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问卷调查总结(精选5篇)

  • 社会实践问卷调查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二、社会调查法的框架 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这种固定的程序可以说是社会调查自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结构的一种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提出调查主题。这是整个社会调查工作的基础,需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社会实践问卷调查总结(精选5篇)

社会实践问卷调查总结范文第1篇

公共管理类课程实践性教学方式较多,其中采用较多且很成功的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当然,案例及其教学并非要取论的发展或者实践的观察,而是为从一种不同的背景审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开辟了道路,是以情景模拟的方式使学生们置身案例所描述的特定情景中来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地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而不是直接进入社会实际活动中去直观感受、观察实践。社会调查却是要通过深入社会搜集直观感性的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研究材料,形成理性的调查结论,是知识从感性向理性深化的过程,具有鲜明的参与社会实践的特征。在实践基础上从搜集直观感性的材料、分析研究材料到形成理性的调查结论的认识过程,就是调查的过程。

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中引入社会调查法来展开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专门搜集和整理课堂学习知识的相关信息,通过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可以实现课堂学习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的有机联系,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社会现象,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逐步加深,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二、社会调查法的框架

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这种固定的程序可以说是社会调查自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结构的一种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提出调查主题。这是整个社会调查工作的基础,需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具有可行性的调查主题或观点,尽量具体化和精确化,以便界定调查对象、调查区域范畴和实施调查。

(2)调查准备。在明确调查主题后,需要为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调查设计和准备调查问卷。调查设计主要是针对需要研究的问题制定研究分析的策略,并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以保证调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过程的规范和科学。调查问卷的设计是调查准备阶段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将研究主题放在一定的理论分析框架中,明确需要收集那些方面的资料,紧密围绕研究主题设计问题,采用可观察指标,注意构建可操作的变量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选择适当的问卷结构,这直接影响到所收集的数据质量和后续的研究。此外,简洁和被调查者易于理解的调查问题能保证调查的顺利进行和数据质量的真实,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要考虑被调查者的时间资源、个体认知能力等情况。

(3)社会实地调查。在这个环节,调查者要深入社会,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选择不同的访谈方法收集资料。在具体调查访谈过程中,往往可能由于现实条件的变化或调查设计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偏差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预定的访谈方法或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正。

(4)数据整理和分析研究。社会实地调查完成后,收集到的一手资料需要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调查研究结论并撰写调查报告。

三、社会调查法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笔者将社会调查法引入农村公共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京郊农民对农村公共管理状况的满意度调研”为例对社会调查方法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说明。

(一)确定调查主题

根据农村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选择什么内容或问题作为社会调查主题时,主要考虑调查主题的有价值性、可行性等,因而选择“京郊农民对农村公共管理状况的满意度”作为调查主题。这是因为:(1)本课程学习对象为北京农学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需要从实践中认识社会,加强专业和课程认知。(2)课程学习的85%以上的学生来自北京郊区,分布于北京市的海淀区、朝阳区以及延庆县、平谷区等九个郊区县的44个乡镇,调研地点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生以自己家庭所在地为中心进行辐射式取点或选择调研样本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或滚动取样调查具有非常便利的条件,能够保证问卷调查的质量,而且调研成本低。

(二)调查准备

调查准备主要包括了调查问卷设计和社会调查的组织安排准备两方面的内容。

1·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的设计一定要紧密围绕调查主题,本着全面、科学、可操作性来设计调查问题和构建变量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当前北京郊区农村经济状况、农村公共管理的现状、农村公共管理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能力等,以了解京郊农民对当前农村公共管理的满意度以及影响京郊农村公共管理水平的因素为主要内容,除被调查者及其家庭基本情况的12个问题外,共设计了与调研主题相关的5大类66个问题,其中关于农村公共管理主体的有15个问题,关于农村基层民主的共计20个问题,有关基础设施建设及发展的共14个问题,社会保障及参加情况的有11个问题,收入及其他的有6个问题,其中有些问题还设计了子问题以便搜集更详细的资料,此外还设计了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项。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考察京郊农村公共管理的状况、村民对公共管理的满意度等相关情况,能使学生对京郊农村公共管理状况有一个直观、真实的认识,从社会实际状况出发来深入而直观地认识农村公共管理的内容、方式、目的等,加深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并从课程学习角度去理解相关政策的实施基础与意义。

2·前期组织安排

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在调查前1个月布置具体的社会调查事宜。主要是介绍社会调查方法、调查数据可靠性的把握、调查报告的撰写以及本次社会调查的要求等,督促学生做相关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对调查问卷要做详细的解释,保证学生理解调查问题及调查目的,减少调查者因对问题的不理解造成的数据错误。因为考虑到少部分学生家庭所在地在北京市城区或京外省份,自主联系京郊农村调研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实际进入京郊农村调研,于是按宿舍将学生分成若干调查小组,并且确保每4-6人的小组中至少有2名以上家在郊区农村的学生,要求每组来自城区家庭的学生必须跟随来自郊区的学生进行调研。各小组自主推选一名组长,主要负责小组调查活动的开展和与教师的联系,调查分工等由组内成员自行协商。

(三)京郊农村调查与资料收集

在调查准备阶段,各调查小组根据组员情况,确定调查地点,细化到京郊的村庄。各小组优先选择家庭所在地、亲戚所在地、同学朋友所在地为调查村庄,依靠亲戚、朋友、同学等熟人帮助,在被调查村庄有选择地发放问卷或面对面地调查与访谈,既降低了社会调查的成本而且还能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和数据质量。在调查过程中,被调查农民的问题补充说明为研究主题的拓展和深层次分析提供了补充资料。学生在调查总结交流中往往对这个环节的感受最深,从他们的反映来看,更多地集中在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对相关教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调查访谈技巧的掌握和沟通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四)调查数据整理、分析与报告撰写

将调查得来的原始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是撰写调查报告和定量研究的基础。这个环节中,指导学生根据调研主题,分析调查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撰写调研报告。各调查小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的差异影响着各组选择的数据分析方法。更多的小组选择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分析较为简单;有些小组选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实现了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与统计分析课程的结合,学以致用使分析结果更为深入和全面,并加强了课程学习间的联系。

(五)调查的总结、交流

前面的工作只是完成了一项社会调查,但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践性教学成效,调查的总结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进行调查成果的交流,各小组以PPT形式汇报各组的调查情况、调查结论等,就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调查体会与经验,并且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实现知识的启发、碰撞、提升。同时对调查中暴露出问题的总结,比如对于组织安排、问题设计、调查难点等进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社会调查中避免出现相同的问题,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施和提高调查效果。从学生对调查交流、总结的情况反映来看,有些小组事先组织安排有所欠缺,导致调查时间和次数比预想的多,很多学生在经过社会调查后改变了原先对社会调查的简单认识;更多的学生反映经过社会调查后对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中的很多知识有了直观和更深入的认识,并开始思考相关问题,而且还在调查中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感受,比如被调查的村民面对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期望学生们能解决他们说到的问题时,很多学生的反映是认识到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和激发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此外,社会调查对交流、沟通能力以及与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也是学生交流总结中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

(六)社会调查的评价考核

各小组完成社会调查后,在规定的期限内要求上交调查报告、填写后的调查问卷、小组成员的分工说明等材料。小组社会调查实践成绩由调查报告成绩、交流汇报老师打分和学生评分三部分组成。交流汇报中,参加汇报会的课程组教师和各调查小组根据调查汇报和回答问题情况打分,分别汇总平均后得到教师评分成绩和学生评分成绩。调查报告成绩、交流汇报教师评分和学生评分成绩分别按照60%、20%和20%的比例加权得出小组社会调查实践成绩。每个学生的成绩以小组成绩的85%为基数,15%按照每个学生在小组社会调查中的分工和表现等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有助于借助评价考核来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情况,有助于完善实践性教学的各个方面。

社会实践问卷调查总结范文第2篇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表现[1],着重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指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2],包括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革新创新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3],是与人的生理、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的行为表现,是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执行能力[4],社会实践是一条重要培养途径。

1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调查实践新模式

笔者以指导的社会实践活动《农村沼气的使用现状与发展前景》为例,就学生社会调查类实践活动模式(见图1)的建立、如何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进行探讨。

1.1书写可行性报告――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初级阶段

项目成员独立上网查询、获取有用信息,讨论后设计调查方案,教师修改后形成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要阐明项目意义、研究内容、实施方案,即:学生做什么、怎么做,虽是纸上谈兵、却必不可少。该项目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的万田乡山后徐村和姜家山乡三山村实施,采用逐户上门发放问卷并当场填写、与村党支部成员座谈、查看村财务帐目、走访相关职能部门四种方法获取调查数据,汇总信息、分析数据后书写结题报告并汇报。学生独立查询资料、判断是否有用,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完成对获取信息的加工处理才能参加讨论,培养信息处理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方案中的不足,培养逻辑思维、科学思维,帮助他们学会发现、分析问题,并引领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使可行性报告得以完善。

可行性报告制定得越合理、越细致,获得的数据就越详实,越有利于激发学生实践兴趣。本阶段是前期筹备阶段,是确保社会调查成功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初级阶段。

1.2 实地调查、处理信息――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关键阶段

该阶段对项目的成败起决定作用,是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关键阶段。为了确保问卷完整性、数据可靠性,学生上门走访了198家农户、80个养殖户以及养猪场、休闲山庄各一个,发放278份调查问卷、收回228份有效问卷。所有问卷均由学生当场记录,完成问卷统计、访谈结果汇总后制定座谈会提问大纲,经小组讨论、指导教师审阅确定提问内容、完善第二轮补充问卷,然后召开村党支部成员座谈会、逐户发放第二轮补充问卷并收集答案。调查问卷与座谈会提问内容有关联、但不完全相同。最后,带着怎样解决冬季产气不足、如何确保沼气安全和定期维护检修3个问题走访沼气工程有限公司、林业局、能源办以完善调查资料。

学生利用烧饭时间近距离观察沼气的使用及其效果、考察其安全性,与村民交谈获取详细信息并逐一记录,培养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参加各养殖户和养猪场劳动,锻炼意志、培养吃苦精神;获取的信息用计算机加工处理,确定座谈会的提问内容、完善第二轮补充问卷,培养信息处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查看帐目,学会分析数据、推导结论,加强数据及信息处理能力,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发现本质,领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汇总调查问卷、座谈会结果后决定走访林业局、能源办、沼气工程公司,是学生学会思考、发现问题的表现;通过交谈、摄影等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中途增加休闲山庄考察是学生创新的结果、学习领悟能力提升的标志,使调查内容涉及面更广泛、提供的资料更详实;每周进程以新闻稿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校团委汇报,提高了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可见,该阶段是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举足轻重的阶段。

学生敬业负责,积极主动、细心认真地展开调查,适应能力强、能吃苦耐劳,踏踏实实地完成调查任务;通过直观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际情况、充分认识党的富农政策优越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展现出超越自我、勇于挑战、追求卓越的进取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极大地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个人品质的完善,是他们成才之路上不可或缺的经历。

1.3 书写总结报告、汇报、结题――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阶段

该阶段既是实践成果的体现阶段,也是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阶段。分别从沼气池的建设费用及其国家财政补助金额、节约电费煤气费、沼渣用作有机肥开展绿色种植三个角度调查经济效益,对比沼气使用前后两个村的环境美化和卫生改善的实况突出了安装沼气的社会效益;不仅调查了村民、养猪场使用沼气的经济效益,而且补充了未安装沼气的休闲山庄采购并帮助村民销售自产的农产品、安排部分村民就业、部分赢利用于改善村环境并安装体育设施,有力佐证安装沼气的优越性。涵盖面广泛的研究对象、科学的数据收集方法、丰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统计数据的高准确性、高精确度提供了保障,为该社会调查项目获奖奠定了基础。

总结报告中,通过作图一目了然地介绍沼气池的建设费用及国家财政补助金额、电费煤气费节约情况;采用图片形象地对比了沼气使用前后村环境变化和卫生改善的情况;用文字描述沼渣用作有机肥、养猪场使用沼气的经济效益以及休闲山庄开业后给村民带来的实际利益;用表格对比了两村的村人口总数、占地面积、村民总户数、沼气用户数、种植果树数、沼气安装率、沼气用户的年节约电费煤气费的差异,并分析了原因……;在观察安装沼气优越性的同时,还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向职能部门反映,使总结报告有深度、有内涵。最后从中提取精华内容,压缩后制成PPT文档向学校汇报并获奖。

书写总结报告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系统分析能力、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数字应用的能力、思维辨别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该调查实践模式的特点

社会调查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初级阶段,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模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2.1 具有普遍适用性

适用各年级的学生,帮助低年级段学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检验高年级段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实际水平,前者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后者注重提升职业核心能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教师均可指导社会调查活动。

2.2 学生个人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同时提高,情商和智商同步提升

收集、获取信息过程中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组织纪律性;分析与处理信息过程中运用计算机、数理统计等多种技术,提高数学运用能力、理解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领导、管理团队的能力以及计划与组织活动的能力。

2.3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令其终生受益

社会实践问卷调查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用人单位;大学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248-02

一、问题提出

大学生就业是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事。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大于需求以及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凸显。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改革,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学生逐年增多,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劳动力所面临的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就业能力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实现就业的关键因素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对以往有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大学生自身所具备的就业能力进行对比分析,既有助于我们了解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不一致性,又可以在基于现实需求的基础上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供切实有效的途径。

关于就业能力早在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Beveridge)就已提出“可雇佣力”的概念,即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后来,范德海登(VanderHeijden)从个人行为的角度分析,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保持与利用某种资质或能力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行为倾向。2004年,美国学者富盖特(Fugate)等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重新定义,认为就业能力是识别工作机会及获得工作的能力,由职业生涯识别、个人适应性社会与人力资本三个维度构成,拓展了就业能力研究的范围。笔者认为,所谓大学生就业能力,即指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全面地学习专业知识并综合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从而获得的实现就业目标、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和增加自身价值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力并不仅仅是指大学生为实现就业所具备的某种技能和能力,而是为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所需要掌握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和评价是大学生据以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参照标准。为了准确地探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状况,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进一步研究。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

(一)问卷设计与实施

本次调查研究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以大连市用人单位为对象,调查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状况;第二部分则是以大连市高校大学生为对象,调查高校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评价。本次调查以问卷形式,包括纸质版问卷和网络问卷。调查时间从2013年11月19日开始至2014年1月20日结束,其中针对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以纸质版问卷进行,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01份,剔出无效问卷11份,剩余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为75%,其中国企收回有效问卷3份,占总体的3.3%,事业单位收回有效问卷33份,占总体的36.7%,民企收回有效问卷25份,占总体的27.8%,其他类型用人单位收回有效问卷29份,占总体的32.2%;而对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主要以纸质版问卷和问卷星网络问卷调查系统进行,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86份,其中有效问卷473份,有效率为94.6%,并且在473名被试者中,男生204名,占总体的43.12%,女生269名,占总体的56.88%,来自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有298名,占总体的63%,来自211及985院校的学生有175名,占总体的37%。

针对用人单位的调查问卷共有15个题项,分别从不同角度调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及评价;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问卷包含20个题项,调查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评价,以及对其所在学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是如何认知的。问卷设计完成后首先进行了小规模调查,并根据反馈进行了修改,形成最终正式的调查问卷。

(二)调查结果统计

1.基于用人单位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结果

在所有被调查的用人单位中,全部用人单位在近三年来都招聘过应届毕业生。关于就业能力方面,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生的五种就业能力分别是:应变能力占62.4%,社会交往能力占58.7%,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占53.8%,合作协调能力占49.3%,对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精神与能力占45.2%;而用人单位认为其招聘到的大学生最缺乏的就业能力分别为: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占53.4%,应变能力占42.1%,领会上级意图、执行方案能力占37.8%,合作协调能力占33.7%,对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精神与能力占27.9%。

2.基于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调查结果

在这部分调查中,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在调查过程中控制被调查对象的专业和学校。关于毕业后的打算,20.09%的被调查者选择读研,54.48%的被调查者选择就业,8.04%的被调查者选择出国留学,而余下17.39%的被调查者选择其他。由此可见,就业仍然是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关于就业能力,所有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最具竞争力的五种就业能力依次为:个人品质良好占65.22%,团队合作能力强47.83%,综合能力强43.48%,专业成绩优秀34.78%,人际交往能力强32.45%;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最缺乏的五种就业能力依次为:学校声望高占65.22%,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占56.52%,社会实践经验丰富52.17%,人际交往能力强34.43%,合作协调能力30.58%;而被调查者认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五种就业能力依次为: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52.17%,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占50.17%,学历及学习能力强占39.13%,团队合作能力强占38.38%,人际交往能力强占34.78%。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最具竞争力的就业能力,却不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二者之间的认知存在着偏差。另外,根据调查结果,65.82%的被调查者认为其所在学校不能有效培养自身的就业能力,只有34.18%的被调查者认为其所在学校较能有效地培养自身就业能力。

(三)调查结论

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可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确实存在着用人需求,但其所招聘到的大学生并不能完全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而且用人单位对招聘到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也并不尽如人意。用人单位所看重的就业能力和大学生自身所具备的就业能力存在不一致性,用人单位需要的就业能力大学生并不完全具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矛盾。高等学校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体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显著。

三、提高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对策

根据调查所反映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应该从大学生自身以及高等学校教育两个方面探究其原因,并基于此寻求措施以促进大学生不断自我完善以及实现高校教育改革。

(一)从大学生自身来看

1.职业规划,重视专业知识、技能学习

根据调查结果,“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是用人单位尤为看重的就业能力,也就是说,如果大学生具备空缺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那么大学生就会因此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但是目前很多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60分万岁”的思想致使知识积累少、技能不娴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提高大学生内在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应在明确的职业规划下,确定人生奋斗方向、掌握职业信息,根据职业要求提高相应的就业能力。

2.谦虚友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根据调查,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就业能力之一。而如今的大学生多为家里独生子女,为人处世多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能恰当地待人接物而导致大学生无法在职场中生存也是常见的。因此,大学生应谦虚谨慎、与人为善,有意识地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内外兼修,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

社会需要的人才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也就是知识、能力、心理和道德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大学生应该注重发展个人品德、道德素质,培养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多方面、全方位的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二)从高校的角度来看

1.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高校作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体,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引领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改革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改变和创新就业指导理念,建立完善统一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此外,高校还应加强职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提高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围绕大学生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既有针对性又具全面性的就业指导,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加强课程建设,注重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

高校课程建设要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学校是要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向学生传授所学专业中的核心理论和技能是培养大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内容,而另一方面社会实践课程的开设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与专业挂钩的实践课程尤其重要。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专业理论知识相对丰富,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因此需要高校为学生开设与专业相对应的实践课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的社交能力、规划能力等实践技能的培养,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与多样化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标准应以充分了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为前提,并将面向市场作为培养高校学生的指导思想,以确保学生的专业适应性。深化教学体制改革,与用人单位加强沟通和协作,按照用人单位的需求逐步探索和尝试订单式的开放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为大学生建设好实习和就业基地。此外,学校也应注重校风和学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以及人文教育,从而培育出既符合社会需求又受到社会欢迎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御生.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评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3).

[2]李宪.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途径[J].教育探索,2012(10).

社会实践问卷调查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专业理论课;课堂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如何对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扩展和创新,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是进一步体现高校教育功能、加快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重要方面。理论课教学、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改革,也会对实践课教学、素质课教学等方面产生以线带面、举一反三的促进作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近几年有了发展,但其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建设还远未完善,距离构建服务型教育机制、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目标还相去甚远。几年来,我们在进行专业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在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考试试卷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结合专业考试进行问卷调查

为了适当调整、丰富专业考试试卷内容,探讨本地青年学生在直观色觉、审美情趣、感情倾向、人文基础等方面的基本现状,了解他们对于颜色的喜好具有哪些倾向、特点、感悟,我们在2002年11月至2004年5月期间,在相关专业理论课的期末考试中,进行了“你最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的问卷调查,并将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讨论。问卷调查涉及“染整工艺”、“针织服装”两个专业7个班级的230名同学,问卷题目分别在“针织物染整”、“染料化学”课程的期末试卷中给出,问卷题目的分值在100分试题中占2分。本次问卷中,被青年学生所喜欢的颜色居前六位的分别为蓝、红、白、绿、黑、黄,它们的被选率分别为28.70%、21.74%、18.26%、10.87%、8.26%、7.83%。参加问卷的学生在回答为什么喜欢某一种颜色时,主要是从颜色的象征意义方面进行回答,如红色之热情、绿色之悦目、黑色之稳重等,但仍有不少同学在回答了颜色的象征意义之后,又从专业角度,如互补色、色牢度、环境保护等方面进一步作阐述、说明,使回答内容更加充分、理性。本次问卷活动中,发现一部分同学对这样的考试题目投入了很大热情,产生了较大兴趣,并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水平。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所书写的文字并不单单是为了得到试卷中的2分成绩,而是对于某一种向往、某一种心情的充分宣泄、自由畅想。针织服装99—1班沈燕群同学的现场答卷就很能说明这种倾向,“我喜欢绿色,因为它是象征生命与希望的颜色,看到绿色总会让我感到生命的美好与活力,看到绿色总让我觉得春天不会太遥远、希望就在不远处。它是蓝与黄的中和体,蓝是天空的颜色,黄是大地的色彩,绿拥有着蓝的宁静、高远,承继了黄的博大、深沉,却又把活力与激昂溶进了自己的血液。这就是我最喜欢的绿、我心中的绿,它是一面生命的旗帜,它是希望的号角。想一想,浩渺大沙漠中的一株绿草将会给几乎绝望的旅人多大的信心与勇气;春天,冰雪还未消融的硬土下倔强冒出的第一个绿芽儿,又将给翘首期盼的人们带来怎样的欢欣。啊!绿,喜欢它,因为它让我热爱生命,让我满怀信心地等待春天……”。通过答卷中的这段文字,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如果能在回答卷面中的其它专业理论试题时,也能有这样充沛的感情、开阔的思路,该有多好!本次问卷,有效答卷数占全部答卷的98.7%,问卷活动表明,在专业考试内容中适度增加相关兴趣方面的命题,对于活跃试卷形式、丰富试卷内容、启迪学生的多向思维、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均具有积极意义和实际效果。

二、将专业知识竞赛引入课堂教学

就目前的课堂教学来看,主要还是延续着以教师为中心的——老师教、学生听的封闭性教学模式,从而导致教学方法单调呆板、教学内容陈旧,使高校课堂成为一个没有灵气、缺少活力、缺少互动性、缺少创造力的传统堡垒。2005年6月10日上午,我们组织本院染整工艺03—3班在课堂上举办了一次“印染专业知识竞赛”活动,以尝试一种较为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次活动是结合该专业“染色工艺学”、“印花工艺学”两门专业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而进行的,在这两门主要课程即将结束,进入总复习之际,开展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对于加强理论教学的互动性、兴趣性、连贯性是一种较好方式,有利于提高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对同学们专业理论学习效果的大检查,便于任课教师从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由于当时已进入期末复习阶段,这次活动也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迎接考试的环境和氛围。竞赛活动中,该班44名同学分成红、黄、蓝、绿四支参赛队,由各队队长带领参加了各类竞赛项目。竞赛内容划分为必答题、综合题、抢答题、辩论题四大环节,综合题内又有连线题、选项题、你说我猜、速答是与非等多种灵活形式,在每一环节进行完毕或活动间隙中,还穿插安排了汉字(与专业课相关的)的正确发音、谜语、急转弯、小笑话之类的竞赛、竞猜小节目,加强了竞赛形式的灵活性、兴趣性。根据各道竞赛题目占有的分量制定了相关的记分标准,竞赛过程中将每支参赛队得到的分数累计加合,按成绩高低确定竞赛名次。在辩论题环节中,红、黄、蓝、绿四支参赛队以两队为一组形成正方和反方,其中的红、黄两队分别就“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印染行业将会加速发展”(正方)和“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印染行业将被逐渐淘汰”(反方)的命题展开中心发言并相互辩论;而蓝、绿两队则分别就“在校期间,学习理论知识比学习实践技能更重要”(正方)和“在校期间,学习实践技能比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反方)的命题展开中心发言并相互辩论。辩论过程中,同学们或慷慨陈辞,或唇枪舌剑,多有精彩言辞和激烈场面呈现。通过辩论,使同学们对于印染行业的发展趋势、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话题加深了理解和认识,也使部分同学一展辩才。本次竞赛活动安排为4个教学学时数,从8∶00开始连续进行至11∶10结束,最后黄队以490分获得总成绩第一名,并综合评出孙绿萍等八名优秀选手和钟伟慧等四名优秀辩手。整个知识竞赛活动结构紧凑、因陋就简、形式多变、效果较好。为办好这次专业知识竞赛活动,相关老师需要提前进行准备工作,如编制各种竞赛题目、制做各种现场问答卡片、落实辩论题撰稿同学等。在组织这次专业知识竞赛活动过程中,我院染整工艺03—3班的各位班干部和大多数同学表现出了很高的参与热情,配合进行各种组织和准备工作,从而保证了这次专业知识竞赛活动的圆满完成和竞赛效果。

三、将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引入课堂教学

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在充分发挥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调控,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启发、点拨、指导、帮助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努力实践等方面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2005年暑期,由我院2004级染整专业莫春晓等5名同学组成的染整助剂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赴宁波、宁海、慈城、杭州、萧山、桐乡等地,对我省染整助剂新产品研发、市场行情、企业规模、企业主导助剂产品、三废治理、企业ISO管理认证、企业用人理念等十二项内容进行了实地调研。他们历时15天,先后走访了省纺织助剂情报站、宁波润禾化学有限公司、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桐乡汉邦化学有限公司等七家单位,取得了丰硕的调研成果,还与受调研单位建立了长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关系。暑期内,实践小分队将调研成果汇总成为《我省染整助剂生产应用情况调研分析》的总结报告,获得“宁波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体”荣誉奖励。2005~2006年第二学期,我们在04级染整专业《染整助剂》专业理论课教学计划中,专门为这个社会实践小分队安排了一个学时的讲课时间,请实践小分队队长莫春晓同学在课堂上介绍了这项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及收获。这是一次将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引入课堂教学的新尝试,它把部分专业理论教学内容转换成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过程,增强了理论教学中的互动效果,对于提高同学们对《染整助剂》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他同学参与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均有一定促进作用,也给参加本次专业调研的同学提供了一次总结提高、展现能力的机会。

四、几点启示

(一)在专业考试内容中适度增加相关知识点的问卷调查命题,对于活跃试卷形式、丰富试卷内容、启迪学生的多向思维、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均具有积极意义和实际效果。拟定的问卷调查题目除了应与专业理论课保持有机的内在联系之外,还应具有题目新颖、时尚感强、趣味性足、思路开阔等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参与调查、自由讨论、发表感想。问卷调查题目的分值在总分中占有的比例不宜太高,以免喧宾夺主。

(二)将专业知识竞赛活动引入课堂教学,对于加强理论教学的互动性、兴趣性、连贯性是一种较好形式,有利于提高相关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便于调动他们学习专业理论课的积极性。这样的专业知识竞赛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灵活开展,在取得一定经验和效果之后,若能增加与知识竞赛活动有关的硬件设施、如电子显示、抢答、评分等系统,可进一步提高知识竞赛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是构建高职教育新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分析研究、总结提高的一种好形式。是将学生取得的相关社会实践成果引入课堂教学的新尝试,有利于将部分专业理论教学内容转换成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过程,可增强理论教学的互动性,可促进其他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进行这种教学模式环节中,对走上讲台的同学进行预先指导、确定讲课要点,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几年来,我们对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做了一些不同形式的尝试和研究,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提高教学改革的深度和效果,以使专业理论课教学改革更加系统,以不断完善高职教育新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子祥.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控制链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4(1):35~38.

社会实践问卷调查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调查方法;实践环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008-04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设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课程由社会科学学院的专业教师主讲,最初是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全学分制改革之后面向经管类所有专业学生开放供选修。本文将在介绍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价值与特性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该课程实践环节设计与实施的情况,结合当前实践教学中尚存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价值与特性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抽样、测量与问卷、访谈与观察、稻荽理与分析、撰写调研报告等。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即基本能够使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并撰写调研报告。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对于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社会调查是从事公共管理相关工作的基本方法,这是由公共管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公共管理是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为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采取各种方式对涉及社会公众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有效的公共管理必须建立在对社会事实、社会问题的扎实调查、客观分析的基础之上。只有通过扎实、科学的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现状,分析社会问题及产生的根源,才能为高水平的公共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开展社会调查。

其二,社会调查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系统地培养实践技能的关键环节。公共管理类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丰富,技术方法运用自如,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培养计划上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蕴含于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与集中实践环节之中,比如社会调查方法、公共管理定量分析技术、专题调研实习、统计分析实习、毕业论文等。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要求学生合作完成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等任务,这是较为系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首要环节,能为后续的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实际上,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之所以重要与其课程特点密不可分。首先,从课程的教学目标来看,社会调查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其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因为社会调查方法是社会科学探索社会现象、发现社会规律的途径与方式,其旨在让学生“获得‘如何了解事物,而不是知道什么事物’的探究能力”。 [1]要真正掌握社会调查方法,学生必须具备积极的探索精神和理性的科学精神,并以此开展研究性学习。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这就要求教师将教育的重心转到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上;这就要求学生抛弃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学习方式,并就感兴趣的或重要的社会现象展开调查,在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恰当的结论。

其次,从课程的教学方式来看,社会调查方法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该课程兼具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特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有关社会调查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在某个领域实际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和技能。课堂理论教学可以让学生知道社会调查是一种怎样的方法,而实践环节的操作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怎样使用这种方法。因此,实践环节设计就成为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教师“将教学过程从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实验、实践体验为主’,鼓励学生‘像研究者那样’参与社会调查实践”。[3]

二、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组教师,十分重视课程的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要求教师要同时兼具“领队人”、“教练员”、“裁判员”的角色。首先,教师要精心组织实践环节的总方案,并提出每个实践环节的明确目标与要求;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具体的调查方法,实现每个实践环节的学习目标;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实践环节的实施状况进行科学评价,给予合理考核。

(一)实践环节的总体设计方案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教学依循的设计思想是:完全按照社会调查方法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和实际社会调查过程的前后环节,在每一部分的教学中都设计出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身参与的活动内容,布置相应的任务,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得学生完全被“卷入”到社会调查的实践中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边学边干,既增长理论知识,又增强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本课程专门设计了六个实训环节:确定选题、设计研究方案、概念操作化、问卷设计与发放、实地深入访谈、撰写调研报告。本课程还要求学生组成规模为3-5人的小组,各小组以某一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收集资料,进行一次小规模的社会调查研究,撰写3000字的调研报告,并上台汇报交流调研成果。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们采取“重过程、有激励”的科学考核方式,学生成绩评定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考核比率为:课堂学习表现20%(读书笔记与作业10%+课堂讨论与回答问题10%)+调研报告20%+课程考试60%。其中在试卷方面,考虑到社会调查方法的应用性特点,教师尽量避免出那些学生靠死记硬背就能得分的题目,而是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案例分析题和实践操作题,如要求学生当场设计问卷、拟定研究计划、设计抽样方案等。

(二)实践各环节的具体要求

在每个环节的设计时,教师不仅会提出明确的实践目标与要求,而且还会特别注重一些细节的设计以强化学习效果。

1.选题

在讲授选择调查课题时,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先根据课程理论学习了解到的选题标准来拟出自己的调查课题,然后在小组范围内充分讨论,筛选出一个大家公认的选题作为本课程实践环节的主题,供教师进行评价与引导。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由于常常需要经过激烈讨论和争辩才能决定最终的题目,这在无形之中达到了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理解的效果;另一方面,既然选题是大家充分讨论后形成的,学生认同该题目,其后续参与的积极性相对会高。

2.设计研究方案

在确定好选题之后,学生需要设计好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同时,还要制订详细的操作步骤及研究进度等方面的内容。

3.概念操作化

这个环节对学生来说理论难度较大,同时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环。它是把研究的核心概念转化为可实际测量的指标的桥梁。一方面,教师在解释概念、变量、指标的内涵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概念操作化的步骤与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在尝试对自己的核心概念进行操作化之后,教师一一进行具体地指导,这能为后续的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4.问卷设计与发放

在概念操作化的基础上,学生要掌握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技能,科学地设计一份题目数量不少于15道的问卷。在讨论课上,教师把所有的组两两配对,让配对的两组学生互相做对方的问卷进行模拟试调查,指出问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共同完善。问卷修改完成后去实地发放,要求每个小组至少发放50份问卷。当然,在问卷发放之前,还涉及抽样方案的选择。我们要求每个小组根据本小组调查课题的需要,提出理想的抽样方案,并说明这些抽样方案的优缺点各是什么,最后对各小组的抽样设计方案进行评比。

5.实地深入访谈

在课堂讲授深入访谈法时,提前让学生准备好访谈提纲,现场请学生模拟一对一访谈和集体访谈,并进行点评。访谈分两批进行,第一批是在教师讲授深入访谈的技巧之前,第二批是在教师讲授深入访谈的技巧之后。对比前后两批学生的访谈过程与质量,进一步深化学生们对深入访谈的认识,让学生真正掌握深入访谈的技巧。我们要求学生在课题的实地调查中必须深入访谈2个相关的研究对象,每次访谈时间不少于30分钟。

6.撰写调研报告

在整理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拟写调研报告。我们要求学生能够在SPSS或Excel中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简单的统计分析。撰写的研究报告必须要素具备、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分析有据、有图有表。最后,学生还需制成PPT在讨论课上汇报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我们还特意设计学生提问与点评环节,让学生当专家,最后由一批学生评委打分确认名次,排名前三的小组学生的实践环节得分为优。

通过这六个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训练,可以将课程的讲授与学生的实践完全地结合起来,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学习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三、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轮的教学,课程组教师发现社会调查方法实践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时偏少,课程周期短,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

几年前,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在我校相关专业培养计划中是3学分、48学时,但后来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被降低到2学分,压缩为32学时。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内容丰富,至少包括导论、选题与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测量与操作化、抽样、问卷、访谈、定量资料分析、定性资料分析、撰写研究报告等基本章节。以社会研究方法专家风笑天教授的教材为例,全书共有13章。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讲授理论知识,还要安排多次讨论课进行实践环节的交流。32个学时对于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来说的确捉襟见肘。而且,学校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个学期分成两个学段,每个学段为8周。让一个初学者在8周之内掌握调查方法并完整地开展一个研究,难度十分大。时间过于紧凑会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与实际调查的开展都有些仓促,这势必会影响到课程学习的效果。

(二)经费缺乏,实践基地少,削弱了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由于没有任何经费,学生开展调研的费用,包括复印问卷、往返交通、购买调研小礼品等都是自己支付。一方面,这会导致学生在选题时往往局限于与大学生有关的现实问题,而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相关社会问题则研究较少;另一方面,这会导致学生在抽样时,很难做到真正的随机抽样,而只是采取街头偶遇抽样的方法,而且抽取的样本数量也很有限,从而降低了样本的代表性。即使小部分学生选择与公共管理专业有关的课题,但由于课题涉及相关的政府部门或社会组织,学生缺乏社会关系与经验,去调查时经常被拒之门外。尽管学院已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践基地,但实际上双方的合作关系还不足以深厚到乐意接待学生去其组织中进行深入调查。因此,学生收集到的Y料不仅代表性不够,而且数量也十分有限,这直接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性,即信度与效度较低。

(三)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研究性学习能力不高,降低了学习效果

虽然学生对于实践环节设计总体较感兴趣,但随着调查各环节实际工作的展开,其难度逐渐增加。这就要求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部分学生这时表现出了疲倦和懈怠,缺乏足够的动力支撑高质量的学习。此外,受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都习惯于被动听课、死记硬背复习迎考的套路,而对于让学生走出课堂自主探索,独立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们普遍感到不适应。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消极应对、敷衍了事,还有些学生混在组里,“搭便车”不出力,教师也奈何不了他们。

(四)班级规模大,教师工作量大,无法持续确保指导水平

在2013年之前,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只作为社会科学学院内部相关专业的必修课,选修人数与班级规模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但自2014年实施全学分制改革之后,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作为学科基础平台课,面向所有经管类各专业开放,修读该课程的学生数量显著增加。在教师人数不变的情况下,每个班级的学生从50个左右增加到100个左右。由于该课程需要学生组队参与实践环节,教师要全程跟踪指导,而且在课堂上要进行充分的交流与互动。大班教学不仅意味着教师工作量翻倍,而且课堂交流也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四、优化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环节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要优化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优化课程安排,增强与相关课程的衔接,持续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

从学校的实际教学工作发展态势来看,再给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增加学分与学时数是不现实的,只能通过增强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衔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消化吸收并落于实践。比如,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后续还有现代城市管理、城市社区治理、城市危机管理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都属于与现实关联度较大的课程,可以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研究报告。此外,还可以在集中实践环节安排与社会调查方法应用有关的实习。实际上,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计划中,分别在第四、五个学期末安排有专题调研实习、统计分析实习。这就要梳理清楚相关课程的关系,形成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方法,提升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师应该加强与其他课程教师的沟通,使学生在多门课程中能不断地得到训练。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激发课堂活力,不断提升理论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进行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学过程的基础环节。考虑到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需要充分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与实践环节中,有必要使用互动教学法和小组研讨法,教师必须变“依赖式”教学方法为“参与式”教学方法。比如,可以要求每一位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而教师每次提前布置下一章课的2-3道思考题。每次上课的前10分钟用来请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做一定的调整。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还要求学生以自愿原则形成小组,小组之间的研讨、交流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提出问题,互相交流看法,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从而吸收、巩固、加深学生所学的知识,这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此外,还可以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规定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选用一些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比如:在“抽样”那一章,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介绍社会调查研究领域一些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让学生深刻地把握抽样的基本原理;在“访谈”那一章,可以使用情景预设法,事先设置某种情景,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现场深入访谈。对于某些教学任务特别重的章节,如“测量与操作化”一章,还可以使用翻转课堂法,围绕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拍摄10-15分钟的微视频,事先要求学生观看学习,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到课堂上,展开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答疑解惑。

(三)优化实践环节的实施路径,提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科学性

首先,持续优化社会调查方法实践教学设计,尤其是优化每个具体实践环节的实施路径。教师在安排学生分步骤完成从选择课题、拟订方案、操作化核心概念、编制并发放问卷、深入访谈、分析资料到撰写调研报告、交流研究成果的一整套实践任务中,关键是要注意“游戏规则”细节的设计,避免学生“捣浆糊”。比如,在问卷发放环节,教师不可能完全现场监督学生调查情况,有些学生偷懒就自己或让同学胡乱填问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问卷发放过程中留下一些影像资料,以证明调查过程的真实性。其次,适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教学的资源保障机制。有条件的话,增加课程组教师数量,实现小班化教学。再次,加强与实地基地的合作,可与相关组织定期策划一些社会调查研究项目,由专业教师牵头,让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学生分别承担其中的子项目,为学生创造正常开展调查的机会。

(四)提升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监督与评价

首先,要提升学生对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强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探究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进而能够积极、认真、踏实地参与到社会调查方法各实践环节中去。其次,创新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机制。比如,组队时注意不同班级、个性、成绩等多样化的搭配组合;团队运作时可实行组长负责制、定期会议轮流主讲制、成员末位淘汰制等,使团队能够在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发挥独到的作用。最后,加强对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监督与评价。一方面,教师可聘用研究生作为助教,强化对学生的指导与监督,对实践过程与实践记录进行定期检查,对异常情况必须加以严肃教育与整改;另一方面,教要对学生实践结果、调查报告等进行合理评价,判断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低,对于未达到教学效果的应予以及时、适当地补充教育。

[ 参 考 文 献 ]

[1] 张世勇. 以探究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社会调查方法”教学改革[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12):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