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精选5篇)

  • 传播学(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从另一个角度看,果壳网和松鼠会微博的活跃粉丝比率非常高,高于以上提及其他所有的著名微博,因此相应的PR值和互动率也较高。但是,关注率、评论数和转发率上却远逊于其他类别的著名微博。这说明,一方面这两个网站微博的活跃粉丝更加具有独创性,因而具有…

传播学(精选5篇)

传播学范文第1篇

关注量背后的真相

截止到2012年10月8日,两个被众多研究认为具有“科学传播公共领域”性质的网络传播主体(媒介)———“果壳网”和“科学松鼠会”(以下简称“松鼠会”,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殊性质,“果壳网”和“松鼠会”既指创作团体,又指特定的信息和讨论媒介,因此,这里说是网络传播主体(媒介))新浪微博分别拥有粉丝数53万和70万,其中,活跃粉丝分别达到30%和40%。这看起来是很庞大的数字,但从数量上看,这两个主体拥有的粉丝数远远不及其他类别(娱乐、生活)受关注的微博粉丝数量。另外,即使与科技类微博本身相比,粉丝数居前的仍旧是各涉及科技领域的名人。以当日为例,科技名人排行榜第10位的乔健(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拥有的250余万粉丝量仍然是这两个网站微博的几倍之多。

从另一个角度看,果壳网和松鼠会微博的活跃粉丝比率非常高,高于以上提及其他所有的著名微博,因此相应的PR值和互动率也较高。但是,关注率、评论数和转发率上却远逊于其他类别的著名微博。这说明,一方面这两个网站微博的活跃粉丝更加具有独创性,因而具有所谓“民主批判”的能力。另一方面,这两个网站微博的粉丝具有某种特定的局限性,活跃和互动只在这一范围内展开。BMW2011年的一个整合营销项目这样描述果壳网的用户:“果壳网的受众覆盖具备良好教育背景、科学常识和职业分布的都市青年人群,活跃用户中包括部分科技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在传媒、活跃博客圈内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品牌声誉,能够影响意见领袖群体。果壳网的站外粉丝(如官方微博粉丝)主要是对科技向往,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年轻人,并对科技创想和生活乐趣有浓厚兴趣和独特见解;对果壳组织的线上线下活动有积极的参与热情和传播力”。这种描述表明果壳网的关注者符合某些类别化特征,如学历层次较高、并且在某些领域中拥有较高的话语权等。科学松鼠会一直与果壳网并提,在用户群体上,也具有类似的特征。这说明,虽然用户数量众多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用户总体呈现出严重的同质化倾向。这些用户已经具备了相互交流、有共同目标和归属感的特点,逐渐形成一个固定的群体。

根据CNNIC的第30次互联网使用报告,松鼠会和果壳网用户这样的“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人群(大专及以上)在全体网民中仅占21.6%,且有增长缓慢和比例逐渐减少的趋势。这说明,即使在网络传播环境中,松鼠会和果壳网的用户群也缺乏公共性,仍然局限于某个群体内部的交流,对更多数和更普通的大众来说,它们缺乏必要的吸引力,也缺乏足够的接触行为。松鼠会倡导的“将科学的坚果剥开,把美味的果肉献给大众”没有实现,只是吸引了一群看热闹的松鼠。既然具备了前面提及的理论上的接触可能,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为什么大众对于科学传播仍然缺乏必要的和自愿的接触呢?

接触行为原因分析

前面提及,接触行为的实现,依赖于两个方面的要素:接触欲望和接触可能。虽然很多研究从技术上论证了普遍的接触可能,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可能性还应该具备相关的社会因素。

(一)标签化界定与群体压力

网络传播在经历了最初以信息公布和交流为主的阶段之后,开始向社交媒介的趋势发展。微博和SNS社区已逐渐成为网络的代表媒介。在网络传播的社交属性日益鲜明之后,网络传播体现出明确的群体化和标签化特征。“标签”是一种简单的描述方式,通过语言符号对用户个性进行归类,也是社交媒体实现用户群体化的简便形式。被标签了的用户会按自己的标签分类寻找从属群体,并实现线上交流。“标签”包括QQ、人人网、新浪微博、豆瓣等各种类型的社交媒介的普遍使用。为自己贴标签几乎成为进入和使用这些媒介的必要条件。“贴标签”实际上体现为用户“找组织”的行为,使得群体的建立更加容易,群体内交流也更有机和密切。但同时,这种内部联系密切的群体意味着群体边界的严格和强烈的排他性,巴斯曾经指出:“一个群体通过强调特定的文化特征来限定我群的‘边界’以排斥他人”,本身就建立于信息交流而没有现实联系的虚拟群体更是如此。因此,在由主要标签界定了群体的主要特征之后,群体会自然产生一种排他性———即对非本群体特征的人的隐性限制。因此,一旦果壳网和松鼠会的粉丝群体具备了如BMW的营销项目描述的群体特征,那么,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学历较低、信息影响力和传播力较差或是年龄偏大的用户都自然被排除在粉丝群体之外。也就是说,基于标签化选择形成的群体在实际上阻碍了不符合这种特征的其他用户实现技术理论上存在的接触可能。

(二)媒介使用与满足

专注于受众媒介接触行为的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受众对媒介的惯性接触主要来源于对特定媒介的媒介印象,这种媒介印象来自受众信息需求的满足与否。因此,在科学传播中,以果壳网和科学松鼠会为代表的理论面向大众的科学传播媒介能否满足更普通大众的信息需求,是大众会否持续选择接触这些媒介的关键。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普通大众是指不具备以上所称“果壳网粉丝群”特征的,在中国网民中占绝对多数的,在学历和影响力方面都处于较低层次的网络用户。

2012年6月19日,豆瓣科学松鼠会读者花园小组有用户发帖“有没有反感科学松鼠会的人?”由于本主题帖是可查证舆论中第一个对科学松鼠会提出根本性的批评意见,同时来源于其读者群体,可以看做是群体内部的一种“自反”式传播,应给予足够的认识,否则将造成群体信息流通不畅等更为严重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对主题帖及讨论中的代表性意见做文本分析,讨论被公认可以体现“有反思的”科学传播模式的果壳网和松鼠会提供了何种性质的信息,以及这种信息能否满足普通大众对于科学信息的需求。

用户表帅@c语言提到:“去果壳网看了一下,总觉得有种选择性失明的辟谣。有问题的新闻一抓一大把,但是总是选择一些不会得罪某些部门的新闻去进行科普。”这种论调遭到了lEucInE的反驳,认为果壳网是商业化的网站……“选择性失明”是由现存环境决定的,像果壳网这样具有科普性质的网站不需要承担如同社会性媒体那样的社会责任。此观点立刻被荒野地铁说成是“的儒生逻辑。……这样果壳网和松鼠会就没资格来校训公众什么是科学真知”。虽然意见不一,但可见其用户群体对其传播内容的认知基本一致,即这些民间的面对公众的科学传播机构主要就社会热点事件用“现有知识”进行科学原理方面的解读,不进行社会科学层面上的深入剖析,也没有发展地看待科学本身。本帖很多用户提出了松鼠会(果壳网)反对中医的观点,实际上,松鼠会从来没有正面提出“反对中医”或态度明确的相关言论。但从其文章立场来分析,相关作者经常从西医体系或现代生物学角度进行问题说明,经验和传统往往被忽略。如影响较大讨论女性例假期间是否应该洗头和采取冷食禁忌的文章,就挑战了中医妇科的经验和传统。虽然文章评论提供了开放的讨论,也有网友参与反驳。但相同立场的文章一多,还是会造成如Dr.希鲁鲁克本帖中所说的:“有的甚至连西医都不是,懂了一点统计学原理就开始来说这说那,好像很懂似的。其实科学也是在慢慢发展,还远远没有到一览众山小的水平。我也爱好科学,但我很反对用现有的知识去解释一切,太狭隘了”的总体印象。

与其他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是一种更具包容性的文化,中国哲学具有根本上的实用主义价值观。而就目前来看,中国普通人群的媒介素养并不高,不具有对于信息的独立辨别力。以前面讨论的问题为例,普通大众例来遵行的经验传统受到了挑战,但由于松鼠会看似“开放”的讨论氛围让大众没有清晰的认知观点,同时,松鼠会的各传播主体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科学态度基本一致,争论只处于用户群体的讨论中,使得他们的科学传播失去了主体上的“反思性”和“公共批评”。因此,在对此类网站的媒介接触中,普通大众无法获得对社会根本问题的深刻看法,也不能获得具体和实用的生活经验,他们的信息需求便无法得到满足。可见,无论从何种层面上讲,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对这些具有科学传播性质的网站进行持续性的接触行为是不可能发生的。这也就进一步将其用户群体固定为BMW营销报告所描述的范围。

可能的后果和潜在的危险

由于网络科学传播媒介具有以上所述的用户群体特征,将可能导致创始者和之前研究未曾预计的潜在后果。这些后果可能包括:

(一)科学认知变为身份象征

前已论及,松鼠会和果壳网发展很快,用户人群和站外粉丝群的规模也日益扩大。但是,这种扩大并不代表用户范围的扩大和层次的深入。如前所述,用户被固定在某一特征的人群中。更重要的是,这种特征化群体的倾向可能进一步深入,变成某种身份的象征符号。《江淮晨报》曾有报道指出:“‘去参加松鼠会的活动’,已经成为京沪两地青年人的时尚”。

这句论述经常被引用作为科学真正开始流行,科学传播成为大众参与活动的证据。但实际上,这句话包含了更多的信息:首先,“参加松鼠会的活动”是时尚的标志;其次,“参加松鼠会的活动”是中国内地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时尚青年的选择;该报道同时指出,松鼠会的用户人群中,人文学科背景的人数甚至超过理工学科背景的人。仔细调查可以发现,很多人给自己的标签与“旅行”、“电影”、“音乐”甚至是“独立电影”、“独立音乐”等明显具有都市小资气质的特征相关。

这说明,对于松鼠会的线下或线上接触,主要目的是寻求一种身份认同,也就是说,“参加松鼠会”的活动或者“成为松鼠会的用户、站外粉丝或者活跃粉丝”成为一种象征性符号,象征对于时尚的领悟和接触能力,以及现代都市的生活态度。

(二)“知沟”的进一步扩大

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这是一种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的阶层化理论。如前所述,松鼠会和果壳网这样的科学传播网站固定了其用户群和站外粉丝群,普通大众对其失去了接触欲望和接触可能,没有持续性的媒介接触行为。因此,其用户和粉丝群体掌握的科学信息相对于普通大众更多,他们关于科学信息的知识鸿沟也就越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的科学传播,只能使这种传播越来越局限于特定群体,成为“公众理解式”的科学传播模式。这种模式的关键要求是支持科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就整个社会而言,不能形成对大众科学素养的提升,也无法通过大众的“知”与“疑”形成社会公共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由大众对科学的普遍关注实现科学最终为大众服务。

(三)科学信息的娱乐化

松鼠会成立的本来目的是为了“让科学流行起来,把科学的美味果肉奉献给大众”。在这种宗旨的指导下,松鼠会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做了深入的改变,很多研究都分析了这一点,并认为是松鼠会成功的关键因素。这种方式确实吸引了更多理工背景或单纯对科学技术有兴趣的用户,但是,刻意对用户和粉丝群的迎合造成其传播的科学信息进一步娱乐化,在上述帖子中,有不止一位用户提到松鼠会(包括果壳网)的深入娱乐化倾向。除了传播话语之外,由于前面提及的传播内容不够深入、不够符合大众生活需要等原因,科学信息体现出多层面的娱乐性,也渐渐偏离了科学传播本身的目的。

传播学范文第2篇

清中叶地方戏曲中的水浒戏是继承了元杂剧的优良传统,取材广泛并且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重新以新的姿态展现在戏曲舞台时,倾诉着大众的心声。传播者用贴近民众的语言、亲和的口吻把水浒英雄们的形象用他们理想的形象展现在众人面前。例如:《缀白裘》第六集收录的《落店偷鸡》,该剧本事虽然取材于《水浒传》,但剧中细节纯系民间丰富的想象自由生发而出。剧中演杨雄、石秀、时迁三人计议投奔梁山,途中时迁陋习难改,施展惯偷手段,先后偷去店家的帽子、银包、杯子、更鸡、衣服等,并反复戏弄店主、这一情节在小说中只是一笔带过,而恰是小说中简略的叙述为民间创作预留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剧中的时迁虽然偷性不改,却并不令人生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播者在传播时对梁山好汉给予了美化,并且从普通接受者角度考虑,易于百姓接受并喜欢梁山好汉。

在清代《水浒传》戏曲改编传播中,由于改编者本身的文化素养和对文本接受原因,戏曲,曲艺在人物和内容方面在传播中表现了不同的形式。子弟书在内容的描写上用当时的社会活动内容对《水浒传》进行了精细入微的描写,有许多景物描写,用词也很典雅,并且加入了很多心理描写,这些虽然都是传播者主观的理解植入到新作当中的,但是对于接受者从理解人物,理解情节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果用接受美学原理来分析子弟书,我们不难发现,子弟书是一种雅俗共赏的作品,从传播内容的范畴分析,子弟书则是介于高级趣味内容和低价趣味内容之间的。例如:《烟花楼》中所写,弯生生两道蛾眉天生的俏,两个好耳朵边是边来轮是轮。长就的通梢鼻子樱桃口,传情的一双杏眼勾人的魂。嫩盈盈面儿不用擦脂粉,白净净一对香腮脸蛋儿新。未言先笑把朱唇抿,牙齿儿说话微许露点银。那一双尖尖手儿真如玉,嫩皮肉恰似白鹜出水滨。乌油黑发挽定盘龙描水鬓,玉簪一根别在顶心。各样的珠翠簪花她不爱戴,鬓旁边颤巍巍绒团一朵可也晃人。又听得袖内的镯子哗啷啷的响,手上的戒指不是串珠就是赤金。贴身的内衬衣服都是细软,在外边几件敞衣配的匀。穿一件束袖大袄钉金纽扣,二蓝宫绸云蝠万字花样新。外套着天青缎子坎肩是秋罗的里,柳腰儿系着一条水色绣花大汗巾。大甩裆的裤子是鹤顶鲜红花洋绉,裤角镶边都是织金。男工的织造匠人手段巧,绣的那西湖十景在白罗裙。湘裙扫地环佩响,金莲三寸教人销魂。说什么国色天香无双比,真乃是沉鱼落雁叫她算占了上林。招惹得四方游客如蜂拥,那些个纨绔儿郎不离门。每日家琵琶丝弦欢歌舞,到晚来观花赏月快乐心。通过这些文字我们能够看出子弟书中对阎婆惜的外貌、神情、举止等的描写刻画较水浒原文更加精彩传神。清代后期京剧盛行,于是掀起了 水浒戏 创作的又一个高潮。这些水浒戏有一部分剧本和唱词基本上是按着小说改编的,比如《闹高唐》《登州府》等。也有一部分是改变了小说的主旨,在传播中发生了变异现象,把英雄戏改编为才子佳人戏,如:《罗家洼》这出戏写的是孙二娘和张青之事,但是这出戏里的结合却和小说中大相径庭,孙二娘的父亲在罗家洼摆设擂台为女选婿,曹老西打擂,菜园子张青上台比武获胜,与孙二娘结为夫妻。《花田错》中写的是刘员外的女儿玉燕与丫环去花田选婿,看好了书生卞机,定于第二日派家人来请,请卞过程中出现差错,误将卞机的朋友周通带到家中,谁知周通却要三天后强娶玉燕,后遇鲁智深帮助教训了周通,卞机最后同娶了玉燕为妻。传播者这样改编是从受众的接受考虑的,因为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喜欢男才女貌、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结合,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中,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人们在心灵深处极其渴望冲破这种牢笼式的束缚和没有爱情的包办婚姻,所以传播者从广大的接受者心理考虑,把一部分戏改编为才子佳人戏。

在由《水浒传》改编的水浒戏中,也有一部分戏剧传播者偏离了作者原有的思想轨道,把剧中的梁山好汉形象完全丑化,这主要是戏剧改编者没有考虑普通百姓的接受,而是把传播对象单一的定位为封建统治者,例如周祥玉、邹金生等编撰的宫廷大戏《忠义璇图》,开始便表明立场:讨伐梁山的张叔夜、李若水等人才算得上真忠真义,而宋江等众位英雄好汉则是假仁假义。并且在内容设置上最终让这些梁山好汉归顺了朝廷的招安,这显然是为统治者在说话,宣扬封建的统治政权。

传播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众传播;电视传播;教育传播;融合

一、研究概述

进入21世纪,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络日益成为各国获取信息最为方便和快捷的通道。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区域之间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这就使得互联网这种现代手段往往只在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得以安装,而在西部等欠发达的地区,互联网还没有得以普及与安装,因此,就我国而言,电视的入户率和普及程度远远高于互联网络。这就是说,在我国,现今人们仍以电视作为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来源。电视作为一种现代电子媒介,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走进了千家万户,近年来利用电视媒介传播教育内容的电视栏目更是与日俱增,这表明大众传播中正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地表现出原本专属于学校教学传播的许多特征。然而各类学校的教学传播中体现大众传播特征的现象却并不多见,且多是手段、资源的利用性融入以及方法的借鉴性融入。

正是基于现今我国学校教育传播中很少应用于大众传播的有效策略这一背景之下,对学校教育传播中融入大众电视传播的有效策略的研究将有着广泛的前景和深远的意义。研究如何把大众电视传播中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应用于教育传播之中,使大众电视传播与教育传播相互渗透和融合,从而让人们在如同观看电视栏目般轻松自在的氛围之中获得学校课堂般获得知识的效果,无疑将为获得更好的教育传播效果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为教育传播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探索出新的途径。

二、基本概念及其对比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这个词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无线电广播普及之后才出现的。美国传播学的先驱者哈罗德 拉斯韦尔在1946年发表的《大众传播的科学》中首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视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大众传播学的研究也日趋活跃。

“大众传播是指职业的传播机构,使用各种印刷与电子媒介,广泛、迅速、连续地传播信息,以期在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受传者中收到传播的预期效果,试图在各个方面影响受众的一种行为的过程。”[1]

“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2]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与人类的一般传播活动相比,除了都是信息传递外,有其自身的特性,即教育传播有其特定的传播目的、传播对象、传播内容及传播媒介,它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

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和划分:

1.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是广泛的,系统性不强,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生物医学、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多方面学科知识,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教育传播传递的则是特定的内容,其内容往往只是针对某一领域或某一年龄段。例如初中英语课程,高中化学课程等。

2.大众传播的受者是随意的,受众可能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同的学历文化等。而教育传播则有特定的受者,例如大学的教材就是给大学生学习用的,而不能当做高中的教材。

3.大众传播往往趋向于单向传播,而教育传播则更多是双向交流。大众传播在同一时间可以将同一消息传递到世界各地,让成千上万的受众得到信息。而传播的效果如何则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受者的反馈。与之相反,教育传播则往往趋向于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例如传统的学校课堂之中,教师讲授完某个问题可以从学生的表情、从小测验中得到及时的反馈,以了解传播的效果,对不足之处可以及时改进。

三、大众电视传播与教育传播相融合的现象分析

(一)大众电视传播中的教育传播现象的分析

1.专门播放教育节目的大众电视栏目

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有线电视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精彩频道,其中专门用于播放教育类栏目的节目逐渐多起来。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就是一档典型的以知识传播为主的教育类大众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发挥了一种巨大的传播作用,承载了一种历史文化意义,特别是这档栏目推出的历史文化知识讲座暗合了近年来广大国人对历史文化知识、中国文化传统的求知热。除《百家讲坛》外,电视上其他类别的讲座类栏目,究其本质来言,都是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在大众传播中的良好体现;《走近科学》是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的一档科普教育类节目。该节目以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十年来制作了大量优质的电视科技节目,已成为中国电视科普的一面旗帜。类似的专门用于教育的栏目还有很多,这里只列举几个。

2.融入教育要素的大众电视节目

融入教育要素的电视节目在程度上介于专门的教育节目和增设教育环节节目之间,就是说它虽不是纯粹的教育节目,但却把教育的内容贯穿于节目的始终,而非片面地加入一些具有教育功能的环节。这类节目也有很多,其中以《三星智力快车》《联合对抗》《开心辞典》等一系列竞技类益智答题栏目为典型代表。选手们在紧张激烈的角逐中来展示才华与智慧、创造力和想象力,而广大的电视观众则在收看之中学到了丰富的各类知识。

3.增设教育环节的大众电视节目

除了专门用于播放教育类节目的电视栏目,大众电视中还有不少具有教育意义,但本身并非专门传播教育内容的电视栏目,而是在节目中穿插了一些具有教育作用的环节。例如,中央一套每周日播出的《正大综艺》,就其本质来说是一档综艺类节目,让现场选手和广大电视观众在娱乐的氛围中领略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而在领略异国风情的中途通过插入一些小问题,起到了普及文化知识的目的。

四、教育传播中的大众电视传播现象的分析

教育传播中应用大众电视传播手段的一个典型代表当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设初期采用广播、电视、文字和音像教材等多种媒体,世纪之交融入了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是面向全国进行远程开放教育的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教育传播中的大众电视传播现象的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电视节目在教学中的应用。这个例子也很好举出。例如,在讲授近代史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老电影《地雷战》《》等影片;在生物课上可以用到科教类电视节目《人与自然》中的相关片段等。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有利于日后对相关知识的回忆和熟记。

通过上面对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的概念的分析以及对两者的不同点的区别,我们可以发现现今将二者融合的最佳的产物莫过于教育电视台了。首先,除去收看特定课程的固定人群外,教育台的群体是不固定的,有着极大的随意性。其次,教育电视台播出的栏目基于一个开放的系统,栏目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新变化。这符合大众传播的特点。再次,每期栏目的播出内容又是系统的,有计划的;某一档节目可能是针对某个年龄段人群的,这又符合教育传播的一些特点。这就是说,教育电视台同时具有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的特点,将两种传播优势实现了很好的融合,尽可能既扩大了收视人群,又具有了学校教学般的教育效果和目的。

大众电视的教育化和教育的电视化,使得现代教育从教育体制、教育观念到教学方法都面临着全面的挑战。在没有电视的时代,学校教育可以在自我封闭、自我满足状态中按部就班地“传道、授业、解惑”,而电视的出现,使教室之外的信息和知识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进入电视时代,学生面对的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

五、大众电视传播手段应用于教育传播的具体策略

通过上述的研究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大众传播中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地体现出原本专属于学校教育传播的特征。而学校教育传播中体现大众传播特征的却很少,且多是手段、资源的利用性融入以及方法的借鉴性融入。可见,研究如何在教育传播中有效融入大众电视传播中的有效策略不仅是未来研究的一个主流趋势,也将为学校的教学传播探索出一条新的实践道路,前景十分可观。

其实上述不少栏目传播教育信息的基本策略究其本质并不是大众传播的独创,而属于教育传播研究的成果,古今中外许多教育专家也进行了相应的论述。然而现实中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却很少采用。反过来,大众电视传播领域可能这样的理论较少,而他们能躬身亲行。因此,下面总结的策略是将学校教学传播的理论和实践与大众传播的技术手段和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其中的有些手段可能是教育传播领域早有的教学方法,但是其在实际的应用之中却往往被忽略掉,而大众传播由于借鉴了某些教育传播的方式却得到了良好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在教育传播中借鉴大众传播的一些技术手段的同时,努力把教育传播中早有的教学手段提取出来,加以应用,不要只注重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其实际的应用。

总之,今后在学校的教育传播过程之中,教师和学科专家等应该在课堂教学传播中更加注重将大众电视传播的相关策略融于其中。尤其是对于今后在大众电视传播中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的技术与手段、新的理论与思考,我们应尽一切努力将其中合理的理论与实践成分融于学校的教学传播之中,更加大胆地尝试将各种新兴的大众传播相关的实际活动融于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使得教育传播中类属于学校的教学传播中常有新的策略注入,为探索出更好的教学传播过程、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奠定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 秦瑜明.电视传播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72.

[2] 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7.

[3] 程步,赵宏.论电视教育节目知识厚度之定位[J].电视研究,1995(01).

[4] 陈力.电视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 张冠文.电视教育功能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4(01).

[6] 王甫.社教节目:由社会教育转向社会文化[J].新闻战线,2000(07).

[7] 孙成英.大众传媒在当今社会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8] 陈自清.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1).

传播学范文第4篇

一科学传播的界定

在传播学的概念中,传播是一种共享信息的过程,从广义上来说,所有活的有机体都有传播行为。而人类传播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创造和使用符号。科学传播作为一种交流共享的活动,是人类传播的一个类型,只不过是限定到与科学有关的范围之内。但对于什么是科学传播,国内外都存在争论,一般来说,科学传播至少包括下面一些范围内[1]

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

在科学共同体与媒体之间的传播;

在科学共同体与公众之间的传播;

在科学共同体与政府或其他权力机构、团体之间的传播

在科学共同体与政府或其他影响科技政策的人士之间的传播

在工业与公众;之间的传播

在媒体(包括博物馆和科学中心)与公众之间的传播

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传播

从另一个角度,科学传播还可以分为专业内容(professionalcontexts)的传播和面向公众的传播(publiccommunicationofscience)。我们所说的科学传播一般是指后者,严格地讲,应当称作是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从上面关于科学传播的内容可以看出,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也有诸多形式,本文则将其限定在”科学、媒体与公众”范围。这里所说的媒体主要是大众媒体。

关于近年来的科学传播的研究,公众理解科学杂志的主编,著名科学传播学者Lewenstein曾评论说:“我们中的一些人关注如何让公众最有效地学习运用科学知识,而其他人则担心公众盲目接受科学机构的声明……一些人强调对于大群体受众行为的定性理解的重要性,另一些人则主张对小人物或是政治人物的表现进行分析才能形成我们的世界……我们关注的是科学与公众的关系……”[2]

这一方面表明了国外科学传播研究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表明:如果科学传播的研究只重视科学与公众的关系以及传播的内容,而不研究具体的科学传播活动过程的话,就很可能会走入困境,而具体到科学、媒体和公众的研究来说,Lewenstein认为“必须把科学传播是什么搞清楚……科学传播必须考虑到不同媒体、科学家和公众的互动关系。”[3]

二传统科学传播模式提出的问题

早在1686年,就有人认识到科学传播的两个渠道:面向科学家同行和面向受教育的公众。到19世纪中期,大规模的科学传播出现。[4]当时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媒体和记者进行的,科学传播把自己当作是传播的一个类型。科学传播模式与一般传播类型应当是类似的。

在这种思路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学者Shapin提出权威解说(canonicalaccount)的科学传播模式,从科学史出发考察了这种模式的起源,认为17世纪以来的科学职业化造成了此后科学与公众之间的隔阂,科学是为了获取公众的支持而通过媒体进行科学传播。[5]

在其它一些传播学文献中,与“权威解说”类似的提法还有不少,如“主流关注”(dominantconcern,Dornan,1990)、“主流观点”(dominantview,(Hilgartner,1990)、“普及模式”(popularizationmodel,Valiverronen,1993)、“扩散模式”(diffusionistmodel,CooterandPumfrey,1994)等。虽然提法不同,但基本含义是一样的。

此种科学传播模式认为,科学事业的专业化和复杂化使一般公众难于理解,因此,为使科学成就更符合公众的利益,需要媒体在科学家和非科学家之间架起桥梁,科学新闻记者在科学操作之外,运用语言把科学流程重新加工,传播给受众。这是当时,也是现在国内“比较流行的关于科学与公众关系的理解”[6]

现在的国内的相关研究,也是在不自觉地应用这种模式的。从形式上看,权威解说模式类似于中国的科普概念。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也有学者认为是60年代以前),权威解说模式一直是科学家和新闻从业者的观念指导。

这种对于科学与媒体或者科学面向公众的传播的一般观点实际上来源于下述观点或假设:

1科学事业的专业化和复杂化使一般公众难于理解,比如1919年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2因此,为使科学成就更符合公众的利益,需要具有如下特征的媒体:一个能在科学家和非科学家之间架起桥梁,并能理解前者并把前者的思想传播给后者的第三者(科学新闻记者)。科学新闻记者通常是处在科学操作之外,运用语言把科学流程重新加工,传播给受众,而在科学家看来,这种再加工就是“歪曲”。

3科学传播的媒介是通过语言翻译的隐喻进行的。所以科学传播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第三者尽量用极限的语言描绘出纯粹的科学事件。[7]

Massimiano认为,在这些论断中包含很多更深刻的关于科学过程和科学工作之本质的假设。按这种观点,科学的公众传播过程是在科学流程结束之处开始的,一旦科学知识完成,知识就会以一种简化的形式传播给非专家。所谓的“普及”、“扩散”等即是这种科学面向公众传播的无问题的版本。

现在,这种传统的假设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摒弃,科学传播是一个双向而非单向的过程,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证明。法国心理学家Moscovici在60年代提出的社会表现(socialrepresentations)理论分析了科学、常识和社会表现之间的关系,认为从社会心理学来看,受众对于科学传播内容的吸收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在社会表现框架中,科学理论条理化为一个整体,通过去背景化过程,与受众已有的信息融合,成为新的信息,这些信息在日常生活文本中成为常识性内容。[8]与此类似,Farr分析了科学与常识的关系,认为社会表现理论应当引起科学家、媒体从业者等的重视。[9]Gross提出与境模式(Contextualmodel),他通过辐射云对坎伯兰的牧羊人的影响的案例,提出公众对科学知识的接受是科学知识与地方知识的结合物,即公众对于科学知识是有选择吸收的,而非被动接受[10]

其实,在传统的科学传播模式中,还有一个潜在的假设,即认为媒体本身是没有任何倾向性的,认为媒体只是科学传播的中介和管道,并被假定为能尽量精确地传播科学信息,如果有所谓的“歪曲”,那肯定是出现了意外的错误。在这种传统模式看来,科学共同体面对的是公众,公众面对的是科学,媒体的存在只是为了科学和公众的交流。而许多学者对于传统科学传播模式的修正并没有注意到对于媒体的假设,或者说,上述修正仍旧沿用了以前的假设,科学传播成为了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事情,媒体是不包括在内的。媒体通常被看作是孤立的,媒体中的科学只是简化的科学的一种扩散形式

笔者认为,长期以来,在我们国内,科学与媒体、公众与媒体的关系并没有受到重视,近年的研究只侧重科学与公众这两极,而忽略了作为中间环节的媒体的作用。传统科学传播模式和随后的研究沿用的这一假设也是值得商榷的,特别是在互联网等新媒体出现后,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媒体在科学传播不再仅仅是作为一个简单的“管道”。

三科学传播的媒介化

在科学活动中,媒体处于什么地位,现在的研究对媒体有何看法,《独立报》前科学编辑Wilkie认为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公众理解科学(PUS)研究看到了媒体在传播中的重要性,但媒体并未得到集中的关注;

2有PUS背景的作者力图寻找科学杂志对于公众的效果,因此,媒体在本质上被看作一个有特定问题和兴趣的特殊领域;

3既使新闻工作者被作为是焦点注意,假定的框架也认为,只有当新闻工作者的行为更像科学家时,公众才能更好地理解科学。无论公众还是媒体,都要更好地理解科学[11]。

换句话说,公众理解科学对于科学与公众的研究,虽然认识到了媒体的重要性,但仍没有实质性的成果。上面提出的诸多科学传播模式,注重的仍是科学-公众的关系研究,而非科学-媒体-公众的整体。

科学传播对于媒体的重视,是与当代媒体重要性的凸显相联系的。因特网的出现为科学传播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一对一的邮件,群发邮件、网站,在线信息和新闻服务等,使科学传播变得更为复杂,甚至很多人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得到一些科学知识,不知道是怎么得到的……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如同行评议、科学杂志等必须要重新考虑自己的位置。”[12]Lewenstein提出了网络模式(WebModel),他认为科学传播变成了众多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多线路传播形式。而Lewenstein的主要观点是:这种模式的复杂性导致了信息的不稳定性。他认为,新的传播手段使传播速度更快,数量更多,情绪化的内容增加,科学共同体和科学研究者面对众多不确定的信息,而且信息的接收和传播也是不一致的。科学传播以牺牲信息的稳定性的代价而获得了速度。

另一方面,这一模式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科学为了传播的需要,可能迎合媒体价值观和受众需要,可能丧失科学自身及其伦理价值。

Weingart通过将科学传播中的媒体独立化,把上面的问题发展到极端,认为科学已经媒介化。媒体的发展,已经超出了Nelkin或Lewenstein,的理解,人们很难在科学传播中找到可以依靠的东西,他认为,媒体构造了自己的现实,媒体的重要性使科学在某些问题上的垄断性正在减弱,科学对于真理的判断标准正面临着媒体迎合受众的标准,虽然不会被取代,但正在被其他的标准所补充。[13]总之,他认为媒体而不是科学家正在成为科学是否为公众理解和接受的法官。

四媒体对科学的建构

科学知识不仅要满足普遍性、无私利性、独创性、怀疑主义等规范,而且还必须是“适合出版的”。科学的发展总是需要媒体作为载体的,但既使从一般意义上考察,我们也会发现,“自从15世纪以来,印刷技术使各种各样图片的精确复制和传播成为可能。无论哲学家怎么说,科学家们都不能否认这种有效的交流模式。随便翻一翻各种学科的科学文献,也会发现里面有数不胜数的图表、图片、地图等等,这些都远远超出了‘图解’文字内容的需要。”或者说,媒体传达的信息,并不能精确地还原它所表达的科学本身[14]。大众媒体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但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并非仅仅是“不精确”。

1974年高夫曼的《框架分析》一书提出框架理论(frametheory)。他认为,对于大众传媒来说,框架就是一种意义的建构活动,在社会系统中新闻框架是消息来源、社会情境、新闻工作人员等因素互动的结果。一些学者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事件材料经过选择和凸显成为新闻[15]。所以可以理解,媒体中的任何信息都是带有偏见的。而且这种偏见由媒体而非事件本身决定。当科学经由大众媒体“扩散”到公众时,这种偏见也是不可避免的,科学的形象实际上只是科学在媒体中的形象。

英国学者Nelkin通过对报纸、杂志的报道分析研究指出:当科学理论能强化主流的社会价值观时,就能在媒体中畅通无阻,反之则被忽略,而丑闻也被看作是对科学的社会系统的妨碍,从本质上讲,是不想让受众失去社会的安全感。[16]媒体对于科学报道的选择和凸显更多的是迎合受众的口味、符合媒体自身的价值观。Nelkin指出,媒体在科学报道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

1想象代替科学内容,报道很少涉及到科学研究的本质;

2科学活动成了带有情节的戏剧事件,各种夸张和激情的手法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草率,盲目乐观或走向另一个极端;

3报道的焦点集中在研究竞争上,而忽视了科学自身的规律;

4科学家在媒体中不是中立者,而像是要通过媒体取得公众支持等等。[17]Nelkin认为,科学传播可以认为是几个共同体出于不同的需要、动机和约束条件而进行合作的公众传播,科学共同体和媒介都对科学在媒体中的观念有重大影响。但从上面也不难看出,前三个问题的产生,是媒体为了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偏好所做的建构。公众经由媒体了解的科学,完全偏离了科学本身的形象。而正是从媒体中得到的信息形成了他们的科学观念。

另一方面,媒体对于科学的报道还会影响到科学共同体。Massimiano指出,科学共同体在解决科学争论时,常常需要媒体作用。“在这儿同样存在有问题的假设,其中之一就是当争论中的某方的观点在共同体内部取得了优势时,这种争论才会进入公众视野。但事情也并不总是这样的。比如,如果两方或多方的观点都得到了权威科学家的认可时,或者两方的观点在本质上并没有可比较性时。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假设是,在专业化层面取得优势的一方必然也会在公众传播中自动得到增强和重视。这儿的问题就是低估了媒体对于争论解决产生的影响。而且,在科学传播中,并未表明科学传播必须从某一阶段开始,这是不严格的。”[18]对于这些争论,媒体的态度可能是决定性的因素。

但Massimiano的结论并非如此,在他看来,把科学问题放到公众那儿解决,并不代表是媒体在起作用,“应当把它描述成协商性的,并与公众利益相关的,让公众自己去判断。”但事实并非如此,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研究一直很有争议,1968年传播学者Mccombs和Shaw提出"议程设置"假说(Theagenda-settinghypothesis),认为“议程设置是一个过程,它既能影响人们思考些什么问题,也能影响人们怎样思考。”[19]这一理论在很多地方证明是有效的。

实际上,我们并不期望走极端。科学传播既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又与公众相关,同时包括框架内部的互动关系。科学共同体与公众的利益共鸣,科学活动者及其赞助者的吸引力或特定时期公众与科学共同体的关系等等都在起着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媒体正在成为独立的力量,并在科学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无论是媒介技术,还是媒体自身的影响,都在改变着科学传播的进程。

参考文献

1.OfficeofScienceandTechnologyandtheWellcomeTrust,Scienceandthepublic:areviewofsciencecommunicationandpublicattitudestowardscienceinBritain,PublicUnderstand.Sci.10(2001)315–330

2.

16DorothyNelkin,Sellingscience---howthepresscoversscienceandtechnology,W.hfreemnandcompany,NewYork(1987)71

17DorothyNelkin《sellingscience---howthepresscoversscienceandtechnology》W.hfreemnandcompanyNewYork(1987)6-7

传播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技传播/科技意识/科教兴国

【正文】

科学技术传播(TheTransmissonofScienceandTechnology以下简称科技传播)是指科技信息的交流、沟通与分享的过程或行为。它是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哲学家培根早就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它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科学技术是否被传播,传播的结果怎样,不仅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而且影响着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本文拟就科学技术传播的社会价值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讨论,以此就教于学界同仁。

科技传播的社会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的一种文化形式。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既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智慧结晶,又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武器。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科学技术是“对于事物存在价值的确认。……事实上不可能找到一种科学知识,它不是对事物存在价值的断定。因为那样的知识没有反映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没有揭示宇宙联系和规定的丰富性,没有揭示事物所遵循的规律,因而也没有任何指导人的社会实践的能力。”科学技术正是由于其本身的价值所在,才有了传播的可能与必要,才有了其社会价值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由于自然科学被资本家用作致富手段,从而科学本身也成了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而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今天,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增长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国家的强弱及其国家在世界舞台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及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的能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对社会进步起决定性影响的思想深入人心。近20年来,许多国家和政府纷纷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如美国的“星球大战”,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技术立国”等,即是科学技术所具备的社会价值的表现。科学技术的传播过程,无论这种传播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只有经过传播过程或传播活动,科学技术才能内化为生产者的技能,进而作用于劳动对象,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社会各领域的变化。重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作用,就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播。换句话说,科技传播是使科学技术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必要环节,其社会价值意义即在于此。

一、社会成员科技意识的提高及整个社会科技氛围的形成

日本森谷正规认为,一个国家的技术向来是该国文化的产物。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战后获得飞速发展,就在于它使来至欧美的技术,适应了日本的环境,即取决于日本“技术性格”与“技术风土”的相适应。我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崇尚道德人伦,轻视工艺技巧的社会民众心理不能不说是近代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历史上不乏将西洋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给国人的贤仁志士,但终因没有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而未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果。我国发展的历史及科学技术发展史都表明,社会及其所属成员对科技的认识、态度和评价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能转化为制约或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观精神和客观社会条件。科技意识就是以这些认识、态度和评价为基本内容的。较高的社会科技意识,会使全社会自觉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社会价值,增强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形成尊重科学技术劳动和科技劳动者,支持科技事业的社会环境,影响、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成员投身科技。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通过科学技术传播工作,将科学技术普及,进而提高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形成全社会理想的科技氛围,如在英国的许多会议厅、甚至餐厅墙上悬挂的更多的是科学家的画像;我国特别行政区——香港仅科技传播的专门机构就有10几个;我国长春市图书馆也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院士厅”,厅内挂有许多院士的画像及生平介绍。各国政府都在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将科技意识、科技思想、科技态度传递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而影响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影响他们对科技的理解、重视、支持及内化为科技劳动的积极性。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只有依靠人的自觉的有意识活动才能实现,这种意识就是科技意识。科技意识的能动性是和它的超前性(相对于某一具体实践而言)、科学性不可分的。在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的当今世界,对科技的传播会使科技社会一体化发展,这样,科技才能适应社会环境,取得社会的认可,为社会及社会成员所容纳,才能被劳动者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变成生产工具和从事实践活动的武器。

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社会民众心理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社会民众对科技价值的基本判断和基本态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社会民众心理的产生是特定文化传统和现实文化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如著名社会心理学家DavidG.Myers所说:“社会心理的变迁更多地是基于文化而不是过程。不同文化中的人可能形成不同的主张,并具有相同的形成方式”。在Myers看来,人的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人的社会态度,包括人的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等,这些社会态度作为一种价值判断会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人的社会行为,于是,在人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关联效应。如果人的社会态度以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被民众所拥有,就会在人的社会行为中形成一种内聚力,表现为较为一致的社会行动;相反,社会态度的混乱或多样,也必然引致混乱的社会行为或多样化的社会行动,社会就失去了其整合力。Myers认为,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态度之间的关联性用右图表示。

附图

从这一图示可以看出,态度与行为的关联性具有内在的双向导引途径,态度可以决定行为,行为也可以决定态度。行为和态度的内在关联构造又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社会背景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可以说,行为态度的相互作用是在作为整体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进行,而通常我们对于态度的认识则主要是通过被表达出来的态度实现的。Myers认为,态度和行为的这种关联性具有非常普遍的意义,它真实地反映了各种文化传统中的基本状况,是一种普遍的结构模式。

根据Myers的结构模式,人们不难作出如下分析,即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其社会成员在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社会态度方面对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具有良好的判断,具有发展、推进、大力利用和规范科学技术的良好社会共识,即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识或关于科学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心理态度,那么,人们在行为上就会做出发展、推进和大力利用科学技术的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形成更好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社会氛围。如上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态度或科技意识在推进科技进步和发展中确实具有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全民科技意识的提高必然要得力于科学技术的传播,这是不言而喻的。

从传播的角度看,并非所有科技成果都能得到社会的承认,都能内化为人们的社会态度,都能存在于人们的科技意识之中。事实上,只有被社会所承认的科技,才能引起其成员对它的重视、理解,才能真正变成民族的科技,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指出:“只有能够理解科学的好处的全部意义并加以接受的社会,才能得到科学的好处。”科技意识是理解科技的基础,科技意识的获得靠科技的传播。

二、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科技知识的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学技术总是最先被少数的科技工作者所拥有、掌握,而科技的发展要靠全社会的力量,科技对社会的作用也必须借助于社会的力量。这就要求科学技术必须变少数人掌握为多数人掌握。而要达到这一转变,必须通过科技传播。通过科技传播,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三要素相结合,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科学技术与劳动者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要素的结合。通过科技的传播,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从而提高了智力,提高了支配自然的有效性。科学技术与生产工具相结合,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通过生产工具“物化”出来,创造了新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的结合,使得新的劳动对象不断被开拓出来。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先没有的劳动对象。新的生产工具、劳动对象无一不是科技的“凝聚物”。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著名论断,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本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今天,人才、科技、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本。计算机与自动控制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普遍应用,使生产工具中增加了信息化、智慧化、网络化的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引起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管理国家的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一方面使得科技信息的传播、交流与共享速度、容量成倍地增加,人们能够很便捷的获得最新的科技、经贸信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人们能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行有效的合作,尤如一个单位。这样,科学技术在传播的过程中又促进了它自身的发展和其它学术的传播。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传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才能引起欧洲技术的变革、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人们思想与行为选择的变化。哥伦布的航海之行不能不说是指南针传播的结果之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和科学的应用》中评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时曾提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时代,由于各种仪器的标准化、微型化和商品化,知识的获取、整理、支配、利用等操作在今天已发生了变化,我们有理由认为,信息机器的增多正在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知识的传播,就象早先人类交通方式(运输)的发展和后来音像流通方式(传媒)的发展曾经做的一样,今天的科学技术传播对于知识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拥有及拥有质量来讲起着“瓶颈”的作用。正如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尔所提出的那样,知识只有被转译为信息量才能进入新的渠道,成为可操作的。因此,我们可以预科,一切构成知识的东西,如果不能这样转译,就会遭到遗弃;新的研究方向将服从潜在成果变为机器语言所需的可译性条件。不论现在还是将来,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具备把他们试图发明或试图学习的东西转译到这些语言中去的手段。这也就是说,在科技高速发展及物化的时代,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还是科学技术的接受者,都必须掌握科学技术传播的知识或工具。

三、科学技术传播有助于塑造正确的社会价值体系

科学技术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重要保证,它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扩大和深化的结晶。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广泛深刻地引起社会各领域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甚至从根本上影响到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塑。由于科学技术在其本性上具有深刻影响社会价值体系的功能,所以,科技传播必须在有效的和正确的社会控制之下进行。

新科技传播对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来说,可作如下概括:

首先,科技传播会深深地改变我们的文化观念。正如美国哲学家Lowrance所说,“科学已经消除了大量的文化神秘,清除了许多谜信,使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魔法的世界上,它把物质转化成毒气、体液、香味、惩具和生命力,重铸了身体和心灵、自然和教养以及古典的技术和手艺,展现了人类的那个大写的手。科学揭示了死亡、遗传和健康的原因、回答了人类的起源,指明了人类的趋向,使我们有能力理解我们所见所说的意义。科学不仅描述了特殊的文化,而且帮助我们精心制作不断变化的文化和社会观念。”

其次,科技传播能够创造全新的公众认识,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当利用大众传媒手段对最新科技成果宣传报道和分析时,往往会在公众中造成强烈的震撼,创造出全新的大众认识,从而形成全社会对某些科技成果的关注,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从而动摇、修正或重铸出新的道德的、伦理的、审美的、行为的或实践的、甚至宗教的规则,这些规则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变迁,对于科技自身的发展和人类整体的演进,都会产生推进或阻碍的作用。

第三,技术的社会传播能够强有力地改变竞争社会选择的注意力,改造人们的价值观念。例如,在Lowrance看来,太阳能的广泛应用和储存方法的不断跃进,意味着大范围内对太阳能电池的梦幻般的进步,不是基于更有效的制造业,而是基于科学的发现。太阳能的技术应用所具有的这种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状况,并不是人为的,而是技术传播的结果。

第四,科学的社会传播能够澄清和帮助分析人们的社会选择,帮助提高公众的注意力。科学描述因果现象,人们的社会行为和态度是基于知识而改变的。因此,基于科学的认识和知识,有助于改变人们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对此,前文已作了较深入讨论。

第五,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传播同样具有改变人的现实价值体系的功能。

从如上几点讨论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社会传播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尤其是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的观念或社会价值体系,是影响甚大的,之所以会如此,是由科学技术的基本的社会功能决定的。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知识是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先导,科学技术对人的智力、思维方式都有重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的综合渗透,科技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科技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事务的必要成份,贯穿于社会及社会事务管理始终。科学技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与变化条件。任何一种科技的发明与传播都会不同程度的引起人们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例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现,不仅丰富、发展了物理学理论,而且导致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改变了人们考虑问题的角度。资产阶级用科技这一物质手段,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反对宗教神学的封建的世俗权威。“在技术方面,蒸汽机的产生及其广泛使用,极大地刺激了整个社会生产领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交通动力业、冶金和化学工业等生产部门的迅速壮大,一个席卷欧洲大陆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普遍展开,导致了世界性的工业革命,这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狂飙时代。”可见,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其广泛传播,才有了人的较为全面、较为彻底的解放和自由,从而使人充分发挥其潜能,摆脱自然的束缚,使人的认识及其实践逐渐从宏观领域走向微观领域又走向宇观领域。科技价值观、科技思想和科技方法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理性工具。每一次科技革命及其科技传播都在科技普及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解放了社会成员的脑力,提高了社会成员的智力,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正如亨利·哈里斯所说:“在二十世纪里接受教育的人——不管他知道不知道,不管他喜欢不喜欢——没有一个能够不受哈维、牛顿、达尔文、以至普朗克的学说所影响”。

四、科技传播有助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

任何一种科学及其物化形式——技术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科学技术是为解决某个或某些方面的问题产生的,所以科学技术只有变成现实的武器,才能实现它的社会目的。由于社会的系统性,某一问题的解决,仅靠一门科学或一种技术的运用是不可能的。它一方面要依靠其它科学技术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所有参与人对科学技术的掌握运用。如果离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这一客观行为,科学技术知识就不能成为社会的力量。所以,就科学技术产生的直接目的的解决来讲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而每一次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结果都是以后科学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前提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著名科学家牛顿讲,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由于科学技术知识的可传播性及其被传播,人类知识、人类文化才能得以继承和完善。事实上,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的发展、完善本身都是继承的结果。拿内燃机的设计原理来说,它是从汽缸内部产生热汽,这明显地区别于从汽缸外输入蒸汽的蒸汽机原理。但是,它同蒸汽机一样,都是靠热汽推动活寒在汽缸内运动而产生动力的,这是它对蒸汽机原理的继承和改进。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一个由传播到吸收、继承,再到发展完善,然后再传播的过程,科学技术本身也正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得到补充和修正从而获得发展。

根据如上讨论可知,科学技术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所引起的积极社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带来了一定范围的反功能、负价值。马克思讲:“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渡的疲劳。新……的财富的源泉……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和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革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毋庸争辩的事实。”事实上,科学技术每将人类带向文明一步,人类都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现代科学技术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却增加了高科技犯罪;能源为人类提供了动力,但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原子核裂变在为人类开辟了一种新的能源——核能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危机,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就是铁的例证;电视使人们信息灵通,生活丰富;但却浪费时间,影响工作、学习及儿童的社会教育。克隆技术的发明、运用,克隆人的出现既能避免减少人类工作的负荷、损伤,却也可能带来更多的混乱、犯罪。科学技术越发展,科技传播越迅速,科技消极的社会功能暴露得就越明显。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科学技术传播亦是如此。我们应在积极推进科技传播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科技传播的负面效益限制在最小范围,并利用其它科技知识加以彻底解决。只有科学技术才能最终解决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问题。对此恩格斯早就指出:“在科学的猛攻下,一个又一个部队放下了武器,一个又一个城堡投降了,直到最后,自然界无限的领域都被科学所征服,而且没有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

总之,科技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快速交通工具的出现,增加了人类活动的半径;电视机的普及,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可能;航天技术的发展,开始了人类“太空旅游”的年代;电子计算机使人类信息共享。科技传播以其巨大的力量无孔不入地进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今天随着知识越来越成为新型的生产要素,科技传播的功能及其价值必将日益明显。科技传播的速度与质量将成为一个民族知识拥有与操作的基础环节。所以,加大科技传播力度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1〕〔2〕〔3〕〔11〕、乔瑞金《科学进步论》,海洋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页、第186页、第19页。

〔4〕〔5〕DavidG.Myers"SocialPsychology"McGraw-HillBookcompany,1993,第16页第38页。

〔6〕《马恩全集》第23卷,第664页。

〔7〕〔8〕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一关于知识报告》,三联书店第4页。

〔9〕〔10〕W.H.Lowrance"TheRel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toHumanValues".quotedHickman"Technologyasahumanaffair".McGraw-HillBookCompany,1990,第429页,第430页。

〔12〕〔U.S〕亨利·哈里斯《科学与人》商务印书馆,前言。

〔13〕张斌《技术知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