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精选5篇)

  • 地质学(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4.汶川地震后沿龙门山裂断带原地应力测量初步结果吴满路,张岳桥,廖椿庭,陈群策,马寅生,吴金生,严君凤,区明益,WUManlu,ZHANGYueqiao,LIAOChunting,CHENQunce,MAYinsheng,WUJinsheng,YANJunfeng,OUMingyi 5.大巴山前陆弧形构造带形成机理分析…

地质学(精选5篇)

地质学范文第1篇

2.柴达木盆地阿尔金斜坡带构造特征与阿尔金断裂形成时间讨论——以月牙山地区为例刘志宏,王破,沙茜,万传彪,高军义,LIUZhihong,WANGPeng,SHAQian,WANChuanbiao,GAOJunyi

3.汶川5.12大地震地表次生灾害评价与分析孙晓宇,周成虎,郭兆成,张俊,苏奋振,仉天宇,张丹丹,吕婷婷,SUNXiaoyu,ZHOUChenghu,GUOZhaocheng,ZHANGJun,SUFenzhen,ZHANGTianyu,ZHANGDandan,LUTingting

4.汶川地震后沿龙门山裂断带原地应力测量初步结果吴满路,张岳桥,廖椿庭,陈群策,马寅生,吴金生,严君凤,区明益,WUManlu,ZHANGYueqiao,LIAOChunting,CHENQunce,MAYinsheng,WUJinsheng,YANJunfeng,OUMingyi

5.大巴山前陆弧形构造带形成机理分析张岳桥,施炜,李建华,王瑞瑞,李海龙,董树文,ZHANGYueqiao,SHIWei,LIJianhua,WANGRuirui,LIHailong,DONGShuwen

6.地质学报 郯庐断裂带山东段的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张鹏,王良书,石火生,李丽梅,谭慧明,ZHANGPeng,WANGLiangshu,SHIHuosheng,LILimei,TANHuiming

7.东北伊春地区桃山古元古代花岗岩的发现吴才来,陈安泽,高前明,郑元,郜源红,雷敏,秦海鹏,WUCailai,CHENAnze,GAOQianming,ZHENGYuan,GAOYuanhong,LEIMin,QINGHaipeng

8.巴尔喀什成矿带Cu-Mo-W矿床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及其地质意义陈宣华,屈文俊,韩淑琴,EleonoraSeitmuratova,施炜,杨农,陈正乐,叶宝莹,曾法刚,杜安道,蒋荣宝,王志宏,CHENXuanhua,QUWenjun,HANShuqin,EleonoraSeitmuratova,SHIWei,YANGNong,CHENZhengle,YEBaoying,ZENGFagang,DUAndao,JIANGRongbao,WANGZhihong

9.山东省焦家矿区深部超大型金矿床及其对"焦家式"金矿的启示宋明春,崔书学,周明岭,姜洪利,袁文花,魏绪峰,吕古贤,SONGMingchun,CUIShuxue,ZHOUMingling,JIANGHongli,YUANWenhua,WEIXiufeng,L(U)Guxian

10.前寒武纪条带状硅铁建造的形成机制与地球早期的大气和海洋李延河,侯可军,万德芳,张增杰,乐国良,LIYanhe,HOUKejun,WANDefang,ZHANGZengjie,YUEGuoliang

11.中国页岩气资源及其勘探潜力分析刘洪林,王红岩,刘人和,赵群,林英姬,LIUHonglin,WANGHongyan,LIURenhe,ZHAOQun,LINYingji

1.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发育机理和"三元控储"模式——以四川普光气田为例马永生,蔡勋育,赵培荣,张学丰,MAYongsheng,CAIXunyu,ZHAOPeirong,ZHANGXuefeng

2.藏北羌塘中央隆起带果干加年山晚三叠世珊瑚化石发现及其地质意义纪占胜,姚建新,武桂春,JIZhansheng,YAOJianxin,WUGuichun

3.西太平洋深海沉积物古菌多样性垂直分布王峰,萨仁高娃,李铁刚,马学恩,于心科,WANGFeng,Sarengaowa,LITiegang,MAXueen,YUXinke

4.贵州南部地区安尼阶底界锆石SHRIMP年龄结果郑连弟,姚建新,仝亚博,宋彪,王立亭,杨振宇,ZHENGLiandi,YAOJianxin,TONGYabo,SONGBiao,WANGLiting,YANGZhenyu

5.大巴山及川东北前陆盆地盆山物质耦合——来自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李瑞保,裴先治,刘战庆,李佐臣,丁仨平,刘智刚,张晓飞,陈国超,陈有炘,王学良,LIRuibao,PEIXianzhi,LIUZhanqing,LIZuochen,DINGSaping,LIUZhigang,ZHANGXiaofei,CHENGuochao,CHENYouxin,WANGXueliang

6.珠江口盆地陆架区岩石圈伸展模拟及裂后沉降分析赵中贤,周蒂,廖杰,何敏,郭翔燕,张云帆,徐子英,ZHAOZhongxian,ZHOUDi,LIAOJie,HEMin,GUOXiangyan,ZHANGYunfan,XUZiying

7.不纯碳酸盐U-Th等时线定年及同位素分馏对年龄的影响马志邦,郑绵平,吴中海,马尼娜,MAZhibang,ZHENGMianping,WUZhonghai,MANina

8.滇西梁河三叠纪花岗岩的锆石微量元素、U-Pb和Hf同位素组成丛峰,林仕良,唐红峰,谢韬,李再会,邹光富,彭智敏,梁婷,CONGFeng,LINShiliang,TANGHongfeng,XIETao,LIZaihui,ZOUGuangfu,PENGZhimin,LIANGTing

9.甲玛铜多金属矿辉钼矿Re-Os定年及其成矿意义应立娟,王登红,唐菊兴,畅哲生,屈文俊,郑文宝,王焕,YINGLijuan,WANGDenghong,TANGJuxing,CHANGZhesheng,QUWenjun,ZHENGWenbao,WANGHuan

10.桂北沙子江铀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沥青铀矿U-Pb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石少华,胡瑞忠,温汉捷,孙如良,王加昇,陈恒,SHIShaohua,HURuizhong,WENHanjie,SUNRuliang,WANGJiasheng,CHENHeng

11.银根-额济纳旗及邻区石炭系-二叠系的沉积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赵省民,陈登超,邓坚,ZHAOXingmin,CHENGDengchao,DENGJian

12.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中生代沉积古环境恢复廖林,程晓敢,王步清,陈汉林,罗俊成,师骏,LIAOLin,CHENGXiaogan,WANGBuqing,CHENHanlin,LUOJuncheng,SHIJun

13.辽西下白垩统义县组湖相碳酸盐岩中的燧石成因陈登辉,巩恩普,梁俊红,李永杰,董旭明,CHENDenghui,GONGEnpu,LIANGJunhong,LIYongjie,DONGXuming

14.塔里木盆地西克尔地区古岩溶储层露头表征刘伟,罗平,顾家裕,周刚,LIUWei,LUOPing,GUJiayu,ZHOUGang

15.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可动流体变化特征与差异性成因——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高辉,孙卫,GAOHui,SUNWei

1.泥河湾盆地井儿洼剖面揭示的47~25kaBP期间的气候环境演化迟振卿,刘兴起,胡欣,王永,闵隆瑞,刘竹杰,CHIZhenqing,LIUXingqi,HUXin,WANGYong,MINLongrui,LIUZhujie

2.北秦岭-祁连结合区大草滩群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陈义兵,张国伟,鲁如魁,梁文天,第五春荣,郭秀峰,CHENYibing,ZHANGGuowei,LURukui,LIANGWentian,DIWUChunrong,GUOXiufeng

3.辽宁北票兴隆沟火成岩的野外产状、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WANGYang

4.北阿尔金红柳泉早古生代枕状玄武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孟繁聪,张建新,于胜尧,陈松永,MENGFancong,ZHANGJianxin,YUShengyao,CHENSongyong

5.鲁西新泰孟家屯2.7Ga变质沉积岩与黑云斜长片麻岩锆石Hf同位素特征杜利林,杨崇辉,庄育勋,韦汝征,万渝生,任留东,侯可军,DULilin,YANGChonghui,ZHUANGYuxun,WEIRuzheng,WANYusheng,RENLiudong,HOUKejun

6.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地区晚二叠-早三叠世过铝花岗岩定年及成因地质学报 柳长峰,杨帅师,武将伟,张华锋,LIUChangfeng,YANGShuaishi,WUJiangwei,ZHANGHuafeng

7.新疆包古图中酸性岩浆侵位的P-T-fO2条件及岩体地球化学研究魏少妮,朱永峰,WEIShaoni,ZHUYongfeng

8.我国重要矿产地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新数据王登红,陈郑辉,陈毓川,唐菊兴,李建康,应立娟,王成辉,刘善宝,李立兴,秦燕,李华芹,屈文俊,王彦斌,陈文,张彦,WANGDenghong,CHENZhenhui,CHENYuchuan,TANGJuxing,LIJiankang,YINGLijuan,WANGChenghui,LIUShanbao,LILixing,QINYan,LIHuanqin,QUWenjun,WANGYanbin,CHENWen,ZHANGYan

9.山东莒县棋山钛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李洪奎,于学峰,杨永波,LIHongkui,YUXuefeng,YANGYongbo

10.河南南沟钼矿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兼论东秦岭钼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杨晓勇,卢欣祥,杜小伟,李文明,张正伟,屈文俊,YANGXiaoyong,LUXinxiang,DUXiaowei,LIWenming,ZHANGZhengwei,QUWenjun

11.广西新元古代BIF的铁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闫斌,朱祥坤,唐索寒,朱茂炎,YANBin,ZHUXiangkun,TANGSuohan,ZHUMaoyan

1.地球深部探测国际发展与我国现状综述董树文,李廷栋,高锐,吕庆田,吴珍汉,陈宣华,周琦,刘刚,刘志强,梅琳,DONGShuwen,LITingdong,GAORui,L(U)Qingtian,WUZhenhan,CHENXuanhua,ZHOUQi,LIUGang,LIUZhiqiang,MEILin

2.反射地震技术在成矿地质背景与深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吕庆田,廉玉广,赵金花,L(U)Qingtian,LIANYuguang,ZHAOJinhua

3.中国大陆岩石圈导电性结构研究——大陆电磁参数"标准网"实验(SinoProbe-01)魏文博,金胜,叶高峰,邓明,景建恩,李艳军,张乐天,董浩,张帆,谢成良,WEIWenbo,JINSheng,YEGaofeng,DENGMing,JINGJian'en,LIYanjun,ZHANGLetian,DONGHao,ZHANGFan,XIEChengliang

4.青藏及华北阵列式区域大地电磁场标准观测网建设方法与实验叶高峰,魏文博,邓明,金胜,董浩,谢成良,张帆,YEGaofeng,WEIWenbo,DENGMing,JINSheng,DONGHao,XIEChengliang,ZHANGFan

5.中国大陆深探测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金胜,张乐天,魏文博,叶高峰,刘国兴,邓明,景建恩,JINSheng,ZHANGLetian,WEIWenbo,YEGaofeng,LIUGuoxing,DENGMing,JINGJian'en

6.深地震反射剖面揭露大陆岩石圈精细结构王海燕,高锐,卢占武,李秋生,匡朝阳,刘金凯,侯贺晟,酆少英,熊小松,李文辉,邓攻,WANGHaiyan,GAORui,LUZhanwu,LIQiusheng,KUANGZhaoyang,LIUJinkai,HOUHesheng,FENGShaoying,XIONGXiaosong,LIWenhui,DENGGong

7.地震波速层析成像方法研究进展贺日政,高锐,郑洪伟,管烨,李秋生,李文辉,熊小松,邓攻,HERizheng,GAORui,ZHENGHongwei,GUANYe,LIQiusheng,LIWenhui,XIONGXiaosong,DENGGong

8.USArray及其近期科学发现李秋生,陈凌,王良书,吴庆举,刘宏兵,张忠杰,赵俊猛,史大年,贺日政,LIQiusheng,CHENLing,WANGLiangshu,WUQingju,LIUHongbing,ZHANGZhongjie,ZHAOJunmeng,SHIDanian,HERizheng

9.地壳全元素探测——构建"化学地球"王学求,谢学锦,张本仁,张勤,迟清华,侯青叶,徐善法,聂兰仕,张必敏,WANGXueqiu,XIEXuejing,ZHANGBenren,ZHANGQin,CHIQinghua,HOUQingye,XUShanfa,NIELanshi,ZHANGBimin

10.大陆深部地壳物质成分识别方法综述侯青叶,张本仁,赵志丹,路凤香,刘东盛,曹铁宁,HOUQingye,ZHANGBenren,ZHAOZhidan,LUFengxiang,LIUDongsheng,CAOTiening

11.国际大陆科学钻探(ICDP)进展苏德辰,杨经绥,SUDechen,YANGJingsui

12.科学超深井钻探技术国内外现状张金昌,谢文卫,ZHANGJinchang,XIEWenwei

13.钻孔应变观测现状与展望李海亮,李宏,LIHailiang,LIHong

14.青藏高原隆升速率对冻土层形成影响的数值模拟乔彦超,赵桂萍,石耀霖,刘天启,QIAOYanchao,ZHAOGuiping,SHIYaolin,LIUTianqi

15.EarthScope——美国地球探测计划及最新进展刘刚,董树文,陈宣华,周琦,刘志强,LIUGang,DONGShuwen,CHENXuanhua,ZHOUQi,LIUZhiqiang

16.LITHOPROBE——加拿大地球探测计划刘志强,陈宣华,刘刚,周琦,冯军,LIUZhiqiang,CHENXuanhua,LIUGang,ZHOUQi,FENGJun

1.玉树地震地表破裂调查与灾后重建避让选址研究张永双,马寅生,胡道功,杨农,熊探宇,郭长宝,ZHANGYongshuang,MAYinsheng,HUDaogong,YANGNong,XIONGTanyu,GUOChangbao

2.中国东部-朝鲜半岛中生代板块结合带划分研究现状与问题唐贤君,於文辉,单蕊,TANGXianjun,YUWenhui,SHANRui

3.晓天-磨子潭剪切带的早白垩世活动及其对北大别穹窿演化的制约王勇生,魏鑫,向必伟,朱光,牛漫兰,谢成龙,WANGYongsheng,WEIXin,XIANGBiwei,ZHUGuang,NIUManlan,XIEChenglong

4.雪峰山西麓中生代盆地属性及构造意义张进,马宗晋,杨健,陈必河,雷永良,王宗秀,李涛,ZHANGJin,MAZongjin,YANGJian,CHENBihe,LEIYongliang,WANGZongxiu,LITao

5.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古堡泉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夏明哲,姜常义,余旭,逯东霞,魏巍,张建中,XIAMingzhe,JIANGChangyi,YUXu,LUDongxia,WEIWei,ZHANGJianzhong

6.安徽庐枞火山岩盆地橄榄玄粗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下扬子地区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机制的约束薛怀民,董树文,马芳,XUEHuaimin,DONGShuwen,MAFang

7.河北兴隆王坪石正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李小伟,莫宣学,黄丹峰,徐晓彤,孟月玥,LIXiaowei,MOXuanxue,HUANGDanfeng,XUXiaotong,MENGYueyue

8.新疆乌拉根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祝新友,王京彬,刘增仁,方同辉,ZHUXinyou,WANGJinbin,LIUZengren,FANGTonghui

9.中南地区铀资源类型、特点及找矿方向杨尚海,YANGShanghai

地质学范文第2篇

北京,繁华的西四大街。

在一排大型的岩石标本的簇拥下,一栋形似宝石的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这就是中国地质博物馆。它左临广济寺,右傍万松塔,西倚帝王庙,东揽紫禁城。在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中,中国地质博物馆以丰富的典藏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向人们诉说着中国现代科学的百年发展历程,显示出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碰撞交流的独特魅力。

1个馆:见证中国近现代地学发展

中国地质博物馆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最早的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1916年正式在北京开馆,抗战期间曾先后搬迁到南京、重庆并在两地建馆;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回迁北京,现在的馆址是1956年由总理批准兴建的,1958年落成,面积11500多平方米,一共七层,至今仍是西四地区的制高点,也是中国成立最早、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部级地质学博物馆。

地质博物馆九十六年薪火相传,一直作为一个独立机构存在和发展,这在我国地学界乃至整个科技机构中绝无仅有,可以说是我国近、现代地质矿产事业和博物馆发展鲜活的见证。在中国地学、考古学乃至人类学等中国现代科学方面发挥了独有的贡献。

地质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首先出现于十八世纪的欧洲,十九世纪中期才开始传入中国。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组建临时政府,在实业部矿务司设地质科,留日归国的章鸿钊任科长,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地质行政机构。1913年,地质科改称地质调查所,并成立了转为培养人才的地质研究所,1916年7月14日,地质研究所在北京丰盛胡同3号举行毕业典礼,同时举办“学生成绩展览会”,展出师生三年来悉心采集的岩矿标本899件,还有详细图说及野外调查照片。据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当时在研究所教学的翁文灏回忆:“地质调查所创办之初, 即有附设陈列馆之计划。历次调查皆附带采集标本, 以资陈列。民国四年(1915年)迁入丰盛胡同现址后, 即着手准备。民国五年(1916年),地质研究所毕业,就历年实地练习时师生采集所得,借地质调查所新制柜架,举行展览会,即为现在陈列馆之起点。”因此, 1916年7月14日被定为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建馆日。

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近百年,从这里走出了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一大批中国近代地质事业的奠基者和科学翘楚,取得了仰韶文化、北京人头盖骨等一系列蜚声中外的研究成果。

22万标本:云集国内顶级藏品

中国地质博物馆馆藏各类地质标本精品22万余件,涵盖地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其中有蜚声海内外的东方神州龙、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以及大量集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鱼类、鸟类、昆虫等珍贵史前生物化石;有赠送的单体“水晶王”、巨型萤石方解石晶簇标本,精美的蓝铜矿、辰砂、雄黄、雌黄、白钨矿、辉锑矿等中国特色矿物标本,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大批国宝级珍品。同时还珍藏有、、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捐赠的珍贵标本与文物。

5个厅:全方位解读地学世界

馆内共设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石厅、史前生物厅和关怀鼓舞厅等5个基本陈列展厅和2个临时展厅。独具特色的陈列内容,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揭示地球宝藏奥秘,展望美好生活未来,让观众在浓郁的科学氛围中,轻松步入精彩纷呈的地学世界。

进入地球厅,一个巨大的缓慢转动的地球仪映入眼帘,其上星星点点的宇宙星空,其下南宋时期的碑刻星空图,不仅给人以视觉的震撼,而且凸显了展厅的主题,即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在宇宙空间的位置及其主要的地质作用、地质现象等。

地球厅以地球动力为主线,介绍了在内外动力作用下所发生的重要地质作用。东展线介绍内动力地质作用,以板块运动、褶皱断裂、火山、地震等地质作用为重点,西展线以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主要介绍了水和风的地质作用。相对来说,内动力地质作用更加宏观壮丽,他们主要是使地壳上升、增厚,形成许多巨大雄伟的高山峻岭,而外动力地质作用则比较缓和,好像一把刻刀,雕刻出各种壮美的山川地貌。

矿物岩石厅采用雅俗共存、动静结合、虚实呼应、寓教于乐的设计方式,使观众通过参与、欣赏展厅的展品,可了解自然界中矿物岩石的成因,原始产出情况、自然界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矿物岩石、代表性矿物岩石的感官特征及可供人们使用的特性。观众在欣赏各种精美奇特的矿物岩石展品时,通过交互式展览和虚拟展出部分,可与对一些矿物岩石展品的探索性操作,获得相关知识。

宝石厅曾荣膺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此厅展示宝石、玉石、有机宝石、贵金属等材料及其成品,并融入宝石鉴定、宝石鉴赏、宝石琢型、宝石评价、宝石成因、宝石微观世界、宝石分布、宝石开采、宝石加工、首饰镶嵌、人工改善宝石与人工宝石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宝石文化等知识点和兴趣点。

史前生物厅,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线索,向观众介绍生物的发展过程和各地质时期常见的化石,展示地球上生物的发生、进化和灭亡的过程。陈列了叠层石、中国澄江动物群、杯椎鱼龙、中国安琪龙、翼龙化石。

关怀与鼓舞展厅,主要陈列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地质工作的珍贵实物、照片和题词,记录了领导热情关怀的珍贵历史瞬间。展览按年代分为6个单元,分别是:开发矿业、建设时期的游击队、探清祖国宝藏、地质是先行、献身地质事业无尚光荣和科学发展观。记述了五十多年来,新中国地质事业走过的艰苦而辉煌的历程。

未来:更现代化、科技化、

国际化

进入21世纪,中国地质博物馆作为国土资源部直属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地质科学研究、地质标本典藏和陈列展览、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管理与业务指导、全国古生物化石保护统筹管理,以及培养高级地质与博物馆科技人才等,同时也是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和知识传播与形象展示的“大窗口”。

2011年,由中国地质博物馆承办的“基础 先行――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展”,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声光电的效果展示,让无数参观者看到了国土资源工作者“上天、入地、下海、攀峰、登极”的壮举,感受了12年来国土资源调查评价的辉煌成绩。这场荟萃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重大成果的展览,吸引了社会观众、媒体记者、专家等30多万人前来参观,同时,接受了、、回良玉、张德江、、梁光烈、马凯、司马义・铁力瓦尔地、罗富和等中央领导的相继检阅,成为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主办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观众最多、集全系统成果之大成的综合性展览,充分展示了中国地质博物馆展览文化的专业性、技术性。

中国地质博物馆,这座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馆”正在朝着建设“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更加现代化、科技化、国际化的综合性地学博物馆的目标前行。

镇馆之宝

中国龙王

巨型山东龙

巨型山东龙最早是由原地质部石油局综合研究队于1964年在山东省东部莱阳县、诸城县等地区发现。重新装架后的巨型山东龙身长约14.7米,身高约8米,是目前已知的最高大的鸭嘴龙类恐龙,被称为“中国龙王”。1988年应邀赴日本展出,“未来博览会”专门为这条恐龙搭建了山东龙展厅,慕名而来的参观人数将近152万次。“山东龙馆”也成为这次博览会最受欢迎的展馆。博览会闭幕后,为纪念这次展出,日本按照山东龙的原型制作了一架青铜艺术雕像树立在广场上。目前,在中国地质博物馆仅展出巨型山东龙的骨架的一部分,整架山东龙则在常州分馆展出。

比始祖鸟更原始

中华龙鸟

中华龙鸟发现于辽西北票。1996年辽宁北票的一位农民有偿捐赠给中国地质博物馆四块古生物化石标本。当时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季强从中发现了一条小型兽脚类恐龙的遗骸,并将它命名为“原始中华龙鸟”,引起世界轰动。

中华龙鸟比始祖鸟原始,背部长着细丝状的皮肤衍生物,与鸟类的羽毛类似,为研究鸟类羽毛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伟人亲赠“水晶王”

东海巨型水晶

“水晶王”由1958年主席赠送给中国地质博物馆。它发现于江苏省东海县房山镇,高约2 米,宽达1米,重3.5吨,是目前中国已知的最大的水晶单体。

“北京人失踪”之谜

北京人头盖骨第一代复制模型

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由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发现,1941年日军侵华时在转移过程中不慎丢失,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展厅中展示的是由胡承志先生用石膏复制的北京人头盖骨的第一代复制模型,它完整地展示了北京人头盖骨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约50万年前,他们的头盖骨高度比现代人小,眉脊粗壮而前突,额向后倾斜,鼻子扁平,颧骨高突,脑容量仅相当于现代人的75%,已经能够使用火。

最早的牙齿

地质学范文第3篇

2.川中-川南过渡带雷口坡组沉积相特征吴小庆,赵路子,黄亮,丁熊,唐青松,WUXiaoqing,ZHAOLuzi,HUANGLiang,DINGXiong,TANGQingsong

3.若尔盖嫩哇火山岩地质特征郑先纬,杨学俊,唐中相,白宪洲,熊昌利,黄柏鑫,ZHENGXianwei,YANGXuejun,TANGZhongxiang,BAIXianzhou,XIONGChangli,HUANGBaixin

4.华蓥山北倾没端地区石炭系沉积相研究张婷,唐洪,吴斌,ZHANGTing,TANGHong,WUBin

5.黔南平塘晚二叠世大隆组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初探文海霞,石和,陈洪德,WENHaixia,SHIHe,CHENHongde

6.四川地质学报 四川省巴塘县措普一带多金属成矿条件分析喻建荣,YUJianrong

7.四川丹巴燕子沟金矿控矿构造特征分析张欣,汪雄武,肖渊甫,侯林,赵岩,ZHANGXin,WANGXiongwu,XIAOYuanpu,HOULin,ZHAOYan

8.河南商城县汤家坪钼矿床围岩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唐相伟,李运冬,易善涛,TANGXiangwei,LIYundong,YIShantao

9.米仓山地区金矿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陈友良,王淦顺,魏继生,李文贤,ChenYouliang,WANGGanshun,WEIJisheng,LIWenxian

10.四川省盐源县泸沽湖地区地热开发的可行性研究高健,石昱祯,廖先远,蔡惠蓉,GAOJian,SHIYuzhen,LIAOXianyuan,CAIHuirong

11.尕斯库勒E31油藏Ⅰ4小层砂层厚度分布结构特征研究谢爽,董伟,张兴旺,马朝钦,聂海峰,毛鑫,XIEShuang,DONGWei,ZHANGXingwang,MAChaoqin,NIEHaifang,MAOxin

12.四川省代隆金矿区构造控矿因素分析李石桥,LIShiqiao

13.青海省拉脊山地区某铜矿成因浅析张杰,ZHANGJie

14.白龙江下游涉核地区水的放射性环境水平现状调查徐义仁,徐志明,黄星宇,XUYiren,XUZhiming,HUANGXingyu

15.四川筠连县岩溶泉群地质遗迹保护研究崔娜娜,CUINa'na

16.丘北普者黑岩溶地貌景观特征马铭嘉,张兵,赵晶晶,MAMingjia,ZHANGBing,ZHAOJingjing

17.浅谈江油地区岩溶塌陷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王华,魏俊,WANGHua,WEIJun

18.壤塘县大骨节病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研究李胜伟,赵松江,曹楠,LIShengwei,ZHAOSongjiang,CAONan

19.阿坝州壤塘县大骨节病区安全供水模式研究赵松江,李胜伟,唐升海,ZHAOSongjiang,LIShengwei,TANGShenghai

20.城市功能区地质环境风险性分区评价方法王永利,倪师军,张成江,魏伦武,WANGYongli,NIShijun,ZHANGChengjiang,WEILunwu

21.西宁市地下水环境现状与水源地保护建议郭新华,丁建青,王春男,GUOXinhua,DingJianqing,WANGChunnan

22.青海高原地区冻土层抽水孔的施工方法梁波,LIANGBo

23.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杨巍,姚清洲,张小容,况昊,肖传桃,YANGWei,YAOQingzhou,ZHANGXiaorong,KUANGHao,XIAOChuantao

24.新疆塔什库尔干杏子沟铁矿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周兵,刘兵,程铂林,杨利锋,廖黎明,ZHOUBing,LIUBing,CHENGBolin,YANGLifeng,LIAOLiming

25.利用ALI遥感图像进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法探讨李雅辉,杨武年,刘汉湖,鲁岩,LIYahui,YANGWunian,LIUHanhu,LUYan

26.粘土矿物地温计在沉积盆地热演化研究中的应用萍,杨风丽,江裕标,包汉勇,WANGDanping,YANGFengli,JIANGYubiao,BAOHanyong

27.稳定碳氧同位素在沉积相和成岩环境划分中的应用——以柴西南翼山浅油藏储层研究为例李建明,李慧,施辉,LIJianming,LIHui,SHIHui

28.柠檬酸修饰桔皮吸附重金属铅(II)的应用研究吴小均,WUXiaojun

29.钴的迁移形式成矿机理初探郑大中,郑若锋,ZHENGDazhong,ZHENGRuofeng

30.矿业权实地核查与数据库建设魏宏安,秦岩宾,WEIHong-an,QINYan-bin

31.低频电磁波与地倾斜传感器对地震预报分析与研究李泉溪,银兵,吴用玖,LIQuanxi,YINBing,WUYongjiu

32.茂县县城后山药沟泥石流防治与"5.12"震后规划重建刘立勋,倪化勇,LIULixun,NIHuayong

1.柴北缘马海地区新生界沉积特征与沉积相演化王振强,胡秀梅,吴义北,王超勇,WANGZhenqiang,HUXiumei,WUYibei,WANGChaoyong

2.龙门山地区关口断裂形成与演化分析时志强,马利梅,罗啸泉,SHIZhiqiang,MALimei,LUOXiaoquan

3.震积岩、海啸岩、震浊积岩研究进展吴勘,WUKan

4.四川盆地蜀南地区飞仙关组沉积格局与演化四川地质学报 吴家杰,罗冰,夏吉文,牟晓慧,WUJiajie,LUOBing,XIAJiwen,MOUXiaoHui

5.炉霍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徐刚,江元生,孙宝伟,文建华,XUGang,JIANGYuansheng,SUNBaowei,WENJianhua

6.浅析深水沉积理论王亚辉,赵鹏肖,左倩媚,钟泽红,李俊良,WANGYahui,ZHAOPengxiao,ZUOQianmei,ZHONGZehong,LIJunliang

7.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储层研究谭先锋,胡明毅,TANXianfeng,HUMingyi

8.四川九寨沟地区金矿床特征与找矿远景周兵,黄昌华,ZHOUBing,HUANGChanghua

9.浅析文山州清水沟地区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施田仓,李先棋,陈国富,SHITiancang,LIXianqi,CHENGuofu

10.川陕甘地区卡林型金矿对比研究喻光明,郭华,YUGuangming,GUOHua

11.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床成因探讨余金元,李建忠,李勇,YUJinyuan,LIJianzhong,LIYong

12.川滇黔峨眉山玄武岩铜矿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王晓刚,黎荣,蔡俐鹏,杨峻,WANGXiaogang,LIRong,CAILipeng,YANGJun

13.辽北地区钾长石矿地质特征及开发应用方向刘宝华,康宝林,张庆义,河海波,王川,LIUBaohua,KANGBaolin,ZHANGQingyi,HEHaibo,WANGChuan

14.甘肃岷县章(哈寨)-包(家沟)金矿矿石组分含金性研究孙宝伟,肖亮,张志强,SUNBaowei,XIAOLiang,ZHANGZhiqiang

15.平顶山矿区影响煤层气含气量的地质因素研究王占磊,吴财芳,李勃,WANGZhanlei,WUCaifang,LIBo

16.黑牛洞铜锌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勘查类型讨论梁鲸,唐高林,王发清,胡如权,LIANGJing,TANGGaolin,WANGFaqing,HURuquan

17.洞庭盆地沅江凹陷古近系沅江组下段烃源岩特征郭峰,蒲秀刚,郭岭,GUOFeng,PUXiugang,GUOLing

18.南阳凹陷张店油田核二段储层物性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研究刘漫,陈恭洋,LIUMan,CHENGongyang

19.梁河锡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徐恒,张苗红,朱淑桢,XUHeng,ZHANGMiaohong,ZHUShuzhen

20.新疆伊热达坂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向浩予,王立强,陈根,XIANGHaoyu,WANGLiqiang,CHENGen

21.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有关问题及对策刘健,戴正虎,曹曜,贾兴安,LIUJian,DAIZhenghu,CAOYao,JIAXing'an

22.地球动力系统、地球物质系统与滑坡生成机理研究李海峰,LIHaifeng

23.映(秀)-日(隆)旅游公路沿线滑坡灾害及防治对策王华,陈廷方,WANGHua,CHENTingfang

24.麻驾高速公路岩溶勘察研究陈华兴,王瑞甫,刘宏力,胡兴尧,CHENHuaxing,WANGRuipu,LIUHongli,HUXingyao

25.成都粘土基坑支护技术应用研究付光强,吕建祥,杨俊,FUGuang-qiang,LUJianxiang,YANGJun

26.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四川青川张家沟滑坡勘查中的应用武斌,曹蜀湘,张淳,易攀,彭伟,WUBin,CAOShuxiang,ZHANGChun,YIPan,PENGWei

27.城市活断层探测地球物理方法与危险性评价吾守艾力·肉孜,WUSHOUAILIRouzi

28.应用等性块段指数法划分新场井田的构造类型蒋幕飞,李正武,JIANGMufei,LIZhengwu

29.西南地区铀资源勘查程度与下一步勘查工作基本思路孙泽轩,吴英,刘金草,SUNZexuan,WUYing,LIUJincao

30.都江堰市景区秦堰楼震后岩土工程调查分析与建议朱怀斌,梁源,于春生,ZHUHuaibin,LIANGYuan,YUChunsheng

31.北川通口电站震后恢复防渗加固工程关永胜,GUANYongsheng

32.遥感图像处理在"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中的应用江煜,谭娟,马晓波,游丽君,JIANGYu,TANJuan,MAXiao-bo,YOULijun

1.浅析我国铁矿石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冯伟,孙燕,熊发挥,FENGWei,SUNYan,XIONGFahui

2.柴达木盆地西南部第三纪中期层序类型与与砂体发育特征的研究肖传桃,张小容,张济鹏,卢俊,XIAOChuantao,ZHANGXiaorong,ZHANGJipeng,LUJun

3.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桃园组物源区母岩性质分析杨雄涛,罗顺社,朱颜,陈小军,胡婷,LIUQiliang,YANGXiong-tao,LUOShun-she,ZHUYan,YEHongxia,LIULianggang,LIUQiliang

4.藏南扎西康铅锌锑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刘玉生,邓江红,何明华,原恩慧,刘敏院,李及秋,杨志平,张立华,LIUYusheng,DENGJianghong,HEMinghua,YUANEnhui,LIUMinyuan,LIJiqiu,YANGZhiping,ZHANGLihua

5.四川黑水地区锰矿床特征与找矿远景周兵,黄昌华,陈根,ZHOUBing,HUANGChanghua,CHENgen

6.壤塘县上杜柯-南木达岩金成矿带成矿条件分析王晓刚,黄昌华,林国标,WANGXiaogang,HUANGChanghua,LINGuobiao

7.四川省平武县老营坪岩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研究周洪亮,邓修建,ZHOUHongliang,DENGXiujian

8.河南省光山县薄刀岭银金矿控矿条件及成矿模式浅析陈加伟,CHENJiawei

9.塔深1井寒武系超深层优质储集空间特征孟祥豪,张哨楠,李秀华,蔺军,MENGXianghao,ZHANGShaonan,LIXiuhua,LINJun

10.河南油田稠油油藏识别评价方法韩宏恩,HANHong'en

11.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22砂层组沉积相分析陈岑,李杉杉,刘丹丹,CHENCen,LIShanshan,LIUDandan

12.濮城油田沙一段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胡望水,黄兰,熊平,HUWangshui,HUANGLan,XIONGPing

13.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古生界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与油气演化的关系王春连,侯中健,刘丽红,WANGChunlian,HOUZhongjian,LIULihong

14.苏里格西部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王涛,范立勇,WANGTao,FANGLiyong

15.致密性砂岩含气与含水的AVO异常特征比较分析——以长庆苏里格盒8砂岩为例吴宇郦,潘仁芳,WUYuli,PANRenfang

16.三维可视化建模与矿坑涌水量预测研究吴烨,魏瑾,WUYe,WEIJin

17.四川省某硅石矿土地复垦方案樊庆鹏,彭刚,胡杰,FANQingpeng,PENGGang,HUJie

18.基于环境磁学的生态系统演化和磁性矿物的关系曾永耀,杨杰,ZENGYongyao,YANGJie

19.川西坳陷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地层水的地化特征研究宫亚军,沈忠民,刘四兵,吕正祥,GONGYajun,SHENZhongmin,LIUSibing,LUZhengxiang

20.湖泊沉积物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研究进展陈根,朱正杰,周兵,CHENGen,ZHUZhengjie,ZHOUBing

21.振幅属性在川中地区大安寨段中的应用——以J区块为例宋长群,李瑞,龚富华,李小娟,陈胜,SONGChangqun,LIRui,GONGFuhua,LIXiaoiuan,CHENSheng

22.四川宁南银厂沟震旦-寒武纪交变期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李雁龙,钟长洪,马比阿伟,刘炳璋,LIYanlong,ZHONGChanghong,MABIAwei,LIUBingzhang

23.西昆仑中带库科西鲁克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何利,宋春彦,马润则,HELi,SONGChunyan,MARunze

24.保山盆地生物气地球化学特征党洪艳,沈忠民,刘四兵,魏金花,DANGHongyan,SHENZhongmin,LIUSibing,WEIJinhua

25.西部地质公园建设与保护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赵岩,汪雄武,王璐琳,ZHAOYan,WANGXiongwu,WANGLuolin

26.成都市近郊乡村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模式探讨叶琼秀,覃建雄,YEQiongxiu,QINJianxiong

27.河南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油气藏特征及勘探技术全杰,QUANJie

28.Excel在稳定流抽水试验中的应用张林,ZHANGLin

29.波形分类技术在滨海断鼻南部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洪忠,苏明军,李智勇,柴浩栋,HONGZhong,SUMingjun,LIZhiyong,CHAIHaodong

30.激发极化法在四川红层地区水资源勘察中的应用武斌,曹蜀湘,张淳,刘鹏鹏,易攀,WUBin,CAOShuxiang,ZHANGChun,LIUPengpeng,YIPan

31.一井定向在立井联系测量中的应用卜晔,PUYe

32.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集对态势分析四川地质学报 龚士良,GONGShiliang

33.都江堰市景区重要建(构)筑物变形破坏调查及恢复重建措施建议朱怀斌,于春生,梁源,ZHUHuaibin,YUChunsheng,LIANGYuan

34.一次地外的巨大撞击事件——关于四川西部的地质猜想夏宗实

1.松潘-甘孜造山带西部碰撞结合带古生代裂解史初探戴宗明,孙传敏,DAIZong-ming,SUNChuan-min

2.松潘-甘孜造山带西部碰撞结合带中生代多岛弧盆收缩史戴宗明,孙传敏,DAIZong-ming,SUNChuan-min

3.川西三叠纪马尔康盆地的浊积岩相与物源分析范晓,FANXiao

4.川西义敦古火山弧的火山建造范晓,FANXiao

5.新疆西大龙口陆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地质遗迹评价与保护研究现状刘一玲,LIUYi-lin

6.新疆阿尔泰南缘冲乎尔一带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研究彭东,谢云喜,王明光,吴树通,PENGDong,XIEYun-xi,WANGMing-guang,WUShu-tong

7.新疆拜城县琼阿伯二叠纪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球动力学意义魏永峰,邓泽锦,WEIYong-feng,DENGZe-jin

8.新疆天山南缘老虎台一带上石炭统地层划分与沉积特征魏永峰,WEIYong-feng

9.青藏板块属南大陆范畴及喜马拉雅现代造山运动吴远长,WUYuan-chang

10.康定折多山花岗岩岩石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徐天德,XUTian-de

11.鲜水河断裂带研究进展徐天德,XUTian-de

12.新疆哈巴河县白哈巴村一带火山岩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谢云喜,XIEYun-xi

13.川西高原海相侏罗系研究进展朱占祥,ZHUZhan-xiang

14.青藏高原晚古生代事件地层的时空分布朱占祥,ZHUZhan-xiang

15.四川省主要构造单元及其特征赵友年,陈斌,ZHAOYou-nian,CHENBin

16.四川省地质构造演化简述赵友年,陈斌,ZHAOYou-nian,CHENBin

17.四姑娘山花岗岩侵位与山脉隆升张宽忠,李振江,黄成,ZHANGKuan-zhong,LIZhen-jiang,HUANGCheng

18.冈底斯山中段措勤地区中新生代花岗岩就位机制及构造环境探讨江元生,徐天德,赵友年,JIANGYuan-sheng,XUTian-de,ZHAOYou-nian

19.四川巴塘县亥隆-措莫隆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的矿床特征、成矿作用与矿化分带范晓,FANXiao

20.四川白玉县农都柯银金多金属矿的地球化学勘查实践范晓,FANXiao

21.新疆阿克苏地区钒矿基本特征及成因初探罗涛,LUOTao

22.青海囊谦县打旧铅锌矿矿床成因研究廖炳勇,LIAOBing-yong

23.新疆和田南部地区矿产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王兆成,王邦全,文建华,唐辉,李胜伟,晋红展,WANGZhao-cheng,WANGBang-quan,WENJian-hua,TANGHui,LISheng-wei,JINHong-zhan

24.青海囊谦县打旧铅锌矿综合异常特征及成矿潜力王兆成,罗涛,WANGZhao-cheng,LUOTao

25.类乌齐县玛均弄找矿远景区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潜力分析王兆成,WANGZhao-cheng

26.八宿县沙拢弄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王学通,WANGXue-tong

27.水系沉积物与土壤取样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探讨徐志明,XUZhi-ming

28.四川茂县青林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陈宇,高攀,李卓航,CHENYu,GAOPan,LIZhuo-hang

29.关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思考陈联海,CHENLian-hai

30.四川双流县永安镇梨园村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曹俊,陈斌,李文辉,CAOJun,CHENBin,LIWen-hui

31.四川双流县永安镇梨园村土地规划利用对策与建议曹俊,陈斌,李文辉,CAOJun,CHENBin,LIWen-hui

32.中小型水库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内容与方法——以四川通江县二郎庙水库为例高攀,陈宇,李卓航,CHENYu,GAOPan,LIZhuo-hang

33.石灰石矿开采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生态保护何洪伟,HEHong-wei

34.四川德阳市西北部矿渣水土流失程度评价和防治措施廖方,LIAOFang

地质学范文第4篇

地方高校学报的现状

稿源不充足对季刊或双月刊的学报来说准时出刊,有时会面临稿子不充足。不少学报稿子采用率大于60%,退稿率比例较低,遴选困难。并且稿源在各学科间很不平衡。有时只要论文论证正确实验无误,虽无多少创新,而仅做了些平行性工作,经修改,最终也给予发表,从而影响刊物的学术创新性。稿件质量不高现有的职称评定方法,即必须凑足一定量的论文数。因此不少作者只为评职称而匆匆赶写论文,未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也未广泛查阅资料,进行深层次剖析。从而产生了不少一般的甚至平庸的稿子,影响刊物的学术质量。作者队伍不稳定教学科研队伍的不稳定,导致某些专业的作者素质有所下降。例如,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一些学者、教学科研人员下海经商,或利用业余时间干第二职业,无心坐下来认真做学问,在学术界产生一股浮躁之风,导致作者队伍素质有所下降。学校对学报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学校对自己的学报重视程度不够,自己瞧不起自己,给学报定级太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者和编辑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学报在教职工心目中的地位。编辑队伍不稳定,缺乏敬业爱岗精神由于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作为清水衙门的学报,首当其冲地受到震动。一部分编辑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不安心修炼内功。

地方高校学报的质量意识

学报的学术质量问题已是当务之急,应从下列几方面入手:积极宣传,主动约稿利用刊物的宣传办刊宗旨,介绍刊物发展概况,推荐并介绍重点、优秀论文。主动向科教第一线的同志约稿。以此拓宽稿源,获取优秀稿件。主动向高一级刊物推荐优秀论文鼓励作者向著名刊物或国外投稿。向著名刊物或国外投稿,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作为学报,可以做一些我们应该做的工作。比如,与国内外著名的刊物建立联系,开展学术交流;组织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吸收到的学术水平高的论文,继续向专业刊物、部级刊物、国外刊物推荐。这样做不仅能激发作者对本刊物的兴趣,使部分作者能间接地通过本刊向高一级刊物或专业性杂志。而且,对本刊来说,一方面开拓了稿源,吸引住高质量稿子,更主要的是融入了一股学术气氛,从中也提高了自己刊物的质量和知名度,也为学校争得荣誉。积极吸纳高质量外稿引进高质量外稿的好处:1.促进双向交流,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关注本刊。2.扩大影响,提高刊物的知名度。3.扩充稿源。因为学报特别是自然科学版学报,稿源并非十分充足,吸收部分外稿一方面有利于编辑遴选,保证一定的录用比例,另外,增加优秀外稿,同样可提高刊物质量。4.可收取一定量的版面费,以补充办刊经费不足。认真组织专家审稿、评稿专家审稿,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另一方面,对稿件的学术水平做出评价,以便编辑更准确地了解稿件的学术质量,为进一步评审和取舍稿件提供依据。只有认真负责地组织审稿,才能做到不发错稿,不遗漏好稿,真正把好学术质量关。稳定编辑队伍,加强编辑的职业道德建设编辑队伍的不稳定是指人员的不稳定和人员心理的不稳定。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学校应给予一定的经费拨款外,更主要的是要给予一定的宽松政策,使其有一定的自。另外也不能疏忽对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的主体知识结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面对新形势下“知识爆炸”局面,学报编辑在其编辑活动中如何提高评价选择能力,提高判断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编辑唯有进一步提高自己,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才能慧眼识英雄,在众多平凡的稿件中选择学术精品。才能有效抑制论文造假、抄袭现象,保证论文的学术质量,维护学术的纯洁度。

地质学范文第5篇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即,不但环境给生物提供生存条件;反过来,生物的存在也会给环境产生某些变化。如森林的存在,可以改善气候、涵养水土、保护野生动物;而毁林开荒,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气候恶劣、生态环境破坏,物种丧失,最终危害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不同环境对生物产生不同影响:适宜的环境对生物产生好影响,促使其良性生长发育;恶劣环境则产生不良影响,妨碍它正常生长发育。环境不仅影响生物的当代,而且会胁迫生物改变自身的性状,为适应环境产生变异,并将此变异带到遗传基因中去。所以说,任何一种实际存在的生物所表现的形式,都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在环境影响生物这一领域中,学术界传统观点多侧重于地表生态因子(光、热、水、气)对生物的影响,而忽略了地质环境因子(如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的影响。

 生态学是专门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的科学。生态学提出了生态因子的概念以区别于环境因子,即:生态因子是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而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以外的全部因子。

 生态因子极其复杂多样,可归纳为五类:1.气候因子:如温度、湿度、光、水、风、气压和雷电等;2.土壤因子:包括土壤、土壤有机和无机成分的理化性质以及土壤生物等;3.形因子:如地面起伏、山脉坡度、阴坡或阳坡、海拔高度和经纬度等;4.生物因子:生物之间的捕食、寄生、竞争和互惠共生等;5.人为因子: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

 由上可见,包括生态学在内的讨论生命与环境的学科,多侧重于环境中地表生态因子(光、热、水、气等)对生物的影响,而忽略了地下生态因子,即由地质环境决定的各种因子对生物的重要影响。只有包括了地貌、土壤、矿质元素、岩石类型等地质环境因子,才能完整地代表生物与环境的全部关系。

 二、生物与地质环境生物与其生存的地质环境统一进行研究的思想在20世纪初即已萌发。1910年,a.r.华莱士指出,地壳变动是生物进化的诱因和冲动力,其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变化是根本的动因。1916年起,в。и。维尔纳茨基多次指出,有机体化学元素和地壳的化学元素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生物的出现不是地壳外部的偶然现象,而是地壳发展的必然产物。被有机体同化了的矿物质的量变,必然导致积累这些元素的有机体的质变。因此,有机体引起的生物环境的化学变化,必然导致有机体的质变,促进生物的进化。

 1927年,в。и。维尔纳茨基提出“生物圈”的概念,将其与地球表层的气圈、水圈、岩石圈相提并论。他认为,生物圈是指有机体及其存在环境的总和。

 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认为,生物有机体(含人类)并非什么超自然的特殊物质,而是由地壳无机物长期演化的产物。生物在其漫长的演化进程中,通过新陈代谢,与环境交换物质,并通过变异、遗传等过程建立了动态平衡。

 1938年,а。п。维诺格拉多夫在他提出的“生物地球化学省”这一概念中认为,由于地壳表层不同地区地球化学元素含量不同,因而引起地方植物群和动物群的不同生物反应,在极端情况下(某些重要元素的显著不足或过剩),会产生生物地球化学病。显而易见,这一概念应包括人类。

 因地质环境所致的地方病例不胜枚举。如全球性的,北半球灰化和草甸土——灰化土壤带,从美国边境经欧洲(德国、荷兰、丹麦、波兰)过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到莫斯科近郊,延至乌拉尔,然后再经西伯利亚到达泽雅,由于缺乏碘、铜、钴、钙而产生的动植物和人的甲状腺肿、缺钴病、脆骨病、贫血病等。又如,严重危及人民健康的克山病(心肌衰竭病),呈对角线状分布在我国自黑龙江到云南的十多个省区。

 1954年,а。п。维诺格拉多夫在对6000多种动物和植物化学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元素在有机体中分布的资料。随后,于上世纪60年代初,他和д。п。马留加又公布了元素在岩石圈、土壤和地表植物中丰度比较的资料。1975年,j.j.康纳和h.t.沙克立特根据美国147个景观单元,8000多个岩石、土壤、植物及蔬菜样品的分析结果,得出了美国大陆岩石、土壤、植物及蔬菜中48种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值。

 以上研究不仅提供了详细丰富的资料,更可贵的是在生物与地质环境的地球化学联系方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更为全面系统研究生物与地质环境关系的当属б。б。波雷诺夫和а。и。彼列尔曼等(1944~1946),他们创建的《景观地球化学》认为,存在于地球表面任一地区之内的各种自然因子(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动植物等)是一个有着紧密联系且又互相制约的统一体,即地球化学景观。景观中最主要的地球化学现象是活有机体的活动及其堆积的活质的量和质,它又决定于有机体以外的其它自然因子。景观中所有因子之间最重要的联系是地球化学联系。景观中的地球化学元素多次加入活有机体的组成内(有机质化),尔后又从中析出(矿质化)。但此过程是不可逆的,即景观不能重复过去的情况,而是不断获得某些新的特性。

 上述思想可以概括为,生物是地球长期演化的必然产物,生物与其生存的地壳表层环境(即地质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最重要的联系是地球化学联系。地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极为深刻,必须对生物及其存在的地质环境中诸自然因子作统一的研究。

 可惜的是,这些思想只是分散于有关学科中(如《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景观地球化学》等),这些学科各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并非专门来全面系统地论述地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的科技人员通过多年研究和总结,推出了一门新的边缘学科——生物地质环境学。下面,就此学科内容作较为详细的介绍。

 三、生物地质环境学生物地质环境学是用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之间关系,着重研究地质环境对生物影响的学科,它是生物学、地质学和环境科学等相互渗透融合而成的一门边缘学科。该学科认为:生物(微生物、植物、动物、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地壳表层环境(地质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地质环境中诸因子(地形、地质运动、地质构造、成土母岩、土壤、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水文等)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品质和健康有重要影响。其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影响是地球化学元素通过在母岩—土壤—生物系统中的运移、变化、积累,最终对生物的生理生化作用产生的影响。

 生物地质环境学的理论表述为:研究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在岩石圈(表层)、水圈、大气圈(下层)和生物圈之间的运动交换、转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地质环境学通过认识生物和地质环境的关系以及改造地质环境以适应生物生存之需,达到生物与地质环境和谐相处,培育开发优良生物资源,保护和建设生物及人类生存的优良环境。由此可见,本学科既有创新的理论意义,又有重要实际价值。

 生物地质环境学的研究内容可分两大方面:一是研究构成地质环境和各种因子的性质、特征及其影响生物的具体行为和机制;二是研究选择、调整、保护和改造地质环境以满足生物生存需要的方法。

 关于第一方面环境性质的研究有以下几个内容:

 1、环境的地理、地貌特征研究:指研究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地表固态(水体)与液态(水体)面积的比例与配置方式,固态地表的几何形态(平缓开阔、起伏剧烈、凸起、凹下、山坡陡缓)等。这些性质首先决定了该区的小气候,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土壤和水文),以及这里的风化成土作用及土壤发育和保存条件。当然,也是地球化学元素运移和地球物理性质产生的条件之一。所有这些都直接地影响到生物。

 2、环境的地质构造及地质运动特征研究: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在宏观上决定了该区地貌框架、地层岩石组合布局,从而也决定了地球化学元素区域分布特征。它们从总体上制约着该区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大农业生产总体格局。地质构造活动带往往也是地球化学运动强烈地带,形成某些地球化学异常能量场和物质场,这些地带对生物有突出的影响。

 地质运动的性质多种多样:有剧烈活动的,也有相对平稳宁静的;有抬升隆起的,也有沉陷下降的;有褶皱造山的,也有造陆或成海的,等等。地质运动从大的时空尺度上决定了该区生态环境的变迁,从而决定了生物种群和演化,深刻影响当代生物的分布和性状。

 3、环境的地球化学性质研究:这是生物地质环境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前已述及,组成生物体的化学物质始终与地壳(即地质环境)保持着动态平衡。生物的进化始终与地壳的演化紧密相随。地壳表面化学元素的分布是绝对非均一的,也就是说,不同地区的地球化学背景场是不一样的,它们对生物影响不同,造成了生物体的地区性生物反应,轻则影响产量、品质、健康,重则致病畸变甚至死亡。

 要研究地质环境中的化学元素,特别是那些与生物密切相关的特征元素在母岩—土壤—生物系统中存在的种类、数量和形态,迁移、转化、富集的条件,影响生物体的机理。还要研究元素之间的协和或拮抗关系,等等。

 4、环境的地球物理性质研究:勿庸置疑,地壳的完整坚实程度(完整的、破碎的、坚固的、松脆的)和地球产生的各种物理场(磁场、重力场、电场、放射性场等)对生物有巨大影响,一是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存;另外,作为化学元素存在的环境条件,通过影响元素的存在和迁移而间接影响生物。不过,此领域的大部分内容尚未研究,潜力十分巨大。

 5、环境的水文性质研究:水是生物生存的必需条件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母岩风化成母质,生物参与下母质衍生成土壤,以及元素在土壤中活化成有效态而被作物吸收等过程,无不有水的作用。

 要研究地下水、地表水、土壤水、生物生理水及大气水之间的关系,研究潜水面高度,包气带厚度和水的量质对作物的影响。更要研究由于地下水位升降、海水进退等造成的大区域土地盐碱化、沙化、荒漠化等重大环境问题。

 6、地质灾害与地方病研究:地质灾害是环境突变产生的山崩、滑波、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灾害性现象,对生物生存、大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造成重大危害,其发生的原因与地质环境性质密切相关。使用遥感手段加上实地调研,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地段做出预测并提出科学的防治措施。

 地方病的产生机制相当复杂,但是,其中一个重要致病因子是地质环境中某些有关化学元素出现障碍(缺乏或过量)。如我省主要分布于楚雄州的克山病—缺钼和硒引起的地方性心肌病;主要分布于德宏州的地甲病—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分布于昭通地区的地氟病—氟缺乏或过高所致的疾病,均可用生物地质环境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研究防治。

 关于第二方面改造地质环境的研究主要指某些非金属矿物的利用开发研究。如有关沸石矿的开发已有较多成功例子,用其高效离子交换和吸附性能,生产新型沸石肥料、饲料添加剂和污水处理剂等,效果十分显著。在此不赘。

 生物地质环境学从生物圈和地壳层三个圈层(气、水、岩)的交互关系去研究地质环境诸因子对生物的影响,重点是研究地球化学元素的影响,研究元素是如何通过酶系统和基因的表达深刻影响生物的。生物地质环境学的研究对象不限于农业生产的植物和动物,它包括自然界存在的所有生物(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其研究范畴和适用领域,也远远超出了大农业生产,而广泛触及诸如生物多样性、区域生态环境、国土资源开发等多种战略性的研究领域。

 四、研究实例以下我们将从地质历史、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土壤、地球化学元素五个方面讨论地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地质历史对生物的影响

 地球形成至少已有45亿年了,根据地质古生物学的研究,地球上找到的最古老的生命证据是在南非发现的生活在32亿年前的超微化石(电镜发现)—短杆菌,而大量丰富的后生动物是从6亿年前开始的。可见,在生命出现以前,已经历了长达13亿年的化学进化阶段,从无机小分子进化到原始有机体再到生命,而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又历经至少26亿年的漫长时期。这一时期以亿年为单位,而从6亿年开始的后生动物演化就越来越快,可以百万年为单位。到了新生代,人类出现的时代,演化就快到要以万年为单位了。

 纵观地质史上生物演化历程,每一阶段无不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在长达40多亿年的地质历史中,随着地质环境的逐步变迁,由不适合生物生存到越来越适合;由泛海洋到陆地逐渐扩大;由单一的环境到越来越复杂,生物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一般生物到出现灵长类,最终出现具有高度智慧的人类。环境和生物的演化完全是同步的紧密相关的。

 当地质环境处于长期稳定渐变式的前进时,生物的演化也呈缓慢的渐变式的,而当环境表现出突变式的急转弯时,生物也就出现所谓的“灾变”—大灭绝,或者大爆发。

 著名的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和白垩纪末期恐龙大灭绝是生物发展中突变的典型例子。寒武纪以前,由于地质环境尚未演化到适合的阶段,生物的出现也仅仅是低级的原始的,个体数量少,分布面积不广,密度也不大,而且更重要的是还没有条件形成硬壳保护其遗体。所以,保存化石的机率就很少。但是,寒武纪以前长达26亿年(自32亿年前最古老的微化石到6亿年前寒武纪开始)的漫长时代,为生物大爆发准备了质变的飞跃和大量繁殖出现的条件。

 寒武纪早期,地球三圈—岩石圈、水圈、气圈发生剧烈变化,游离氧增至现代氧压的10%,足以支持生物在液体介质中借助本身器官进行气体循环。此时的海水中富磷、镁、硅并含钙,为生物造壳提供了物质基础。生物一旦有壳,可保护半定型的软体,适应多变环境和防御外敌能力大大加强。于是,发生了生物界具有质变飞跃意义的带壳演化,促使了梅树村动物群和澄江动物群两次生命大爆发。

 白垩纪末期恐龙的突然灭绝也是与此时的地质环境发生突变有关。一方面,当时的强烈地壳运动引起了地形、气候、植物等环境条件产生了强烈改变。另一方面,有的学者根据白垩系上统粘土层中富集了大量铱元素(ir)而提出了“行星撞击地球”假说,因为铱在地球上是罕见的,但在陨石中含量很高。据此认为,由于受到小行星碰撞,造成大面积尘埃云,长时间遮天蔽日,使植物光合作用停止,食物链破坏,导致食量巨大的恐龙集群绝灭。

 环境突变时,大批夕阳物种绝灭了,但仍有相当多的新生物种存活下来,由于清除了他们的竞争者,这些存活的新物种在新的环境中继续发展进化,形成突变以后更高级的新的生物界。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取代爬行动物即此一例。

 生物随环境渐变的例子很多,例如上古生代,有一种叫作总鳍鱼的鱼,逐渐演化成两栖类。当时由于地壳强烈运动,环境多变,陆缘浅海发生海退而成湖泊沼泽湿地。当地生活的总鳍鱼具有坚硬的鳍和强劲的肺,它们遇到干旱水竭时节,也能勉强在空气中呼吸;用鳍在沼泽中爬行。日久天长,环境变成了真正的陆地,总鳍鱼的后代也演化成能适应陆地生活的两栖类了。到古生代末期,陆地继续扩大,地势分异加剧,干燥气候带逐渐取代潮湿气候带,形成广阔的内陆河湖盆地。此时,两栖类由于要适应离水域较远的生活环境,其中一支又进化为原始的爬行动物。

 由此可见,在地质历史上出现的所谓“植物登陆”或“动物登陆”,并非真正的是生物主动登上陆地,而是因为环境由海洋逐渐变为海陆交互带,最后再变成陆地,迫使在其中生活的物种发生变异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在这样一对环境与生物的互动因子中,环境起了主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