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自己(精选5篇)

  • 创造自己(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不要再说自己缺的是机会,机会就算来了,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没有机会的时候,也不要懊恼,细心发掘,说不定机会就在一个拐角处躲藏着,等待着你去发现。

创造自己(精选5篇)

创造自己范文第1篇

大姐今年25岁了,她一直想要学拉丁舞,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总是学不成。小时候,姑妈家的条件不允许;中学的时候,学业又重,时间都花在文化课上了;大学的时候考各种证,读研忙得不可开交;毕业了,又急着找工作......一句话总结,没机会学了。听起来好像是那么回事,实际上不对,机会也是靠人创造的。

我给姐姐讲了齐白石的故事。

众所周知,齐白石是著名的画家,他的虾闻名全世界。可是他是被上帝眷顾的幸运儿吗?不,并不是。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家,自幼从事放牛、砍柴这些粗重的活儿,完全与画画不沾边。不过,他闲暇之余很是喜欢画画,虽然没人教,他还是喜欢画,只要没事就画着玩。11岁的时候,跟着叔祖父后面学习做木工,他学的十分用心,遇到雕花木工的师父,看到精美的图案他喜欢极了,抽出所有的时间在木工上钻研;16岁的时候因为手艺灵巧,改写雕花木工,三年后出师,经他手雕的花开始在乡间脍炙人口,尤其是《芥子园画传》。上帝本没有给他成为画家的机会,可是他却利用学习木工的时候,为自己创造了机会。想来这世上做木工或者雕花木工的人有千千万,但是成为一代著名画家的怕也是只有齐白石一人罢了。究其原因,也就是他努力为自己创造机会。后来他刻苦学诗文书法,游遍祖国山川名胜,终于成了诗、书、印、画全人神品的千古伟人。

不要再说自己缺的是机会,机会就算来了,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没有机会的时候,也不要懊恼,细心发掘,说不定机会就在一个拐角处躲藏着,等待着你去发现。

创造自己范文第2篇

前言

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代世界着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近几年来,我在幼儿音乐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强调创造性思维训练,从目标上更加突出人的创造精神的培养,让孩子自己去创造音乐的实验方法。奥尔夫教学法追求的是人性中自然、原本的东西,注重人对音乐的基本感受,通过亲身的参与来自然的获得而不是依靠复杂的理论。奥尔夫教学法更加全面地、具体地体现着音乐素质教育的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性思维是从小发展起来的,音乐最能给人以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奥尔夫教学法正是抓住了“小时候”这一大好时机,养成他们创新的思维习惯,并使创造性能力逐渐得到发展。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因此,我注重改变孩子单一盲从的模仿,培养孩子自己参与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没有很多的技巧或理论背景的前提下,让他们创造自己的音乐。

让节奏引领幼儿进入音乐的大门

学习音乐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节奏,节奏是最有魅力的音乐语言。因为是节奏把音乐、舞蹈、语言等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奥尔夫强调从节奏入手的音乐必须结合语言的节奏。因此,我在为小班幼儿设计活动时选用了简单的4/4拍节奏型来做自我介绍。如:边拍手边说我叫×××,并引导幼儿随着节奏挨个介绍自己的名字。没想到幼儿非常感兴趣,而且注意力也很集中,当轮到自己说时脸上的表情还有点不好意思呢。虽然,在一开始时,幼儿还接的不那么好,有的节奏也不合拍,但在熟悉了之后,他们的反应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在教师的启发下内容上也更加丰富了。如:“我喜欢什么”、“我爱吃什么”、“我的朋友是——”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体验到节奏带给他们的快乐和享受。当幼儿对节奏有了的初步的兴趣之后,我就引导幼儿来感受和发现节奏是有变化的。在《快乐的一家人》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情境,请来大班的幼儿用道具扮演家中各人走路的节奏,并请幼儿说一说家人的脚步声一样吗?不同在哪里?由于幼儿本身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很快就能说出快、慢、不快不慢。在这一探索节奏变化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当幼儿戴上头饰亲身感受和体验节奏的变化时,他们的积极性是那么的高。一边要注意听鼓点的变化,一边还要来扮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不同的走路姿势和节奏,他们好像乐在其中。生活中的模仿是为了更好的再创造。在这次活动以后,幼儿又通过自己的眼睛把新的发现与大家来分享。有的说:火车出站的节奏是越来越快的,进站是从快到慢的。还有的说:乌龟妈妈爬得慢,乌龟宝宝爬得快。我听到以后非常高兴,并把他们的想法设计到活动中去,让幼儿听着音乐自己来表现。当幼儿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储备之后,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我就把他们平时无意中讲出来的有节奏的语言记下来,让其他孩子模仿;让他们尝试拍出自然界的声音,如刮风声、下雨声、小鸟叫声等等,启发他们用各种不同的节奏表现出来。引导幼儿探索各种乐器,感知不同音色,让幼儿学习各种乐器的敲击方法。孩子们很有兴趣,学习效果也十分明显。

游戏是引发幼儿创造的动力

游戏满足了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只有在游戏中幼儿才是最快乐的,也是最自然的,通过探索和体验所表现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奥尔夫教学法使这一教学过程变得生活化和游戏化。我们可以把简单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易被幼儿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变成一个个有趣的游戏。这也正是新《纲要》中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既教育内容来源于生活、利用幼儿生活开展教育、教育服务于生活。只有这样,幼儿才不会感到有困难。活动《快乐的星期天》幼儿通过平日的观察,经过自己的加工创造出了家人一天忙碌的情景。如:切菜、炒菜、擦桌子、扫地、拖地板、洗衣服、玩电脑、睡大觉等各种各样的动作,再把这些动作配到音乐里,随着音乐的变化表现不同的节奏、力度。孩子们专注的表演,逗得在场的家长们笑个不停,!。他们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能做出这些很生活化,又有趣的动作。而家长的笑声和老师鼓励的眼神仿佛给了他们更大的创作动力。因此,游戏最能激发幼儿的创造,而在游戏的过程中带给他们更多的是获得成功的体验。游戏不仅为幼儿提供了自由创造和表现的空间,更增加了同伴间的相互学习以及良好社会性的培养。在活动中幼儿与幼儿间的合作、个体与整体的配合、师幼间良好的互动和应答,都给人以一种有序和轻松的氛围。如:教师用5和3音符构成的简短对唱“小鸭来唱歌”,幼儿答:“嘎嘎嘎嘎嘎”,“还有什么小动物?它们是怎么唱的?”并请幼儿来领唱,大家跟他对,幼儿边唱边做小动物的动作。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此基础上幼儿还创造出了对唱。如:一个小朋友站在中间任意唱“××在哪里?”被叫的小朋友要马上答出:“××在这里”,这个游戏最适合小班,幼儿十分喜欢玩,在玩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应答习惯。总之,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坚持用奥尔夫教学法,让孩子们自己创造音乐,让他们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我也和他们一起分享着创造的快乐。

创造自己范文第3篇

“我要拿血透机生产的金牌”

1984年,尹良红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医学专业毕业,她先后在湖北沙市第三人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事肾病治疗,因而与血透机结下不解的情缘。长期以来因为进口机垄断国内市场,昂贵的费用使不少肾衰竭病人只能绝望地等待生命的终结,一位老医生就用自制的简陋透析装置帮助他们暂时缓解痛苦。面对无助的病人,当时尹良红就想,如果能将这些设备组装成机器,不就可以不用进口机而大大减少治疗费用了。研制国产血透机的梦想就在那时萌发了。

1994年,尹良红赴德国西柏林自由大学攻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发现德国的血透机进口到中国后价格竟涨了十倍,这意味着因为技术上受制于人,中国并不富裕的血透患者就无法用有限的救命钱得到最有效的治疗,这个事实使她震撼。她对同在德国留学的爱人云大信说:“如果国内也能生产血透器械和药物,省下来的费用就可以供患者多延续几年生命。我们有知识、有智慧,念完书就回国,无论如何也要研制出自己的血透机,性能比他们还要好,再也不能让中国的病人多花冤枉钱!”尹良红的梦想,历久弥坚。

1998年初尹良红回国后,就踏上血透机研制的漫漫征途。尹良红说:“血透机是集计算机、电子、机械、流体力学、生物化学、光学、声学等于一体的精密体外循环系统,全世界只有德国、瑞典、意大利、美国、日本五个国家可以生产。我国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有学者搞研发,但由于技术和工艺达不到要求,始终没有形成完备产品。这条路太难走,但我既然选择了它就一定会风雨兼程。”

血透机由血路和水路两大系统构成,其中水路控制系统负责将透析液以固定浓度输出,在与人体血液相遇时,靠对流和弥散作用完成清洗功能,怎样才能使由三种不断向机器输入的配液以一个固定的浓度连续输出,就是国内多年无法攻克的难关。尹良红反复研究进口机的结构、原理,发现进口机是将配液与平衡供液分体进行,这样两个腔体都需要极复杂精密的构造。她想,如果将配液供液合一,配好的透析液直接作为供液不就可以简化构造了吗?而且因进口机型的那种设计致使其透析液流量只能额定为500ml/m,无法实现对病人的个性化治疗。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由尹良红独创的双腔配液平衡供液系统获得成功,实现了进口机型四十多年来无法实现的功能――透析液流速从300至800ml/m线性可调节,即可在透析治疗时根据患者身高、体质的不同随时调节透析液流量。

进口机的技术原理建立在瞬时同步的透析液配制与平衡供液系统上,尽管以某个时间段监测,流速是恒定的,但在每一个具体的时间点上,来自配液供给速度的细微波动都会使透析液温度和压力有细微变化,这就会给患者带来头痛、恶心、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而原理创新使国产机的运行更加稳定、安全,人性化程度更高,治疗过程中头痛、恶心、低血压等副作用较进口机明显减少。

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1999年初尹良红申请系列专利5个,同年其血液透析机及系列产品被列入广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0年5月由暨南大学、广州医药集团、华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广州市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斥资千万创立广州暨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由尹良红任项目负责人,专攻血透机研发、生产及销售。2003年5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JH-2000血透机及其系列产品获得“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CCC认证);2004年10月,在深圳高交会上,暨华血透机成为众多医院和经销商的抢手货。

尹良红的付出直接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六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血透机生产国。尹良红坚定地对自己说:“我要拿血透机生产的金牌。”

“以最好的质量和最具人性化的设计打破市场坚冰”

暨华血透机尽管各项指标都达到甚至部分超过进口产品,但是在刚推向市场时却也经历了尹良红所料想不到的困难。她说:“开始我不懂,为什么我们的产品性能好,比进口机便宜一半,就是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原因是很多人一听说是国产的马上就摇头。”

尹良红说:“同样的产品,只要过了市场认知这一关,就可以蒸蒸日上;如果我们坚持不住,所有的核心技术、专利都会被时间湮没而没有价值。无论多难,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挺过去。那么多苦都吃了,就这样半途而废,那中国不知要再过多少年才能有能和进口血透机媲美的中国制造了。”“我们一定能够以最好的质量和最具人性化的设计打破市场坚冰。”

暨华血透机推向市场后,打破了进口血透机在中国的垄断地位,相应进口机型随之降价30%左右,每年可为国家节省大量外汇。在医疗市场还不是很规范的今天,尹良红的营销队伍以事实作为最有说服力的武器。他们说:“第一,我们有大量的数据指标可以与同类产品较量;第二,我们能够以临床实践来证明我们的优秀。”

过去进口机只能在专用的透析室内使用,不能脱离水源,而暨华机通过改变反渗水进入机器的路径和压力,便可以不依赖水源,推移到床边做急诊透析;进口机对水压、电压的参数要求极为严格,出现不稳定状态时,易引起仪器性能波动,针对这一状况,国产机从原理设计上进行了防范;进口机维修费用高昂,而暨华售后服务速度快费用少;进口机操作复杂,很难使用。暨华机操作快捷,人性化和智能化控制程度更高,可以使医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救治状态;暨华机还以其全中文操作提示及纠错提示功能显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国各地区贫富差距较大,尹良红又充分考虑到各地医院的实际,研制出适应不同需求的高、中、低档产品,适应不同阶层及出口的需求。除了血透机外,还有一种专门救治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持续性血液滤过机(CRRT机),进口机五六十万元一台,只具抢救功能,没有危重患者时,设备只能闲置,不能进行普通的透析治疗,这对一些资金有限的中小型医院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尹良红通过将暨华透析机旁增多一个电子平衡装置,使国产血透机将急性抢救与日常透析功能合而为一。

面对市场困境,尹良红将目光首先投向了广州周边的经济欠发达地区。2004年,由广州市科技局援建,尹良红向广东梅州捐赠了五台血透机成立梅州血液透析中心,由暨华负责医护人员的培训及技术指导。经过一年的运行,病人逐日增多。有些病人反映用进口机时脱水4000毫升就很不舒服,用暨华机一次脱水6000毫升都反应良好。由于产品性价比高,2004年该家医院又购置了几台暨华机。与此同时,暨华在东南亚、中东等八个国家的市场也陆续打开,订单纷至沓来。

暨华血透机发展势头喜人,使一些国际知名品牌血透机生产厂家感到了威胁,纷纷与暨华寻求合作,尹良红坚定地拒绝了。她说:“我们已经走过了最艰苦的创业时期,现在我们要创造中国自己的品牌!”

创品牌的思想早已深深植根尹良红的内心。暨华机走向市场前经过整整三年半的研发验证阶段,资金困难时,有人建议她先推出几台收回点成本,她果断地表示:“拿到市场上的一定是最好的,否则不但砸了暨华的牌子,而且会砸了国产血透机的牌子!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精益求精!”

创造自己范文第4篇

百年奥运,当中国军团在都灵冬奥会上狂掀夺金风暴的时候,尚显幼稚的来自哈尔滨市的三对双人滑选手张丹/张昊、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用出色的表现包揽了第二~第四名,而且张丹受伤后凭借惊人的毅力完成比赛的壮举还感动了全世界。

感动都灵的“龙的传人” 张丹、张昊征服都灵.这次冬奥会我们要用《龙的传人》征服都灵的观众。夺冠之后,张丹和张昊都很高兴。张昊还对记者说,自己的目标就是要拿世界冠军。与张丹、张昊相比我真是自愧不如。张丹以自己的行动征服了观众,征服了裁判,最终获得了银牌。 体育比赛,比的不但是技术和力量,更是勇气和毅力。张丹以实际行动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他们虽然是银牌获得者,但他们为了祖国的荣誉,冒险使用高难度动作,抛跳四周,虽然失败,而且张丹还严重受伤,最后还是顽强的返回了赛场。赛后医生对张丹的伤势进行了检查,好在没有大碍,只是韧带损伤,张丹表示:“医生说我的左腿韧带有些损伤,伤势应该不算严重。自己都已经这样了尽然还说不严重。我真是太佩服她了。我是哭着看完他们的比赛的,不愧是《龙的传人》,作为中国人我为他们感到骄傲.。虽然他们未能获得冠军,可是张丹顽强的意志力和勇敢的精神打动了世界。他们这种知难而上的精神,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张丹的不畏伤痛忍着泪水坚持比赛,为我们年轻人做出了榜样;为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树立了一种顽强的信念。

记住他们吧!虽然没拿到冠军,但他们感动了世界!

创造自己范文第5篇

由于社会的复杂性,不管是什么时代、什么体制或者用什么办法,要想达到百分之百地人尽其才是不可能的。正象一个泥瓦匠盖一座大楼一样,他本想把每一块整洁光滑的好砖都放在耀眼的地方。但是,因为砖太多了,即使是精心挑选,也还会有不少的好砖偏偏放在了卫生间的便池上。这也是无奈的事情。可是,砖是死的,人是活的。一个人、尤其是自认为有才华和能力的人,就需要利用各种方式,这为自己创造一个能够施展才华的平台和机会。

人们经常把一些本事不大、才华平庸能够爬上高位,且不行善事者称之为“小人得志”。但是,“小人”为什么能够常常“得志”呢?细究起来,这些人多有自知之明。自知本事不大,才华平庸,要想出人头地,必须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弥补。这种方式往往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人格、自尊和良心。而这种“哈叭狗取悦于主人”的伎俩虽然多被有才华的人所不齿,但是,确能受到用人者的认可和信任。因为用人者也是人。不论是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板,他们不仅需要能办大事的人才,也需要能够取悦于他、服务于他的“贴身侍臣”和奴才。所以,近年来官员和老板们身边的服务人员都能很快的“进步”或者叫做“混出来”,其中的原因也在这里。因为用人者“了解他、信任他”才能重用他。即便是用人者能够识破这类人员中的一些人殷勤的企图或“两面三刀”的嘴脸,往往也不愿去揭露他们,甚至还要提拔重用他们。因为用人者一是深为他们“鞍前马后”的贴身服务所感动,二是他们知道用人者的“秘密”太多了。他们中的多数人可能已经成了用人者“离不开”、“惹不起”的人物了。

古今中外,之所以很多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才得不到施展和发挥,除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外,也有诸多自身原因:

一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缺乏自知之明。有的人有了学历或文凭,或者读了几本书,或者掌握了一些技能,便过高地估计了自己。正象他老人家说的“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干什么都觉得自己很委屈,而在别人看来却是“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因而就很难找到适当的位置发挥自己现有的才能。所谓自知之明,就是要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能力、正确分析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条件,进一步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步骤。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修正。这样才能逐步施展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二是不能正确处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就象掘井一样,有的人是在一个地方久掘无水仍在那里“愚公移山”;而有些人选了一个地方又一个地方,刚刚有点湿润就迫不急待的另选地方;结果都难以找到如意的甘泉。一个人不论是创业还是打工,都要从零开始,脚踏实地的努力把事情办好。但是,在客观环境发生变化,个人的才华已无施展希望的情况下,也需要“人挪活、、树挪死”,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就象买股票一样,既不能盲目地“追涨杀跌”,“这山巴着那山高”。也不能“撞到南墙不回头”。进入了“下降通道”还舍不得“割肉”。这将会耽误很多的良机。关键的时候,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现代讲的是“抓住机遇”,而机遇往往是机会和能力的有机结合。

三是不能把眼前利益的长远利益相结合。人要发展,首先需要生存。如果眼前已经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而妄谈今后的发展大计,无疑都是空的。但是,如果只顾眼前利益而忘记自己的发展目标和长远利益,同样也会影响一个人才能的施展和发挥。所以,人既要脚踏实地的解决生存问题,也要积极创造条件,以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最大限度的体现人生价值。

四是不能“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站在岸上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有的人思想非常活跃,也想了不少这样或那样的“计划”和“点子”,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却又是前怕狼、后怕虎。想创业时怕失败、想投资时怕赔钱、想发展时怕竞争、想应聘时怕老板、想在一个企业熬下去怕前景不佳、想跳槽时又怕得不偿失。这种“喝凉水怕塞牙,放屁怕砸脚后跟”的心态,即便是很有才华也难以得到施展和发挥。如果天天蹲在卧龙岗等着有人象刘备那样人来“三顾茅庐”,不能说这种机会绝对没有,但也无疑于“守株待兔”。因为刘备“三顾茅庐”毕竟还有水镜先生的推荐和徐庶“走马荐诸葛”的前提。

五是不能虚怀若谷,宁静致远,往往过于轻浮或急躁。常言说,“心急吃不了热米饭”。过于急躁往往是“有心裁花花不成”或者是“欲速则不达”。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如果说学体育、学舞蹈、学声乐可能是越早越好。如果当中医就要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当作家就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了。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是需要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很快地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当然也是好事,历史证明,到了一定的程度,“江郎才尽”者不乏其人。厚积薄发才能喷薄欲出。只有打好基础,选对方向,瞅准机会,厚积薄发,才能减少曲折,取得更大的成功。“少年得志”令人称赞,“大器晚成”也并不逊色。迟开的鲜花毕竟也是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