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精选5篇)

  • 文化创新(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主体创新文化是指创新主体――人自身必备的文化特质(如精神,思想知识,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心理素质、伦理道德、行为方式等)及其创新活动所具备的文化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精神创新,主体应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 思想观念创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自主…

文化创新(精选5篇)

文化创新范文第1篇

创新是人创造新知识、新思路、新技术,新专利、新产品的思维与行为的总和。而关于创新文化的内涵有多种观点。有的认为“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它包括观念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有的认为“区域创新文化是符合区域创新体系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规则制度体系、精神氛围的总和”,有的指出其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外在于创新实践的文化环境(即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组织文化和社会氛围),二是内在于创新实践的文化要素(即创新所需要的观念、价值取向、精神、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还有的提出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文化,要形成“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等等。

笔者认为,这些观点都有道理,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创新文化的内涵 但至今仍有不少人不知创新文化为何物,有的更将它与文化创新混为一谈,二者有交叉但有区别。创新文化是特指与创新实践相关的 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文化形态,它以创新价值观为核心,包括主体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三个层次的内涵,主体创新文化属于内在的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与环境创新文化则属于外在的创新文化,三个层次的文化子系统又各包括若干个门类 要素,构成一个内涵体系。

主体创新文化是指创新主体――人自身必备的文化特质(如精神,思想知识,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心理素质、伦理道德、行为方式等)及其创新活动所具备的文化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精神创新,主体应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 思想观念创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自主创新的前提,知识创新与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要确立创新思维方式,形成创新思维品格,学风创新与学术道德养成,应摒弃浮躁、淡泊名利、诚实守信、尊重科学,以创造为荣,以造假为耻,行为文化创新,从“枪打出头鸟”转向“敢为天下先”,从“孤芳自赏”走向社会大舞台,从“小山头”走向多元共生等。除此之外,它还包括人才文化创新。领导方式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等等

制度创新文化是指有助于自主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政策中的文化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政府运作机制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产学研合作制度创新,科研成果评价与转化机制创新、风险管理制度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创新,教育制度与体制创新,技术市场体制创新,企业制度创新、投融资体制创新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创新等。

环境创新文化是指有助于自主创新活动的各种社会环境。氛围、服务平台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创新的氛围,以及文化环境创新、法律环境创新、政策环境创新,市场环境创新、资本(金融,税收)环境创新。服务环境(公共基础平台)创新等。

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区域自主创新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文化是自主创新活动之“魂”,是其理念先导与文化支撑,也体现为一种文化“软实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文化具有导引,调节、约束、控制社会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作用 创新文化的核心是激励创新,鼓励探索,包容个性、宽容失败,因而它对创新区域建设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服务功能、“造势”功能、约束功能。其中,存在着一条“创新文化与自主创新协调互动”的客观规律,即创新文化推动。培育,引导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反过来促进,丰富,升华创新文化。总之,创新文化构成了区域创新的文化驱动力;具体而言,创新文化是在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层面上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贡献力的前提,是从制度角度提高区域自主创新力的基础,是从环境角度建构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软件”。

1 文化是在天宇,理念价值观层面上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握

观念性文化构成创新的内在动力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对主体的自主创新活动起先导作用,构成创新的“灵魂” 体制与环境的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观念的创新,观念创新贯穿、影响创新全过程从国外来看,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导致的思想、观念大解放,就没有近代欧洲一系列的科学发现、发明,没有多元价值观“共振”导致的观念创新,也就没有美国的硅谷从中国来看,没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导致的思想解放,就不会有后来两汉农业文明的进步及其它科技发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科研群体或个体创新成就大不同,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创新的精神毅力的不同,由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之所以能战胜由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盖因领头人的精神战斗品格会影响整个团队,在创新实践中也是如此。中国文化中有不少鼓励创新的优秀思想,倡导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刚健有为,如“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苟日新,日目新,又日新”(《礼记大学》),以及“领新标异二月花”(郑板桥》等、但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不利于创新的观念需加以摒弃或改造,如强调“大一统”的、追求“秩序”的,‘枪打出头鸟’的保守性观念造就了大量缺乏个性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人群,“天不变道亦不变”与“以不变应万变”的价值观易导致墨守成规,儒家“以和为贵”的中庸思想不利于批判,怀疑精神的培养,道家“出世”的思想不利于”经世致用。“文人相轻”的观念不利于团队协作,“官本位”的等级观念不利于知识价值的弘扬,等等,杨振宁曾指出,儒家文化的保守性是中国3个世纪来抗拒西方科学发明的最大原因,缺乏创新文化底蕴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发展上很难有大作为的缘由。今天,只有树立,弘扬那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追求真理、崇尚创造的创新精神,敢于怀疑、善于批判的精神,勇于攀登、百折不挠的精神,不迷信权威、敢于突破“框框”的精神,“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开放,博纳的观念,团队协作、整体和谐的观念等,形成创新思维品格、良好的学风与学术道德,确立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尊重人才、鼓励探索的价值观,

等等,才有助于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能力。

2 创新文化是从制度,体制角度提高区域自主创新力的基础

文化在经济发展乃至社会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自主创新有赖于动力机制与制度安排,它呼唤开放,合作、互补、共生的创新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培育创新文化的制度,政策环境。在新制度经济学那里,制度是在资源禀赋与技术之外来解释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既可视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包括精神文化、价值观念,社会风尚等内容),也可内生,激发制度变迁,产生出有助于自主创新的一系列制度,机制。浙江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一国一地的制度文化能否顺应创新的要求,决定了它能否成为创新活动的策源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的提升靠科研,这三者都离不开制度,体制。好的制度、体制对于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正导向性与激励性。日本学者汤浅光朝指出,世界科技活动中心总是朝着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先进的地方转移。从1610年前后到1950年,世界科技中心先后从意大利转移到英国,又到法国、德国,再到美国。美国之所以涌现出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原因之一是其科教一体化的体制及其他激励创新的一系列完备制度。而在这一方面,我们却存在不少制度、体制性缺陷。比如,科教分割的体制性问题在国内仍未很好解决:我们的教育制度、教育方法中还存在不少压抑创新精神、不利创新思维发展的因素,重应试教育是其一大弊端,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合作机制、风险管理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仍不完善,等等。时下在不少院校、科研院所普遍推行的科研定量考核制度。将每年数量及其发表刊物级别与工作绩效,评职称,收入挂钩,助长了浮躁和急功近利的行为,很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识之士多年来不断呼吁要改革这些制度、体制,但至今效果不大,这说明人们对制度。体制在自主创新中的基础性地位还认识不足。今天我们要下决心突破阻碍创新的体制障碍,对一切不利于创新的旧体制进行制度性改革,确立起一系列有助于自主创新的新制度,体制。

3 创新文化是从环境角度建构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软件”

任何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创新性环境,特别是离不开创新的社会氛围,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环境扼杀了文化的自由创新,中国盛唐时期的创造力勃发离不开开放、博纳的文化环境。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但后来消亡的21种文明,发现其原因无一例外地是因为无法适应环境变迁与外部挑战,不再具有创造活力。当然他讲的环境是广义的,包括自然环境,而本文的环境指除了精神、观念环境(受前述观念文化影响生成)与制度环境(受上述制度文化影响生成)外的其他社会性环境。环境中也有文化因素,凡创新成果多的地方(如美国的硅谷、中国的香港),往往拥有良好的创新性环境,特别是有着尊重个性、崇尚创造、团队协作,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可使人思维活跃、精神振奋,形成创新激情,进发创造“火花”。有人列出这样的公式,创造性成果=创造性人才+创新性环境。环境创新文化可以像系统“软件”那样,将区域内的各种创新要素有机地聚合在一起。2001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了全球46个技术创新中心城市名单,香港、台北,新竹入选,此外亚洲还有仁川、班加罗尔等城市入选,这些城市都具有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中国大陆无一个城市入选,说明我们在这方面差距还很大。

既然创新文化对自主创新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我们就不能视之为“软任务”,而应加以高度重视;应当在精神理念、体制机制、环境氛围等方面大力推进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文化建设要“往深里想、宽里拓、高里提”,要培育创新精神,拓宽创新思路,形成创新氛围,孕育创新体系,大力建构具有高文化势能,高辐射力、高影响力的创新文化。做到:大力培育创新精神。要在全社会培育、树立敢于探索、勇于创造、乐于登攀的创新精神,为自主创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创新建设思路。应将创新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乃至精神文明建设工程之中,并作为其重要建设内容。同时,针对目前不少人忽视创新文化建设甚至“不知创新文化为何物”的现状,媒体也要加大宣传力度,以提升全社会对它的关注度,重视度。

创新建设路径。树立跨学科创新思维方式,在创新文化建设中遵循文化与经济双向互动的创新路径,弘扬、壮大区域国有的文化力,为自主创新提供文化动力。

创新建设维度:应从原创度(要以原始创新为主,一味模仿创新有可能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自由度(倡导自由,宽松的知识生产、学术探讨的环境),协作度(注重团队协作),支持度(多方位的环境支撑包括政府、法制、政策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激励度(为自主创新提供激励、鼓励机制),开放度(以开放博纳的心胸接纳八方人才与“他山之石”)等六个维度上推进区域创新文化建设。

营造创新环境与创新机制:刮构建科学思想自由表达、“百花齐放”的创新环境,形成崇尚创造、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从中外历史上看,凡文化繁荣时期与科技创新中心,莫不具有思想的启蒙,解放及学术自由探讨的文化大背景,古代中国的春秋时期如此,近代德国的科学繁荣与现代以来美国的科技经济发达也是如此,主管部门应在体制、制度上给科技人员创造宽松的活动“空间”,应“多栽花,少锄草、少栽刺”,要在全社会树立“创新风险”观念与“失败是成功之母”意识,形成不怕失败、宽容挫折的氛围与机制,不以失败论英雄。不许失败,就是不许创新,不许成功-国外许多大公司如南非自然资源公司 欧洲的制药公司,日本的啤酒公司和美国的金融服务公司等都制定了允许失败的方针,可作为我们的借鉴。

要重视部门经济,行业创新文化体系建设,区别不同的性质、特点、要求,建设不同部门经济、行业(如企业科技园区、高校、科研院所、乡镇的创新文化体系。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在路甬祥院长与科技部长徐冠华的直接倡导下,近年来广泛开展了创新文化体系的建设,可作为各地建设高校,科技园区,科研院所等部门创新文化体系的借鉴,目前企业,乡镇中的创新文化体系建设还基本上是空白点,要特别予以关注,及早加以策划,建设。尤应重视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中的创新文化建设,甚至将其摆在比SO9OO1认证还要重要的位置上,纳入企业文化体系之中去。

重视创新组织文化与领导创新能力的建设,要在各级政府与不同部门、行业中建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文化,尤应在组织中建构有助于创新的领导风格,管理学家将领导风格分为强制型、权威型、亲和型、民主型、领跑型和辅导型等六类,笔者认为其中最有利于创新的是后四种风格。这四种领导风格构成了领导创新力,

文化创新范文第2篇

管理的第一阶段叫经验管理,这时管理主要特征是人管人的管理,从我国看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管理,也有相应的制度,但是制度很不完善,也不健全。

管理的第二阶段叫科学管理。这时的管理主要特征是制度管理,从我国看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管理,有较严密的制度、严格的程序,较科学的产品质量标准。目前我国部分企业仍处于此阶段的管理。

管理的第三个阶段叫文化管理。这时的管理主要特征是文化管理为主,是用一种文化的力量来管人的思想和灵魂,是企业一个深层次的管理,21世纪我国部分大型企业开始着手用文化来管理企业。

从以上看,划分哪一阶段的管理只不过在此阶段那项是强项(比重大)而已。比如科学管理阶段,这个阶段完善制度在管理中占的比重大是强项,而此时的经验管理和文化管理所占比重小是弱项而已。

从管理学的角度讲: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要想使企业管理向更高层次跨进,一定要文化来管理(比重加大),只有文化才能管住员工的思想和灵魂。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一定要抓住管理的灵魂。

现阶段的企业管理是文化加制度相结合管理,即软科学加硬科学的管理,只不过根据自己企业的管理现状,掌握好文化和制度在管理中所占比重不同的技巧。

所谓的文化,含概内容非常广泛,包罗万象,有世界文化、各国文化、民族文化、城市文化、乡村文化、企业大学等文化,还有世界的变迁、历史演变、社会变革、人类发展、文字演化、艺术的形成和演化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等等。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文化的小概念,即---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发展过程,伴随着过程的文化积淀,其表现形式上分两类:

一类是外在化的,摸得着、看得见的,如:标准、制度、规范、资料、设备、工具、场地、环境、办公条件及室内整洁摆放等,还有员工着装、文明及精神面貌等等。

另一类是内在化的,是人们意识范畴的,如:员工的价值观、思想是否积极向上、精神是否饱满、是否充满活力、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否有创新精神、是否在快乐与和谐的氛围中工作、员工业务熟悉程度、团队精神等等。

既然是文化,就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主要是体现出个性化,比如亲情文化、家文化、和谐文化、爱文化、情文化等等,都展现一个个性化,但万变不离其中,都是要解决最根本的一个问题,即:从要转变为我要干、我愿意干、我自觉自动发自内心想干好的思想意识问题。说白了就是要解决一个思想问题,一个灵魂深处的意识问题。这就是企业家苦苦在寻找一个方法来解决的问题,它是伴随着企业发展的一个根本的问题。

文化管理能解决好这一根本问题吗?回答是肯定的。文化管理能解决企业最根本两大难题,今天论述的是第一个问题,即以上所论述的思想问题。

我们在做企业文化时首先第一个要解决全体员工的原动力问题,所谓的原动力就是员工发自内心想干好本职工作的动力,即---内因。

团队在做愿景规划时要紧紧地结合个人愿景规划,也就是说团队的愿景规划是建立在个人的愿景规划的基础之上,两个愿景(团队、个人)合二为一,既是个人愿景规划,又是团队愿景规划,也可以说既是团队愿景规划,又是个人愿景规划。那么我们要实现了这个愿景规划等于实现了团队的愿景又实现了个人的愿景,也可以说实现了这个愿景规划既实现个人愿景规划又实现了团队愿景规划。

这就是我们要找到的员工的原动力---即内因。

解决了员工愿动力的问题,我们的企业就成功一半以上。现在人们不是在大谈执行力不够吗?也在大谈赢在执行吗?如果这个原动力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执行力不够的问题。

试想,一旦原动力解决了,我们这个团队就能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点:执行力非常强,政令畅通,各项方针、政策都能得到非常好的贯彻和落实,这就说明这个团队执行力非常强,这就是执行文化。我们要的就是团队的执行力,赢在执行。

第二点:主动性非常强。团队的每一个人由原被动地去工作现在变成主动地去工作;由原先让真正意义地变成了我要干、我愿干、我发自内心地做好工作。

第三点:创新意识强。人一旦有了积极性、主动性,本身就有了原动力来非常努力地做好工作。如果外部稍加一个创新的意识,就等于开启了他创新智慧的大门,他就可以非常主动地、积极地创新工作,极大地增强了团队整体创新能力,形成创新文化。

文化创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文化创新 引领 管理科技创新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决定企业在竞争中成功的法宝。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企业竞争的成功已不局限于传统的产品开发或战略经营,而越来越依赖于生产出大量的使消费者满意的新产品及新服务的智力资本。建立在这种智力资本基础上的竞争变成了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企业竞争力创新的实质是不断培育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这一过程中,企业内部能力的培养和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最关键的因素。而经营战略不过是企业发挥智力资本的潜能并充分应用到新的开发领域的活动与行为。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构成要素

国外学术界关于企业核心竞争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和考察,最早是由美国战略研究学者普拉哈拉德(CoKoPrahalad)和英国学者麦哈尔(Gary Han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题为《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他们给出的定义是,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的相关观点和表述主要有:

1.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经营运作,胜过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它是由市场预测、研究开发、运输、今后服务等等一系列关键程序、能力、机制构成的一个企业发展力、竞争力系统。一般来说,每一个稍大一些的企业都有其特定的核心竞争力(机制、系统、实力),不论他们是实行多元化战略,还是实行专业化战略,区别仅在于核心竞争力的机制方面。”“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系统,不仅仅是销售能力或技术开发能力等等某一个子系统。”

2.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称为“独特竞争能力”(distinctive competencies)。独特竞争能力不是指企业具有什么资源或能力,而是指企业拥有的与竞争者不同的“一套”能力。“资源(生产过程的投入)和能力(将资源组合起来完成一项任务或作业)为企业提供了在制定和完成战略任务时所需的基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和能力都能够成为战略性资源和能力,只有那些能够使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者(独特)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企业核心竞争力可概括为:某企业自身拥有的、具有垄断性的、不可模仿的、持久的、高创利性的市场竞争能力合成。核心竞争能力被广泛看作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

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是某种单项能力,更多的是一种能力合成,即企业技术、管理、营俏、决策、信息、文化等能力的合成。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实现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包括新产品价值、服务价值、员工价值和形象价值。高创利性是核心竞争力的突出表现和市场竞争中的终端实现形式,它决定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战胜对手。

二、企业概况

锦西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锦天化”),是我国第一家以海底天然气为原料,以化肥生产为主的综合性化工生产企业。设计能力为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其中合成氨装置采用美国布朗公司深冷净化工艺,尿素装置采用意大利斯那姆公司氨气提工艺,整套装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锦天化坐落于辽宁省西部沿海开放名城――葫芦岛市,毗邻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京哈铁路、秦沈高速铁路、葫芦岛港、锦州机场,具备得天独厚的公路、铁路、航运等便利运输条件。公司现有员工1836人,其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60人,公派出国访问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8人,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7人,高级职称118人,中级职称197人。锦天化自1993年投产以来,荣获国家和省市级科技成果20项,对引进装置进行重大技术创新50余项,不仅使主装置设计产能提高10%以上,而且实现了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的进一步升级,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企业环境

无论企业的变革管理技能多么高超,总有提高的余地,记住这点非常重要。找出你的薄弱方面通过持续学习与改进提升的变革能力(韦尔奇)。2002年初锦天化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及企业面临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1.对市场控制能力。锦天化对市场的控制能力足,因为我国尿素的年产能力是3000万吨,而锦天化的产能是52万吨,只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5%。2.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企业独具、竞争对手所没有的,难以模仿,在超额利润之后隐含的那些非常独到、特别的东西。锦天化在2002年当时的企业暂时的市场热销,那种靠外部经济增长而带来的企业效益的增加不能称其为核心竞争力。3.生产能力。设备老化程度。2002年时锦天化主装置已投产近十年,设备运转周期实际已到中年,产能已到极限,主业的成长已到极限,企业处在成熟期而不是成长期,但是要等到进入衰退期再谈变革、谈发展(所谓“二次创业”)为时已晚。4.产品单一。锦天化当时只有尿素一种产品,而合成氨只是用来生产尿素的中间产品。而且普通尿素就是同质化产品,谈不上差异化产品。5.管理理念不新。锦天化当时虽然比起同行业其他企业要好一些,但也存在着基础管理不扎实,文化理念不超前等国有大型企业的通病。

四、创新文化

锦天化以“求实创新、以人为本、客户满意、诚信共赢”的核心价值观重塑企业文化,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作为培育这种文化的主要途径,以“尊重人、理解人,营造有利于员工个性创造和价值发挥的空间”这一理念作为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宗旨,倡导并培育“求实创新,追求完美”的企业精神。

小事成就大事,细致铸就完美。为了塑造高品质员工,打造优秀团队,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超越,2003年初,锦天化引入并全面推行6S管理。推行6S,既是一种管理方法的导入,也是一场思想观念变革。锦天化以“员工品质提升与公司发展同步”为推行理念,以“零杂物、零浪费、零事故、零违纪、零缺陷”为推行目标,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和素养来强化企业基础管理,达到规范行为、提升素质、重塑团队、安全生产的目的。锦天化推行“6S”管理是“以人为本”文化理念的深入和细化,是对过去零散管理做法的系统整合。在推行过程中,锦天化创造性的提出了6S与企业基础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相结合的两个推行观点,实现了文化与管理的整合。

锦天化运用“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项修炼,形成“愿景分享、管理变革、提升队伍、知识管理、专家咨询”五个推进力,来打造员工的“学习力、思考力、行动力、融合力、冲击力”。员工的思维方式及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无疑会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五、创新科技

缓释尿素做为国家“863”计划的产业化项目,是锦天化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经过多年合作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自2004年2月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它的肥效期由普通尿素的40天~50天延长到110天~120天,氮素利用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等量施肥下增产效果达10%以上,等产量下节肥15%,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2005年,缓释尿素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围绕该产品的后续研发课题于同年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引导项目,并获得科技部资金支持。

锦天化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采用锦天化与国内院校合作的技术苣,该工艺的原料为环氧丙烷、二氧化碳、甲醇,产品除碳酸二甲酯外,每年还联产丙二醇1.2万吨,整套装置具有操作运行易于控制,对设备无腐蚀,无三废排放等优点。特别是通过将合成氨、甲醇、碳酸二甲酯装置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能量流进行集成和优化配置后,产品成本具有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锦天化始终致力于生态工业、循环经济,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探索,秉承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国际标准。通过持续开展清洁生产,严格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将清洁生产不断引向深入,实现减污、降耗、增效的目标,开创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建设锦天化生态科技工业园区是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的最佳切入点和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必要手段。园区的建设依托中科院沈阳生态应用研究所、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校,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保持产品研发与生产技术的持续改进与创新,力争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与产品群,打造一个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生态科技工业园区。列入园区内中长期规划的有化肥产业链,碳酸二甲酯产业链,甲醇产业链等。

六、创新管理

锦天化通过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企业内外部资源高效整合,以“适度投资、实用为主、效率为先、管理导向”为方针,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分销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制造执行系统等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在锦天化成功实施,实现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全新变革。

锦天化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省、市高度重视,成为辽宁省化工行业信息化建设优秀示范项目。锦天化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基于愿景,以及战略构建面向客户的研、供、产、销一体化系统―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从研发的角度,产品研发的定位要贴近客户与市场,并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入手,对于研发所需的资源要给予保证;从供应的角度,对原料的采购要重视物流的管理,以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从生产的角度,产品组合与生产线要体现“柔性制造”的原则,以适应客户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从销售的角度,营销模式、营销机制和人员素质要满足“订单驱动”的要求,并通过高效的信息化平台来实现经销环节和物流管理的整合,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增大客户的满意度。

锦天化1998年成功建立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荣获2004第13届国际认证联盟(IQNET)“管理优秀奖”,辽宁省仅有3家企业获此殊荣。为了更有效地整合内部管理资源,锦天化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了一体化管理体系。

七、小结

纵观锦西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二次变革”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企业寻求环境和资源和谐的过程,还是一个企业战略跨越和管理能力提升的过程,更是一个通过文化创新奠定了企业核心能力――学习力提升的价值观基础作用的典型案例。总体看,对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寻求“二次变革”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从锦天化成功的案例剖析中不难发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不断的积累、深化、升华而相对稳定和系统化的有机整体。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胜过对手的能力。它是市场预测、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经营决策、人事管理、人才开发、运输、售后服务等等一系列过程中形成的,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的关键技术、关键程序、关键机制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它的本质内涵是“消费者剩余”――企业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不可取代性品质和价值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2]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25

文化创新范文第4篇

从王信堂先生《再说古玩市场诡计之“文化创新”》(《收藏》2007年第12期)知,某先生在雅昌网上对王先生进行威胁、谩骂,指责说:你凭什么把我们的东西(真品)说成赝品,根据何在?!我也想问问这位先生,你把所谓的“苍山文化”200多件玉器说成是真的又有何根据,是凭鉴定证书,还是你所说的碳十四检测?抑或是你一家之言吧。如果某先生的出土玉器如2007年12月《收藏》杂志第111页刊登的那样,根本不用专家鉴定,就我的水平也能一眼看出全部是赝品,理由是它们不伦不类,毫无古玉的影子,更谈不上什么气韵。王先生说它们是“文化创新”的产物一点也不为过。在艺术品市场繁荣的今天,某些“专家”“鉴定家”见钱眼开,违心地作鉴定,明明知道是赝品,却堂而皇之地出具鉴定证书,造成收藏界一片混乱,我本人也深受其害。如果王先生能早写这“四十招”,也许我就不会上当受骗了。

2000年春天,我去本市古玩市场闲逛,无意中看见了一个香炉,便和卖主交谈起来,卖家称此香炉是明代宣德年间制造的,采用的是经过12次提炼的精铜。但他的要价并不很高。我反复看后,不辨真伪,没敢购买。正欲离去时,不远处的一个卖电动剃须刀的年轻人喊住我,问我那件香炉是真是假,我说拿不准,不敢买。他便说,那件东西肯定是假的,不然也不会摆在地摊上,劝我不要上当。我当即对此人产生好感,便与他攀谈起来,得知他是安徽灵璧人,后来他无意中透露他大哥在开采灵璧石时,发现了一个汉代墓葬,挖出4件青铜器和几件玉器,但一直不敢声张,看我来了兴趣却戛然而止,临走时留下电话号码。事过多日,此人也未与我联系,而我却按捺不住了,主动与他联系,但他说这个宝贝不愿出让,更吊足了我的胃口,大有非买不可的冲动。经多次商量,对方终于同意我去看货,到他家中,我看到了几个“精美”的宝物,几经讨价还价,最终以3万元尽收囊中。

随着鉴别水平的不断提高,当我再拿出“宝贝”观赏时,不由大吃一惊,首先发现一件青铜尊的底部泥层中有电焊痕迹,而焊接的水平达到了“三个花”,再细看发现那几件玉器,全部如杂志上介绍的那样,周身都有被酸泡过的痕迹,且刀法轻浮,全无古代艺术的气韵。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感和受人欺骗的羞辱感使我身心都受到伤害,其实早在我和对方交谈时,已经中了人家的“连环计”,他们的“文化创新”真正使我伤透了心。

我的这次经历,自然不外乎王信堂先生所写的“四十招”,只不过我当时无力识破罢了。再回到正题上来,我本人就住在离临沂和滕县不远的地方,特别是苍山县,直线距离不到30公里,可从未听说出土过这么多玉器。倘若真能像“刨地瓜一样挖了一茬又一茬、一窝又一窝”的高古玉,那么早就轰动全世界了,岂能连我这个“玉痴”都不知道?我有几个藏玉的朋友,经常让我去看玉器,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那些花厅古玉,特别可笑的是,这位仁兄拿出了一件“玉猪龙”硬说是花厅遗址出来的,其造型完全是仿制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其家中诸如此类的东西几乎能与某先生的“苍山文化”高古玉相媲美。我说都是赝品,这位老兄却不依不饶,我便建议他去徐州电视台鉴宝活动组鉴定一下,结果可想而知,所谓花厅玉器全部是假的。鉴定人员说,与其花钱买这些酸泡的石头,不如买点好吃的东西,否则,对不起自己那七十高龄。

文化创新范文第5篇

精柔型企业文化精神是技术创新的结果。技术创新过程要在完善的企业精神文化指导下进行,实现企业精益求精发展,这是企业培养员工创新发展的基础体现。技术创新过程企业需要面对众多的技术问题,只有在精益求精的意识影响下才能够克服企业面临的问题,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在柔性创新基础上对关键问题进行突破,保证企业问题得到充分的解决。技术创新是对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考验,能够将企业精神得到充分的阐释,在企业精神发挥的过程中,企业需要经过多种考验,只有解决根本性的发展问题才能够提升企业士气。将企业精神得到深化巩固,在最大范围之内进行强化宣传,企业经过创新之后能够充分的实现“精益求精、柔性求新”发展,这位技术创新的突破奠定基础。技术创新能够实现精柔型企业文化的完善。技术创新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建设,“精益求精、柔性求新”的企业管理理念能够激励引导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文化在现代管理中主要表现为对员工自身素质的建设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要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实现沟通的顺畅,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开展。企业的创新能力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完成,形成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企业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创新,现代企业发展除了要追求经济效益之外还要满足员工精神生活,在尊重理解的环境中实现员工素质的升华。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需要以人为本理念进行支撑,让员工能够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这样就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归属感。企业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充分的发挥员工的创造能力,使员工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实现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的共同发展。管理者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影响,这是企业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作用的重要表现。

技术创新能够强化精柔型企业文化发展,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需要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逐步的建立。企业员工应该在共同发展目标的影响下,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这是企业行为文化精益求精完善发展的保障。针对企业技术创新需求要进行适当的指导,激发企业创新行为的开展,精柔型企业文化的发展需要企业技术创新进行指导。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需要对企业行为进行肯定,针对表现优异人员论功行赏,这是企业规范化发展的表现。巩固强化企业文化有助于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教训,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技术创新成果为精柔型企业文化发展提供发展载体,同时企业文化为技术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各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构建完善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对自身的文化进行系统性构建,在“精益求精、柔性求新”原则下强化企业技术的不断创新。企业就似乎创新成果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使企业内部环境不断得到完善、巩固拓展。高品质的服务项目在企业发展带动下出现,充分的树立企业改革创新形象,这是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全方位发展的根本要求。但是精柔型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需要解决资金问题,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才能够影响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反之,则很难顺利开展下去。这是技术创新对企业文化发展产生制约的根本因素。

二、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