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精选5篇)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张天翼曾说过,儿童文学作品“要让孩子们看了能够得到一些益处,例如使孩子们能在思想方面和情操方面受到好的影响和教育,在他们的行为和习惯方面或是性格品质的发展和形成方面受到好的影响和教育等等”[2]357。那么《宝葫芦的秘密》要使少年儿童受到怎样…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精选5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教育

童话,通过自然万物的人格化手法以及奇幻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向少年儿童渗透“崇尚善良、战胜邪恶、向往勇敢、同情弱小、颂扬聪明勤劳、克服懒惰愚蠢”等人生哲理。[1]因此,可以说童话是教育少年儿童的良好途径。《宝葫芦的秘密》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先生1956年创作的最后一部中篇童话作品,也是他儿童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1963年及2007年根据这部童话改编了同名电影,它所讲述的宝葫芦的故事及其思想主题影响了整整几代人,具有非常深远的教育意义。

张天翼曾说过,儿童文学作品“要让孩子们看了能够得到一些益处,例如使孩子们能在思想方面和情操方面受到好的影响和教育,在他们的行为和习惯方面或是性格品质的发展和形成方面受到好的影响和教育等等”[2]357。那么《宝葫芦的秘密》要使少年儿童受到怎样的教育呢?他在《为〈宝葫芦的秘密〉再版给小读者的信》中说:“我正是要批判那种总想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才写了这篇故事的。”[2]356

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宝葫芦一向是正义、善良的形象,是寄托人们美好向往的“灵物”,而张天翼却在《宝葫芦的秘密》中将其塑造成一个诱人不劳而获的邪恶形象,认为葫芦对少年儿童思想造成了毒害。在故事中,小主人公王葆得到了一个神奇的宝葫芦,从此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什么事都用不着亲自去做。钓鱼、做飞机模型、下棋、买自行车以及考试等等,只要他一想,宝葫芦就会替他完成。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东西,包括吃的、用的、玩的,都是人们通过劳动获得的,如果自己不想费劲,又想要什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宝葫芦也不能凭空变出东西,它只是将别处的东西拿过来,将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比如王葆要宝葫芦替他数学考试,可宝葫芦只能把苏鸣凤考完后的答案变到王葆的试卷上,这和偷是没什么区别的。“在这个世界上过活,如果自己不劳动又要享受现成的,就只有剥削或者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旧社会的地主老财、资本家就是这么干的。在咱们新社会,根本不兴这么干。谁要这么干,谁就没有好下场。”[2]355王葆依靠宝葫芦偷《科学画报》、做电磁起重机、换考卷等一系列事情的后果是不能和大家享受“普通的幸福”,宝葫芦给他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和烦恼。当他甚至怀疑爸爸、妈妈和同学都可能是宝葫芦变出来的虚幻形象时,宝葫芦给他的心灵带来的负担已非常沉重,最后他只能把宝葫芦的秘密告诉大家。与此同时,他也领悟到“以后可别再做这一号梦了!要做,就得做一点儿别的梦”[3]231。意即以后再也不做不劳而获的梦了。如此,作者通过对不劳而获后果的讽刺,肯定并赞扬了劳动的作用。与此同时,《宝葫芦的秘密》宣扬了集体主义精神,号召孩子们为祖国的未来而奋斗。

《宝葫芦的秘密》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此时我国正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样特定的历史环境对作者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张天翼的作品必然会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与使命感。这是时代和作家的思想倾向共同决定的。”[4]而宣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便是受此时期影响的表现。王葆虽然依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却时时想着集体,总想为大家做点事:为学校添新校舍、捐赠图书,为小组制作电磁起重机等等,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是希望孩子们树立集体主义意识,并且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作出自己的贡献的。张天翼曾说过:“今天的少年儿童一定要好好学习和劳动,从小就培养自己不怕困难、敢于和善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将来好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2]356所以当宝葫芦对王葆说“一个人为什么要学习……不是为了学好一行本领,将来可以挣钱么?钱――你要多少就能有多少,有我!”[3]213时,作者这时让王葆心里想的是“将来要有很大的成就,要对祖国有很大的贡献”[3]214。

除此之外,《宝葫芦的秘密》教育少年儿童与朋友正确交往。这主要从王葆与杨拴儿、与以姚俊、郑小登为代表的王葆的同学们的关系中体现出来。杨拴儿 “手脚不干净”,他不知道宝葫芦的存在,却发现王葆无缘无故地得到许多好东西,所以他理所当然地认为王葆是个手法高明的惯偷。为了能和王葆攀交情,他先是要和王葆结拜,看王葆不为所动,又要“拜师学艺”,还怂恿王葆抽烟,再不行就恐吓、敲诈。而以姚俊、郑小登为代表的王葆的同学们,在王葆没有拿到宝葫芦前,经常和他在一起玩,王葆享受着“普通的幸福”。后来宝葫芦将《科学画报》放进王葆书包里,王葆为了不让人发现,就抱着书包捂着肚子,同学们误以为他肚子痛,要送他去医院,要用热水袋给他暖肚子;王葆利用宝葫芦偷换别人试卷被发现后,跑到了野外,这时他爸爸发现了一大堆不属于他的东西,认为是他偷的,可是王葆的同学们却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可不相信王葆会干这样的事。”[3]225通过杨拴儿和王葆同学的对比作者想让孩子们懂得:朋友不是“哥们义气”;只有真情关心、帮助对方,相互信任才是真正的朋友。

《宝葫芦的秘密》在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宝葫芦的秘密》的教育意义未能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作者为批判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而写了这个故事,但这个思想意图表现得不够充分,以至于产生了一些“副作用”:一些小读者在读完《宝葫芦的秘密》后,仍然有要个宝葫芦的想法。而在2007年根据这部童话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后,居然出现了许多“亲葆派”,他们认为王葆自私贪心,把错误都推给宝葫芦,一点都不爱惜它,因而他们希望宝葫芦能来到自己身边,自己一定会好好对待宝葫芦。

为什么作者一再强调不劳而获的严重后果,强调宝葫芦的坏处,还是有人想要得到宝葫芦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这些孩子还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对于他们没有尝试过、经历过和接触过的事物,不能分辨好坏,再加上孩子们爱幻想的天性,仅凭作者的“一面之词”,断绝孩子们要宝葫芦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更何况,他们也会想好好利用宝葫芦为大家做好事。第二,孩子们的学业负担太重,看完这个故事后,萌生出要一个宝葫芦来帮助他们分担甚至全部解决负担和烦恼的想法也就不足为怪了。第三,宝葫芦能替主人着想,要什么变什么,尽管那是偷,最后却被主人用火烧,用刀劈,直至被赶走,孩子都是有同情心的,难怪他们会恨王葆而可怜宝葫芦。而且这个故事只是王葆的“黄粱一梦”罢了,没有真正造成恶劣的后果。人都有趋利避害心理,尽管宝葫芦能像变魔术一样变出任何东西,但如果把它写得更“坏”,而且结尾部分把王葆不劳而获的后果写得再严重一些,那么小读者自然会避开。

我们还应看到,这部童话的说教意味太浓。“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的文艺理想左右着张天翼的创作思维,教化的目的使他背负着沉重的‘树人’理念,再加上20世纪30年代反帝、反封建及20世纪50、60年代祖国建设高涨热情的感召,张天翼童话的幻想不得不负载过多的成人理念,让幻想的翅膀载上沉重的负荷在成人的世界上空低翔,以致‘整个文学成为政治与说教的附属品’。”[5]在故事中,作者多次明示或者暗示读者要重视群体意识,热爱集体,要时刻牢记建设祖国的重任。比如王葆拿到宝葫芦还没多久,就想着为学校添一座新校舍;宝葫芦告诉王葆有它在就不用为钱发愁时,王葆却想着要为祖国作贡献。后来宝葫芦多次劝诱王葆自私一点,多为自己着想,王葆听信了它的话,反而使得他越来越孤立,享受不到集体的乐趣,最终在他放弃了宝葫芦,放弃了“特殊幸福”后,重新回到了集体,才又享受到了“普通幸福”。这种说教的方式不仅不易被儿童接受,而且严重影响作品的文学性和趣味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深层积淀,中国儿童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一直被当做教化的对象,张天翼也未能摆脱这种制约,因此他的童话“还带着成人的谆谆教诲的面孔,传承着成人式的对世界的渴望和幻想”[6];二是由于作者受到“左联”的影响,理论上有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创作中有概念化、公式化的倾向;三是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造成的。前文提到过,当时正处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张天翼受此影响,在童话里表达出希望孩子们热爱集体、报效祖国的愿望也就顺理成章了。

正是由于《宝葫芦的秘密》过于强调教育性,以致其想象张力不强。在文学艺术形式中,童话是最富于幻想的文学体裁,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张天翼被誉为“中国的安徒生”,有人曾这样评价他以“超越时空羁绊的丰富想象使他的童话作品成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丰富遗产,奠定了他在中国童话发展流程中的鼎足地位”[5];然而,这种“丰富”的想象力只是相对于作者那个特殊的时代,相对于“中国式”的童话说的。《宝葫芦的秘密》中,当王葆得知宝葫芦拥有特殊能力的时候,想到的只是吃的、喝的以及给学校捐校舍,给自己全身挂满奖章。对于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成天想着为学校,为自己争荣誉,这种想法肯定是不切实际的。此外,故事中的宝葫芦的原型取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再加上作者的一些修改,宝葫芦变成了会说话的葫芦,但另外一个想变什么就变什么的功能反而“退化”了,因为宝葫芦变来的东西只是偷来的(当然是作者刻意为之),除此以外,再无什么特殊之处。与其“功能相似”的日本机器猫哆啦A梦,口袋里装有2 000多种来自于未来的道具,且引人向善、具有教育励志意义,与之相比,宝葫芦就显得很苍白了。2007年上映的同名电影中宝葫芦的形象稍稍弥补了原著中的缺陷。电影中的宝葫芦有了一双眼睛、一张小嘴以及一双手,变得很可爱,而且说话幽默。同时它能变成飞机带人在空中飞,能带人走进电影的世界。不过宝葫芦已不再是原著中的邪恶形象,而是变得善良了,令一些孩子更想得到它了。

童话可以充当镜子,让孩子们在阅读童话的同时感受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并改正缺点。张天翼的童话在中国童话发展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童话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童话所产生的教育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其不足之处。如何更好地发挥张天翼童话的教育意义,并弥补其不足,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张天翼及其童话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沈虎根,方卫平.专家谈童话的教育功能[J].家庭教育(幼儿家长),2002(06).

[2] 张天翼.张天翼文学评论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 张天翼.张天翼童话选(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4] 孙静.张天翼童话的艺术魅力[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01).

[5] 田桂香,郭本思.张天翼童话:沉重的幻想翅膀[J].齐鲁学刊,2009(05).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教师的评价与表扬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课堂的进程,决定着课堂的气氛和教学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对学生的发言总是及时地给予评价,有时更是赞赏有加:“你真是太聪明了,比老师想得还要好。”在多数情况下,这种评价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但有时适时用一下延时评价,可以留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记得参加“百名教师走进新课程”展示活动时,我在四班讲授《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当时有很多同学都举手想回答,我叫了一名同学,他说:“课文中说‘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对葫芦的喜爱。”听了他的回答,我情不自禁地说:“非常正确,你真是太聪明了!居然和老师想得一模一样。其他同学呢?”本以为经过自己这样一鼓励,肯定会有更多的同学举手发言,哪知道刚才举起的那些双小手都“唰”地不见了!当时我真是有些不知所措,不知自己哪里说错了。

  课后反思,其实道理很简单。课堂上,教师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的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评价,自然就扑灭了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试想,有谁会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一个已有“非常正确”答案的问题呢?

  第二天在我班上课时,同样还是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当学生同样回答了这个问题后,我没有马上评价,而是这样说:“嗯,这是你的答案,老师听得很清楚。让我们一起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我的话只是向学生表明我正在认真听,更向其他同学发出暗示:你们还有更好的答案吗?老师非常想听?果然,在几秒钟的思索后,又有几双小手举了起来。一个同学说:“我从种葫芦人的话看出他对葫芦的喜爱。”我很高兴,但还是没有马上做出评价,只是略带惊奇地问道:“噢,是吗?我想同学们一定跟老师一样,很想听听你是怎样想的,能说说吗?”我想通过我的话引导发言者与其他同学一起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果然,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他不喜欢小葫芦,他就不会天天盼着小葫芦快点长大,希望小葫芦长得赛过大南瓜了。这时,我没有对答案的对与错进行评价,而是说:“你能从人物的语言进行推断,是个好办法,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这样既肯定了他的思考方法,更激励了其他同学思维的积极性。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从第一幅图上种葫芦人的表情可以看出来,有的同学说从课文中的种葫芦人“盯着小葫芦”这个动作能看出来,还有的同学说从最后一幅图也能看出来。这个答案是我没意想到的,但我并没有立即作出评价,而是马上问道:“啊!这也看得出?”引导这个同学继续说出理由。学生说,最后一幅图上那个种葫芦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是那么的惊讶和伤心,如果他不喜欢葫芦,他就不会这样。听了他的话,我由衷地夸奖道:“你们真是太聪明了!这么多的同学都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是老师也未曾想到的,你们可真了不起!”学生在我的激励与赞赏中继续着对课文的理解。

  同一个问题,只是由于我在评价上的改变,教学效果也发生了变化,由此我想到了很多。其实有很多时候,问题的答案的确不只一个,学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有些甚至是老师也想不到的,成功地运用这种延时评价,能让更多的孩子打开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顿悟”和“灵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要对学生的发言很快下结论(特别是回答得很精彩的答案),要灵活地进行引导、点拨,留出充裕的时间,给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以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新课程教材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有很多创新和突破,利于引导学生发现、探究。本篇课文在教学时,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教学中展示直观的图片,形象生动的字幕和动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画面的感知和观察让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自主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以“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一质疑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中看出来,因此,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课文中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弄清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和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4、培养学生能善于接受别人正确的建议和劝告,在不同的环境中懂得采纳良好的意见。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画面和图片,弄清课文内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几种句式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懂得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任何事物之间都存有内在的联系。

设计流程

一、激趣导入,课题质疑

【出示图片】

师:大家看看,图片上的葫芦,你喜欢哪一个?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葫芦可以用来食用,还能做成乐器和工艺品。在生活中,这种可爱的植物让很多人喜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我要的是葫芦》。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产生疑问:最后种葫芦的人是不是得到葫芦了?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对新生事物产生联想和猜测,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动脑看图的能力。

二、初步阅读,解答疑问

【出示图片】观察两幅插图,并作对比。

1、学生自己观察第1、2幅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教师指导学生发现两幅图的不同。

葫芦长势不同:一是长长的藤上长满绿绿的叶子,一是叶子枯黄,且有好多小孔。

葫芦不同:一是可爱的,挂在藤上;一是干瘪的,掉在地上。

人的表情不同:一是面带微笑,很满意的样子;一是满脸惊讶,很奇怪的样子。

设计意图:两幅插图的画面对比鲜明,能够帮助学生感知故事、理解课文,所以,教学时采用变序阅读法,细致观察图片后,给学生提供了质疑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

三、品析课文,明白事理

1、学习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生: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盼它长大。

2、让学生想象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然后练习读一读。

指导学生理解:有几个虫子不可怕,只要葫芦能长大就行了。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对几个虫子不在乎的语气,对小葫芦喜爱的语气。感知感叹句与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设计意图:学生们结合生活体验,而后教师再加以补充。让学生通过观察、朗读、思考得出结论:葫芦叶子与果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叶子上生了很多蚜虫不治就会死掉,葫芦自然也就保不住了。

3、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边读边体会邻居和种葫芦的不同看法。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的语气。邻居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提出自己的建议:不要先盯着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要快治。感知反问句与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4、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那人不但错在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还错在不听邻居的劝告,有错不改。

四、拓展想象,训练口语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意识

问题是打开数学大门的钥匙,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是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真实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当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及学习新知识需要的数学情境。创设情境的办法很多,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情境当中产生兴趣,找到问题,学到知识。我经常运用的方法有游戏激趣、故事引趣等,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当中《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我自制了10个一串的糖葫芦教具,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向学生出示手里的糖葫芦,左手3个、右手5个)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吃的糖葫芦,每个糖葫芦上有10个山楂。问:老师的左手有几个山楂?右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一个糖葫芦10个山楂,3个糖葫芦就是3个10,30;5个糖葫芦就是5个10,50。)学生的兴趣立刻被激发,接下来老师又引导学生:看着这些糖葫芦,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的反响热烈,提出了以下问题:一共有多少山楂?左手比右手少多少?右手比左手多多少?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本课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二、教给方法,创设空间,训练学生提问的技巧

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就某个主题进行问题性思维,训练问题技能。教师可以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形成不一样的问题意识,并进行训练巩固,引导学生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李政道教授说过:“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当然,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的指导训练,指导学生不断观察、分析、联想、思考,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意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清兵卫与葫芦》1913年1月1日发表在日本最大的报纸《读卖新闻》上,是志贺直哉早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作者简练、活泼、自然的语言风格和个性解放、人道主义的精神追求。它讲述了一个小学生热衷于葫芦,并且对于鉴赏和收藏葫芦有特别的天赋,但最终在老师和父亲的压力下被迫放弃爱好的故事。

它有两层题旨。

首先,它表达了对“大人”在不知就里的情况下,粗暴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天赋的一种批评,也表达了对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期望。

其次,在更深一层,这篇作品也传达了作者对美和自然在恶俗的时代氛围中处境艰难、倍感孤立的忧思。

这种认识和分析似乎没错,但笔者认为此文的题旨应该是重在揭露、批判武士道精神尤其是军国主义摧残、迫害人的罪恶。《教师教学用书》的这种论述,显得不够确切且有避重就轻之嫌。

我们都知道清兵卫的葫芦是被他父亲砸碎的。父亲不仅砸碎了葫芦,还使劲责打了清兵卫一顿。我们不禁要问:父亲为何要如此大发雷霆?如果说父亲平时喜欢的是马琴的葫芦,不喜欢这种“清兵卫式”的小葫芦,因此而砸碎了清兵卫的葫芦,那他早就该砸了。因为作为父亲,儿子痴迷葫芦玩葫芦的事他是知道的,但为何早不砸,晚不砸,偏要在教员来家告状后这个时候砸呢?原因很简单,出于对武士道的敬畏和害怕。

按一般的情理,教员去学生家打小报告说学生的不是也是日常小事而已,平时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可能经历,我们会很重视但也不至于紧张到“吓得只是战战兢兢地不取出声”的地步。但小说中清兵卫的母亲被吓成这个样子,清兵卫自己也是“吓得什么似的,在屋角缩成一团”,可见这个教员的不同一般。

他确实不同一般,他是外地人,喜欢武士道,而且称得上是绝对的痴迷与虔诚。小说对这个教员有如此一段精彩的介绍和描述:

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于是这个清兵卫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为什么教员对当地人喜欢葫芦会不舒服?尤其是对清兵卫的葫芦“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妄下断论:“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细读此段话,很有意味。

教员喜欢武士道,这种喜欢绝不亚于清兵卫对葫芦的喜欢,一样都是“超级粉丝”。“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云右卫门”即是桃中轩云右卫门,这是一个表演歌颂武士道的浪花节演员。(摘自《教师教学用书》)这个平时不看戏甚至讨厌看戏的教员,在云右卫门来表演武士道时,却要四天中看整整三天,可见他对武士道的痴迷程度。实际上,整个日本大和民族绝大多数人都喜欢武士道,只是偏偏清兵卫所生活的地方的人不喜欢,所以教员会心里不舒服。因为这和整个国家崇尚武士道的风气不合。不光不舒服,而且应该是很不解。我们都知道,武士道是日本特有的,在日本很普遍,它以为君主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君主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精神。武士道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源头。武士道既是日本武士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又是武士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包括效忠君主、崇尚武艺和绝对服从等封建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武士道对日本政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极其深远,使日本具有了军国主义思想文化的传统。在日本民众中,武士很多,不是武士但喜欢武士道的人也很多。连小学教师(如文中的教员)都是武士道的崇拜者,可见它的普遍程度。但偏偏是清兵卫所在的这个地方的民众却不喜欢武士道,这就使得教员心里很不解也很不舒服。大人如此,小孩也如此,这就更让教员恼火。在他看来,喜欢武士道的人才是有出息的,否则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清兵卫喜欢葫芦而不喜欢武士道,在“修身课”(修身课本来是传授道德、伦理的课程,后来发展到向学生灌输军国主义思想)上偷玩葫芦,这是教员心中最大的痛与恨。清兵卫与教员之间这种喜欢与不喜欢,构成了小说最主要的矛盾冲突,它是导致清兵卫的葫芦被砸的本质原因。

还有,作家在文中巧妙地写到了武士道在日本民众心里的一种特殊地位:人们普遍对其怀有一种敬畏恐惧的心理。小说中清兵卫和他的母亲如此害怕教员,都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作者详写清兵卫母子的这种恐惧与害怕,实际上是要借此揭露武士道对日本民众的摧残与迫害,从而批判武士道精神的罪恶,表达自己对军国主义的强烈不满。所以,当母亲将教员来家里告状的事告诉清兵卫的父亲时,父亲“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然后“拿起槌子将葫芦一个一个地砸碎了”。可见,教员来家里告状才是砸葫芦事件的导火线。而探究父亲砸碎葫芦的心理原因,一是出于对清兵卫不听自己的话,惹事生非的恼恨,二是出于对教员(武士道)的敬畏和害怕。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这种砸葫芦的行为是因内心恐惧害怕而欲将功补过的自然心理反应。

这样看来,扼杀清兵卫个性自由发展的真正凶手是武士道,不是家长制。清兵卫父亲充其量只是个帮凶而已。是以教员为代表的武士道或说是军国主义扼杀了清兵卫的个性,制造了清兵卫的个性悲剧。小说通过记叙这样一个悲剧,来揭露和批判武士道精神尤其是军国主义的罪恶,从中表达作者对其的讽刺与不满。而小说结尾处点出葫芦的高价,则更是反衬武士道的罪恶,更具讽刺意味。所以,《教师用书》说是对“大人”的批评就显得不够确切和深刻。

让我们再来探究一下有关时代背景。这篇小说发表于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当时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气氛相当深厚,特别是在军国主义意识支配下的武士道,对内成为毒化和控制日本国民思想的工具,对外则疯狂扩张,踏上侵略亚洲各国的道路,同时也将日本民族引向灾难,成为侵略战争的罪恶之源。作为一个有良知、不为日本军国主义摇旗呐喊的正义作家,志贺直哉对军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非常痛恨的。他早年关心日本足尾矿中毒事件,对无产阶级作家小林多喜二的惨死深表同情。在整个二战中,他以沉默来抗议日本政府等等,都表明志贺直哉是一个有良知、讲正义的反战作家。这种正义和良知,不光为日本民众所熟知,也为中国等周边国家的人所知晓。郁达夫曾在20世纪30年代对志贺直哉的作品和人格作过很高的评价,甚至认为他“大可比得中国的鲁迅”。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正是日本国内浓厚的军国主义气陷,让志贺直哉心里有了忧虑和不安,于是用手中的笔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批判。但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小说借清兵卫的故事来表达内心的不满,顺便也借机讽刺一下自己的父亲,于是写得含蓄而隐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