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养(精选5篇)

  • 技能培养(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这一阶段包括培养基母液的制备、混合、加热、分装、灭菌。母液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矿质元素的浓缩液,在配制母液时,为避免化学药品溶解时产生沉淀,学生要运用他们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考虑药品间溶解的先后顺序。在量取母液时,通过对分液吸液管的使用,考虑到…

技能培养(精选5篇)

技能培养范文第1篇

唐山市第一中学建立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并对学生开放,在河北省内各中学中是较早的。开设植物组织培养课,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生物技术发展的新动态、新技术、新方法。在学习和掌握组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学习这一生物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和关注生物科学的兴趣。植物组织培养是一个过程,下面就组织培养的3个阶段来谈谈各阶段对学生的作用。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这一阶段包括培养基母液的制备、混合、加热、分装、灭菌。母液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矿质元素的浓缩液,在配制母液时,为避免化学药品溶解时产生沉淀,学生要运用他们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考虑药品间溶解的先后顺序。在量取母液时,通过对分液吸液管的使用,考虑到它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是物理大气压部分知识在此应用的典例。

组培是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分装、灭菌工作至关重要。分装是将加热后的溶液分别灌装在培养瓶中,要求在分装时溶液不能沾留在培养瓶口,以免杂菌污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工作的细心态度。灭菌是对培养基进行高压灭菌,防止污染,使学生掌握对灭菌器材的使用,培养他们做事要认真、谨慎。

培养基的配制只是组培中的前期准备,但学生从中不仅学到生物学知识,而且应用、巩固和学习了物理学、化学知识,同时加强了学生学习、生活一丝不苟的认真的态度,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第二阶段:组培繁殖

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运用自主培养的技术、方法去解决,即进行课题研究。

首先要了解自己所选取的培养物的形态特征、习性等相关知识,然后选取植物的某部分作为培养材料,进行培养。从启动培养到继代增殖培养,植物器官在离体的条件下,细胞要经过脱分化、再分化等一系列的过程,最终发育成完整植株。学生在培养期间既要认真观察培养材料的外部变化、生长状况,还要对其细胞进行观察。这就使学生从微观上了解了细胞如何生长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也加深对无性繁殖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将胡萝卜培养材料接种到培养基上,就会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之后,愈伤组织中具有胚胎发生能力的细胞团经原胚期、球形胚期、心形胚期、鱼雷胚期和子叶期等阶段形成体细胞胚,然后生长、分化、发育成植株。

第三阶段:出瓶栽培管理

试管苗经过壮苗、生根、驯化培养后,就可以移栽到温室中。从试管苗的叶片解剖结构上看,由于试管苗长期生长在培养瓶内,导致海绵细胞层增加而栅栏组织较差,表皮的蜡质层减少,气孔发育差且开关能力低下。从生理上看,组培苗一般无根毛或根毛发育极差,根系对土壤的附着、吸水能力较差。因此,组织培养幼苗移栽入土后极易失水死亡。为了提高苗的成活率,应从提高组培苗根系质量,组培苗移栽质量,移栽前根系处理,移苗后温度、湿度控制等方面去考虑。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上关于植物生长环境、生长因素等相关知识的理解。

技能培养范文第2篇

歌唱的学习就是为了提高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歌唱,基本技能训练必不可少,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有限,需对简单的歌唱技能进行循序渐进地教学。

一、发声训练

发声训练是歌唱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一种集体的声音艺术,它包括如何使歌唱有一个正确的口型,从而使声音变得集中、统一;如何使音量控制合理、舒适;如何使读音咬字清晰、准确;如何使歌唱变得轻松、自然等,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极为枯燥,怎样使学生有一个新奇的状态去向往学每个技能呢?

1.用正确的口型帮助声音集中、统一

如:1 2 3 4 5 4 3 2 1 ─

Lo o o o Lo o o o o

La a a a La a a a a

韵母“o”最容易训练口型,先让学生不发出任何声音做一个“o”的口型,观察是否正确,如口型有一定的变形,老师就做一个正确口型的示范让学生模仿,口型可根据语文中拼音“o”的学习来学,学习公鸡的叫声,轻声地学叫并将声音拉长至四拍,由老师注意学生的口型,要求嘴巴突出,外形成圆形,口型成管状,声音竖立,等口型掌握正确后再跟着钢琴唱旋律,要求口型统一,将“Lo”以一条线的形式唱出,并体会声音是否集中。然后唱“a”和“La”,要求口型仍然竖立,如学生学习困难可在“o”的基础上训练“a”,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将变化万千的文字、读音读标准的技能。

2.用合理、舒适的音量帮助学生轻松演唱

音量的控制要掌握一定的度,由于高年段的小学生正处于变声期,所以课堂上让学生轻声歌唱是个很好的方法,既能让课堂音乐的学习有个安静、祥和的氛围,又能保护学生的嗓子,但小学生很难掌握轻声的度,因为气息控制是使音量均衡的关键,但小学生还缺乏这部分的练习,所以在此之前我让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歌唱,适当将声音放轻,同时可适当地给学生一些任务,让他们在唱的同时互相聆听,仔细听听旁边同学是否在唱,是否唱对或是否太大声等。

3.清晰、准确的读音咬字让欣赏者有美的享受

小学音乐教学中普通话是通用语言,一直以来给我的感觉语文老师的普通话要求严格,而我认为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普通话更应标准,歌唱中普通话的标准与否直接关系到演唱时的音准及听觉效果。咬字是按规范化的发音方法,找准声母的发音部位,按照“小声”的口型加以延长并注意归韵,总之,要按字的字头、字腹、字尾的发音方法去咬字,这里一定要注意,在纠正学生的普通话时,要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跟读,这样才能使读音咬字清晰、准确,让欣赏者有美的享受。

4.运用小技巧轻松、自然解决歌唱难点

小学音乐教学,特别要注意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简单的学习,适当地加入一些辅助的声音动作都是不错的选择。

歌曲的演唱要自然轻松,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地解释如何把握切分节奏的演唱,让学生注意唱到切分节奏时就要数好拍子,这样做老师说得很累,可学生有的不愿听,有的听不懂,有的做不到……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畏难的情绪,不敢去唱高音,因此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启发他们,让他们在动词后面的空拍上加入一些象声词,既可以很形象地表现这些动作,又可以让学生在空拍时有事可干,不至于很迷茫地一味去念节奏。这样学生唱起这几句话时就变得简单、轻松、自然了。

二、歌唱的姿势

良好的姿势对于歌唱者很重要,用一个漂亮的姿势去唱歌才会唱出漂亮的声音,唱歌的姿势包括站姿、坐姿,面部的表情,简单的动作以及呼吸的变化。

课堂教学中以坐式唱歌为主,坐式唱歌,要求上身自然挺直,端正,两腿弯曲分开,看课本唱歌时,要求两手拿课本视唱,划拍时,左手持书,右手用小动作轻轻划拍。总之,指导原则是姿势正确自然美观,有利于歌唱和身心正常发育。同时还应注意,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那些不正确的姿势,如:仰头、挺胸过高,精神过于紧张等,既影响呼吸、发声器官的正常活动和声音的流畅,又不美观,这样就不利于歌唱和学生的正常发育。可结合实践活动,给学生做示范。

面部表情要求面带微笑,小学音乐多以欢快活泼的旋律为主,所以学会自然的笑是学好面部语言的基础,常说“眉开眼笑”,所以要想“笑”就要先“开眉”,小学生有个习惯就是一唱高音就容易仰头、皱眉,而他们自己又往往不易察觉,所以我建议学生在家对着镜子轻声练习,这样他们没有了在老师同学面前的害羞和尴尬,也能亲眼看到自己面部表情的不足并予以改正,让镜子说话,自己体会自己改,而不是老师灌输式地说好或坏,然后学生又灌输式地学或改。

三、歌唱中的呼吸

呼吸似乎很简单,因为人自出生就已是个呼吸能手了,可也许正因为太过于得心应手了,才使得它又似乎变得陌生而生疏了,当我让一个学生试着吸气再呼气,然后体会自己胸腹的变化时,我却发现有学生吸气时腹部收缩而呼气时则突起。我就给学生以气球为例,学生很清楚地告诉我“吹气使气球膨胀,放气使气球收缩。”让他们意识到正确的吸、呼和胸腹胀、缩的关系。

技能培养范文第3篇

尽管在国家、省、市技能大赛上捷报频传,人们往往用“技能在手,就业不愁”来形容中职生,但是繁荣表象下面难掩中职生的“先天不足”,教育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容忽视。1.学校方面。中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大部分中职生就业岗位是一线操作人员,但技能培养恰恰是一些职业学校的薄弱环节,不少学校缺乏基本实训设备和师资,只能在黑板上“种田”、教室里开机器,学生缺乏真刀真枪的实战能力,毕业后无法满足企业用工需要。2.学生方面。中职生多为15~18岁之间,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时期,对未来生活和所从事职业充满幻想,但对走进企业、独立生活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因而许多学生对技能操作训练不够重视,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笔者经常发现本应在车间进行实训的学生在外面游荡。还有些学生受普教学习方式影响,重视文化课轻视技能训练,动手能力差、技能不过硬;有些学生不愿到生产一线工作,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眼高手低,频繁跳槽。因此,中职生的职业技能素质和企业要求之间有很大差距。

二、中职生职业技能培养的主要途径

面对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中职学校应从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多个环节上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1.依市场需求确定培养方向。

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和“职业性”特点,决定了中职学校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职业岗位要求确定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因此,学校应与社会各行各业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动向,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学生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适应性和岗位针对性的有机统一。以北方工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在多年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专业布局:利用技工教育与中专教育的宝贵经验,将普通中专的专业与技工学校的工种对接起来,如将普通中专的工业设备安装专业与技工学校的铆工、管工对接,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与车铣刨工、钳工对接,把专业分解成多个工种开展招生、教学培训和就业安置,为企业选择员工、学生选择专业提供清晰、明确的概念。

2.根据经济发展设置和调整专业。

专业是学生当前的学习范围和今后的工作领域,是教育与经济的接口,是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首要环节。因此,在设置和调整专业时应注意以下方面:(1)要瞄准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中职学校的专业结构必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以发展的、动态的眼光来分析本地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中职学校要走出校园,主动上门、积极联络相关行业企业,及时了解市场用工动态,及时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在此基础上对专业建设进行评估和论证。(2)要面向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伴随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与经济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中职教育也必然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努力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技能型人才。以辽宁省为例,随着“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等各项发展战略的实施,我省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钢铁、石油、石化、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相应地,职业教育也必须加速调整专业结构,及时开发新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淘汰过时专业,加强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如工业设备安装、机械加工、金属热加工、机电一体化等。(3)要体现适应性与前瞻性。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必须具有一定灵活性,适时适度开发新专业,改造和淘汰旧专业,及时调整并细化专业培养方向;必须处理好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新兴专业与传统专业、宽口径专业与岗位针对性专业的辩证关系;必须按照技术领域未来发展需求预测专业发展方向,达到适时性与前瞻性的统一。一般而言,所设立的专业应该是在分析研究今后3~5年里经济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在学校所属产业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或在全省有一定的影响力的、独特性的专业品牌。

3.围绕职业能力实施教学改革。

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设置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离校后能否直接上岗、转岗及后续发展。针对统编教材的不足,可以在基础课“够用”、专业课“适用”、实践课“实用”的原则下,多渠道开发校本教材,使课程内容设置贴近社会、贴近企业、贴近岗位实际。我校自2005年开始尝试在各专业实施教学改革,把《物理》教学内容分散在《工程力学》和《电工基础》课中讲授,《计算机绘图》结合《机械制图》讲授,《专业工艺》结合学生实习期间讲授。整合后,技能课和理论课的比例由原来3∶7变为1∶1,如工业设备安装、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每学期理论教学9周,专业技能实训9周,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技能操作训练。(1)要结合学生实际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中职生实际,通过多种教学法增强其学习兴趣;要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陈旧模式,广泛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要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能力测评。对中职生的考核应该从“重知识不重能力”转变为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除笔试外,还可采取口试、答辩、现场测试、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我校从2005年逐步改革了学生成绩考核办法,将学生成绩考核分成平时考核和期末总结性考核两部分:平时学习过程考核占30%,主要根据出席情况、学习态度、完成作业数量和质量、解决问题能力来确定分值;期末总结性考核占70%,采用答辩的方式评定成绩,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有一定要求的综合性作业或实训作品。在完成过程中,学生要制定实施方案,可查阅技术规范、书籍,学生之间可以相互研究也可以向教师请教;学生要向考核委员会展示作业或作品,陈述实施方案,回答考核委员会提出的相关问题;考核委员会根据完成综合性作业或作品的质量、方案陈述,以及问题回答情况综合评定成绩。2005年我们在管工、铆工、钳工三个专业试行,目前已向其他主干专业推开。该考核办法体现了由选拔考试向达标考试的转变,由记住什么向会做什么的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受到学生欢迎。

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技能培养。

技能培养范文第4篇

一、目前职教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差,兴趣低。计算机的学习对学生的基础课程的要求比较高,而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文化基础恰恰比较薄弱,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兴趣不高。

2.课程与就业脱节。很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过于简单和笼统,有些课程开设不合理,许多实用性强、专业性强的课程和应用软件没有学到,同时由于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对计算机知识的更新和应用能力,致使计算机教学与就业需要相脱节。

二、建立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相结合,坚持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计算机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模块:一是“基础技能模块”,主要是一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等;二是“专业技能模块”,即根据专业分类、岗位就业目标确定的各类具体学习模块。学校可以从计算机这个大专业中再细分出多个具体的小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可以选择不同的小专业,也可以组合多个模块进行学习。两个模块的具体的内容和分类如下:

1.基础技能模块。该模块面向各类专业学生开设,可以安排在第一学年内完成。主要分为两个小模块:(1)计算机基础模块:中心课程为《计算机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等。(2)办公自动化模块:中心课程为Office 办公软件、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

2.专业技能模块。在第二、三学年可以根据学生爱好及市场需求,开设多个小专业。主要可以分为:(1)电脑组装和维护模块:中心课程为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计算机的销售与服务。(2)网络技术模块:中心课程为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3)广告设计模块:中心课程为平面设计、Photoshop。(4)动画设计制作模块:中心课程为FLASH、3DMAX。(5)影视制作模块:中心课程为Adobe Premiere、Maya。(6)程序设计模块:中心课程为VB 程序设计、C 语言、ASP 程序设计等。

三、选用合适教材,优化教学模式

计算机教材的选用,直接决定学生的兴趣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在选用计算机教材时,要尽量选用注重实践、有较多实例的教材,老师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编写符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

计算机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因此老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在几年的计算机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模式:

1.演示过程,讲练结合。这是计算机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入门阶段使用此方法。多数学校机房都配置了多媒体网络教室,这样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以锁定学生机,演示操作过程,学生练习时可以开放学生机。但是这种方法用多了,学生会觉得枯燥,也不易培养学生创造力。

2.案例引导,任务分解。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实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讲解FLASH 遮罩动画时,以制作“旋转的地球”动画为案例,把该动画分解成制作背景、制作地球、制作移动的地图、制作地球的旋转效果、添加音乐这五个任务,让学生逐个完成,使得原本对学生来说很复杂不知道从何下手的问题变得简单,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疑自学,设错分析。直接经验的学习,其经历往往是不可以代替的。计算机学习中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常需要让学生先进行自学摸索,待出现问题后,再引导解决,获得真知。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敢于放手,设置疑问,让学生自学。老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使用程序中的帮助、利用网络自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有些内容,教师可以先不讲,让学生在原先的基础上练习,待练习中学生出现问题,发生错误,提出疑问时,老师才引导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或学习新的内容。例如在学习C 语言程序设计时,老师要鼓励学生自己编写程序,且上机测试程序,发现问题再进行修改,这样要比老师直接修改学生的程序效果要好,学生更能加深印象。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技能培养范文第5篇

1.1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失衡我国中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现有的专业知识体系与能力结构已经出现严重失衡。一方面,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更新速度较慢,而会计实务操作的变化要快的多,使得我国中职使用的会计专业的实践教材远远无法跟上会计实务的发展,很多课本中的事例过于陈旧,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投入工作之后才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只能再对全新的会计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我国中职学校更多的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还是以课本为主,知识结构过于单一。教学方法也是以填鸭式的教学为主,很少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另外,书面考试的考核方法也让学生更多地选择死背课本内容,缺少实践,不能真正地全面提高自己的技能,在将来的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也难以灵活准确地解决。1.2专业实践不足难以形成专业能力对于会计专业而言,专业实践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多数的中职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社会实践机会很少,有些学生虽然在一些单位得到实习机会,很难在关键岗位中得到锻炼。因此,校内实习实训室就成为了广大会计专业学生的主要实践方式。但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实训室建设并不完善,很多方面都较为落后,通常只是通过老师出一些较为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做一些会计分录、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编制简单财务报表等工作。另外,很多中职学校对实训室的投入不大,使得实训室无法及时进行设备及软件的更新,很多学校都没有会计电算化实训室,能够应用先进教学模拟软件的实训室更是少之又少。中职学校也很难在社会中谋求稳定的合作单位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这些都使得学生缺少专业实践,阻碍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应变能力的培养,使其难以形成优秀的专业能力。

2提升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技能的措施

2.1构建科学的实践课程体系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会计专业技能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构建科学的实践课程体系,因为会计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们未来在人才竞争中的地位。目前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会计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这种教学体系虽然保证了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和完整性,也比较容易组织教学,但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往往使得理论脱离实际,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作用大打折扣。所以,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保证课时的情况下,按照工作技能需求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整合,减少对学生技能提高帮助较小的理论课,增设实践教学课程,不断淡化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界限,进而构建科学的实践课程体系。2.2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教师们带来了更多更好的教学手段。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很多会计问题会面临数据量过大,业务处理过程繁琐等挑战,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采用手工的方法解决。使得很多重要的会计实例的教学也只是草草了事,只是为学生简单讲述一些基本原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情况就得到显著改善了,一方面,会计教学软件可以轻松解决很多复杂的会计问题,传统教学方式下不便表述的一些会计理论、方法、实务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必然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专业知识。另外,也可以积极建设网络学习系统,利用网络系统建立一个模拟的会计实验环境,让学生们可以在局域网中进行信息检索、搜集和处理的实验。2.3建立功能齐全的会计实训室一般来说,会计专业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思维技能两大方面。例如珠算、点钞这些侧重于操作的技能要加强对熟练动作或程序的训练。例如会计点算、记账这些侧重于思维的技能训练需要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思维环境中。由于学生们参加社会岗位实习的机会不多,建立功能齐全的会计实训室就成了重中之重。实训室要尽量模拟财会岗位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专业老师的培训和指导,让学生在实训室内多看、多听、多做,从各方面培养学生们的操作技能。还要根据技能培训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对实训资料进行编写,在保证资料的真实性下,突出其互补性及针对性。会计专业课之间的实训资料也要进行整合,避免对同一技能的重复训练。另外,学校要加强和社会中各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企业实习的机会,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使学生毕业后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2.4强化专业教师的能力培训要提高会计专业的总体教学质量,不仅要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中下功夫,还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教师虽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较为熟练和全面,但对企业会计实务的了解不够深刻,对社会所需的最新业务知识也比较匮乏。对此,学校应当定期的派教师轮流到企业参加会计实践,获得第一手的实践案例,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师也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应用。还可以定期设立会计技能大赛,调动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2.5实施双证及多证培养措施随着就业竞争的不断激烈,对毕业生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学校要积极鼓励学生在就读期间参加各类专业技术等级的考试,这不仅可以反映出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也可以使学生毕业后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学校也要提倡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去切实地感受社会竞争的激烈,激励他们更加努力积极地学习。2.6完善技能性教学考核体系传统的卷面考核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教学环节复杂、学习内容丰富的技能型教学了。技能型教学的考核也必须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保留常规笔试的情况下,加大对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的考核,对于可采用实践的形式进行考核的内容,都要进行考核,并提高技能教学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据的比重。另外,还要在其他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例如出勤情况、积极性等,学生参加实训的态度和表现也要作为考察项目。结合各方面得出最终评价。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