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鉴定表个人总结(精选5篇)

  • 大学生鉴定表个人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2、现名、曾用名、出生年月日、原籍、民族、现在家庭住址、何时何地何人介绍参加共产党或共青团、本人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及主要经济来源、何时何地因何原因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 3、自何年何月起至何年何月止/在何地、何校(或单位)学习(或任何职)/证…

大学生鉴定表个人总结(精选5篇)

大学生鉴定表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所填内容

1、学校、系科、专业、姓名、填表年月日;

2、现名、曾用名、出生年月日、原籍、民族、现在家庭住址、何时何地何人介绍参加共产党或共青团、本人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及主要经济来源、何时何地因何原因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

3、自何年何月起至何年何月止/在何地、何校(或单位)学习(或任何职)/证明人 现在何处

4、家庭主要成员情况: 姓名、年龄、与本人关系、政治面貌、在何地何单位任何职、有何联系;

5、自我鉴定(500字);

6、班组鉴定(200字,班长或团支书负责为每位同学填写)

7、毕业实习单位和主要内容;

8、毕业论文题目或毕业设计;

9、有何特长;

10、懂何种外语 程度如何;

11、本人工作志愿

自我鉴定写法

1、自我鉴定是对自己某一阶段内的政治思想、工作业务、学习生活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而形成的书面文字。

2.自我鉴定的特点:篇幅短小,语言概括、简洁、扼要,具有评语和结论性质。

3.自我鉴定的作用

(1)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学习,展望未来,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指导今后工作。

(2)帮助领导、组织、评委了解自己,作好入党、入团、职称评定、晋升的依据材料准备工作。

(3)重要的自我鉴定将成为个人历史生活中一个阶段的小结,具有史料价值,被收入个人档案。

4.自我鉴定的格式:自我鉴定的结构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构成。

(1)标题。自我鉴定的标题有两种形式:

1)性质内容加文种构成,如《学年教学工作自我鉴定》。

2)用文种 自我鉴定 作标题。如果是填写自我鉴定表格,不写标题。

(2)正文。正文由前言、优点、缺点、今后打算四部分构成。

1)前言。概括全文,常用 本学年个人优缺点如下: 本期业务培训结束了,为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利今后工作学习,特自我鉴定如下: 等习惯用语引出正文主要内容。

2)优点。一般习惯按政治思想表现、业务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内容逐一写出自己成绩长处。

3)缺点。一般习惯从主要缺点写到次要问题或只写主要的,次要一笔带过。

4)今后打算。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今后的打算,表明态度,如 今后我一定 ,争取进步 等。

自我鉴定的正方行文,可用一段式,也可用多段式。要实事求是,条理清晰,用语准确。

(3)落款。在右下方署明鉴定人姓名;并在下面注明年、月、日期。

5、毕业生自我鉴定提纲

毕业生自我鉴定,主要是总结在校学习期间,尤其在德智体等方面有哪些收获和提高,以及还存在的问题。总结时,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在回顾、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不少于500字)

下列提纲供参考:

一、 思想政治方面:

1、 在校期间对待政治学习和各项政治活动的态度和表现;对待改革开放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认识和体会。

2、 在我院创建优良校风活动中的表现,在贯彻《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章守纪、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相帮助等方面的表现。

3、 在校奖惩情况如何。

二、 学习方面:

1、 在校期间,学习目的是否明确、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2、 专业学习、专业能力、职业技能如何。

三、 社会活动方面:

1、 能认识到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早操,课外活动),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2、 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体育、文娱等活动。

3、 积极贯彻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如教室、宿舍的卫生。

4、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和实习、劳动等。

大学生鉴定表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内容摘要:基于汉字结构逻辑及其逻辑内涵的特殊性,本文拟从中国传统哲学之“体、相、用”的方法论角度,对笔迹鉴定之本体、笔迹体现之相貌,以及笔迹鉴定之方法要则作初略探讨。

关键词 :笔迹鉴定;鉴定理论;笔迹体相

关颖雄: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我国笔迹鉴定的主要对象是汉字笔迹,因此,建立在汉字文明形态基础之上的笔迹鉴定,必须深刻把握汉字结构规律与汉字结体内涵,并自觉将其纳入鉴定理论和方法体系之中。

现代学者朱邦复将“汉字基因”归纳为字码、字序、字形、字辨、字音、字义,而古人则认为汉字的造字方法有六种,即“六书”。班固《汉书》、郑玄注《周礼》、许慎《说文》都讲到“六书”,只是名称有差别,而今人多用许慎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所谓“象形”,“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即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所谓“指事”,“各指其事以为之”,这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如卜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所谓“形声”,即指文字内以特定形状(字根)表特有的音,如“胡”,这个字也可为一个字根,结合不同的属性字根,可合成为:蝴、湖、葫、瑚、醐等,而以同样的发音(也有的只有声母一样),表达不同的事物;所谓“会意”,是指将两个字根组合起来,使其衍生出新的含意。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

其实,汉字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以单一符号功能独立于世的。论书画,自古便有“书画同源”一说。即是说中国的书法是画出来的,与此同时,中国的绘画是写出来的。前者牵出中国书法的象形功能,后者引出中国绘画的用笔特点。也因此,中国汉字有其独立的本体性存在,所以,中国的汉字才能成为一种恒定的文化传播载体,中国书法也才能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品门类。以至于当人们说到中国,说到中国文化,就会自然而然地将中国汉字和中国书法想起,就像希腊的雕塑、米兰的时装和俄罗斯的芭蕾舞一样,汉字和书法就是中华文明的代表,汉字和书法也足以代表中华文明。建立在汉字思维与书写基础之上的汉字笔迹鉴定,首先需要深刻把握汉字这种特殊平面造型的造型逻辑和书写规律,需要从哲学认识论的高度回答何为“笔迹”这一根本问题,本文论述从此开始。

二、“笔迹”含义之再认识

一般而言,“笔迹”是人在书写的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是书写者的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矛盾的产物。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笔迹。不同的笔迹能够折射出不同书写者的认知和人格特征。

基于以上所论汉字的特点,在我国,笔迹鉴定素来具有非常典型的中国特色。如早在1938年,著名学者冯文尧在其著作《刑事警察科学知识全书》中,就将笔迹特征分为“全部观察与局部观察”两种。“全部观察”包括:(1)风格:字之全盘气势;(2)布局之松散、紧凑、平均、偏窄,正业或奇巧;(3)笔势之疾沥,偏正或贯中;(4)字之体势:如王、颜、苏、柳、米……汉碑、魏碑等;(5)字迹间隔之宽窄与距离之远近;(6)字之匀整、歪斜与参差;(7)字之神态。如迟涩、飞动、局促、玲珑、庸俗、软弱、洁净、污浊;(8)字型之大小。如长短、歪斜、松紧、肥瘦、老嫩;(9)字之数量及标点符号之位置与样式;(10)错字之检举。“局部观察特征”则包括:(1)用笔之神趣:如顿笔、挫笔、提笔、转笔、折笔、蹲笔、驻笔、掩笔、尖笔等;(2)起笔与终笔的态势:如藏锋与露锋、正锋与偏锋、直笔与侧笔、缩笔与方笔、仰笔与方笔;(3)点之仰覆,尽之平毕,直之刚健,以及起、策、啄、转折承接处角度;(4)个人独特之笔画或花样;(5)字之临取、历取等等。现代学者也多以自己的研究成果验证现实中的汉字笔迹鉴定问题,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汉字笔迹的笔形特征”,作为“签名笔迹鉴定三要素”的“形、力、神”,从哲学、书法鉴赏角度把握笔迹鉴定中的“神韵”,甚至还有“基于笔画形态与结构的自动笔迹鉴定”。但纵然是有如此多有关中国汉字书写同笔迹鉴定关系之研究,却少有从中国哲学当中提炼汉字书写义理的专门论述,更遑论从中国传统义理哲学的角度来抽象汉字笔迹鉴定哲学要旨的研究。这一切均需回到原点,即在中国汉字学当中,究竟何为“笔迹”?

汉字,乃单音结构之符合结体。如前所指之“六书”,一字必有一字的丰富用法,因之一字必有一字的独立的意义。因此,我们不妨将“笔迹”二字单独来看,在理解二者彼此独立所指的基础之上,再去确认二者何以结合为又一独立语汇,及其所以生发的涵义。一般来说,“笔”在现代汉语中蕴含以下几种基本字义:一作名词解。即作为写字、画图的工具,如毛笔、钢笔、铅笔等。二作形容词解,首先是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如笔画、笔顺;其次是“用笔书写的”,如笔者、笔谈、笔名等;再次是形容“像笔一样的直”,如笔直、笔挺;最后指称写字、绘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如笔法、笔力、笔意。三作量词解,如一笔钱。寻“迹”之意,则现代汉语主要指涉:身之印痕,如踪迹、足迹、血迹、行迹、形迹;物之印痕,如印迹,甚至古迹。然推究“笔迹鉴定”之“笔”,显然作为书写工具或材料的“笔”不是重点,至少不是难点。同时,作为量词使用的“笔”亦不再鉴定之列。而考论“笔迹鉴定”之“迹”,则以上一切之迹均属其中之范围。

问题是,“笔迹鉴定”中的“笔迹”又取舍了二者间的哪些含义,以至于使其成为一独立汉语语汇?

考诸古今文献,一是指书写成字以后,字的形体特征,通常又被称为“字迹”。如《文选·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 》载:“片言只字,不关其间,事踪笔迹,皆可推校。”又如宋代何蘧《春渚纪闻·杨文公鹤诞》载:“用事如老书生,而笔迹则童稚也。”还如《东周列国志》第二回所记:“说罢,将书呈与幽王观看。幽王认得申后笔迹,问其通书之人。”再如《老残游记》第十六回:“这个凭据是谁的笔迹,下面注著名号,你也不认得吗?”二是用于书画鉴定真迹与否,盖缘于传统中国书画作品的品质和格调端赖用笔水平的高下。此种用法于中国古代书画鉴定文献当中不在少数,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载:“萧子云每叹曰:‘吾着《齐书》,勒成一典,文章弘义,自谓可观,唯以笔迹得名,亦异事也。’”唐杜甫《韦录事宅观画马图》诗言:“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新唐书·柳公权传》载:“朕尝于佛庙见卿笔迹,思之久矣。”《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二年》载:“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代图书,钟王,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入人间。”三是用于总结中国书画作品的书绘技法,此一运用尤其之多。北魏宋灵乌《元湛墓志》记:“性笃学,尤好文藻,善笔迹。”《太平御览》卷七四九引唐张怀瓘《书断》言:“魏卫觊字伯儒,河东安定人,官至侍中,尤工古文,笔迹精绝。”清徐士銮《宋艳·丛杂》论:“上作着色春山,虽气骨寻常,而笔迹秀润,清远可喜。”李玲修《笼鹰志》语:“王习三的肖像画,更是维妙维肖,他作画的笔迹苍劲有力。”

三、“笔”、“迹”关系之新反思

基于以上释意,汉字学,也可以说书画学之中的笔,主要是指用笔的方式或技法,迹,则主要是指用笔书绘之后所产生或留存下来的种种“遗相”。就此,笔迹的核心内涵可理解为,因为用笔方式或用笔技法的不同,所产生或留存下来的种种“迹相”。由此,笔迹鉴定中的“笔”、“迹”关系似乎也己初现轮廓。那就是以用笔方式决定之下的“迹相”规律或特征。又或笔法决定“迹相”,“迹相”印证笔法。但若有志于结构出一套针对汉字学、针对汉字笔迹学,进而针对汉字笔迹鉴定学的系统认识论,则以上笔、迹二者之初略认知显然太过单薄。以下试以中国传统哲学之“体相用”义理展开出汉字笔迹鉴定(学)之要目。

体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本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表象。又一般所谓“体”就是根本的,第一性的;所谓“用”就是从生的,第二性的。这是“体”与“用”的最简单最主要的意义。为细分二者之动态关系,更为厘清“迹象”之含义,本文又特引“相”之义理,以别定体用现“相”之各要件。《易传》中就有“体”与“用”二词,但并不连在一起。《系辞·上传》说:“显诸仁,藏诸用。”所谓用指内在的潜能。《系辞·下传》说:“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所谓体指本质存在,西方哲学乃直接称之为本体。当然,《论语》中有借用体与用,及其二者之关系,以探讨“礼”,从而有所谓“礼之本”与“礼之用”的讨论:“林放问礼之本。子日: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有子日:礼之用,和为贵。”汉代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指》中讲述道家的宗旨说:“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以本与用相连并举。本就是用的根据,用就是本的发挥,二者不仅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有首要与次要的分别。魏晋时代的玄学家有时也谈“体”与“用”。王弼《老子注》中说:“虽盛德大业而富有万物,犹各得其德;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这所谓体是存在的意义。东晋韩伯作《易.系辞上传注》有云:“圣人虽体道以为用,未能全无以为体。”“体”、“用”二词的意义到唐代才明确起来。唐代的经学家给予体用二词以明晰的解释。首先提出这解释的是崔憬。他说:“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假令天地圆盖方轸为体为器,以万物资始资生为用为道。动物以形躯为体为器,以灵识为用为道。植物以枝干为器为体,以生性为道为用。”体即是实际的形质,用即是形质所有的作用。

然此处所谓体用,又非从实质意义上认定“体”为惟精惟一之单一者,诸如自然、天道、天理、天性,乃至皇天上帝一类至高至远、自始至终、大本大源之唯一。而是依着人的认识对象之不同,而于认识方法论的角度随时设定认识对象之本体与用相。如当人们说到礼制时,首先就要推究一番礼制的实质含义,或如人伦秩序之根本,或如天理人性之本源等等;其次便要梳理一番礼制的实际运用,诸如祭祀之礼、征伐之礼、成人之礼等等;最后,用以进一步认识礼制的运用,必要从各种仪轨范式与仪式现象中,寻得证立礼之本体与运用的实证材料。又如当人们说到汉字,当首先将汉字本身的造型规律找出,复又将不同字体的基本写法找到,最后总结出真草行篆的典型样式,用以回证以上所指之体用内涵。当然,所谓“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近思录》卷三,条四十九中)即如朱熹所言,“体用一源者,体虽无迹,中已有用;显微无间者,显中便具微。天地未有,万物已具,此是体中有用;天地既立,此理亦存,此是显中有微。”只是“自理而观,则理为体,象为用,而理中有象,是一源也。自象而观,则象为显,理为微,象中有理,是无间也。言理则先体而后用,盖举体而用之理已具;言事则先显而后微,盖即事而理之体可见。”因此,体用相的哲学义理,其“本体”本身,就是一种认识方法论的存在,而并无具体实指。就此而言,体相用的哲学义理,本身又只是一种“用”而已。这也是“体用一源”的奥义。

四、体用下的笔鉴要件

(一)作为笔鉴之体的笔法要件

研究笔迹鉴定,其核心要件在于全面、细致地体察和辨别书写者的用笔特点,学界对此不乏详细论述者。如有学者总结道,“书写动作是书写运动器官为完成文字符号的书写所做的运动。根据书写动作特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非技能动作、技能动作、习惯动作。非技能动作包括书写技能形成前的练习动作、伪装书写动作、笔误动作,这类动作不具有技能性和习惯性,其形成的笔迹不能作为同一认定书写人的对象。技能动作是书写技能形成以后,达到了相对的“自动化”、自身完善化了的书写动作,这种动作具有一定程度的特定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是识别书写人种属范围的依据之一。习惯动作是书写技能动作中具有特定性、稳定性的书写动作,是同一认定书写人的核心动作。”还有学者认为,“就单字来说,要分析研究字形、字位、字体、结构以及特殊写法(错、别、繁、简、俗),笔顺先后、搭配比例、连笔方式;就单一笔画来看,要分析研究它的起收笔位置、运笔形态、笔力的大小和力的分布(有的还要分析其书写功力)。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笔痕特征,注意研究标点符号、涂改、添删符号等。”更有学者“按照汉字的8种基本笔画,即点、横、竖、撇、捺、挑、钩、折,将笔画变异特征分为9大类共41种。(1)点笔画:点变横、点变竖、点变撇、点变捺、点笔画总变异(简称点总);(2)横笔画:横变点、横变竖、横变撇、横变挑、横笔画总变异(简称横总);(3)竖笔画:竖交点、竖变撇、竖变竖钩、竖笔画总变异(简称竖总);(4)撇笔画:撇变点、撇变横、撇变竖、撇变挑、撇笔画总变异(简称撇总);(5)捺笔画:捺变点、捺变横、捺变挑、捺笔画总变异(简称捺总);(6)挑笔画:挑变横、挑变竖、挑笔画总变异(简称挑总);(7)钩笔画:斜钩变捺、竖钩变竖、竖挑钩变竖、竖钩变竖折、横折钩变横折、横钩变横、钩笔画总变异(简称钩总);(8)折笔画:横折变横折钩、竖弯变竖、竖折变竖折钩、横折弯变横折、竖折钩变竖折、竖折钩变竖挑、折笔画总变异(简称折总);(9)笔画总变异数(简称总)。”但考诸书法用笔的历代书训,犹有足为今人借鉴者。

比如运笔,东汉蔡邕在书法《九势》中便有细微的辨别:“……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疾势,出于啄蹀之中……;掠笔……;涩势……;横鳞……”。此中所谓承覆、相映、势背、回顾、孤露、藏锋、藏头、中行、护尾,乃至于掠、涩、横等等,均需也均可细细体味以获得书写意味,而供鉴定观察之所需。即使如毛笔之基本笔法,也不乏今日可资借鉴处。比如中锋行笔,即锥形毛笔笔尖在毛笔的运行过程中,始终处在用笔的中心位置。其特点是笔力饱满,外柔内刚,其书写要领为“逆入,涩行,紧收”。(清刘煦载《艺概》)若非习惯如此,中锋书写在一般情况下,需书写者持笔中正、不偏不倚。由此可推断出文书书写的态度,甚至周边环境,亦可推断出文书材料的重要性。

(二)作为笔鉴之相的迹相要件

简单来说,运笔呈现之相即为作为笔鉴之相的迹相。其对应者如今日学者所谓之“用笔风貌”,突出表现在, “当书写技能娴熟之后,根据个人的审美趋向和个人喜好,书写人有意识地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笔迹特征,将其称之为笔迹风貌特征。”又“笔迹风貌特征形成的机制更主要的是在已经具有一定书写技能的前提下,书写人一种潜意识的书写动作的流露,是书写人在书写过程中某些潜意识的动作外化,从而将字形、字体、字间距、搭配等笔迹特征进行了一种特定的组合,体现书写人个人的书写审美观,构成自成一体的笔迹风貌特征。”甚或表现为一种类似于音乐节奏的“运笔节奏”。 如“笔画粗、墨色浓处为运笔重、速度慢;笔画细、墨色淡处为运笔轻、速度快。”即“运笔重,笔与纸磨擦的阻力就加大,笔速就必须放慢(否则在既快又重的运笔下就会将纸划破)。这样,笔在纸上停留的相对时间就长,墨水留在纸上的量就多,墨色就浓。反之笔速快,笔画就细、墨色就浅。”也就是说,用笔与迹相之间的关系为“笔画的粗细与运笔力度的轻重成正比例;墨色的浓淡与笔速成反比例;而笔压与速度又成反比例。”而经过试验,硬笔字迹虽不如软笔字迹笔画粗细变化的幅度那么大,但在刻有标尺的放大镜下仍可以看到硬笔字迹笔画细处仅0.1毫米,而粗处可达0.5毫米,产生这个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笔与纸接触面的变化,即运笔重,笔与纸的接触面就大,笔画就粗;运笔轻,笔与纸的接触面就小,笔画就细。

关于笔迹当中“迹相”之总结,古人亦不乏深契义理之高论。如:《三国志·魏志·刘劭传》载“光禄大夫京兆韦诞”,裴松之注引《文章叙录》言:“师宜官为大字,邯郸淳为小字。梁鹊谓淳得次仲法,然鹄之用笔尽其势矣。”传为卫夫人《笔阵图》谓:“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赭;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五代荆浩《笔法记》载,“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笔绝而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直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气。故知墨大质者失其体;色微者败其气,筋死者无肉,迹断者无筋;苟媚者无骨。”又宋沈括《梦溪笔谈·书画》论:“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其中所谓骨肉、刚直是以宏观直览笔象;用笔草草、不类物象则是以微观细查笔相。

(三)作为笔鉴之用的特殊要件

其实,笔迹分析在我国一直是一门古老的学问。西汉末期,易理学家扬雄就指出:“书,心画也,心画形而人之邪正为焉。”即通过一个人的笔迹,可以知道他品德的优劣和心地的善恶。唐朝著名书法家孙过庭认为,书法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书谱》详论:“质直者则径庭不道;刚很者不倔强无间;矜敛者弊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剽迫;孤疑者溺于滞涩;迟重者终于蹇钝;轻琐者染于俗吏”。明代的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人的性格有刚毅和温柔之异,手有聪与钝之别,故其笔迹必然不同。性格谨守的人,字多比较拘谨、内敛;性情放纵的人,字多情懦而不开张;性情直爽的人,字多比较挺拔而没有过多的道美。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得更具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志,如其才,总之日,如其人而已”,即“字如其人”。宋代邵康节的《梅花易数》更是中国古代关于笔迹的论述内容最丰富的一本书。书中说道;“一生孤独,见于字画之欹斜;半世贫穷,乃笔端之愚浊”。又如“画似棱棱之枯木,孤苦伶仃”等等。更有元代大画家倪云林“逸笔草草,聊书胸中逸气”,广为传统文人画者推崇。

现代人也根据笔相之特点,总结出不少有关人物性格的关系,如字迹有棱有角,说明观点和意图坚定,喜欢加剧冲突;字迹圆滑表明办事老练,性格随和;字行高低不平是机智和狡猾人的笔迹,字母大小,如大写字母过大,字体过大或过小,证明个性表现的意图和愿望;滥用弧线,花字尾表明自我感觉、精神状态有某种局限性;办事一丝不苟和有条理的人,其笔迹通常字母清楚完整,标点符号准确。更有详细论证如女性笔迹之特点:“生理、心理、职业、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女性具有办事稳重、细致周到、耐力好、自控能力强、摹仿能力强、善于掩饰自己、善于伪装笔迹等特性。因此女性作案,伪装笔迹较多。”又“同为女性,由于年龄、职业、文化、生活地区、个性心理不同,反映出来的言语特征、笔迹特征会有较大差异。”外向型性格的女性倾向于男人个性,“往往情感发生迅速,并有明显的外部表现,不易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类女性易于激动而不易平静,常表现为脾气暴躁,只要感兴趣的工作一般都能积极参加,并且充满信心;往往好表现自己,争强好胜;语言的感情色彩较浓,爱夸张;由于性急,文字的书写速度一般比较快,运笔有力,压痕深,字写得比较大,有些笔画因拖得过长而引起搭配比例失调;由于不拘小节,一般不大注意整篇文字的布白美观,不愿受格线的限制,常常三行当二行写或二行当一行写;由于粗心,易出现掉字、错字和笔误”。还有所谓“非主流”笔迹鉴定,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年轻网民为求彰显个性,开始大量使用同音字、音近字、繁体字、特殊符号来表音的文字。由于这种文字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并且文法也相当奇异,……追求非主流字体的人占相对少数,大多数都是比较年轻的90后。”总而言之,书写者之性别、年龄、健康状况,乃至习惯、心理、情绪等等要素均可归类为笔迹鉴定中的特殊要件。

大学生鉴定表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年鉴;编撰质量;思考

高校年鉴是以年为期,全面、系统、翔实地记录学校改革发展基本情况,反映学校年度教学、科研的重大事件、重大成果、重要统计资料,汇集学校各方面重要信息,逐年编撰,连续出版的大型资料性工具书。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都编印了学校年鉴,但年鉴质量普遍不高,在规范性、创新性、实用性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在年鉴编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体会,就提高高校年鉴质量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校年鉴的重要性

(一)参谋助手作用。高校年鉴准确、系统地搜集、整理了学校年度教育事业发展改革的重要资料,全面反映高校一年来的教育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可以为领导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有效减少决策中的失误。同时,也可为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参考,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保存史料作用。高校年鉴是逐年连续出版,能够反映学校教育事业改革的历史发展轨迹,未来将成为高校珍贵的历史资料。另一方面,高校年鉴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校档案资料,其本身也是对档案资源的汇编和整理,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服务。

(三)文化交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各高校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而年鉴作为高校的年度出版工具书,在对内对外宣传和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年鉴记录了学校一年来取得的突出成绩,对内可以使师生员工不断加强凝聚力,对外可以展现办学特色,从而不断提升办学知名度。

二、高校年鉴的特点

(一)准确性。真实、准确是高校年鉴的生命力。在高校年鉴的编制过程中,要对各部门所提交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反复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确保年鉴资料的准确性。特别是对有关数据要进行反复核查,避免出现错误,影响年鉴的质量。同时,语言表述要简洁、明确,避免套话、空话,客观准确的将事件表述清楚即可。

(二)全面性。高校年鉴作为工具书,必然要求收录的内容要全面翔实。年鉴中记载的各类信息是对一年内全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情况的综合概括,因此在编撰过程中要尽可能兼顾到各方面的信息,不可有遗漏,使年鉴真正发挥工具书的作用和价值。

(三)创新性。高校年鉴是逐年编写,连续地反映学校新情况、新发展、新成绩的工具书,这就要求要具有创新性的特点。高校年鉴可以有一些相对固定的栏目,但也要与时俱进,要与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协调。针对新问题对栏目设置等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调整,使年鉴能展现出高校的特色和亮点。

(四)时效性。高校年鉴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总结上一年的发展情况来指导当前的工作,因此高校年鉴要特别注重时效性。一般来讲,每年年初就应完成上一年的年鉴编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年鉴的使用价值,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服务。

三、当前高校年鉴编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定位不够准确。高校年鉴是一种资料性工具书,因此应定位于为学校教育发展提供可借鉴的资料。但在年鉴的编撰过程中,有些学校年鉴往往只是总结一年的工作,与工作总结无异,没有真正体现出年鉴的特点。要充分发挥年鉴的使用价值,就要明确年鉴定位,与年终总结区别开来。高校年鉴应当围绕学校教育体制的建立以及由此引起的各方面的变化来龙去脉挖掘信息资源,“突出服务教育”这个主题,开发各类高质量、深层次、有实用价值的,能反映高校教育思想、教育水平、教育状态以及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出成绩和基本经验的信息,以实现其资政、教化、存史的功能。

(二)队伍建设不够重视。目前高校中从事年鉴编撰工作的人员主要是校(院)办的文秘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年鉴供稿者大多是各部门的一般工作人员。年鉴编纂队伍组成人员基本上都是兼职的,而且人员流动性较大,造成年鉴质量不高。年鉴编撰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未经过系统专业培训很难编撰出高水平年鉴。因此,高校应重视年鉴编撰人员的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大培训力度,使工作人员对年鉴编撰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切实提高年鉴编撰人员的业务能力。二是要建议一个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高校年鉴编撰队伍,相对固定编撰人员。

(三)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国各高校陆续开展了高校年鉴编撰工作。高校年鉴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体例,包括栏目设置、内容等方面。当前大部分高校年鉴每年都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编撰,在形式和内容创新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年鉴也应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变化、新形势。可以说,创新是高校年鉴的生命力。增强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提高年鉴编撰质量,年鉴编辑人员要在原有固定栏目的基础上,根据高等教育和学校发展的新情况,及时增减有关栏目,调整年鉴体例,使年鉴能够及时反映出学校的发展变化轨迹。

(四)实用性不够强。高校年鉴作为工具书,要切实发挥实用性,为师生提供参考。但当前高校年鉴编撰完成后就束之高阁成为普遍现象,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年鉴的实用性不强,不能真正发挥年鉴的特点和作用。对于笔者认为,增强年鉴的实用性,首先要保证年鉴内容丰富、新鲜、实用,从实际出发,多收录与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相关的各方面材料。其次,要注意年鉴编排方式,力求直观、简洁。在年鉴编撰中,可以可以多用图表、表格等形式去表示复杂的材料,使读者可以方便、快捷地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此外,还要注意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图片比文字能够更直观的传达信息。总结,我们可以将文字、图片、表格等多种形式运用到年鉴编撰过程中去,通过形式多样的表达方式提高年鉴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大学生鉴定表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从文学作品鉴赏的本质来看,期待视野是指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因为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心理上往往会形成既定结构图式,这种既成的结构图式即期待视野。在具体文学阅读过程中,这种期待视野主要表现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个层次。换句话说,期待视野就是学生在文学作品鉴赏中形成的直观印象,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意识,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作者情感等各个方面进行鉴赏。因此,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教师必须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恰当地鉴赏文学作品。

(一)增加学生的生活阅历

调查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由于个人生活经历有限,对文学作品背景又缺乏了解,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他们的“期待视野”就变得非常狭小,阅读活动能够唤起的自身储备也相对有限,对作品的解读往往只限于文字,以及文字派生出的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形象,而对作品更深的思考和鉴赏则难以完成。可见,大学生生活阅历不足是阻碍其有效鉴赏文学作品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以此拓宽他们的期待视野,提高其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一方面,教师应倡导学生走进社会,在真实的社会中感受世界、认知世界,获得更加丰富的人生阅历。这需要高等院校增加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建构知识、获得能力,并增加学生的人生阅历。同时,大学语文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节假日或空闲时间,通过校外兼职或外出旅游等方式增加人生阅历。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文学作品背景,或者利用情景化教学方法,在特定情景中,启发学生感悟作者的人生经历,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增加人生阅历。

(二)增加学生的文学底蕴

要拓宽学生的期待视野,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增加文学底蕴,让学生在鉴赏大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字表述、图像描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鉴赏。同时,增加学生的文学底蕴,也是增加学生人生经历的又一途径,对拓宽学生的期待视野有极大促进作用。这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改革,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积累文学底蕴。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相关背景,深入分析作品内涵。

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文学作品鉴赏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学生的人生经历和阅历不同,阅读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对文学作品鉴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现代现象学美学大师茵伽尔顿提出了未定点理论。该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只能提出种种图式化景象,这种图式中有许多未定点,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发挥想象并加以补充,使之具体化。对茵伽尔顿的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文学作品中,文字只是作者描绘图像的工具,塑造的情景和图像是不可控、未定的。不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想象构造的不同图像决定了鉴赏角度、鉴赏结果不同。进一步说,正是因为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决定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看法,即学生将文学作品鉴赏中的未定点不断放大。因此,在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达到切实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目标。

(一)鉴赏目标不一致性

根据实践调查研究,在传统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课程中,大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制定教学目标时趋于统一化。简单地说,教师试图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文学作品进行统一鉴赏,使学生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不够准确。未定点理论表明,可知文学作品中存在的未定点,会使学生对文学作品、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不同看法,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决定了其对文学作品鉴赏目标的不一致性。因此,在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正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进而得到不同的鉴赏结果。例如,在鉴赏《项链》这篇课文时,教师不能对学生的鉴赏角度做出硬性要求,而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文学底蕴形成期待视野,进而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鉴赏。部分学生可能会看到路瓦裁夫人一夜风光之后的辛酸生活,并对之产生同情,表现出对当时社会的愤恨;另一部分学生可能会看到路瓦裁夫人朋友背后的故事,他们认为这个朋友早已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却因为贪恋财富而将事情真相隐瞒。出现这两种不同看法的原因就在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此时,教师不应对学生的鉴赏做出简单评判,而应结合学生的人生阅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之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尊重不同学生的鉴赏结果,帮助学生在文学作品的鉴赏中发挥主体性。

(二)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鉴赏文学作品离不开交流与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自己的鉴赏结果进行提炼和升华。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鉴赏大学语文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积极交流和讨论。首先,交流与讨论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尊重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其次,通过交流与讨论,学生能够在聆听他人看法的过程中将自己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与他人进行对比,进而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总的来说,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能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在交流过程中调节自己的鉴赏角度,使学生更好地将文学作品中的未定点进行具体化,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运用情景化教学法

从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实践来看,学生人生阅历有限、文学底蕴浅薄使学生的期待视野存在局限性,是影响学生鉴赏能力的主要因素,导致学生无法在阅读过程中对故事情节进行深刻体会,阻碍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准确鉴赏。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情景化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鉴赏。具体地说,就是要通过设定特定情景,让学生置身真实的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作者思想,以生动真实的情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例如,同样是《项链》的鉴赏课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将情景定在路瓦裁夫人发现项链遗失时,为学生安排不同角色,使让他们自主演绎故事。单纯阅读很难使学生对情景中的感情进行深层次领悟,也就无法真切感受路瓦裁夫人的绝望和无助,这与学生的人生阅历有关。但在情景化的教学过程中,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学生感情能逐步得以升华。当情节进行到相应时刻,通过对话、旁白和环境的烘托,学生就能够在较为真实的情景中感受到路瓦裁夫人心中的无助和绝望。这避开了学生人生阅历的缺陷,能够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思维、感受故事人物的心理,进而正确鉴赏文学作品。

大学生鉴定表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年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缩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与中国传统的地方志书编纂工作并驾齐驱,蔚为壮观,而且年鉴事业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其逐年连续编纂出版的特点比地方志书编纂更显活力。当前,在面临年鉴编纂工作扩面提质的背景下,探索研究年鉴文本美,对于全面提升年鉴质量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年鉴文本美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考察,只有真实与充实的内容和完善的表现形式相融合,才能称之为年鉴文本之美。

一、地方综合年鉴的内容美

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即地方综合年鉴是记录一方自然与社会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认为,劳动创造了美。年鉴作为一种劳动产品,凝聚着众人的汗水,它不仅直接体现了人的需要,而且体现了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一部严谨、朴实、科学的年鉴是编辑精心加工、锤炼的结晶。年鉴文本所呈现的是本行政区域记载年度内的自然与社会之美。

要使年鉴成为精湛的艺术品,达到美的境界,必须使其内容和形式都具有美感,而通过内容所体现的社会与自然美则是年鉴这一大的系统工程的第一生命。只有首先致力于创造其自然与社会美才能拥有众多的读者,发挥其社会功能,体现出美学价值。社会美是年鉴美的核心和精髓。

年鉴内容的美,体现在年鉴文本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记述上,这种记述必须建立在真的基础上,建立在善的前提之下,年鉴文本内容美是真与善的和谐统一。

美即是真。年鉴内容的真实性是年鉴社会美的第一要素,是年鉴美的前提。一部优秀的年鉴往往是客观地记述社会生活诸方面的真实面貌,如果内容不真实,空存形式也就没有美感。因此,年鉴的社会美客观上要求年鉴所记载的资料信息必须从真实性的角度出发,如实反映现实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客观内容。然而年鉴的真实与地情真实不是一回事。地情真实是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它既丰富多彩,运动不息,原始粗糙,零星分散,有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真善美和假恶丑混杂在一起,因此它是年鉴真实的原料,为年鉴真实提供了一个基础。年鉴真实是对地情进行概括和提炼加工而成的正确反映客观实际的优秀品格,它不仅具有地情现象的真实;而且包含着事件本质的真实,既体现着具体事物的客观真实性,又反映着地情本质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现象和本质,偶然性和必然性相统一的真实。

而就我国目前年鉴所反映的内容现状来看。多是着力记载社会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采用的资料信息大多是正面的,但年鉴的社会美不单单表现在对美好事物及成就经验的记述上,也要鞭挞落后和丑恶,因为落后和丑恶也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实事求是地选载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政治鉴别能力和审美观念的资料,自然也就是一种美。如果年鉴一味反映的是正面的东西,很容易给人一种失真的感觉和印象,这种年鉴的美充其量是一种畸形的美。我国构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史无前例,只能在探索中前进。有巨大的成就,也难免有失误;有成功的经验,也会有深刻的教训;有大量美好事物的涌现,也不乏丑恶污秽现象的滋生。所以说,年鉴真实性就是立足于真实,以马列主义的唯物观,秉笔直书,从而创造和维护年鉴的社会美。善也可指年鉴的实用价值。年鉴必须符合人类社会的某些目的,对人类社会有用。年鉴具有为现实服务的价值和存史的价值。年鉴中所蕴藏的极其丰富的资料信息,可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服务。今天编纂年鉴,用就是我们的着眼点,也是我们的历史任务,如果说,要突出年鉴的特点,最根本的是突出用的特点,其他都是为用服务的,为现实的用,为历史的用,以及各种最广泛、最实际的用。所以年鉴应突出为现实服务的

实用价值。年鉴文本美的本质就是为现实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实现现代化服务。总之,年鉴编辑对年鉴资料信息的求真、求善是创造年鉴内容美的基础。但这种真与善还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美。从年鉴的实际编辑过程中考察。年鉴美总是产生于编辑实践活动中对真与善的一种积极肯定,在创造年鉴文本内容美的同时也观照出一地年度内的自然和社会之美。

二、地方综合年鉴的形式美

内容和形式是哲学上的一对范畴,内容是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的结构方式和表现形态,内容和形式是年鉴文本都具有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任何事物的美,都具有一种能够从精神上唤起人们愉悦的感性形式。美的内容必须通过这种感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年鉴美同样要通过唤起人们心情愉悦的感性形式来表达。年鉴的形式是指年鉴中显示年鉴内容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读者读年鉴文本与欣赏年鉴,首先接触的是年鉴文本的形式,然后才是内容。年鉴文本形式的美与不美,直接影响读者的第一审美形象。形式不美,不堪入目,吸引力差,自然会失去众多的读者。美的形式诉诸读者的感官,能满足人们的心理审美要求,使人们产生审美愉悦感。

年鉴形式美的标准有三:其一,年鉴的形式,必须为年鉴的内容而存在,必须反映年鉴文本的内容,必须与年鉴文本内容保持完美和谐的统一。因为年鉴的形式只有在充分反映年鉴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具备宜人性,这种宜人性才能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其二,年鉴的形式要符合形式美的规律。虽然年鉴的形式受到年鉴内容的制约,但这种制约并不是非常直接,非常严格的,它也会给年鉴的形式有相对独立的自由空间。这一点决定了年鉴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属性。从积极的意义上讲,年鉴形式只要不损害内容,它便可以以多种方式存在。年鉴的形式美相对独立的审美属性,要求构成年鉴形式美的物质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这些材料包括结构、语言、形态、色彩等。构筑年鉴形式美的物质材料,要符合形式美的对称规律、均衡规律、节奏规律。其三,年鉴的形式要具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征。年鉴形式的地方性特征,主要通过年鉴形式反映具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来得以体现。

年鉴形式美的内容主要包括内部结构的篇目、体裁与外部形态的语言、图照、装帧等组成。

(一)篇目结构之美

肖东发先生在《年鉴学概论》一书中指出:没有进行总体设计,没有研究框架结构,就说不上是一部年鉴。

审美价值较高的年鉴篇目,在宏观层次上应该是合理的,在微观层面上也应是适度的。要运用系统论方法,综合地去反映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

年鉴学作为一门科学,其篇目结构各地不一。这是因为各个地区是不平衡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自然地理、社会风俗等都不一样,只能大体有个体例。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没有特殊性就没有一般。同一事物之间内部也有其不同,如果在年鉴中看不到地方特征,年度特色,就看不出它的特点,结果是千人一面,没有了光彩。地方综合性年鉴,实际上就是每个年度(或几年)地方上的一部百科全书,入鉴内容要求材料全面,在空间上不能漏缺,即人们所说的横不缺项,在时间上又要纵不断线,注意时间的沿续性。由于年鉴资料性特征的要求,在框架结构上努力兼顾全面、系统和完整性,既要注意事物的内部联系,又要关照事物的外在关系。在设计总体结构时,就存在着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的问题。 个性即美,年鉴篇目必须透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年度风采,再现一地独一无二的个性美。年鉴篇目结构应该是一个宝塔的也是立体系统的工程结构,犹如巍峨的宫殿,楼台殿阁,廊檐蜂房,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部分对整体负责但保持自己的风格和一定的独立性,是属于整体的部分,整体包罗万象的部分,给部分以整体下的自主权,使部分自身、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形成一个默契协调的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这就是年鉴篇目结构的美学价值之所在。

(二)体裁之美

体裁美是年鉴体所显现出的独特的美。年鉴体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既不同于文艺作品,也不同于工作总结、新闻报道。它吸收、融化了记叙、说明两种体裁的特点,并以说明文为主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立文体。其主要美学特征是:直陈其事、直截了当地将事物最主要、最本质的面貌展现出来,不以情动人,不作人物描写和心理刻划。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让事实说话,寓观点于事实之中。这种文体赋予了年鉴坦诚、质朴而又含蓄之美。但年鉴体裁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年鉴是一味追求单纯的文体,将形式置于内容之上,而是牢牢建立在其认识、教育、审美功能之上。

(三)语言之美

年鉴语言美的追求,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意境美、哲理美。当年鉴编辑的感情与所记事物的客观思想内蕴和谐相处,相得益彰时,行文的意境就出现了。意境美有各种各样的美。雄浑高亢是一种美,秀逸清丽是一种美,淡泊志远也是一种美。因作者不同,记述对象不同,情、景或意、境的个性也就各自不同,所以意境美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对意境美的类型不能一律相绳,妄分高下,但意境有浅有深,意境美的浓淡千差万别。哲理美,主要体现在述体的文章里,如总述、概述、简况,闪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相关专业理论的睿智,剔透出个中发人深省的道理,便可以开拓人的视野、思路、人的精神。其美就美在事理结合,以理取胜,以理受益,用理服人,揭示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年鉴语言的表述:一要有质朴美,二要有简洁美,三要有动态美。笔者认为,年鉴语言的美学要求是一个复合体,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年鉴语言的美学原则是简洁、朴实、雅正。

(四)图照之美

年鉴的图照是年鉴外部形态美的重要内容。图照具有强烈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其内容丰富、形象的直观是文字所无法替代的。美的图照,要全面、系统、准确、科学地表达年鉴所要记述的内容,这是年鉴图照美的首要标准。图照所要表达的内容应具有纪实性、说明性、信息性,具有为现实服务和存史价值。年鉴的图照还要求符合对称、均衡、节奏美的规律。年鉴图照应该起到美化版面,调节视觉,诱发人们的审美情趣,与行文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使图照成为年鉴美的有机构成部份。

(五)装帧之美

年鉴是政府出版的大型综合性、资料性工具书,既是信息载体,又是传播媒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年鉴的认识和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不仅仅是向年鉴索要信息,也要求年鉴具有期刊的艺术性,在阅读年鉴中获得艺术享受。为此,年鉴装帧设计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既不能背离年鉴作为政府刊物严谨、端庄、平民化的主流要求,又要跟上时代审美潮流。质量上乘的年鉴,有丰富详尽的知识,加上精美的装帧,会给阅读者增加阅读兴趣,带来身、心、智、美的愉悦,备感读书之乐。

年鉴装帧不仅是解决年鉴形式美的问题,而且其本身就是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如果年鉴的装帧脱离内容,那么这本年鉴的装帧就是一种可以任意改换的外加物。年鉴装帧是以具体抽象的形态,表现装帧设计编辑对年鉴内容的抽象,这是年鉴装帧的特殊内容。不论它的构图用色是多么简练,只要它对年鉴内容是切合具体的象征,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时装表现,那么年鉴的装帧就是成功的艺术品。年鉴是具有独特文化学术的地情书,是汇集我国各地区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的全面、科学的年度地情资料信息,是严肃、科学的资料性文献,具有为现实服务与存史功能。装帧是年鉴外部形态美的重要内容。年鉴装帧应与年鉴的阅读、宣传、保存等审美、经济、实用价值相统一。年鉴的装帧美由年鉴的封面、书脊、扉页、版式等相对独立的审美单元所构成。

一部年鉴或一个系列年鉴的装帧是年鉴编辑对年鉴的各个部分、各个系列进行周密、细致的布局,要对年鉴的装帧进行美学构思,将其各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或系列,使其的外形具有和谐的美感,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