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艺术(精选5篇)

  • 纤维艺术(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传统的编织艺术、织锦艺术多采用动、植物纤维材料,再加上采用韵味情调的手工编织表现手段,吸取自然之灵气,奇思妙想任意塑造,工装饰或写实,能够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抒发艺术家的思想情怀,其作品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人情味”与柔和的审美艺术…

纤维艺术(精选5篇)

纤维艺术范文第1篇

纤维艺术之所以迅速地在国内得到发展,并被众多艺术家和纤维艺术爱好者接受,除普及教育运动和学习交流等外在条件影响之外,重要的因素,是人们对纤维艺术概念的科学定位的接受与认可。较传统的称谓“编织艺术”“织物艺术”“壁挂艺术”或“织锦艺术”更具有拓展性和时代感。纤维艺术的定位打破了传统观念,突破了传统的表现手段,其称谓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亲和力和艺术表达魅力。

艺术形式以材料确定称谓的有诸多学科门类。如:油画、水彩画、水墨画、漆画等。各类造型艺术有各自不同的材料性能、不同的表达手段、不同的艺术魅力、不同的形式界定和不同的发展方向。从而创造出形式、风格各不相同的艺术作品,产生出不同的艺术接受和不同的艺术价值。纤维艺术这门学科应属典型的材料型艺术,是以纤维材料来定性的。纤维这种充满自然气息的材料质地,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的,并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来自纤维材料自身的性质:柔、轻、暖、光滑。无论是在视觉上、触觉上、心理上都给人一种灵感。

传统的编织艺术、织锦艺术多采用动、植物纤维材料,再加上采用韵味情调的手工编织表现手段,吸取自然之灵气,奇思妙想任意塑造,工装饰或写实,能够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抒发艺术家的思想情怀,其作品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人情味”与柔和的审美艺术享受,在艺术接受上也能清除现代生活中大量使用硬质材料所带来的冷、硬、重、糙的反感情绪。

现代纤维艺术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艺术家们不满足于传统的表现手段和传统的材料的局限,而长期对新纤维材料的关注与尝试所产生的结果。早在20世纪初,在法国艺术家让·吕尔萨人倡导和影响下,壁挂艺术在国际上得到空前的发展和迅速的提高,尤其是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很大的超越。特别是60年代初,他在瑞士洛桑开创并定期举办“国际壁挂艺术双年展”,更是吸引了许多画家、设计家投入到壁挂事业中来,融入了新的设计创作观念和思想情感,以现代装饰的造型、色彩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丰富和强化了壁挂艺术的表现力,使其成为一种特殊的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第一届到第三届,基本上是以古老传统的奥比松表现手法为主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背景复杂繁多,人物写实,表现出精湛的工艺水平。从第四届开始,作品出现新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到了第五、六、七届,开始大量引用综合材料和综合表现形式的作品,出现从具象到抽裂、从平面到立体、从室内到室外等富有创造性的纤维艺术作品,反映了纤维艺术从传统艺术到现代艺术变迁与超越的过程。这种变迁与超越主要是艺术家推陈出新、长期对新材料的关注与应用所致。引用了不同的材料就确定了不同的表现手段,从而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

传统的材料是以天然的动、植物纤维(丝、毛、麻、棉)为主,其主要表现手段是编、织等技术,而现代人造合成纤维材料(化学纤维、玻璃纤维、光导纤维)和金属纤维,另外还有纺织品、纸等材料的启用,使艺术家在创作风格上、表现手段上产生着强烈的激情,常常除了传统编织技法外,还采用环洁、缠绕、包裹、捆绑、粘贴、悬挂、排列等新的手段融入创作中去。材料的超载,使艺术家们大胆地进行现代观念和现代表现手段的赛马式竞争。在创作领域、价值观、美学观上产生强烈的超越的渴望。许多作品摆脱了只限于观赏、陈设和装饰的概念,而成为现实生活的深度介入,成为人与生活对话与交流的应用品,成为纯艺术形式或抽象表达语言。不论是平面形式的壁挂艺术,还是立体形式的软雕塑艺术,或是建筑空间中的纤维构成艺术,以及装置艺术和纤维生活用品,都是因为纤维材料的拓展与超越引起的纤维艺术革命,使其走向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时代。纤维艺术走到今天是多少代艺术家为之努力的结果,是从古老艺术到现代艺术的一种超越,是从传统观念到现念的一种升华。

艺术需要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新的纤维材料还会不断的产生,新的表达形式也将会不断产生。这就需要我们冷静地思考:纤维材料是否有界定,纤维艺术表达形式是否需要界定,纤维艺术作品是否有界定范围等等。现代纤维艺术中的一些作品似乎已经处于“纤维艺术”的临界点,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的纤维艺术要发展、繁荣,对纤维艺术范畴的科学界定是值得艺术家们关注与探讨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林乐成:《纤维艺术》,吉林美术出版社。

纤维艺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纤维艺术;轨迹;现象;推动

“纤维艺术”一词由英文“FiberArt”翻译而来,“FiberArt”一词首先是美国艺术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至80年代被广泛使用,其目的是为了区别于欧洲传统的“壁挂艺术”这一名词。什么是纤维艺术?目前在我国的学术界和辞典、教材中虽没有准确的界定,但一般有两种概念:一种是狭义的,泛指编织艺术的延伸,侧重欣赏型艺术;另一种是广义的,既有欣赏型也有应用型,既有服饰型也有装饰型,既有织也有印、绣,只要由细小纤维构成的,都可以称为纤维艺术。综合以上两种说法,笔者认为,所谓“纤维艺术”,是指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以天然的动、植物纤维(丝、毛、棉、麻)或人工合成的纤维为材料,用编结、环结、缠绕、缝缀、粘贴等多种制作手段,创造平面、立体形象的一种艺术。

一、发展轨迹

关于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国内不少专家多有论述,众说纷纭。比较权威的有北京服装学院的尼跃红教授把中国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归为复兴、丰富和发展的三个阶段。清华美院林乐成教授认为中国现代纤维艺术从时间、名称和艺术创作风格上,可分为三个时期,即编织艺术——平面创作时期、软雕塑艺术——立体表现时期、装置艺术——空间塑造时期。清华美院染织系主任田青老师将其发展分为三个时期:(1)编织艺术平面创作时期;(2)软雕艺术立体表现时期;(3)纤维艺术空间塑造时期。综合以上学界专家论述,笔者认为将其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提高期”三个时期较为符合实际。

1.起步期: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这一时期主要以传统的壁毯形式为主。其特点是运用传统的栽绒工艺,追求写实的画面效果,大多数由著名的照片或绘画作品复制而成,仿制画面生动逼真。其艺术风格是质朴、简洁、概括、平面化,这其中不免带有粗糙和简单。此时期从事纤维艺术的主要是地毯行业的创作人员。

2.发展期: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纤维艺术真正从传统壁毯工艺脱胎出来,以崭新的设计理念、完美的表现形式成为国际纤维艺术中的一族。此时期从事纤维艺术的人员不断增多,尤其是老一代艺术家的加入,使纤维艺术在中国美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其特点是突破传统壁毯的工艺与材料,追求纤维材料独特的艺术语言;其表现形式逐渐由平面到半浮雕,最后出现完全立体化的“软雕塑”;其艺术风格也逐渐由简单、平面化向丰富多样、情感化、立体化发展。这一时期离不开与国际同行之间交流的增多,视野的开阔,工艺娴熟,理论的提高及思维的转变。

3.提高期:到20世纪90年代末,则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高科技迅猛发展,新材料不断涌现,现代人不仅要追求材质、形式的美感,而且还要享受场景、环境空间所带来的活力;不仅把眼光放在传统的材质与技艺上,同时还要追求时尚与流行。他们把光与影也运用到设计中去,追求作品与环境的高度统一,并构成一个整体,达到多元化价值的体现,打破单一学科观念,树立交叉文化理念,追求多元化材料(如金属效应、薄透效应、闪烁效应)。在工艺上,则更不受局限,百花齐放,各显千秋。

由此可见,现代纤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追求绘画效果到开始追求立体表现再到对材质、肌理、空间、观念相结合的全面探索的过程。

二、发展现状

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现代纤维艺术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有以下突出表现:

(一)团队初具规模

2000年1月8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正式成立了纤维艺术工作室,由林乐成、张怡庄、蓝素明、洪兴宇四位教师承担起了工作室的教学和科研及对外学术交流工作,并将举办国际纤维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列为首选申报课题项目。此后的几年中,全国有近50所高校相继成立了现代纤维研究室,从而壮大了研究团队,促进了中国现代纤维艺术水平的发展。

(二)理论逐步形成

近年来,随着中国当代纤维艺术的发展,现代纤维艺术著作《现代纤维艺术》和《当代纤维艺术》分别在2000年和2004年出版发行,还有近百篇有关现代纤维艺术的科研论文相继发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维工作室率先发起“纤维艺术普及教育运动”。2004年,中国教育出版社还将纤维艺术编入了全国高中美术教材,2006年出版了由林乐成、王凯撰写的《中国高校通用设计教材——纤维艺术》,随着纤维艺术教材在新一代青年人中的推广和应用,“纤维艺术”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艺术名词,而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一个文化载体、一门人文学科,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了解和喜欢。

(三)作品质量不断提高

几年来有不少纤维艺术工作室创作实践的作品先后入选“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等国内外大型展览,并分别获得国际金、银、铜等奖项,国内外共获奖一百多项。随着现代纤维艺术在国内外影响的不断扩大,现代纤维艺术进入一个全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北京市政府会议大厅、香港行政公署、北京昆仑饭店、中苑宾馆等大型公共建筑空间中都能看到纤维艺术作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纤维艺术已成为影响现代生活或是评价现代生活质量的一部分;纤维艺术将从公共空间进入私人居室,成为体现主人文化品味的、格调高雅的室内装饰品。

(四)展示平台相继推出

为了展示现代纤维艺术作品的魅力,促进交流与研究,我国陆续举办了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展览和大赛,如“首届中国壁画大展”、“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中国地毯图案大赛”等,特别是自2000年至今四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在中国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一个中国纤维艺术家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同时也成为国际纤维艺术家交流、合作的平台,激发了各国艺术家的创作热情。

(五)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是起步较晚,学科发展比较缓慢。国内设置纤维艺术专业或开设纤维艺术课程的院校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到创作思路主要受到清华美院和中国美院的影响,甚至许多院校的教师都直接来源于这两所院校,这样给学科的发展带来局限,影响了学科发展的速度。二是仍以学院为主,只限于专业的学术交流,使得了解纤维艺术的人不多。三是纤维艺术家缺乏良好的生存环境。上述现状引起了学术界和纤维艺术家们的关注与反思,大家力求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现代纤维艺术稳定持续发展的道路。三、发展推动

现代纤维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多元性与边缘性的艺术学科,在与现代人类生存环境亲和中,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烘托着人与环境的和谐氛围,显示出视觉美和触觉美的艺术魅力,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为了进一步推动纤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良好的社会基础

首先,将纤维艺术请出专业院校。进人中小学课堂,做好纤维艺术的普及教育工作,将纤维艺术编入全国的中小学美术教材,从孩子抓起,搞好素质教育,提高审美意识。其次,拓宽发展对象,由在校学生扩大到社会的各类人群。在学校和社会中,对纤维艺术感兴趣的以女性为多,这是由于人们对纤维艺术的概念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用线编织上。其实前面谈到,现代纤维艺术的材料和技法是多元化的,在纤维艺术的材质、技术、空间感的创造方面,男生或许更能打破传统技法的概念,这就要借助于媒体的宣传,通过展览、交流会、画册、专刊甚至影视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纤维艺术,接受纤维艺术,喜欢纤维艺术。最后,让纤维艺术从五星级酒店、宾馆等高级公共场所进入到普通老百姓的家里,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为纤维艺术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加强基层纤维艺术团体的建设

国内虽然已经成立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委员会,也吸收了一批会员,但与其他门类如国画、油画等相比,在学术团体的建设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国画、油画在市、省级都成立了分学会,建立了县、市、省等各级群众团体,经常举办国画、油画各级画展,为国画、油画的推广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群众基础。纤维艺术也要建立健全省、市等各级学术团体,由各级学术团体定期组织举办各种展览、赛事、学术研讨会等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为纤维艺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制。

(三)立足民族文化。引入时代新元素

中国纤维艺术的民族性有别于国外的纤维艺术。如:民族的图、形、色,传统的工艺,民族的文化内涵,审美情趣等。我国有丰厚的文化积累,远古的彩陶纹饰、夏商的青铜图案、战国的漆艺造型、汉代的画像石(砖)等都是纤维艺术在造型方面可以吸收借鉴的。这种吸收借鉴包括两种形式:第一是将古代的图案作为一种符号、一种元素、一种形式,直接应用到现代的纤维艺术作品中,使人产生直接的印象。第二是一种更高级的创造行为,即在理解古代图案造型的精神实质、审美内涵的基础上运用这种精神、内涵表现作者自己的思想,从而创造出新的图案造型。

强调民族性和文化相对多元化,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引入时代新元素(如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等)是现代纤维艺术发展的可行之路。因为,现代纤维艺术的诞生本身就是现代艺术深入发展的结果,与其说现代纤维艺术与传统的纺织、编织工艺有一定的承继关系,不如说是现代艺术观念再次利用了传统的纺织、编织工艺作为展示自己的代言物,是艺术的一次嫁接,如立体的纤维艺术作品常被称为软雕塑。这种新观念使纤维艺术的形式表现空间比传统艺术的形式表现空间更为广阔。现代纤维艺术本身已经模糊了形式的要求与约束,它可以是壁挂,可以是雕塑,也可以做成装置等等。

由于纤维材料的丰富和加工手法的多样使其形式不拘一格成为可能。这样看来纤维艺术作品从平面到立体,从具象之形到意象之形到抽象之形可任由作者发挥。天然纤维材料的未来依靠高技术的发展,而纺织技术的革命则带来了多品种多功能的新产品。今天的纤维艺术创作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材料概念,众多的传统纤维和新型纤维材料给艺术家的创作以更多的选择,众多新型的材料诸如合成纤维、金属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泡沫塑料、橡胶等为现代纤维艺术创作所用。

现代计算机技术毫无例外地影响到纤维艺术的创作。数字化的织造技术趋于成熟,它可以自如地把图形变成织物经纬上精密的织点,甚至在面料上重现影像已不是梦想。计算机的应用把编织中的逻辑和程式推向极致,使织物艺术进入一个不同于形象表现的数理世界。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印染工艺同样有了质的飞跃,作为一种工艺手段为纤维艺术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作为一个现代纤维艺术家来说,继承和引进发展是同样重要的。民族文化是艺术家创作的基础,而新技术、新思维、新材料等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和动力。现代纤维艺术应立足于民族文化,把握住时代的主旋律,仔细研究材料与技术手段,实现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统一,这是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四)扩大国际影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纤维艺术范文第3篇

纤维艺术的壁面形态主要以壁挂的形式依附于建筑空间的墙壁之上,这类作品牢固地占领着纤维艺术的主流。传统的壁毯与现代纤维壁挂虽然都是建筑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观念上有着很大区别,与传统纤维艺术相比,现代纤维艺术所体现的是一个新的文化现象和行为方式,它已超越了传统意义的视觉和知觉习惯。由于传统壁毯在观念上注重摹仿,人们常常把它作为编织工艺品对待。然而,现代纤维壁挂却是艺术家通过对建筑空间的分析、观察、思考、选择后,利用材料加上独特的表现手法所创造一种新观念的艺术,并带有艺术家的主观意识和纯艺术的个性,表达了其超越材料与编织本身的精神创造。

作为美国现代纤维艺术的旗手,纤维艺术家希拉·席克斯(SheilaHicks)的作品《墙》就是上述观念的鲜明体现。这件巨幅作品完全走出了传统编织的格局,以线条为构成要素,覆盖住整面墙,也可以说“它即是墙”,成为这个建筑空间中的基本单元之一。席克斯以自然色的亚麻编织成束,由不同色彩的蓝色与绿色人造丝来缠绕,再将它们并列组合;这些密实而华丽的条状结构,光滑亮丽的蓝、绿色肌理,如同清凉的流水一般;亚麻的扭转而自然的造型,又如同奔流中零散突现的粗糙石块;这两种质感与造型的对比,体现出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席克斯对材料的掌握与对造型的诠释,在室内空间中给人以独特的视觉与触觉的双重感受,从而创造了一种超越材料本身形态而带来的独特室内情境。她为法国巴黎IBM公司大楼创作的纤维艺术作品《回忆》,以巨幅如墙的规模强调着传统编织的不朽精神与它存在于空间的时代意义,正如法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列维-斯特劳斯对席克斯的作品的评论:“这是一种治疗我们对必须居住的、功能的、功利建筑的厌恶情绪的极好良药,它凝聚着深厚的人类手工制作的情感。”席克斯恰如其分地传达出空间与作品和谐共生的美学价值及良好的审美心理效应。

艺术家的情感变化能够产生迥然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作品形态应同环境相对应。艺术家珍尼特·古莫莱莉(JanetKuemerlein)的纤维艺术作品在保证墙面的二维性和建筑空间的整体效果的同时,善于利用纤维艺术自身的特殊表现手段去加强或者调整建筑空间,对室内环境进行艺术的有机调节,使其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从而达到了美化空间和调整人的心态的目的。其壁挂作品《河的四段曲》,虽然完全放弃了传统壁挂的编织技艺和封闭矩形的构图,运用不同的纤维材料和综合的处理手法,把三维空间压缩在平面之中,制作出浅浮雕的效果,体现出了一种形体本身的几何曲线结构。它与办公空间中充满直线的矩形室内陈设形成了强烈的呼应关系,从而在心理上缓解了现代人在单调呆板的办公环境中所产生的紧张而烦躁的情绪。

二、纤维艺术在室内环境中的立体形态

在现代室内环境中,艺术家们通过材料与形态密切交融的自由创造,打破了传统纤维艺术单一形态,产生了脱离墙面而走向空间的立体形态,从而不断充实着建筑内部的空间环境。纤维艺术作品以其独到的肌理和厚度,及特有的可塑性和悬垂性,表现出独特的形态特征和艺术个性。

现代纤维艺术在注重材料创新和观念更新的同时,亦实现技术上的超越。柔韧而富有可塑性的材料,为纤维艺术从平面形态向立体形态的纵深发展创造了条件。纤维艺术家们充分利用材料特性寻求形与形之间高低、深浅、厚薄、层次和肌理的变化,使现代纤维艺术的形态从二维向三维空间拓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较之平面形态更具张力和感染力的立体纤维作品普遍应用在室内环境之中。纵观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过程,许多作品都具有很强的雕塑感,艺术家充分运用编织特有的肌理,使其作品凝重而深沉。如波兰艺术家马格达莲娜·阿巴康诺维兹(MagdalenaAbakanowicz)的作品《红色阿巴康》,就是壁挂走向雕塑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她用自然的麻、棕为材料,采取编织或非编织的手法,以深红色的色彩、粗犷的肌理和厚重的造型,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纤维艺术。

纤维艺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纤维艺术综合材料

在纤维艺术中,无论是传统的平面作品还是带有前卫观念的装置作品都是将材料作为基本的元素,利用不同的技法来表达观念和思想的。艺术家不是简单地将多种材料进行堆砌,而是利用材料的某一特性,改变其外部特征并赋予新的形式和内涵,使其产生新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一定的材料适于一定的造型,反之,如果用材不当,哪怕艺术形象再好,也达不到最佳效果。所以,我们只能从实际出发加以选择、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与特定造型相适应的质地特性和表现力,因材施艺,增强其审美价值。

纤维艺术有无限开放性的特点。为艺术家探索多元的纤维材料、开拓新颖的艺术形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纤维艺术可利用的材料非常广泛。所谓综合材料就是将以下所列举的任何两者或两者以上的材料通过有机组合,加之彩绘、蚀刻、编织、镶嵌、焊接、组装等各种手段综合运用,必会得到意外的收获与偶然的乐趣。包括羊毛、丝线、纸、棉线、纸浆、铁丝、布、线绳、银线、稻草、亚麻、铜丝、织物、树脂、塑胶、手工纸、书的碎片、毛线、麻、丝网、锡纸、不锈钢、塑料、布带、鞋带、丝、棉、混合材料、单丝纤维、多元酯纱、装饰纱、女人头发、蚕丝、人造丝、银丝、聚酯丝、高丽纸、蓝色牛仔、特制线、尼龙、棉布、丝绸蜡染、金属丝、报纸、纱线蜡扎染、电影印刷品、碟子、珐琅、手套、竹、草蒲、麻绳、鸟笼、绡、铝箔、棕丝、钢网、尼龙绳、钩针织物、包装带、方铁管等等。这些材料因为作者的另类使用,可以给人以陌生化的视觉效果,构建了个性化的审美王国。

雕塑家吕品昌说过:“将技术理性所遮蔽的材料自身的丰富品质和潜能充分地发掘出来”。在这方面不乏范例,美国纤维艺术家席拉·希克斯的作品就充满了魅力,通过对材料的深刻认识及对其品质的充分挖掘,因材施艺,充分发挥纤维素材的自然特质,引想和想象,创作出令人回味的纤维艺术作品。

我国香港纤维艺术家安琪拉·林的作品就运用了很多点状材料元素。例如我们不太注意到的:鱼的眼睛、指甲、鸡蛋皮等,这些材料都是作为点状元素出现的。其作品反映了她的兴趣和爱好。2000年,林在“里程碑·刺绣展”展出14件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来自阅读挪威神话小说所带来的灵感。每一件作品上边都绣有她写的诗。她选择的材料以白色棉布和白色毡子作为主要的塑形基础,然后采用一些“生物材料”:鱼的眼睛、指甲、鸡蛋皮等,来表现大地的生长与生命的延续。她的系列作品中的第二幅作品《婴儿》、第六幅《恋爱》、第十幅到第十四幅《死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第十四幅作品中,细小的白色线球和一些鸡蛋皮,意味着结束和新的开始。这种把文字和纤维作品联系起来的方式源于中国艺术传统。

美国艺术家苏金·乌尔的《分散记忆》这件作品,使用了成串的珠状材料进行密集型的排列,然后围合,形成篮子的形状。这个过程犹如在用单个的文字创造记叙文一般,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通过单纯的色彩,用多种大小不同的珠子及串联的技法,艺术家将自己分散的记忆寄予一个筒状的作品之中。各件小珠子犹如珍宝一般召唤观察者去观察、思考,享受珠子带来的视觉和触觉美感,并且其图像给人以隐喻的联想。这种珠子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象征的手法从较为深层的角度含蓄地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味和追忆。还有美国纤维艺术家南希的作品《金色的波》,采用了羊毛、铜丝和黏胶纤维作为材料;保加利亚纤维艺术家万曼的作品《经与纬》,采用了塑胶管和毛线作为材料等例子不胜枚举。这些作品都丰富了材质的种类,丰富了材质之间的对比关系,丰富了纤维艺术的表现语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林乐成的作品《春、夏、秋、冬》,运用具有温暖、柔软特征的天然羊毛材料,通过经纬线交错编织出凹凸肌理和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组合,加上作品中黄、绿、红、紫四种颜色代表四个季节在不断变化,但生命却是永恒的,在时间和空间上使人产生一种延续与运动的感觉。

《花落》是陈玲的作品之一。她运用了经过风干后的花瓣,不同颜色的花瓣作为点状元素出现在作品中,再用大头针将其有规律地扎在展板上,用“点”的语言来塑造形象,在光的照射下每一个点都有投影,投在展板上影子也成为了作品中重要的元素,与作品形成一个整体,给人以丰富、亲切的自然感受。每个“点”与其投影一起,错落有致,富有变化,飘飘洒洒,表达了“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诗意景象,同时也表述了一种内心情感的失落。

上世纪90年代末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率先在国内发起了“纤维艺术普及教育运动”,并通过“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学术交流平台,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艺术家共同参与,积极推动着中国纤维艺术的新发展,掀起了纤维艺术运动的热潮。而直接影响是国内50多所高等院校相继开设纤维艺术专业,纤维艺术教育、学术交流、艺术创作在全国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构建了一个新的精神家园,开辟了一片新的艺术天地。

总之,随着纤维艺术家的不断探索和努力,现代纤维艺术的综合材料在种类与具体表现方式方面都日益丰富和完善起来。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以新的形式和新的表现方法加入到纤维艺术中来,像金属、木材、塑料、光纤等材料也开始被广泛应用。材料的开发与综合运用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如同浩瀚的宇宙,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无限空间会渐渐展露于我们面前。世界上没有不能利用的材料,关键在于人们是否发现材料的美并能充分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未来有待我们努力去研究、去发现。

参考文献:

纤维艺术范文第5篇

那么“纤维艺术”一词是怎样由来的呢?具考证美国艺术家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Fiber Art”一词,后人们将其译为“纤维艺术”,并在80年代开始被广泛的运用。那么到底何为纤维艺术呢?目前在国内的学术并没有给予准确的界定,就如综合材料绘画一样有时候它的定义显得那样的宽泛,既有商业装饰型,也有纯艺术欣赏型的,既有装置也有服装面料,既有经纬纺织,也有像刺绣一样的艺术品,只要是和纤维材料有关的,都可以叫做纤维艺术。但有一种狭义的概念,泛指编织艺术的延伸,侧重欣赏型艺术。它的概念宽泛恰恰证明了纤维艺术的爱好者很多,纤维艺术也从一种艺术领域走人大众流行中去。而它狭义的概念也刚好体现了纤维艺术学术领域的艺术创作者们应把握好纤维艺术的艺术价值。纤维艺术是开放的,纤维艺术家利用的材料是广泛存在的,材料的广泛使纤维艺术家的艺术思想与艺术情感很贴切的表达出来。经常利用的材料包括羊毛、丝线、纸、棉线、纸浆、线绳、稻草、铜丝、织物、树脂、塑胶、毛线、锡纸、塑料、丝、棉、等。这些材料大部分都有可塑性强、易造型的特点。纤维艺术在当代艺术中具有的重要地位是如何体现的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具有历史地位

虽然纤维艺术是一种现代的艺术形式,但纤维制品却有着悠久的历史,繁多品种。自有人类文明开始,纤维制品就与人类有着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运用动植物纤维制作服饰及装饰品。如运用兽毛编织衣服。春秋时期,吴、越、郑、等国的纺织业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战国时,纺织行业已经能织出一经一纬的平纹,斜纹、缎纹。中国是丝绸的发明国,是最早利用蚕丝织布的国家。汉朝时期的纺织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新中国成立后,地毯作为传统的工艺掀起纤维艺术的新一轮热潮。地毯是中国主流传统工艺美术之一,地毯用的是传统的栽绒工艺制作,以120道为标准衡量。超现实的创作理念,追求写实的艺术效果,在艺术作品中还原生活的真实原貌。中国的地毯作品《万里长城》作为国家礼物送给联合国总部,名造一时。结束后中国的纤维艺术更是具有了蓬勃的发展。由此可见纤维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具有社会地位

当今,人们因都市生活下的高压和快节奏,都迫切的想要寻求一种返璞归真的自然生活。这样人们就开始追求能够使人回归自然的材质和手工艺制品。而纤维艺术就是一种有着悠久的编织历史、材质又都趋于纯天然、又大都需要手工制作的一个艺术门类。纤维艺术,特别是那些纯手工制作的纤维艺术品,能够营造出一种既朴实自然,又温馨浪漫的艺术氛围。使人们从现代重重的冰冷围墙和现代科技的产品环境中,感受到个性与思想的关系。同时,使人们感觉到回归自然的述求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满足。

中国的纤维艺术在2000年以后迎来一个新的春天,纤维艺术工作室、纤维艺术研究基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20世纪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由林乐成教授承担起了工作室的研究、教学和对外学术交流的工作,以后的几年里纤维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全国艺术院校中开办了纤维艺术专业。随着中国纤维艺术的蓬勃发展,纤维艺术的著作、刊物也开始出版发行,如《现代纤维艺术》、《当代纤维艺术》、《装饰》等,清华大学纤维工作室还发起了“纤维艺术普及运动”。2004年,中国教育出版社将纤维艺术编入了全国高中美术教材,中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林乐成、王凯撰写的《中国高校通用设计教材——纤维艺术》。随着纤维艺术教材在青年艺术学生以及青年艺术家对纤维艺术的普及,“纤维艺术”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艺术名词,而是作为一种特有的艺术语言形式、一种文化载体、一个艺术门类,受到大众了解和喜欢。当代艺术家的涉猎广泛也是纤维艺术发展迅速的一个关键原因,但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熟识和喜爱就必须通过展示的方式使纤维艺术更多的别人面所观赏、发现。于是纤维艺术家让这种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合力举办了很多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力的大展,如“首届中国壁画大展”、“中国地毯图案大赛”等,特别是自2000年开始举办的“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给国际纤维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国际上的纤维艺术家为参加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引以为自豪。随着纤维艺术机制的健全、纤维艺术展中互动与交流的激励,现在纤维艺术在公共空间场合的装饰运用已经十分普遍,表现当下的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以及对当代生活的一种赞美。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审美意识的升华纤维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表现更加广泛,已经涉及每个人的生活中。纤维艺术将从公共空间进入室内居室,成为生活品味的象征。纤维艺术开始步入人们生活的视野中去,遍布各个角落。由此可见纤维艺术在中国现代艺术中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三、作用广泛

纤维艺术具有应用性与审美价值。多种材质运用和综合表现形式,使纤维艺术具有平面、立体、多维等表现造型特点。纤维艺术的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可以用丰富的材料与作者的思想最直接的表达出来,满足了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要。

(一)纤维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纤维艺术已经融入到建筑空间的各个角落,它以独特的创作工艺、丰富的肌理表现了浓郁的文化底蕴,不仅起到室内装饰的艺术效果,更是向大众传达着一种新时代人们所应怀抱的生活理想和相应的处世态度。纤维艺术是通过人们的当代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创造,用本身的舒适感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安抚,使人们的精神和心灵都得到放松。纤维艺术具有的天然的亲和力,能给人们以抚慰,以一种母亲般的温暖安抚现在工作压力十分之大的现代人。纤维艺术在软化建筑空间,营造自然轻松的环境,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等,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纤维艺术在工业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由于纤维材料柔软舒适的属性,纤维材料被广泛运用到一些功能性座椅中,这种座椅不仅具有舒适的功能性,还具有纤维艺术品的审美性。纤维材料的吸音性,也使纤维艺术品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一些需要有吸音设置的工业造型中去。纤维材料的吸光新,也使纤维艺术品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一些需要有吸光设置的工业造型中去。总之纤维艺术在工艺术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纤维艺术对民间工艺的作用


纤维复合材料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国家树脂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