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学(精选5篇)

  • 快乐教学(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具体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寓教于乐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尝试,抛砖引玉: 一、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不仅能让学生尽可能快地进入学习状…

快乐教学(精选5篇)

快乐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游戏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好动、爱玩的,他们在教室里待上一两节课之后,非常期望能够走出教室,在教室外、在校园里尽情地玩耍,展现天性。因此,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是非常期待且喜欢体育课的。也正因为他们对于体育课“寄予厚望”,所以体育课又承载了学生的许多美好期许,对于体育教师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能让学生学好,又能让学生玩好,“寓教于乐”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所以我在教学中会从快乐教学的理念要求出发,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及教育改革的需求,改革教学思路,组织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达到快乐教学、快乐学习的目的。

具体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寓教于乐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尝试,抛砖引玉:

一、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不仅能让学生尽可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增强学习信心,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开展思想教育,提升学习认知

首先,从体育的历史出发,挖掘历史中关于体育知识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次,从体育的实事着手,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成就,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进而上升为对体育的热爱;最后,从实际的生活出发,通过身边熟知人群的对比,引导学生明确是否锻炼的身体之间的差异,分析原因,激发体育锻炼的内在需求,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2.改革教学模式,增强教学趣味

传统体育理论知识的单纯灌输,或体育技能的机械示范模仿,形式呆板,内容单一,严重忽视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改革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巧设前奏,诱发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做得好,就能一把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小学生好奇心强,虽活泼好动,但也反感量大剧烈的运动,因此,教师要巧设导入,如角色扮演、趣味开场白等,提升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去。其次,体验成功,激发兴趣。小学生都喜欢被夸奖,被赞美。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多创造机会,如体育竞赛、队列队形等,让学生表现自己并取得成功,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这样,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他们就已经陶醉在成功的喜悦当中,并为了再一次的成功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用心、努力。最后,动手创新,升华兴趣。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社会经验少,对于事物的想象总是天马行空,而这种不受束缚的想法就可能在碰撞中擦出创新的火花。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锻炼时间,多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大胆想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体育课堂的方法

再好的办法用得多了,也就“烂”了,新奇的刺激才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办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运用形式多样、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富有变化的组织形式和手段,既要让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和发展,提升并保持课堂教学效率,又要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环境中快乐学习,积极锻炼,形成终身的锻炼意识。

1.利用快乐的体育游戏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将一些体育训练项目用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既能改变训练项目乏味、单调的现状,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在游戏中学习,学生的学习心态轻松,对知识的印象会更深。

2.利用激烈的体育比赛

小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期望在活动中表现自己,得到肯定和赞赏。在体育教学中,个人对个人的竞赛活动能够提升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和竞争意识;而团队对团队的竞赛活动,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体荣誉感。因此,教学中我会尽量选择多人组队的对抗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体验到团结、协作、积极、成功的愉悦,养成勇于超越的品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着手对体育教学理念、模式、方法进行全面的革新,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体育活动,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实现快乐教学、快乐学习、快乐体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快乐教学范文第2篇

一、快乐学习节奏

节奏是音乐中体现音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的一种统称。活生生的节奏不是靠思维把握的,而是靠人的直觉去感知的。让学生在“玩”中学习节奏,把节奏具体化,是有趣而又简单。

1. 接龙节奏练习法:教师规定创造2/4拍等节奏型,学生龙头接龙尾,自由快速创编节奏接龙游戏。速度慢者,罚其给节奏配词,接着再玩。

2. 人名节奏练习法:把自己的名字设计成不同拍节的节奏型,连说两遍,接龙进行。如“小明|小明 0|”等反复练习。

3. 词组变换节奏练习法:可引导学生按食品类、服装类、水果类、蔬菜类、车类、玩具类、形状类、礼貌用语类、祝福语类等二字词、三字词、四字词等词组变化节奏,连说两遍,反复练习。

4. 身体四部节奏练习法:根据不同拍节的要求,设计出固定的节奏型,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拍击出来,反复练习。一部节奏拍手,二部节奏拍手、拍肩,三部节奏拍手、拍肩、拍腿,四部节奏拍手、拍肩、拍腿、跺脚。

5. 特殊节奏起名练习法:时钟节奏××|××;马跑节奏×××或×××;鸡叫节奏;商人叫卖的节奏等等。

学生在自己熟悉的语言、喜欢的方式中训练节奏,提高了学习兴趣,避免了节奏练习的平淡无味,在快乐的学习中达到了教学要求。

二、快乐学唱歌

在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唱歌教学是情感的艺术。因此教学中应注重情境的创设,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教具等来创设学习新歌的情景;用音响效果与视觉形象的刺激,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身心愉悦,积极开心地参与学习活动。如:在教唱一年级《小黑猪》这一课,小兔和大鹿聊的说起了一件有趣的事,让学生充满了兴趣,学生用“爱嗨哟”衬词表现大鹿的节奏,教师以打呼噜、叫起床声和嘲笑声与之对话,表现歌曲的快乐情境。在教唱过程中,音准也是唱歌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围绕歌曲中“2、1”两个乐句中承上启下的音进行训练,唱准歌曲,区别容易混淆的部分,让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快乐地“唱好歌”目标就达成了。歌曲的表演是学生收获快乐的成果,出示“叫起床,嘲笑声、打呼噜声”让学生表演唱,引导学生用“我想扮演――,表演(演唱)――”说说自己可以参与的表演角色。这样的快乐教学模式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深受欢迎,让学生在一个一个的故事情节中,主动快乐地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快乐中欣赏音乐

快乐教学范文第3篇

1.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的原则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表率、示范作用是有效实施快乐教育的法宝。学生都喜欢微笑的快乐的老师。快乐的教学氛围容易让老师的创造性和主导作用得以最大的发挥,更容易让学生增强自信力,激发想象力,激活创造力。教师应当用快乐的语言开导学生,用快乐的行动影响学生,注重言传身教。

2.尊重个体,有教无类的原则

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把孩子作为一个主体,并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不断的诱导和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承认个性差异,不拿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在实施快乐教育时,不能停留在浅层次的说笑上,不能无视他人的自尊和人格,应特别注意呵护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和进取心,体现出爱心不论亲疏,教育不分种群。3.理解宽容,巧妙暗示的原则

“这孩子太不一般了,他看一样东西总是目不转睛。”“看看,这孩子的精力多好,总是手脚不停。”“唉呀,这孩子力气真大呀,这么重的东西他都拿得起来。”……这样饱含情感、带着宽容和赞美的暗示,很容易使孩子接受,在这样的暗示下,孩子一定会表现得很出色。这种暗示运用到我们的学生身上,也一定会让学生欣喜不已。孩子从幼儿到少年这个期间,暗示就像是点燃他们生命和智慧的火把,它可以把平淡的生活照亮,把无目的的漫游变成有理想的追求,孩子们从这些暗示中,隐约可以看见未来的曙光。积极的暗示,特别是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的暗示,必定会在孩子的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

4.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原则

快乐教学范文第4篇

精神是人类最高追求境界。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快乐地学习,但并不等同于“无忧无虑,没有负担”的学习。既然我们要快乐地学习,又不可以无忧无虑、没有负担地学习,又不可以不要教科书,想学什么就学什么,那我们怎么才可以真正快乐地学习呢?

首先,我们为人师者要学会“自我定位”。

为什么要定位?近代教育史上,人们总是喜欢把师者定位在“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副“恨铁不成钢,为自己的学生操劳一生,不求任何回报”的样子。泪都干了,蜡也成灰了,自己都不快乐了,如何让学子快乐?如何把自己满腹才学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呢?所以我认为把老师定位为一个指挥官的角色更合适。只有在课堂上精于调配,善于指挥,才能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碰到困难,然后得到知识和快乐。别让学生还没开始学习已经害怕甚至厌倦了学习。国家总督学柳斌说过:教育是最需要科学的领域,传授科学的过程不科学,学习科学的人就只能收获痛苦。所以,我们要想让学生爱学习,快乐地学习,我们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定位,是做一名快乐地指挥官还是做一只会燃尽的蜡烛呢?教改给了我们一个选择的机会。老师是课堂教学中教的主体,学生是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体,这是两个互不干扰却又互相联系的主体。为什么说互不干扰呢,因为老师是为了教,学生是为了学。现代战场上,聪明的指挥官是不会让自己和士兵一样冲锋陷阵,暴露在敌人的视野内指挥的。只有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才会去当排头兵,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这两个主体如果互相干扰是什么都做不成,只有互相联系,互相配合才能成功地学习,从而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授人以渔的快乐。那么,低年级的小学生在音乐课中,我们该如何去指挥他们快乐地学习呢?

第二要大胆利用各种教材,优化教学。

俗话说: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都是好猫。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要做这只好猫,音乐老师要做很多的准备,音乐教材是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但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学校只用过一种教材版本,我会在开学时通读教材,然后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把可一起利用的教材放在一起,不论课题先后,不管哪个版本,甚至有时我还会加入流行音乐。例如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课,我在正常课题学习前加学了《上学歌》,通过歌曲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自己上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意义,每次我都表扬能做到的学生,哪怕是一点闪光点,很快学生就进入教学常规。

其三,洋为中用,巧用多媒体平台

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卡乐・奥乐夫创建的奥乐夫音乐教学体系是世界公认的成熟的一种音乐教学体系,它以音乐节奏为学习起点,它有严密的逻辑性,科学的发展观,可以引领任何一个阶层的人们快乐地学习音乐,八十年代引入中国已二十几年,近几年更是深入地发展到了各省市音乐教育第一线。把这“洋物”为我所用需要一个过程,缩短这个过程最快的方式就是巧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平台是我们音乐课堂教学中最有力的武器。但不要滥用,不要为了好看而用,要做指挥官,有时找到的教学素材有很多,要为了用而用,可用可不用时尽量不用,让多媒体成为我们的教辅工具,而不是我们的主人。多媒体可以让他们更加注意听音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锐度,因为只有会听才会唱。

快乐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音乐活动 愉快教学法 教学经验

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按照自己观察和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认识音乐、理解音乐,通过亲身探索获得知识是极其重要的。

所谓愉快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课堂上学生能否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老师讲,能否乐意接受新知识,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用脑、用耳、动嘴、动手去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老师的教学活动能否真正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统的音乐教学法,切实提高了其国民的总体音乐素养。我国引进并采用了国外的一些教学法,使得我们的学生在音乐教育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一直没有形成一种真正体现本国特色的音乐教学法,也未真正与我国的实际和特色相结合,形成一整套科学的教学法体系。因此,笔者认为现阶段迫切需要我们这些音乐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师共同努力来实现新的突破。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与国外的音乐教学法背道而驰、截然不同的另类教学法,而是更应像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一样与世界接轨,全面引进国外成熟的教学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找出更适合我们中国人、中国学生的音乐教学法。在这种教学氛围方法的熏陶和教育下,国人的整体音乐素养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愉快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体系能否担当起这个重任,扮演好这一重要角色呢?笔者觉得很有可能,原因在于愉快音乐教学法总的思路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发展的大趋势。但是愉快音乐教学法目前还不够完善,有待我们进一步总结、归纳、探讨和充实。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得出的一些经验,与同行共同探讨和学习。

一、鼓励学生参与。享受成功喜悦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与教育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师生互动中寻找快乐。不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学生,是不可能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体悟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艺术活动,只由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所以我们应该尽量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包括音乐欣赏活动、音乐表现活动、音乐创作活动等,同时将有关的音乐知识糅合到音乐活动中,使之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所要求掌握的知识。例如在进行读谱能力训练时,我们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在地上画上五线谱,让学生在线与间之间走动,请学生说出所在线与间的音如何唱,学生在游戏时便很开心地接受并学会了如何读谱。在试唱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音阶填空法、音程代替法、乐句接龙法等方法学习,这样,就可以变视唱学习中的枯燥为轻松。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应该是充当策划人和欣赏者的角色而不是裁判员或评委。很多学生能够做到的事情,教师一定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让他们在失败中总结教训,在成功中享受喜悦。

二、注重审美体验,紧扣音乐核心

音乐教育应该淡化教育活动中那种直白无趣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音乐美,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基础教育的核心在审美。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音乐就必须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而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音乐教师受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动辄就是机械操练,枯燥无味,无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后导致厌学在所难免。所以教师的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求选择立意美、情景美、音韵美、曲调美、配器美、伴奏美的歌曲或乐曲进行教学。美的音乐就像磁石紧紧吸住铁屑般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让其感受到审美的愉悦。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地融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中,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学生必然也会受到同化而主动去体验审美。现在的学生多数偏爱流行音乐,事实上流行音乐中也不乏立意鲜明、很有水准的作品,例如《同一首歌》、《美丽的神话》、《年轻的战场》、《常回家看看》等。教师可适当挑选一些流行音乐中的精品带入课堂并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欣赏和学唱这些歌曲,学生也会欣然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学习过程中也就表现得格外用功,课堂气氛自然变得融洽而和谐。当然,这并不意味就要迎合学生口味,那些立意差、品位低的歌曲应坚决不带入课堂教学中。

三、摆脱教学程式,不搞形式主义

过去的音乐教学因为存在太多的教学程式,故而就像裹了脚的女人,走起路来特别费劲。比如,学生必须按照那种桌凳横竖对齐的座位坐;音乐课要么一唱到底,要么一听到底,要么一讲到底;歌曲教学惯用三部曲,一视谱二颂词三唱歌;诸如此类屡见不鲜。试着反思一下,如果坐在下面听课的是我们自己,在这种日复一日单调的音乐课上,我们又能保持几分兴趣呢?愉快教学法要求我们摆脱这些程式,打破这些成规。座位不必拘泥于矩形、圆形、椭圆形等形式,而应该是服从于音乐活动。音乐活动需要什么样的座位,我们就把它整理成什么样的形式,甚至可以把凳子撤了席地而坐。音乐课完全可以像做游戏,把我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巧妙地穿插到游戏活动中。例如在欣赏《拉德兹基进行曲》课上,笔者先给学生听该乐曲多次出现的主题,让他们联想这个节奏和平时的什么动作的节奏比较吻合。同学们达成共识后,紧接着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起来,并用动作、表情来配合乐曲进行,学生的动作五花八门、情态各异,有的边走边拍手、有的模仿背着小军鼓的样子边走边击。之后笔者问他们什么是进行曲,他们的回答几乎异口同声:和行走节奏吻合的乐曲。问他们这首曲子有什么特点,他们给出的答案也比较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