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作文(精选5篇)

  • 苏武作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回城时,坐在马背上的苏武头发和眉毛全白了,而手里还紧握着出城时拿着的旌节,全城人民都来迎接他。没有一个不为之落泪的。 苏武在北海的艰苦生活令我十分感动,没吃的没穿的,在那种恶劣情况下他竟然没有丝毫的考虑自己,而还在担心汉朝的江山社稷,这是…

苏武作文(精选5篇)

苏武作文范文第1篇

汉武帝为了答谢匈奴单于的善意,命苏武带领军团出使匈奴 一个荒凉的国度。因为 虞常事变 ,苏武等人被扣押,面对名和金钱的诱惑,面对酷法严刑,有人屈服了,得到了荣华富贵,而苏武始终不肯向匈奴单于面向称臣。为此,他被流放北海边牧羊,条件十分无理 公羊生仔,苏武才能获释归汉。

寒风刺骨,苏武早就被冻僵了,他那件薄薄的上衣早已经受尽了了风雪的覆盖。 渴饮雪,饥吞毡 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并没有投降,去选择那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而是心里坚定着一个信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相信汉朝一定会来救他的子民的。这一等就是十九年。

回城时,坐在马背上的苏武头发和眉毛全白了,而手里还紧握着出城时拿着的旌节,全城人民都来迎接他。没有一个不为之落泪的。

苏武在北海的艰苦生活令我十分感动,没吃的没穿的,在那种恶劣情况下他竟然没有丝毫的考虑自己,而还在担心汉朝的江山社稷,这是平常人能做得到的吗?在自己的贞洁与荣华富贵之间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自己的贞洁以及对国家的忠诚。要是你,你会怎样选择呢?

苏武作文范文第2篇

恍惚间,我变为一个小侍卫,我看着不一样的事物,很茫然。但突然传到苏武前来受审讯。

我看见苏武,他看起来没有一丝一毫紧张,昂首挺胸的走进殿内,还未等别人说话,苏武便说:“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说完就拿初到来自尽,衣服上还快就有一部分变为血红色,着颜色深深刺痛我的眼睛。虽然我知道是这个情节的发展,但是亲眼见到我还是很惊讶,心中很是佩服苏武,很佩服他的气节。胡来,经过卫律的劝降,苏武没有答应,被单于囚禁起来。天上下着雪,很冷,房屋地上全都是雪,洁白无瑕。单于不给他吃的喝的,他也勉强的活了下来,我试想了一下,如果是我一定坚持不下来,忍受不了这些苦难,更是佩服苏武。

后来,单于又将他放在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牧公羊,很明显就是不想让他回到汉。在天寒地冻的世界里,无衣无食,却能勉强生存,让我很是佩服。那里很冷,没有人就更加显得凄冷。他牧羊,捡野果,掘野鼠,维持生活,尽管有时很饿,下完雪很冷,但苏武一直坚持着,从未说过投降二字,依然坚持热爱自己的祖国,不背叛。他衣衫褴褛,手握使节杖,傲然立于茫茫雪原中,他身体骨瘦嶙峋,而那目光却仍然深邃,不可抗拒。岁遭遇了种种磨难,但我依然觉得,他还和以前一样,还是那样昂首挺胸。

这一路上,苏武经历了很多诱惑,面对卫律和李陵的劝降,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他,没有投降,没有退缩,他始终信念如磐石一样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他依旧热爱他的祖国,一心只为不辱使命。

我从梦境醒来,仿佛眼前便是苏武牧羊时的情景,苏武的步子稳重有力的踩在雪地上,他越走越远,但背影却让我觉得很高大,犹如巨人一般。

苏武作文范文第3篇

一、威武不屈、气节使然

文章着力表现苏武将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在胡地的崇高使命,为此他不惜两次自杀:一是缑王虞常等谋反失败,当苏武知道这事必当牵连自己时,害怕受到匈奴的侮辱,有负国家重托,因此“欲自杀”以避免受审,后被张胜、常惠制止;二是单于派卫律招降苏武,苏武为了不“屈节辱命”,便要“引佩刀自刺”。此事使得“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亦想趁机招降苏武,遂派卫律去做说客: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 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卫律本想说服苏武投降,岂知威逼不行,改用利诱,这一来更招致苏武的反感,使其由“武不动”“武不应”直接发展到“武骂律”,因此“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而卫律是怎么添油加醋禀告单于的,不得而知,只是单于这次动了大怒:“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从上可见单于“绝不饮食”只想以断粮的方法逼苏武投降,然而发现苏武在大窖中依然能够吃雪吃旃毛顽强地活下去,这更激起单于与之一较到底的决心,而苏武的斗争方式也在发生转变:一开始匈奴想通过审问去羞辱这位忠君爱国的汉朝使臣,他便千万百计求死以反抗;到后来匈奴希望通过恶劣的生存环境来摧垮他顽强的意志时,苏武便要想方设法活下去。若“羝乳乃得归”如上文所言是匈奴无意放还苏武,那么苏武在北海所要做的事就是活下去,活出汉朝使臣的尊严,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矢志不渝。

此外,从苏武和卫律的对话中亦可见端倪,面对卫律恬不知耻的劝降,苏武骂曰:“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从上可见苏武心中一直铭记自己的使命――为汉匈两国友好而来。他知道单于只是“益骄”,却并非想断了两国的友好往来,而是卫律从中作梗,使得汉匈关系恶劣到极点,好像卫律和苏武之间一直有不共戴天之仇,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单于弟於y王去世后,卫律“盗武牛羊”,使苏武再次回到“穷厄”的窘境。再反观《苏武传》原文:“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这句并没有写明“羝乳乃得归”到底是单于本人的原话,亦是作为传话筒的卫律故意添加之词?其目的是不是借单于之口击垮苏武最后的心理防线,使苏武彻底断了归汉的念头?但苏武深知,无论“羝乳乃得归”到底是谁说的,匈奴人想迫使其归顺的决心是一致的,那么他又怎么可能因饥寒冻馁而去吃这群象征着意志、节操、使命、尊严的羊呢?

二、牡牝分牧、任务使然

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气节论”,其实苏武不吃羊还有更现实的一个原因:苏武去北海牧羊,并非是真要等到公羊生了小羊,这里的“羝乳”不是公羊产奶,而是公羊和母羊产仔。首先,从上文分析可见,单于且L侯并非真心要苏武生不如死,不过是苏武宁死不降,且L侯想挫其锐气罢了;其次,单于还想让苏武适应匈奴的生活方式,断了归汉的念想。这也反映了匈奴族的生产生活习惯――自食其力,无单身之人。此外据《续后汉书》所载,“(匈奴)男女皆自食其力,生长于兵,无单家而众以强”。因此,游牧民族的匈奴人,要想让苏武自食其力,其主要办法就是让其去北海牧羊,而去自然环境恶劣的北海之地,是因为苏武此时的重要身份――单身“戴罪”之人。因为“戴罪”,所以匈奴要让他饱受艰辛,击垮其不屈的意志,从而能够说服其诚心归顺;因为单身,他又是放牧种羊的最佳人选。所谓的“种羊”(即牡羊、公羊),要从当时的养羊技术说起。

西汉时期匈奴如何养羊,于今难以考证。然而明代的《夷俗记》中还是有关于蒙古人饲养牲畜的重要资料:“大抵马之驹、牛之犊、羊之羔每年一产。产于春月者为佳。羊有一年再产者,然秋羔多有倒损之患,故牧羊者每于春夏时以毡片裹羝羊之腹,防其与牝羊交接也。”可见为了保证羊羔产在春天且顺利存活,明代的蒙古人便人为控制生育,其实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种更为科学的办法控制生育:牡牝分牧。也就是说,平时将牡羊和牝羊分群放牧,在牝羊时,将牡羊放入牝羊群中。萧爱民在《“苏武牧羊”所反映的匈奴族养羊技术》一文中也谈及此事,并认为放牧种羊的人一般是单身汉或丧妻的老年人。放牧的地方多是离家很远的山区。

可见,匈奴人将苏武徙至北海放牧,并非是给他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而是希望将他作为专门放牧种羊的人,且苏武当时确是单身一人,又兼戴罪之身,是最佳人选。然而萧爱民的这一说法还有一大漏洞,因为《苏武传》中两次讲到苏武在北海的时间: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y王弋射海上。

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从上可见,五六年后苏武没有离开北海,且在匈奴十九年一直未曾离开:因为汉使诈称汉天子在上林苑中涉猎时得到一只脚上系有帛书的大雁,书信上说苏武等人在北海荒泽之地,单于才说了实话;如果苏武并非还在北海,单于亦不可能“左右而惊”“谢汉使”。所以说从上述两则材料可见苏武自从去了北海牧羊后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若他是专门放牧种羊,那么按照匈奴所承诺的“羝乳乃得归”那样,苏武理应离开北海蛮荒之地。原来这其中还有一大重要隐情,即苏武在北海娶妻生子:

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

苏武归汉后,他的儿子苏元因为参与谋反而死,皇上怜恤苏武年老,问他在匈奴是否娶妻生子,苏武坦言尚有一子“通国”遗留胡地,皇上便花重金将其子赎回。而这一细节在人教版教科书上只字未提,“至于苏武在匈奴娶胡妇生子的事情只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略提一笔。这同样有利于突出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吴汝煜先生看来,苏武在胡地娶妻生子有辱其伟大的爱国形象,使其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大打折扣,这也使得国人在谈及苏武时和班固一样似乎有意为尊者讳,避而不谈,但这其实掩盖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苏武虽然在北海生活艰辛,也仍一心归汉,但渐次适应了匈奴人的生活方式,娶妻生子,北海牧羊,身心渐次安定于此。对此明人王达亦言:“苏武牧羝北海上其节凛然,固不可及矣,然取胡妇生子,抑又何也?……取妇生子,一以安匈奴,一以全性命归汉也。”苏武“安匈奴”“全性命”,又未尝不是“安自己”“全家庭”呢?因此他之所以没有“羝乳乃得归”,并非是匈奴戏谑食言,而是苏武已经适应了作为“放种羊人”这一身份,像张骞一样,和所有的匈奴人一样,自食其力,步入生活正轨。

综上所述,苏武之所以没有吃羊,一则可能是慷慨激昂的民族正气所致,当匈奴千方百计想挫其锐气时他便宁死不屈,断不可因为匈奴“廪食不至”就吃自己放的羊,这和自己先前慷慨赴死的形象完全背道而驰,那时不用匈奴借机感化,他自己都会觉得自取其辱,那么在接下来与匈奴的对抗中已经在气势上完全败北,只有听之任之,而后的李陵说降也就会有转机,因此若“羝乳乃得归”是匈奴出的一道无法完成的命题,那么苏武所做的做大的努力就是以决绝的姿态对抗匈奴逼降的。二是“羝乳乃得归”若是指苏武作为放牧种羊人在完成任务后得以离开北海,那么苏武在北海娶妻生子且十九年没有离开就说明了他要么已经适应在北海的生活,要么“扎根北海”以保全尊严、“娶妻生子”以保全性命,但无论如何匈奴人已将渐次达到自己的先初目标:安顿苏武,胡化苏武。若是苏武没能幸运归汉,他或许已将自己许为半个胡人,试问汉室家中母亲“已不幸,(李)陵送葬至阳陵”,长兄“伏剑自刎”,幼弟“惶恐饮药而死”,妻子“闻已更嫁”,孩子“存亡不可知”,而匈奴人毕竟给他一个可感而温暖的家,这时的苏武,吃不吃自己放的羊,吃不吃匈奴的羊,又能怎样?

参考文献:

[1][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2]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主编)《民族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3][元]郝经《续后汉书》,中华书局1985年版。

[4][明]萧大亨著,崔春校注《夷俗记校注》,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西渡编《名家读古文》,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版。

苏武作文范文第4篇

建元二年(前139),张骞受命率众100余人,出使大月氏。当时汉武帝听说大月氏有报复匈奴之志,于是遣使前往,希望能够形成合力夹击匈奴的军事联盟。张骞西行途中遭遇匈奴人,被长期拘禁,10年左右才得以逃脱。他继续履行使命,西越葱岭,行至大宛,抵达已经定居在今乌兹别克斯坦阿姆河北岸的大月氏。然而大月氏因新居地富饶平安,无意东向与匈奴进行复仇战争。张骞只得东返,在归途中又被匈奴俘获,扣留一年多,乘匈奴内乱,方于元朔三年(前126)回到长安。张骞出行时随从百余人,13年后,只有两人得以生还。他亲身行历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诸国,又对附近五六个大国的国情细心调查了解,回长安后将有关信息向汉武帝作了汇报。张骞的西域之行,以前后13年的艰难困苦为代价,使中原人得到了前所未闻的丰富的关于西域的知识,同时使汉王朝的声威和汉文化的影响传播到了当时中原人世界观中的西极之地。虽然不能说在张骞之前中土与西域没有交往,然而他作为以中原大一统王朝官方使者的身份开拓域外交通通路的第一人,对于中西交通发展的功绩,确实有“凿空”的意义。

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张骞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因为了解地理情势,熟悉水草资源,他以行军向导的身份,为远征军的胜利提供了交通方面的重要保障。加之此前有远使绝国之功,张骞被封为博望侯。张骞又以对西域地区地理人文的熟悉,建议汉武帝联合主要活动地域在今伊犁河流域的乌孙。汉武帝于是拜张骞为中郎将,率300人出使乌孙。张骞的副使还曾经前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乌孙遣使送张骞归汉,又献马报谢,后来终于与汉通婚,一起进军击破匈奴。汉军击破匈奴,打通河西通道之后,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张骞再次奉使西行,试图招引乌孙东归。这一目的虽然没有实现,但是通过此行,加强了汉王朝和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

由于张骞的努力,西域与汉帝国建立了正式的联系。此后,汉与西域的通使往来十分频繁,民间商贸也得到发展。张骞在西域地区享有很高的威望。后来的汉使,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西域地区50国接受汉帝国的封赠,佩带汉家印绶的侯王和官员多至376人。而康居、大月氏、安息、罽宾、乌弋等绝远之国也有使者频繁往来,据说一时诸国“莫不献方奇,纳爱质”(《后汉书·西域传》),于是“异物内流则国用饶”(《盐铁论·力耕》)。传说许多西域物产,如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都是由张骞传入中土,这样的说法未必完全符合史实,但是张骞对正式开通丝绸之路的首功,却是不能磨灭的。

张骞在中亚的大夏时,曾经见到邛竹杖和蜀布,得知巴蜀有西南通往身毐的道路。“身毐”是?《鹊墓乓朊:何涞鄹菡庖环⑾郑谠髟?(前122)派使者从巴蜀启行,试图由此实现和西域的交通。于是,汉王朝和当时称作“西南夷”的西南地区滇、夜郎等部族的文化联系逐渐密切起来。这条道路,有人称之为“西南丝绸之路”。

另一位可以与张骞比列的人物,即同样以“奉使”成就盛名的苏武,被匈奴拘禁19年,直到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方才回到汉地。苏武不为威胁利诱所动,甚至“引佩刀自刺”,至死不降匈奴。最艰难时,曾经以雪和毡毛充饥。他壮年出使,归汉时“须发尽白”。苏武的典型事迹,即所谓“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班固认为他是实践孔子提出的“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原则的典范(《汉书·苏武传》)。在汉宣帝时,苏武已经成为图画形貌于麒麟阁的11位名臣之一。

苏武作文范文第5篇

正因为如此,《苏武传》才会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成为学生的研习资料。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民族气节,塑造其健康的精神人格、心理品格,引导学生探讨在新时代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如果通读《汉书・李广苏建传》就会发现,教材是作了删节的。《汉书》中,苏武的事迹在其父亲苏建的生平之后。《汉书》中的苏武虽有局限,却更真实。教材编者保留了有助于表现苏武“高大全”的部分,而将自认为有损于苏武光辉形象的内容毫不客气地删掉。如果你以为你所看到的就是真实的苏武,则大谬不然。告诉学生一个真实的苏武,非常必要。

下面,我们以人教版教材为例,结合相关文献,走近真实的苏武,并对“如何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价值”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呕血”与“冷血”

在世人心目中,苏武是被目为民族英雄的。著名的爱国歌曲《苏武牧羊》就很能传达这一认同:“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旌落犹未还。历经难中难,心如铁石坚。”不过,支撑苏武苦忍十九年依然“心如铁石坚”的原因,恐怕不是一句“心存汉社稷”所能简单概括的。

教材中保留了李陵第一次劝降时苏武的回答:“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我们大抵可以从中找到答案。苏武的精神支柱,除了坚守民族大义,还有对武帝的感恩和忠诚。而在君国一体的封建社会,爱国即是忠君,忠君即是爱国;君即是父,既是臣子的性命之父,更是臣子的灵魂之父。而且,君在臣心目中的地位,一般是远远高于生身父母和其他亲人的。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苏武在得知汉武帝驾崩后的表现:

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呕)血,旦夕临数月。

汉武帝刘彻的死,竟让身处匈奴的苏武痛哭至吐血的地步,且每天早晚祭奠,长达数月之久。这与此前他听到兄死弟亡、母死妻嫁后,不为所动的“冷血”形成了鲜明对照:

前长君(苏武之兄苏嘉)为奉车(都尉),从至雍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苏武之弟苏贤)从祠(祭)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掌车马之官)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这是李陵劝苏武时说的话,或许有煽动情绪、挑拨是非的意味,事实却不会有出入。这事实是:苏武兄弟二人都因为一点点小事,“龙颜一怒”,就吓得赶快自杀;其家庭遭遇巨大变故。但是,苏武却回答说: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这简直是令人匪夷所思!苏武父子,在汉武帝时所谓的“位列将,爵通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苏建曾“以校尉从大将军青击匈奴,封平陵侯”,后来“以右将军再从大将军出定襄,亡翕侯,失军当斩,赎为庶人。其后为代郡太守,卒官”。苏武“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中厩监(园中马厩官员)”。苏武的父亲因功封侯,理所当然,但仍一波三折,充满险恶;苏武兄弟三人担任的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官职,犯得上“肝脑涂地”、“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吗?苏武之愚忠与人格扭曲,于此可见一斑。

班固特意写此一笔,当然意在表现苏武对皇帝的忠,无限的、无条件的忠。班固笔下的这两处描写,正是相映成趣、相映成泪的笔墨,它写尽了中国古代忠臣的悲剧人格与悲剧命运!

李陵还说了一段话,可以说是汉武帝晚年“写真”:“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另一张面孔是喜怒无常、刻薄寡恩和残忍嗜血,这是人所共知的秘密。姑再举一例以佐证。《史记・酷吏列传》记载,酷吏王温舒以杀人为乐,残忍成性。汉代处决犯人,以十二月为限,春天到来,不能再杀人了。王温舒迎风感慨:如果让冬天再长一个月,我的事(处决犯人)就办完了。(会春,温舒顿足叹曰:“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司马迁对此直言不讳:“其好杀伐行威不爱人如此。天子闻之,以为能,迁为中尉。”汉武帝欣赏并提拔这样的杀人魔王,只能说明二者臭味相投。其“口味”如此之重,真是叫人夫复何言!

苏武对汉武帝的另一面,不会一无所知,但他依然为之“呕血”,却对自己遭受的人伦惨剧没有或不敢有任何情感的流露,专制与愚忠对人性的戕害,在此一览无余。虽说对古人应抱有“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苛求是不对的,但在今天,如果还对苏武的这些局限性熟视无睹,反而一味唱赞歌,其居心又何在呢?

二、苏武与“胡妇”

一般人不知道苏武曾经有过一段跨国婚姻,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班固写到这一节时,故意轻描淡写;二是我们主流的宣传中,刻意回避这一史实。仿佛这是苏武行迹上的污点,说出来苏武就不伟大了。

关于苏武的异国婚姻,班固的记载十分简略,也十分隐讳: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宣帝)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

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中收录了李陵写给回汉后的苏武的一封回信《李少卿答苏武书》,最后一段有这么一句:“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虽然从唐代起就有人认为这封信是后人假托李陵而写,连坡也认为是齐梁间人所作。但即使是假托,也源于《汉书》中这一记载的真实源头。

可见,苏武在匈奴娶妻生子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汉武帝对此不会完全不知情,汉宣帝主动问起,亦可见他并不以此为忤。皇能够宽容苏武在匈奴娶妻生子,班固为什么不写呢?我们推测,班固不敢写,是怕有损苏武形象。而后世的道学先生,更是极力掩盖真相,盖因此“胡妇”是个麻烦,让他们“存天理灭人欲”的信条无法自圆其说,持节不屈与娶妻生子并行不悖,着实让他们感到很“窘”。

然而,在我看来,忠义如苏武,刚烈如苏武,坚韧如苏武,拒绝了匈奴的荣华富贵,却没有拒绝匈奴的女人,恰恰体现了他的真实。

其实,苏武的经历并非个案。《汉书・张骞李广利传》记载,张骞出使西域,被匈奴扣押,“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还是苏武的后人苏轼看得通脱,他在《东坡志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太守杨君素、通判张公规邀余游安国寺。坐中论调气养生之事。余曰:“皆不足道,难在去欲。”张云:“苏子卿(苏武)啮雪啖毡,蹈背出血,无一语少屈,可谓了死生之际矣。然不免为胡妇生子。穷居海上,而况洞房绔疏之下乎!乃知此事不易消除。”众客皆大笑。余爱其语有理,故为录之。

苏轼赞同、欣赏他的朋友的话,认为苏武如常人一样,有人之大欲,如此而已。有必要遮遮掩掩、藏藏掖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