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年华(精选5篇)

  • 苦乐年华(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由于家庭贫困,13岁那年,小春就辍学了。此后,他开始给一些缺少劳力的农家打短工,每天帮别人插秧、种田、割稻。营养不良加上日光曝(pù)晒,好几次他都晕倒在田地里。就是这样,小春也总是想着法子让自己乐,让周围的人同乐。 生活是最严肃的老师 1980年,小春随爸…

1967年,陈小春在广东省惠阳县出生。他的爸爸是建筑工地的一名工人,做一天工算一天工钱。遇上下雨天,工地不开工,也就没有收入了。小春小时候有点调皮,所以每当爸爸到工地工作,妈妈要出去干活时,没读过书的妈妈担心他会跑出去玩,被大孩子们教坏,就用脚镣把他铐在桌脚旁。这样的童年,也许在别人看来,就像“受虐儿”的经历,可回忆起这段童年时光来,小春说这是父母对他的爱,只是爱的方式和别人不太一样罢了。

由于家庭贫困,13岁那年,小春就辍学了。此后,他开始给一些缺少劳力的农家打短工,每天帮别人插秧、种田、割稻。营养不良加上日光曝(pù)晒,好几次他都晕倒在田地里。就是这样,小春也总是想着法子让自己乐,让周围的人同乐。

生活是最严肃的老师

1980年,小春随爸爸妈妈来到香港。初到香港,生活的艰难是大家始料不及的。全家人都挤在贫民窟的三间笼屋里。每到晚上,各种声响和气味,搅得小春难以入睡。这时,他的心底就会萌生出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一定要出人头地,让全家人住上大房子!

小春决定出去找工作。可是, 15岁的他,身高却只有140厘米,面黄肌瘦,根本没人愿意雇他。无奈之下,小春只好到父亲干活的工地打零工。因为年纪小又很懂事,工友们都很照顾他,只留些像量标线、传空桶之类的轻松活给他干。但不论干什么,小春都特别卖力。

后来,一有空他就跑到装潢队去看人家干活,时不时也给人家打打下手。很快,聪明的小春便学会了铺木地板。一天,装潢队的头儿对他说:“春仔,要不你就到我们队来打工吧,我每月给你300港币!”小春兴奋极了,要知道,多了几百港币,他们就可以租一间正规的小房子了。可是,不到半日,他的双手就扎满了细小的木刺。晚上回到家,母亲就在灯下,小心地用绣花针帮他把木刺一根根挑出来。母亲一边挑一边落泪。第一笔工钱到手后,小春就租了一间小屋,让家人搬出了笼屋。

4个月后,大楼的装潢任务完成了,小春失业了。

得找份工作来帮助父母撑起这个家。那一年,16岁的小春告别了父母,独自一人来到了铜锣湾,在一家大排档打工。小春每天几乎要工作16个小时,切菜、洗碗和拖地样样苦活脏活都得干。

后来,因为一个客人无理取闹,找小春麻烦,老板却为了拉拢顾客当众羞辱他,年少气盛的他,顶撞了老板,卷铺盖走人了。当晚他露宿街头,饿得整夜难眠。

第二天开始,小春又奔波在香港街头。身无分文的他,流落异乡的感觉就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后来,几经辗转后,小春在湾仔的一家规模颇大的理发店里找了一份零工。

理发店的老板是个女人,大伙都叫她蓝姨。蓝姨人不坏,但是特别爱骂人。初来乍到的小春经常无缘无故地被挨骂。有时候,气得他跑到厕所里扇自己的耳光,然后坐在厕所的地上哭。小春很勤快,头脑又灵活,发型师很喜欢他,常传他一些基本的理发知识和技巧。后来,蓝姨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让他去给客人理发。这样,小春每月就能多挣点钱,给家里一点补贴了。

在理发店一干就是两年,小春已从一个瘦弱的少年长成了一个健壮的青年。他也开始懂得寻找更大的发展机会了。

命运的转机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来理发的客人随口对他说,下午要去应试香港无线电视台的舞蹈艺员。小春顿时也来了兴趣,因为他从小就喜欢跳舞。他打听了时间地点,当天便赶去参加考试。意想不到的是,评委居然看中了他灵活的动作和酷酷的长相,当场录取了他。舞蹈艺员每月可拿700港币的酬劳,这可是一笔大收入呀!他的吃苦耐劳受到了教练的赏识,也遭到了同事的嫉妒。大家都嘲笑他是土包子。小春根本不理会,他坚信:只要自己肯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

两个月后,小春作为优秀学员和几个同事一起被推荐给了著名歌手谭永麟做演唱会伴舞。排练的时候,谭永麟注意到小春的动作十分协调,就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说:“你跳得不错,加油啊!”小春开心得手足无措。后来,他又给林忆莲等多位歌星做伴舞,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七年。

直到1992年,小春在林忆莲演唱会的庆功酒会上,唱了一曲谭永麟的《水中花》,让所有人震惊了。星工厂的老板许愿找到他,建议他加入“风火海”组合,于是,小春与朱永棠和谢天华的三人组合“风火海”迅速与星工厂签了约。1994年,小春在电影《晚九朝五》中出演2号人物,荣获了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奖和最佳男配角奖。后来在风靡港台和大陆的电影《古惑仔》中,小春饰演的“山鸡”比郑伊健饰演的“陈浩南”更受好评。这使陈小春名声大震。之后他又拍了很多部电影和电视剧,同时又出了多张专辑。

苦乐年华范文第2篇

兼职做老板权当作娱乐

华灯初放,在新闸路胶州路附近的一家便利店内,电脑公司的业务主管章先生正与店里的两位员工拉家常。原来章先生就是这家便利店的老板。

面对记者的采访,章先生坦言自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从外贸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外贸公司干了不久,便跳槽去经营家电、百货等,前些年加入到了最热门的电脑软件行业,对这个极具挑战性的行业,他非常投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感到要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花了5万元加盟费,开了一家便利店,一开始感觉很新鲜。他形容对小小便利店的感觉如同自己新生的婴儿,而他又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为了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他甚至辞掉了电脑公司部门主管的职务。

然而干了不久,简单而又花费很大劳动力和时间的工作。让他这位抱负很大的年轻人感到用武之地实在太小,于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制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并聘请了两位工作人员,一位管财务、一位管门店,自己便又应聘一家外资it公司,当起了白领。

做完了正职后,他往往利用休息曰或晚上去看一下店,与两位员工进行沟通,还设计许多促销方案,如做一些卡子,设置计分制等来吸引客户。

他说等到时机成熟,就将这些方案付诸行动,虽然这家小便利店目前还未盈利,但他还是很乐观地告诉记者:“权当是一种娱乐和锻炼”。正职副职齐头并进

从小喜欢汽车的小林毕业后,先后在两家汽车销售公司负责销售,对各种国产、进口车了如指掌,开一间汽车美容店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他分析自己有两点优势:一是直接接触客户,每一个买车的客户都是他自己店的潜在客户,在卖车的同时就可以顺便对客户宣传一下自己的汽车美容服务。二是因为工作的关系,自己对汽车美容保养品的一些进货渠道和行情比较了解。

在阂行区找到了一家合适的店面,先期投资7万多元将店开了起来。店开张后,小林作为某大型汽车营销公司销售的优势开始显现。新店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客源,而小林手头恰恰具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小林印制了宣传页,给从前相关客户每人寄去~张,并声明可以打折优惠。而平日里,只要是带客人试车,他总会适时告诉客人,自己的朋友开着一间汽车美容店,如果决定买车,马上就可以带着客人去包装一下新坐骑,这样就为小店直接带来了生意。头脑活络的小林会根据客人的需要,帮着客人做些简单设计,在价格和服务上又给予一定的优惠,这样客人就成了固定客户。

最妙的是,在销售指标快达到一定额度时,小林便将提供汽车美容服务作为和同行竞争的有力武器――“如果你从我这里买车,我可以为你免费做汽车打蜡。”小林算得很清楚,虽然自己的店这边可能有损失,可是,正职这边的任务就完成了,公司的销售提成有不同的额度,上一个台阶收益就大不同。反正都是自己的口袋,不管是左口袋还是右口袋。只要能赚钱就行。

为了正职,不得不关店

“开店和自己的工作原来很难平衡,不是空闲时间多就可以解决的。”这是做记者的陈先生的感叹。

陈先生和李先生合伙开的咖啡馆刚刚关门。陈先生原是一名记者,李先生是一位作家,他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在采访中。他们认识了很多创业者,创业者的成功经历引发了他俩的创业冲动,决定合开一家咖啡店。在经营中,他俩创造了一些新的服务模式,如客人可随时上网;如果客人临时碰上一些需要记下来的事情,每张桌上有现成的纸、笔;座位边有呼叫系统,服务人员随叫随到;续杯的咖啡仍是原汁原味。可是开业不久,问题就出现了。首先是对咖啡经营知识的匮乏,如进货,由于没有经验,他们不知道进的货已经过了几手,进货成本居高不下,一年经营下来,所得利润还不如将这家店面出租的回报多。另外,很多事情不是空闲时间多就可以解决的,开店要和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和不同的人周旋使他们感到非常疲惫,朋友们到店里捧场,这原是件好事。也乐得奉陪,但一些朋友常在午夜时分光顾咖啡店,也非得让他们赶到店里一聚。人的精力有限,时间一长,大大影响了白天的采访工作和写作时间。他们不想再这样疲劳作战,只好咬咬牙,关门了事。

苦乐年华范文第3篇

摘 要:《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近代合唱音乐史上的一个经典曲目,作品在内容上采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中华儿女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动人场面。音乐上汲取了民间音乐的素材,形象地塑造了中华儿女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形象,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力量与民族苦难。音乐创作上讲究典型形象的丰满性。在风格与结构上强调内在统一性,是一部具有民族气派,富于时代特征的音乐作品,是中国大型合唱声乐作品的典范。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近代大型合唱作品的典范,也是我国近代合唱音乐创作史上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每当高歌此作品,高亢激昂的旋律即在人们的心中唱响,它展现的是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展示的是一种激流勇进的黄河形象。这些都是中华民族苦难、斗争、力量的象征。虽然是一首流传了几十年的曲目,它却浓缩了词曲作者太深的情感,包含了中华民族顽强的民族精神。

《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过程非常艰辛,同时又充满激情。词作家光未然曾回忆他的创作经历,《黄河大合唱》原名《黄河吟》,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他率领抗敌演剧三队赴吕梁山工作,在陕西宜川壶口东渡黄河时,亲眼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黄河的惊涛骇浪英勇搏斗的情景,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深深感动了他,并激起了他的创作欲望,当晚三次提笔创作,泪流满面,激动不已,船夫们与黄河的惊涛骇浪英勇搏斗的场面给了他太多的感动。1939年初,回到延安后,作者饱含激情地写下了长诗《黄河吟》,并在同年的除夕晚会上朗诵表演,感动了所有的干部战士。

而曲作者冼星海当时就在现场。长诗的感情深深打动了他,并且激发了冼星海的创作激情。他用了一星期的时间,带病创作完成了这部剧作的初稿。冼星海在日记中写到: “3月26日,今天开始写《黄河吟》,光未然写词,这是一种新作风的象征,内容包括很广……3月27日,身体不怎么好。恐怕是营养不良的关系,继续写《黄河吟》……3月31日,《黄河吟》八首歌曲完成……”①可见冼星海创作环境是多么艰苦。同年5月,《黄河大合唱》在延安由鲁迅艺术学院合唱团演唱,冼星海亲自担任指挥,获得巨大的成功。演唱气势磅礴,反映出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正如《乐记》中所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②《黄河大合唱》正是作者对于中华民族的抗争力量的感动与感悟,才能创作出如此经典的音乐合唱作品。今天我们再度欣赏此作品时,民族之魂,黄河的英雄形象,中华民族的苦难与力量的象征,依然清晰可见。

《黄河大合唱》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音乐成就与独创性。这首作品的创作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庄严地讴歌了中华民族的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英雄气概。这部作品的词写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音乐表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其高度的思想性、象征性、艺术性为我国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

《黄河大合唱》包含了八个乐章(不含序曲),以朗诵与乐队为背景将八个乐章全部串联起来,同时又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内容与形式上对比异常鲜明。作品以塑造形象为主题,即黄河船夫形象与黄河妇女形象。在情节的展开与情感的发展上,紧密统一,作品的音乐大量吸取民间音乐的因素,整个作品的旋律发展、形象刻画基本上建立在三个主题上——《黄河船夫曲》《黄河怨》《怒吼吧,黄河》。

一、中华民族力量的象征——黄河船夫

《黄河船夫曲》为整首作品的第一乐章。词曲作者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船夫们与惊涛骇浪的黄河顽强搏斗的惊险场面。这首作品的词富有生活的升华,音乐具有民间音乐的提炼。这些都是与创作者的生活磨练密不可分,词作者光未然经历了横渡黄河并亲眼目睹了船夫们与汹涌的黄河进行搏斗的场面,正如著名的作曲家郑律成所说:“没有生活的积累,没有生活的基础,写不出像样的、有分量的作品。因为自己的感情是社会的反映,没有那个生活,怎么能写出有分量的作品呢?”③《黄河船夫曲》正是创作者深厚的生活素材积累的产物。音乐曲调采用民歌劳动号子中的船夫号子为素材,运用主导动机贯穿全曲的手法来塑造不屈不挠的船夫形象,从而展示出中华民族的抗争力量。

音乐采用了民歌劳动号子中船夫号子的音乐元素。在音乐开始,展现出贯穿整个作品的音型,为我们展现了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斗的图画,显示出祖国的危难。作者用定音鼓采用十六八的节奏型,急促地引出船夫粗犷有力的四次呼喊:“划哟、划哟、划哟、划哟”,接着就是三连音节奏“冲上前”。音乐急促而有力,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敌的呐喊。

在这号召性的呐喊之后,词作者在这里开门见山地用“乌云、波涛、冷风”等形容词生动地表现了船夫们的坚韧以及与惊涛骇浪搏斗的场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中国所处的历史环境。曲作者运用紧凑的音乐动机结合音乐开始时出现的十六八与三连音节奏型配合歌词,旋律流畅激动,开门见山地为我们塑造了一群勇敢、坚韧的形象。这生动而又朴实的船夫号子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把中华儿女与日本侵略者抗争的决心和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

紧接着,作曲家又以此为动机展开并拉宽节奏,以丰满的四部音响,来表现中华民族对斗争胜利前途的信心。作曲家在这里用竖琴伴奏为背景,旋律徐缓而平静。词作者用“河岸”来比喻民族的胜利,曲作者运用节拍从四分之二拍变化成四分之四拍,速度变慢,象征着在战斗中对于平静生活的憧憬与向往,预示着胜利的信心与曙光的到来,同时暗示着中华民族强大的力量。

在短暂的平静之后,旋律动机再次出现,力度由强到弱,显示出由近而远的意境结束在分解和弦中。同时这里借用船夫的形象展现出中华儿女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前赴后继,势不可挡地奔向抗日战场的英雄形象。词曲作者把船夫的精神上升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力量。

全曲通过紧凑的动机,通过传统的船夫号子的演唱形式,把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展示出来,表现出中华儿女的伟大坚强,在这里词曲作者把黄河船夫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升华为中华魂,为《黄河颂》阐释中华民族力量的来源奠定了情节基础。

二、中华民族苦难的象征——黄河妇女

《黄河大合唱》除了展示出民族的抗争力量外,同时也向世人揭示了中华民族所受的苦难。第三、四、五乐章,作者通过对比、叙述等创作手法,描写了黄河两岸的儿女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苦难挣扎的生活场景,尤其是第五乐章《黄河怨》,将这一主题描写得淋漓尽致。

《黄河怨》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首女高音独唱声乐曲,歌曲描写了一位失去丈夫和孩子,并遭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妇女形象,对日本侵略者的兽行发出了强烈的控诉。为了具体生动地揭露侵略者的罪行,词作者运用了排比句,曲作者采用了起承转合结构。该曲首先运用“风啊,云啊,黄河啊”呼告的修辞手法,喊出了被压迫、被侮辱的妇女形象的内心痛苦,旋律音调在四分之三拍上采用一次下行方式,节奏由宽逐步紧缩来表现被压迫被侮辱的声音。同时音乐采用全曲最低的音调,长时值节奏唱出“惨”字,生动地再现了失去孩子的母亲悲痛欲绝的心情。泣不成声的音调悲痛深沉,像黄河滚滚怒涛一样不可遏止的情感,在这里音乐与歌词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结合,深沉、悲痛、凄楚、哀怨的情感得到了宣泄。

作曲家在表现过这一情绪之后,运用节拍变化从原来的四分之三拍转到四分之六拍,再变化八分之六拍,最后又回到四分之三拍,力度逐渐变强,同时运用了略带朗诵调的旋律,将音乐推向高潮。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音乐中,作者运用八分之六拍的节拍,用接近于口语的上行旋律,快速并拉紧节奏,与前面的四分之六拍的缓慢节拍形成速度上、情绪上、力度上的对比,达到情感上的控诉,为后面的“血债要偿还”的“债”字高音作旋律与节奏上的铺垫。在音调节奏步步紧张推动的酝酿下,揭示日本侵略者血债的“债”字上出现全曲的最高音,这个最高音像火山爆发熔岩喷射一样唱出。展示出黄河妇女奋起抗争的决心与呐喊,唤起了全国人民的抗争激情,大河上下,长城内外,遍地燃起了抗日的烽火,这里的节奏起到了号召、控诉的作用。表现出黄河妇女要雪耻的强烈愿望,是一个悲惨生命的最后呐喊,也是战斗的呐喊,更是中华民族抗争并胜利的呐喊,强调中华民族的苦难血债一定要偿还,使情感得到彻底的宣泄与表达,显示出一种以死来反抗的决心。作者运用主调写法,叙述性节奏,悲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出中华儿女们誓死保卫祖国的情感,为后面《怒吼吧!黄河》《保卫黄河》的激情埋下了伏笔,是中华民族苦难的象征。

全曲不仅倾诉了黄河妇女的不幸,更有着感时忧世忧天下,悲身焦愁泪成血的情怀,这正是词曲作者血泪交织的生活经历,高超的音乐技巧与深厚的音乐修养才造就成这样感天动地的乐章。作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祖国母亲为失去千万优秀儿女而发出的哭泣与悲痛,同时又表现出坚强不屈的抗争决心。揭示了中华民族所受到的深刻的苦难与抗争的力量。由此可以看出,《黄河大合唱》以描写中华民族的抗争力量与苦难为主体的音乐巨作,在音乐创作上讲究典型形象的丰满性,在风格、结构上强调内在的统一性。作曲家成功地运用了富于辩证的交响性发展原则,使整个作品富于战斗性、力量性和苦难性,它是一部既有民族气派,又富于时代特征的音乐作品,正如作曲家冼星海自己所说:“我还要坚持这样的风格,这就是吸取欧美进步技巧,利用中国固有喜闻乐见的旋律,用简单和声配以中国和西洋乐器,尤其多用打击乐,使作品本身成为大众化、民族化、艺术化的统一艺术”。④《黄河大合唱》正是体现出了这一原则,从主题性与形象性出发深刻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苦难与民族力量,几十年来都震撼着中华民族之魂。

① 孙继南主编:《中外名曲欣赏》,山东教育出版社,第236页。

② 蒋菁、管建华、钱茸主编:《中华音乐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第5页。

苦乐年华范文第4篇

 

关键词:《黄河大合唱》 力量 苦难 象征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近代大型合唱作品的典范,也是我国近代合唱音乐创作史上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每当高歌此作品,高亢激昂的旋律即在人们的心中唱响,它展现的是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展示的是一种激流勇进的黄河形象。这些都是中华民族苦难、斗争、力量的象征。虽然是一首流传了几十年的曲目,它却浓缩了词曲作者太深的情感,包含了中华民族顽强的民族精神。

《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过程非常艰辛,同时又充满激情。词作家光未然曾回忆他的创作经历,《黄河大合唱》原名《黄河吟》,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他率领抗敌演剧三队赴吕梁山工作,在陕西宜川壶口东渡黄河时,亲眼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黄河的惊涛骇浪英勇搏斗的情景,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深深感动了他,并激起了他的创作欲望,当晚三次提笔创作,泪流满面,激动不已,船夫们与黄河的惊涛骇浪英勇搏斗的场面给了他太多的感动。1939年初,回到延安后,作者饱含激情地写下了长诗《黄河吟》,并在同年的除夕晚会上朗诵表演,感动了所有的干部战士。

而曲作者冼星海当时就在现场。长诗的感情深深打动了他,并且激发了冼星海的创作激情。他用了一星期的时间,带病创作完成了这部剧作的初稿。冼星海在日记中写到: “3月26日,今天开始写《黄河吟》,光未然写词,这是一种新作风的象征,内容包括很广……3月27日,身体不怎么好。恐怕是营养不良的关系,继续写《黄河吟》……3月31日,《黄河吟》八首歌曲完成……”①可见冼星海创作环境是多么艰苦。同年5月,《黄河大合唱》在延安由鲁迅艺术学院合唱团演唱,冼星海亲自担任指挥,获得巨大的成功。演唱气势磅礴,反映出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正如《乐记》中所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②《黄河大合唱》正是作者对于中华民族的抗争力量的感动与感悟,才能创作出如此经典的音乐合唱作品。今天我们再度欣赏此作品时,民族之魂,黄河的英雄形象,中华民族的苦难与力量的象征,依然清晰可见。

《黄河大合唱》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音乐成就与独创性。这首作品的创作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庄严地讴歌了中华民族的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英雄气概。这部作品的词写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音乐表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其高度的思想性、象征性、艺术性为我国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

《黄河大合唱》包含了八个乐章(不含序曲),以朗诵与乐队为背景将八个乐章全部串联起来,同时又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内容与形式上对比异常鲜明。作品以塑造形象为主题,即黄河船夫形象与黄河妇女形象。在情节的展开与情感的发展上,紧密统一,作品的音乐大量吸取民间音乐的因素,整个作品的旋律发展、形象刻画基本上建立在三个主题上——《黄河船夫曲》《黄河怨》《怒吼吧,黄河》。

一、中华民族力量的象征——黄河船夫

《黄河船夫曲》为整首作品的第一乐章。词曲作者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船夫们与惊涛骇浪的黄河顽强搏斗的惊险场面。这首作品的词富有生活的升华,音乐具有民间音乐的提炼。这些都是与创作者的生活磨练密不可分,词作者光未然经历了横渡黄河并亲眼目睹了船夫们与汹涌的黄河进行搏斗的场面,正如著名的作曲家郑律成所说:“没有生活的积累,没有生活的基础,写不出像样的、有分量的作品。因为自己的感情是社会的反映,没有那个生活,怎么能写出有分量的作品呢?”③《黄河船夫曲》正是创作者深厚的生活素材积累的产物。音乐曲调采用民歌劳动号子中的船夫号子为素材,运用主导动机贯穿全曲的手法来塑造不屈不挠的船夫形象,从而展示出中华民族的抗争力量。

音乐采用了民歌劳动号子中船夫号子的音乐元素。在音乐开始,展现出贯穿整个作品的音型,为我们展现了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斗的图画,显示出祖国的危难。作者用定音鼓采用十六八的节奏型,急促地引出船夫粗犷有力的四次呼喊:“划哟、划哟、划哟、划哟”,接着就是三连音节奏“冲上前”。音乐急促而有力,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敌的呐喊。

在这号召性的呐喊之后,词作者在这里开门见山地用“乌云、波涛、冷风”等形容词生动地表现了船夫们的坚韧以及与惊涛骇浪搏斗的场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中国所处的历史环境。曲作者运用紧凑的音乐动机结合音乐开始时出现的十六八与三连音节奏型配合歌词,旋律流畅激动,开门见山地为我们塑造了一群勇敢、坚韧的形象。这生动而又朴实的船夫号子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把中华儿女与日本侵略者抗争的决心和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

紧接着,作曲家又以此为动机展开并拉宽节奏,以丰满的四部音响,来表现中华民族对斗争胜利前途的信心。作曲家在这里用竖琴伴奏为背景,旋律徐缓而平静。词作者用“河岸”来比喻民族的胜利,曲作者运用节拍从四分之二拍变化成四分之四拍,速度变慢,象征着在战斗中对于平静生活的憧憬与向往,预示着胜利的信心与曙光的到来,同时暗示着中华民族强大的力量。

在短暂的平静之后,旋律动机再次出现,力度由强到弱,显示出由近而远的意境结束在分解和弦中。同时这里借用船夫的形象展现出中华儿女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前赴后继,势不可挡地奔向抗日战场的英雄形象。词曲作者把船夫的精神上升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力量。

全曲通过紧凑的动机,通过传统的船夫号子的演唱形式,把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展示出来,表现出中华儿女的伟大坚强,在这里词曲作者把黄河船夫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升华为中华魂,为《黄河颂》阐释中华民族力量的来源奠定了情节基础。

二、中华民族苦难的象征——黄河妇女

苦乐年华范文第5篇

关键词:莫扎特;贝多芬;华彦钧;音乐风格

风格,是指艺术作品因内在的必然性而从头至尾表现出来的一种特征。风格决不是纯形式上的东西,风格可以说是形式与内容的一种综合,它是在人种、国别、宗教等因素之下,由处于特定生活环境中的人所表现出来的。而且它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的、一般的性质。因此,风格论在美学和音乐史中一样,被看作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莫扎特的音乐风格

1.概述

在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人。18世纪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莫扎特幼年就显露出超人的音乐才华,是世界音乐史上少有的“神童”。莫扎特精神上遭受了很多的苦难,但他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决不忍受大主教的侮辱。所以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音符的背后,往往还可以感受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优美、秀丽、典雅、热情,听后能使人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他的音乐像泉水一样清澈透明,处处充满了愉快的生活气息和青春的活力。罗马尼亚作曲家乔治-艾涅斯库说:莫扎特的音乐如同火山斜坡上的葡萄园;里面火热,充满了翻腾的岩浆;而外面却是一片宁静、清新、甜美的景象。

一般来说,莫扎特为古典乐派做了总结,从中吸收各乐派的成就。笔者认为,莫扎特除了把古典乐派推向顶峰之外,更为浪漫乐派开了先河,可以说是上承巴赫、亨德尔、海顿,下启贝多芬、布拉姆斯、门德尔松。

2.作品分析(例示)

(1)《土耳其进行曲》是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由于它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常常单独在音乐会上演奏,尤其是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后,更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

《土耳其进行曲》由于主题的多次出现,具有回旋曲的特点。

第一部:A 具有舞蹈性质的优美轻快的特点; B 回旋曲的主题具有土耳其风格。

第二部:A 是一个华丽流畅的曲调; B 音乐在军鼓隆隆声中辉煌地结束。

(2)《G大调弦乐小夜曲》创作于1787年8月。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前奏部分坚定有力,充满信心和青春的活力,然后是主题与副题的反复、变化与发展,音乐坚定有力流畅完整。

第二乐章:抒情的浪漫曲。开始的主题具有莫扎特作品中特有的温柔、细腻、典雅与安逸的气质。随后在小提琴与大提琴相互模仿对答等表现的新主题中出现了一种轻快安逸的气氛。

第三乐章:小快板,乐曲轻快,小步舞曲节奏。

第四乐章:快板,回旋曲式。主题是威尼斯地方流行歌曲的曲调,轻快活泼,好象一群年轻人在月光下欢快地跳着民间舞蹈。最后音乐以火热的情绪将全曲推向高潮,朝气蓬勃地结束全曲。

二、贝多芬的音乐风格

1.概述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人。18世纪维也纳浪漫主义乐派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他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音乐作品既壮丽宏伟又朴实鲜明,音乐作品表现的内容较为丰富,同时又容易被听众所理解和接受。

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他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创作构思宽广、形象宏伟、感情深邃、对比鲜明。

2.作品分析(例示)

《第五交响曲(命运)》是《第三交响曲》之后又一部英雄性、史诗性的作品。贝多芬称第一乐章主题是“命运在敲门”,因此后人称之为《命运交响曲》。“命运”这个主题是指当时令人窒息的德国封建社会,贝多芬揭示的“通过斗争,达到胜利”,是指从黑暗到光明,即从苦难“命运”抗争和与封建势力搏斗,上升为欢乐和胜利。

三、华彦钧的音乐风格

1. 概述

华彦钧(1893-1950),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人,我国现代民间音乐家。他十三岁时已经学会琵琶、二胡、笛子等多种乐器。他通过拉琴把一生中所遭遇的屈辱、痛苦、欢乐的情感都表达出来。在当时的社会只有音乐才是使他留恋人世并坚持生活下去的忠实伴侣。华彦钧用音乐倾吐了自己的屈辱和痛苦,诅咒了现实的残酷和社会的不平。当炽热的感情沉静下来时,他又渐渐陷入了沉思:“世界会有一天变好的吧?”带着这种朦胧的憧憬和希望,华彦钧在音乐中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华彦钧的音乐风格流露出一种刚毅、稳健的气质以及不甘向命运屈服的性格,同时音乐作品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作品分析(例示)

《二泉映月》乐曲由一声凄楚的长叹开始,接着音乐表现了作者沉痛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在皎洁的月光下,远处惠山泉水在潺潺流淌,我们仿佛看到一位盲艺人背着乐器、拄着竹棍沿街流浪的形象。想象着这优美的自然景色,失明的阿炳却按捺不住内心的痛苦而大声疾呼,周围的世界为什么漆黑一片?何处是生活的出路和希望!他用激昂悲愤的语调,倾吐了自己的屈辱和痛苦,诅咒了现实的残酷和社会的不平。当炽热的感情沉静下来的时候,他又渐渐陷入了沉思:“世界会有一天变好的吧?”带着这种朦胧的憧憬和希望,但又似乎交织着疑问和伤感,音乐在梦幻般的意境中结束。 

四、莫扎特、贝多芬、华彦钧音乐风格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