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学习材料(精选5篇)

  • 小学数学教师学习材料(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存在的问题 1. “我们都知道了”――学习材料脱离学生认知起点 一位教师教学《6的乘法口诀》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出示由6个三角形拼成的小鱼图. 准备教学“一六得六”这句乘法口诀,于是提问:这条小鱼是由几个三角形拼成的呢?是…

小学数学教师学习材料(精选5篇)

小学数学教师学习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材料;选择;有效

学习材料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价值,形成重要数学观的重要资源,也是师生从事数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和出发点.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选择、创设不同的学习材料,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会截然不同. 由于诸多原因,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的有效性差或无效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 如设计脱离现实起点,创设“忽视”学生的数学思考,选择时缺少数学内涵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因此,如何选择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材料,值得每位教师认真研究、探讨.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存在的问题

1. “我们都知道了”――学习材料脱离学生认知起点

一位教师教学《6的乘法口诀》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出示由6个三角形拼成的小鱼图. 准备教学“一六得六”这句乘法口诀,于是提问:这条小鱼是由几个三角形拼成的呢?是几个6呢?没等教师问完,学生纷纷说:“我知道,就是一六得六. ”“老师,我也知道.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老师一时不知所措,愣在讲台前……

本课前,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了许多有关6的乘法口诀的知识,有的学生甚至背得滚瓜烂熟了. 本例中的教师只考虑到教材中知识的逻辑起点,而忽视了学生的现实起点,所提供的学习材料脱离了学生的现实背景,没有合理地沟通学生原有的知识起点与学习材料的联系,使精心准备的学习材料失效.

2. “今天要学什么?”――学习材料缺乏数学内涵

如《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教师为了引出教材中的“百羊图”,利用学生喜爱卡通人物的心理,出示喜洋洋图像. 提了以下几个问题:你们知道它是谁吗?你喜欢它吗?是不是因为它很聪明呢?你还喜欢谁呢?……至此,上课已经过去5分钟了. 此时,听一学生悄悄地跟同桌说:这节课我们学什么呀?

本例中提供的学习材料,看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细细思考,这个学习材料的设计与所要教学的新知之间并没有多大联系,只不过是为营造一种看似热闹的教学氛围而已. 学习材料不一定要“绚丽多姿”,但一定要有“数学内涵”,凸显数学味.

3. “太简单了”――学习材料缺少思维含量

如“三角形三边长度关系”一课中,教师为了能顺利得出结论. 要求学生将4厘米,6厘米长的小棒分别和8厘米、9厘米、10厘米、11厘米、12厘米的小棒围一围,记录好每次围的情况. 学生小组合作后很容易得出当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前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就不能围成三角形,只有当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小于前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虽看起来动手操作了,但由于教师提供给学生材料都是“精心设计”的,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做,无需多加考虑,就能顺利得出结论. 学生之所以会感到“太简单”,就是因为这样的学习材料思维含量过低,缺少挑战性,学生体会不到思考的乐趣,失去了数学课应有的“思考味”.

二、小学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策略

1. 把握学习起点――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材料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生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2. 兼顾“操作性”――选择易于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材料

皮亚杰说过,动作是智慧的根源. 动手操作活动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 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之一. 因为这样做不仅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着他们至始至终把注意力集中在数学活动中,又能使学生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知识.

选择操作性强的学习材料,能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经历体验、思维,变“静态的被接受学习”为“动态的主动探究式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3. 凸显“数学味”――选择利于揭示数学本质的学习材料

《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老师对生活素材青睐有加.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关注学习材料的现实性和趣味性的同时,切勿忽视了学习材料的“数学味”,应处理好生活思考和数学思考的关系.

4. 体现“开放性”――选择利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学习材料

与具有唯一答案、甚至唯一正确解题方法的传统问题相比,开放性的学习材料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多种解题策略、多种结果能促使学生运用各种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适当的开放性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5. 富有“挑战性”――选择具有思维价值的学习材料

小学数学教师学习材料范文第2篇

一、十以内数的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一)提供多元性材料,凸显数的现实意义

借助生活中出现的数据,可以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的存在感。

以“0的认识”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小猴子吃桃子,可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在桃子与数一一对应的过程中,体会0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

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你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0,它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道:在尺子上见到过0,在温度计上见到过0,在电话机上见到过0,在门牌号码上见到过0,在账单上见到过0,等等。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每一种情况下0表示的不同意思。

除了教材提供的情境,收集补充大量的生活情境,尤其是学生生活的素材,可以有效激起学生学习的共鸣。

(二)提供对比性材料,强化数的序数意义

自然数既包含基数意义也包含序数意义,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比较强调数的基数意义,对于序数意义的理解相对比较薄弱。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同时形成基数与序数的概念。提供一些对比类的材料,可以帮助我们较好地处理这一问题。

以“6、7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首先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6,然后呈现一些收集的材料,让学生说说这里的6分别表示什么?进而追问:左边框里的这些6和右边框里的这些6有什么不同?学生体会到左边的6表示一共有6个,右边的6表示第6个。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对比,进一步感受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6个][第6]

如果教师能抓住教学中的每一个点有意识地渗透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对比强化,而不是仅仅把教学的重心落在“几和第几”这节课上,相信学生对于数的序数意义一定会理解得更为深刻。

(三)提供序列性材料,体会数的整体构成

数的学习涉及很多知识,数的读写、大小、顺序、书写、基数意义、序数意义、数数、数的分与合等等,有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整体性学习数的相关知识?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以“10的认识”一课为例,呈现了主题图之后,教师问:你能在图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找到了图中有很多有关10的信息;教师追问:你知道10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数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回答:10是一个两位数,它比我们以前学习的数都要大。教师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10这么与众不同,你想用哪些方法来介绍10呢?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用写、摆、拨、找、分等方法来介绍10。

[写一写][摆一摆][拨一拨][找一找][分一分][十位 个位][10]

教师提供学习单和操作材料,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有序的研究,然后逐一反馈,通过“怎样介绍10?”就把有关10的学习内容整合起来了,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后续学习的基本框架。

二、千以内数的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自然数表示的核心。它是古代世界中最先进、科学的记数法,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了十进制就可以逻辑地构造和表示数,包括数的组成和分解,也就是逻辑地认识数。

(一)提供生活化材料,构建数的直观形态

以“千以内数的认识”为例,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师:一千还能表示什么呢?请同学们借助桌上的材料,4人合作,自己摆一摆,数一数。

学生汇报成果。

组1:我们小组是用小棒来向大家介绍的,一捆是100根,100,200……900,1000,10捆100根的小棒就是1000根。

组2:我们小组是这样介绍的,报纸上这篇文章的这个框,框里的字大约是200个,200,400……1000,这篇文章的字数大约1000个。

组3:我们小组是借助袋装糖来介绍的,这里一包糖是500克,2包500克的糖就是1000克。

师:看来同样的数量,不同的物体,带给我们的感受各不相同!

对1000大小的感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选择的材料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是1000在不同形态上的拓展,对于数的意义的建构是非常有效的。

(二)提供图形化材料,构建数的维度生成

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数形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借助图形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数概念的建立过程。

以“百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一个数小方块的操作活动。先给每个小组一堆小方块,请学生猜猜自己面前的这堆小方块有几个。 学生猜测,答案不统一。教师追问:到底有多少呢?你有什么好办法来验证?(数一数,摆一摆)教师继续追问:怎样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你们小组的小方块有几个呢?学生再次操作,数摆小方块,师生一起点评学生的作品。(小方块的个数不固定,有100,99,102,93等各种情况)接着课件展示整理小方块的过程。

通过数小方块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有序数数的价值,再用整理小方块的活动推动数形的结合,得到思维的深化。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延续这一思路,帮助学生数形结合。

(三)提供结构化的材料,体验数的多种表征

经过一系列对数的认识的学习积累,我们已经学会了用多种材料和方式来表征一个具体的数。我们还可以呈现一些结构化的材料,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和建构。

以“千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为例,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教师提问:我们都知道一年有365天,想一想,如果请你来表示365这个数,你会采用哪些方法?学生先进行讨论:可以用摆小棒、拨计数器、数直线上的表示等。然后学生在练习纸上进行尝试,教师进行材料的收集和反馈。最后,将所有呈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不仅是学生已经熟悉的,而且充满趣味,通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示365这个数的学习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也增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大数的认识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一)提供逻辑性材料,比较数的位值意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大数”是指千以上的数。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可以将大的数目,按照三位一节形象地表示出来。借助计数器等工具帮助学生理性思考数的生成方式,让他们学会用逻辑思维去推断数的建构。

以“大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复习导入的环节。

教师出示了4个“1”。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这四个计数器上的珠子分别表示什么数?学生回答:1,10,100,10000。教师追问:为什么同样的一颗珠子却表示不同的数呢?学生回答:1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1在百位上,表示1个百;1在万位上,表示1个万。接着教师板书数位顺序表的一部分,并总结道:原来不同数位上的珠子表示的数大小是不一样的。

利用计数器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有序地体会位值制,将其与数位顺序表对应起来,更是从形象到抽象的有效提炼,对于后续认识更大的数有着积极的铺垫作用。

(二)提供拓展性材料,经历数的基本推算

对于小的数来说,我们的操作材料是丰富多样的。一旦到了大数的教学,我们常常苦于如何选取操作的素材和如何设计操作的活动。事实上,借助一定的拓展性材料,我们完全可以实现操作学习的理念。

以“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讨论的环节。

教师提问:说来说去,1万到底有多大呢?老师这里有几组数学信息。结合这些材料,你能想象一下,1万究竟有多大吗?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思考:

1.瓶子里大约有5000粒米,那么10000粒米大概到瓶子的哪儿?

2.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绕操场跑5圈是1000米,你估计你跑完10000米后会是怎样的状态?

3.这里是1000张纸,你来抱抱看,重吗?那10000张纸大约有多重呢?1000张纸叠起来大约有9厘米左右高,10000张纸叠起来有多高呢?

4.报纸上红线框出的部分大约有2000个字,10000个字大约需要多大的版面?你读完这一个版面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材料的选择遵循了三个维度:现实性,是生活中可感可知学生常见的素材;便利性,是相对比较小便于携带和呈现的素材;多元性,有表示颗数的米,有表示长度的跑道,有表示厚度的纸张,还有表示面积的报纸。对于数的不同形态进行了多元的呈现。

(三)提供序列性材料,抽象数的内在含义

让学生体验一个很大的数的时候,可以提供一些序列性材料,让学生从形象中逐步抽象出数的意义,综合运用推理能力来感受从量到形的提升过程。

以 “大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呈现了三个层次的材料。

第一层次:初步形象感知大数。提供了教材中的漫画图片,想象这些数是很大的。1万张纸摆在一起大约有1米高,10万张纸摆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1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第二层次:联系生活体会大数。例如提供一些社区或者城市建筑中的资料,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出示社区示意图:我们求智社区共有常住居民约10000人。出示体育馆图片:黄龙体育馆一次可以容纳5万人观看比赛。

第三层次:结合图形感悟大数。用长方形表示手上的细菌,如果用冷水只能冲洗掉一格的细菌,约40000个;而用温水加肥皂搓洗1分钟以上时,能洗掉9格的细菌;你知道9格的细菌是多少吗?

小学数学教师学习材料范文第3篇

一、关注现实――撷取生活性的学习材料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都越来越重视对学习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以丰富课堂教学的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教师在预设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从生活中挖掘富有意义的学习材料,让学生体验从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抽象数学知识,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案例1:在学习“可能性的大小”这一课时,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一袋乒乓球共12个,其中有3个红色、3个白色、2个绿色、4个黑色,装在不透明的袋子里。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抽奖游戏,好吗?

生:太好了!

师:为了公平,我们请每组各派一位代表上台。

学生选出代表上讲台。

师:下面,红色、白色、绿色、黑色各代表第一、二、三、四组,抽到一个得1分,每个代表可以摸三次,登记分数后把球放回袋里,给另外的代表摸。

游戏开始,每摸出一个球,相应的小组都发出激动的欢呼声,而其他小组都露出期待的眼神。最后统计结果。

师:结果出来了,第一组得3分,第二组得2分,第三组得1分,第四组得4分。

师:同学们,你们对这样的结果有什么想法,你们说公平吗?

生1:不公平,摸的次数不够,所以不公平。

生2:我认为,我们组白色球放得太少了,不公平。

…………

在这个案例中,笔者将抽象的概率知识,以学生熟悉的摸乒乓球的游戏表象化,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体验中了解概率。学生从每组球放的个数不同,想到了被摸出的可能性的不同,初步获得了对概率的了解,然后教师为学生引出概率的概念,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多元切入――撷取开放性的学习材料

新课改倡导培养人的创新性思维的理念,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掌握开放性的教育手段。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材料设计时,要通过开放性的学习材料,养成学生多角度、多元化的问题思考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案例2: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以下的练习题:3282=,请尝试把不同的运算符号填入圆圈中,并计算结果,看哪位同学列的等式多。学生探究后,交上来的等式有:

32+8+2=42, 32+8-2=38, 32-8+2=26,

32+8÷2=36, 32×8÷2=128, 32÷8×2=8,

32+8×2=48, 32×8+2=258, 32×8-2=254,

32÷8+2=6, 32÷8-2=2……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活跃了,知识也被落实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得到了培养。在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机会。教师通过开放性学习材料,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

三、突出思维――撷取探究性的学习材料

当前探究性学习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是基础。为了激发学生课堂探究的热情,提高学生探究的动力,就必须为学生提供有一定思考价值的材料,让学生在探究中有思考的“味道”,欲罢不能。

案例3:在学习找规律的知识时,笔者为学生提供了问题材料,假设现在有一个大蛋糕,如果切10刀,最多能切出几块大小不等的小蛋糕?教师让学生以笔为刀,画圆为蛋糕,模仿切蛋糕。学生先尝试切三刀。

在切第二刀时,就出现3块和4块的区别,切第三刀时就出现了更多不同的答案。这时教师及时让学生交流方法,学生在掌握了正确方法后,切第三刀,最多切出了7块。然后让学生接着边交流边尝试着切第四刀、第五刀……

小学数学教师学习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整合 学习材料 数学思维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否具有逻辑性、丰富性、深刻性及独创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学习材料的优劣。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教师对学习材料的设计、取舍与利用,有了更多的关注、实践及思考。笔者以为,将学习材料进行适度整合,让学生通过一组或几组整合后的学习材料展开探究,发现数学知识,锤炼数学思维,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课堂观察,谈谈关于学习材料整合的粗浅想法。

一、情境材料“一体化”

问题情境,能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学生通过对富有童趣的情境问题的自主解决,不但能收获知识、形成技能,更能体验思维创新的乐趣,这正是符合感性有余、理性不足的小学生心智特征的教学方式。然而,反思现状,一“步”一“境”的情境创设方法因其“为情境而情境”的形式化弊端而早已被教师们所唾弃。那么,情境教学路在何方?教师可以经过整合问题情境,以“情境串”的方式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解决同一情境下的不同问题,既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现实性,又保障了数学思维的专注性。可以说,情境材料“一体化”,已然成为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一种“新潮”。

例如,笔者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时,就以“自己一家三口的生活信息”为依据创设了整合式的问题情境,串起整节课的教学(如下面四幅图所示)。

全课教学,分四个阶段有序推进。第一阶段是“爸爸和小跳的故事”(图1)。课件呈现“爸爸体重”“小跳体内水分重量”及“成人、儿童体内水分占体重的分数值”,请学生提出问题、找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通过分析交流,得出“求爸爸体内水分重量”是等量关系的正向应用,用乘法解答;而求“小跳体重”则是等量关系的逆向应用,须用除法或方程解答,从而揭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课题。第二阶段是“妈妈和小跳的故事”(图2)。作为基本练习,重点巩固新课知识。第三阶段是“爸爸和妈妈的故事”(图3)。作为变式练习,将“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混”在一起,历练学生分析问题的相关能力。第四阶段是“爸爸、妈妈和小跳的故事”(图4)。作为综合练习,将思维锤炼推向更高层次。整节课,在富有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串联下,学习活动显得趣味盎然。

与常见的为不同问题创设不同情境的做法相比,设计一体化的问题情境,能缓解学生“为做而做”的应付感,增添学生“我要研究”的探索味,能降低学生频繁“穿越”情境的生疏感,浓郁学生“深入”问题本质的研究味。

二、探究材料“结构化”

小学生因其“形象思维丰富,抽象思维不足”的认知特征,诸多概念、定律、规则的形成,往往需要借助适合的探究材料。如学生只有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模型的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方能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又如只有通过“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摆棱长1dm的大正方体”的操作与想象,才能掌握“1dm3=1000cm3”的进率关系,如此种种。可见,探究材料对于数学学习极其重要。所谓探究材料“结构化”,就是指将一个单元、一个课时中各部分的教学内容通盘考虑,设计出一组贯穿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探究材料。学生通过对这组材料的不同维度、多方视域的逐层探究,掌握相关数学知识,达成思维训练目标。这就是说,我们应将尽可能多的教学内容落实在尽可能少的探究材料中,让尽可能少的探究材料达成尽可能多的教学目标,实现探究材料的最大化利用。

例如,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杭州市学军小学王丽兵老师执教“体积与容积”时,就是以一组结构化的探究材料贯穿全课(如图5),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次使用这组材料,是在学习“体积”时。学生自学并解读课本相关概念后,教师呈现这组材料,让学生“比较体积大小”。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得出①号纸盒的体积最大;通过数一数所含小包纸巾的数量,发现了两包纸巾的体积大小;根据土豆和鸡蛋的特点,学生联系科学课的相关知识,想到了“排水法”。应当说,这组材料的呈现与使用,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体积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萌生了“根据物体特点、选择合理策略”的体积测量活动经验。第二次使用这组材料,是在学习“容积”时。纸巾、鸡蛋和土豆是实心的,它们只有体积没有容积。而纸盒是空心的,它有容积。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纸盒的容积和体积就相差在纸板的厚度上。第三次使用这组材料,是在课堂结尾处,沟通“容积”与“体积”的逻辑关联。教师依次呈现一些小纸盒,并将其逐个嵌入①号纸盒,让学生分析“什么不变,什么变了”(体积不变,容积变小了)。随后,教师又拿出一些大纸盒,将其套在①号纸盒外面,继续让学生思考“什么不变,什么变了”(容积不变,体积变大了)……就这样,教师通过这组探究材料的反复利用、多维挖掘、逐层深入,营造了“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风景,实现了课时目标的深度达成。

三、训练材料“情节化”

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有时一不留神又会陷入“题海”而无法自拔。特别是练习课、复习课的教学,更容易走入“出题,做题,讲题”的封闭套路里。如何推陈出新,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练习充满童趣,并散发独特的思辨气息,这是值得每位数学教师深思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我们可以将多个训练目标整合于一则材料之中,并为之赋予适当的情节变化与问题转型,让学生通过解答、比较、思辨,实现数学思维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在这种基于情节推动的整合性训练中,学生学得“有味”,教师教得“有劲”。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单元复习”时,基于情节变换,将一组练习进行了巧妙整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进入练习环节后,教师设计了“看我三十六变”的题组练习。课件首先呈现了一个长6dm、宽5dm、高4dm的长方体模型,让学生解决“如果用角铁制作这个长方体模型,至少需要多长的角铁?”然后,这个长方体模型不断“变身”为包b箱、通风管、玻璃鱼缸,先后让学生解决“如果这是一个包装箱的模型,制作这个包装箱至少需要多少dm2的硬纸板?”“如果这是一个通风管的模型,制作这样一个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dm2的铁皮?”“如果这是一个玻璃鱼缸的模型,制作这样一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dm2的玻璃?”“如果忽略厚度,这个鱼缸能装多少升水?”“现在鱼缸里水的高度为3dm,如果往里放入一座假山,水面上升到了3.2dm,假山的体积是多少dm3?”五个实际问题。依旧还是那个长方体,但将其置于不同的现实情节之下,就能“逼”学生根据问题指向,灵活调用知识经验,主动探寻应对策略。这个“调用”与“探寻”的过程,正是学生的数学思维经受考验、得以历练的过程。点拨讲解时,教师结合每个问题下方的实物图片,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把握住情节变换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陷阱”,进而在“变与不变”中丰满体悟、完善认知。

四、补充材料“多元化”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尽管教材承载着课程理念、蕴含着编者意图,但作为一名富有主观能动性的数学教师,在充分尊重教材资源的基础上,我们依旧享有个性化处理教材的自主空间。尤其是当教材所编的学习材料难以与所教班级学生“匹配”时,便需要适时整合更接“地气”的补充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发展思维。

例如,有位教师执教“折线统计图”时,巧妙整合了科学课的相关材料来展开教学。课始,教师以动态变化的数据,引出“蚕宝宝身体长度变化”“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我们的身高和体重变化”及“冰块融化时的温度变化”这四则学生已在科学课中深度研究过的材料(如下图),从中唤醒了与本课学习相关的记忆,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接着,以科学作业本中学生所画的“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统计图”为例,引出了折线统计图,并展开读图及数据分析。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蚕宝宝身体长度变化”的数据信息分别用“条形统计图”及“折线统计图”来加以呈现,不仅落实了制图技能的训练,还在比较中明晰了两种统计图的各自特征。在这里,学习材料是学生自己获得且非常熟悉的研究成果,于是便有效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自然凸显旧知与新知的联系。笔者以为,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课堂状态,正是基于教师整合课程资源、补充多元材料的教学构想。

以上,是笔者关于学习材料整合的实践体会与个性思想。当然,材料整合的途径与策略还有许多。笔者坚信,只要教师带着“整合”的眼光看待、设计、运用学习材料,就一定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内涵改造与品质提升。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师学习材料范文第5篇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论”由于其实践性较强,知识结构由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以及学习理论综合构成,在师范专业的课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通常采用整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对小学数学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满足师范生的材料需求以及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本文主要探讨整体教学的理论极其具体实践方式。

http://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论;整体教学;具体实践

采用整体教学方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教学对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现实意义。其主要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成立学习小组、选择课程材料以及学习成绩评定等。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提高整合数学教学内容的能力,优化教学结构,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与整体教学

(一)小学数学教学论和整体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论”是小学教育师范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为师范生提供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学理论指导。能够有效的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水平,促进其自主力量的发展。通过学习获得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反思和创新能力都能够为他们的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作出贡献。

与传统单一的理论教学或者是实践教学不同,整体教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才被提出来,是一种新型的、可以有效地整合课内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增加课堂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整体教学注重的是学生身体和内心感受的平衡,强调的是教师的全局观念,如尊重学生的整体、构建具有整体观念的教学方式、塑造语言与行为统一的教师,通过这样的理念培养出整体的人才。

(二)“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整体教学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实施整体教学,可以明确师范生的学习目标、提供优秀的学习材料。增强师范生将教育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能力,增强他们教学设计的水平。通过把握知识的整体性和学习的整体性,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新型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开发师范生的综合能力,增强他们的小学数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

二、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整体教学的具体实践

(一)数学课题的选择

课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其选择关系到教学实践的质量。首先要注意的是课题选择的合理性,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知识水平较低。任何不科学、不合理或者是超过小学生认知水平的选题,都会给教学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小学数学课题的选择必须要与小学生的整体特征相联系,确保课题内容与课堂知识一致。例如,教师在进行长方形面积的教学时,可以向学生假定现在有两个长方形的玩具卡片,一号卡片的长宽比例为4:3,二号卡片的长宽比例为5:3,让学生求两个玩具卡片的面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不唯一答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放开思维,不用担心出错。

(二)数学课程材料的选择

数学课程材料的选择尽量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程材料一般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学习内容与目标;其次是学习材料与框架;第三是学习要点与成绩的评价。运用整体教学必须突出体现教育课程与数学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例如在进行100以上数目的认识教学中,选择具有启发、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课程材料。结合教材书本的编排方式和目的,在满足学生身心发育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三)挑选相应的辅助课程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相对复杂,仅靠学生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同时还需要不同的课程教师以及不同阶段的数学课程任课教师的配合。如数学学科教师对本领域的知识的融汇贯通的理解能够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为师范生今后的数学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其中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侧重于对学生经验的传授,让师范生对今后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流程和步骤,让师范生在实践活动之更容易上手;再如通过心理学教师分析小学生整体的心理水平和特征,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另外通过教育学等其他学科的学习可以提高师范生在大学阶段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量,丰富师范生的知识储备,多元的知识掌握结构可以对教学活动产生辅助作用。

(四)创建学习共同体

小学数学教学论的实际运用要求师范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适当的吸取数学教师的经验。所以,数学教师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师、师范生之间可以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师范生对团队进行分组并选择负责人。平时开展各种活动,交换各自的思维方式,分享资源和经验,小组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案交由大学教师检查和指导。这样的合作模式可以提高师范生之间的合作精神,通过吸取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的经验改进自身,更好的将小学数学教学论应用到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去。

(五)成果的评价

创建有趣的学习平台和交流小组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与探讨,实施整体教学方式评定学生成绩能够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评价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对学生学习小组交流讨论的表现进行评价,总分为50,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平时的理论知识运用状况、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老师的配合情况以及小组回答提问的积极性,每一项设置为10分。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做出表扬、而表现不好的学生予以鼓励,并指正环节中出现的错误;其次是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包括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材料的选择、知识的讲解水平、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应用、以及教师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握五个方面,同样的每项设定为10分。通过分数的直观展示可以及时的发现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对自身不足的了解,并根据现状进行改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理论”对于教师以及师范生的整体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注意选题需要以学生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满足典型性要求、课程材料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创建学习共同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培养师范生的整体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实践能力。

http://

参考文献

[1]拉巴.“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4):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