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工作专业技术总结(精选5篇)

  • 护士工作专业技术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1~5年护龄护士13名,培训过程中1名护士调离,有效考核12名,女10名,男2名,全日制大专5名,中专6名,本科1名。年龄18~26岁。 1·2 方法:科室派1名高年资护士对12名护士按护龄分3个批次统一培训,包括穿针引线、外科刷手等15项基础…

护士工作专业技术总结(精选5篇)

护士工作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培训;专科护士基础护理能力;护理管理

手术室护士的专科化培训是科学发展的需求,也是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随着外科学术思想和诊疗观念的更新,新的医疗设备及器械不断涌现,器官移植、腔镜技术等新的治疗手段逐渐普及,为适应多学科、多层次的手术医生,对低年资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从2009年5月~2010年8月对13名护士进行15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培训。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1~5年护龄护士13名,培训过程中1名护士调离,有效考核12名,女10名,男2名,全日制大专5名,中专6名,本科1名。年龄18~26岁。

1·2 方法:科室派1名高年资护士对12名护士按护龄分3个批次统一培训,包括穿针引线、外科刷手等15项基础护理操作,每月底由培训老师和护士长考核。以陕西省《医院护理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要求》为依据,结合医院护理规范化专科培训标准综合形成。项目分值为5~65分,总分与单项相加为实际总分,测评项目包括静脉输液、静脉输血、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采血、换药技术、氧气吸入疗法、导尿术、套管针静脉穿刺、外科刷手、穿针引线、无菌技术操作、戴脱无菌手套、穿脱无菌手术衣等15项。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总人数:12人,批次:1批次

2·2 考核项目平均分值结果:总平均分为

2·3 3年、1年、5年资护士15项操作平均分:分别为90·93

3 讨论

护士对护理专业规范化培训的认识和态度,决定了护理人员参与培训的热情度,由于个人的文化程度、毕业院校、专科知识能力和对护理专业所持的态度信念、临床思维、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也有较大差异,也影响培训的效果。

1年资护士对自己在专科理论基础和操作上的不足和欠缺认识到位,非常重视科室组织的统一培训,认为培训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考核不合格将被医院辞退也给新入科护士的压力很大,这种压力迫使她们对培训的理解和参与非常支持[1-2]。工作表现为严格遵守培训纪律、加班加点训练、提问积极、考核准时。

3年资护士通过临床工作,工作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从事的护理专业认识也发生了改变,自认为能完全胜任岗位工作,对忙碌的工作之余参与培训多有怨言,仅应付考核者甚多,工作表现培训缺席、经常迟到早退、不积极训练、敷衍考核[2]。

5年资护士经过多年工作实践,对自身价值,护理专业的认识,角色的认可及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使她们对培训计划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工作表现为认真遵守培训纪律,善于对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及训练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对考核毫无怨言,重视培训老师及护士长的每次点评,考核结果其态度、纪律性、护理基础知识能力、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均高于其他两组。

规范培训方式单一也影响培训效果,从最初的带教老师示教的单一培训方式到最后示教、观看录像、上课、参观、理论提问等综合带教方式、被培训者更喜欢接受多样化的带教方式。

实际工作中与示教、训练、考核用物准备不一致,导致操作程序混乱,操作程序与医院培训与考核有误,增加了培训护士的不理解,缺乏应对能力和工作技巧,5年资护士的应对能力比1年资和3年资护士强。

考核项目扣分较为突出是患者准备中“关心病员”项和“隐私保护”项,说明大多数低年资护士缺乏“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与病员有效沟通技巧[3]。1~3年护士在操作中无菌观念扣分比例也很高,在下一步培训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无菌观念”应贯穿于整个培训计划中。

4 小结

操作技能从培训时的言传身教,到熟练后的习惯性动作,都需要一个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和反复的训练过程。对低年资护士坚持长期、持续、反复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及相关理论知识培训,是提高专科手术室护士的关键。

护士工作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本文作者:赵秀芳工作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总体要求总培训时间为2年3个阶段。进人临床前,经过医院和护理部组织的岗前培训1周。第一阶段12个月,在妇产科、儿科、门急诊部分别轮转4个月(本院是妇产儿童专科医院),主要从事基础护理工作;第二阶段6个月,根据自愿和科室意见选择二级学坏斗(妇产科、儿科和门急诊);第三阶段6个月,也在自愿和科室意见基础上在三级学科(某个专业)定向培养。儿科规范化培训在儿科的培训时间共l年4个月,可轮转4个病区,分别是第一和第三阶段各1个病区,第二阶段轮转2个病区(每个病区3个月),如果该生毕业前订实习是在本院儿科,则在培训结束后可轮转儿科所设的全部5个病区。培训期间要求掌握基础护理相关知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儿科护理基础理论和专科技术操作、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及急救技能,在第三阶段时更注重于专科理论和技能的培养,使受训者能全面掌握或熟悉儿科相关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儿科临床护理工作。

医院建立完善的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包括《管理办法》、《培训细则》等,成立规范化培训管理职能组织(四级)并明确各级管理组织的职责。各二、三级学科在医院《培训细则》基础上,根据专科特点制定各科培训细则并组织实施。专人管理,建立《规范化培训手册》和《带教老师手册》。本人填写《规范化培训手册》,其中的操作量化表要求每天登记并有老师签字,月底汇总后交教务部审核保存,培训周期结束后手册归档保存。带教老师做好《带教老师手册》记录,以备查。护士长做教学管理,记录在护士长手册中。考核方法分平时抽查、出科考核、阶段性考试和结业考试。平时抽查包括带教老师、护士长、科护士长和护理部的抽查:出科考核在轮转下一个科室前完成,包括劳动纪律、医德医风、服务态度、工作态度、学习态度、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精神、专业理论、技术操作和分管病人情况等:在每一个阶段结束和完成培训后进行阶段性考试和结业考试,考试内容第一阶段为基础护理知识,第二阶段为儿科相关知识,第三阶段为所在儿科某专业理论知识,结业考试为综合应用性试题。所有考核均以百分制计算,结果交医院教务部存档,并作为评优(评优比例为巧%)和培训结束医院选留的依据。自2007年进行护士规范化培训以来,共招收5届,300余人,已结业3届。本文结果只统计已结业的3届学员情况。理论成绩总体上均有提高,各届一阶段与三阶段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o,01),二阶段与三阶段具有统汁学意义(P 0.05),一阶段与’二阶段仅2009届学员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技术操作成绩各阶段无统计学差异。

规范化培训适应了儿科护理工作的需要基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儿科护理在护理评估、沟通交流和技术操作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规范化培训可满足儿科护理对护士的特殊需要。目前全国还没有一所儿童专科护士学校,刚从普通护士学校或护理院校毕业的护士,很难承担儿科临床护理的工作。每年均有部分受训者中途退出培训,原因之一为考核不合格(表1),还有部分不愿在儿科工作者(表2)。从护生到独立承担护士角色需要1.5一2年的过渡阶段,且在校学得的理沦知识需要一段时间(几年)有指导的临床实践才能真正转化为临床工作能力。因此,开展规范化培训适应了儿科护理工作的需要。规范化培训提高了受训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在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受训者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在培训细则中规定了各项护理操应完成的数量,建立操作量化登记表,要求受训者每日记录,并有当天老师的签字,月底汇总;带教老师、护士长和其他各级管理人员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各阶段结束要考核,规范其临床护理操作,强化理论知识。通过培训,学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都得到了较大提高(表3)。规范化培训提高了受训者的综合素质在培训过程中,我还注重受训者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医德医风、服务态度、工作态度、学习态度、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粘神的培养,每轮转完9个科室都要对以上内容进行综合测评,结果纳人总成绩。同时还要求受训者在培训期间要进行高一级的学历教育学习,进一步提高学历水平,所有持中专和大专文凭的学员都在继续大专和专升本科学习(未完成学历教育)。经过近2年的培训,学员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护理专业毕业后教育的重要阶段,是终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护理人才培养和专业队伍稳定,提高护理水平,保障病人安全。儿科新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适应了儿科临床护理需要,为专科护士培养奠定了基础,是儿科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提高的根本保障。

护士工作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摘 要】 目的 通过专业化分组,强化护士的责任意识,使病人从入科到出科的一切护理工作责任到组,责任到人。方法 根据病区床位数及护士人员数,将护士按照高低年资搭配分成若干组,各设组长一名,每个护士分管一定床位,实施护士长领导下的分组护理责任制。结果 责任层次分明,纠纷和差错明显减少,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大幅提高。

【关键词】 分组护理;重症医学科;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护士35 名,其中主管护师6 名,护师18名,护士11 名;设护士长1 名,总务班护士1 名,主药班护士1 名,治疗班护士1 名,护理班护士1名,其余均参与病人责任护理。

1.2 方法

1.2.1 分组

依床位数量分5 个小组,每组6 人,设一名组长,各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根据职称及工作能力由全科护士投票决定,组员根据个人爱好通过申报,最后由护士长综合评定产生,但每组分配必须有主管护师和护师,而且还要注意工作年限及能力的合理搭配。组长主要负责护士分配病人,护理质量监督以及帮助护士处理自行无法应对的护理状况,一般低年资护士看护相对病情稳定的患者2~3 名,高年资高学历护士看护危重患者1~2名,其余人员尽量选择病情熟悉的病人看护2~3名。如果患者数量减少,组长可自行安排护士休息,交接班时组长之间应交接全科病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注意事项。

1.2.2 组长要求

①须精通本专业理论和技能,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最好接受过正规专科培训的业务强、经验丰富、有责任感的护师以上职称,通过组织考核、民主测评上岗。②能知晓专科病情特点,不断开拓视野,拓宽知识面,不断修订护理程序及注意事项,带动组员完成危重病人的护理。③能熟练掌握本专业仪器的安装与使用,并负责仪器的管理维护和使用记录,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④具有组织领导才能,并能经常听取医生评价,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征求意见,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护理技术,提高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

1.2.3 组员要求

①年龄结构以老、中、轻搭配,实现传帮带作用。②配合组长完成工作,据不同职称分别承担继续教育、临床带教、仪器设备的管理等。护士和低年资护师虚心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重症医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熟练完成自己的护理业务。高年资主管护师和护师是本专业高级护理人才,要求专业技术过硬,善于发现问题并协助组长参与管理,解决护理难题,同时参与本专业教学科研和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负责中、低年资护师、护士的业务技能培训,共同提高专科护理水准。

1.2.4 评价

每月由护士长组织一次座谈会,根据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指出各组存在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同时组织一次各专业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不定期的向医生、患者发放个人满意度调查表,建立个人档案,作为评价标准。

2 结果

实施专业化分组后,全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并在组长的带领下得到系统学习和培训,逐渐掌握了本专科手术的基础理论、专科仪器的使用安装与维护以及复杂疑难重症患者的护理,使护理工作趋于程序化、规范化,明显增加了本专业理论和技能配合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业务水平,减少了差错的发生。实施分组后护士在系统学习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各组人员之间关系和谐,使被动式变为主动式的配合,大大增强了医生的满意度。同时分组护理后使护理工作做的更细、更精,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护士工作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方法

随着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及医疗技术的发展使一些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护理工作对护士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的专科化程度不断增强。手术室工作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环境,其护士需要面临如日常工作节奏快、强度大、随机性强的特点,要与医疗、麻醉、护理、技师、工程师、保洁工等协作,与多等级人员共存的复杂人际冲突等等问题。本文针对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方法的研究进展,探讨如何为我国手术室护理开展高效的培养活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1 转变培养的理念框架

理念框架可以为专科护士培养的发展及知识更新提供指导及依据,使护士最大程度发挥其潜在能力及心理韧性,从而遴选适应、胜任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护士,在复杂的工作环境及人际关系能增强应变及适应能力,促进手术室团队建设。

1.1建构主义观培养理念 周琳瑛等[1]变革了培养理念,更新培养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三种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即交互式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方法、随机访问式教学方法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同时也提出在培养的实践中,需要创新教学资源,完善培训内容,改革培养和考核方式,才能获得更好的培养效果。

1.2自我效能感提升培养理念 翁留宁等[2]针对手术室专科护士能力要求,将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来提高专科护士的培养,从临床、教育、咨询及研究方面激发人的潜能入手来达到行为目标。

1.3评判性思维培养法 翁留宁等[2]再次将评判性思维应用于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中,利用组织讨论形式、角色扮演法、以问题为本的学习、反思日记法等方法,促进了专科护士对知识的整合、连接、迁移,培养其在工作中求难、求异、求新、前瞻的意识。

1.4基于JCI人力资源理念培养法 阎振华[3]通过借鉴JCI人力资源理念和方法,制定适合手术室护士专业化发展的培训体系,充分发挥了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特点。

2 改变多层级管理面

现阶段我国注册护士学历层次偏低,专科护士的培养基础比较薄弱,准入标准也不统一。但可根据护士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临床能力等综合因素,确定层级划分标准,将护士分为四个层级,即N0~N4级。分别制定标准,确定晋级条件,确立培训要点,实施绩效考试方法,结果考核达标率及医生满意度效果明显[4]。也可根据医院二级分科,设立专科组后,专科组固定专科护士,根据工作特点,进行3个层级培训,反映不同等级的护士在同一工作领域中不同的发展阶段,使其发挥自己最大潜能,培养也可根据其等级设置为初、中、高级等阶段。

3 结合多样化临床培养方式

由于没有统一的培训标准,各地实习基地水平参差不齐,实习带教方式,考核认定法,甚至对培训宗旨理解等方面的差异,成为专科护士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结合多样化临床培养才能因地制宜。

3.1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培训效果评价法 杨玉美等[5]按照手术室工作流程设为"四站式",由具体的手术情景将4站有机的联系起来,各站主考老师对专科护士进行评估打分,各站分数之和即为总分,使评价更加准确、客观、公平、真实。OSCE有效地考查了专科护士培训效果。

3.2多媒体结合传统培训方式培养 周先翠[6]采用多媒体结合传统方法针对过去通科配合手术护士所在的问题,结合手术室专业特性重点各专科组以组长为主,根据培训计划将培训内容分到个人,大家应用多媒体查资料制作课件互动、讨论,同时聘请相关专业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的医学知识,采取理论讲座和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技能培训。结果有效地提高了科室专科技术整体水平。

3.3 PDCA循环培养 沈慧莉等[7]通过PDCA循环法的应用,从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处理阶段的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将发现的不足及时给予指出和纠正,把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作为推动下一个阶段的动力和依据,制定下一循环计划,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发现培训时间较长、范围较局限等不足之处。

3.4经验学习圈理论技能培训培养 魏春苗等[8]在专科护士技能培训中,按照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念、积极实践四个循环过程实施,并将培训效果与传统教学法进行纵向比较,结果以经验学习圈理论为支持的技能培训模式效果满意,能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技能操作水平。

3.5标准化手术配合路径培养 陈锐[9]在培训中不断探索,通过将不同手术、不同医生的手术配合方法制定成标准化的手术配合路径,在有效的时间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及时接受新的专科知识,使重大手术及新业务、新技术的配合水平提高等满意效果。

4 小结与展望

手术室专科护士在护理实践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已成为护理工作者管理和研究的热点及未来发展的一项趋势。在选择方式时,不仅应考虑培养内容与目的是否相符,还应注意培养对象的层次,需求,适应能力等等。在现有培养基础之上,下步有必要借鉴和融入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实际,建立和发展手术室专科护士在职培训制度和标准,是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和促进护理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和方向。以期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制度必将会从无到有,手术室专科护士将会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所发挥的作用定会愈加显著。

参考文献:

[1]周琳瑛,张丽娜.建构主义观下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方法的探讨[J].全科护理,2011,9(27):2530.

[2]翁留宁,陆云.自我效能理论对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的启迪[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4(2):91-92.

[3]阎振华.基于JCI标准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2,31(29):58.

[4]王悦,宋辉.分级管理在手术室护士专科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2):2036-2037.

[5]杨玉美,赵术菊,马秀娥,等.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中的应用[J].管理理论与实践,2012,12(4):286-287.

[6]周先翠.多媒体结合传统培训方式在手术室护士专科培训中的探讨[J].临床医院,2014,27(5):422.

[7]沈慧莉,杜天莺,庄敏,等.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杂志,2013,30(19):55-57.

护士工作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多元化;分层次;疗养院护士;培训

从2006年开始,军队卫生系统实施了非现役文职护士制度,这使军队疗养院护理人力结构趋向多元化,包括军人护士、非现役文职护士和合同制护士。多结构的护理队伍在知识层次、文化修养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每名护士的岗位适应能力不尽相同,同时加大了管理难度。针对这一变化,我们及时调整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及培训方案,经过近4年的全方位、分层次、多形式和多渠道相结合的系统综合培训,并定期进行绩效考评,取得较好的效果,有力促进了护理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现将我们的做法及取得的效果报告如下。

1我院护理队伍现状分析

护理队伍成分呈现多元化、年轻化,非现役文职护士成为疗养院护理队伍的中坚力量。我院护理队伍成分包含3种:军人护士、非现役文职护士和合同制护士,年龄20~30岁;军人护士占护士总数的30%,非现役文职护士占护士总数的50%,合同制护士占护士总数的20%。学历结构:本科占45%,大专占50%,中专占5%。职称结构:高级占0.2%,中级占11.0%,初级占88.8%。临床护理工作年限:<2年占20%,3~5年占45%,>5年占35%。共设护士长6名,均为军人护士,大专以上学历,平均年龄31岁。

2培训对象及方法

2.1对护士长的培训主要是通过安排护士长进行短期的脱产专科进修、定期举办护士长培训班、召开护士长经验交流会等方法,学习有关护理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思维,以便了解护理管理新进展、掌握一定的护理管理知识和方法,着力提高护士长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强化护士长工作的独立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为着力提高护理队伍的科研素质,近期我们还成立了护理科研小组,积极探索可行的护理科研课题并予以实施。

2.2全员性的培训

2.2.1职业道德教育在全体护理人员中,深入开展军队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护理人员爱院敬业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改进和加强护理队伍作风建设。

2.2.2服务礼仪及护理理论、技术训练通过进行护理礼仪、优质服务规范和保健疗养护理、康复疗养护理及疗养院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技术等护理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并经常性地开展静脉穿刺、无菌技术操作、心肺复苏术等护理基本技能训练,努力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服务质量。

2.2.3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活动立足岗位需要,立足战备需要,广泛开展护理岗位科技练兵活动。全体护士均要进行战备急救护理训练。

2.2.4对专科知识的培训目前我国护理院校大中专教育普遍未设立较系统的疗养医学理论和课程,这与疗养院护理工作的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1],因此,有针对性地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各种慢性疾病的疗养、康复等专科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很有必要。

2.3对不同成分护理人员的重点培训

2.3.1对军人护士的培训我院军人护士军龄都在8年以上,从事临床疗养护理工作均在5年以上。因为接受了军队多年的教育和培养,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对疗养院的工作特点和规律都已熟知,并能熟练地掌握疗养康复学、战时常用急救护理技术、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等护理理论及实际操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因此,对军人护士应作为骨干力量培养,并且使其协助护士长做好科室日常的管理和对非现役文职护士和合同制护士的带教工作。

2.3.2对非现役文职护士的培训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是指按照规定的编制聘用到军队工作,履行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同类岗位相应职责的人员[2]。非现役文职护士无军籍,但需承担履行作战保障的义务,其职能要求等同于军人护士。根据军队需要参加作战、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和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医疗救护工作。由于非现役文职护士毕业于地方院校,既没有当兵的经历,也没有接触过部队的正规教育训练,对部队的性质、宗旨、使命都不够了解,为军服务意识较弱,组织观念相对淡薄,缺乏“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军人素质。因此加强其作风纪律管理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根据军队的性质和要求,我们在非现役文职护士的日常管理中,格外注重军政素质的培养。与军人管理一样,定期集中组织参加统一的各种政治学习和党团组织生活。生活上,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统一住宿、统一着装,必须随时保证联络通畅。机关、科室还不定期分别组织8 h以外的查房及内务卫生检查。同时,严格请销假制度,离院外出必须有书面请假条,报请科室、护理部、政治处层层审批,返院后要及时销假。

2.3.3加强对合同制护士的培训合同制护士是以合同契约形式为劳动关系的聘用人员,相对缓解了临床护士短缺的状况,但部分人员只具备中专文凭,因此,起点相对较低,缺乏教育培训和事业发展的机会[3],待遇相对较低,工作上有不安心因素,流动也较快。院领导、科主任、护士长经常对合同制护士开展谈心活动,以便随时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各种思想压力和实际困难。全科的同志在生活上对她们也予以热情的帮助、关心和爱护。因此,增强了合同制护士集体荣誉观念和主人翁意识,使她们深切地感受到军队疗养院这个和谐大家庭的温暖,从而逐步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以院为家、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进而极大地激发了她们的工作热情及信心。通过培养,大部分合同制护士现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骨干力量,少部分因表现出色,还被优选到非现役文职护士队伍中。

2.4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培训

2.4.1对高年资护理人员的培训除重点培养全面掌握常用基本护理技术和平战时急救护理知识外,还培养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和指导复杂、疑难的急救护理技术操作的能力,熟悉老年人急危重症的急救护理程序,并能较好地组织安排护理人员配合医师做好急救工作和具备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

2.4.2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培训坚持以《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疗养技术常规》、《疗养康复护理学》、《战伤救治规则》和《疗养服务规范》作为业务建设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训练的依据,进行护理礼仪、优质服务规范、保健疗养护理、疗养康复护理及疗养院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技术等专业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训练,努力提高护理质量。在此基础上,对初级护士主要进行各班工作程序、护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三基”等基础培训的学习,以此奠定扎实的工作基础。护师的培训重点是加强和进一步提高急救护理技术水平,力争能熟练掌握常见老年病的疗养康复护理知识和健康教育水平、常用疗养康复护理操作技术以及学习相关的边缘学科,如医学心理学、医学。

3培训方法

培训中,主要采取全院集中培训、科室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全院集中培训采用由各科护士长轮流进行专题授课,主要讲授疗养康复、护理服务规范、临床常见疾病的病情观察、护理及急救知识、医院感染管理、流行病学相关知识。每次授课均做成多媒体课件,长期放在院局域网上供大家交流、学习。我们还定期组织收看“全军护理新业务、新技术远程教学讲座”及聘请疗养护理专家进行业务授课。各科室内成立互帮小组,在护士长组织下实施训练,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充分发挥骨干的传、帮、带的作用。战伤救护训练主要在播放影像教材的前提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进行心肺复苏术、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及转运等常用护理技术训练。急救护理训练主要模拟急救现场、急救过程中涉及组织、医护配合、吸氧、输液、心电监护、护理记录等急救技能操作和急救设备操作等内容。护理礼仪培训以收看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的《现代礼仪》系列讲座和现场示范讲解为主。同时还分批组织护理人员到邻近星级宾馆学习服务礼仪,观摩本市举办的职业技能比赛。积极支持护士个人参加学历教育,如自学、函授或脱产等方式继续学习深造。根据我院的客观条件和工作需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选派护理骨干外出参观、进修、专科培训学习或参加军队护理专业学术活动。外出参加学习的同志学成归来后均要以授课的方式将所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进行介绍,有力地带动了护理队伍专业素质进一步提高。

4严格的分阶段的考核、验收和评价

每年3月下旬至4月份,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职务制定考核标准,对各级护理人员分阶段检查培训落实情况,并进行考核、验收和评价。第一阶段是理论知识考核,根据职称确定考核内容;第二阶段是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由主管护师及以上的人员组成评委,对每一位护理人员进行逐项护理技能考核,并分别确定各项的个人名次和护理单元集体名次;第三阶段是及时做好考核总结,找出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并予以纠正和改进,并且对每名护理人员的各项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训练尖子和优秀护理单元;第四阶段是在每年的“五一二”国际护士节对成绩优秀的护理单元及个人予以表彰,并组织其向院领导、全院人员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和礼仪汇报表演,极大地激发了全院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爱岗敬业精神。

5效果分析

通过培训,使全院护士树立了热爱护理专业,立志于护理事业的信念,激发了护理人员爱岗敬业,以疗养院为家、视疗养员为亲人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深化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进一步强化了全心全意为军队疗养员和伤病员服务的思想,使她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提高了急危重症的抢救技术水平和在平战时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能力,护理综合保障能力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高。通过培训,让每一名护士都拥有了更好的职业修养和更专业的礼仪规范,从外表到内涵修养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在培训中人人参训、个个达标,参训合格率达到了100%。由此可见,多元化分层次在职教育模式在疗养院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是科学、有效的,是提升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和护理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这必将为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维护官兵和老干部的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叶凤萍.疗养院护士在职培训目标管理的效果[J].中国疗养医学,2008,17(1):4-5.

[2]张萍,陈松,郑聪.护理专业文职人员任职培训课程设置的探讨[J].护理杂志,2007,24(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