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学史(精选5篇)

  • 近代文学史(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目前指导中学历史教学的是1990年修订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但该大纲中关于中国近代现代史教 学内容与现行的《中国近代现代史》课本比较,是不协调的,大纲起不到指导作用。因此,有的教师干脆用高 考《考试说明》或会考纲要来指导教学,这对于高二文科教…

近代文学史(精选5篇)

近代文学史范文第1篇

人教社历史室编写的《中国近代现代史》,在高二年级使用,今秋进入第四轮。如何用好这套教材,已有 多人论述。笔者现就高二文科班如何教学《中国近代现代史》谈些粗浅认识,作为抛砖引玉。

一、以新编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精神指导教学

目前指导中学历史教学的是1990年修订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但该大纲中关于中国近代现代史教 学内容与现行的《中国近代现代史》课本比较,是不协调的,大纲起不到指导作用。因此,有的教师干脆用高 考《考试说明》或会考纲要来指导教学,这对于高二文科教学来说都是不合适的。新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历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尽管要到2000年才正式在全国普遍使用,但其基本精神,对现 在的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也有指导作用。从“新大纲”中国近现代史部分教学目标来看,其基础知识分为近代和 现代两部分,每一部分都包含起讫时间、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几条主线(近代史分“屈辱史”、“抗争史” 、“探索史”、近代工业、科技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业发展等方面;现代史部分主要是新中国的成立、社会 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等方面内容)。就教学的重点来说,“新大纲”侧重在中国近代 爱国救亡思想发展的脉络和规律、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曲折进程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形 成过程。就具体内容来说,加强了对近代史上若干政治运动和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如有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的重大斗争,都点明是在反动势力镇压下遭到失败;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革命中的领导作用和中国 革命在世界上的影响。如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过去一度提‘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 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武装力量,是坚持团结、坚持抗 战、坚持进步的中流砥柱与抗日的中坚力量”;“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此外,还有 些是现行课本中未提的,如“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另外建国后的外 交成就放在各个时期内容中,而现行课本是集中的,这更能说明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与一国国际地位、外交成 功的关系。“新大纲”对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也分别作了比较具体明确的阐述。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并结合现 行教材和学生实际,予以贯彻落实。笔者对新编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学习是初步的,对其精神的理解比较肤浅 ,不妥之处请同行指正。

二、抓住中国近现代史的编写特点进行教学

《中国近代现代史》与以往有关教材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区别:每章开头有一段引言;课文分正文和阅读 两部分;图表与文献资料数量大幅度增加;除练习题外每章节都有较高难度的思考题;注释中介绍了一些不同 学术观点;加强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因与结果的分析等。现从中抽出三方面分析说明。先说“引言”,主要是 介绍本章内容的时代背景、特征与历史阶段。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近现代史更是与世界形势分不开 ,这是因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的大门,中国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世界变幻的风云波及到中国, 中国近现代历史必然要打上那个时代的印记,具有那个时代的新特征,教学中必须有机地将这些背景、特征与 史实联系起来。如1994年高考第42题“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18世纪法国启 蒙思想相比,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为什么?”答案中“力图改变中国现状”之说教材里没 有,但如果将此说剖开,便会发现要改变的是“民族危亡”这个现状。从时代背景、特征思考,由“民族危亡 ”必然想到中国人民的斗争要求,而这一要求必然会指导着爱国各派的思想和行动。其次思考题,教材编写说 明中言明是“高一个层次的练习”,其难度超过会考要求,加之它多数就原材料而问,又重因果分析,这正是 我们高中历史教学需要加强的内容。一堂课有几道思考题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也便于学生辨明一 些理论问题,思考和掌握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更何况近年某些高考题就直接取自教材思考题,如高考1995 年第9题“‘问题’与‘主义’之争实质”,1996年第44题第2问洪仁gān@①“对外态度”,分别 是上册教材第九章第二节和第二章第二节的思考题。再次是不同学术观点的介绍。教材有11个历史问题以注 释形式介绍了其不同的观点,其中“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问题,注释说明为“史学界有三种观点”,并分别 列出,比照课本细察便会发现编者持的是第三种观点,据此我们可让学生从中学会对历史的分析阐述。另外教 材中的思考题“有人说:‘中国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想一想,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也可从肯 定与否定两个不同角度来分析。此类问题要求学生大胆发现、逻辑严密地论证,能够自圆其说,象1996年 高考第47题评分说明中所提到的那样“言之成理并有正确说明”。

三、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学法指导

高二文科学生近期的直接目标是参加高考,从这个角度说高二、高三是一个整体。《中国近代现代史》是 文科学生学习历史的第一部分内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重要的是走实走正第一步。走实— —在知识、能力等方面为高三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走正——掌握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将学 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作为一个知识信息传播者,讲授显得不可或缺,但必须有 “度”。因为一节课对于师生来说,时间、精力是常量,讲授时间以全课的1/3或稍多一点为宜。起始阶段 作引发铺垫性讲授,提供给学生广阔的知识背景,打开学生的思路;新授阶段作剖析释疑性讲授,使学生茅塞 顿开,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结束阶段作总结强化性讲授,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并贮存于大脑中,达到 巩固记忆的目的。此外,教师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者,他要指导学生看材料、理线索、记笔记等,并使其 学会归档整理,单元总结,他还要设计组织教学全过程。知识巩固、能力提高离不开练习,教师要精心设计题 目,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课内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是一 成不变的。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认知能力的增强而渐呈剪刀式变化,学生认识主体作用越来越大,这时教师 就要不断变更教学方式,逐渐加大教学中学生自学比重,多用启发讨论型的教学方法,以好的教学问题引发学 生兴趣,使其产生急于解答的期待心理。解题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可以逐步养 成主动探求的学习习惯。由于此类思维能力题有一定难度而不宜过多,每课只能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几个问题 ,以便于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讨论中错误提法在所难免,但其中也不乏大胆合理的成份,这应该得到赞 许,在此基础上教师紧接学生错误思路阐发两句便嘎然而止,像一石子投入平静的湖水激起层层波澜,引发争 论、

思考,最后答案渐趋一致、普遍认同,问题教学也告完结。然而这种问题教学,学生个体认识虽有了表现 机会,但登台亮相的大多是优生或中等生而不是全部学生,应该说刚开始进入文科班的学生基本上是在同一起 跑线上,差异较小,即使真有较大差异,但要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在教学的 时间、方法上,甚至要变过去的溺爱优生为偏爱差生,以谋求应试与素质教育的和谐统一。美国教育家布卢姆 根据其实验研究提出了一个命题:只要学习得法,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优等生的学习水平,那么怎样才能使 学生学习得法呢?

学生学之得法源于教师导之有方。学法指导是我们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这里主要谈谈思路教学与 主要记忆方法问题。1.思路教学:首先教师要提供范式,以《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二章思考与练习 为例:①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要求讲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重大变化, 说明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历史与古代史的诸多不同,从而明确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②“与以往农民战争 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哪些新特点“先要回忆以往农民战争有哪些共性?太平天国运动如有相同或相似的则 不需回答:再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个性”,如与以前的起义近似则舍去,余下的即新特点。其次,要求学生 答问时口述思维过程,使思维外化,让内隐的思路变得可以感知,这实际上就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指导。 2.几种主要的记忆法:①歌谣记忆法:《天津条约》内容多,可将其编为四国签约在天津,外国公使驻北京 ;增开10处作口岸,外船航行各口岸;游历经商加传教,鸦片合法四国笑;英法军费各二百(万),赔偿英 商又二百(万)。②谐音记忆法:多用于人物类。如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创立的左右江根据地,可想象为 邓政委敢与“左”、右倾错误作斗争等。③联想记忆法:多用于易混内容。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三大、十四大召开时间可记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开于1978年,将1978后两位数互换就成1987, 这正是十三大召开的时间,从三中全会召开,我党在走过14年后召开了十四大(1978+14=1992 年)。④排序记忆法:适用于强调先后的一组历史内容。如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发生时 间分别为1911、1913、1915、1917年,其规律是每隔两年发生,尾数为自然数的奇数,其发 生地分别在湖北、江西、云南、广东,记忆时颠倒过来即为“东南西北”。⑤浓缩记忆法:多用于并列式内容 。如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可简记为“一化三改造”。⑥路标记忆法:记住一些里程碑性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 将其他事件放在由它们构成的时间段中,如党的成立是1921年,由此推断“是中共领导的爱国运 动”的提法不正确。⑦常识记忆法:了解一些常识有助于记忆,如近代商埠一般都不是在以其名称命名的条约 中开放的,如南京、天津分别在《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开放的。以上七种只是一些常用记忆法,类似 好的方法还很多,因篇幅所限不一一列举。应该指出的是学法指导的根本目的是“教是为了不教”,方法要因 人而异,每个学生细加总结、发现,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好方法,从而达到“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 能合度”的水平。果皆如此,何愁教学质量不提高呢?!

近代文学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日本文学史;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创新思维

日本文学史是高校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各学校都很重视。但很少有学者归纳总结教学方法,绝大多数学校采取的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参与的机会少,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分析能力。

笔者在大学教授日本文学史,一直以来运用的也是单纯讲授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少参与其中。笔者把自己准备的讲义教案和平时积累的知识拷贝进学生的脑海里,学生只顾做笔记,没有人提出异议。然而,期末考试的结果并不理想,面对需要自由发挥的小论文题型,学生不知从何处下笔,很多人仅能列举文学事件,个别学生能够围绕题目展开论述评价,但基本上都是在默写课堂笔记,缺乏独特的见解,更不用说创新思维了。这种教学模式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特别是通过给1990年后出生的学生上课,笔者深感必须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而且时间非常紧迫。

90后大学生,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沉迷电脑网络,关心新事物,热衷于挑战新领域,有常人看来另类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模式,不愿意走寻常路,并且极力表现自己的个性。因此他们在学术领域的创新是极有可能的,也是值得期待的。作为任课教师就应该尽快帮助学生启动创新思维,为他们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

此外,未来在日企工作决定了学生要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现阶段以及未来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在日企长期从事专职翻译的越来越少,多数人被要求兼做行政、企划、人事、总务等工作。这就要求毕业生成为一名既懂外语又具备创新思维且能单独负责一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根据毕业生的反馈信息,能够独立策划,关键时刻还能充当翻译的职员会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企业的领导层会及时放权,给职员施展才能的空间。课堂教学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的经验,不能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日本文学史正是这样一门可以自由发挥的课程,学生可以充分展示想象力,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

日本大学的国语系同样开设日本文学史课程,其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借鉴:由导师带领研究生按照研讨会的方式授课,或将讲义内容分为若干章节,由学生讲解评述,导师补充点评。这就需要学生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如查找资料,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撰写提纲等。导师的职责是推荐参考文献,主持研讨会,对学生发表的内容进行指导和评价。这样做可以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由课堂教学的“配角”变身为“主角”,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分析能力以及口才。

笔者所在的廊坊师范学院日语系是一支重视教学并且能兼顾科研的优秀青年团队,包括笔者在内,专门研究日本文学的教师有两名,其他教师对日本文学也很精通。所以由笔者担任项目负责人,同几位同事组成课题组来进行日本文学史课程的教改。首先课题组重新修订教学大纲,然后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专题分类,接下来分配各自的工作:项目负责人承担每一章概况部分的讲授任务,并负责课堂录像,主持研讨会和总结评价,课题组成员每人负责指导几名学生,纠正他们的发音,指导他们查阅资料,组织小规模的发表讨论练习,让学生找感觉,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近代文学以小说创作为核心,出现了夏目漱石、森鸥外、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等享誉世界的文学家,所以小说部分的专题讲解是日本近代文学史课程的主要任务。把讲台交给学生是本次教改的关键,按学生学号顺序分配工作,每位学生负责一两位作家的讲解。这种做法可以避免发生误会,有的教师总是给成绩好的学生更多机会,而成绩差的学生常被边缘化,时间久了他们会自暴自弃,对该课程和任课教师产生排斥心理。笔者只是建议学生要擅于运用自己的强项,展示出自己的特色,对讲解方式不做要求和限制。笔者对日本近代文学的概况进行了讲解和论述后,正式开始以学生为主讲人的专题课程,并为他们录像(录像既为了保存教改资料,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看回放来纠正自己的仪态和发音)。第一位学生的表现就超出了笔者预想:她负责讲解两位写实主义文学的先驱——坪内逍遥和二叶亭四迷,幻灯片制作的非常精致,还从网上找到了作家的照片(插入图片可以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内容很丰富且有条理,主次分明,将重点放在了对二叶亭四迷的介绍上(二叶亭四迷的《浮云》被誉为日本近代文学的出发点),分为简介、生活经历、作品介绍等几部分来讲解,然后着重介绍了《浮云》。讲解结束后其他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一些学生还指出了主讲人的优点和缺点。接下来笔者提出一个问题:“浮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她回答说,女主人公阿势思想左右摇摆,就像游弋在其他人物之间的一朵浮云。这是她通过精读作品得出的结论。笔者提示说,如果再仔细阅读,就会发现在明治初期的社会背景下小说中的四个主要人物都像是浮云,只是存在程度上的差异。随后笔者从《浮云》中选出一些精彩的篇章段落给学生朗读,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品味日本文学的特色,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也是有意尝试将日本文学史课和日本文学选读课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研究不脱离作品,有助于将来毕业论文的撰写。几位学生还谈了对《浮云》的看法,有的人欣赏二叶亭四迷的创作风格,觉得写实性强,但也有人表示作品读起来很压抑,不如中国小说看起来爽快。学生们讨论得很热烈,可见大家课前都做了准备,最后笔者对整堂课进行了总结。之后的几位学生发言各具特色,而且在笔者的引导下,他们越来越重视对作家代表作的分析。其中一个学生在讲解尾崎红叶的《金色夜叉》时,播放了一段视频:一个美少女伴随着动听的音乐讲述小说的精彩片段。由此可见90后学生对新媒体的热衷,这种创新式的做法值得发扬和推广。学生在论述作家作品时,能够不循规蹈矩,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有些想法与传统认识大相径庭。虽然一些观点缺乏足够的依据,但是这种创新思维应该受到鼓励。该学期的日本文学史课程进行得非常成功,学生普遍认可这种教学模式,评教成绩很高。

课题组将这种教学模式命名为“TJXT”,即T团队合作、J教师主讲、X学生课堂发表、T讨论及总结。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利于整合教师和学生的智慧,展现团队精神,培育创新思维。授课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由于时间有限,名作赏析内容所占比例较少;学院图书馆日文版日本近代文学图书资料偏少;多媒体教室电脑病毒多;学生的词汇量、语法水平以及阅读能力有待提高。另外“TJXT”教学模式简单可行,实用性强,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可以作为今后全校公选课的授课模式。日本的文学作品是我们了解日本人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学包罗万象,学习日本文学不仅可以了解日本的文化,而且可以了解日本的政治、经济、历史、国民的心理和性格,做到知己知彼,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近代文学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大学生;历史文化意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国家为当代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旨在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懂得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与此同时,也在于提高大学生对近现代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和明确自身的历史方位与历史使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大学生历史文化意识的培养:一是在讲解历史事件过程中,渗透历史思维,让大学生明了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培养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二是在评价历史人物过程中,分析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思想的生成和行为的抉择,做到知人论世、论世知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大学生科学判断历史文化发展潮流的意识;三是通过对近现代中国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总体上的理解和阐释,提高大学生对历史文化发展的整体认知能力,培养大学生正确把握人类文明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和素质。

一、讲解历史事件,渗透历史思维,培养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事件的讲解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因为历史事件是指历史上发生的事件,特别是指对于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事件,它们是历史长河在奔流过程中掀起的巨浪,有的可以给后人留下不可磨灭的水灾场面和先人救灾过程中的感人情景;有的可以给国人记忆内存中留下精彩的瞬间和赏心悦目的画面;有的不仅可以改变河流的流速,而且可以改变河道,进而改变历史河流的方向。

因此,在讲解中国近现代历史事件过程中,要注意向大学生渗透历史思维,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例如,在讲解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俄战争、抗日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时,要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西方列强和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要明了是列强的武力入侵才使中国由古代千年的繁荣堕入近代百年的沉沦,与此同时,更要铭记一代又一代的先进中国人在反抗外来侵略过程中所展现的民族气节、爱国精神和抗争勇气。在讲解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时,要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要明了是封建统治阶层的愚昧和落后才使中国人民积蓄的反抗力量得不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更要铭记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残酷统治过程中所展现的救民情怀、奋斗智慧和革新精神。在讲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和的失败探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辟等重要历史事件时,要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明白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使中国由近代百年的沉沦到现代一个甲子的辉煌的历史征程,与此同时,更要铭记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展现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这样,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事件准确、具体和生动的讲解,帮助当代大学生了解历史的真相和熟悉历史的细节,不断锤炼大学生历史的思考力,逐渐形成历史思维的素养。并且,能够使大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明了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明白自身所担负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懂得运用历史思维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分析历史人物,培养大学生科学判断历史文化发展潮流的意识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因为历史人物,是历史的主体,也是文化的主体,更是历史文化的主体。具体说来,它既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也是历史事件的主要操作者和践行者,更是历史文化积淀与形成过程中的主体。特别是那些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起过重要影响或关键作用,在历史的海滩上留下足迹,对历史起推动或阻碍作用的人物更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分析的。而且,在分析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过程中,要明确科学分析的基本原则。首先,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其次,要运用矛盾的眼光来透视历史人物,准确把握其思想品质和修养气节等个性特征,以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再次,要利用阶段论的方法,以时间顺序为坐标,把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分成不同时段,逐段分析和评价其功过?是非。

因此,在客观而公允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过程中,要分析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思想的生成和行为的抉择,做到知人论世、论世知人,培养大学生科学判断历史文化发展潮流的意识。例如,在分析和评价道光皇帝、咸丰皇帝、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晚清最高统治者时,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从阶级分析的理论出发,分析在人类历史文化形态发生剧烈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晚清统治者昧于世界大势,为维护其王朝帝国的残酷统治,大开历史倒车,其腐朽僵化的思想则最终导致了没落的结局。在分析和评价林则徐、魏源、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等晚清官僚和士大夫时,要透过历史的惯性体制和时代的变革机制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原理,分析和评价这些官僚和士大夫既有为老帝国和传统文化辩护和救赎的本能,也有自身在面对西方军事、政治、文化等挑战中的无奈、挣扎和追赶,并为后世留下不少生动而令人慨叹的样本,甚至有的成功地实现了从晚清士大夫向民国知识分子的角色转换,成为纵通古今、横贯中西的硕儒巨擘。在分析和评价孙中山、和邓小平等历史伟人时,要科学地把握他们的思想品质和修养气节等个性特征,并且详细分析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把他们一生为实现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共同富裕的光辉创举和他们所作的思考和形成的理论学说完整地加以整理和阐释,为我们培养大学生科学判断历史文化发展潮流的意识提供历史?启迪。

三、通过对历史各领域知识的整体理解和阐释,培养大学生正确把握人类文明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和素质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各领域知识的整体理解和阐释也是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因为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包罗万象,涵盖各个领域,诸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人文、科学、艺术、自然、生态、人口、资源、环境,等等。历史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与脉络。而中国近现代史则是近现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欺凌并奋起挣扎抗争的记录和总结,也是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不断发展变革的记录和总结。

当今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伸和扩展,与此同时,更是对近现代中国的承接和创生。竺可桢曾指出:“大学犹海上之灯塔,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蔡元培也曾倡导“教育要指导社会”,其在五四时期主政的北京大学更是成为批判封建宗法君主专制文化,提倡民主、科学,成为中国思想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发源地,并催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从而影响了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走向。中国共产党人在风云变幻的时代里,更是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为解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为完成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共同富裕的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而勇当历史重任,积极履行崇高使命,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并最终把象征人类文明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入中国,从而使当今的中国人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踏步地奋勇前进。

综上,只有通过对近现代中国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总体上的理解和阐释,才能培养大学生对自己的祖国怀有最深厚的感情,并能够正确把握人类文明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0修订版)[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袁广林.引领社会:大学第四职能[j].现代教育管理,2011,(1).

[3]吴星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哲理性语言的艺术魅力[j].辽宁教育研究,2007,(10).

[4]陈少武,苑宏光.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世纪桥,2008,(12).

近代文学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四川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是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它与一般政治理论课不同的是,具有政治学科和历史学科的双重学科性质,在一些人看来具有枯燥说教的特点,不易引起大学生的注意和共鸣。而在教学中将地方历史文化的突出特点融入到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当中,以学生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为切入点,将已经逝去的历史重新拉回到现实语境之中,使他们仿佛置身其中,消除历史的隔膜感,感悟历史的真谛。这样既能极大地调动大学生对家乡历史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本知识,丰富课外知识,提升他们爱国爱乡的情感,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本文拟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运用的价值、路径、原则等问题,略作探讨。

一、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教学中运用的价植

(一)增教学之亲和力,长教学之实效。

《纲要》这门课的教学功能主要不在于简单的历史知识传授,而是要通过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讲解,揭示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使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修养,更好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那么,怎样才能通过《纲要》 课知识的学习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笔者认为增强“纲要”课教学的亲和力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要增强教学的亲和力,除了教育工作者个人的因素(比如人格魅力、语言艺术、恰当的教学方法等)外,知识本身的吸引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又当如何增强知识的吸引力? 我们认为,如果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贴近他们的生活,这样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更具有吸引力,他们也才愿意主动去了解并进一步学习。而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引入《纲要》课的课堂教学就是让课堂知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地方历史文化大都源自于学生土生土长的地方,某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就出现或发生在他们所在的村庄、乡镇、城市或者学习、生活的地方,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从情感上说极易接受,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对这些历史内容有一定的好奇和亲近感,他们一般也愿意了解和学习这些历史。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本土史料进行教学 ,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对教学内容的关注,自然就可以增强教学的亲和力。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欲放眼天下,应心怀乡土”,爱国主义并非空泛的口号,爱家乡是爱祖国的第一步。早在1987年6月,《全国乡土教材工作会议纪要》就已指出,研究地方史,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改变教育脱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实际的状况,使教育更好地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热爱家乡,眷恋故土,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共同具有的一种心理特征。人们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总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因而对自己家乡古往今来的历史也就必然会格外偏爱。许多当地的历史传说、历史名人、历史事件等不仅被载入了历代编篡的地方史志和学者、文人的笔记、小说中,而且还在广大民众中世代口头传承,历久不衰。这种心理特征和地方文化氛围,也必然会影响到青年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知,可激发学生的乡土情感与爱乡情操,使爱国主义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感知的东西,有助于学生达到由爱乡到爱国的感情升华,使大学生增加理国主义精神。

(三)激发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兴趣。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各地都有独特的风俗民情,都有值得敬怀的历史人物和值得瞻仰的历史遗址。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学生往往对家乡的人、事、物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在“纲要 ”教学时适当补充介绍一点地方史料,会使学生感到格外亲切,这样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不再是遥远的、不可触及的、故纸堆中人和事,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现实”的存在。因此,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一点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不仅可以从情感上缩短学生与教材内容的时空距离,而且还能起到由此及彼的作用,比较容易引导学生把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积极情感和兴趣转移到对整个教材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上,这样自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兴趣。而且《纲要》教材内容是从整体上阐释中国近现代史,使大学生做到心中有全局,如果通过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再截取整体历史中的局部进行解剖麻雀式的深入研究,则有助于训练大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走出书斋近距离地观察、思考历史与社会,有助于大学生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

(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为切入点的学习,要求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要迈出大学校门,到社会中感知、搜寻研究素材,这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功能就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纲要》教学中也要把说和做、坐而论道和起而行之结合起来。在和社会的深度接触中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通过细微处体悟历史,使大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对人生和社会认识的偏差,避免“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现象。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使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能够传承本民族乃至全人类的优秀文化,以创造性的贡献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成为一个合格、优秀的“社会人”。因此,大学生除了学习各专业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锤炼其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贡献社会的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时刻不忘了解历史、研究社会。在《纲要》教学中,教师通过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从认识学校或学生所在地域社会的历史中感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利用本土资源,为广大学子搭建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大舞台的桥梁,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理论课教学之中。

第一,导入式教学。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场白精彩与否是这堂课成败的第一个关键,如何导入新课显得至关重要。以地方历史文化导入新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人和事,吸引学生高度的注意力,随着教师的引导走进历史的时空。如在讲授综述“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时,以学生所熟知的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引入,再到迄今为止最古老、最先进、最科学、最生态和谐的,仍然继续使用的都江堰无坝水利工程;以蜀文化的发源、内涵、影响,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后逐步扩散到整个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由此起到抛砖引玉之实效。

第二,穿插式教学。在讲授教材具体内容时,可不失时机地将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本土人物和本地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穿去,以此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认同感,这是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课堂之中的主要教学方法。如讲维新运动时联系“戊戌六君子”中的四川人杨锐、刘光第的生平,说明戊戌维新的领导人基本上是一批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的书生,他们大多饱读诗书,忧国忧民,学问渊博,具有政治热情抱负,却缺少谋略和政治经验及才干,这是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由此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分析维新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以及经验教训。如讲辛亥革命的爆发时,必然会谈到四川的保路运动,这时就可联系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在成都人民公园内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在简述这一运动发生、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从而深刻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又如,在讲到土地革命战争时就可联系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也可加深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理解。

第三,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可配合教材内容,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有关地方历史的录像片段,往往能做到形声并茂,更易引起学生共鸣,使教材内容生动化,起到震撼学生心灵作用的目的。如放映电视剧《民主之澜》中的一些视频,以本校创始人张澜的生平为切入点,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和派团结合作、共创新中国的历史,深刻揭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知识分子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政治和社会理想 。

(二)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实践课教学之中。

、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等。《纲要》课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生动的实践性。其实践性最主要是通过深入社会生活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来体现。

第一,参观访问教学法是最为学生喜欢的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教师可结合课堂中讲述的地方历史相关内容,有选择性地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参观、考察、访问有关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活动的遗址、博物馆、纪念馆 (碑),或现场讲授,让学生自己接触第一手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历史材料,亲身感受历史,体会到历史的真实性。参观访问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并写观后感等。如在讲到抗日战争一章时,由于日军未进入四川,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觉得有距离感,这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个人或班级组织参观位于成都市大邑县的建川博物馆,其抗战博物馆系列建设有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不屈战俘馆、川军抗战馆等分馆及抗战老兵手印广场和中国壮士群塑广场等。它们以历史照片、资料、实物、文献以及场景复原或实景景观等方式陈列,生动展示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根据地战场的抗战,以及人民群众自发的抗日斗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为抵御外辱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尽管当时的四川是居于抗战后方,但仍然提供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前往前线,为八年抗战做出了特殊贡献。实践证明,本校学生虽绝大部分是四川人,但对川军抗战所知甚少,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于全面抗战的理解。

第二,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对集中地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指导学生对地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物古迹、历史作品、历史材料、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等不同的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然后撰写小论文或考察报告。既可独自承担某一专题,也可以几个同学组成小组合作完成某一专题。如四川及四川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贡献、抗日战争中的川军抗战、红军长征在四川等。学生通过设计课题、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获得了对历史和社会的直接感受,学生对教材相关内容的学习得到深化和活化,从而达到 “通过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进入历史世界”的目的,也有利于大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

四、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中运用的原则

(一)适度性原则。

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教学时要处理好与核心课程资源的关系,不应喧宾夺主。《纲要》课所使用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及其 “学习参考文献”、“疑难问题解析”等参考资料,才是其核心课程资源。核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是进行教学的基础。因而,在《纲要》课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和主要的应该是《纲要》教材及参考资料的开发与利用 。部分地方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只能处于《纲要》课课程资源的辅助地位,且应该从属于核心课程资源;加之《纲要》课课时有限,所以,在《纲要》课教学中,开发与利用部分地方史资源应该注意一个“度”的问题 ,过多过烦 ,连篇累牍 ,严重偏离教材内容,不但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反而会扭曲 《纲要》课程的性质、功能和教育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发与利用地方史资源前,熟悉和掌握地方史料的具体内容,寻找与教科书的结合点,对与教材相关的地方历史加以适当选择,避免盲目性。

(二)针对性原则。

面对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究竟哪些资源才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才是有利于《纲要》课的资源,如何取舍?笔者认为主要应该遵循以下两方面的筛选标准。其一,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必须有利于《纲要》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叙述和分析,帮助大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据此,在《纲要》课的教学中,地方史资源的运用应该紧紧围绕 “两个了解”和 “四个选择”进行筛选。其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必须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纲要》课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它们贴近学生,对学生具有亲和力,对学生的感染力极强,而在大学学习期间,学生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运用不当将有违《纲要》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因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运用于《纲要》课教学时,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种亲和力,有针对性地采用能够弘扬爱国主义,能够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资源;并帮助他们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促使其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为将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整体性原则。

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纲要》教学时,要有全局意识、整体观念。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但它具有地域特征也毋庸讳言。因而我们在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时,不能仅就事论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要能见微知著,一叶知秋,注重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帮助他们深刻领会四个选择的必要性与正确性。简而言之,我们应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视野下,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运用于《纲要》教学;使学生透过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感知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进一步体会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

综上所述,在《纲要》课教学中合理使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感受,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升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但是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运用必须注意针对性和适用性,否则会适得其反。只有达成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纲要》课的课程教育价值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0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EB/OL].http://moe.edu.en.2005-03-09

[3]齐熙泽.实践性地方教学资源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2)

[4]韦泽.乡土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史教资料2010(07)

近代文学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湖湘女性文化;实践教学;社会性别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11-03

湖湘女性文化是湖湘女性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尤其是在中国近现代的妇女解放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域文化,具有地域文化和性别文化的显著特征。湖湘女性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现代学科分类的角度可以划分为湖湘女性哲学文化、湖湘女性政治文化、湖湘女性历史文化、湖湘女性教育文化、湖湘艺术文化等类型。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特点和女大学生心理特点,本文仅主要讨论湖湘女性伦理、政治、教育文化资源在《纲要》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实现机制。

一、湖湘女性伦理文化资源在《纲要》中的运用

目前,《纲要》课程是从全国的视角来安排的,但地域性与全国性互相依存。[1]在《纲要》中引入湖湘女性文化元素,具有多方面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就其教育教学价值而言,主要是:第一,有助于创新教学模式,提高《纲要》教学效果。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湖湘女性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拓创新“以实践育人”、“以行动育人”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纲要》教学效果。第二,有助于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女性教育合力。我校《女性学》课程仅设一章讲授《女性与历史》,《纲要》融入湖湘女性文化可以更具体、更全面地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对女大学生开展社会性别教育,与《女性学》课程教学、女性文化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从而形成全校范围的教育合力。第三,有助于推动课程改革,实现高校育人功能。女子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性别教育相结合的紧密程度,这与其说是教师社会性别意识强弱的问题,还不如说是教师对学生诉求是否足够尊重的问题,因为据笔者的观察,让学生自行选择说课、演讲主题到《纲要》课堂中来展现其实践活动完成情况,差不多有一半的学生会选择女性历史人物或跟女性有关的历史事件。在女子院校《纲要》教育教学中首先取得引入社会性别视角,融入先进地域性别文化,消除《纲要》教育教学中的性别盲点的成功经验,促进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联动和配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也可以为男女混校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有益借鉴。分而述之,湖湘女性伦理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尤其是湖南近现代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心怀天下的大爱情怀”、“男女平等的性别意识”等精神特质[2]。通过《纲要》教育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和整合湖湘女性伦理文化资源,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产生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驱动力和鼓舞力,产生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发挥湖湘女性伦理文化的精神引领和文明传承的教育价值。在女子院校《纲要》教学中融入湖湘女性伦理文化成分,可以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生活体验相结合、思想教育与社会锻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内实践教学可由教师随堂组织湖湘女性伦理文化的内化性实践活动,如以“发扬湘女精神,实现民族复兴”为主题的演讲赛、读书心得交流会、讨论会、辩论会、历史剧表演、历史情景模拟等活动。课外实践教学可利用学生的课外生活及节假日时间,围绕阅读文献(如《湖南历代女杰传略》、《湖南女士诗钞日记》、《向警予文集》等)、观赏影像(如《雪花秘扇》、《相伴永远》片段等)、湖湘女性文化德育基地(如向警予、唐群英纪念馆等)实地参观和专题访问等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感知性实践活动。试举两例,其一,借鉴电影《辛亥革命》以秋瑾上断头台作片头的方式,导入《史纲》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的教学。可用秋瑾的话引起学生的课堂讨论:“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秋瑾始。纵使世人并不尽知革命为何,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番赴死,正为回答革命所谓何事,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然后教师再进行小结,让学生领会湖湘女性的“心怀天下的大爱情怀”,以实现湖湘女性伦理文化的历史教育、道德潜化及民族与国家认同等功能。其二,在学生参观唐群英故居和纪念馆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可将唐群英大闹参议院作为一个理论教学案例引入第三章教学之中。通过本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切近地体会南京临时政府的社会政策及其局限,辛亥革命在促进社会风俗变革,人们思想解放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等重要内容;也可以让学生体会湖湘女性“男女平等的性别意识”,体会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中国近现代革命进程紧密相连,命运相依的关系,体会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有别于西方国家女权运动的本土化经验。

二、湖湘女性政治文化资源在《纲要》中的运用

湖南是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的起点之一。缪伯英、、向警予、蔡畅都是我党早期的女党员、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实践者和领导者,她们虽然都是湖南人,但她们的职业生涯不局限于湖南,而是立足整个中国革命,因而对中国妇女乃至全世界妇女的思想觉悟的开启具有极大影响。[3]时至今日,湖湘女性政治文化仍可以为当代女大学生提供难以替代的学习资源。在《纲要》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案例分析、视频观赏等方法,充分运用湖湘女性政治文化资源,让女大学生加深对三湘女杰结合民族解放运动实现妇女自身解放的历史经验的了解”,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信念。在讲授《纲要》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可用缪伯英的大学生活作为个案来展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实践。缪伯英于1919年7月考入北京女高师理化系,1920年底先后加入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成为中共第一位女党员,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党支部第一任书记,1922年负责“北京女权运动同盟会”的工作,“1923年起,缪伯英又开始负责中共北京区委妇女部的工作,同时参与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事宜”[4],1924年大学毕业回长沙从事革命活动。此案例可以启发学生从缪伯英矢志共产主义,力行女权运动的事迹中深刻体会在大学时代怎样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怎样树立积极参与的政治文化态度、性别政治意识及行为模式,怎样运用自己的知识多参与社会实践,多做有益于民众福祉的社会工作。

三、湖湘女性教育文化资源在《纲要》中的运用

湖湘女性教育文化根植于湖南女子教育事业的近现展历程之中。湖南女子教育发端于时期,发展于辛亥革命时期,复兴于新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每每得时代风气之先。其中也涌现出秋瑾、唐群英、葛健豪、向警予、蔡畅、曾宝荪等一批教育人才群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湖湘女性教育文化资源,将两性和谐、“四自”精神等先进性别文化观念,全方位地渗入到《纲要》实践教学的全过程,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鉴于目前《纲要》专题教案中很少运用,甚至从未运用过女性历史人物作为教学案例的事实,本文不厌其烦再提出一个案例以作参考。“革命妈妈”葛健豪年近五十时开创祖孙三代五人求学长沙的一时佳话——葛健豪进了湖南女子教员养习所,长女蔡庆熙进入长沙自治女校,三儿子蔡和森就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三女蔡畅入了周南女校,小外孙女刘昂也进了周南女校幼稚班。[5]毕业后创办“湘乡县第二女子简易职业学校”,自任校长。1919年底她更以55岁高龄和子女们一道远涉重洋赴法勤工俭学,进入蒙达尼女子中学学习法文,并学习马列主义书刊。本案例通过四位中央委员的革命妈妈的事迹让学生体会湖湘女性教育文化从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两方面,以文化传递—继承、传播—弘扬、选择—提升、创造—更新等方式对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教”、“学”无定法,湖湘女性文化资源在《纲要》中的运用都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灵活运用并相互贯通。进一步说,通过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各地高校精选优秀地域女性文化资源适度融入《纲要》教育资源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不失为一条在社会性别文化观照下消除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别盲点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进.地域历史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价值与运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8,(10):73.

[2]罗婷.湖湘女性文化与创新型湖南建设[N].中国艺术报,2012-5-16:008.

[3]邓小波.她们都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N].中国妇女报,2011-6-29:A03.

[4]李志英.北师大党组织是如何创建的[N].光明日报,2011-6-1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