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精选5篇)

  • 中西文化(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有人争论说东西方相聚,使得我们能够在东西方中做出选择。然而我相信最美好的未来在于东西方世界的创造性的结合,我们可以变西方的观念,习俗,技术为已所有,为已所用;我们可以享受两个不同世界之精华。 而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会威胁到我们的民族特色吗…

中西文化(精选5篇)

中西文化范文第1篇

毋庸置疑,东西方之间的确存在差异。中国的厨师将蛇、乌龟、熊掌制作成令人馋涎欲滴的美味,西方的顾客们无不为中化民族的美食所惊叹。然而当被告知菜的配料时,他们吓得发抖并将许多配料丢掉。中国人视这种做法为奢侈浪费。

至于服饰,西方人那夸张大胆的衣服让东方人震惊。那种性的短裙,暴露的比基尼,在正统的中国人眼中太出格了。

有人争论说东西方相聚,使得我们能够在东西方中做出选择。然而我相信最美好的未来在于东西方世界的创造性的结合,我们可以变西方的观念,习俗,技术为已所有,为已所用;我们可以享受两个不同世界之精华。

而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会威胁到我们的民族特色吗?

历史让我们轻易相信――也许是过于轻意相信此说了。

在西方,一个人的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未经许可,不得入内。而在家中,各人有各人的领土,不同卧室的人切忌不请自入,更不能翻阅他人的文稿信件。美国为保护个人的隐私,很早就制定了隐私法,涉及个人财产、住宅、新闻报道、审讯、言论自由等。有人认为西方人这种个体主义价值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持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有人甚至认为采用西方习俗,比如新娘结婚要穿白色婚纱,是对外国介入的屈服,是对传统遗产的背叛,因为按中国传统,结婚新娘要穿红色的礼服,而白色恰恰代表哀掉。

长此以往,中国人就不是中国人了?

答案是:一个伟大自信和民族学习外面的世界易如反掌!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懂得,尊重他人隐私是高素质人格的表现;而人权得到保护,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体现。无论白衣还是黑衣,还是东西方异质文化的联姻,都给我们带来多姿多彩的生活。

从小品尝中华民族传统美食的我们,开始频频出入肯德基、麦当劳店;但却不会放弃自己的良好品味。热爱京剧的中国人,开始哼着蓝调的音乐;但京剧总让人想起自己是谁。

二十年前的一天,一位年轻的女士乘机飞往纽约,尽管她看上去很自信,但是仍掩饰不住焦急和好奇。很快空中小姐送来饮料,并问这位年轻的女士要喝些什么。女士自己也不清楚应该要些什么,于是空中小姐给了她黑黑的冒着气泡的可口可乐。女士从未见过,便问到:“这是一种新茶吗?哪里出产的?”旁边的其他外国乘客听了很吃惊,开始窃窃私语,年轻的女士脸红了。

二十年后的12月24日,伴随着欢快祥和的圣诞歌曲,在中国随处可见挂满五彩缤纷礼物的圣诞树,白胡子圣诞老人微笑的头像问候每一个人。金色的风铃、白色雪绒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街头橱窗内的美丽风景。中国传统的大红“福”字也贴得满墙都是,镶着金边的小红“福”字成了圣诞树上的新装饰。21世纪的中国人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欢度圣诞,品味中西文化的交融。

在过去,西方人对中国人的语言知之甚少,甚至不明白什么是“韬光养晦”。在今天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学习汉字和中国历史文化。他们开始了解儒学、佛教;开始明白东方文化或多或少是儒学和佛学的共同产物,东方文化倡导改良个人,谦虚勤勉。西方人渐渐体会到了集体主义精神的可贵之处,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友爱。现在不难看到许多的西方人坐在一张圆形的餐桌旁,手持筷子共同享用着桌上的每一道佳肴。他们开始学会对身边的人关心,乐于提供帮助。

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容忍可以治愈文化共存中的偏激、歧视、优越感和憎恨问题。莎士比亚笔下的绅士安东尼奥谴责夏洛克是个异教徒,也许他还没意识到自己的种族偏见和优越感。夏洛克为了报复坚持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因为他心里充满了仇恨。

今天当我们去拜访朋友时,我们会发现心底里牢记着:“爱你的兄妹,理解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习惯,容忍他们的不同。”我们的生活正随着不同文化越来越多的交流,发生深刻的改变。

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特征。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越来越多的异国文化特征体现在汉语和西方语言之中。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认得Internet这个词,懂得互联网的神奇之处。中国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故事,也被西方人翻译成了许多版本,不过同样都是威风凛凛的美猴王。

香港、澳门是极具代表性的中西文化交融的典范,他们的回归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巨大力量。香港是个不折不扣的现代化都市国际大都会,但仍保留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英国殖民统治时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巧妙地相互协调着。澳门特殊的历史背景,使中西文化在这里得以并存并和谐发展,最突出的表现便是每逢传统节日,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在澳门必定要举行相关的庆祝活动。

地球这个大家园正越变越小,不同民族的人们正紧密相连。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文化交流,我们如何得以享受狄更斯、海明威的名著?我们可以欣赏贝多芬、莫扎特的宏伟交响乐?没有文化交流,西方人怎能享受中国的美味,他们怎能知道儒学有助于调整人际关系,怎会将《孙子兵法》应用于本国?

现在,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东西方人都不可避免地要被异族文化所影响。尽管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但也不乏共同的品质:耐心、宽容及开放的意识。拥有了这些品质,我们就能够创造出一个多元文化和谐并存的世界。未来将是中西方文化进一步融合的时代,东方与西方之间会达成真正的了解。

(补白)

名牌大学生求职日趋理智

清华、北大两校毕业生招聘会,一直被认为是应届毕业生择业就业的风向标。不久前,清华、北大2005年毕业生招聘会相继举行,毕业生的从容和冷静让招聘者着实吃了一惊。也许是社会残酷的竞争让天之骄子放下了架子,踏踏实实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月薪能够达到2500元就行,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底线。

北大今年有毕业生近8000名,除去保送、考研、出国之外,预计就业的就有近4000人。此次来北大进行招聘的企业共有150多家。一家外地报社的展台前,一女生表现出对媒体行业的极大热情。当招聘者开出不提供住房每月3000的条件后,该女生表现出很满足的样子。她说,其实我心里的预期薪水每月2500元就行。这位国际关系学院的本科生说,自己并不想留在北京,也不奢望会有什么高薪,只要生活条件好一点就行,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中西文化范文第2篇

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的精神确实孕育和促成了西方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它所包含的科技文明几乎改变了整个世界,它是引领西方国家走向先进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文化(也包括世界其他各民族文化)莫不从中受到影响和冲击,并且获益。西方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一种先进的力量,代表了人类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它绝不是全部。

这种现象(即交互影响)的原因是与两种文化的不同含蕴有关的。中国文化是龙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西方文化是斯芬克思文化,是个体文化。中国文化着眼于整个社会群体,着重于处于群体中的人的关系。它提倡儒家的积极入世精神,也不反对退而求其次,讲求修身养性,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它是以多元思想并存为基础的。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提倡个性,提倡战斗精神和勇士精神,它以二元的两极对立为依据。这两种文化,各有其文化的精神内核,它们可以相互补充,不能笼统地说谁好谁坏、谁高谁低。

当代的社会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社会,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也带来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但绝不是一种文化主宰全球。各种文化都必然有自身利弊得失的两面,也有符合与不符合历史的两面。中西文化的交流,就是一个互为补充、交互影响的过程。中国第三次文化转型,必然要汲取西方文化精髓,以促成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发展,促进现代化的进程,进一步迈向先进的境地。它也必然继承自身的优良传统,不离自身的文化精神,从而求得在平和的心态中的稳进,也得以保持心性的崇高,不离生命的本原,同时也使整个群体祥宁合乐,更加融合一体。中国第三次文化转型之所以尚处于探索时期,就是因为中国人在文化转型中的迷失。我们在受到西方文化冲击时,往往会迷失自我,盲目追从。这也导致了当代的一些中国人追求西方文化的表层浮浅的东西,甚至其中的糟粕,而不能得其文化的精髓,也不能发扬我们自己文化的精髓,因而造成了一种虚浮的表象:西方文化在中国大地大肆盛行,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中国本土文化缺失没落,大家不知道如何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也不知道如何挽救古典的传统文化。其实,这只是表象,中西文化真正内在的关系,还是交互影响的。

中国文化的第三次风骨转型是在20世纪末,也蔓延到21世纪初。以上论述和观点也可以用来说明在世界文化大融合中,龙文化所扮演的角色问题。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或者可以说,龙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名词。简单说,龙文化在21世纪世界文化大融合中,是边缘而不废,它在不断地复兴。正如前面对中国文化的阐释,龙文化体现着群体性、多元性和人文关怀。龙文化与西方文化,以及世界其他文化有着一些共通的因素。这是因为,所有的文化都是以人为中心,都体现了人、人的意志和人的生存状态。

中西文化范文第3篇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种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很长一段时间,传统节日是农业色彩浓,体现了农业文明的特点,主要是更具的季节使转换的基础上。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农业社会,农业的发展取决于天气的护理,农作物生长以及人们的生活对天气气候依赖非常大。我们的先民在与自然地长期交往中,理解和掌握的自然顺序的规则复杂,不断总结了四个,24节气,形成主要是油门,围绕农业的传统节日。在古代,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都是重要的农事节日。

二、中西方节日庆贺方式的差异

在小农经济为主导的传统社会中所形成发展起来的传统节日,在很多地方都留有封建社会的痕迹,如等级制、家族式,节日大都以家庭、家族为中心,多以内部活动为主。西方传统节日则不同,多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体现的是人们的互动性、群体性和狂欢性。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反映出人们互相间渴望交流、群体参与的愿望,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等特点。以春节与新年为例,中西方在庆祝时有着很大差异。在中国,春节作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源于秦朝,定于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开始,人们就以各种庆祝方式,一直出正月。在12月31日晚,当地人民走上街头,在盛大的狂欢节,在半夜接近于零,人聚集虔诚地祷告,新年倒计时。十二点整的时候,美丽的音乐,舞蹈,人们会庆祝坐起来。可见,春节充满了丰富的传统风味和独特魅力,反映了呼吸和时代的潮流在新的一年里,更贴近现代生活。

三、在节日中中西方在服装的区别差异

作为节日重要表现的颜色,在中西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也有很大差异,传统节日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如红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红色是崇尚色,源于太阳,因为烈日如火,其色赤红。古人认为“日至而万物生”,阳光滋养万物,促其勃勃生机,繁衍不息,因而对代表太阳的红色产生了特别亲切的感情。红色在西方文化中的意义却是贬义多一些,是“火”与“血”的联想,象征残暴、流血,危险、紧张,更有甚者表示放荡、。白色是一个禁忌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常用于葬礼。和西方国家,白色的象征意义看其本身的颜色,如雪、牛奶等等。西方人认为白色纯净优雅纯真的象征,所以白色是西方文化的崇尚色。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是在社会的发展,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

中西文化范文第4篇

金属农具的出现,文字的出现,城乡分离,地缘政治代替血缘政治。西方学者认为这四种情形的出现乃是国家形成最为主要的标志,但是按照这种观点,中国古代国家根本就没有形成,因为第四种因素,中国古代地缘关系从没有代替血缘关系而成为主流,仅从这个方面就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在起源上就选择了与西方法律文化相异的的道路。西方法价值从起源上便重视的是个人独立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其间又经过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更加强化了法律和国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的观念。“英美法,尤其是美国法律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个人主义的极端性,对个人利益和财产采取的不妥协态度而成为法理学的焦点”。可以说西方法律制度涉及的最终目的在于保证个人权力和自由的实现。而古代中国,从国家的起源上看,血缘关系一直没有瓦解,乃至到周时期,周公制礼,家天下体制的确立、巩固和加强,血缘宗法观念也随之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家族成为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而非独立的个人。个人在社会中从属于家庭,个人权利从属于父权,尊亲长不仅对于财产、婚约等权利有干涉权,甚至对于卑幼有生杀予夺的权力,而国家的法律也确认和保护在此种宗法观念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结构。可以说中国宗法家族主义观念的形成对于中国法文化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法律移植的过程中,西方个人主义同中国传统的宗法家族主义的冲突是极为明显的,典型体现在清末修律中法理派同守旧派的论战,一方面西方法律主张个人的独立和自由,而中国传统却主张家族的伦理,强调亲亲、尊尊。这两种法价值的冲突才导致《大清新刑律》这样的“四不像”,一方面《大清新刑律》按照西方的体例和原则进行编纂,但另一方面又在《大清新刑律》后又附有伦理性极强的《暂行章程》。

2长幼尊卑观念和平等观念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当今各国法律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每个人在法律面前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并且受到法律同等的保护,不允许任何人拥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平等权也是西方宪法在确定公民权利时所确定的基础性权利,这是实现其他宪法性权利的基础,所以平等在法律权利体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而中国古代的家族主义观念同西方的平等观念是格格不入的,主宰中国几千年法律思想的儒家法律思想从一开始便尊崇和致力于维护社会的等级秩序。在家庭内部,主张“亲亲”,个人从属于父权,尊长在家庭中对于子女享有最高的权力,此外,尊长同卑幼的这种不平等的等级关系更为国家法律所确认。在家庭外,个人从属于君权,强调个人对于君主的绝对服从。违反这种不平等的等级秩序,轻则以“越礼”的罪名进行处罚,重则被国家以“十恶“之名处罚,这种等级礼制秩序已经通过国家的法律和教化深入了每个中国人的骨髓,至今,就算是法治文明进步的今天,这种观念仍主宰着人的潜意识。

3家庭的伦理观念和正义观念

正义是法律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正义具有多重定义,正义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民族性的,对于同一件事物,有的民族认为此是正义,而另一民族认为此是非正义。所以对于此处所谈的正义是按照西方对于正义所定下的含义来进行的,因为毕竟是法律移植,我们无法按照中国纯粹传统的正义观来进行分析,否则法律移植就成为一句空话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按照西方的正义观,中国古代的法律是否追求正义?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是也常常通过一些案例看出可以案件的处理完全看不到正义,这是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中国古代的法律不是不讲正义,只是当家庭伦理与正义价值相冲突的时候,中国古代法律更多地选择了家庭伦理,而不是实质正义。《刑案汇览》中曾经记录过这样的一个案件:王荣万盗砍家族林地树木,并且抢夺用于祭祀祖先的胙肉,这些事情都由其同胞弟弟王俊万赔钱了事。后来王荣万的堂弟王贵万将破旧的公众厅堂休整出租,王荣万要求王贵万支付给他租钱,王贵万不同意,王荣万便将王贵万的钱抢走,王贵万将此事告到族内,族人要求王荣万还钱。王荣万钱已用完,便要求王俊万提供担保筹还。王俊万并不同意,并且以他数次滋事,说要将他告官,王荣万听到这些便心生畏惧,企求宽恕,王俊万依然不同意,并且以言语恐吓他,王荣万情急之下自杀,法司以王荣万之死全由他逼迫所致。照律拟绞,这起案件尊长自尽,实际上并非卑幼所逼,全出意料之外,但因名分攸关,也只能于逼迫尊长致死律上量减一等。按照现在的刑事理论,王俊万不符合现代刑法的任何一项犯罪构成,当然不负任何刑事责任,而按当时的观念,实质的正义让位于家族的伦理,因而对于王俊万处以极为不公平的刑罚。在法律移植的过程中,价值冲突自然不可避免,且表现得十分尖锐。可见,中国古代面临正义与伦理的价值冲突时,更加倾向于伦理。

4自由观念和家族观念

前已论述,西方法治建立的基础乃是个人主义,即法律以保障个人权利与自由为最高目标。而中国古代,法律建立的基础是家族主义,个人从属于家庭,个人脱离家庭不被视为一种罪恶而是被视为一种惩罚。人的自由可以体现在自由支配自己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不受他人的干涉,国家法律保障这种自由不受侵犯,而中国古代对于个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采取的是一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并非独立。首先从人身上看,父母对于子女的婚姻具有决定权,及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未经过父母认可的婚姻在国家法律上是不被承认的,男女私奔被称作“淫奔”,这种私定终身不被社会和国家所承认。此外,在离婚方面,法律规定的“七出”之中,父母对于儿媳的不尊或不孝行为也有命令儿子休妻的权力。在人身自由方面,子女的行为受到父母教令的严格管束,子孙违反教令,父母甚至是可以作为不孝罪要求国家对之进行惩处。其次从财产上看,法律明确规定子孙不得“别籍异财”,家庭所有的财产权均掌握在尊长手中,也自然享有财产的绝对处分权。

5中西法律文化冲突的具体体现

中国法律现代化起源于清末的法制变革运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法律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西方先进的法律思想和文化随列强的船坚利炮进入到中国,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忧心中国的前途命运,开始大声呼号西方的“平等”“自由”观念。当然,旧的思想不会简单的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同新兴的法律思想开展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清末修律活动中,以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为代表的法律派,同以军机大臣张之洞为首的礼教派针对修律特别是修订新刑律进行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应当更多的保留中国传统礼教,还是应当更多的采用西方法理。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礼法之争”。礼法之争的争论范围很广泛,既有实体方面的问题,又有程序方面的问题。典型的争论有“干名犯义”“亲属相犯”“子孙违反教令”“无夫奸”,争论的结果是礼教派主张保留的犯罪均未列入《大清刑律草案》,但清政府公布该刑律时附加了充满礼教传统的《暂行章程》。应该说这次争论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的第一次正面的交锋,虽然在当时的现实中只通过《大清刑律草案》表现出来,但是却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通过此次争论,人们开始意识到中西法律传统的极大差异,也深化了对于这种差异的认识,对于今后中国法律移植和现代化具有相当大的指导作用。后世的许多学者也从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较中,来探讨中国法律移植和现代化,对于中国法治的进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6结语

中西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圣经 文化教学 重要性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国家之间的交流增多,西方社会的人和事也走进我们的视野。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涉猎和研究这些跨文化交际现象,这对英语教学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

英语是一门语言,所以不仅仅是学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正如美国语言学家Sapir所说:“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及社会文化背景,了解语言所承载的东西,有助于准确地再现目标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

二、《圣经》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欧洲文化的源头,可以用两个希来概述: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其中希伯来文化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督教文化。它的精髓都体现在《圣经》这部百科全书式的宗教经典之中。其影响力不局限于宗教范围,还渗透到西方文明的各个层面。

《圣经》对英美国家人们的生活及习俗影响很深,成为日常生活的规范。《圣经》也深入到英美语言中,成为英语的一大源泉。

(一)《圣经》对英美国家生活和习俗的影响

英美国家可以称得上“基督教国家”,人一生当中的关键时刻都与基督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出生时,很多人都要接受洗礼,随后家人会用《圣经》中的人名给孩子取名,比如常见的名字:Joseph,Matthew,David,Ruth,Mary,Sarah。结婚时,婚礼在教堂由牧师主持,男女双方在上帝面前盟誓,终生相爱。因为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配给的,所以婚姻应该建立在敬畏上帝的基础上。举行丧礼时,也带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丧礼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在教堂里举行,另一部分在墓地举行。在英国,下葬时死者面向东方,表示迎接日出或复活之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人胸前戴着十字架,这是因为据《圣经》记载,耶稣为救世人,甘愿被钉在十字架上流血牺牲。所以十字架代表了一种舍己爱人的精神,佩戴的人将其作为自己生活的最高准则。更多的人是在胸前画一个无形的十字架表示崇拜、祈祷、献身、求助、谢恩、祝福等。

说到习俗,许多国家的传统节日都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因为这些节日多多少少都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习俗传统。英美国家的许多传统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比如圣诞节、复活节和受难节,它们都源自于《圣经》中的故事,分别纪念救世主耶稣诞生、复活和受难。

《圣经》也影响着西方国家的政治活动,这一点在美国表现得非常明显,其总统参加竞选及在就职演说中经常会引用《圣经》中的词语、经文、祝祷语及典故说明其政治见解和立场,就职典礼上总统还要手按着《圣经》宣誓,最后以“Please help me,God”(上帝助我)结束演讲。可见,美国文化中是政教密切相连的。

(二)《圣经》对英美语言的影响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所以语言都会打上文化的烙印。《圣经》对英语的发展就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英语语言中留有大量基督教文化的痕迹。

英语经历了古英语、中世纪英语再到现代英语。现代英语的形成与《圣经》的英译有着密切关系。《圣经》原文是用希伯来文写的,1611年出版了其英译版《圣经》,一问世便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的出现不仅确立了规范而统一的英语,而且拓宽了英语的使用面,成功奠定了现代英语的基础。这本书为英语增添了大量的习语、格言、典故词等,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了英语这一语言。

首先,译本在流传中形成了大量习语,这些习语生动活泼,成为现代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the apple of the/one’s eye.”(眼睛中的瞳孔)源自《圣经・旧约・诗篇》第17章,“Keep me as the apple of the eye.”(求你保护我,如同保护眼中的瞳孔),另《申命记》第32章也出现“He kept him as the apple of his eye.”(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孔),现译作“掌上明珠”,表示特别珍视的东西。又如:“an eye for an eye.”(以眼还眼)在《圣经》中多次出现,如《圣经・旧约・申命记》的19篇,摩西受上帝之命,成为在埃及做奴隶的以色列人的领袖。他法令:“The punishment is to be a life for a life,an eye for an eye,a tooth for a tooth,a hand for a hand and a foot for a foot.”(“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汉语中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即源于此,表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其次,《圣经》中有大量的格言成为日常用语的一部分。如:Love you neighbor as yourself. 要爱人如己。For evil men will be cut off.作恶的必被铲除;恶有恶报。A tree is known by its fruit.观其果知其树;观其行知其人。Better is a neighbor that is near than a brother far off. 远亲不如近邻。

再次,英语中一些词来源于《圣经》中的典故,Adam’s Apple喉结,这个词出自《旧约・创世纪》中的第三章。“喉结”的故事说的是:上帝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让他们住在东方的伊甸(Eden)。伊甸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树上长着各种果实。上帝说:你们可以吃园中的各种果实,只是不能吃那棵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实,吃了必定要死,这种禁果就是apple。后来夏娃听信蛇的诱惑,不顾上帝的旨意,吃了禁果,还把这果实给亚当吃。亚当因心怀恐惧,吃时仓促,有一片果肉哽在吼中,不上不下,留下结块,由此就叫“亚当的苹果”,两人吃了禁果就心明眼亮,能知善恶。但是因为他们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就被驱逐出伊甸园。从此,亚当就永远在脖子前端留下“喉结”,作为偷吃禁果的罪证。

刘润清说:“不涉及文化的语言教学必定是苍白的、枯燥的、不受欢迎的。”《圣经》为英语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为西方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为西方社会贡献了永恒的道德宗旨,为西方政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在西方节日“习俗”艺术等方面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圣经文化的导入有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理解西方思维,提高英语综合水平,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圣经文化,帮助其了解西方文化,理解西方思维,提高英语综合水平,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