时美国作曲家的作品被认为不够成熟。 19-20世纪 19世纪初,许多欧洲音乐家来到美国,他们带来了远比美国先进的音乐水平和技巧。1848年欧洲革命后,又有大批德国音乐家移居美国。他们使原先习惯于赞美歌的美国人的音乐趣味发生明显变化,也给美国年轻一代作曲家的创作带来巨大影响。与此同时,音乐教育获得迅速发展。 南北战争后,美国音乐生活更趋活跃,又有一些重要的音乐团体相继建立,如大都会歌剧院(1881)、波士顿交响乐团(1881)等。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一批具有相当专业技巧的作曲家。他们把美国音乐提高到了欧洲的水平,但作品缺乏独创性,带有明显的模仿倾向。其中成就最高的是E.麦克道尔,他被认为是美国第1个取得国际声望的作曲家。 当美国作曲家几乎都在追随欧洲风格时,歌曲作家S.C.福斯特却采用美国黑人音乐的曲调进行创作。他的很多歌曲是为当时盛行的“黑人剧团”(由白人化装扮演黑人,其成员称为游吟艺人)写作的;而真正的美国黑人音乐却末受到重视,它们只在黑人中流传发展。当时流行的黑人音乐主要类型有灵歌、布鲁斯、劳动歌曲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摆脱德国音乐控制的新潮流。捷克作曲家A.德沃扎克对此起了很大作用。他于1892-1895年间应邀就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他建议美国作曲家把美国印第安人和黑人音乐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也有的作曲家转向法国音乐,他们的创作与印象派有着密切联系。另有一位作曲家C.E.艾夫斯在独自探索美国化的音乐语言。他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才被认为是美国老一辈最著名的作曲家。 20年代,社会舆论鼓励美国作曲家创作具有美国风格和特点的作品。一批作曲家在各方面支持下,为美国民族主义音乐的确立作出了贡献。特别在交响乐领域,他们为美国音乐赢得了与欧洲各国音乐并驾齐驱的地位。曾在巴黎从法国作曲家N.布朗热学习的A.科普兰、R.哈里斯、W.辟斯顿、V.汤姆森以及R.塞欣斯(1896-)等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把美国的音乐语言与西方第一流的作曲技巧结合起来。他们的学生和追随者如W.舒曼、S.巴伯、L.伯思斯坦等继承了他们的道路。这些青年作曲家大都是国内培养起来的。 20-30年代的美国音乐并不只是朝着一个方向发展。西方音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空前的剧烈变化,出现了新的现代音乐流派;即便是上述作曲家,在他们的某些作品中,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实验的性质。最重要的实验主义者是1915年定居美国的法国作曲家E.瓦雷兹。同时期,美国的流行音乐空前发展。特别是从黑人音乐布鲁斯、拉格泰姆等演变而来的爵士音乐风行全国。具有独立的美国风格的音乐剧(亦称百老汇歌舞剧)是在欧洲的轻歌剧和喜歌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流行音乐中占有特殊地位。著名的音乐剧作曲家有R.罗杰斯(1902-1979)、G.格什温、伯思斯坦等。 纳粹政权的出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著名的欧洲作曲家来到美国,如P.欣德米特、B.巴托克、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D.米约等。他们给美国音乐生活带来了新的巨大影响。美国成为西方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中心。美国音乐创作的民族性不再受到重视,许多美国作曲家的作品与欧洲音乐在风格上的差别几近消失。 50年代以后,美国音乐更趋多样化。尽管有的作曲家基本上按照传统的音乐语言进行创作,但是吸引着新一代作曲家的是层出不穷的各种新音乐流派,代表人物是J.凯奇。在流行音乐领域内,也出现了新的品种。从布鲁斯等音乐发展而来的摇滚乐风靡全国,爵士音乐退居次要地位。摇滚乐的代表人物有E.普雷斯利(1935—1977)等,民歌的著名歌手有B.迪伦(1941- )等。70年代以后,摇滚乐的热潮逐渐衰退,各种流行音乐互相影响,在风格上趋向综合。最著名的流行音乐歌手是M.杰克逊(1958—)。 在音乐表演方面,美国往往由于拥有世界第一流的指挥、独奏家和歌剧演员而达到很高水平。美国的交响乐团占全世界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波土顿、芝加哥、克利夫兰、纽约和费城等交响乐团均享有国际声誉。克劳德·德彪西(ClaudeDebussy,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又译克劳狄·德布西) 法国作曲家。生于商人家庭。十一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1884年以大合唱《浪子》获“罗马大奖”,后赴意大利学习两年。艺术上反对旧传统,并受东方音乐及唯美主义思潮的影响,逐渐形成对现代欧美音乐具有深远影响的印象乐派。而其实质更接近于象征派。德彪西私生活上也相当反传统,甚至为圈内朋友所看不惯。 他于1873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在十余年的学习中一直是才华出众的学生,并以大合唱《浪子》获罗马奖。后与以马拉美为首的诗人与画家的小团体很接近,以他们的诗歌为歌词写作了不少声乐曲。并根据马拉美的同名诗歌创作了管弦乐序曲《牧神午后》,还根据比利时诗人梅特林克的同名戏剧创作了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他摆脱瓦格纳歌剧的影响,创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表现手法。钢琴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早期的《阿拉伯斯克》、《贝加摩组曲》接近浪漫主义风格;《版面》、《欢乐岛》、两集《意象集》和《二十四首前奏曲》则为印象主义的精品。管弦乐曲《夜曲》、《大海》、《伊贝利亚》中都有不少生动的篇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过一些对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创作风格也有所改变。此时他已患癌症,于1918年德国进攻巴黎时去世。 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里,他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一、德彪西的“梦幻世界”德彪西这位现代音乐的创始者,开发了任何音乐家都没有发现过的、奇怪的音的世界。他生于1862年。他的前辈中并没有音乐家,他的父亲是一个店主,穷得不能给他的儿子任何种类的教育,因此他计划使他的孩子成为一个水手。但是一位曾经做过肖邦学生的好心肠的夫人,对这个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很感兴趣,于是免费给他上课。德彪西十分珍惜这个机会,他努力学习,十一岁的时候,德彪西就考上了巴黎音乐学院。德彪西在音乐学院期间,成为某位有钱的俄国贵夫人的一个三重奏中的钢琴家,并且有机会到欧洲各地旅行——佛罗伦萨、维也纳、威尼斯,而且最后在那个贵夫人的俄罗斯庄园里住了一段时间。在那里,德彪西遇到一些正在努力从民间音乐中为他们的祖国创造一种民族音乐的俄国作曲家。德彪西对这些俄国音乐家所使用的,与别国作曲家们所用的大调、小调音阶大相径庭的奇怪音阶非常感兴趣,这些音阶是建立在狂热的东方民族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的。一年以后,德彪西回到巴黎音乐学院,并像许多别的法国音乐家们一样,赢得了罗马奖而完成了他的音乐学院课程。但是他写的音乐与别的音乐家完全不同,他不常使用那些传统古典音乐中所用的大调和小调音阶。有时,他会回到早期教堂音乐的那些有点古怪的古老调式上去,他还经常使用一种全音音阶。我们的大调和小调音阶是由七个音组成的,五个全音和两个半音,而大调与小调音阶之间的区别在于那些半音放在哪里。在大调音阶里,半音总是处于第三音和第四音,和第七音和第八音(3-4;7-1)之间。在小调音阶里,其中的一个半音总是在第二音和第三音之间,但是也有几种不同的小调间音阶,在那里,第二个半音处在不同的地方。德彪西最喜欢的音阶有六个全音而完全没有半音(如C、D、E、升F、升G、升A),所以他的旋律听起来同任何过去的音乐都不一样,而他的和弦就更加奇怪。德彪西正是运用了他所偏爱的全音音阶,构筑起他与众不同的“梦幻世界”。 二、泛音德彪西对传统音乐作了许多大胆革新。之所以只有他敢这样做,也许是因为任何一个音乐家都不曾有过他这样的一双敏锐的耳朵:德彪西实际上比一般人听得见更多的泛音。正像一种颜色往往是由一些别的颜色组成的那样(紫=蓝+红,橙=红+黄,等等),一个音往往也是由许多音组合而成的。各种音是由空气中的各种振动引起的,而正如我们从希腊的单弦琴上看到的那样,一个音是高还是低,要看振动有多快。但是,一个音除了第一个或主要的振动之外,还有一些次要的、共鸣式的振动,正象一块扔到水里的石头引起的不是一个波,而是一圈圈不断扩展开的波纹。泛音中的第一个和最强的是基音上面的第五个音,这是德彪西不用助听器也能听得见的音。假如我们有一架调音调得很准的钢琴,不出声地按下一个琴键,然后很响地敲击它上面或下面的第五个音,我们就往往能听见它作为另一个音的泛音,发出德彪西曾经用耳朵听得见的效果。第二个泛音是原来的音(基音)上面的第十个音,第三个泛音还要高,但已十分微弱。下面的泛音依此类推。造成不同乐器音色差别的主要原因,就是泛音的不同。一把像小提琴那样的乐器,其中的较低的泛音较强,就有一种平滑而圆润的音质;而一把象小号那样的乐器,其中较高的泛音较强,就有一种较为洪亮的音质。德彪西建造他那古怪的、非尘世的音乐,用的就是这些在空气中听不见其振动的音。他为了让所有的人们都听见,大胆地敲响了那些人们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听见了的声音。由于德彪西敏感的耳朵,他还在管弦乐队里使用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来发出柔和的、闪烁着的音响效果。起初人们还被他的音乐所困惑,并且不知道怎样理解它,但是一旦听惯了,就会非常喜欢它。德彪西所创立的这种音乐,就是被后人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 ■主要作品 按体裁时间分列: 管弦乐曲:《春》(1886);《牧神午后前奏曲》(1894);《夜曲》(1899);《大海》(1905);《圣塞巴斯蒂安之殉难》(1911);《意象》(1912) 室内乐:《弦乐四重奏》(1893);《大提琴奏鸣曲》(1915);《长笛、中提琴和竖琴奏鸣曲》(1915);《小提琴奏曲》(1916-1917). 钢琴曲:《贝加莫组曲》(1905);《钢琴曲》(1901);《版画》(1903);《意象》(1905和1907);《儿童园地》(1908);《前奏曲》(卷I:1910,卷ii:1913);《练习曲》(1915);《白与黑》,为双钢琴而作的(1915). 合唱作品:《浪子》(1884);《中选的小姐》(1888); 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1902). 歌曲:五十余首

谁有音乐家简介 ,100字

音乐家简介,音乐家简介100字(解读)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乐圣。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祖籍佛兰德。自幼 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十七岁那年,波恩宫廷资助他去维也纳,也就是在这时与莫扎特有了短暂接触。1792年,经过海顿的指引,再次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他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交响曲》;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黎明》等等。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位颇具创造性的作曲家。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和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都经历了各种苦难坎坷,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根据他们的人生写成了《名人传》。

贝多芬的简介50字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乐圣。他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命运》,《田园交响曲》;钢琴曲《月光曲》、《热情》、《黎明》等等。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德国新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扩展资料: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体裁广泛,数量众多。在器乐领域,包括9部交响曲、11首管弦乐曲和戏剧配乐、5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和其他形式的重奏曲、3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变奏曲等。在声乐领域,涉及歌剧、清唱剧、弥撒、康塔塔、合唱幻想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声乐领域的代表作品包括歌剧《费德里奥》、《D大调弥撒》、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等。交响曲最集中体现了贝多芬的思想发展和艺术追求的是他的九部交响曲。贝多芬的交响曲内容丰富多样,规模宏大,比起海顿、莫扎特的交响曲来要复杂得多,最突出的是它尖锐的矛盾冲突,英雄气概和积极因素。音乐形象总是在矛盾的冲突和对比中展示,在手法上,发展了奏鸣曲式和交响套曲,他使奏鸣曲式各个部分规模扩大了,增强了对比性和戏剧性,展开部作为中心部分更是激烈的冲突,比如《第三交响曲》的展开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音乐家简介(随便一个)

巴赫音乐之父”巴赫巴赫(巴哈)(1685~1750),最伟大的德国作曲家之一,以创作《勃兰登堡协奏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以及大量的教堂音乐和器乐曲而著称。他把前人发展起来的主要风格、形式和传统概括地加以研究并汇集在一起,使之更加丰富多彩。他的先辈世代均为乐师,他的4个儿子均为作曲家,使得巴赫家族在德国音乐史上颇具传奇色彩。 编辑本段巴赫家族 巴赫画像(11张) 巴赫家族是一个人丁兴旺的音乐家族,这个家族从十六世纪中叶就开始出现音乐家,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末,三百多年中共出现了五十二位音乐家。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祖父就是一位音乐家,他的父亲也是一位音乐家,他自幼生活在良好的音乐环境中。他的哥哥(约翰 克里斯多夫 巴赫)也是一名出色的管风琴手。他师从当时德国的音乐大师帕赫贝尔,并教巴赫学习音乐(算起来,帕赫贝尔是巴赫的师祖)。巴赫二十二岁时与其表妹玛利亚·芭芭拉结婚,共生下了七个孩子;玛利亚去世后,巴赫同女歌唱家安娜·玛格达蕾娜结婚,又生下十三个孩子。巴赫的子女共有十人长大成人,其中有不少继承父业,成为很有影响的音乐家。他的次子卡尔·菲力普·巴赫(C. P. E. Bach)长期居住于汉堡,被称为“汉堡巴赫”或“柏林巴赫”;第十一个儿子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J. C. Bach)长期居住于伦敦,被称为“伦敦巴赫”,他们在音乐史上都很有地位,对海顿、贝多芬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巴赫为第二任妻子安娜·玛格达蕾娜创作了两套音乐手稿,称为《安娜·玛格达蕾娜·巴赫的笔记簿》(Notebook for Anna Magdalena Bach),分别编定于1722年和1725年。其中后者规模更大也更为著名,内容包括巴赫、巴赫的家人以及当时其他一些音乐家所作的大量小步舞曲、序曲、进行曲、咏叹调等等。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简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及羽管键琴家,虽然终身未出国门,但却是将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融为一体的开山大师。他的长兄师从于意大利老师,这让巴赫充分接触了意大利与南德的键盘音乐风格:而在他的音乐创作中,他还研究了法国的古钢琴音乐,意大利的弦乐音乐。可以说巴赫萃集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对后来将近三百年整个德国音乐文化乃至世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赫生于在德国图林根的一个美丽的小镇——爱森纳赫。巴赫九岁丧母,十岁成了孤儿。由于他嗓音美妙,经济拮据,少年时期靠奖学金进了在吕讷堡的圣·米歇尔学校。1702年他从圣·米歇尔学校毕业,翌年在一家室内乐队当一名小提琴手。在随后的二十年中,他干过许多行当。巴赫在一生中主要是以一位卓越的风琴家而闻名,虽然他还是一位作曲家、教师以及乐队指挥。1723年巴赫三十八岁时开始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任歌咏班领唱,他在余生的二十七年中一直担任此角。 个人作品 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将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巴赫谱写出800多首严肃乐曲。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他谱写了许多充满戏剧性因素的大型声乐作品,其中《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是最有影响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巴赫作为一个虔诚的新教教徒,通过宗教音乐形式(受难曲、弥撒、经文歌、康塔塔等),抒发了对人类灾难、痛苦的怜悯、同情以及对和平与幸福未来的渴望。与前人的作品相比,巴赫这种充满宗教内容及复调音乐思维的作品更为广阔地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但同时,他的音乐从来没有脱离德国的音乐传统。《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在“纯音乐”领域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作为一部具有德意志精神的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体现出了那种严谨的德国式思维。另外,巴赫的《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和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乐队作品,也都表达了作曲家对和平和美好生活的祈求与渴望。这些作品在德意志民族人民的内心深处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巴赫一生的主要功绩:第一,把音乐从宗教附属品的位置上解放了出来。音乐不总是歌颂上帝,也歌唱平凡的生命。 第二,他把复调音乐发展成主调音乐,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第三,他确立了键盘乐器十二平均律原则。 第四,除了声乐作品外,巴赫奠定了现代西洋音乐几乎所有作品样式的体例基础。因此巴赫被后世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巴赫 Bach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