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家长工作经验总结(精选5篇)

  • 社区家长工作经验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2008年起步良好 2008年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起步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国家批准,实施框架体系基本形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试验有效展…

社区家长工作经验总结(精选5篇)

社区家长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李宪生代表告诉记者:“2007年底,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试验区。2008年工作主要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围绕批复拿出总体方案,省里在3月份就完成了初稿,9月份国务院批复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实际上,在9月份正式批复之前,我们在上半年开始就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在9月份正式批准以后,围绕整个工作在实施层面上拿出了总体方案,我们称为‘56531’,即五个具体专项规划,六个具体政策,五项重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和一个具体操作的项目清单。”实践证明武汉城市圈

综改试验区建设――

2008年起步良好

2008年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起步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国家批准,实施框架体系基本形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试验有效展开,试验区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主要开展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科学谋划方案,尽早启动实施

为了做好总体方案的编制工作,省委、省政府认真领会中央要求,首先明确试验区的基本定位,即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目标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切入点是“两型”社会建设,着力点是转变发展方式,途径是实施“五个一体化”,动力是推进改革开放,使湖北真正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依据这个基本定位,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根红线,抓紧编制改革试验总体方案。3月底方案报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9月10日获得国务院的批准。总体方案的及时报批,为改革试验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制定配套措施,形成实施框架

――根据总体方案的要求,组织编制了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社会事业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等五个专项规划,作为试验区建设的配套实施方案。

――为推进改革和建设项目落地,研究制定了投资、财税、土地、环保、金融、人才支撑等六个配套支持政策。

――提出了产业双向转移、社会事业资源共享、圈域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商业集团连锁经营等五个重点工作方案,作为当前推进城市圈“五个一体化”工作的切入点。

――围绕总体方案提出的“九大体制机制创新”,制定了改革试验三年(2008―2010年)行动计划,明确20个改革专项和38项改革任务。

――按照项目化、资金化、政策化的要求,编制了试验区建设的项目清单。共列入启动项目177项,投资总规模12874亿元。

――成立省联合发展投资公司,搭建起统一的投融资平台。

推动部省合作,拓展政策空间

部省合作共建是推进改革试验的有效途径,也是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一大特色。目前,与省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或备忘录的国家部委和单位达到29家,正在积极推进的有26家。

健全工作机制,有效推进工作

省政府成立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对改革试验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城市圈九市成立相应机构,省直有关部门明确专人、专班负责此项工作。制定了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项目管理办法。成立了湖北省武汉城市圈研究会,为试验区建设提供理论研究支撑。

突出重点领域,实施改革突破

按照总体方案和实施框架的要求,城市圈九市结合本地实际,分别制定了改革试验实施方案。如武汉市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积极开展先行先试。目前,已初步形成合力推进、点面结合的试验格局。

改革试验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圈经济社会健康发展。2008年武汉城市圈实现GDP 6972.11亿元,增长14.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61.5%;固定资产投资3707.97亿元,增长32.3%,占全省比重6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0.42亿元,增长23.2%,占全省比重63.4%。

2009年全面启动

记者注意到:在东南沿海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增速明显下滑之时,我国西部、中部和东北等区域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这次应对危机中充分发挥了作用,区域梯度发展将为“保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面对2009年,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建设工作又有哪些具体安排呢?

李宪生代表告诉记者:今年是武汉城市圈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的第一年。省委、省政府将高举改革创新旗帜,把握科学发展红线,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创新工作思路,健全工作机制,推进部省合作,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试验取得新突破,在一体化建设和“两型”社会重大项目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在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上取得新成效。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试验上取得新突破。

在资源环境方面,重点推进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改革试点、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试点、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示范工程、环保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湖泊保护和恢复治理试点、污染物排放权交易改革试点。

在“两型”产业发展方面,重点推进“两型”技术创新基地试点、产业园区互动发展试点、产业集群发展新机制试点。

在土地方面,重点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方式改革试点。

在财税方面,重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试点、金融机构改革创新试点、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

在城乡统筹方面,重点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试点、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试点。

在对外开放方面,重点推进武汉保税物流中心(B型)与武汉出口加工区的联动和功能整合,申报武汉综合保税(港)区。

第二,在推进五个一体化上取得新进展。

――以产业双向转移为重点,推动圈域产业优化整合。积极推进武汉市与城市圈8市产业双向转移,实现总部向武汉集中、产业向周边扩散,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

――以社会事业资源联动共享为重点,推进圈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建设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旅游、社保、信息等8个联合体。

――以完善快速通道为重点,加快圈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规划确定的总体布局,加快构建由多种运输方式有机构成的选择更自由、运行更可靠的大通道和大走廊。

――以实施商业集团连锁经营为重点,推动圈域城乡市场共同繁荣。大力支持商业集团在城市圈内开展连锁经营,形成以武汉为龙头,以中小城市为基础,与城市圈主要产业密切配套、相互促进的商业连锁经营网络体系,推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

――以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为重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重点推进特色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建立跨区域、跨层级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的农产品市场。

第三,在重大项目建设上见到新成效。

目前纳入2009年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重大项目共156个,项目总投资5287亿元,2009计划投资982亿元。其中,续建项目95个,总投资3334亿元,2009计划投资652亿元;新开工项目61个,总投资1953亿元,2009计划投资330亿元。突出抓好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临空经济区、武汉新港、城际铁路和武汉地铁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第四,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上采取新举措。

对已经出台的政策,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使之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同时,抓紧修改完善财税、金融、土地三个改革专项,报国家批准实施。

第五,在深化省部共建上取得新成果。

今年我们将争取与更多的国家部委和单位签订部省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部省合作机制,争取国家部委加强指导和协调,及时解决改革试验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第六,在完善改革试验推进机制上探索新路子。

在协调机制上,建立省级和部级两级协调机制,省级一般事项由城市圈综改办协调,重大事项由省政府协调;部级一般事项借助部省合作机制进行协调,重大事项报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进行部际协调。同时,进一步完善督办工作机制、改革项目管理机制。

改革敢为天下先

湖北省会武汉作为辛亥首义之城,具有敢为天下先的人文精神。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的重点内容是创新九大体制机制,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平台和制度保障。今后挑战与机遇并存,创新与改革同行,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仍将领航,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

李宪生代表告诉记者:聆听了总理的报告,深切地感到,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的工作,不仅有助于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而且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结合报告精神,就加强支持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这个全国改革先行先试区的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在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探索“绿色促进计划”的试点工作。绿色经济代表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方向。实施以发展绿色经济为导向的“绿色促进计划”,不仅有利于克服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复苏,而且有助于抢占21世纪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建议中央将武汉城市圈作为“绿色促进计划”先行先试的特区予以重点支持。

二是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支持建设青山―阳逻―鄂州跨区域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并将其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区,设立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特色的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把武汉城市圈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工作纳入国家试点,支持在湖北设立国家排污权交易中心。将汉江中下游流域作为国家生态补偿的重点,推动出台有关调水和水价的生态补偿政策。

社区家长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湖北 民族地区 “五舍得”

湖北辖有一个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两个民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人口286万,国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6。湖北省委、省政府站在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的高度,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今年来,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十一五”时期,全省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35.7亿元;地方一般性财政收入由25亿元增加到2010年55.9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90亿元增加到2010年284.6亿元,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了翻番,全省民族地区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向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

湖北省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表现在“五舍得”上。

一、舍得创造发展机遇

湖北省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不仅体现在支持民族地区抢抓发展机遇上,更体现在为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创造机遇上。一是制定和实施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战略。2008年以来,湖北在实施全省民族地区抢抓西部大开发、扶贫开发等重大机遇的同时,在全省民族地区实施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作出了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决定。2011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家扶贫重大战略布局调整,提出并实施了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构想,并于当年2月正式启动试验区建设,为支持民族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二是定期研究解决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为此,湖北省委、省政府坚持每两年在民族地区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议。2008年召开的现场办公会,帮助民族地区落实经济社会发展项目100多个,落实资金100多亿元。2011年召开的推进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现场办公会议,落实扶持资金达200多亿元。三是制定推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规划措施。2008年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指导民族地区和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616”对口支援规划,支持恩施州建设先进自治州规划、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省民族地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这些规划既有明确的工作目标系统,又有具体的保障措施。在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下,全省民族地区呈现出不断加速发展的态势,民族地区骨干产业快速成长,社会进步事业步伐加快。沪蓉西高速公路、宜万铁路鄂西段相继建成运营,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瓶颈被冲破,民族地区区位格局得到根本改观,腾龙洞、恩施大峡谷、清江画廊等一批世界级和部级的景区先后开发升级,旅游经济已成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据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画廊有限公司介绍,在实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的带动下,清江画廊旅游经济收入近年获得了五倍增长。

二、舍得出台扶持政策

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来,湖北连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意见》、《关于推进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决定》等。这些文件,始终贯穿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始终贯穿了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主线,始终贯穿了加大工作力度,扶持民族地区发展、实现民族地区与其它地区同步发展的目标要求,把激发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制度规定有机结合起来。2011年出台的《关于推进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在继承过去所制定的各项政策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国家扶贫、西部开发、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政策的要求,所作出的扶持决定涵盖了基础设施、农业、工业、旅游、文化、教育、科技、环保、财政、贸易等各个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困难历来是困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意见》作出规定,取消民族地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或降低配套比例。仅此,各级政府支持民族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将大幅增加,而民族地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将大大缓解。

三、舍得掏出真金白银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指出,对民族地区的支持要集中体现含金量,充分体现含情量。省长王国生指出,对民族地区的支援要以财政支持为主。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湖北对民族地区建设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2008年以来,湖北省支持民族地区建设,争取中央支持和省安排投资31.8亿元。针对民族地区财政困难的实际,省财政在制定均衡转移支付分配中,对民族地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系数给予了30%的照顾。2010年,省对民族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总额达到10亿元。“十一五”期间省财政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资金累计达到22亿元。2011年省对民族地区的各项转移支付补助达到113亿元,省补助收入占民族地区总收入来源的比重达到84%,远高于全省63.5%的平均水平。在湖北省编制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民族地区入库项目达1239个,总投资达5900亿元。交通建设被列为重中之重,五年内,民族地区交通建设总里程达14018公里。全省民族地区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形成承东启西、接南纳北的高速公路网。

《关于推进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省民族地区区域经济总量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到2020年,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实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同步发展。为推动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意见》制定出20条具有重大含金量的扶持措施。其中包括:每年给民族地区每县安排1000万元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1000万元担保机构建设资金,300万元扶贫贷款项目贴息,3000万元林业建设项目资金,2000万元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500万元医改保障专项资金,1亿元左右的国土整治资金,100万元小城镇建设资金。每年安排民族地区不少于5亿元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支持通村公路建设改造,到2015年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解决民族地区19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到2013年,实现民族地区50%以上农户用上农村清洁能源,到2015年基本消除农村现有D级危房。《意见》还规定,从2011年起,将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从11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增量部分主要用于试验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建设。同时,在支持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发展等方面对民族地区予以倾斜。经测算,《意见》的出台,为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仅资金扶持每年就达20多亿元。

四、舍得聚集社会资源

聚集社会资源、实施对口支援,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工作措施。省委书记李鸿忠在省委省政府推进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现场办公会上指出:汇聚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就是要使全社会明确实现民族地区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就是要使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记住这一份深情厚谊,并转变成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动力。2007年以来,湖北省创造性地实施了“616”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工程(简称“616”工程)。由1位省委或省政府领导负责牵头,6个单位(4个省直属厅局、1所高校或科研院所、1家大型企业)参与,对口支援1个民族县市,每年至少办成6件实事。“616”工程重点覆盖了湖北省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的8个县市和宜昌市的五峰、长阳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全省有80个单位(省直部门、高等院校、3甲医院、国有大型企)直接参与了对口支援民族地区行动。为了保障“616”工程的实施,省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副省长为副组长,省民宗委等10个省直牵头部门及省委、省政府督办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616”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办公会议,专题研究、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促进“616”工程的有效实施,省委、省政府将省各直部门实施“616”工程的情况,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内容,由“616”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组织年终检查和考评。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616”对口支援工程为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汇集资金达到50多亿元,拉动社会投资约160 亿元,为民族地区落实建设项目950多个,培训各类人才2万多人次,提供技术支持项目400多个,新建、改建农村寄宿制中小学150所,培训农民工20多万人次,转移就业11万人。

为进一步巩固“616”工程成果,深化“616”工程内涵,建立更加坚实的民族团结进步纽带,2011年,湖北省作出了关于建立省内部分对口支援民族县市工作机制的决定,组织全省9个省辖市对口支援民族地区10个县市。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建立省内部分对口支援民族县市工作机制的通知》要求,从2011年起,各对口支援地级市的对口支援资金按上年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0.1%测算安排,并按上年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递增。按照这一规定,武汉市今年支援恩施州来凤县和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资金将达到4000万元。

社区家长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一、试点工作基本情况

总的看,各试点单位高度重视试点工作,试出了经验、试出了成效,主要做法和突出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部门党组(党委)高度重视,指导到位。一是加强领导,建立机制。各试点部门普遍建立了党组(党委)牵头抓总、机关党委统筹协调、试点支部积极落实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为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亲自指导,密切关注。试点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指导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通过听取汇报、参加座谈、作出批示等方式,明确要求、进行指导。三是以身作则,带头服务。有的部门党组(党委)领导亲自参加报到活动,对推进试点工作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部门机关党委精心谋划,组织到位。各试点部门机关党委围绕“为什么试点、试点试什么、试点抓什么”等关键问题反复论证,精心设计工作方案,牵头开展报到活动,有条不紊推动工作;精心确定试点支部,按照结合部门职能提供服务、发挥党员特长提供服务、机关社区共建互动开展服务、统筹整合资源开展服务的要求,确定试点单位和支部;精心挑选试点社区,积极与驻地区委组织部、街道党工委联系沟通,选择工作基础好、干部能力强的社区作为报到社区,确保试点工作开局良好。

(三)试点支部大胆实践,落实到位。各试点支部立足自身实际,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多措并举开展服务,形成了“复合式报到、多层面组织、多样化服务”的局面。复合式报到既有单位集中报到,也有个人单独报到;既有到单位驻地社区报到,也有到党员居住地报到。多层面组织是指机关党委、党支部、服务小组以及党员个人等各个层面都结合实际开展了服务活动,街道、社区、社区党员和群众也分别与之对应,形成了多层面对接、多渠道服务的局面。多样化服务是指各试点支部、党员从社区需求出发,结合部门特色、立足岗位特点、发挥党员特长、体现时代特征,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服务活动。

(四)北京市委组织部大力配合,支持到位。北京市委组织部发挥启动早、情况熟、办法多的优势,为中央国家机关开展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帮助。一是事前帮助指导。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属各区、街道党(工)委大力配合调研工作,积极为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出谋划策。二是事中大力支持。相关单位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服务对接工作,商议对接方案,列出需求清单,做好党员报到登记和管理工作。三是事后及时反馈。各试点单位与报到社区通过指定联系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定期沟通试点工作,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

二、试点工作取得的初步经验

在一年多的实践中,各试点单位对照工作方案、结合工作实际,边试点边研究边总结,形成了初步经验。

一是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党员到社区,归根到底,是服务到社区。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应该考虑也必须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要采取社区需要、群众欢迎的措施,使社区、群众真正能在服务中得实惠。

二是必须坚持党员主体。党员到社区报到,主体是党员。谋划试点工作,要坚持党员主体地位;推动试点工作,要注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试点工作要见长效,更要尊重党员个人意愿,发挥党员的个人特长,激发党员内在动力,帮助党员把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内化为自觉行动。

三是必须坚持优势互补。党员到社区报到是一项“双向四方”参与的工作,“双向”是指机关和基层,“四方”是机关党组织、机关党员、社区和群众。“双向四方”都拥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要注重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动开展活动。党员在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同时,要以基层为课堂、拜群众为老师,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四是必须坚持务实管用。党员到社区报到是新时期机关党建工作的创新,很多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要把握住“务实管用”这一条,要按照单位好组织、党员好参与、社区好操作的原则来谋划,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真正实现党员到社区去的价值。

五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中央国家机关部门数量多,职能差别大,因此,试点工作不能搞一刀切,要鼓励试点单位广开思路,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今后在更大范围推开这项工作积累更多管用的经验。

六是必须坚持着眼长远。党员到社区报到是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新途径,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新形式,不能搞成一阵风。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真正搞清楚为什么到社区去、去干什么、去怎么干的问题,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和机制,真正使这项工作长久、持续地开展下去。

三、关于下一步工作的几点意见

试点工作出了路子、试出了方法、形成了经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推进试点工作:

一要深入领会好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的重大意义。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党员干部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认识:首先,党员到社区报到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途径。全面从严治党,最终的结果还是要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机关党员的工作地点、生活区域都在社区,党员到社区报到,能够更直接、更便利地为社区、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这是对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内涵的丰富和拓展,创新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方法和途径。其次,党员到社区报到是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要载体。当前,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正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党员到社区报到,亮出身份、躬身服务、置身监督,有利于增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第三,党员到社区报到是展示中央国家机关党员形象的重要窗口。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对中央国家机关而言,还有一层特殊重要的意义,就是自觉加强作风建设、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自觉提高服务基层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展示中央国家机关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和良好形象,切实使中央国家机关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走在前、做表率。

二要准确把握好党员到社区报到的几对重要关系。各试点单位在工作中聚焦报到的形式、组织的方式、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时间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一些有效做法,也集中反映出一些共性问题。下一步,要更好地把握以下几对关系,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开展。一是社区所需与党员所能的关系。试点中总结出的“群众点单、社区下单、单位支部和党员领单”的模式是可行的,一方面要以群众所需为出发点,另一方面又要以党员所能为立足点,既坚持需求导向,又坚持实事求是,形成党员肯干、能干,群众欢迎、受益的局面。二是集体报到与个人报到的关系。从试点工作的进度和阶段看,目前采取的“以集中报到为主,个人报到为辅”的形式是切合实际的。在此基础上,集中报到可以结合工作特点、行业特点、党员居住地分布特点,进一步灵活选择报到地点;个人报到可以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或者结合个人实际,到其他需要开展工作的社区党组织报到。党员个人报到的,要向部门机关党委报告。机关党委要做好统筹,实现“有组织的分散报到”。三是集中活动与分散服务的关系。集中报到不等于集中活动。机关党委、基层党组织可以将服务活动与党日活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联系起来,利用工作时间集中开展服务;同时,更多的是要尊重党员个人意愿,激发党员内在动力,鼓励党员个人或自愿结成的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灵活多样的服务活动,促进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的对接。四是开拓创新与继承发扬的关系。党员到社区报到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举措。一方面要积极吸收借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等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从整体上推进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坚持与时俱进,准确把握新时期群众工作特点和规律,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切实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是组织评价与群众反馈的关系。党员到社区报到,起点是群众需求,终点应该是群众评价。群众是否满意是评价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不能搞“开门活动,关门打分”,自弹自唱,甚至自吹自擂。要研究形成一套既科学客观又简便易行的评价制度,让群众参与考核评价,并请群众对改进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用群众智慧推动试点工作、用群众评判检验试点工作。

社区家长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禁毒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全面开展马家店街办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集“生理脱毒、心理康复、回归社会”三位一体的戒毒康复新模式,为全市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提供经验。

二、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的适用对象

马家店街办各社区吸毒成瘾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为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适用对象:

(一)被公安机关初次查获吸毒,本人有戒除毒瘾愿望,能主动配合治疗,且有固定住所、具备帮教条件的;

(二)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生活来源、固定的住所或是在校学生,具备帮教条件的;

(三)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

(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五)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被查获吸毒的;

(六)60周岁以上的;

(七)有严重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

(八)其他不适宜强制隔离戒毒的。

三、各部门具体工作职责

社区戒毒试点工作由市禁毒委统一组织、协调和指导;马家店街办为社区戒毒试点工作的主体责任单位,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法定职责积极参与、主动配合。

市禁毒办:负责对社区戒毒专职人员进行培训、审核授牌;指导、督促马家店街办落实社区戒毒工作计划;对社区戒毒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年度工作考核。

马家店街办:与社区戒毒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协议,为社区戒毒人员提供心理咨询矫正、戒断生理反应期间的护理、就业指导与培训服务,监督社区戒毒人员遵守戒毒协议;落实社区戒毒工作的人员、场地和经费,对具体戒毒工作进行考核指导,总结经验。每个社区面向社会招聘2名社区戒毒专职人员,经街办审核、市禁毒办备案后授牌上岗,专门负责社区戒毒工作。组织成立各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社区干部、社区民警、社区戒毒专职人员、社区医务人员、禁毒志愿者、戒毒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及其所在单位的代表共同组成;社区戒毒工作小组要根据戒毒人员实际情况,逐一制定针对性强、操作具体的戒毒方案,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探索建立集“生理脱毒、心理康复、回归社区”三位一体的戒毒康复新模式。

市公安局:负责对吸毒人员进行检测和登记,实行动态管理;责令吸毒成瘾人员接受社区戒毒和决定强制隔离戒毒;责令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接受社区戒毒;参与社区戒毒人员的日常管理;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开展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

市司法局:负责对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向社区戒毒人员提供司法援助;配合市公安局开展吸毒人员的登记工作。

市卫生局:负责指导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社区戒毒工作;会同市公安局开展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

市民政局:负责指导基层组织将社区戒毒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促进和指导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戒毒工作,将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戒毒人员家庭纳入救助范围。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对社区戒毒人员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11日至15日)。市禁毒委组织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会议,部署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具体措施。马家店街办组织社区戒毒工作小组相关成员进行工作动员,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具体措施。

(二)学习培训阶段(4月16日至20日)。市禁毒办为马家店街办提供《禁毒法》学习资料,并对社区干部和社区戒毒专职人员进行《禁毒法》业务知识培训。

(三)摸底准备阶段(4月21日至30日)。摸清适合社区戒毒对象的基本情况并登记造册;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成立机构,制定规章制度,落实人员和经费;组织开展社区戒毒专职人员的招聘、培训工作。

(四)组织实施阶段(5月1日至6月30日)。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引导符合社区戒毒条件的人员自愿接受社区戒毒;与自愿接受社区戒毒人员及其家庭成员、亲友、监护人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戒毒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摸清情况;根据自愿接受社区戒毒人员的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工作措施。本着戒毒对象自愿接受社区戒毒的原则,依据《禁毒法》的规定,戒毒对象与社区戒毒工作小组签订戒毒协议,按协议约定的内容实施戒毒工作。

(五)总结推广阶段(7月1日至31日)。对已达成协议、自愿接受社区戒毒的人员,定期对他们的戒毒情况、遵守协议的情况和戒断的症状反映进行总结、评估和记载,同时总结社区戒毒工作经验,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力争2009年下半年社区戒毒在全市全面推广施行。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为加强对社区戒毒试点工作的领导,市禁毒委成立社区戒毒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副市长方斌任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马家店街办主任、市政法委副书记、市公安局政委、市公安局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市司法局、卫生局、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及马家店街办等部门和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公安局。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社区戒毒试点的日常工作。马家店街办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社区戒毒工作机构,负责社区戒毒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建立规章制度。一是建立完善学习《禁毒法》、《戒毒条例(初稿)》等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机制,提高社区戒毒工作人员的能力;二是把社区戒毒成效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核内容,制定考核办法,实行“一票否决”,建立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完善戒毒人员定期检测、参加药物维持治疗、定期报告制度,切实掌握戒毒效果;四是进一步摸索建立社区戒毒执行地变更制度。

社区家长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一、建设目标及内容

1.建设目标

园区建成后,每年可生产“红馨香”牌角瓜等无公害蔬菜1000万公斤,产值1500万元。

2.实施内容

2.1建设地点:城关乡前窑村。

2.2建设规模:根据建设方案和实际生产的需求,在城关满族乡政府前窑村改扩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200座,工厂化育苗基地4000平方米,质量检查站150平方米,培训中心200平方米,包装车间500平方米,同时建设其他附属。

2.3园区内种植作物种类及产量:以西葫芦、番茄、尖椒、黄瓜等为主栽品种,主要为冬季生产,平均亩产6吨,最高可达10吨。

二、园区建设经费情况

项目总投入资金412.7万元。其中自筹312.7万元,申请财政资金100万元。

1.土建工程投资266万元。其中改扩建温室大棚115万元、育苗基地32万元、建检测站30万元、培训中心24万元、包装车间15万元。

2.设备投资56.7万元。包括电脑、投影仪、压力锅、育苗钵等设备。

3.其它投资90万元。包括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应用。

三、现有基础和优势

1.义县红馨香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现有社员130人左右,技术依托单位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现有资产65万元,带动农民4000余人,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于2012年成立义县红城蔬菜有限公司。义县红城蔬菜有限公司已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并批准注册了“红馨香’品牌。

2.义县红馨香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西葫芦2008年被农业部、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并颁发了无公害产地、产品证书,并一直持续认证。

3.义县红馨香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地处城郊,基地广大菜农种菜时间较长,有一定的种植技术基础,并有一定的积极性。

4.利用义县蔬菜批发市场和红墙子西葫芦专业批发市场这一平台,具有一定的销售优势。

5.合作社基地内涌现出大批科技示范户和经济人队伍,他们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

四、园区建设要求

1.选择优良品种。园区内生产主要以西葫芦为主,兼种韭菜、尖椒等品种。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西葫芦主栽产品为凯撒、冬玉。

2.测土配方施肥。在蔬菜定值施肥前,将园区土样进行采集送至县土肥站检测,根据土壤化验结果和品种的目标产量,制定了科学的施肥方案,使园区内施肥更具科学性。

3.膜下滴灌技术应用。在生产中使用黑色除草膜,并在膜下铺设滴灌管,即能除草又能提高地温,同时还能节水及有效控制棚内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4.育苗技术。利用现有育苗中心,进行科学育苗,缩短育苗时间,培养壮苗,提高抗病能力,为丰产奠定基础。

5.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在园区内加快推广蔬菜优良品种、集约化育苗、防虫网、粘虫板、性诱剂、避雨栽培、防雾滴棚膜、膜下滴灌、高温闷棚等9项技术及病虫害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和分等分级及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体系,园区内100%推行标准化生产。完善园区内生产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记录、产品销售前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5项全程质量管理制度,形成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6.强化技术培训。组建专家指导组,制定技术方案,邀请省、市、县专家对合作社社员进行科技培训,通过举办现场观摩和开展技术培训,指导社员按照标准化生产规程进行田间生产管理,解决生产中出现问题。

7.进行产业化经营。园区建设以红馨香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把社员组织起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做到100%统防统治,100%c测土配方施肥,100%产品订单生产。

五、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农发局局长任组长,农发局、财政局副局长为副组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产品监测中心单位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做到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主要完成技术培训、生产管理、经验总结、产品检测及检查验收等工作。

2.落实工作责任。园区建设由主管副局长负总责,项目办公室负责完成工作方案和日常工作。园区技术负责人由义县红馨香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担任,负责园区内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

3.落实技术标准。参照绿色(无公害)食品蔬菜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制定我县蔬菜标准园项目技术标准,作为园区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加以实施。

4.成立专家组。在县农发局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统一管理下,成立园区建设专家组,专家组组长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担任,成员由植保、土肥、栽培等技术专家组成。专家组负责园区建设的技术指导,对合作社社员进行科技培训及解答社员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随时处理突发性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