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战争(精选5篇)

  • 苏联战争(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第一个时期: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时起到50年代前期是整个苏联个人迷信盛行的时期,教条主义笼罩着整个电影界,再加之卫国战争刚刚结束,战争对于整个国家和国家中的每个人来说都还记忆犹新,取得胜利的苏联上上下下都处在高度…

苏联战争(精选5篇)

苏联战争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苏联 战争片 英雄主义 人道主义

一般而言,苏联电影的正式开始应该从1919年8月27日算起,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历时72年的苏联电影也随之划上句号。电影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能够通过特殊的艺术手段反映出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复杂的现象。苏联电影也是如此,继承了俄罗斯和其他民族的现实主义传统,特别是十九世纪文艺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刻性。如今,这一切似乎已经成为过去,苏联电影已成为历史名词,但“它的电影却仍然很有吸引力,因为这些影片是一个已经消逝的文明的遗物,它们纪录着它的思想和图像”,尤其是苏联的战争片,更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体现了苏联人民在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给人们带来的永恒的悲痛。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战争片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时起到50年代前期是整个苏联个人迷信盛行的时期,教条主义笼罩着整个电影界,再加之卫国战争刚刚结束,战争对于整个国家和国家中的每个人来说都还记忆犹新,取得胜利的苏联上上下下都处在高度兴奋的状态。从战场上回来的战士成为人们心中最崇高的英雄,人们普遍认为是斯大林的正确领导和这些绝对的英雄给他们带来了胜利,对于个人英雄的崇拜充斥了每个人的内心。这种思想倾向也对电影的创作造成了影响。这时期的战争片也就着力于刻画战争中心理上、思想上都很成熟的爱国主义者和英雄主义者。并有意将其拔高,注重描述英雄的成长过程,因而也就缺乏了坚实朴素的力量,例如影片《保尔・柯察金》和《真正的人》。

《保尔・柯察金》中的保尔“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还是在艰苦卓绝的经济建设中以及在平凡的生活中,他都表现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忘我的献身精神”在事业上,保尔的眼里只有党的“大我”,没有个人的“小我”:在爱情上,他认为人的阶级意识比爱情更重要:在生死上,他觉得为了党、为了革命。必须培养钢铁般的意志,将生死置之度外。勿庸置疑。保尔这个形象继承了以真善美为灵魂的苏联文学的传统,闪烁着人类普遍人性的光芒,然而却是一个概念化的具有宣传性质的人物。他那种对于爱情的态度是革命性的。也是自私的、反人性的,缺乏真正的血肉。而《真正的人》则是以苏联英雄阿列克赛・马列席叶夫的真实事迹为原型,表现了一个在战斗中失去双腿的苏联飞行员的顽强精神,但是与《保尔・柯察金》中的主人公一样,人物存在的意义和独立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他们只是被作为历史和国家的“螺丝钉”这样的意义和作用而被赞扬和称颂。这两部影片都是着重表现英雄个人在战争中的奋斗以及他们对于战争所作出的贡献,人物形象单一而不丰满,只是单纯的英雄主义,并且具有雷同化的色彩。

这时期的苏联战争片受教条主义思想的影响,基本上塑造的都是英雄人物,颂扬的是英雄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歌颂的是英雄人物炽热的爱国情怀,但是对于英雄人物的刻画却缺乏人性和心理的内涵。对于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也缺乏深刻的揭示。带有某种程度的程式化、概念化和理想化。

第二个时期:非英雄化和人道主义的体现

50年代后期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这时的苏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推崇个人崇拜,在文化艺术领域则出现了“解冻”思潮。这一思潮对电影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影片主题的表达自由了很多。在战后经济复苏的年代里。千千万万的苏联人痛定思痛,看到了整个国家和人民为卫国战争的胜利所付出的惨重代价。转而重新思考卫国战争、社会主义体制等等一系列社会历史问题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很多电影导演也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来表现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这种思想转变,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的苏联战争片一改以往对于英雄人物的塑造以及对于英雄主义的赞扬。甚至倾向人物的“非英雄化”,着重表现战争中小人物和普通人的命运和遭遇:不再着重描绘战争的图画,而是着重思考战争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在战争中的位置:不再正面描写战争中两军的冲突和战斗,而是从一些侧面表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灾难,重新审视挖掘战争与人性、战争与祖国的关系,对于战争中现实生活的人的境遇进行思索。

爱情是每个人都心向往之的,也是人类艺术永恒的主题。更能够展示人性的美好。所以。在这一时期的战争片中有不少作品将战争和爱情联系在一起。表现残酷的战争对人类美好爱情的摧残和葬送,例如《第四十一》和《雁南飞》。

《第四十一》描述了一个红军战士和白军军官在国内战争中的爱情悲剧。或许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有很多,因为他们原本就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他们有着很多的差别:一个是家境贫寒的乡村少女,一个是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一个刻苦努力梦想成为著名诗人,一个有着良好教育憧憬着美好前程,然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分属于两个完全独立的阶级营垒,一个是美丽纯朴的红军战士,一个是英俊洒脱的白军军官。是两个阶级的战争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走到一起。

《雁南飞》描写的是一个名为薇罗尼卡的女孩在卫国战争中的命运。薇罗尼卡和她的未婚夫鲍里斯深深相爱,可是战争的到来打破了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鲍里斯自愿上了前线。不久,薇罗尼卡的父母又被敌机炸死,在严峻的战时生活的折磨中。鲍里斯的堂弟马尔克乘虚而入,在他的引诱之下,薇罗尼卡没有能够坚守住自己的爱情,失身并不得已嫁给了马尔克。当她了解马尔克是一个极端自私卑鄙的人,当她明白这样的结合是种严重的错误时,毅然离开了马尔克,等待鲍里斯的归来。可是战争胜利的时候她才知道鲍里斯已经在战场上牺牲,在欢呼的人群中她犹如一只失去同伴的孤雁,孤独而又悲伤。薇罗尼卡在战争中的遭遇成了大多数妇女悲剧命运的缩影,影片可谓充满了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表现了战争带给人们的永远难以抚平的伤痕。

战争作为政治暴力的表现形式。虽然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但它也是无情的,需要人们付出代价,必然会给人类带来痛苦和灾难,即使是像苏联这样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的战争,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流血牺牲,也会有生离死别和家破人亡,更会给卷入战争的每一个人带来一生的苦痛。这一时期还有一类战争片就是通过对于某个人一段经历的描述表现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例如 《士兵之歌》和《伊凡的童年》。

《士兵之歌》采取的是倒叙的拍摄方式,从年迈母亲在路口的等待开始。重点讲述了19岁的通讯兵阿辽沙在一次探亲回家路上的经历。在仅仅六天的假期途中,善良的阿辽沙乐于助人,乘坐的火车被炸,他又帮忙救死扶伤。耽搁了很多时间,最后回到家乡也只能跟母亲在田边说几句话,随即就得归队,这也是他们母子俩的最后一次见面。在阿辽沙的这一系列行为中,表现出了崇高的人性。这也正是影片震撼人心之处。尽管阿辽沙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已在战斗中牺牲,被埋葬在遥远的他乡。却仍然经常站在路口凝望远方。影片虽然没有多少曲折动人的故事,却能够在这样一种淡淡的叙述当中引发读者从哲理的高度思考战争和人的关系。

《伊凡的童年》以梦境的手段展现了小男孩伊凡被战争撕碎的世界和人生。从战争绘伊凡幼小心灵带来的伤害和对童年生活带来的扭曲来控诉战争的罪恶。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不是地球上最后一次战争”,代表了千千万万人们的心愿。正如影评家尼娜・维列霍娃所说:“在这部影片中向我们叙述的是另一些东西假如没有战争,假如战争没有把一个淡黄色头发的男孩变成悲剧性的复仇者,变成死去的英雄的话,他的童年应该是怎样的?”。我想,这一点影片也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如果没有战争,伊凡应当就像他在梦幻和回忆中那样,拥有一个自由而完整的人生,与大自然的美和人类情感的美紧紧相连,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复仇者和战争的武器而存在。

这时期的战争片,不论是描写战争中人们爱情悲剧的还是描述战争中个人经历的,都冲破了个人迷信和教条主义的羁绊,注重通过局部性的事件渲染悲剧性的氛围。表现人在战争中的命运。从个体角度审视战争,把战争和人类本体的存在联系在一起。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对战争进行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影片的叙述或者人物的回忆、梦境、思索等等将和平生活的和谐宁静和战争时期的动荡杀戮形成对比,体现了浓重的反对战争呼吁和平这样一种人道主义的思想。

第三个时期: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结合

七、八十年代的前苏联电影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繁荣的时期,而这一时期的战争片也发展得更加成熟,内涵更为丰富,题材也更为广阔。影片大都重新开始表现战争中的英雄,但不再是拔高了的英雄形象,而是强调塑造“富有人性”的英雄人物,主题上将前两个时期各自偏重于表现的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强调平凡与伟大的统一,不写豪言壮语,没有标志性的口号,而是人物自然感情的流露,从而表现英雄的真实本色。并饱含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表现出对于战争的厌恶。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描绘了卫国战争期间,准尉华斯科夫率领五名女兵爬山涉水阻击德军空降兵,在与敌人的周旋交战中,他们英勇顽强,将生死置之度外。最终由于寡不敌众,五名女兵全部牺牲。只剩华斯科夫一人生还。这五名女兵各有各的性格特征,但是她们每个人都有过自己的爱情,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同时又都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影片的最后打出一行字幕:“女英雄们的功勋将流芳百世,它体现了在死亡的危险面前性格的勇敢和精神的伟大。”

一般来说,战争只是男人的事情,可是那些正值豆蔻年华、对未来对爱情充满了幻想的美丽、天真的女性也被迫卷入了战争,而面对战争,她们又尽到了战士的责任,并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影片中丽萨念过的一句诗或许正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她们的心理:“我们是俄罗斯危难时的孩子,怎能忘记尘世的沧桑”。影片采取了鲜明的对比手法,用黑白镜头描述这些女兵的现实战斗,而对于她们曾经有过的幸福爱情和生活又用彩色画面加以表现。如果不是战争,她们都会是幸福的恋人、妻子和母亲,是战争扼杀了她们美好的青春,是战争剥夺了她们幸福的生活,是战争抢取了她们年轻的生命。这五位美丽的姑娘既是保卫祖国的英雄,同时又是战争的牺牲品,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感伤。

《他们为祖国而战》描述的是一支仅有几十个人的小团队为了守住自己美丽的家园。为了守住祖国广袤的土地。日夜坚守,有的战死战场,有的幸运地存活了下来,然而留给他们的是永远沉重的悲痛。他们都是一些很普通的人,不会说豪言壮语,最多不过在冲锋时喊一声神圣的口号:“为了祖国!”;他们又是一个英雄群体,心中永存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为了捍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战场上,他们所有的生活都只是激战、流血和在死亡的边缘徘徊,为了坚守到最后一刻,很多人都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那片土地。

像保尔・柯察金和阿列克赛・马列席叶夫那样传奇式的英雄毕竟是少数,在疆场上为国捐躯的更多的还是不为人知的小兵小卒,就像《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五名女兵和《他们为祖国而战》里那支小分队中牺牲的士兵,他们就这样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战场,将那里作为了自己的坟墓。或者在他们的坟前除了一个小小的十字架之外,甚至连一块铭刻着名字的墓碑也没有,他们的亲人也不知道他们被埋葬在何处。就是这样真实而又朴实无华的表现,却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因为他们是真正的人,是苏联为保卫祖国而牺牲的伟大的战士。

苏联战争范文第2篇

苏联以俄罗斯为主体,这是个强悍而坚韧的民族,自1480年独立以来,罕有对外大规模战争的败绩记录。军事天才拿破仑1812年率领60万大军入侵,有57万葬身在俄罗斯原野的酷寒中。 法西斯德国发动侵苏战争:1941年,希特勒与纳粹德国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布劳希奇(左)、陆军参谋总长弗朗茨・哈尔德(右)制定对苏作战计划。

面对希特勒德国蓄谋已久的疯狂进攻,刚刚结束“大清洗”不久,并一直对希特勒抱有幻想的苏联人措手不及。他们落后的装备和笨拙的指挥在强敌面前一溃千里,三个多月后,德军即兵临莫斯科城下。

斯大林在红场发表讲演,号召全国人民奋起保卫首都。“俄罗斯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俄罗斯是普希金的国家,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国家!”国难当头时,领袖和民众都不自觉地从自己伟大的民族文化传统中汲取力量,昂起头颅。

莫斯科保卫战以沉重代价遏止了德国的东进势头,更加惨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在三个月后展开。严寒的天气加坚冰般的顽强意志,在“绝不后退一步”的最高指令下,苏联军民的血肉之躯成为最难摧毁的屏障。斯大林格勒经受了长达半年的血雨腥风的荡涤,苏军最后固守的阵地只有伏尔加河西岸的纵深不到1公里的狭长地带,但最终被全部歼灭的是德军。

200万生命消失在绞肉机般的残垣断壁的战场上。寒风吹起,封冻的伏尔加河,河面扬起层层惨白的雪尘。 法西斯德国发动侵苏战争:1941年,莫斯科,放置在屋顶上的防空高炮与一旁站岗的红军士兵。

库尔斯克会战是德军在东线的最后一次进攻战役,德军的进攻能量在这场战役中耗尽,苏军获得了战略主导权。随后,苏联的反攻在长达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全面展开,直到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柏林无条件投降。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时,2700万苏联军民已殒身在这场浩劫中。

苏联战争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朝鲜战争;苏联因素;研究综述

受冷战格局的影响,朝鲜战争爆发后,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主要作用的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本该属于朝鲜内战的冲突。藏身于幕后的苏联,虽然不是战争的公开交战方,却与这场战争关系密切。对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不同时期不同学者说法不一。随着冷战结束后的文件解密,不断出现新材料、新视角、新证据,使朝鲜战争研究再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对近10年来学术界对朝鲜战争爆发原因中的苏联因素进行研究的相关著作和论文进行归类,以方便读者阅读和研究者研究。

苏联与朝鲜战争起源的关系是研究苏联与朝鲜战争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西方学者对这一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认为,苏联是朝鲜战争的主谋,朝鲜战争是共产主义扩张的表现,如杜鲁门、艾奇逊等人的回忆录或著作中都有提到。第二种认为,苏联与朝鲜战争的爆发关系不大,朝鲜战争主要是朝鲜南北方内战的结果,如美国学者库明斯的《朝鲜战争的起源》。[1]第三种认为朝鲜战争既是苏联同意朝鲜采取军事行动的结果,也是朝鲜南北方政治和军事对抗的结果。苏联支持朝鲜并不是要挑衅美国,而是确信美国不会武装干涉,如美国学者凯撒林・威瑟比《苏联在朝鲜的目的和朝鲜战争的起源》的文章。[2]

冷战年代,苏联的大多数学者和官方一致认为,是美国策划了朝鲜战争,是南方李承晚为首的反革命集团在美帝国主义的帮助下首先挑起来的,目的在于消灭北方朝鲜人民自己解放自己的革命运动。如安・安・葛罗米柯等的《苏联对外政策史1945-1980》和伊・费・伊瓦辛主编的《苏联外交史》等。[3]赫鲁晓夫在其回忆录中虽透漏了一些关于斯大林和金日成在战争爆发前会议的细节,但并不承认苏联参与了朝鲜战争的策划。[4]

冷战结束后,随着俄罗斯对苏联国家档案的解密,俄国部分学者依旧坚持原有的观点,另外一些或者说更多的学者相信苏联与朝鲜战争的爆发摆脱不了关系。他们认为朝鲜战争是国际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特别是东亚开始扩张的新的开始,它是中、苏两国夺去亚洲大陆阴谋的开始。需要指出的是,冷战结束初期,俄国学者基本上在研究朝鲜战争的起源问题上明显带有与反斯大林的倾向,他们基本上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很难做到实事求是。

目前,俄罗斯学者并不否认苏联对朝鲜采取军事行动的认可和支持,并对苏联这一决策和行为趋向冷静和理智的分析。如有些学者就认为“不要专注于是谁打响的战争的第一枪,更重要的是阐明引起1950年朝鲜人民悲剧的综合因素”,“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战争爆发前南北双方发生武装冲突的内外因素及战争转变为大规模国际冲突的环境”。[5]

在我们中国,改革开放前,中国学者和官方都坚持朝鲜战争是美国策划,朝鲜南方发动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学者在早期有段时间避免谈及朝鲜战争是怎样爆发的。冷战结束后,多数中国学者认为苏美对抗导致了朝鲜的分裂,朝鲜的分裂又导致了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与苏联同样都应该对朝鲜战争的爆发负责,这就是所谓的“美苏共振论”。[6]在新材料,新证据的列举上,目前中国学术界对于苏联与朝鲜战争的爆发关系密切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共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就是沈志华先生的《、斯大林和朝鲜战争》[7]和宋晓琴先生的《隐于幕后:苏联与朝鲜战争》,[8]前者主要围绕和斯大林等中苏领导人之间关于朝鲜战争起源及中国参战问题展开论述,揭示中苏同盟及中国入朝参战之间的内在逻辑。后者以近代俄国和朝鲜半岛的关系为切入点,以朝鲜问题的产生、爆发、中国的抗美援朝、朝鲜停战谈判和停战后政治解决朝鲜问题的尝试为主线,考察了苏联与朝鲜战争的关系。

近几年来,关于朝鲜战争起源问题的研究论文也是比较多的。首先我们必须要提的是韩国学者金东吉的文章《“三国同谋论”分析:朝鲜战争起源的再思考》,[9]文中作者提到一直以来在西方学界流行的朝鲜战争是在中国、苏联和朝鲜周密的共谋下发动的说法,这就是所谓的“三国同谋”论。它的论据分别是:1、1949年12月,访问莫斯科时,中苏两国对北部的朝鲜的共产党人入侵南方朝鲜一事事先交换意见而达成协议的说法;2、1950年3到4月,中共为使朝鲜北部的共产党在朝鲜内战中取胜决定将中共军队中的朝鲜人移交给朝鲜内的共产党。同时,中苏达成苏方提供武器、中方提供部队的协议的说法;3、朝鲜战争之前,中朝两国签订有所预谋的《中朝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说法等等。作者在中国与俄罗斯的档案馆里发现可以反驳它的资料,根据历史事实进行了详细的对照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三国同谋论”的说法,都只是主观臆断,并没有客观证据来支持。通过对相关资料的详细比较和研究可以的出,做出发动朝鲜战争的决定是在完全排除的情况下,由斯大林和金日成来秘密策划的。在朝鲜战争策划过程中,完全是局外者,甚至连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也是在战争开始后才得知的。

沈志华先生在其文章中《保障苏联在远东的战略利益―――试论朝鲜战争起因与斯大林的决策动机》[10]中指出斯大林在 1949 年底还千方百计阻止北朝鲜使用武力实现统一,1950年1月底却突然改变主意,全力支持金日成的主张。对于斯大林的决策动机而言,美国是否会干预在朝鲜发生的战争,只是条件,而非目标; 把美国的注意力吸引到远东,只是结果,而非动机;鼓励和推动亚洲革命,也是一种表面现象,并非苏联外交战略的转变。《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使苏联在与中共结盟中让步太多,它将使苏联失去通向太平洋的唯一的出海口和不冻港,其结果将导致苏联在亚洲失去战略依托,这无疑是一种战略利益的重大损失。斯大林认为在朝鲜半岛出现的武装冲突,无论其结局如何,都将保证苏联在远东设定的保障(或重建)苏联在远东地区传统战略的支撑点的战略目标。而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宋晓芹教授在《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缺席安理会讨论的再思考――从斯大林给哥特瓦尔德的一份电报说开去》中告诉我们,[11]苏联代表返回安理会,不使用否决权就意味着对朝鲜乃至社会主义阵营的背叛;使用否决权则则告诉人们苏联支持了北朝鲜的军事行动,这样不仅会导致美苏关系的紧张,而且也会在国际舆论面前陷入被动。因此,不允许苏联代表返回安理会的决定,并不是斯大林感情用事,而是苏联利己主义外交传统合乎逻辑的决定,是其别有用心。黄擎在2009年其的硕士论文《苏联与朝鲜战争》中,[12]作者认为雅尔塔协议的签订,苏联满足于在东亚的利益格局,牺牲朝鲜,造成其一分为二。中苏签订新的盟约之后,苏联同意金日成发动战争,弥补在东北失去的利益。

在朝鲜战争爆发的问题上,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苏联并不是支持金日成发动进攻那么简单,而是参与到了战争的策划、准备和实施的全部过程中。其中我们更能清晰的看到,苏联在涉及朝鲜战争的政策制定中,是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的。而黄传荣先生在《朝鲜战争爆发中的苏联因素》中再次说明,[13]因为有了苏联的支持,金日成才打响了武力统一的第一枪;苏联放弃安理会的否决权,使美国有机会卷入朝鲜战争;后来在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干涉下,朝鲜内战升级,这时苏联又抽身而退,转而给中国施压,中国被迫出兵援朝。正是在苏联政策引导下,朝鲜内战演变为在一区域内的多国交战。南京政治学院博士生梁瑞红在题为《苏联在朝鲜战争中的角色扮演与影响论析》[14]中论述苏联通过对中朝武器、装备、技术等的各种支援以及对国际舆论导向的影响,对战争施加了重大影响,从而使战争朝着苏联自身的战略目标发展。

对于朝鲜战争起源的研究正如文中俄国学者所提到的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战争爆发前南北双方发生武装冲突的内外因素及战争转变为大规模国际冲突的环境。在冷战格局历史大背景下,苏联因素对于朝鲜战争各个方面的影响值得我们去深入考察与探究。考察苏联与朝鲜战争的关系,不仅有利于认识与理清苏联应该对朝鲜战争应负有的历史责任,更重要的是能够对当前各大国协商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和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Bruce Cumings,The Origins of the Korean war :The Roaring of the Cataract1947-1950,Vol.2,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4.

[2] Kathryn Weathersby,Soviet Aims in Korea and the Origins of the Korean War,1949-1950:New Evidence from Russian Archives,Working Papers,No.8,Cold War International project,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Washington D,C,1993.

[3] 安・安・葛罗米柯、鲍・尼・波诺马廖夫,韩正文、沈芜清等译,苏联对外政策史19451980[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4] 伊・费・伊瓦辛:《苏联外交史》商务印书馆,1995.

[5] 赫鲁晓夫,张岱云等译.赫鲁晓夫回忆录[M].东方出版社,1988.

[6] (俄)瓦宁,陈鹤译.苏联学者关于朝鲜战争历史的研究[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2.

[7] 沈志华.、斯大林和朝鲜战争[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8] 宋晓琴.隐于幕后:苏联与朝鲜战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9] (韩)金东吉.“三国同谋论”分析:朝鲜战争起源的再思考[J].当代中国史,2006.13(2).

[10] 沈志华.保障苏联在远东的战略利益―――试论朝鲜战争起因与斯大林的决策动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4.

[11] 宋晓芹.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缺席安理会讨论的再思考――从斯大林给哥特瓦尔德的一份电报说开去[J].山西大学学报,2010.6.

[12]黄擎.苏联与朝鲜战争[J].曲阜师范学院学报,2009.

[13]黄传荣.朝鲜战争爆发中的苏联因素[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4.

[14]梁瑞红.苏联在朝鲜战争中的角色扮演与影响论析[J].军事历史研究,2012.4.

【作者简介】

苏联战争范文第4篇

1、俄罗斯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日是以1945年5月9日德国法西斯投降的日期作为纪念日。

2、1945年5月8日深夜(莫斯科时间5月9日凌晨),法西斯德国在柏林郊区的卡尔斯霍尔斯特正式签字投降。苏联(俄罗斯)将5月9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日并从那时起每年举行纪念活动,其中阅兵是胜利日最主要的活动之一。

3、2020年5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的红场阅兵将于6月24日举行,并命令俄罗斯国防部开始进行阅兵的各项准备。

(来源:文章屋网 )

苏联战争范文第5篇

这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残酷战争:在1940年3月12日战争结束时,赫尔辛基在苏军的猛攻之下最终屈服,丧失了近四分之一的国土;而苏联人对这场战争的评价也充满了苦涩的自嘲:“我们获得了57000千米2的土地,足够安葬死去的战友。”

这些当年的照片,从芬兰人的视角回顾了那场战争的若干瞬间。一张张照片,凝固了那场战争的冰冷与残酷,带我们一起,重温那个格外寒冷的冬季……

1939年12月1日,赫尔辛基的苏芬边境线上,芬兰人在挖战壕。苏芬战争于1939年11月30日晚上10时45分打响。

1939年12月11日,画面上这栋位于赫尔辛基的房子被K联航空炸弹炸毁,几天后这栋房子还着了火。据芬兰人回忆,当时在距前线100千米的地方,依然能听到苏联重型火炮的猛烈炮声。

五十名居住在美国的芬兰志愿者在搭乘轮船之前的合影。这些志愿者在合影后将搭乘从纽约出发的轮船返回芬兰作战。这批志愿者由定居纽约多年但未获得美国国籍的芬兰人和定居美国的芬兰老兵组成。志愿者前面的箱子是捐献给芬兰红十字会的物资。

1939年12月14日,卡累利阿地峡战役中,在靠近曼纳海姆防线的公路上,一群芬兰士兵乘坐雪橇在白雪覆盖的道路上前进。

1939年12月14日,曼纳海姆防线上,一位芬兰士兵正严阵以待。

1940年的赫尔辛基,一辆私人小轿车被苏联炸弹彻底摧毁,几位女性志愿者正在忙着把被炸毁的小轿车移出街道。

1940年1月3日,在卡累利阿前线,一架苏联轰炸机被芬兰防空部队击落。

1940年1月3日,一个芬兰轻型炮队正在卡累利阿地峡执行巡逻任务。注意芬兰士兵背上的那件白色的类似披肩的套装,这种套装在雪地中有非常好的伪装作用,令苏联士兵吃了很大的苦头;而当时穿着咔叽军服的苏联士兵,在雪地里常常成为芬兰狙击手的活靶子。

1940年1月4日,芬兰的雪地巡逻队。注意此时芬兰部队已经开始在苏联领土一侧巡逻,这种巡逻被当时媒体称为“自杀式巡逻”。此时被外界认为是苏军在苏芬战争中的“最绝望时刻”。

1940年1月10日,芬兰士兵正准备出发巡逻,白色套装、滑雪杆和滑雪板让这些士兵看上去像冒险家一样。

1940年1月10,芬兰东线前线,芬兰军队缴获了一辆苏联坦克。在苏芬战争期间苏联在战争的第一个月就损失了300辆坦克。

1940年2月10日,几个芬兰巡逻士兵在检查两名苏联官员的坟墓。注意那个墓碑是用一个红色的盒子盖制作的,墓碑上的五角星是用苏联硬币镶嵌成的。

1940年2月10日,芬兰士兵在苏军撤退后检查战场,倒在雪地上的便是苏联士兵的遗体,已经被冻僵成各种姿势。

1940年2月20日,一名瑞典志愿者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中潜伏,随时准备射杀敌人。注意他戴的面罩,这是苏芬战争期间外国志愿者的简易“发明”,起到了很好的御寒和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