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教学(精选5篇)

  • 小学二年级教学(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教学要求: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

小学二年级教学(精选5篇)

小学二年级教学范文第1篇

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74人,大部分家住龙湖花园。家庭学习环境良好,家长有一定辅导能力的约占50%,其余学生全靠课堂教学进行数学学习。上期考试结果,及格率100%,优生率49%。总体来看,学生在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的计算方面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但一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在数学的学习习惯上,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都有一定进步,但学生在学会审题上还需要培养和训练。

本期教学内容:以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为教材。

教学要求: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l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建立学好数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2、口算的分阶段要求:

────┬────────────——┬─────────────——

│  │  单元结束时    │    期末    │

│   ├─────┬──────——┼──────┬──────——┤

│    │平均错误率│   速度    │平均错误率  │    速度    │

├────┼─────┼──────——┼──────┼──────——┤

│    │     │  绝大多数达到  │    │  绝大多数达到  │

│表内除法│    6%  │    │    4%以内   │    │

共2页,当前第1页1

│ │    │每分钟做8题  │    │每分钟做10题  │

────┴─────┴──────——┴──────┴──────——

教学重点:

1、表内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培优补差措施:

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培优主要体现在两个途径上:

(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习题。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的机会。

(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组织愉快的思维训练。

减负提质措施:

1、钻研好《新课标》,精心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任务在课内完成,课外尽量不留作业,或只留兴趣性、发展性作业。

3、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教学进度安排:

  XX——XX学年度小学二年级数学下期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内容课时

1解决问题5

2—5表内除法(一)16

6—7图形与变换6

7—8表内除法(二)6

8—9万以内数的认识7

11克和千克3

11—1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3

15统计4

16找规律4

小学二年级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教学实效;教学方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能够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概括分析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需要教师通过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而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以形象思维为主,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也对生活中的事物有一定程度的认识的特点,教师可利用实物呈现、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以及组织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开展教学,以有效提高教学实效。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将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新知识。小学生的知识经验绝大部分来源于实际生活,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来呈现生活中学生所熟知的事物,通过对事物的讲解分析来传授新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理解与迁移。

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播放幻灯片让学生观看:屏幕上呈现出生活中的四种物品,包括指针成一定角度的钟表、打开的剪刀、展开的图书和扇子等,在图片呈现的同时配上一定的音响效果,并让学生根据观看的顺序自己说出图中的角在哪里,同时,教师利用幻灯片的自定义动画功能让图上事物的角不停“闪动”,印证学生对角的认识是否正确,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存在,为后续认识和学习“角”做铺垫。通过多感官的同时作用,学生对于“角”的学习兴趣大增,学习热情高涨,并大声说着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各个角的形状像什么,学习氛围异常热烈。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初期,以及知识学习的成长阶段,需要经常与自然和社会接触,才能健康成长。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积极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游戏化、体验化、探究化等生活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此外,教师在二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要突破教材和时空的局限,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分析问题,通过生活化元素的引入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加強学生的生活体验,切实激发其数学探究热情。

例如,在进行《混合运算》知识教学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创设如下生活化情境:“小云去超市购物,需要买三支铅笔、一盒彩笔、一个文具盒和四个本子,其中铅笔每支1元,彩笔10元一盒,文具盒需要15元一个,本子每个2元钱,小云妈妈给了她100元钱,请问买完所有东西后还能剩下多少钱?”这种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还能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获取良好课堂教学效果。

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在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促其主动参与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体验强化的过程中实现学习成长。而为了强化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完成相关活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的角色无疑是不可替代的,相比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毕竟有限,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数学生活化教育中的正面效应。客观来讲,家庭教育具有非常强的生活性,父母可以利用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逐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养成与提升。

例如,在进行《数据收集整理》的教学时,教师在新课讲解结束后,可布置如下作业:“同学们回家后,可调查每个家庭成员最爱吃的五种水果,并将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以作业的形式提交。”这种问题需要家长为学生提供准确的数据,并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的统计和分析工作,最后由学生根据统计结果提出相应建议。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独立探究过程中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学习自信心,而且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结语

小学二年级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教学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96-02

小学二年级学生正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阶段,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赋予数学教学活力,使二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从而爱学数学意义重大。这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一个突破点。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对学生加、减、乘、除等逻辑运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都进行了初步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一、研究教材是基础

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新授课中,我们可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像朋友一样讨论教学内容,走进小朋友的心里,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和压力,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是主体

思维来自疑问。在小学二年级数学中,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然地问一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如果总是“没问题”,那这一现象就极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问题了。

三、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新突破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1.积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例如:学习“米和厘米”时,让学生扮演测量员,测量出教室的长、宽;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让学生来当售货员,模仿超市工作情境,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灵活运用;还有的当小小邮递员、小医生;等等。儿童在这些活动中,求知欲得到了满足,更加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情景中去,这样,客观环境与主体活动的和谐,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

2.师生关系融洽,活跃课堂气氛。当教师带着微笑,说着亲切的话语站在讲台上时,学生的紧张心理就消除了,使得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愿学、乐学,因而就会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待发言的学生如果讲对了要热情、诚恳地加以肯定,“你回答得真棒”,“你和老师想的一样”;如果讲得不完整,可以说“没关系,再想想”让学生补充后,再重复一遍,并鼓励说“你真行”;对有些回答的特别好、有创新的学生,奖励一朵小红花等,并集体表扬他。教师的语言需富于情感,让学生感到你是发自内心的在鼓励。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责备,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学生才会精神饱满地主动参与学习中,克服思想懒惰,逐步培养成熟立体的数学思维。

3.让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的结论,更多的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体验知识产生的原始状态,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每一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这样,在鼓励个性发挥的意义之下,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才成为可能。怎样丰富学生“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在灵活多样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尽量使每位学生发挥其思维的最大潜能,使他们感到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动手能力,学会化书本死板知识为手中的理解内容。

(二)掌握学生的行为习惯

有些学生很难控制自己的言行,这会使教师常常深陷尴尬。这时,应该利用多种场合让他们理解学生与老师是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会学生提出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具有理解和解决疑难的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并在日常中积累经验,关注学生生活并为其制订合适的学习方案。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新形势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与思维体系。

(三)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源自于快乐的学习氛围,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为学生创建快乐有趣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用有趣生动的例子来引导学生进入到本堂课的学习过程当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说话风格、语调、语速、情调等语言处理效果是成功完成数学教学的关键,因为语言贯穿于整堂课教学的始终。教师尽量采用灵活、生动、有趣、易懂的语言来进行讲课,用语言来营造一堂生动、盎然有趣的数学课,使学生期盼每一堂数学课的到来,对数学学习充满期待。

小学二年级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初探

新课标时代的到来,对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执教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将是我们新课改的主攻方向。希望各位小学数学教师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设立情境、课堂调控、营造课堂氛围等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下文便对相关问题加以探讨。

一、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就是情境教学。例如,笔者在《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过程中,首先在三角形知识的基础上创立了教学情境:“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知识,那么现在老师将三角形的一条边去掉,它还是三角形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角”,而后将《角的初步认识》引入教学正题。

二、课堂调控的有效性

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擅长利用、开发教学资源,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即时、多元化的评价。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建议广大小学二年级教师吃透教材,把握住教材的知识体系;灵活处理使用教材。另外,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样化的鼓励措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课堂氛围的有效性

1.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十分有益,教师在课堂应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发言,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在快乐中收获知识。教师应着力改变师生“不平等”的教学关系,促使师生平等的交流沟通,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2.讲练结合。新课标一直强调要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故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教学方面,而忽视了练习对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性。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设置课堂练习、课后作业。通过讲练结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二年级教学范文第5篇

1尊循记忆规律,先慢后快进行教学

学生的记忆规律是第一天忘掉50%第二次忘掉30%第7天忘掉90%,根据这个规律我在教学中第一天细致地教一次,第二天复习一遍,第一周复习5遍,这样学生的知识都巩固下来了,便也不容易忘记,然后再进行小测练习,练习过程注意题型多样化,各种题型都见过了,学生自然不惧怕考试,都会达到至少及格的效果。

2慢工出细活,难题细化逐个过关

本学期最难的题目是数格子平移与旋转的区别,我针对这种细致到点的平移练习,我采用了一题一课逐个过关的策略,也就是一节课练习只做一题,但要求每个同学练习过关,先强调重点开始平移、再强调原点不数,前进了才数过一格写一个数字,这样才不会错漏题,第二节课我进行了平移横线的练习,让学生数格子,注意不移错行,第三节课我扩大范围,前后左右地平移,并数对格子,经过这么细致地作业,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平移的方法。

同样,对于锐角和钝角的区别我也采用了同样的策略,先告诉他们符号的

区分,锐角是两条弧线钝角是条弧线直角是横折,再利用三角形逐个画出锐角,直角和钝角,并比大小,让学生完整地知道钝角>90℃直角=90℃锐角直角>锐角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遍在练习册上做遍在书上做遍再考试一遍再评讲一遍,一个细节难点都讲完整练习也达到了目的。

3合作互助,共同进步

一个班级难免有差中和优秀生,我上学生按性格与成绩的优差进行配合,如好动的与安静的一起,作业慢的和快的一起字写好的和不好的在一起,在上课时,让这些学生性格互补合作互助,比如说请优生督促差生快点完成作业,差生不会的请优生马上教,让字写不好的向字写好的学习,让慢的赶上快的,让写不好的学习好的,有进步了二个都奖励,退步了,两个都批评,这样造成学生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学习现象,达到全班孩子共同提高的效果。

1、 宽容理解,互相表扬

我想任何一个差生都不喜欢全班一起批评她,这样会造成痛苦与失望,我在班上决不允许学生群起而攻之的现象,比如说某生错了第一个学生说:“你学习好差”,另一个学生说:“你真笨”,第三个学习说“:老师他作业都没做等等……一起攻击同学时,我会制止学生说:他成绩不好,跟你有什么相干?你们这样一起批评他,我会喜欢你们吗?学生无语,接下去我说:“老师喜欢乐于助人,帮助别人不喜欢批评别人的孩子。学生纷纷对该生伸出援助之手,形成了一人跌倒大家扶的现象,学生的成绩也上去了,我再次扩大战果说:同学们喜欢帮助你的同学吗?从现在开始谁帮助了别人老师都会记在心里也会奖励大家的谁批评同学并在课上大声指责同学,我也不理他!于是班上就形成了互相帮助互相表扬的氛围。

5尊重个别差异,不同层面实施不同教育

我们每次接到班的学生都会有好中差的层面,针对这些学习的成绩,我采用了以优带差中等跟上,个别促进的策略,比如说让好生督促差生完成评价他的作业,中等生及时完成个别差生和弱智生抄完即可,我想这些差生和弱智生抄多了也会,哪一天大脑开发了,或遇上更好的老师,他的成绩也跟上了,我们这样抓基本的,不至于误人子弟,以上是我教学几年中所悟,希望同仁共同指教。

6逐单元反思,随时订正

我们知道记忆的遗忘规律是先慢后快,为了孩子更好地巩固知识,我们必须逐单元反思随时订正,订正最多三遍超过三遍就变成体罚和变相体罚了,于是我在上课时采取逐单元反思随时订正的方法,比如说数学书,我两面一改,改完马上发下去订正,订正后再反思我的教学有何地方要改进致使学生错误率如此之高,是板书不够大?还是示范不够细致?还是其他原因?反思之后,我对错题进行集体订正,如平移中数格子问题,我甚至让学生自己打格子,一课一题地过关又比较如说数学书中平移和旋转的玩具,我一课做一个示范贴在班级的学习示范栏里,让学生去模仿去玩并偿试学生在创造中玩,在玩中创造甚至不用妈妈花钱给她买玩具了,都说数学课真有趣,又可以做玩具,作业又少,因为我的作业经常在课堂上就完成了。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感到很轻松,也乐于学、乐于思、也乐于动手制造玩具。比如说扇子玩具是旋转玩具,平移玩具是换衣服等都让孩子爱不释手。

7实践活动剪一剪

这部份教才取于,中国民间传统的手艺。剪纸折纸成了两个比较简单的剪纸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个活动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结合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并从中感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我首先在操作中准备张长方形的纸(纸的长大约是宽的2―3倍)按照教材

的示意图折叠起来折叠的方法不惟一,然后在折好的纸上画上半个小人再沿着小人的虚线剪开,最后展开来就是并排列的小纸人图型了。

2、剪出围成一圈的小纸人

准备一张正方型的纸,按照教材的示意图对折起来,对折的方法也不惟一

然后在纸上画上半个小人沿着小人的虚线剪开,最后展开来就是围成一圈的小

纸人图形了,可结合图形让学生学习一下图形的旋转。

教材在最后由小精灵提出一个问题:你还能剪出别的图案吗?这里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性,让学生自已设计图案,比如蝴蝶雪花等,要注意画图时,只需在折好的纸上画出图案的一半即可,在剪的过程中按3―4人一组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按对称的方法折叠除了按示意图的方法外还可以是对折两次画小人时要注意小人的中线应为都是折痕的一边否则剪出来会出现两个半人,另外小人的胳膊要画直延伸到纸的边缘,不能断开否则剪出的小人就不能连在一块了,剪纸前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剪完后各小组的学生互相欣赏一下其他同学的作品比一比谁的作品做得最好,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最后进行开放的活动,让学生探索剪出个小人并课后让同学们自已设计

一个图案并剪出来,在班上展示出来。

一、 抓住重难点逐课过关:以下是我的归纳的重难点,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总 论

总而言之,小学二年级下册的创新教学研究是教与学中不断总结出来的,

师生互相学习互相探究,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让师生成为合作探究互评互助的教学群体,成为快乐合作和谐相处的群体,瑞士心学家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让学生动手活动是创新的最大动力。让我们教更好,学生成绩更高,智慧更充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