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节能减排工作计划(精选5篇)

  • 街道节能减排工作计划(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为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街道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成勇任组长,街办主任夏彬崴、副主任何镕志、覃玺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攀西府办文件精神要求,及时召开节能减排工作会议,认真传达贯彻落实有关节能减排文件…

街道节能减排工作计划(精选5篇)

街道节能减排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为推进节能减排活动的深入开展,XXX街道按照市、区的指示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节能减排为重点,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为目的,统一领导,明确职责,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现将街道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街道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成勇任组长,街办主任夏彬崴、副主任何镕志、覃玺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攀西府办文件精神要求,及时召开节能减排工作会议,认真传达贯彻落实有关节能减排文件和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对街道节能减排工作认真进行了分解细化,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具体工作责任,做到了工作结构健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街道结合“节能宣传周”活动,狠抓“节能减排宣传月”活动以通过社区宣传栏、黑板报张贴节能减排标语、口号,发放宣传资料、科普读物,悬挂宣传横幅,同时组织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家长、学生、教师座谈会,向辖区居民群众、企业单位宣传日常节能环保知识,国家有关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充分调动了全民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氛围。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400余份,出黑板报10期,悬挂横幅5条,组织开展座谈会5次。

三、加强措施,成效明显

(一)健全工作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街道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街道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并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督导检查及资源能源消耗统计报告等制度,全面反映节能降耗工作落实情况。

(二)加强日常管理,做好每个环节

(1)降低油耗。街道建立了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及街道车辆、驾驶员管理制度,对公车进行严格管理,按照小排量车优先出行、外出能拼车的坚决拼车等原则,合理安排用车,统筹调度,科学行车,节约燃油,并制定了街道公务用车派车单,要求司机对每次用车出行记录做好登记,进行备案,严禁公车私用,大大降低了油耗,节约了能源。

(2)节能采购。街道的每一次采购都是计划上报批准后方可采购的,对办公用品的采购进行了严格控制,能重复使用的,能维修后使用的坚决不予购买新的,合理的减少一次性耗材的使用,实需购买物品时,优先选择节能的产品和材料等,并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制度进行采购,无重复采购、拆分项目采购现象。

(3)节约用电。街道、社区及辖区企业单位的房间、走廊、过道、洗手间、楼梯口等地段照明设备大多安装的是节能灯泡,并有专人管理,以防止“长明灯”的现象发生;除特殊情况下,空调设备属关闭状态,夏季时空调温度设定在26摄氏度;饮水机、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也只在必要时开机使用,避免长时间待机。

(4)节约用水。街道每月对用水设备进行日常维护,防止跑冒滴漏、长流水的现象发生。在厕所内、洗手台等处张贴了“请节约用水”的标语,使用废水养护花卉植物,现全员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5)节约开支。街道建立了办公用品的采购及领用制度,对物品的存放及发放做了详细记录;工作时,能在电子文档上做修改的不打印修改,需要打印的文件都使用双面打印,废弃的纸张在粉碎前当做草稿纸在利用,签字笔用完后不丢掉换笔芯后继续使用;同时能行文的不开会,尽量控制压缩会议数量和规模。

(三)组织开展活动,促进经验交流

街道组织辖区居民开展资源节约志愿活动、节能产品推广示范活动等,对日常生活中进行节能减排好的经验及做法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居民群众节能减排意识的提升,并积极发挥居民相互监督的作用,使居民切实实行低碳生活方式,享受绿色时尚生活。

(四)加强监督管理,促进节能成效

街道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辖区社区和企业进行检查,对发现的违反节能减排的现象进行指导、整改,要求组织全员进行学习,提升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促进节能减排的成效。

四、存在的问题

(1)节能减排工作的检查力度还不够,有时由于工作头绪太多,检查督促还不够及时。

(2)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能正确认识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推进力度不够。

(3)部分群体节能减排意识还不够强,浪费水、电、油、气等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街道节能减排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全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44.7亿元,同比增长24.7%;工业投入5.1亿元;自营出口3.1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合同外资504万美元;实到外资240万美元;财政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21.3%。(到9月份数)

一年来街道的经济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致力于继续拓展发展空间

轻纺城的提升为街道的经济发展又创造了新的机遇,一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抢抓发展时机,街道的工业经济发展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1、工业集聚点开发顺利推进。街道工业集聚区前二年的投入已发挥作用。尤其是工业集聚区内三块标准厂,已全面进入招商,对引进外资、县内外资及集聚区中小企业落户将会产生积极作用。此外抓紧工业集聚区综合治理,加快路灯、治安、电、生活污水入网等公共物业配套,抓实柯西、工业集聚区工业项目建设及峻工验收,充分发挥集聚区的集聚效应。

2、集约发展推向纵深。一年通过规划调整,减少绿化率,内部挖潜,盘活存量,变更项目等多种措施共集约面积(建筑)12万㎡,尤其是意大利独资企业康迈尔公司零供地项目把集约发展不断引向深化。

3、商贸三产前景喜人。随着城市建设的向北推进,*区域内拆迁地块的公开出让接二连三。作为一项新的经济工作,作为*经济新的增长点,我们对商贸业发展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千方百计与投资商联系联络,与县有关局办就商贸项目属地原则问题进行沟通协调,取得了不少成果,从130家今年新注册企业来看,贸易公司占到了一半以上,*以商贸业发展重点的经济工作格局初见端倪。

二、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

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经济建设,是今年以来街道经济工作的主调,一年中主要突出做好:

1、节能减排进一步深入。今年的节能减排工作给街道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华东公司成功实现自动控制系统软件与实际印染操作工艺有机结合以及印染废水回用技术的全面应用,给全街道的企业树立了较好的榜样。目前,街道工业企业实际外排量由4月份的63790吨/日削减到47729吨/日左右,削减了近25%,控制在可排指标之内。节能减排也促使企业进一步革新工艺,挖潜降耗,据统计,全街道100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有95家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全街道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基本达到县给我们限定的节能指标。

2、科技创新亮点纷呈。创新体系建设梯次展开,今年以来仅天圣纺织物标准检测中心和宝业建筑产业检测中心2个机构就合计完成投入达8000万元;科技企业培育强势推进,23家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列入市级科技型企业培育对象;科技开发计划有效实施,今年共申报省级新产品计划8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只、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计划2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只;高新成果鉴定保护意识增强,有8项技术申报实用新型专利。

3、工业投资更趋优质理性。在面临资源要素制约的大背景下,企业投资理念得到进一步深化。今年全街道实现工业投入亿元,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向新产业项目拓展。20只项目中,新产业项目7只,计划投资2.16亿元,如意大利康迈尔公司外商独资企业,生产机械标准件项目总投资620万欧元;二是向提升型项目发展,由传统纺织业向家纺、羊绒、提花布转移,如天圣羊绒项目,计划投资6500万元;三是向科技型项目迈进,如宝业建设设计院建设六大实验室,今年已完成投资5600万元,主要引进日本检测设备。

三、致力于促进和谐发展

1、加强安全生产。表现为:一是强化责任到位。调整完善街道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全街道所有企业全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强化经营者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二是注重宣传教育到位。设计载体,抓“安全生产攻坚月”活动,开展消防比赛;三是突出检查整改到位。今年以来,共组织各类检查8次,分别就出租厂房、多合一等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就有关隐患及时抓好整改落实;四是日常管理到位,制订事故应急预案,指导督查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台帐,建立完善街道安全生产档案。

2、加强环境保护。抓实污染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加强环境污染的全面监督,完成8家企业的定型机废气整治项目验收;确定*区域内水质抽测点2个(位于大坂湖、解放村各一个),全年无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案件。

3、加强劳动保障。一如继往做好维权工作,今年共接待劳动纠纷128起,其中工伤14起,涉及人数109人,金额85万,有效维护和保障*街道用工环境。此外,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劳动合同法》宣传贯彻实施工作,组织专题辅导、放宣传资料,增加企业和职工的法律意识。

4、配合做好企业拆迁。配合县“两湖”办,做好涉及15家拆迁企业的调查、丈量、评估及有关服务工作。

5.农业经济稳中过渡。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农业不断向城效型发展和过渡,在分解和落实县下达任务和指标的同时,一是积极配合“两湖”开发,做好两湖障碍物及禽畜舍清除搬迁;二是加快城效型效益农业发展。

四、致力于提升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今年以来,经发办进一步转变职能,做到了:

1、优化服务。突出招商引资,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引进一大批外资项目、内资项目。确定专人为企业办理各类项目审批手续,为企业办实事。

2、强化管理。在加强环保、安全、劳动等执法监管同时,加强集聚区的综全合治理;开展“规范经济发展”集中辅导月活动,会同国地税、工商等部门对21个业主81家企业进行集中辅导;加强统计管理,今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累计达到100家,对企业会计、统计开展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了整体素质,确保了数据质量。

3、注重协调。一年中,十分重视经济的协调工作,一是加强与县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上级的支持。二是加强村与厂、厂与厂之间的合作、支持;三是加强劳动关系调处,维护了经济稳定发展的环境。

2008年的工作思路:

1、进一步做强工业。

在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为主的稳定增长的新阶段,制造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点和增长点,也是三产服务业加速发展的坚实基础。要坚定“工业强街”的发展意识,进一步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努力降低成本,重视节能降耗,在避免国际贸易壁垒的同时,使纺织业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体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培育骨干大型企业,形成研发、制造、营销相匹配的集约高效的先进制造业。以现代化的制造业为相应的生产型服务业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推动产品研制开发、工程设计、咨询等行业,最终形成二、三产业两个轮子一起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格局。

2、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随着城市的不断北进,商贸三产已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大力培育生产业要素市场,带动消费需求型服务业发展。着力在生产型服务业上寻找突破,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中介服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新兴第三产业,逐步扩展第三产业的空间和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第三产业更快发展,不断壮大生产总值总量。

3、继续抓好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面临形势依然严峻。为此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巩固节能减排成果,引导企业内部挖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以更小的消耗获取更大的产出和效益;要珍惜有限资源,提高准入门槛,尽量控制同行业低位重复建设。

街道节能减排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低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保护原则;保护要求;保护策略

Abstract: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Low Carbon” around the world. Copenhagen Climate Conference in 2009 has pointed out the way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for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Therefore, ancient cities should attach greater importance to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his paper is to reexamine the attitudes towards ancient cities’ protection and discuss the principles, requirements and strategies of ancient cities’ protection based o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Key words:Low Carbon; ancient cities’ protection; protection principles;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protection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10)05-16(6)

作者简介:邵翔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关瑞明福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崇嵩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C”是元素碳的符号,可就是这个小小的“C”,在现代社会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近代人们大规模挖出古生物长期在地下通过多种合力作用所形成的矿物作为能源燃烧,将其中已经固化的“C”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返回到地球大气层中,致使温室气体含量大幅度增加,地表温度上升,各地的气候平衡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低碳”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多种手段,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消减碳密度。作为温室气体重要组成部分的CO2,虽然致暖能力要远低于其它气体,但是由于CO2的寿命年限比其它气体长得多,且其排放量也较其它气体大得多,因此,CO2对地球升温的总体作用在所有温室气体中最大。[1] 可以认为,解决地球升温问题的根本在于削减和控制CO2的排放。

1哥本哈根协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于1988年创建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United Nations’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对世界上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现有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进行评估。其第二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1995》提交给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第二次大会,并为1997年12月11日召开的《京都议定书》会议谈判提供了现实资料。2005年2月16日,旨在限制工业CO2及其它温室气体排放量,以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2009年12月7-18日UNFCCC缔约方第十五次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此次会议于18日达成篇幅很短的《哥本哈根协议》,文本简明扼要地列出了12个条款。文件没有提及各国的具体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只在附录中提供了一些较为重要的细节。虽然有观点认为《哥本哈根协议》不具备任何法律约束性,远未达到预期的设立全球减排时间表和明确各方减排责任这一目的,但毋庸置疑的是,在会议中各国为解决彼此间分歧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将会为2010年在墨西哥举行的新一轮会议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我国杨洁篪外长在会后所表示的一样,应对气候变化任重而道远,这次会议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哥本哈根会议中,为了达成一致,不少国家作出了相当程度的让步,特别是中国承诺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在2005年水平上消减碳密度40-45%)更是为多个国家所赞赏,总理进一步表示,中国将努力实现并超过减排目标,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减少“C”排放,并不是说说而已,应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2“低碳”视角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原则

在中国,85%的能源被城镇所消耗,85%的CO2排放来自城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城镇人口比例将突破50%。目前我国每年有约1500万人进入城镇,而且这一趋势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2]所以,城镇将成为中国落实减排目标的重点工作对象。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城镇的一种类型,也应当将节能减排工作放置在重要的位置。历史都会在城市中留下各种各样的印记,历史文化名城在一定程度上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和特质。可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已经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传统保护和延续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哥本哈根协议》中中国承诺的减排目标又间接地给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对传统保护的态度,再度探讨在节能减排的前提下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保护的方法。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中,虽然思路和方法一直在发展变化,各方观点也有不同,但我们认为在当今世界掀起节能减排风暴的新形势下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低碳”的原则

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我国也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作出了大幅度消减碳密度的庄重承诺。既然国家把节能减排作为头等大事,那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更应该遵循“低碳”的原则。也就是说,在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前提下,将生态设计和节能设计纳入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在保护的各个阶段开展“C减排”和“C补偿”行动,确保国家既定计划的顺利实施。

(2)“全部配合”的原则

中国建筑界的泰斗梁思成先生早在建国之初,就提出了“全部配合”的原则。[3] 他指出,古城的价值不仅在于个别建筑类型的艺术性,还在于各建筑物之间的相互映衬、建筑与城市整体布局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位置和街道系统之间的相辅相成。因此,仅保护单个文物建筑,并不足以保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和真实性,还应该在低碳的前提下从城市的发展全局出发,准确把握其历史特性和风貌。这一理念迄今仍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总追求。

(3)以“历史街区为重点”的原则

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文件中明确提出: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单位是有区别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格局和风貌应保留历史特色,并要有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即历史街区)。所以,低碳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就一定要确立以“历史街区为重点”的原则。历史街区蕴含着当地特有的历史信息,延续着历史遗存和传统,又有着当地居民现实生存状态及风土人情,相当于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骨架和血肉,体现了城市的魅力和活力。

(4)“人文结合”的原则

从文化的特点出发,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不仅要注重有形的实体,还要对无形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坚持“人文结合”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就必须保护、挖掘当地文化以及建筑的特点,对当地历史、重大历史节点以及名人文化进行研究和选择性提炼,然后反映到历史文化名城低碳保护规划里。也只有将无形的历史与有形的实体结合起来,保护才能避免重视表面、忽视内在的片面性。

3“低碳”视角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要求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每个城市都有自己辉煌的发展史,其中许多城市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重要城市。截至2009年1月2日,中国已公布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就有111个(其中海口市琼山区与海口市分计为2处),数量较多,类型丰富。根据上述“低碳”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原则,针对具体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我们提出了以下要求:可持续性、可读性、原真性、整体性。

(1)可持续性的要求

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需要正确处理城市长期发展和短期效益之间的关系。历史文化名城中,许多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如果我们破坏掉,后世将无法享用,相关记忆也就会成为历史。历史街区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在有效的科学保护规划基础上,以采用节能材料和低碳技术为前提,对它进行合理的开发,不要破坏其现有的生存状态。

(2)可读性的要求

历史文化名城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内积累了丰富的人文底蕴,有其独特的文脉。对它的保护,要能体现并延续这种文脉。所以“低碳”保护必须从大局出发,利用低碳技术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再“加工”,着重突出名城特色,避免“千城一面”的局面。同时,名城的历史信息有各个不同的层次,会激发各种各样的人来探究的兴趣。这样的城市才有活力,才能体现其价值。

(3)原真性的要求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需要展现其原真性。修复要注重保持原样,推倒重来会丢掉所有的信息,也不符合低碳的要求。对历史文化古迹,要非常谨慎地进行“修旧如旧”,明确反对“返老还童”。在做修复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如果破坏周围的环境,失掉“绿叶”的陪衬,再“真”也会显假。

(4)整体性的要求

必须使历史文化名城的实体(建筑物和自然景观)与人文进行整合。保护工作要在“低碳”的前提下重视名城的总体布局关系,包括建筑的和人文的,将有形的无形的传统结合,才能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质。城市本来就是人在使用,人类文化遗产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它们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反映历史。

4“低碳”视角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策略

历史文化名城要在城市化大潮中保持自己的特色与魅力,力戒急功近利的片面开发和过度、放任的“旧城改造”,做好相关保护工作才是关键。在目前建立“两型社会”的新形势下,把握和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若干原则,提出以下对策:

4.1编制低碳保护规划

科学发展,规划先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从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开始。 “低碳”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也应该遵循这个前提。按上文所述的“低碳”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原则,结合保护要求,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低碳保护规划。在具体规划中,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对象制定分层次的具体保护规划。

(1)点:古建筑(构筑物)保护整治规划

作为全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里程碑的《威尼斯》指出:保护一幢文物建筑,就意味着要适当保护一个环境;一幢建筑的保护,需要以保护其周边环境为前提。必须保护遗产存在过程中的全部历史见证。必须全面保护文物建筑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科学和情感等方面的价值。最大限度保存历史建筑原存部分,尽量避免添加和拆除。保持文物建筑的历史纯洁性,修缮和加固上去的物体都要可识别,不可乱真且必须注重环保。此外,要注意修复措施的可逆性,任何修复都不应该对将来必要采取的措施造成障碍,把它们除去也不至于损坏历史建筑的现状且必须经过严格的环保认证。保护一座建筑意味着要保护其历史环境,不允许“搬迁保护”。任何措施必须有严密计划,这个计划建立在对文物建筑本身和其环境全面而充分的调研基础之上,并对我们所做的一切进行档案记录。[4]

(2)线: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5]它相当于一个微缩的城市,需要单独对它进行保护规划。规划的目的就是要划定合理生态的保护范围,确定保护区的功能定位,明确保护整治的方向和目标。确保历史街区总体格局不变,对于主要历史建筑、街巷格局、空间形态、重要标志物、古树等,要在低碳保护规划中最大限度地予以保留。恢复基本完好或有一定价值的房屋、院落,保护和恢复建筑界面与色彩,保持原有的街巷肌理,严禁大拆大建。此外,在历史街区的原有居住功能基础上还需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保护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地名、戏剧、音乐、曲艺、建筑术、老字号品牌、餐饮风俗、庙会等,大力发展符合历史街区空间的文化旅游产业,促进文化复兴,增强发展活力,推动历史街区协调发展

(3)面: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规划

要落实名城低碳保护的具体内容,如历史街区、自然风景区、重点文物区等都要进行规划控制并落实保护措施。对于具有独特的城市景观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要提出全面系统的整修控制方案,同时还要注意古城天际线与新区的风貌相协调,强调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减少拆迁,对所谓的“危旧房改造计划”要进行慎之又慎的总体评估,更不能随意将文物建筑异地重建,这也是低碳保护方式的要求。因此,要在整个城市范围内,明确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域范围、城市总体布局、古城整体保护方案、历史街区或历史保护区、文物古迹的分布和紫线保护范围以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及整治方案。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本身就符合传统文化的生态构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原有的城市格局很接近人的尺度,我们只要在其基础上稍作改动,进行现代化的生活改造,就能营造出“低碳城市”。

协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为只注重了保护,而停止发展、停止进步,为他国的排放提供空间,成为他国的后花园。我们要注重保护和减排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抓。注重旧城内部产业选择与新城之间的协同发展模式,处理好名城保护与旧城改造、环境整治绿化,新城建设与名城文脉复兴的关系。

4.2建设新城保护古城

“人生有两件东西不会忘记,那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所以无论如何,不能改变历史文化名城的“面孔”。但是,多年的发展也给历史文化名城带来了高密度的人口。据统计,中国661个城市的建成区平均人口密度在1万人/km2以上,而历史文化街区则更密集。再加上每年有很多农村人口移居进城市,更加重历史文化名城的负担。只有把人口疏导出旧城,把旧城的人口密度降下来,才有利于下一步的保护工作。所以,必须对城市人口进行疏导。在这个前提下,建新城就变得顺理成章,而且此举同样符合“低碳”的原则。在原址上先拆后建的整个过程,会比只是单纯修复造成的“C”排放和污染要多得多。在新城规划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多方考虑,应集中力量,攻克低碳能源、低碳建筑、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污染减排、循环经济等一系列低碳生态核心技术,创造适宜居住的“低碳城市”。

城市孕育了文化,文化繁荣了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是民族历史文化的优秀代表,尤其以旧城为集中的体现。我们不应该注重新城的建设而忘记旧城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重点就在旧城。旧城的保护可以从宏观规划和微观单体两个层面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

(1)宏观规划方面

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格局基本都已形成,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大拆大建只会破坏城市肌理,也不符合“低碳”的原则。既要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又要进行发展,可以在整合旧城内部功能的基础上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现今的城市总体规划中仍在沿用传统的功能分区方法,这一方法容易产生误读,即每一个功能区的单一用地性质。如果这样实施,就不可避免产生长距离出行。这样一来,无论采取公共交通或者私家车出行,都会产生一定量的碳排放。所以应提倡短路径城市,将土地混合使用,其目的是为了减少长距离出行。短路径城市只有通过功能的多样性和多种功能的混合才能实现。[6]混合式的土地使用能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Robert Cervero对美国59个大型郊区办公发展项目所作的研究发现,在楼板面积中每增加20%的零售和商业活动,会引起小巴共乘或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增加4.5%。简・雅各布斯关于健康城市的秘方是“错综复杂又富有条理的多样化土地使用,使得彼此间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社会中都不断地相互扶持”。[7]对旧城的内部功能整合可以建立在以上的理论基础之上,积极引导城市各项功能的合理分区,完善基础设施布局,避免城市功能的单一化。将部分旧城单一功能使用的土地进行功能改造,使其土地功能多样化,在旧城内营造“短路径城市”。在整个历史文化名城区域空间层面,通过合理的城区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组织及基础设施的安排,引导城市各类功能要素向新城区空间集聚,形成城市区域性空间横向联系的网状格局。

同时,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也不能忽视环境的营造。历史文化名城不应该都是建筑和人文环境,也需要自然环境的配合。在进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中,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对于我们自身以及子孙后代无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陆地植被,尤其是树木能吸收大气中的CO2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的碳密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因此,要在历史文化名城中科学编制绿地规划,把扩大绿地面积,提高绿地覆盖率作为规划重点,因地制宜,科学安排,合理搭配树种结构,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微观单体方面

建筑物在建造及使用阶段的碳排放量已占据社会总碳排放量的20%以上,[8]其中包括住宅建筑及公共建筑,此排放比例更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年上升。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而言,减少新建筑量而延长现有建筑的使用周期,以及提高旧建筑的能耗效率,是一项应对“低碳”问题的有效措施。例如我国新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中,对“尚可使用的旧建筑”进行充分利用,被纳入公共建筑的绿色评估体系中促进节地和改善室外环境部分的优选项。[9]因此对一栋旧建筑进行再利用,是目前最有效的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策略之一。这不仅可以减少因新建活动而产生的材料、能源需求和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也节约了新建筑开发用地必须的基础设施投资。

针对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建筑进行适应性改造,也需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适应性技术提高原有建筑物的性能,保存其场所精神,延续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文脉。生态适应性技术包括:通过绿化系统、遮阳设施、生态铺装等措施改善微气候;通过提高围护系统热工性能、使用先进能耗监测系统来改进建筑能耗性能;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来减少不可再生能源使用;通过使用绿色建材改良室内环境等。在延续城市文脉的基础上,采用生态适应性技术可以提高原有建筑室内舒适度,降低原有建筑物使用能耗,减少原有建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旧建筑拆除产生的固体建筑垃圾,最终实现原有建筑的循环利用,为节能减排目标做出贡献。

微观单体的另一个方面是城市日常生活。节能减排离不开城市生活低碳化,而城市生活低碳化首先在建筑使用、家庭生活以及交通上的节能。国家和政府可以在人们生活模式和消费观念上进行积极引导,使用高效电器及节能家电,提高个人的思想意识及增强节能观念。将公共交通服务不断改进,提高换乘减免,提倡在可能情况下依靠自行车及步行交通等。同时,鼓励企业不断改进技术,加强节能型汽车的推广来降低交通燃油消耗。

5结语

街道节能减排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区建设现代化精品城区的目标,认真落实省市两级政府关于建设清洁能源区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城市核心区和中心商贸区的特点,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区建设,在辖区内积极促进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努力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年底,全区所辖街道全面建成清洁能源区建设达标街道。

三、主要达标验收标准

(一)组织健全、政策到位、保障有力、宣传广泛。

(二)集中供热或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内分散式供热燃煤(油)锅炉全部淘汰,集中供热、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燃煤(油)锅炉改用其他清洁能源或热效率达到70%以上。

(三)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燃煤工业窑炉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其他清洁能源,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燃煤工业窑炉实施余热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四)商贸服务业全部使用清洁燃料。

(五)到年,区年终端用煤量比年底降低10%以上。

四、主要任务

(一)集中力量,摸清状况。各街道要集中力量,对辖区内的工业窑炉、工业锅炉、住宅区老虎灶及宾馆酒店、浴室游泳馆等服务业企业的供热供水锅炉房进行一次拉网式专项排查,做到认真细致、全面到位、不留死角。(牵头单位:各街道;责任单位:区经信局、环保局、工商分局、安监局、卫生局)

(二)商贸服务业全部使用清洁燃料。宾馆浴室游泳馆等服务业企业的供热供水锅炉房全部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其他清洁能源。淘汰居民区的老虎灶,确实需要保留的可以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其他清洁能源。(牵头单位:区环保局;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卫生局、工商分局、各街道)

(三)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内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其他清洁能源。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以外全面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所有工业窑炉完成余热利用、节能减排改造。燃煤(油)锅炉改用其他清洁能源或热效率达到70%以上。(牵头单位:区经信局;责任单位:区环保局、质监城区分局、安监局、各街道)

(四)严格控制原煤消费总量。建立健全原煤消费源头约束机制,严格实施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执行能评验收制度,切实把好项目源头关。原则上,所有新、扩、改建燃烧设备必须使用清洁能源;对特种行业、特殊企业必须使用燃煤(油)窑炉的,要严格审批,由区清洁能源区建设达标活动领导小组实行联审制度。(牵头单位:区经信局;责任单位:区发改局、统计局、安监局、各街道)

(五)加强节能减排和落后产能淘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工业企业和宾馆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推行环境质量体系认证,培育“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深入推进工业企业“退城进园”,推动东泰精细化工、石化总厂等企业搬迁。加快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淘汰燃煤锅窑炉,取缔扰民老虎灶,全面推广应用LED灯、高压钠灯等绿色高效照明灯具。(牵头单位:区经信局;责任单位:区环保局、各街道)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清洁能源区建设达标活动的组织领导,区政府决定成立区清洁能源区建设达标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发改局、经信局、财政局、环保局、工商分局、质监城区分局等多部门参与。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研究制定清洁能源区建设达标活动的各项政策、计划,组织对各街道的建设情况进行督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各街道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做好本辖区内清洁能源区建设达标活动的组织实施。

(二)加大宣传力度。各街道要加强宣传、深入发动,研究制订完整的宣传计划,运用各种形式宣传清洁能源区建设达标活动的重要性,为清洁能源区建设创造良好氛围。建立月报制度,定期上报改用清洁能源和接入热力管网等工作的进展情况,区政府将定期对各街道清洁能源区建设达标情况组织督查并进行通报。

(三)明确职责目标。各街道和部门要严格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本辖区内清洁能源区建设达标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目标落实。各街道清洁能源区建设任务将列入节能降耗目标责任评价考核重要内容,区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做好协调、督查工作。

(四)增加资金投入。为保证我区清洁能源区建设达标任务的按期完成,区财政将加大对此项工作的支持力度。对在达标期内,主动淘汰燃煤(油)工业窑炉的企业以及实施余热利用、节能减排改造的企业,按照市有关规定择优奖励。同时鼓励企业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余热利用、节能减排改造。各街道也要相应加大资金支持。

街道节能减排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创建省级生态区、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是加快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区打造宜商宜居宜创业的省域中心城市核心城区的必然选择。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生态建设、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战略决策,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动员全区上下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全面加快生态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扎实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稍后,余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四点具体意见。

一、必须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推进生态区建设、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和谐和美的为目标,紧紧围绕“十一五”各项指标任务,在生态建设、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生态区建设方面,累计建成国家和省级生态乡镇4个,占全区乡镇的55.6%,建成绿色社区115个,占全区社区的70.1%,并于2012年在全市率先开展生态街道创建试点工作。河整治、电镀业、制革业等重点行业污染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去年在全市生态建设工作考核中排名第二(列为优秀等次),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名列全市首位。节能降耗方面,2006-2012年我区万元GDP能耗分别下降3.9%、5.7%、4.6%、4.5%,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85.62%,二产总能耗由2007年占全社会总能耗38.6%下降到28.3%,其中26家重点耗能工业企业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同比下降12.9%。污染减排方面,截至2012年底,全区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下降率分别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的90.9%和106.3%,其中2012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年度计划多下降374.38吨,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年度减排计划多下降143.52吨,分别较2005年下降13.73%和15.95%。

应该说,近年来的工作成果是我们坚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结果,是我们坚持政企联动、携手共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委、区政府向长期以来为生态区建设、循环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作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企业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愈来愈重的压力:一是面临节能降耗的压力。根据全省降耗指标的最新调整,我区指标从3.2%提升到4.8%。从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来看,虽然整体经济回升向好,但同时能耗也呈大幅增长态势,一季度,二产、三产和居民用电量分别增长24.91%、8%和13.93%。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了26.1%,占据全社会用电量的38.1%,而规上工业产值仅增长17.8%,据初步判断,我区一季度万元GDP能耗仅下降0.8%左右,今年完成能耗下降任务十分艰巨。二是面临污染减排的压力。首先是基数庞大,2005年我区COD的排放基数为2.29万吨,而瓯海、龙湾仅为0.25万吨和0.67万吨,我区万元GDP的COD排放强度远高于其他县(市、区)。其次是工业减排空间不断缩小,从2005年的基数看,我区生活COD排放量占全区排放量的87.9%,工业COD排放量仅占12.1%,而制革业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源的84.9%和46.9%,随着制革基地停止运行后,工业减排空间已非常狭小。三是面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压力。中心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偏低,污泥、危废由于市里的处置系统建设不足,目前只能收集尚不能处置,污水处理厂还没建成,轻工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尚在建设,各乡镇污水处理厂还仅在筹划阶段,导致农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村生态治理和恢复任务非常繁重。四是面临公众环保意识日趋增强带来的压力。当前,环境问题已日益成为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群众关注和参与环保的热情不断高涨,涉及环境的问题、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增多。据统计,近三年我区环保部门共受理环境案件2229件,仅今年1-4月份就受理了166件,比去年同期增加7件。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快生态区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外延扩张、轻内涵发展的倾向,努力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必须以更果敢的举措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

今年是“十一五”计划的交账年,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总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循环经济“630行动计划”,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别累计削减15.1%和15%的“十一五”目标任务,力争把建设成为全市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的示范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强力推进五项重点工作:

一是严控准入,把好“增量”。省政府已明确规定,今后凡是年新增综合用能3000吨标煤及以上(或年新增用电300万千瓦时及以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一律不予审批、核准、备案和验收,并依法追究擅自批准建设项目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各街道、乡镇和有关部门、园区要按照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高税收、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低碳、低排、低耗”的产业准入要求,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核准和备案的门槛,特别是针对当前部分企业厂房出租引入的企业要严格把关,防止高耗能企业入园和已淘汰的落后产能死灰复燃。

二是淘汰落后,腾出“容量”。淘汰落后产能是解决我区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结构性矛盾的关键。要严格实施《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制订时间表,逐步限制或淘汰高消耗、高排污、低技术水平的工艺、设备和产品,限制或淘汰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不大、而对环境安全危害或威胁很大的企业。特别要继续做好制革、电镀、化工等重点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行业的整治工作,对列入计划的关停项目,各有关部门要下决心真正关闭,逐一梳理,确定实施责任人,按要求建立关停档案,一厂一档,确保设施关停到位、监督管理到位。

三是强化监控,管住“存量”。用能大户的监管,是节能减排的重点。据调查,去年我区综合能耗1000吨标煤以上的工业企业26家,其中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9家,分别占规上工业企业能耗总量的68%和52%。今年,要着重落实这一部分企业和年耗电300万千瓦时及以上商贸企业的节能责任制,各重点能耗企业要按照“万元产值能耗下降5%以上或单位面积能耗下降5%以上”的目标,制定节能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到每幢楼层、每个生产单元、每个责任人。区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实时监管,密切跟踪用能情况,对连续两个月单位增加值能耗不降反升的,视具体情况采取限电等措施,对未完成节能任务的企业,取消年度评奖励及其它优惠政策。

四是积极引导,削减“排量”。一要鼓励节能改造。这是下一步推进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重点要抓好冶炼压延、服装鞋帽、化工、电镀等行业的节能项目,特别要在鞋服行业开展衣车智能节电改造、电机改造,化工行业锅炉改造,回收蒸汽冷凝水回收,职工宿舍空气热源泵改造等。二要倡导循环利用。要建立废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在企业内部提高循环利用程度,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余气、余热、余压,进行再利用再循环,促进生产方式由“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式流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式流程转变。

五是全员行动,控住“总量”。节能减排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各个领域都要配套跟进、不留死角。机关单位要率先做好节能表率,重点抓好办公楼等公共建筑物空调、照明系统改造和公务车节能,今年目标是机关大院耗电量下降5%,大院外的区直各单位也要力争耗电量下降5%。商贸领域,年用电量在50万千瓦时以上的有243家,各街道要加强对商贸用电大户的用电管理,区经贸局要指导好27家年耗电200万千瓦时以上的非工企业开展节能改造。建筑领域,要严格执行《省建筑节能管理暂行办法》,统筹考虑城乡空间布局、规模控制以及重大基础设施的安排,大力发展节能型建筑。

三、必须以更加强劲的力度推进生态区建设

根据生态区建设规划和市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今年我区生态建设有4项“一票否决”指标,30项“二类指标”,比去年新增15项指标,应该说目标更高,任务更重,压力也更大。我们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要在环境污染整治上狠下功夫。今年是省“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的考核验收年,必须从严抓好污染整治:一是严抓严治。深入推进河整治,基本消除广化河、黄龙浃河等6条河道的黑臭现象,完成后京和前陈电镀园区污水处理的COD深化治理工作,进一步抓好城区范围内餐饮业废水整治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二是严管严控。对于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要盯紧看牢,跟踪监管,采取节假日、周末、夜间检查和对口检查等方式,突击检污染企业,严厉查处企业偷、漏排污染物的行为,做到“发现一个,打击一个”。三是严纪严法。对于市区空气污染、娱乐场所噪声、餐饮业油烟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要通过各类环保专项行动、部门联合执法,进一步加大执法处置力度,严格追究责任,决不允许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环境违法者逍遥法外,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二要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上狠下功夫。一方面,要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城市地下管网的建设,加大环卫设施建设力度,今年要确保轻工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完工,更换一批垃圾收集车、果壳箱,新增、翻修垃圾坞50座。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完成“千百工程”数14个,加快垃圾中转站建设,健全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完成5个整治村的污水处理任务,积极筹建西部乡镇的生活污水处理厂,确保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率提高10%以上。

三要在发展生态经济上狠下功夫。大力发展生态型农业、绿色服务业、清洁型工业,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一是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技术,建立新型生态农业模式,发展一批山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力争实现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90%。二是发展清洁工业。目前我区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已达28家,这批企业通过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极大地削减了污水、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下一步要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鼓励更多企业争创清洁生产企业。三是发展绿色服务业。服务业是“绿色产业”,要积极培育生态旅游、绿色物流、绿色商贸、信息及科技服务业,推进服务业的结构调整、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

四是在推广生态文明上狠下功夫。深入实施“绿色细胞工程”,力争创建省级绿色企业1家、省级绿色家庭3户、省市级绿色学校3所、市级绿色社区10个,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1个。继续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绿色社区复评工作,启动“一乡镇十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和生态街道创建试点工作,着力培育、挖掘亮点示范工程,力争50%的街道完成生态街道创建规划编制,创成2个市级生态街道。同时,通过环保进社区、环保节日等各种活动形式,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使环境保护成为群众的自觉意识、企业内部的自觉行为。

四、必须以更加坚实的保障确保实现既定目标

加快生态区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采取铁腕手段,多管齐下,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一要严把责任关。主要是两个层面:一是政府单位责任。要全面加强生态区建设、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坚决落实党政一把手责任制,把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万元产值“三废”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工作推进不力、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直至实施一票否决。二是企业的主体责任。全区21家年耗能1000吨标煤以上工业企业、138家年耗电100万千瓦时及以上商贸企业、152家电镀企业等重点能耗、污染企业,必须严格落实项目、落实资金、落实专门人员,完成生态区建设、循环经济及节能减排各项任务和要求。

二要严把制度关。关键是建立健全两项制度:一是建立健全节能减排重点企业通报制度。以单位能耗论英雄、单位排放论英雄,定期公开、公布重点用能排污企业单位污水排放和税收情况,重点用能企业单位能耗和税收情况。二是建立健全节能减排重点企业挂牌督办制度。排出一批重点节能减排企业实行挂牌督办,向社会公布企业名单、督办人员、时间进度和节能减排举措,定期公布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