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科技文化工作计划(精选5篇)

  • 学校科技文化工作计划(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而这一年度的工作计划目标与年初所做的部门发展计划目标一样,总目标,总任务仍就是:营造良好的高校科技学术氛围,更好的建设多位一体的高校社团文化。在本年度的基本目标,基本任务是:使科技部工作正常运行,成功举办预期科技类文化活动。带领一支科技类…

学校科技文化工作计划(精选5篇)

学校科技文化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然而对于我校来说,社团类别很多,但科技学术类的社团却非常少,再加上对于师范性院校,科技学术氛围本身并不浓厚,科技社团文化发展非常不理想。科技部这一新成立的部门,面临这一巨大的使命,更是任重而道远。也就是说科技部今后的发展,不仅关于本部门生存,更展示着整个社团文化建设。

所以,科技部的工作是必要的,更是刻不容缓的。

而这一年度的工作计划目标与年初所做的部门发展计划目标一样,总目标,总任务仍就是:营造良好的高校科技学术氛围,更好的建设多位一体的高校社团文化。在本年度的基本目标,基本任务是:使科技部工作正常运行,成功举办预期科技类文化活动。带领一支科技类社团,在社团和学校打出自己的品牌。

一、 对内完善与对外发展阶段

与年初部门发展计划不同的是延长第一步“对内完善阶段”,并与第二步“对外改革阶段”结合在一起,在第一学期由步骤的实行。

1. 对内完善部分

对内部人员管理的完善,即在编与外界机动和协助人员完善工作基本运行正常,主要是对内部人员技能完善培训和科技精英团队的创建,但在工作中仍坚持完善。

1) 以主席团为主,对本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干部培训及思想交流。

2) 开一次教育会议,除正常工作安排外,布置工作内容,整理科技部相关档案资料,商议上学期活动安排等,并做好以前活动总结。

3) 找一适当时间进行干部基本技能培训,如:工作计划写法、活动策划写法及通知等应用文写作培训。

4) 科技部干事基本技能培训。电脑基本操作管理、word文档、excel表格及各种应用表格制作培训。

5) 电脑photoshop操作培训及工作证制作、排版等。

6) 每周开部门会议,并邀请嘉宾,主要做工作思想教育、团队合作教育、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等培训会议。

通过以上各项培训,使部门干事尽快熟练本部门业务,以更好的完成本年度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2. 对外发展部分

因本学期社团招新改革,社团制度改革,科技文化类社团更是所剩无几。所以对于年初计划改动,便对外改革为对外发展。另创建博弈棋社、科技发明社团、摄影工作室等,并联谊电子竞技协会、迈阔工作室等组织,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

另在本阶段里,本部门除配合社联其他部门完成活动外,将开展以下几项活动:

1) 开展首届“博弈杯”棋艺交流大赛第一赛季团体赛,并做好总结,为以后相关的活动提供参考。

2) 在期末考试前组织本部门成员进行一次外校参观学习,以提高干事工作热情。

二、 打造品牌阶段

本阶段时间安排与年初计划相比有所增长,主要在下半学期。其中在第一部分未完成的培训计划也可放在这一阶段进行,本阶段将举办以下几项活动:

1) 请校内外资深教师做一次科技类学术讲座,以增强学生对科技文化的热情。

2) 举办首届“博弈杯”棋艺交流大赛第二赛季个人赛比赛。

3) 联谊电子竞技协会创办全校“cs”反恐电子游戏竞技,以增强学生对电子文化的认识。

4) 举办“我眼中的美丽长师”摄影比赛及摄影展。

学校科技文化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目的

通过对教工进行教育与培训,确保学校人力资源满足体系运行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

本计划适用于全体教职员工的教育与培训。

三、工作程序

(一)学历提高

1、理论教师本科率逐步提高到95%;实习指导教师专科率逐步提高到80%,本科率逐步提高到30%以上。

2、学历培训方式为在职培训,学校党政办在8月底组织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专科学历的理论教师及中专、中技学历的实习教师参加报名工作。成人高考的具体实施由培训与鉴定部协助办理。

3、学历培训后期管理工作由党政办负责。

(二)技能水平达标

教研室在期初落实教师现有技术等级,要求专业理论课教师凡具备申报条件的要全部达到中级或以上技能水平,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凡具备申报条件的要全部达到技师以上(含技师)技能水平。技能考试的具体实施由教务科执行。

(三)业务与技能培训

1、新职工上岗培训

责任部门:党政办、质管部

培训对象:新入校教职员工

培训内容:学校简介、部门设置及职能、体系文件《教职工出勤考核制度》、《人事分配制度》、《岗位职责》、《考核细则》

培训时间:每学期开学两周内

2、档案管理培训

责任部门:党政办

培训对象:全体资料员

培训内容:《档案实体分类办法档案管理工作规范》

培训方式:集中授课、自学

培训时间:3月中旬

3、信息管理培训

责任部门:党政办

培训对象:信息员、网络管理员

培训内容:新闻、总结、综合资料等应用文体撰写要求、格式、处理办法

培训时间:根据实施计划每学期培训一次

4、体系文件培训

责任部门: 质管部

培训对象: 全体教职员工

培训内容: 体系文件

培训时间: 2019年3月

5、科室人员培训及过关考试

责任部门: 党政办

培训对象: 全体科室人员

培训内容: 体系文件、计算机操作技能

培训方式 :自学

考试时间:2019年8月

6、班主任培训

(1)业务培训

责任部门:学生科、职业核心能力建设中心

培训对象:全体班主任(含后备班主任)

培训内容:体系文件(班会课工作制度、班级与学生操行考核细则、班主任岗位职责)、班主任工作方法、一体化教育教学管理、职业道德、6S现场管理法、控流工作方法等。

培训时间:根据实施计划每两周培训一次

(2)入企业参观培训

责任部门:学生科

培训对象:全体班主任(含后备班主任)

培训内容:企业生产模式、企业文化及管理

培训时间:见具体实施计划

7、门卫、宿管员、清洁工培训

责任部门:学生科

培训对象:全体门卫、宿管员、清洁工

培训内容:工作制度、方法等。

培训时间:根据实施计划每月培训一次

8、后勤服务人员体系文件及业务培训

责任部门:总务科

培训对象:全体后勤服务、承包点工作人员

培训内容:体系文件(后勤服务过程控制程序、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职责范围与岗位职责、物资采购管理制度、水电管理与维修制度、学校物品领用和借用制度、财产管理制度)、校园环境绿化规划、6S现场管理法、职业道德、业务知识、食品安全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

培训时间:每学期培训两次

9、教师综合职业能力培训

(1)新教师业务培训

责任部门:教研室

培训对象:新进教师

培训内容:岗位职责、考核细则、教学过程各环节实施细则、教学过程控制程序、学习原理

培训方式:校内授课

培训时间:见具体实施计划

(2)教师体系文件培训

责任部门:教务科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内容:教学过程控制程序、教育服务质量检测程序、教师岗位职责、考试考查规定、学生成绩管理制度、教学过程各环节实施细则、教学差错和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师德师风建设管理制度

培训方式:集中授课

培训时间:见具体实施计划

(3)师德师风培训

责任部门:教研室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内容:《教师法》、《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冷水江市高级技工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管理制度》等

培训方式及时间:见具体实施计划

(4)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培训

责任部门:教研室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内容: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一体化教学理念

培训方式:专家专题讲座、校际交流、业务学习

培训时间:见具体实施计划

(5)年青教师基础业务培训

责任部门:教研室

培训对象:35岁以下年青教师

培训内容:如何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行动导向教学法等

培训方式:集中授课

培训时间:见具体实施计划

(6)教师岗位业务培训

责任部门:教务科

培训对象:全校教师

培训内容:教材教法培训、教学设备培训、教研提升能力培训、教学基本功培训

培训方式:校内授课、专业讲座、自学、考试等

培训时间:见具体实施计划

(7)一体化课程体系培训

责任部门:教务科

A、校内培训: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内容: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一体化课程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培训方式:授课、研讨

培训时间:见具体实施计划

B、校外培训:

培训对象:教学校长、教务科、学生科、培训部、各系、中心、教研室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等。

培训内容: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通用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的融合

培训方式:依照上级安排,

A.参加省技工院校省级专业学科带头人培训

B.参加省技工院校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C.根据教育部门安排参加国家中职教师培训。

培训时间:根据需要进行实施

(8)教师以老带新业务培训

责任部门:教务科、学生科

培训对象:青年教师、新进教师

培训内容:教育教学方法、专业知识、班主任工作方法

培训方式:以老带新

培训时间:见具体实施计划

(9)“以赛促练”式培训

目的: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强化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责任部门:教务科

培训对象:教师

培训内容: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级、省级、部级的各类竞赛。

每期组织一次任课教师“教材过关考试”。

学年组织一次教师“教学技能比武”。

培训时间:见具体实施计划

(10)企业实践培训

责任部门:教务科

培训对象:一体化教师(焊接、电气、数控、工业机器人、电子商务专业)

培训内容:企业业务工作、企业管理、企业文化

培训方式: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和顶岗实习

培训地点:校企合作企业。

培训时间:见具体实施计划

(11)企业观摩

责任部门:教务科

培训对象:一体化教师及学生

培训内容:企业业务工作、企业管理、企业文化。

培训方式:入厂观摩

培训地点:校企合作企业。

培训时间:见具体实施计划

学校科技文化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白城师范学院是吉林西部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强化高等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2000年8月,原隶属于国家林业总局的白城林业学校并入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白城师范学院。

学校占地面积81.2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5.5万平方米。资产总值7.3亿元。设有20个学院,2个教学部,48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2340人,生源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与韩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开办了少数民族预科班。现有专任教师641人,其中,正副高级职称教师22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94人。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支,省级高校创新团队1支。建有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特色文化研究基地2个,省级高等师范教育研究基地1个。共承担和省(部)级教科研课题200余项。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系列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

学校始终不渝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弘扬“厚德、明辨、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科学谋划、真抓实干,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学校开始与东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8年以优良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2010年全日制在校生首次突破万人,2012年基本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全日制在校生1.2万人的目标;2011年,学校成为吉林省高校中第一个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单位;2012年,学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区,圆满完成“东迁西建”任务,被评为“全省文明单位”,成为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面开启了学校发展新的里程碑;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全面介绍了学校发展概况;2014年,学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社会影响力逐步提高。

建校50多年来,学校培养出了央视2013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特别关注教师”奖获得者——杨富生式的基础教育合格师资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6万余名,被誉为吉林西部基础教育“教师的摇篮”、 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育基地”、党政干部的“黄埔军校”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高地。近几年来,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85%以上。

当前,面对全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新时期,面对省委省政府实施“高教强省”战略的新背景,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学校党委审时度势、科学谋划,在全面研判当前面临的“攻坚爬坡、发展提速、稳定凝聚、转型崛起”总体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坚持“八大发展”、实施“八大工程”的办学思路。“八大发展”即坚持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安全发展。“八大工程”即实施学科专业建设工程、教学质量工程、人才强校战略工程、科研兴校战略工程、“三全育人”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办学能力提升工程、社会服务工程。全面深化改革,稳中求进,有序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为把学校建设成“国际有合作、国内有影响、省内创一流、办学有特色”的应用型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对在校读书期间为学校做出贡献或在参加国家、省组织的大学生活动取得较好成绩或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特殊奖励;为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鼓励他们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并结合我校实际,实行优秀奖学金制度。具体奖项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吉林省政府奖学金、院长奖学金、白城移动奖学金、白城邮政奖学金、金辉律师事务所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等。

音 乐 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新型的音乐师资,

并为其成为音乐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打好基础,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建立扎实

的音乐理论基础,掌握多项音乐技能,具有一定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能力,既能

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又能从事音乐活动策划和组织工作,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乐理与视唱练耳、和声、曲式、复调、歌曲写作、钢琴及伴奏、声乐、舞蹈、电

脑音乐制作、中外音乐史及名作欣赏、器乐及合奏(民族、西洋)、影视音乐、

中国现当代音乐概述、合唱及指挥、音乐专业教学法、音乐活动组织与管理等。

就业方向 可从事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工作及文艺活动的组织、辅导和管理,

能从事电台、电视台、出版部门的音乐编辑工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群众文艺工作。

学 制 本科四年 学 位 艺术学学士

音 乐 表 演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音乐

表演技能,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具备现代音乐观念和较强的音乐文化、演艺市

场开拓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干方向 声乐表演、钢琴表演、器乐(西洋、民族)表演、舞蹈表演等。

主要课程 声乐、钢琴、器乐、合唱、合奏、伴奏艺术、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乐理

与视唱练耳、曲式、和声、复调、音乐赏析、艺术概论、表演学概论、舞蹈与形

体训练、舞台表演等。

就业方向 可从事歌舞表演、演艺活动策划、文化及演艺市场经营、企(事)业单位文艺活

动组织、音乐制作与编辑及音乐教育等工作。

学 制 本科四年 学 位 艺术学学士

音乐表演(中外合作办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据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具备现代音乐观念和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和实践能力的音乐制作与编辑、音乐管理及文艺团体演出的国际化人才。

合作学校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人文大学

主要课程 声乐、钢琴、器乐、舞蹈、中外音乐史、和声学、视唱练耳、基础乐理、和声、合唱指挥、作曲技术理论、音乐美学、音乐赏析与实践、舞台表演、表演学概论等。

教 学 根据合作协议,教学计划由中俄双方共同制定,共同实施。其中三分之一专业主干课程由外籍教师讲授。教学过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突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全面适应社会和市场,为学生的就业创业、继续深造、出国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就业方向 可从事歌舞表演、国际文化及演艺市场经营、政府部门、文化部门、群众团体或其他企事业单位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编辑与制作及中小学、艺术培训机构、青少年宫的音乐教育等工作。

学 制 本科 4年

学 位 艺术学学士

美 术 学

培养目标 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适应现代教学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有一定的艺术

表现和创作能力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及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基础、色彩基础、书法、实用美术、解剖学、透视学、中国

美术史、外国美

术史、艺术概论、学科教育论、外出写生、体验生活、毕业创作等专业课程及国

画、油画、水彩、雕塑、造型基础、艺术设计等六大专业方向课程群。

就业方向 可从事中等学校的美术教学、美术活动的组织、辅导和管理工作,能从事文化、

宣传、科技、商业、出版等部门的美术工作。

学 制 本科四年 学 位 艺术学学士

环境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的基本教育理念,构建理

论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紧密关联的教育平台,培养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相结合

的,具有广泛人文素养、系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适合创新时代需求,在专

业设计领域能够胜任现代设计与研究,具备在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外

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设计及园林设计规划等设计项目上的统筹设

计、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制图与表现、人体工程学、工程预

算与管理、家居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展示设计、模型制作、快

题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

就业方向 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机构、室内外装饰设计公司与实体、从事园林景观规划与设

计的公司与实体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专业设计及其项目经营与管理工作。

学 制 本科四年 学 位 艺术学学位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的基本教育理念,构建理

论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紧密关联的教育平台,培养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

具有广泛人文素养、系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适合创新时代需求,在专业设

计领域能够胜任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媒体传播和广告策划的视觉传达设计

的创新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图形设计与表达、设计史、计算机

辅助、民间图案、字体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版式设计与

印刷、广告设计、VI设计、网页设计、商业摄影等。

就业方向 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机构、广告公司、出版发行单位、数字媒体、网络宣传与营

销、品牌管理等。

学 制 本科四年 学 位 艺术学学位

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思维意识,初步具备可以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室内外环境设计工程中遇到的科研、教学、设计等方面问题的能力,能在综合把握环境的功能、空间、材料、结构、外观、尺度、施工工艺和市场需求诸要素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合理的改进性设计和创新性设计。能通过草图、模型、效果图和计算机图形技术生动、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综合运用各种设计表现手段进行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基本能力。

合作学校 俄罗斯乌拉尔国立师范大学

主要课程 设计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制图、透视学与表现技法、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设计、材料工艺与预算、建筑史、版式设计、商业空间设计。

教 学 根据合作协议,教学计划由中俄双方共同制定,共同实施。其中三分之一专业主干课程由外籍教师讲授。教学过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突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全面适应社会和市场,为学生的就业创业、继续深造、出国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就业方向 本专业可从事数字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新闻出版行业、室内设计、会展设计行业、建筑效果图设计、绘图员、 平面设计师 、橱柜设计师、家具设计师、施工图设计师、效果图表现、预算员、工装设计师、设计师助理、施工监理等行业。学 制 本科 4年

学 位 艺术学学士

广播电视编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艺术鉴赏能力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

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与知识,具备电视节

目的采编播能力,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电影、电视节目编导、

制作、撰稿、编剧、导演、艺术摄影、音响设计及节目主持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

视艺术学科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影像语言、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图像处理、摄影基础、电视摄像、广播电视写作、

电视画面编辑、影视造型艺术、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艺术学概论、影视美

学、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新闻写作、网络编辑、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影视后

期特效、Flash动画、广播电视采访、现场报道、纪录片创作、DV创作训练、电

视节目导播、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编导、广播创作基础、电视晚会编导、广播电视

音乐节目编导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进入各级电视台、电台、电视节目制作单位、电影制片及发行机构、

网络媒体公司、音像制作与出版机构、影视节目制作公司、电视广告制作公司、

各级各类报社出版机构、各企事业单位宣传机构及其他影视创作部门从事广播

电视节目的策划、文字撰写、编剧、导演、制片、采访、主持、运营、摄像、

播音、后期制作等工作。

学 制 本科四年 学 位 艺术学学士

招生范围

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广西

招生计划及收费标准

音乐学:总计划125人,师范类本科,学费6200元/年;

音乐表演:总计划40人,非师范类本科,学费6200元/年;

音乐表演(中外合作办学):总计划50人,非师范本科,学费22000元/人;

美术学:总计划185人,师范类本科,学费5400元/年;

环境设计:总计划80人,非师范类本科,学费5400元/年;

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总计划50人,非师范本科,学费22000元/人;

视觉传达设计:总计划75人,非师范类本科,学费5400元/年;

广播电视编导:总计划125人,非师范类本科,学费6200元/年。

考试科目

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表演(中外合作办学)

考试内容分四项,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自选其中一项。即:

一、钢琴(考生自选一首作品),满分100分;听音模唱,满分60分;旋律视唱,满分40分。

二、声乐(美声、民族、通俗,唱法不限,考生自选一首作品),满分100分;听音模唱,满分60分;旋律视唱,满分40分。

三、器乐(西洋管弦、民族管弦乐器不限,考生自选一首作品),满分100分;听音模唱,满分60分;旋律视唱,满分40分。

四、舞蹈(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不限,考生自选成品舞3—5分钟),满分100分;节奏模仿,满分40分;基本功展示,满分60分。

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1、素描(100分)

2、色彩(100分)

广播电视编导

面试(100分):1、自我介绍(40分) 2、才艺展示(40分)3、考官提问(20分)

笔试(100分):编写故事

报名手续

考生报名时须持当地招生办公室提供的《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招生专业课考试报名资格证》及本人身份证,同一底片的近期正面二寸免冠照片2张,填写报名登记表,领取准考证。

报名费用

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表演(中外合作办学)200元/人

广播电视编导200元/人

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150元/人

如考点有其它收费项目,以考点要求为准。

录取原则

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表演(中外合作办学)

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文化课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分数线,专业成绩合格的考生中,按文化课成绩总分的60%+专业课成绩总分的100%,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高考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线并且专业课成绩达到合格的考生中,按照文化课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学校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57号

邮 编:137000

网 址:bcsfxy.com

学校科技文化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深化认识,做好顶层设计

1.健全组织,强化领导

河南工业大学多次组织广大教师学习两部领导讲话和两个文件精神,深刻领会“2011计划”的核心内涵;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摸底,分析学科优势,就推进“2011计划”的思路、方向和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广泛研讨。学校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2011计划”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成立了由知名学术带头人组成的专家工作组和“2011计划”办公室;积极与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加强沟通和联系,争取多方支持;相关职能部门从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国际交流合作模式、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新评价体系等机制体制进行专题研究和调研,为学校“2011计划”相关政策提供决策支撑。

2.汇聚优势资源,特色学科率先行

2012年7月,河南工业大学面向超硬材料行业的重大需求,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郑州轻工业学院等18家协同创新单位成立了河南省第一家“郑州超硬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中心将瞄准超硬材料产业链的关键技术,组织创新要素协同攻关。“粮食储藏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以解决国家粮食产后的有关重大科技问题为创新目标,着力服务和支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以发挥河南工业大学在粮食储藏相关领域相互支撑、相融共生的国内最为完整的粮食产后学科群优势为协同基础,成为国家粮食产后储运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推动国家粮食储藏与安全科技进步,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另外,在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先期培育的基础上,还成立了“粮食产后安全战略协同创新中心”“主食品工业化协同创新中心”“现代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粮食文化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等17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这些协同创新中心充分体现了学校在粮食储藏与加工、超硬材料、信息等领域的特色优势。

3.瞄准需求,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为了持续高效地实施“2011计划”,河南工业大学出台了相应的制度与措施,制定了《河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实施意见》《河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实施方案》《河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评审程序》《河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框架性协议》《河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办法》《协同创新中心岗位设置、人员聘任和管理办法》《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协同培养办法》《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筹措与管理办法》《协同创新中心资源整合与成果共享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明确了学校实施协同创新计划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发展领域和方向以及保障措施,为中心的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强化协同意识与服务功能,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和行业科技进步

河南工业大学因粮而立、依粮而兴、靠粮而强,在粮食产后储运流通、精深加工等学科领域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多年来,河南工业大学紧密围绕国家及行业需求,充分发挥粮食储运、加工、流通和材料、信息等领域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围绕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培养人才,提高学校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

1.强化科学研究功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高校科学研究只有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应用价值。一是充分发挥知识和智力密集的优势,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科学研究,为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提供理论支撑;二是把科学研究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提高科研综合实力,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解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粮食行业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是发挥高校桥梁纽带和科技熔炉作用,通过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不断引进、吸收、创新,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与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在原始创新领域,坚持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大团队协同研究为驱动,河南工业大学开创的“储粮昆虫分类学”解决了中国重要储粮害虫象甲分类的国际困惑;“我国主要粮种储藏期间微生物的活动规律及其引起粮食霉变发热、带毒的原因及防治途径”首次为中国科学储粮防霉提供了理论依据;“自然缺氧保管粮食理论”填补了国际缺氧储粮保鲜研究空白。在应用技术领域,瞄准经济建设、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粮食产后深加工领域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提高粮食深加工的转化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粮食深加工过程中的粮食损耗、粮食资源浪费和粮食加工生产成本。近年,学校在协同创新中涌现出一批集成创新成果,在粮食产后领域连续获得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成果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轻工和粮食行业20多年来获得的最高科技荣誉。学校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全面参与了总投资82亿元的“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国家投资337亿元建设的1100多个国家粮食储备库、仓储1000多亿斤的“国家储备粮库建设项目”,绝大部分采用学校研发的储粮工艺技术和设计规范,综合应用了学校粮食产后各个环节的重大科技成果,使国家粮食储备库库存损失率由4%降至1%以下,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全国约70%的大中型小麦加工企业、50%的植物油加工企业、90%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采用学校提供的技术。

2.强化创新人才培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高端的科技创新平台与人才团队是有效实现协同创新的目标、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创新研究的核心力量。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只有拥有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才能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造就高水平的人才。学校拥有的“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及“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两个部级平台,是目前行业中唯一可在粮食储运和粮食加工两个领域开展交叉性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部级平台,这为会集高端人才、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转化工程技术成果提供了条件。“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粮食局粮油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谷物资源转化与利用河南省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粮食产后领域的省部级科研平台,为开展粮食产后领域科学研究提供了保障。学校在粮食产后领域拥有的各种学科科研平台,覆盖领域范围的广度、相互支撑度、交叉融合度、衔接紧密度等居于行业高校之首,为会集高端人才、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推进成果转化、开展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以工程中心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采用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培育了若干在本行业有影响的领军人物。

3.强化文化引领功能,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对中原经济区的定位之一就是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而以粮食文化为核心的农耕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居于特殊地位,它不仅是中原文化的基石,更是华夏历史文化传承的缩影。作为具有粮食行业背景的高校,大力开展粮食文化研究已经成为落实国家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贯彻省委主要领导指示的政治要求。河南工业大学将围绕中原经济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形成中原粮食文化协同创新的新机制,以中原粮食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产出一批以粮食文化为主题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述,推动特色学科、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培养一批粮食文化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形成一支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粮食文化研究团队,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和农耕文明的现代化,增加现代中国人对中国传统粮食文化的认同,打造具有中原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粮食文化品牌。

三、创造协同创新环境,提高协同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2011年,河南工业大学制定了“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进协同创新。学校将以协同创新为契机,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协同创新中实现新跨越。

1.以需求为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要超越学科导向,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高校作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要开展以解决国家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需求的基础研究。这种结合国家需求的问题研究应该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通常需要组织大规模的跨学科、跨单位的研究团队来协同完成,努力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该着眼于行业与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以及关键技术问题,与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围绕目标,通过协同组织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家粮食局“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的“改进粮食收获、储藏、运输、加工方式,降低粮食产后损耗,完善粮食储备和流通体系”“优先发展以预警、监测为重点的粮食流通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国产仪器为支撑的粮食质量快速检测技术、以新型散粮装运方式为带动的高效快速的粮食物流技术,加快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在粮食流通领域的全面应用”等若干重点领域的联合攻关,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设立了更新的目标。

2.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高校要积极主动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发、集成、高效”的新模式,通过组织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办学思路的创新,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掘隐性资源,促进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寻求突破性发展,使自身特色的内涵得到进一步创新与深入拓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是把握未来学科发展主动权,产生重大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现实途径。高校应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资源,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发挥优势和特色学科的会聚作用,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做实交叉学科发展平台,实现创新要素与资源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会聚、融合的方向转变。河南工业大学依托“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食品科学”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并以这些特色学科为龙头,与其相关省级重点学科如“应用化学”“生物工程”“产业经济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技术”等交叉融合,建立6个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目前,2个交叉学科获批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学科交叉中心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粮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

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人才、学科和资源优势,在协同创新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重大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和各具特色的科研组织模式。当前,我国高校传统科研组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客观需要,科研资源配置方式较为分散和封闭,制约了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和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组织管理必须从个体、封闭、分割方式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方式转变。河南工业大学制定、启动了相关配套改革措施,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政产学研用合作绩效,探索高校外部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加强科技管理协同机制,做好制度顶层设计;面向重大社会科学问题,推动产学研用创新资源集聚;面向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建立产学研用战略联盟。二是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探索高校内部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改革高校科研组织结构,实现从传统“直线职能型”向新型“任务矩阵型”的转变,设立独立于院(系)的科研机构,以项目和任务为中心调配科研人才与资源;强化科研管理制度,实现从“单向管理”向“双层管理”的转变,依托学校内部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建立院(系)与项目组“双层管理”的科研管理机制;优化科研管理评价机制,实现从“单一学科评价”向“综合性评价”的转变。

4.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协同创新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因此,促进协同创新顺利实施,关键之一是有效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由于粮食产后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具有非常突出的行业特殊性、学科交叉性、科技创新性和科学探索性。学校将推行“沿创新链条各个节点贡献的比例分配利益”的原则,以公平的利益链条紧密连接参与协同创新的各方力量。探索协同创新管理机制,成立由多方参与的管理机构,负责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制定科学与技术的总体发展路线,明确各方责权和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发展。河南工业大学的仿真模拟中试平房仓、谷物加工中试实验室、油料加工和综合利用中试实验室等一批中试科研平台,分别由不同的创新主体来牵头,充分发挥协同方各自的优势,构建长效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体现了不同的阶段以不同的主体为主导推进协同创新、形成合力,成为粮食产业应用研究成果向工程技术转化的有效渠道、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支撑平台。

学校科技文化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拨乱反正冲破了原有观念束缚

1976年9月,“”被粉碎,“文化革命”宣告结束。此后,党领导“拨乱反正”,确立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各行各业呈现出一派新气象,科技、教育事业也出现了重大转机。

小平同志以非凡胆略,冲破了原有观念束缚和旧体制局限,高瞻远瞩地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基础。他提出的观念,激励人们解放思想,探索新路,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战略,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回顾当年情景,我们永远难以忘怀。学习小平指示,大大振奋人心。对高校教学科研人员来讲,感受最为深刻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以“两个估计”为突破口进行拨乱反正。“文化革命”结束后,政治上拨乱反正成为突出问题。对教育战线来说,长期压抑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两个估计”成为当务之急。小平同志以科学的态度,首先冲破“两个凡是”束缚,坚决否定“两个估计”的错误论断。使知识分子的名誉得到恢复。

二是以恢复高考制度为突破口带动学校全面整顿。“文化革命”10年,高考制度被废止10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小平同志在1977年8月8日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听了教授们强烈呼吁恢复高考制度后当即表示:“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不久,国务院批转教育部文件,宣布当年即恢复高考。这又一次强烈震撼了教育界和全社会。

三是确立了科技是关键、高等学校是科技重要方面军地位。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在8月8日科学教育座谈会上,他非常肯定地说:“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

四是阐明了科技和教育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1977年5月,他强调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7月29日又进一步指出:“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阐明了科技、教育的内在联系,突出了科学研究要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思想。这是国内外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客观规律的精辟论述。

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小平同志关于“高等学校是科研的重要方面军”,“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的论断。这个论断对我国有着极端重要的意义。高校是办教育的中心,大家都明确,也没有争议。高校也是办科研的中心,争论了多少年都没能解决。小平同志点破了这个问题,对改变观念、解放思想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从而成为摆正高校科研地位的一盏指路明灯。

小平同志的至理名言、他所阐明的思想观念,武装了广大教学、科研人员,一直引领着高等教育和高校科技事业发展。在党中央领导下,小平同志指示推动下,高校各项工作很快走上了正常轨道,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开始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

“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伟大号角

1978年是我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先后召开了三个重要会议,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决策,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一是3月1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这是粉碎“”后,党中央为发展科技事业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有6000多名代表参加。小平同志在开幕式上强调:“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和建设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科技队伍等重要问题作了阐述,从而确立了科技工作和科技人员应有的地位。他的这次讲话,从根本上澄清了、“”多年来制造的混乱,为我国新时期制订科技方针和各项政策奠定了基础。当时主管科技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在谈到我国科技体制时,强调要分工合作,大力协同,并指出“高等学校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这次会议提出了新时期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一系列重要政策,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发出了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伟大号召。会议大大鼓舞了士气,它标志着我国科技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郭沫若同志深有感慨地说:“科学的春天到来了。”这表达了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心声。

二是4月22日至5月16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共6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总结了28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分清了路线是非,明确了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会议还讨论了《1978~1985年全国教育事业规划纲要(草案)》。会议特别强调: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要全面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高等学校实行教学、科学研究与生产劳动三结合。小平同志在会上也作了重要讲话。这是“文化革命”后在教育战线进行拨乱反正,明确新时期教育方针、政策的会议,对于指导全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举行了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开始全面纠正“文化革命”及其以前左的错误,使党的路线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轨道,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成为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会议。主要表现在:一是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得一切思想、理论、路线、政策上的是非得到澄清,对一切重大事件和重要领导人的功过作出了公正评价,促使人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各项工作开创了新局面;二是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三是作出了调整国民经济和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重大决策;四是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法制的任务;五是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从此,我国走上了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道路。

小平的光辉理论,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仅给高校科技工作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还对解决实际问题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在这一年里,领导部门采取了若干重要措施:一是教育部、国家科委商财政部同意,从科技“三项费用”中给高等学校拨款3000万元,用于重大科研和试验、试制;二是教育部在教育事业费中安排研究经费600万元,用于结合教学的自选项目。

为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1979年1月4~24日,国家科委、教育部、农林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工作会议。全国60多所著名大学的党委书记、校长和部分知名教授共120余人会聚一堂,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会议指出:“高等学校是我国文化和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承担着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的双重任务,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会议提出:随着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高校应当“把工作的着

重点转移到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上来”;“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更应当努力办成教育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以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级专门人才和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为奋斗目标,出人才、出成果,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等。

至1979年,高等学校的科研基本得到了恢复,某些方面有较大发展,经费也有较大增长,经费渠道有所疏通。这一年科技三项费用达4500万元,比上年度增长50%;经财政部同意,从1979年起,在高等教育事业费中增列了科学研究费科目,当年拨款1415万元,1981年增加到2000万元。

面向经济建设调整高校科技方向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以后,紧接着,中央又决定从1979年开始,花3年左右时间调整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为贯彻中央上述精神,科技、教育战线也积极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方针并作出了部署。

1981年2月,国家科委党组向中央报送了《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的汇报提纲》,提出了五点建议。即:

――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应当协调发展,并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着重加强生产技术的研究,正确选择技术,形成合理的技术结构;

――必须加强厂矿企业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

――保证基础研究在稳定的基础上逐步有所发展;

――把学习、消化、吸收国外科学技术成就作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

1981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国家科委党组的《汇报提纲》。在转发的通知中强调:“科学技术要走在生产建设前面”;“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科技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大力抓好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针和任务,要体现在下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十年规划设想中”;“为使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真正发挥作用,现行体制需要逐步加以改革”。

1979~1981年间,教育战线贯彻八字方针,主要是整顿教育秩序、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工作纳入健康发展轨道。教育部于1980年曾两次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30年的教育工作经验,认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须与经济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学校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必须正确地贯彻知识分子政策,必须不断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学校的领导。

在贯彻八字方针过程中,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也形成了一些重要思路。其中影响深远的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贯彻小平同志关于“两个中心”的指示,形成了重点建设的基本思路。强调把一批重点高校办成“两个中心”是一个应该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方针,在拟订规划、计划时应该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切实加以安排。设想建成“两个中心”的基本目标是两个:一是在国家需要的各个主要科学技术领域里,能够培养出与国际先进水平大体相当的博士学位研究生,并达到一定规模;二是在解决“四化”建设中重大科技问题和发展科学技术上,能够做出重要贡献,成为攀登科技高峰的“国家队”之一。在建设“两个中心”的部署上,强调从实际出发,从抓重点学科入手,注重队伍建设和科学实验室装备,并采取逐步建设的方针。

第二个方面是贯彻党的科技方针,调整科研布局。高校科技工作从侧重基础研究转变为主要面向国民经济。明确提出要适应“四化”建设需要,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同时。用更大精力加强应用研究,把科研工作重点,调整到围绕国民经济,促进、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大力倡导为各行各业服务,“吃百家饭”。

为了推动贯彻党的科技方针,展示高校科技成就,1982年4月5日至5月6日,在京举办了部属高校科技成果展览会。32所理工科院校展出500项科技成果。其中有一半是与生产部门、科研单位及院校间合作完成的,大多数已经开始推广应用。大部分研究项目与教学相结合,许多研究生和毕业班大学生参加了研究,有近一半研究成果直接充实了教学内容。观众反映:高校科研既出成果,又出人才,是建设“四化”的一支巨大力量。国务院领导同志参观后给予热情鼓励和指示。万里副总理指出:大学要和科研相结合,也要和工厂相结合,国家急需的项目要大搞。姚依林副总理题词:“进一步发挥高校的科研潜力,把教学、科研和推广密切地结合起来。”方毅副总理题词:“高校科研大有可为”。

1982年9月,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确立了科学技术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同年10月,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高校获奖57项,占获奖总数的45%。会上中央领导明确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

为了推动高教系统贯彻这个方针,教育部与国家体改委联合,于1983年12月,在天津召开了“高等学校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经验交流座谈会”,部分大学和企业的代表出席,交流经验并共商有关政策措施。教育部副部长张文松、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童大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科技方针的调整和各项措施的推动,使高校科技工作的布局和任务、经费的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以基础研究为主转到了围绕国民经济主战场。到1985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三类工作的比例大体是13%、60%、27%。科技经费从70年代末近1亿元,增长到1985年近6亿元。科研任务从主要来自纵向,向纵、横向并驾齐驱方向发展,而且横向任务发展速度超过了纵向任务。

建立学位制度促进了科技教育结合

学位制度的建立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为建立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独立自主和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增强了为各行各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资源的能力。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是科技工作得以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

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我国正式建立起了新中国的学位制度,从而把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也带动了高校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

1981年7月下旬,在北京召开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一次会议,评选出了我国第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学科点。评完以后怎么办,拿什么来培养研究生?大家都明白,需要经费。所以教授们商讨以后,写了一封有103位教授签名的联名信,在参加闭幕式的时候,由复旦大学苏步青教授作代表递了上去。

教授们在信中语重心长地说:“虽然我们的平均年龄已逾花甲,而且实际从事科学研究与培养研究生的主力也已逐渐转向中层骨干,但是我们为振兴中华,培育一代英才,还是信心百倍,干劲十足,我们都愿学作春蚕,把丝吐尽。”“现在学位研究生的授权单位已经通过,而研究生的培养必须结合科研工作,高校缺少科研经费,也必然要影响到研究生的

培养质量。因此,我们恳切地希望尽快恢复高校科研经费在国家科研事业费中的拨款渠道,高等学校作为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应该在国家科研事业费中领到应有的基本口粮。”

因为过去是计划经济,拨款制度上,教育拿教育事业费;科技事业费只有科委、科协、科学院等姓“科”的才有。上世纪60年代初,高教界强烈呼吁,曾经给高校在科技事业费中开过一个口子,但可惜经过“”,这个渠道又丢失了。所以教授们提出来,要求尽快恢复。

这封信经教育部、国家科委领导研究提出意见后,国家计委、财政部提出了解决方案。在12月31日给国务院的报告中提出:“考虑到当前国家财政还有困难,对高等学校所需科研经费只能逐步有所增加。我们建议,1982年从国家总预备费中,对中央各部门所属88所重点高等学校增拨科研经费2000万元,列‘教育事业费’科目。”该报告国务院领导同志于1982年1月即审批同意。当时主管财政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同志在批示中还写道:“教育部可能感到少了一点,但今年财政仍不宽裕,总是开始有了一些,以后如有可能,逐年考虑增加。”

这个口子一开,虽然经费不多,可是非常重要。它对高校博士生、硕士生培养一直起着重要作用。该经费的使用程序,开始时是要把项目报上去,经财政部核准才能拨款。后来商财政部同意实行基金制管理,定名为“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它是专门用于结合研究生培养的科研基金。体现了小平同志所倡导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就是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思想。过去好多人都主张结合,但拿什么来结合?争取到一项能持续提供的经费,以此为粘结剂来促进结合,这是最现实的保障。

制定规划形成科技发展基本思路

从1980年开始,根据小平同志指示和中央部署精神,教育部组织专家和管理干部,对高校科技发展规划进行了多年研究探讨,提出了若干重要发展思路。

制定重点学科发展规划

教育部科技司在贯彻小平同志指示中,提出了从重点学科入手,逐渐形成一批“两个中心”大学的思路,从1980年起,便开始研究建设规划。先从部属高校做起,1981年上半年就形成了规划框架,提出在32所部属高校的116种学科中,选择279个学科点作为建设重点。征求学校意见后,于1982年4月,提交部党组会议原则通过。随后又开始酝酿全国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问题,所提建议的核心内容,后来写进了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在研究制订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同时,教育部科技司对高校科技发展总体规划也作了研究,形成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六五”计划和十年设想纲要》(讨论稿)。1981年9月,该纲要(讨论稿)连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自然科学重点学科规划总表》,一并发给了学校。这个规划虽然未以教育部文件正式下达,但对学校科技工作发展起了重要指导作用。一些重要规划内容,后来逐步得以落实。如重点学科建设,在国家和省市两个层次上,争取多种渠道经费支持,已分期分批实施多年;专职科研编制,经专门程序审批,部属高校确定了1.5万人,分两次下达得以实现;关于建立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建设一批科学实验室、培养优秀骨干人才等内容,也先后付诸实施。

制定行业科技与新技术发展规划

1982年11月,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给国务院写了关于编制科技发展规划的报告。之后,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共同组织规划工作。

教育部于1983年3月.在杭州召开了规划会议,着重讨论了重点行业和新兴技术领域的科技规划问题。会后选派了20位同志参加全国规划组,并建立了与全国规划组相对应的教育部规划工作组,为编制全国规划提供建议。当年6月,编写出了对15个重点行业和新兴技术领域规划的建议,共撰写了98个重大科技问题的专项报告,报送各有关方面。这些建议对编制全国规划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为编制“七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提供了一定基础。这集中体现在“七五”期间组织实施的76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

高校专家直接参与国家规划,不仅为国家制订科技规划作出了贡献,还给学校承担科技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如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与“六五”计划相比,承担的任务翻了一番以上。“六五”计划攻关项目制定过程,高教系统没有参与,信息不灵,组织不够,因而影响了作用的发挥,承担的攻关任务,按经费计,仅占全国6%左右,其中部属校占3.1%。“七五”科技攻关任务,高校获得的经费占全国13%,其中委(1985年教育部改为国家教委)属高校占7.3%。由此得到经验教训,高校要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发挥作用,就应积极组织队伍及时参与。

制定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三委”委托中科院、教育部组织制订全国基础研究规划。为此教育部于1983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科技规划会议,会后组织了对100多个重要领域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各规划组都撰写了专项报告。这次规划提出的优先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议,为后来拟订国家基金指南和有关部门制订重大项目计划提供了较好基础。规划中提出的政策措施建议,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基础研究重大决策提供了思路。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建议借鉴外国的经验和教训。改变我国科研与教育分离的状况。建立合理的基础研究工作体制;提出基础研究经费管理,要建立专门的国家科学基金,实行资助科研和培养人才结合的原则;提议建立国家实验室,列入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计划,有专门款项保证,不论建在哪个部门,都应面向全国开放。另外,对选择优先领域、造就杰出科技人才、利用外国先进实验设施等问题,也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这些建议大多与中科院及其他有关方面取得了共识,并且通过各种渠道向上反映,后来程度不同地被吸收、采纳。

历时几年制订科技规划,一方面为国家科技改革和规划提供了不少有益建议,一方面又为高校科技改革和发展明确了基本方向。关于高校自身发展的战略思路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第二,从建设重点学科入手,把一批重点大学办成“两个中心”;

第三,建立一批开放型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