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精选5篇)

  • 小学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我能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认真踏实,但是在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上有许多不足,尤其缺乏对学生心理状态,特征的认识和研究.乐于从事教学科研,但往往停留在感性经验的层面,缺乏耐力. 二,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第一年(2011年) 1,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2,教…

小学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精选5篇)

小学教师个人发展规划范文第1篇

一,自我分析

本人进入此校已有六年多的时间,在这六年多的时间里,我收获很多.学校的大力发展与改革,给了我们年轻教师很多机会与发展空间,使我积累了一些个人教学经验.

我能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认真踏实,但是在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上有许多不足,尤其缺乏对学生心理状态,特征的认识和研究.乐于从事教学科研,但往往停留在感性经验的层面,缺乏耐力.

二,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第一年(2011年)

1,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2,教学常规与教学科研一起发展,往科研型教师方向发展.

3,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一学年开设1-2堂研究课.

4,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本科函授的进修,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第二年(2011年)

1,巧练课堂教学基本功,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地向前发展.

2,申报科研型教师,努力成为科研型教师.

3,继续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

4,争取今年本科毕业,取得本科文凭.积极参加继续教育.

第三年(2011)年

1,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生形成乐学,善学的局面.

2,继续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更新知识结构.

3,加大课堂改革力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适合新时期的教学模式.

4,认真研究,实践教研组工作的经验和规律,在学校领导和教导处的具体指导下,力争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的数学教研组的发展之路.

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 有备而来 ,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想,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6,一步学习数学学科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和处理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教师个人发展规划范文第2篇

学校依托“构筑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名师团队;打造视野开阔、勇于创新的研究团队;形成团结和谐、身心健康的阳光团队”的队伍建设目标,建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领导小组,对学校已有相关制度进行修改和调整,用制度文化的建设强化教师自觉学习、自主发展的意识,形成了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的教师发展管理流程。流程包括自主管理、学校管理和评估反馈等多个环节。

对自身现状的准确定位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为此,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了自我发展基础诊断评估工作。首先由任课教师围绕自己的知识、兴趣、特长等,开展自身素质评估、成长环境分析、教学活动反思、成长历程反思等活动,形成教师个人发展基础诊断评估报告,然后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评议,教师在集体评议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使其能够清晰地认识自我发展现状。

学校还聘请了市区相关专家开展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项目培训工作,帮助教师多角度了解新时期、新形势下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素,对决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指导教师完成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学校针对规划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反思活动,有效激发教师的动力,挖掘自身发展潜能,创造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学校通过《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个案研究》区级课题研究工作,探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个体因素的影响,探寻促使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方法。

为了有效落实规划目标,学校采取了多种管理模式。

首先,学校采用“规划引领、实践为主、名师帮扶、资源引进”模式,促进教师的成长。规划引领:在学校发展规划大背景下引领教师开展个人生涯规划,让教师能够沿着自己职业生涯的预定路线有计划地逐步实现。实践为主: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听课、讲课、评课、集体备课、专题教研等形式使青年教师将学习到的教育教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名师帮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优秀教师和区域内教育教学专家的资源优势,通过名师的“传、帮、带、导”等有效手段,让青年教师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资源引进:通过实施与名校结对,拓展教师的视野,借助名校的师资优势,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其次,针对“青年教师、中年教师、骨干教师”三个群体采取分层推进的管理模式。学校对青年教师群体主要采取“集体研修”的活动模式,目的是帮助青年教师汲取集体智慧、迅速成长;对中年教师群体主要采取“任务驱动”和“专家引领”的模式,目的是帮助中年教师克服“高原期”的为难情绪,突破发展瓶颈;对骨干教师群体主要采取“名师工作室”的形式,让骨干教师时刻对照自己的职业规划做总结和反思,使他们的目标更远、更高,加快其成长的步伐。

小学教师个人发展规划范文第3篇

教师自我发展的关键在于个人的发展目标和学校所提供的条件与机会的最佳配合。小学教师由于接触的琐碎事情多,往往日常工作已经占据了他们的全部精力,缺少高屋建瓴的心态,缺少对个人自我专业发展进行全面规划。作为校长,必须明确认识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创设各种有利条件,激励教师行动起来,唤起教师内在的潜力,自觉规划个人的发展方向,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一)专业发展意识淡薄

课改多年来,我校大多数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表现突出,一是缺乏自主发展的要求。许多教师习惯于带着教参备课,依着习惯上课。看似匆匆忙忙,实则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单一的模式,对自己的发展没有目标,没有要求。二是不读书,不学习。许多教师所拥有的书籍只是课本、教参、教辅,没有读书的意识和习惯,理论专著从不阅读。三是问题意识淡薄,缺乏对教学的反思。如备课本上的教后反思一栏,往往是应付性的套话,缺乏对教材、对学生、对教法、对教学突发事件和教学行为的反思,反思变成了一种形式。

这样一来,教师发展的空间和思维受到了一定的局限,个人教学缺少理论支撑,这与教师缺乏专业发展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专业发展缺乏引领

校长的角色应该是引领和支持,引领体现了管理者的服务功能,但目前,缺乏专业引领是阻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我校为例,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既有接受了系统师范学习的教师,也有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甚至还有学历不达标的教师,这些教师工作勤奋,但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没有有机结合,学校也没有很好地调动教师的内驱力,使教师自觉地追求专业发展。这样就造成了教师发展缺乏引领。

三、引导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规划

(一)理想信念引领,唤起教师发展

理想信念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支柱,而作为管理者要当好教师思想的引导者,使教师自觉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中。因此,校长的管理办学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理念,如果校长拥有先进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引领教师理念先行,从而唤起教师发展。因此,校长作为一校之长,更是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校长必须自己先带头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先行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另外,校长身体力行起表率作用也是理想信念引领的重要表现,如制定好自己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表,并付诸行动,如为了提高学历,更新教育理念,参加教育硕士的学习;为了提高领导能力,参加校长跟岗学习,甚至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其中先进的理念,让教师亲眼看到了学校及校长个人的理想信念,这种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是任何说理都比不上的,是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榜样力量。这种理想信念的引领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教师发展。

(二)目标引领,激励教师发展

1.引领新教师向优秀青年教师发展。新教师,是指工作不满5年的教师,目标是让他们尽快成为合格的教师然后向优秀年轻教师发展。因此,在教师制定发展规划的时候,一是引导他们要注意提升自身教学素养;二是重点抓好他们的课堂常规教学,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方面要求他们做好规划,要求学期末交一份优秀教案、上一堂教学汇报课、写一份教学体会、设计一份活动方案、组织一次公开班队活动、写一份全面的工作总结等;三是制定优秀教师标准,要求其对照标准,找出差距,提升自我。年轻教师有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从而加速了其发展。

2.引领青年教师向骨干教师发展。骨干教师是师资队伍中的精英分子,是学校的中流砥柱。对于这些教师,引导他们在规划个人发展时,一是要以科研为先导,要求骨干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结合自己的教学特长确立子课题,学校在财政、人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骨干教师通过参加科研活动,有利于他们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二是在教学评奖时突出风格。因为,骨干教师一定要在教学方面有自己的特长。因此进行教学技能比赛时,要突破常规,不按照条条框框来给教师评分,而是在课后让教师自己思考,该给自己设立一个什么奖项。这种奖励方式,很好地激励了教师规划个人发展走向,促进形成教师风格。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要设计适合教师使用的个人发展规划表,引导教师思考自己个人发展之路。

(三)行动引领,促进教师发展

1.健全机制。任何一个良好的构想,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机制来维护,都是难以坚持下去的。充分发挥管理机制的监管作用,才能促使发展规划得到落实。因此,一定要确立学校的教师发展制度,确保专业发展规划得到落实,如执行旨在鼓励中青年教师成长的《岗位聘任制度》,制定《优秀教研组评比制度》《班主任聘任制度》,为各类教师量身订做了各类荣誉称号,如“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等,尽可能地使不同级别的教师都可以按照各自师德表现、业务能力、工作实绩获得相应的荣誉和待遇,真正吸引各层次的教师参加到专业发展道路上,从而激励教师主动发展。

2.搭建平台。教师的发展需要学校搭建平台,帮助其发展。诚然,搭建平台的方式是多种的,但提供平台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是最能激励教师自我发展的方式。此外,还可加大教育科研的奖励力度,成立教研小组,对教师参与校、市课题研究给予肯定和奖励,同时给出相应的承担的责任,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到校内小课题研究中,进而上升到市一级课题研究中。

3.改革评价。传统的对教师发展的评价很难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基于此,改革评价显得相当重要。改革首先从评价对象开始,如作为自我发展中的教师是改革的主要对象,如教师参与进来反思发展情况,可定期举行教师发展规划评价总结会,总结教师规划执行的情况,表彰做得好的教师,倾听教师心声,引导他们再次调整个人发展规划,为下阶段工作奠定基础,使规划目标更有效达成。

作为校长,也要改革评价指导思想,如当教师按照个人发展规划进行工作时,校长要对规划的作用进行全面了解,了解教师是否按照规划进行工作,是否能达到预定目标,达成目标是否理想以及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引导教师针对问题和不足加以反思,设法改善补救,使教师更明确该如何规划个人发展。

四、结语

小学教师个人发展规划范文第4篇

近年来,全市小学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第一要务,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推动了小学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涌现了一批办学思想端正、学校特色明显、育人效果显著、社会反响良好的学校。但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为进一步探讨新形势下小学发展规律,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市教育局决定召开小学校长论坛,为全市小学校长搭建一个交流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均衡发展。

刚才,市实验小学等12位校长联系学校实际做了典型发言,总结了成功经验,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了每位校长都是用心在谋划,用情在管理,用力在发展教育。希望与会同志共享论坛智慧,汲取好经验,谋划新思路,采取新措施,确保论坛出成果。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立足小学教育长远发展,用战略思维规划学校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石。要提高整个教育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抓起。作为一名小学校长,必须用战略思维规划学校发展。

(一)明确学校方向性发展目标。方向性发展目标,就是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学年初,市教育局提出了义务教育规范、均衡、优质、特色发展“四个目标”,实现“办好每一所小学,育好每一个学生”,这也是对小学校长办学的总体要求。因此,各位校长要进一步明确办学宗旨,科学制定学校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以及实现目标具体措施,理清发展思路,全面提升小学内涵和办学品位。

(二)制定学校标准化发展规划。随着学校布局调整的推进,我市启动了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一些学校已基本实现标准化。如,兰村小学作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交流研讨会的参观点,接受了中央、省市领导的参观,受到各级领导高度评价。今后,小学建设一定要向“标准化”迈进,都要找到与“标准”的差距,制定好“六个方面”发展规划:一是校舍、设施、图书、仪器等硬件建设规划,要达到省标准化学校建设的要求;二是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实现科学化和人文化管理;三是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实现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四是学校文化发展规划,打造高品位文化学校;五是课程建设发展规划,实现课程育人目标;六是全面教育质量提高规划,实现小学教育持续发展。各项规划既要考虑长远目标,又要体现阶段要求;既要组织教育干部和专家进行论证,又要发动教师参与。学期末,各学校要完成学校发展规划的任务。

二、坚持素质教育办学方向,用先进思想管理学校

办好一所学校,必须有一个好的办学思想。

当前,我市小学总体上树立了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学校之间发展还不平衡,城区部分小学班容量较大;农村一些小学规模较小,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一些学校存在着单纯以考试分数评价教师和学生的问题,造成学生片面发展。特别是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还很突出,死记硬背、机械训练、重复训练的状况还普遍存在,学生课业负担还较重。这些问题虽然是发展中的问题,但决不能轻视,必须下决心予以纠正。

一要加强养成教育。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小学教育更要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从小事做起,对学生严格的规范训练,培养他们道德高尚、文明礼貌、仪表端庄、言行一致的良好品质。

二要规范办学行为。要严格执行省普通中小学校管理规定。城区要严格控制教学班人数,农村小学要提高小班化教学效益。要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好课程。严格控制作息时间。适量布置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年级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学生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学生不超过60分钟。

三要加强精细管理。坚持全员、全面、全过程管理,特别要加强计划、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和考查等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建立教学监督组织,加强教学监控,实现“教有规、行有责、学有范”。

四要构建高效课堂。每位校长要把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持之以恒抓好集体备课,提高“通案”编写质量;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如目标教学、学案导学等,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要经常走进课堂,积极参与 “说课、讲课、评课”活动,研究高效课堂策略,提高40分钟效益。

五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每位校长和教师都要尊重儿童个性,促进全面发展,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要大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建好德育展室、队科室和德育长廊,开展“两史一情”和“六爱塑魂”教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等高尚情操。要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上好“两课两操”,推广和普及“太极拳”“健身舞”,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校内体育活动时间。积极开展艺术活动。在上好音乐、美术课的同时,学校要结合实际,组建合唱、舞蹈、器乐、美术、书法、摄影等小组,让一大批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更加出类拔萃。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切实制订实施方案,确定教师及其职责,让小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参与、体验乃至创造。

六要建设文化校园。校园文化对树立学校品牌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继续推进以绿化、美化、净化和学生作品上墙为主要内容的“三化一上墙”活动,大力开展校徽、校旗、校歌、校训、校刊为标志的“五个一”活动以及“学生社团”建设,使学校文化成为规范师生道德行为的载体,成为彰显学校特色的名片。

三、打造一流教师团队,用人格魅力发展学校

办好一所学校,说到底要靠教师。校长是教师的带头人,必须提升人格魅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凝聚合力。

一要成为研究型的教育家。要淡化官位意识,强化服务意识,率先垂范,带头任课、听课和评课,带头教学研究,以教学领导教学,争做一名业务精通的行家里手。

二要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心中时时装有师生,处处想着师生,主动为师生排忧解难。

三要发扬民主。要严于律己,民主治校,经常走进师生,在评先评优、年度考核、职称评定、效益工资、提拔使用等方面,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实现学校工作整体最优化。

小学教师个人发展规划范文第5篇

一、调研工作指导思想

《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前期调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从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大局出发,抢抓实施“城南行动计划”的战略机遇,按照教育部、市教委有关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区强势崛起的战略目标,结合教育实际情况,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扬务本求实的工作作风,广泛收集相关信息,认真听取各方意见,深入调研、科学论证,为编制符合区情、体现特点的“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供服务。

二、调研工作基本思路

前期调研工作既是编制我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也是教育系统各方面工作的同志们共同参与,把握实际,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制定措施的过程,调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一)总结基本经验

结合本职工作,面对我区教育发展实际,回顾“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和各项主要目标的落实情况,认真总结推动我区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实际效果,同时研究我区教育实施“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找出短板,总结教训,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正反两个方面的借鉴。

(二)摸清教育需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根据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特点和新趋势,在总结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教育管理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在两个方面摸清未来五年区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需求:

第一是在未来五至六年的时间内,在充分考虑新建小区人口增加、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和部分择校学生流入、流出等前提下,通过调研和统计测算,按学前、小学、初中、高中、职高、成人等不同阶段,对我区接受教育的总人数和各学年度以及东、中、西三个区域内接受教育的人数,做到底数基本清楚,为区政府保证教育需求的有关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第二是摸清我区人民群众和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对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的要求和期望。

(三)把握基础状况

“十一五”以来,我区教育发展的现状是编制“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起点,我们必须对我区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全面的把握,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十一五期间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落实情况。

第二、我区校舍建筑面积、运动场地及水、电、气、热、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增加及保障情况,包括新建小区教育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第三、全区各校(园)办学条件达标、硬件配置、安全保证等落实情况及存在的差距。

第四、总结“十一五”期间,包括区财政教育拨款、教育费附加、市区两级专项资金及预算外资金等在内,教育经费保障的基本情况,统计和研究教育经费年度增长比例,在适当留有余地的前提下,对“十二五”期间教育经费的保障情况做出预测。

第五、干部队伍的基本状况是编制教育发展规划的关键之一,必须把握教育系统学校(园)及直属单位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其一,对教育系统各部门、对各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现有在编人数、超编人数、缺编人数等具体情况作出统计的基础上,对未来五至六年期间内,教委系统各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达到提前离岗年龄人数、达到正式退休年龄人数做出逐年统计。其二,对各类别学校(园)的主要领导干部按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规定,达到任职年限需要轮岗的人数做出逐年统计。其三,根据十一五期间对各类别学校(园)的主要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从执法意识、领导水平、管理能力和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对各类别学校(园)的主要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做出基本分析。

第六、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是编制教育发展规划之本,必须把握教育系统学校(园)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其一,对教育系统学校(园)及相关单位教师的总人数、各学段具有初级、中级、高级职称教师人数、职教专业教师人数及逐年退休人数,按照北京市规定对应学校班额,确定当前教师总数是否超编。其二,在未来五至六年期间,对照逐年学校调整合并增减等情况、学生人数和不同学科教师人数以及学校的实际需求,确定逐年需要补充不同学科师资的人数。其三,确定当前各教育阶段和各学科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的人数, 特别是在一线任教的人数,对照北京市有关特级教师对应比例和逐年退休人数,确定需要逐年培养和达到的具体人数;对照北京市有关学科教学带头人和市级骨干教师对应比例人数,确定需要逐年培养和达到的人数。其四,对于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校外教育的师资需求,按上述思路给予关注。其五,对于教育分院含继教、教研、科研部门,按上述思路给予特殊关注。

第七、不断提高学校(园)管理水平及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编制教育发展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必须把握教育系统学校(园)管理水平及教育质量的基本状况。教育督导室以及教育分院等部门配合教委各业务科室,在总结“十一五”期间我区教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区各学校(园)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发展潜力以及群众的满意度等进行调研并做出比较全面的分析。

第八、在确立大教育观的前提下,对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民办教育、教育培训单位及未经批准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等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生源数量、管理水平、发展趋势等情况,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做出分析判断。

(四)确定发展目标

以全面把握我区当前教育发展现状为基础,在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和北京市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有关具体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走访北京市与我区教育发展环境相近的区县、邀请有关领导和教育专家学者介绍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新趋势、教育发展新特点,立足我区教育发展实际,各专项调研组结合本职工作经过研讨,提出未来五至六年期间推动教育发展、落实各项具体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我区“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五)提出措施建议

在明确我区“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推动教育发展、落实各项具体工作的阶段性目标的前提下,围绕具体工作的展开,各专项调研组结合本职工作提出符合全局要求、切合我区实际,而且具有操作性、可检性和时间规定性的具体措施,为我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的实施出谋划策。

三、调研报告基本框架

前言(包括调研意义和简要过程)

正文:

(一)基本情况分析

结合专项小组的本职工作和具体任务,通过调研了解和把握的基本情况,利用表格、图示等列出相应数据,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基本结论。

(二)成功经验总结

纵观全局,立足本职,突出重点,结合实际,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推动我区教育科学发展并取得实际效果的典型经验,从理清思路、确立目标、推进措施和实际效果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分析、归纳。

(三)存在问题分析

研究我区教育发展进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住影响全局协调发展、制约重点工作推进的“瓶颈”和“短板”,从内在因素入手,发现症结所在,分析原因条件,寻求解决办法。

(四)思路目标建议

从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大局出发,抓住实施“北京市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和推进北京市“城南行动计划”的战略机遇,立足我区教育发展实际,结合专项小组本职工作,研究发展的机遇、发展的趋势、发展的条件,抓住核心和重点,就“十二五”期间我区教育发展的思路、目标以及年度重点建设项目提出建议。

(五)具体策略建议

围绕我区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学习和研究外省市和兄弟区县的先进经验,突破一般性常规工作的范畴,针对发扬我区教育发展的特色和亮点,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弱项和不足,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和创新性的工作策略,为编制《区“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出谋划策。

注意事项:

.调研报告力求务实并有新突破,不要简单重复以往的工作计划。

.调研报告引用最新有效数据,不要简单引用以往的数据。

.调研报告不要形成本部门常规工作的罗列和综述。

4.调研报告文字格式与正规文件相同。

四、调研协调小组职责

(一)组成《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专题调研协调小组

(二)人员组成:

组长:张立新郭刚山

副组长:郑晓东张红旗

组员:赵学良张文清朱瑞

(三)工作职责:

1.遵照领导小组的要求,提出调研工作的基本思路。

2.根据实际需要,参与专项小组的调研工作,并提出建议。

3.在学习研究各专项小组调研报告的基础上,起草并完成《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前期调研报告》。

4、为《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的起草提供咨询服务。

五、调研工作进度安排

根据《区“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前期调研工作的需要,工作进度大体分三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1月至2月底前)

1.成立《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专题调研协调小组。

2.制定《“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调研工作实施方案》,报领导小组审定。

(二)启动调研阶段(3月至4月底前)

1.参加编制规划调研论证工作启动大会,并向领导和与会人员就《调研工作实施方案》作出说明。

2.对各专项调研小组拟订实施方案提出修改建议,参与协调组织工作。

3.列席教育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听取编制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4.列席不同学段的学校校长、园长座谈会,听取编制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5.参与兄弟区县的走访活动,研究学习兄弟区县的教育发展思路、目标、措施等。

6.参加市教委或市督导室领导、高校或教科研部门专家学者介绍我市和全国教育发展趋势的报告会。

7.参加专项小组的调研情况通报会。

.收集整理各专项小组的调研报告。

、拟订《调研报告提纲》,专题向领导小组汇报,并听取领导对“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指示和意见。

(三)研究起草阶段(5月至6月底)

1.调研报告起草工作全面启动。

2.在收集整理各专项小组的调研成果的基础上,拿出《调研报告(初稿)》。

3.参加《调研报告(初稿)》的修改座谈会,总结调研工作及基本结论,并完成《调研报告(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