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建筑(精选5篇)

  • 近代建筑(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纵观我国建筑发展的历史,我们已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近代建筑发展过程中,科技的进步使得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建筑建设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通过对近代建筑文化的研究,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对建筑…

近代建筑(精选5篇)

近代建筑范文第1篇

关键词:近代建筑发展形式教育

中图分类号:D5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纵观我国建筑发展的历史,我们已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近代建筑发展过程中,科技的进步使得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建筑建设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通过对近代建筑文化的研究,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对建筑设计产生兴趣,促进我国建筑教育发展。

中国近代建筑和建筑教育概述

1、中国近代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始于19世纪中期,比世界发达国家整整晚了近200年的时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近代外国人在中国的建筑活动和近代中国人的建筑活动。 近代中国留学生回国后,成为西式建筑的传播者,他们设计的一系列建筑大都是西洋风格,西式建筑即是他们心中的“现代”建筑。其中大批受过西学教育的中国建筑师也不甘模仿外国建筑师的表演,试图表现出文明古国的文化原创性。1925年,吕延直在南京中山陵设计方案竞赛中获得大奖,南京中山陵是中国近代建筑师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开山之作,它的诞生奏响了中国建筑师群体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前奏。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中国近代建筑的教育相对中国近代的建筑要晚的多,中国代建筑教育发展迄今不到百年的历史。20世纪初,一批学成归国的海外学子在中国大学里创立了建筑教育,引进了先进的国际建筑教育制度和课程内容。梁思成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中国代建筑的教育不仅受到西方建筑思想和风格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这势必会出现与现代社会接轨的教育理念,也同样会出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二、中国近代建筑形式与风格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

1、西方样式建筑

西方样式建筑在中国建筑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至今在国内的许多城市都会看到西方样式的建筑,如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椎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风格。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再有像沈阳一些高校建筑,其中一部分仍然保留着原有的风貌。究其根源,一是被动的接受,另一个则是我国社会的需要。从风格上来看,中国近代样式建筑具有殖民地式和外廊式特点,主要是英国殖民者将欧洲殖民者建筑样式传入到我国以及东南亚一带,早期进入到我国境内的殖民者,大多数都有从东南亚居住的经历,所以也就很自然的把这种建筑样式带到了中国,如当时上海的德国领事馆、台湾高雄的英国领事馆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2、中国传统建筑设计

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这种建筑类型保留着中国古典建筑的体量权衡和整体轮廊,对台基、屋身、屋顶具有严格的划分,通常我们称之为三分结构,建筑的整体尽力保持梁柱的开间形象和比例关系,屋身由柱子和梁肪、门窗组成。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整个建筑没有打破我国古典建筑的设计,所有的细节仍然保有传统的造型构件和装饰;混合式建筑:这类建筑不完全拘泥于我国古典建筑风格,将中西风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中西合璧风格

西方古典建筑风格在我国的近代建筑中也有一定体现。不过表现层次一般沿海开埠城市比较全面,多数表现为中西混合的样式,以西洋风格为主。如沈阳火车站。这座火车站由杨廷宝先生(河南南阳人,1901~1982年)回国设计,杨廷宝先生的留学经历使得这座建筑具有比较浓厚的西方色彩,整体以长方体和圆柱体构成,造型简洁有力。在细部比例、开间大小等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另外刻意强调水平和垂直线条也有其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建筑在中国建筑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中国的许多著名建筑都可以看出师出于它的痕迹,包括建国初期对于传统建筑形式和新的建设条件的结合,也基本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其特点可以用外西内中,大体上细化局部上有中国传统元素在里面。

4、现代建筑设计风格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已建成了一些建筑风格与园林特色融合较好的实例。如深圳佰士达花园住宅区,将住宅底层打通,引入绿地,成为园林化的住宅区;清华大学新建成的“伍舜德楼”,广东中山市的一些工厂、合肥市高科技园区、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等工业建筑已成为园林化的建筑群;还有不少学校、医院、商场、博物馆、行政办公建筑都在向园林化建筑群发展。

三、对建筑价值观走向的思考

1、中国建筑发展中建筑价值观的形成由于中国过早的进人了文明社会,尤其是过早的进人了一统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由此导致了中国古代建筑价值观念的长期基本一致性。直至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人侵,西式的思想、科技、文化、建筑等都不可避免的进人了中国。在当时经过了长期闭关自守的中国,自然科学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从近代中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这段时间内,因政治斗争的风云变幻,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民族矛盾与民族内部矛盾的多次激化,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里,建筑活动根本不可能沿自身发展的规律前进。自然也形不成稳定的、为大众所认知的建筑价值观;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与外界接触、交流日益加强,科学技术领域内的交流更是普及,西方的建筑思潮与建筑流派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的建筑市场也日渐开放,它将与世界各国的建筑市场一样,摆在中外建筑师们的面前。在这样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多样的建筑风格与多种设计手法是并存的。

3、“科学性”与“民族性”在近现代中国建筑活动中的地位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由于过早程式化,而使千百年来建筑自身的发展处在一种封闭状态之下,始终未能超越某种“法式”“法源”,民居情况则有所不同,民居由于地域性、文化性的差异,反而造就了不少自由发挥的佳作。但是,在汉民族聚居地因受传统伦理宗法制度的影响,其建筑形式大多趋向理性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随着西方的科学技术、现代思想及建筑理论的传入,尤其是接触和使用过西式建筑的新一代文明人不得不从心底里佩服它的合理性与舒适性。对于建筑的一般使用者,他们未必会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传统建筑的种种缺点,但他们可以通过生活体验,很容易分辨出西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孰优孰劣。于是中国传统建筑对人们现代生活的负面影响在与西式建筑的对比中才得以显现,崇尚西式建筑之风蔚然兴起。这实际上是中国人对建筑的“科学性”要求的一个侧面反映。

4、新形式下建筑价值观走向多元化的趋势建筑的“民族性”在今天又成了中国建筑师们的创作、探索的一大主题。这一次的探索与20世纪20一30年代的“中国固有之形式”和50年代的“民族形式”的探索不同。今天是更深层次上的探索,并且以此为契机,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多元化的势头。需要反思的是,以往对中国近代建筑思潮的研究,受经典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都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的折衷主义为一种落后倾向。这一观点虽不无道理,但用于分析中国近代建筑则会造成简单化的结果。 因为早期中国留学生基本上接受的都是学院派的折衷主义教育,对折衷主义的简单否定便会使我们忽视他们的成就和思想。因此,研究中国近代建筑思想还需要跳出经典现代主义理论的框架,重新了解和评价19世纪建筑的成就。以学院派教育为例,其所强调的文化品味、理性、秩序和整体等原则对于当前中国的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就不无积极意义。中国建筑的历史在不断地被创造,但也在不断地被抛弃。

四、促进我国建筑教育发展,完成历史传承

1、我国高校建筑教育的现状就师资力量方面而言,各高校建筑院系具备建筑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没有太多工程实践经验,现有的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工业建筑教学的需求。并且与建筑相关的教材内容、技术有时候跟不上时展的脚步,所讲述的创作思想也相对滞后于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已不能满足当前信息时代下建筑课程的教学需要。

2、发展我国高校建筑教育的几点意见(1)通过建筑历史、设计原理、材料构造、工程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对建筑设计产生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科技新知识解决建筑的整体性、综合性、灵活性等问题,加强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综合性知识的学习,处理好建筑大尺度、大比例、大空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训练其发展思维,鼓励其独创性,以弥补传统建筑教育中的不足。(2)在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思想,重视建筑生产和生活区域的环境设计。随着现代化生产的生产工艺、管理高度科学化及人们经济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产生活条件、劳动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建筑设计中,也应更多地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在设计上表现为注重营造室内外环境。(3)在教学模式上,可以采取跨学科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采取“请进来带出去”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校开设建筑设计课程时,可以聘请设计院具有实践经验的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暖通设备工程师来学校给学生讲授各学科与建筑相关的知识,并结合设计院现有的建筑项目给学生布置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真题真做”,学校与设计部门联合建立实习基地,毕业设计时将学生分派到设计院去,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建筑设计的相关原理,加深对建筑相关规范的理解和执行,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在设计中的跨学科交流和协作能力。

(4)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能随时吸取新的创作思想,运用新的科技成果,发展、整合专业思想,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才能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取得创新和发展。

五、结语

总之,中国现代的建筑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有中国建筑自己的性格,就应该加强在建筑教育的研究上,创造适合自己的建筑。近年来中国的现代建筑有了长足的发展,不论是视觉效果、使用功能、建筑结构、装饰材料、色彩搭配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现在的建筑高校也正在向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模式迈进。

参考文献

[1]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1-10 册,人民出版社,1994 年。

[2]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年。

[3] 汪坦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年。

[4] 吴良镛《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建筑学报》1999(4);

近代建筑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建筑 风格 欧洲 现代

建筑现代化发端于19世纪,在20世纪得到成熟及扩展。尤应指出的是,20世纪有一批倡导改革的建筑师,屹立起无数建筑经典。所以我们认为,创新与发展是20世纪建筑创作的主旋律,也应成为人类应特别把握并借鉴的建筑经典。建筑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它往往反映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及艺术品质,无论是科学与艺术结合好的,还是或科学或艺术的单体杰作,都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在清华大学吴焕加教授的《回顾20世纪的建筑》一文中用32个字所作的描述作为对本世纪建筑辉煌的概括:“推陈创新,全面跃进,百花争妍,百家争鸣;曲折演变,持续出新,同而求异,多而流行。”下面针对近现代几个著名的建筑谈谈自己感想。

首先是英国的水晶宫,这是英国为了1851年在伦敦举行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而兴建的展览馆,由于工业展览馆这种建筑类型以前从未有过,所以,英国特地在1850年举行了这一建筑的国际设计竞赛,以便寻找一个理想的建筑设计方案。结果,欧洲各国建筑是送取了245个设计方案,结果无一被采纳。原因是这建筑要求在一年内建成,而且需要有宽敞明亮的内部空间,以供展览工业产品之用,同时,又因展览会的会址定在伦敦的海德公园内。公园内不可能永远保留这个建筑,要求这一建筑在展览会结束后能方便地拆迁。对于这一建筑的这些功能要求,当时的建筑师们束手无策。正当展览会准备者为此万分焦急的时候,英国一位熟悉用铁和玻璃建造园艺温室园艺师帕克斯顿(1801~~1865)提出了仿照建造园艺温室的办法,用铁和玻璃做构件,利用预制装配的方法建造展览馆的设计方案。他的这一方案很快被采纳了。只用半年时间就建成了一座有巨大室内空间、光线充足的大型展览馆。它的建筑面积约7.4万平方米,长度为564米(合1851英尺,表示这一建筑建于1851年),高三层。整个建筑大部分为铁结构,外墙与屋面均为玻璃,通体透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建筑形象,当时人称“水晶宫”。展览会结束后,它被拆迁到伦敦市郊的赛登汉。1936年不幸毁于火灾。

从现在来看,“水晶宫”只是一座功能比较简单的非永久性建筑,但它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一方面表现出金属与玻璃在建筑上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则表明建筑预制件和装配化在建筑工程中的优越性。所以伦敦水晶宫成了欧洲近代建筑中的划时代的建筑。

埃菲尔铁塔是世界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建筑。它是1884年法国政府为了庆祝17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举办世界工业博览会而兴建的一座永久性建筑。当时参加这一建筑设计竞赛的方案有700多个,评委最后评定只有法国著名金属建筑专家居斯塔夫·埃菲尔(1832—1923)设计的铁塔完全符合要求。铁塔于1887年11月26日动工,于1889年3月31日竣工,历时21个月。

铁塔占地12.5公顷,塔原高300米,1959年在塔顶,增设巨型天线后,高度增至320.7米。除了4座塔墩是石砌的外,塔身全为钢铁结构,重达7000多吨。整个铁塔的大小钢铁构件共有18038件,全靠250万只铆钉铆成一体。由于设计周密(全靠设计图纸有5300张之多),部件加工精细,组装时每个铆孔与铆钉都准确就位,未用一锉一锤。铁塔底部有4条向外撑开的塔腿,在地面上形成每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塔腿分别由石砌墩座支起,地下有混凝土基础。整个塔身自下而上逐渐收缩,形成优美的轮廓线。在距地面57、115、276米处分别设置平台。自底部到塔顶的步梯共有1710踏步。建塔时安装了以蒸汽为动力的升降机,后改为可容50~~100人的大电梯。人们若想登塔眺望,或沿盘旋的1710级楼梯一步步攀登,或乘可容50~~100人的大电梯升上塔的各层平台。步入平台,整个巴黎尽收眼底。天气睛朗时,从第三层平台上可以远眺80公里以外的自然风光。

埃菲尔铁塔的出现,预示着采用金属构件将大大增高建筑的高度。但是,这一工程一开始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贵族和文艺界显赫人物,联名写信给政府反对建造铁塔。有些报纸也跟着推波助澜,群起鼓噪,说铁塔破坏了巴黎的美,损害巴黎的盛名等。在信上签名的有著名音乐家古诺、小说家莫泊桑、小仲马等。更有甚者,一位退休军官居然想法院提出控告,质问:“铁塔要是塌下来压了我的房子怎么办?”一位支持埃菲尔的记者嘲讽的回答:“先把你压在下面!面对这种情况,埃菲尔毫不动摇,他愿意承担一切风险去完成这前人没有做过的但他对此充满信心的伟大事业。事实证明埃菲尔的确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工程师。为此,当时的法国政府就以他的名字命名铁塔,并在塔下建立了他的半身铜像。令人深思的是,直到铁塔建成之后,依归有人反对这一新事物。如著名法国诗人保罗·马里·魏尔伦认为,这座铁塔根本”不屑一顾“,他恼怒地告诉人们说:”宁可每天绕一个大弯儿,也要避开这不伦不类的、丑陋可怕的魔王,因为开它一眼,整夜会不得安眠,尽做噩梦。“著名小说家莫泊桑,他对这座铁塔感到毛骨悚然,犹如芒刺在背。他说:”这一大堆丑陋不堪的骸骨,真是令人深思恍惚,惶恐不安,我被迫逃出巴黎,远循异国了!“由此可见,一件新鲜事物的出现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到了20世纪初,随着无线电传送事业的迅速发展,埃菲尔铁塔多了一个功能,在塔顶上安装了强功率的天线。50年代中期,塔顶又增设了一根20多米高的巨型天线;第三层上面还有一个完整的气象台,一盏辅助导航、旋转式的导航灯。建于100多年前的埃菲尔铁塔还在继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包豪斯是德语Banbans的音译,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包豪斯”最初是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的简称,成立于1919年。是由现代著名建筑师、现代设计教育家格罗皮乌斯任魏玛实用美术学校校长时,将该校与魏玛美术学院合并而成的。这一学校专门培养建筑设计和工业日用品设计的人材,由格罗皮乌斯任校长。1925年,包豪斯由于在学术见解上同当地名流发生分歧,学校迁至德绍,改名为“设计学院”,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包豪斯主张新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生活,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并具有表现这个时代的能力为原则。它强调建筑师、艺术家、画家必须面向工艺。为此,包豪斯的教育把车间操作同设计理论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手眼并用,劳作训练和智力训练并进,使学生获得高超的设计才干。在教学方法上,包豪斯认为指导学生如何着手比单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必须避免把自己的手法强加给学生,而要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办法,同时强调设计中的集体协作。包豪斯在开展教学的同时,注重设计研究和开发。在十多年中设计和试制了不少便于机器生产的家具、灯具、陶器、纺织品、金属餐具、厨房器皿等工业日用品,大都达到包豪斯主张的“式样美观、高效能与经济的统一”的要求。在建筑方面师生协作设计了多处讲求功能、采用新技术和形式简洁的建筑,如著名的德绍包豪斯校舍。从而奠定了它在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地位。

还有就是流水别墅,它是美国现代建筑大师F.L.赖特的经典作品,是为德国移民考夫曼设计的郊外别墅。这座房屋不大,建筑面积仅400平方米。可是,自它诞生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代建筑范文第3篇

【关键词】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建筑艺术;造型

河南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开封。100年前,这里是河南贡院的所在地。1912年,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立。最初的校舍是在清代贡院旧址的基础上改建而成, 后经各个时期发展建设, 造就了一组规模庞大的近代建筑群。该建筑群见证了河南乃至我国近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历史进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至今仍在发挥其使用价值。2006年6月,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巍巍壮观的群体造型

这组近代建筑群,沿校园南北长达500米的中轴线展开, 南面是浑朴的校大门, 北面是巍峨的大礼堂, 东内侧是瑰丽的六号楼, 西内侧是典雅的七号楼, 东外侧有十座分布整齐而精致的斋房即东十斋, 西外侧建有西二斋,。整组建筑遵循“主体建筑居中、前门后堂, 左右斋房”的规划思想,明显地是对传统建筑,特别是书院建筑布局的继承。,该建筑群布局规整、对称均衡、突出轴线和中心, 主次分明、错落有致、互相映衬,乍看跟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很相似, 但仔细看每一座建筑都融贯中西,奇巧俊秀。放眼望去,建筑群相连成线成片,以平面上的组合扩展弥补了建筑群高度上的不足,群体造型显得雄伟大气。建筑群规划者如此设计、组合,极大地增强了建筑群的艺术感染力,体现出科学殿堂的神圣与师道尊严。

二、单体建筑各具特色

1. 南校门浑朴之气

南校门于1936年建成。大门为四柱三开间牌楼式建筑,砖木及混凝土结构。下设三门,通高10.39米,东西宽13.4米,进深7.8米,占地面积114.5平方米。大门上有筒板瓦,花脊走兽,下有斗拱承檐,椽飞起翅,四角如翼。值得一提的是,设计者独具匠心地将大门设计成前后两组屋顶,克服了牌楼式大门显得笨重呆板的不足,在继承与创新之中增强了大门的应用功能,同时也使其更具美感。无论从正面还是背面,人们都会看到一个相同的、构图完美,彰显雄伟、古朴之气的大门形象。如果从侧面观察大门顶部,更能发觉它的错落有致,造型优美的轮廓线。

2.大礼堂恢宏之势

大礼堂于1931年动工,1934年落成。占地面积3932平方米,南北长73.75米,东西宽53.32米,高24.45米,总建筑面积4687平方米,位居校园南北中轴线和东西中轴线的交会点上。大礼堂分上下两层,设楼梯6座,现有观众席2816个。可作报告讲演,放映电影、演出戏剧及举行大型会议之用。

大礼堂是以青砖灰瓦、叠檐飞阁衬托出挺拔的柱式、左右的对称均衡、轮廓的起伏跌岩,为整个建筑群的扛鼎之作。在建造过程中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综合运用了钢、木、砖混建筑结构,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梁柱、钢屋架、水泥粉刷等现代建筑材料和大量传统的建筑材料及做法,其工程质量上乘,虽经近百年风雨侵蚀,历经5 次 5级以上地震的考验,但至今仍巍然屹立 。礼堂充分利用自然光线,采光系数为五分之一,当窗帘全部拉开时,室内采光十分充足。由于设计者将疏散走廊及辅助用房置于观众厅四周, 加之传统大屋顶及较厚的墙体, 使得大厅热工性能极佳, 在当时冷气设备尚未能设置的情况下, 每逢盛夏,置身其中,仍感身心凉爽,毫无暑意;寒冬季节,室外大雪纷飞 ,室内则暖意融融。大礼堂作为集会演出场所,要求具有良好的声音传导功能,由于室内声学功能设计合理,大厅内音响效果良好。据台湾出版的学府纪闻记载:“当时扩音设备尚不发达,可是讲台上任何人讲话,全场均能聆听清楚”。

3. 六、七号楼典雅厚重之韵

六号楼属砖木混合结构,位居校园南北中轴线东侧南部,是学校第一座中西风格的新式建筑。其建筑面积为2122.92平方米,中间部分四层,两翼为三层。设在中间的大门口有平台直抵二层,屋顶中部为悬山灰瓦坡顶,两翼为硬山四坡顶。

六号楼平面呈倒“T”字形,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体量权衡和整体轮廓样式,而其柱式、门窗楣饰、圆券柱廊、花瓶形栏杆及灰泥线饰、窗套均为西方建筑手法。在主体之外还附加了宽阔、有屋顶遮盖的外廊,使室内空间向外延伸,摆脱了房间的呆板与沉闷,融实用与美观于一体,满足了当年作为教学活动中心时师生休息与交流的需要。课间、休会时,或临窗、或凭栏,蜿蜒的惠济河,高大的东城墙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舒展一下筋骨,困顿疲劳一扫而光,待上课钟声再次敲响时,又精神抖擞的走进教室。

与六号楼遥相呼应的七号楼位居校园南北中轴线西侧的中部。该楼总建筑面积4350平方米,楼高三层,其中半地下室一层,平面呈“Ⅱ”字型,共有四个出入口,主出入口居楼中部东侧。七号楼建筑的体量超过了传统木构架建筑。最底层的半地下室外墙仿欧式石材造型,给人坚固异常的感觉;中间两层的砖混结构采用西方塔斯干柱式进行视觉上的串联,配上采光充分的推拉窗,使七号楼造型显得轻盈而坚固。七号楼歇山式大屋顶于继承中又有创新,东西南北四面共设置10个小巧别致的气楼,从而改变了因屋顶尺度过大容易造成的屋面平淡和单调,大大丰富了建筑的轮廓线,同时使室内外气流交换畅通。整座建筑不拘泥于传统建筑模式, 而又不照搬西洋形式, 创作者通过巧妙处理使中西建筑手法自然融为一体, 使得整座建筑显得磅礴大气而又精致靓丽,无论远观还是近瞧这座建筑都能使人赏心悦目。

4.斋房古朴俊秀之美

斋房1921年至1936年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552.48平方米,12栋斋房共计6629.76平方米, 位于南大门至大礼堂轴线之两侧,东边从南至北为东一斋至东十斋, 一字排开; 西边为西一斋和西二斋, 共计12幢。斋房为三层楼房, 砖木结构, 平面采用了内廊式布局, 屋面设横三道屋脊,顶部覆以筒板瓦,四周以城垛式女儿墙相围。每个斋房入口设有仿古式垂花门罩,两个垂柱之间镶刻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30块木雕花板,内容不是梅兰竹菊,就是珍禽奇兽。这些耀眼的细部装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屋面设横三道屋脊,顶部覆以筒板瓦,四周以城垛式女儿墙相围。每个斋房入口设有仿古式垂花门罩,两个垂柱之间镶刻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30块木雕花板,内容不是梅兰竹菊,就是珍禽奇兽。这些耀眼的细部装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座建筑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 又有淡淡的西方建筑之韵味, 给人以古朴典雅, 亲切宜人之感。

参考文献

[1]陈宁宁.黉宫圣殿) 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 M] .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学府纪闻[Z] . 台北. 民国70年.

[3]冯柯.论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造型艺术的特色[J]. 河南大学学报.2009,(7).

近代建筑范文第4篇

关键词:近代 奉系军阀 官邸建筑 建筑风格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已走进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历史时期。在东北,殖民者的侵入和奉系军阀的统治,使得沈阳近代城市形态以及建筑风格复杂而多样。在沈阳拥有的大量近代建筑中,军阀官邸作为民国初期军政要人的豪宅,更能体现中国当时城市形态和建筑风格特点。近代军阀官邸是沈阳近代建筑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对沈阳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近代军阀官邸更是一种凝固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脉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奉系军阀官邸在沈阳城市内的分布

1.1奉系军阀及其官邸建筑

奉系军阀为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以为首,主要将领有吴俊升、张作相、孙烈臣、张景惠、杨宇霆、张宗昌等。东北易帜之后,之子张学良主掌大权,并促成国共二次合作。奉系利用民国初年的混乱局面,在日本支持下实行地方割据和武力扩张,逐步建立了对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热河四省统治。在其统治期间,不少将领在奉天购买地产建造自己的官邸。现统计出奉系军阀在沈阳的25座官邸。这些官邸主要集中在沈阳城市内的“商埠地”,共有17座。其余8座分布在方城的北面和南面。唯独大帅府建筑群处于方城之中(图1)。

1.2奉系军阀官邸在沈阳城市内的分布特点

1.2.1 方城内官邸

作为奉系军阀首领的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利和地位,选择在方城内建造自己的“大帅府”。观察“帅府”的位置便可以看出其优越的地理环境:选址故宫之南,与帝王共享风水宝地;许多重要机构设立在官邸周围,例如行政公署、交涉署、各大银行等均靠近“帅府”北侧;位于方城南端且靠近大南门,在危机之时可作为逃脱之路。

1.2.2 分布在方城外老城内的官邸

老城内的官邸主要分布在方城之外北部、东偏南和南部,而西部没有。由于老城内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官邸数量较少,占总数的28%。杨宇霆公馆位于方城外东南的大东区,原因是他身为东北兵工厂(位于大东区)的督办,为管理工厂和上下班之便选择在老城内建造官邸;同样道理,常荫槐主要负责奉系铁路,为了方便对他所修建的东站进行管理,大力整顿铁路交通,常荫槐将公馆建在接近郊区位置。

1.2.3 分布在商埠地内的官邸

商埠地内的官邸均分布在正界,数量较多,占总数的68%。商埠地“东临青年大街, 西靠和平区和平大街东侧, 南至南运河, 并由中山公园南侧, 南京街、南八马路、斜向沈大铁路,北倚和平区皇寺路至沈阳纺织厂后墙的铁路。在开辟之后划分为正界、北正界、副界和预备界。”正界位于商埠地中心偏北,是商埠地较早开发的区域,地理环境较为优越,许多外国人在此区域置地建房、开办工商业、设立外交机构等。同时随着各种商业逐渐发展,市政设施逐渐完善,正界成为奉系军阀们眼中建造官邸的风水宝地。

1.2.4 奉系官僚们在铁路附属地的官邸建设情况

铁路附属地内的城市建设的速度较快,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治安条件(有自己的警察机构,相当于上海等城市的租界),吸引了许多奉系军阀的视野。根据《为汤玉麟宅地事郑家屯公所长致奉天地方事务所长函》[ 辽宁省档案馆,省社科院主编. 九一八事件前后的日本与中国东北――满铁秘档选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8。]记载,汤玉麟具有一定亲日倾向,成为日本平息反日风波所希望依靠的力量。在此情况下汤玉麟以日本人“古タス”的名义,在奉天弥生町租用三块毗连的土地,用以建造房屋。可以猜想在奉系高官中,有不少人也使用日本人的名义在附属地内租用或购买土地,既可得到实惠的利益也可避免汉奸之嫌。另外,许多中方社会名流也竞相在附属地建造或租用民宅,从侧面说明了附属地的优越性。

2. 建筑风格分类

2.1 传统中式四合院风格

传统四合院是由传统建筑样式的正房、东西厢房和院墙组成的一个独立的院落,正房旁有时还有东西耳房,有抄手游廊将四面的房子联接,可避风雨。四合院一般坐北朝南,轴线对称,形式有二进院落,大型的有三四进院落和花园。在奉系官邸中张氏帅府的中部建筑群和孙烈臣公馆属于传统四合院形式。从分布情况看,传统四合院集中在方城和老城内,而在商埠地没有这种类型的官邸建筑;从官员的背景,可以看出传统型的官员比较偏爱传统中式四合院;从建造时间看,多建造于20世纪之初。

2.2 西洋复古主义风格

西洋复古主义风格分为三派:一派为古希腊、罗马建筑复兴风格;一派为哥特式建筑复兴风格;一派为折衷主义风格。古典复兴风格建筑严谨地遵循古典建筑的建筑样式,又称新古典主义;折中主义风格的特点是以历史为蓝本,却不专注于任何一种建造风格,常常是将几种风格集于一身,故又被称为“集仿主义”。汤玉麟公馆、万福麟官邸、于济川公馆、张廷栋寓所等均为此类建筑的代表。复古主义风格的官邸分布在商埠地,建造时间集中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这些官员均为奉系军阀的重要成员,官邸建筑彰显豪华气派。

2.3洋风建筑风格:

“洋风”建筑风格指由中国工匠移植或嫁接到沈阳的西方古典建筑样式,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的样式和风格,并追求"纯形式"的美。代表性建筑有的大青楼。主要体现在张氏帅府建筑风格的发展变化过程,1918~1920间开始建造。

2.4 中西合璧风格

“中西合璧”建筑在平面布局、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以传统中式风格为主,仅在建筑外观上融入西式风格的手法。小青楼、王维赛公馆为典型代表。典雅的小青楼正面采用传统的两层回廊,前檐出廊的风格,朱红油饰,门楣绘彩为中国传统风格;而在各立面门窗洞口,上有砖拱,中间镇石,窗台采用石条,从楼体的建筑形式、门窗的砌筑风格却都体现了西式建筑手法。这种风格主要分布在方城和老城之中。

2.5 对新建筑的探索

对新建筑的探索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杨廷宝设计的张学良官邸红楼群,结合欧洲建筑探新运动的手法,并积极探索本土化的新建筑形式。在古典主义要素中已经加入了一些现代的特征,使用简洁的装饰、现代的结构。注重建筑的使用功能,地方材料的应用和材质的设计表达。另一类是坡顶住宅风格,它的特点除了明显的坡屋顶外,同样使用简洁的装饰。对于新建筑的探索是新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过渡,如张学良官邸的赵四小姐楼。

2.6 现代主义风格

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与方便性;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重视实用性、经济性。刘多荃寓所(由德国人设计)、富保衡住宅、黄显声住宅,这些住宅不仅有现代主义的风格,而且使用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类官邸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建造于商埠地之中,它们的主人思想开通,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参考文献

[1]陈伯超.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沈阳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近代建筑范文第5篇

镇江近代建筑风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并最终在近代化的路线上朝着现代式建筑样式转型。近代初期,传统建造方式及思想仍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大量商业建筑、里弄建筑和民居的建造中,已经有了“西化”的变异倾向。传统建筑的商业化趋势出现,如钱庄和旅馆建筑中的内天井回马廊式空间;受家庭结构变化和西式住宅方式影响而形成了里弄建筑,具有独特的本土化发展途径,即以传统三合院为组成单元的空间形式;建筑局部造型西化,如由双坡硬山屋顶改为四坡瓦顶、外墙开窗逐渐增多、出现阳台等。殖民地式(colonialstyle)风格随着租界设立以一种突变的方式植入镇江,其过程又体现了本土化的特色。殖民地式被称为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外廊式为其重要特点,主要在租界内建造,最典型的案例为英国领事馆建筑群。受其影响,许多建筑都采用本土化的外廊形式,如美孚火油公司和亚细亚火油栈等。但由于并不适合于镇江地区的气候,故在20世纪初就不常使用了。在镇江并未出现真正的西方石头建造的建筑,几乎都是仿西式或中西合璧式。仿西式建筑充分体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侵入和当地建筑的适应能力,表现出强烈的本土化特征。虽然存在仿西方古典式建筑,如绍宗藏书楼;仿哥特式建筑,如福音堂;仿巴洛克式建筑,如老邮政局;折中主义建筑,如蒋怀仁诊所等,但它们往往是表皮模仿局部西式建筑元素(如柱式、线脚、拱券等),而不是采用系统的西式施工方法和空间组织,仍然保留有传统建造的浓重痕迹。近代后期,现代式的建筑成为大趋势,但在镇江这种趋势的演进并不彻底。新结构和新材料的运用使得建筑面貌焕然一新,然而,新建筑规模小、数量少,仅限于个别工业和市政建筑,加之城市地位落后等多重原因,建筑的现代化并不彻底。总体来说,镇江近代建筑具有华洋杂处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特征,显露出一种平实质朴、低调中庸、讲求实用的特点。

二、镇江近代建筑的7种空间模式

1.空间的形状和大小镇江传统建筑的空间多以天井为核心进行布局,三合院单元形状呈10m左右的方形,各单间的长宽比大致为2∶1,也有个别建筑因地制宜地变化。近代建筑平面组合较丰富,主要有“一”、“口”、“凸”、“凹”、“L”形或不规则形等,单间形状偏向于正方形,这不仅提升了空间的使用效率,还更加方便通风和采光。传统建筑多为一层,部分两层。在建筑内部体量分解,尺度宜人;建筑外部则较为封闭。总体来讲,空间的体量和尺度都较传统建筑有所扩大。

2.空间结构模式结构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和构成的骨架,是一个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组合方式,镇江近代建筑的空间结构模式主要有以下七种。1)传统合院模式。传统合院模式即三间两厢型,是近代建筑演变的重要原型之一,由此又可延伸出“明三暗四(五)”以及“目”字形四合院等形式。通过单院型、直接串联型、院落串联型等组织手法,产生了完整的建筑组群。2)里弄空间模式。里弄空间模式是在三合院组织结构上变异出的一种聚居形式。弄道为核心,建筑沿弄道两侧布局,建筑入口朝向弄道。弄道是一个半开放的灰空间,在这里常发生里弄内部的生活场景。其中一种为纵向串联式,即三合院在沿着中轴线的垂直方向串联,如吉庆里。另一种是大多数里弄使用的横向并联式,即三合院在垂直于中轴线的方向并联而成,如吉安里、东长安里等。3)内部回马廊模式。内部回马廊模式是镇江近代随着商埠的繁荣、服务业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一种公共服务类的空间模式。以内部天井为核心,由四周回马廊组织小空间,提供了多人共同使用又互不干扰的一种集合式住宅模式,为近代时期众多旅馆建筑所采用,如新旅社、新中旅社、镇江公寓等。4)单间并联模式。单间并联模式指的是多个独立的矩形空间以并联的方式重复出现,通常此类建筑为沿街住宅或商铺,这也充分体现了镇江商埠民居的特色,如京畿路85号、87号住宅,吉瑞里沿街商铺等。通常单间并联模式不单独成宅,往往与线式或集中式空间相组合,形成较为复杂的空间结构。5)线式布局模式。线式布局模式主要通过廊道连接空间,是近代最为常用的空间组织手法之一。走廊作为组织空间的核心,单个空间单元顺着走廊的垂直方向并列排布,紧凑合理。此种连接方式的建筑主要适用于多个大小、体量、作用、功能均相近的空间中,特别适用于公共建筑中。也有通过连续的外廊或环廊进行布局的模式。6)集中式布局模式。集中式布局模式是利用垂直交通连接上下层空间的组织方式,连接空间具有公共属性。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地凝聚空间,使建筑功能合理而紧凑。当然,往往在一栋建筑中综合地运用集中式布局和线式布局共同联系内部各个空间单元,以得到更好的通达性。7)过渡空间连接模式。过渡空间连接模式通过过渡空间连接两个空间,常用在体量较大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中,被连接的两个部分,往往具有中西不同的造型特征。如世界红十字会江苏省会是最为典型的案例,建筑北部为传统中式回马廊院落;南部为西方线式和集中式布局相结合的型制;两部分由一个西式入口空间连接和过渡,空间节奏多变却有序,形成了中西融合的空间特征。

三、镇江近代建筑造型的特征及演变

1.建筑立面由结构性转向设计性传统建筑少有塑造建筑立面的概念,多是构造式的立面造型。近代建筑已经有了设计的概念,因此呈现多元化的立面造型。1)具有结构性的传统建筑立面。传统建筑多为双坡硬山式屋顶,通常正立面变化较少,侧立面变化丰富,从传统观音兜山墙到巴洛克式观音兜山墙,再到几何式山墙,这种变化凸显了传统建筑在近代的演进。传统建筑的外立面相对封闭,开窗较少,形成了图小于底的图底关系,门窗面积一般占到墙面的2.5%~16%。2)以外廊为特点的殖民地式建筑立面。外廊增加了外立面的层次,建筑被分为基座、一层、二层(或更多层)、屋顶等部分,呈现横向延展的构图方式。同时,十分注意运用材质的变化对立面进行构图的划分,也起到强烈的装饰作用。从图底关系上看,门窗占到墙面的比例多在30%~45%之间,大大增加了立面的开放性。3)具有设计性的仿西式建筑立面。仿西式建筑一般为四坡屋顶,由于设计的介入立面没有统一的模式,而是追求个性的独立。在强调横向的建筑分层关系的同时,更加讲求竖向的构图仿西式。西式建筑立面已经设计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对绍宗藏书楼建筑的立面分析,可以看到建筑遵循严格的比例关系,说明了西式建筑中已经有明显的理性设计倾向。这两类建筑开窗强调功能性,门窗与墙面的比例多在14%~26%之间,比较均衡。4)文化交融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立面。中西合壁式建筑立面是以上几种建筑立面的融合,既有传统建筑的封闭性立面特征,又有西式建筑横向或纵向划分建筑的设计手法。通过对多幢以三合院形式发展来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立面的研究发现,近代中西合璧式建筑基本上有一定的模数和比例。5)简洁的现代式建筑立面。平屋顶作为重要的造型标志之一,墙体多呈直线型,没有过多装饰。注重建筑比例关系和对称均衡的立面布局,但多限于在水平维度上展开,没有中高层建筑出现。

2.建筑门窗具有中西杂糅的特征传统式样的门最常见的是磨砖大门,为平面型;外墙窗主要有窗洞型窗和砖砌花窗两种做法。近代时期,西式门窗通常采用拱券代替过梁,拱券加立柱是常用的形式,立柱在细部做法上则有了本土化的演变,如柱身的凹槽几乎都不见了,在柱头上做各种简化和变异。中西合璧式样的门窗通常采用中西造型要素叠加的方法,如在蒋怀仁诊所三层柱子的柱头上,将卷草纹的涡巻换为了类似兽头的图案。现代式样的门窗造型相对简单,尊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注重功能,已经体现出科学化、程式化的趋势和明显的设计特征。另外,与传统建筑的“彻上明造”不同,近代建筑则多做有室内天花,多在顶面和垂直墙面交界处设有多层线脚作为装饰。在近代建筑中,楼梯的位置十分重要,通风、采光、日照等均有讲究,种类形式多样,做法也有详细的规定。随着阳台、平台或外廊等出现,铸铁栏杆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也出现了。

四、镇江近代建筑的建造方式及其演变

1.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出现建筑材料从物质的层面决定了建筑以何种结构形式存在,如以石材为主要建造材料的西方建筑,最合理的结构就是拱券,而以木材为主要建造材料的中国建筑,最合理的结构方式是梁柱式。近代时期除木材之外,水泥、机制砖、机制瓦、钢筋混凝土、玻璃、陶瓷等新型功能性材料的出现都为建筑的变革提供了物质支撑。首先,镇江传统建筑为“构架式”结构体系,近代建筑结构则是“承重墙式”的砖木结构体系,砖墙和立柱共同承重,在一些建筑中还使用三角形木桁架结构。其次,建造技术发生了变化,传统建筑的墙体主要采用乱砖砌筑的空斗墙,清末发展为青砖清水墙“三走一丁”砌筑;近代早期建造的殖民地式建筑主要采用“一皮顺,一皮丁”的英国式砌法;近代中后期多用青砖或水泥砖“一顺一丁”式砌筑。外墙处理形式主要有、粉刷、拉毛、水刷石、贴面砖等方法。地面也不再是传统的“空铺”法,而用木板或彩色地砖等。另外,建筑的附属设施水、卫、暖、电等现代建筑设备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建筑技术的时代性和进步性,致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2.设计师和营造所的出现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匠”的创新和对建筑独立性和个性的追求。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扩展和影响,新材料、新结构的运用和新功能的需求,促进了设计师的出现。镇江的设计师群体具有本土化、文化选择矛盾性的特征,导致了镇江近代建筑的中庸性和非典型性,也影响了镇江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的发展。营造所是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散逐渐产生的一种新的专业化的组织形式,还出现了水电、厨卫系统等新行业。另外,经营方式、制度法规的完善以及各种建筑规范的形成和设计思考的完善都使得近代建筑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总之,镇江近代建筑的建造技术具有进步性和科学性,同时,西方建造方式带有本土色彩的折中和妥协。新兴技术运用范围小,技术发展程度低,建造技术发展还具有不平衡性,是导致镇江没有出现像上海、南京、南通等近代城市中的新型结构的建筑和现代式建筑的直接原因。

五、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特征、路径及动因

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不止于某些建筑演变;不止于表面的抄袭和模仿;不止于建筑单体本身,具有整体性特征。由于建筑结构和构造方式的变革,其演变具有由封闭形态走向开放形态、由单一走向多元的特点。建筑性质不再以封闭的家族为模式单元,由家族性转变为社会性。其演变总体呈现突变到渐变再到转型的特点,又以渐变过程中的文化矛盾性作为其独特之处。首先,这种演变是被动的、侵略式的文化传播,呈现突变的特点;其次,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和风格样式发生着渐变的西化演变。近代后期,现代式建筑转型成为建筑发展的大方向。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路径呈现出“非典型性”的“本土化演进”方式,即以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元素与建造技术要素为根基的“西化”表现,以及一种“不彻底”的现代转型方式。一方面传统建筑在近代时期的“西化”,是一种不典型的、平民化的本土演进;另一方面,西方建筑式样也融入了传统的建造技术要素,发生了“本土化”演变。近代晚期,镇江的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的转型并不彻底,没有形成典型的现代式建筑。镇江近代建筑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从最初的中西“二元并存”方式到前期的“自下而上”方式、中后期的“自上而下”方式。最初中西文化是以共存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随着商埠区的发展,中西文化的融合经历了由民间到官方的逐渐扩展,直至省会迁镇后,以政府意志为主导才出现了现代式建筑的端倪,即自官方到民间的转变,如图5所示。镇江近代建筑特殊的演变路径,为探索中国中小型城市的建筑在近代时期的肇始(传统建筑的转型)、定型与演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从建筑发展演变的非物质动因来看,镇江近代建筑的产生和演变的历史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必然结果。中西文化的冲击与融合、社会政治因素的变动与发展、交通区位的变化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经济制度转型等因素在近代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权重影响了近代建筑的发展。另外,人的心理、思想意识及行为的互动与转变也是近代建筑产生和发展的动因之一,它们是建筑形成的非物质要素,也是决定性因素。

六、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