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文化(精选5篇)

  • 文学与文化(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学校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学校文化主要体现在高层管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上。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办学规划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学校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性、引领性的作用。教师教育永远是基础,是关键…

文学与文化(精选5篇)

文学与文化范文第1篇

学校文化包括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学风、传统习惯、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高校学校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信念目标、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灵魂,是办好大学最为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推进文化自觉的过程中,学校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校园文化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校园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文学、书画、文艺、体育、公益事业等社团活动。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人际关系、生活方式,校园文化是常新的,是在学校文化指导和社会文化影响下,也受学生自我现代意识的驱动,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它激发青年学生的激情,唤起青年学生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

学校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学校文化主要体现在高层管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上。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办学规划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学校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性、引领性的作用。教师教育永远是基础,是关键。学校文化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学校文化形成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甚至舍风,尤其是学术传统等更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相沿成习、代代承传着。

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就是我们的一切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包括师生参与的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可以说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目的在于培养“和谐的人”。爱因斯坦认为学校应该永远以培养“和谐的人”为目标。

对于大学而言,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其根本教育任务不是在于技术层面,而是以培养“和谐”的人作为最根本的培养目标。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要使一个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思维,就是粗鲁和愚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决不是仅凭知识的传授就能够实现的。目前,国外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加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课程体系的组织上,不仅要重视科学和专门职业化教育的倾向,更要加强人文学科知识的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什么是教育》中写道:“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是教学的技术而已。”大学是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必须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并用自己的教育理念指导实践,引导大学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学校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最根本就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教学活动实施人文学科教育;二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实施人文氛围的熏陶。

(一)通过教学活动实施人文学科教育

首先,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千百年来历史积淀下来的民族优秀文化,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培根·论读书》云:“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格物之学使人深沉,道德哲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是人文教育与性格塑造的精彩阐释。“文以载道”,纵观我国历史文化,任何一部一本文学作品都承载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学作品对人的素质提高一向得到哲学、文学、史学、甚至科学家教育家们的青睐和肯定。文学作品以饱满的感情打动人,以鲜活的形象感染人,并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人。“人”与“文”合在一起,才是一种真善美完整结合的状态。马克思主义把文学看成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是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国古代有“诗言志”的说法,孔子进一步提出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观点,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西方先哲们对文学的功能也很早就有了认识,提出“寓教于乐”、“教育”、“净化” “精神享受” “生活的教科书”等著名观点,还认为文学具有促进不同社会、不同民族相互了解、探知不同民族文化精神生活的演变沟通,人们的思想和感情等等。所以人文教育中文学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等等。正如《毛诗序》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强调了诗歌教化人伦、移风易俗的作用。

其次,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不断融合与发展促进了科技与人文的双重繁荣。然而,在以技术为主宰的现代社会,唯科学主义倾向导致了价值趋向和伦理准则的偏离与淡化。在现代性的历史语境下,独尊技术知识的教育也逃离不了对人文性的遮蔽。学生知识的增长是以情感的失落、责任感的丧失、对生命的漠视为代价的。构建学生价值理性、呼唤人文关怀、引领学生形成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成为德育创新的必然。人文精神的形成不在知识层次,而在心灵的体悟、信仰的引领、人格的塑造。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过:“一个人把握真理的能力是与他体验、感悟痛苦的能力成正比的。”挖掘自然科学中的理性价值与人文精神,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哲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引领学生形精神和科学精神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再次,教育学和心理学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基础。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其中操纵人格三部结构运转和作用的能叫心理能。在人格与心理能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心理能分布在本我、自我、超我的结构中。本我占有的心理能高时将导致冲动型、享受型、非理;自我占有的心理能高时将导致现实、功利的行为;超我占有的心理能高时将导致奉献型、道德型、理想型行为。将这种解释与冯友兰的四个人生境界中的前三个对应:本我的心理能高,即“自然境界”对应于“动物人”;自我的心理能高,即“功利境界”对应于“普通人”;超我的心理能高,即“道德境界”对应于“贤人”;“天地境界”对应于“圣人”。 正是人格形成中蕴含着能量守恒,由此而产生内在心理能的相互制约将导致人们常常觉察到的痛苦和不安。以本能性的原始动力与超越本能性的非原始动力的冲突左右着我们的行为。本我与自我心理能的膨胀必然导致索取意识的扩大,其结果是以自我以外的环境能量补偿为代价,而环境能量的不断减少必然造成环境因能量亏损。

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普遍性的自然法则必然也适应于人类。一个存在于人类群体中的个体必须懂得本我和自我心理能的扩张,必然使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受损为代价。很自然,这种受损的反复刺激,受损的部分也必然出现反馈,个体的欲望也由此得到制约。通俗地讲,一个人总是占“便宜”是不会长久的,占便宜的同时也在“吃亏”。这种“吃亏”的表现在于占便宜时已经注定损害了被占便宜者的正反馈,失去正反馈就等于失去了信任。这就相当于破坏了自己生存的“生态环境”,也就是自己污染了自己生存的“环境”,环境所产生的“报复”就在所难免。所以做人中,蕴含着“能量守恒”。

人文关怀是超我的心理能培养的重要因素。教育者首先要有人文关怀,其次才是专业知识。教育者通过本身的人文关怀向学生传递人文情怀,让学生的人文情怀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这种人文情怀具有不分专业的普遍价值意义。

(二)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实施人文氛围的熏陶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将人文教育渗透其中,对受教育者进行启迪心灵、塑造人格、提升境界的教育,核心在于培养人文精神,促发人文情怀,提升人文境界。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所有的东西都忘记之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一所大学,如果没有积淀形成固定的良好的人文环境和人文氛围,缺乏人文文化的浸润,就好像没有绿色的沙漠,水枯绿乏,教育目的将难以全部实现。

人文教育需要通过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传统文化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历练等途径来实施。正如《礼记·中庸》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辩,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人文学科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只有将人文知识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和人文素养,并外化为实际行动时,才能实现人文教育的实质。 上大学,不仅要求知识,学技术,还要培育自己的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就是要关心人之为人的精神问题,注重自我和他人的精神成长。具体地说,就是要思考探索“人生目的,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世界应建立起怎样的合理健全的关系”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进而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信念,以至信仰,为一辈子的安身立命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不断开拓自己精神的自由空间,陶冶性情,铸炼性格,在发展个人爱好、兴趣中充实与发展个性,提高精神境界,开掘与发展想象力、审美力、思维力与创造力。这样,才能使自己最终成为爱因斯坦所说的“和谐的人”。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既包含人文知识的形成和教育方式,也包含科学知识的形成与教育方式。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具有科学精神。理解科学精神的角度之一就是理解科学精神的人文性,即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深刻关联。正如瓦托夫斯基所说的:“从哲学的最美好、最深刻的意义上说,对科学的人文理解,就是对科学的哲学理解。”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的人文性往往并未被人们所理解,其根源在于,在很大程度上受狭隘的实证主义科学观和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束缚。其实,科学同艺术等文化活动一样,不仅具有历史性,而且具有人文性。爱因斯坦曾说,“音乐和物理学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在起源上是不同的,可是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这就是对表达未知的东西的企求”。艺术和科学都是人类对世界的描绘,只不过是二者所运用的语言和手段不一样。人类历史的发展不断证明了由于二者的融合而带来的现代科技与人文双重繁荣的社会景象。因此,教授自然科学的教师结合所讲授知识将科学精神和自然法则的理性思考渗透于教学之中是完全可行的。这种以“润物细无声”之人文教育更具有感染力。

高校人文教育其主要内容主要表现在人文精神、人文情怀的培养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等三个方面。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的展现,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奋斗精神、超越精神。正如我国一位著名院士所言: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因此,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就成为了关键。

人文情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有的民族心理和情感体验,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文情怀主要指:不轻易放弃的理想情怀;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情怀;心态坦然的开阔情怀;关爱一切、善待一切的普世情怀。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文情怀的缺失已经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校园环境中人文情怀的淡化使得各高校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关系越来越疏远。高校人文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应当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

人类社会中人性是伟大的,人性是由亲情、爱情、友情、乡情、国家之情、民族之情等情感构成的,它的力量也是无限的。杜甫之所以被誉为“诗圣”正是由于他具备了“六情并重”的普世情怀。然而在当今物欲横流、人文情怀缺失的社会中,一方面人们越来越渴望情感,另一方面又有越来越多的人忽视“六情”的存在,从而导致现在一些大学生泯灭人性、走向极端、自毁前途、害家祸国。

文学与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数学教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3-0044-03

近几年,人们对数学文化的研究热情不减,这说明我们数学教师的研究触角已经更多地进入这一领域。笔者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研究触角为什么要伸出应试的海平面,伸入数学文化这个领域呢?经过持续思考,笔者的理解是,数学文化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数学文化是数学的灵魂。而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笔者以为其也应当有文化的成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认为是数学是一种文化的话,那数学教学也应当是一种文化。将数学教学放到文化的视角下来分析,有助于我们从更高的高度看待我们从事的高中数学教学。

一、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文化的辩证关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从国家课程意志的层面已经明确了数学是离不开文化的,但数学课程标准给出的数学文化教学方式却耐人寻味。其说:“数学课程应当适当介绍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这段话的意思并不难理解,其似乎是告诉我们数学文化的一种呈现方式,那就是“介绍”。我们不否认数学文化离不开介绍这一方式,但我们同时也应当看到文化的魅力不只在于介绍,文化最终是由学生来感知的,感知信息的输入除了老师的介绍之外,还有自我阅读、自主体验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没有纳入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而反思我们此刻正在思考的问题,即数学文化应当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向学生传递的问题,其实正是我们所探讨的数学教学文化的问题——数学文化的教学方式是数学教学文化的产物。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关系。对于课程标准中只提出介绍的教学方式,笔者在一个小范围中组织讨论时,有同行提出这可能是范式不同的缘故,数学文化处于一个较新范式当中,而对数学文化的教学方式讨论却处于一个旧的范式当中,因此就出现了以旧范式中的教学方式来实施新范式中内容的教学的结果。这样的认识正确与否我们暂且不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文化相互影响,前者决定了后者的教学内容,后者决定了前者的教学方式。两者要想相得益彰,只有同处于一种范式中才能成为现实。故数学文化的教学需要数学教学文化来作为有力的保证。

二、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文化的教学实践

当我们从理论上推导出只有新范式中的数学教学文化,才能保证数学文化得到有效的教学之时,在实践中的探索却处于空白的位置。首先,新范式中的数学教学文化是什么?笔者理解为那是超越了一般讲授方法之外的另一种教学方式,一种类似于后现代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方式,探究、体验、自主等均应当是其中的选项。这些选项不同于讲授、介绍之处在于它们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更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这一理念对于传统教学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尽管至今谁优谁劣还存在一些争论,但显然学生的知识生成于学生的体验这一客观现实,并不因为争论的存在而不存在。

以“向量”知识的教学为例。向量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传统教学思路下的讲授效果如何,作为稍有经验的高中数学老师都清楚,学生最大的困惑在于想不通为什么要建立向量这一概念,想不通为什么一个量竟然具有了方向。传统的教学范式无非是概念与习题之间的互相轮转,通过类似于循环论证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所谓理解,这显然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那么,数学教学文化视角下的向量知识如何体现出文化性呢?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首先,尽量占有向量的数学史背景以及向量教学的文化背景。通过相关史料的阅读,我们知道向量是相对数量或标题而言的,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早就发现物理上的力可以表示成向量(事实证明,在数学课堂上结合物理学史讲这一知识,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学科渗透往往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在数学老师面前的其他学科“优越感”往往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我们认为这也是数学教学文化的一种体现);而随着数学的发展,数学家发现数的发展进入了复数阶段,而复数的表示离不开向量……如果情况有可能,我们也可以将这段历史向学生的视野后面延长,适当介绍向量代数和四元数延伸,可以为学生种下数学求解的种子。

其次,在数学教学文化的思路下寻找适当的教学方式。这些数学文化知识如果通过讲授、介绍的方式向学生传递,那效果与学生听故事没有太大的区别,时间长了亦会疲劳。因此笔者的主观态度更趋向于改编历史,让学生去体验这段历史进程。提出这一思路是有依据的,因为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其思维特点与数学史的发展思路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历史上的未知与困惑有可能出现在学生身上。比如说当我们从物理老师那儿得知力具有方向性的时候,引入数学课堂之后,学生思维中就会出现一根有向线段——这是他们表示力的方法,也是我们数学上的几何表示方法。对这个有向线段进行代数化处理,就是数学发展史的课堂再现。如可以设计数的“演变史”,让学生感觉到引入向量的必要性,或者如在寻找向量的代数表示方法时,符号使用成为学生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在寻找向量的坐标表示方法时,与曾经学过的坐标知识对比成为思维的热点之一。

最后,与学生一起回顾这段文化之旅。与学生一起梳理这样的学习过程,努力去让学生发现这一学习方式与传统听讲方式的不同,让学生去感受自己的思维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简单介绍向量的发展史,学生就会感觉到原来自己的思维过程与历史的发展也有那么多重合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这就是数学文化。至于这种数学教学文化,还是让学生隐性体验。

三、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文化的阶段思考

当我们在数学教学文化的视角下观照数学文化时,我们发现后者更依赖于前者的存在而存在。数学教学文化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过程,数学教学文化的“时”取决于时展的需要,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这种需要是推动数学教学文化不断发展的唯一动力。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文化的有效契合点在于,后者能够很好地演绎前者,这对教师的教学是一项挑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基于数学史的数学文化史料要改造成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其既要考虑数学学习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学习心理的需要。

尽管挑战不少,但我们却坚持认为这是高中数学教学发展的一个前提,尽管高中数学面临严苛的高考要求,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高中数学是为学生走入大学、走向社会奠定一种文化基础,学生将来能否以严谨的眼光看待社会事物,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数学课堂上的收获。而数学文化,恰恰是可以滋润学生的智慧之心的。

参考文献:

[1] 黄秦安.数学文化观念下数学素质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01(9).

文学与文化范文第3篇

战时“党团”制度及其组织运作

普通话写作与共和国文学的确立

试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书写与当代文坛的对话

人类学向度、文学新启蒙和文体创新

人的生存困境与思想者的精神困境

“旁生枝节”对写实小说观念的补正

抗战文化运动的分期

四川抗战小说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日本“物哀论”与张爱玲小说的“幽玄”格调

回望与反省——《论五四新文学》再版后记

“民国文学机制”,还是“民国文学环境”

汪笑侬:过渡年代的过渡人物

分裂的“党国”与“无政府”的革命青年

普罗诗人与革命诉求:1927-1930年间的革命诗歌

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中的新诗观

澳门小说“道德教化”叙事传统的形成与形态

时代变迁与香港文学原乡意识的流变

关于胡风事件的几则史料

郭沫若《文艺论集续集》汇校异文全录

民国时期的新文学作家选集出版

在法律正义与诗性正义之间——从一个角度谈苏青的小说

“现实主义”的中国接受与转换——以梁启超、胡适、茅盾为例证

复杂的人生地带——戴望舒早期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从《蚀》三部曲和《虹》看茅盾早期小说中的国民革命

周立波在《山乡巨变》中的贡献与问题

“压抑年代”的文学叙事——阅读《重放的鲜花》

从边缘到中心:政治地理格局的变迁与抗战时期重庆戏剧文学

相声艺术与京味文学风格的生成

《论主观》:一个历史误会产生的原罪

沈从文缺席1949年文代会考

记小说《沙家浜》事件兼论“样板戏”成立的社会基础

杜威·佛克马视域下的《讲话》

论八十年代中国科学幻想小说原创力量的集散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地理学研究

微博叙事:一种社会参与的媒介文化解读

八旗制度的深刻反思——老舍《正红旗下》主题解读

传统文化与审美的意向性表现——评《苦雨斋》系列散文

论董桥散文中的名士风与书生气

投向存在黑洞中的石头——读吴投文诗歌札记

中国话剧社团从“爱美”走向职业化的历史动因与文化逻辑

多重身份的叠加与内抗:张道藩文艺思想的复杂性解析

告别“我”的故事——三十年代初左翼文学形式的现代性探索

边缘与地域的守望——试析李劼人文学精神的异质性

农民本色·残酷叙事·可成长性·中国故事——莫言讲稿四章

“化古”与“化洋”:中国现代新诗对唐宋诗词“诗美”之转化

藏族视界与族别意识下的文学书写——《尘埃落定》再解读

“新的综合”:沈从文四十年代中后期的形式理想与实践

文学与文化范文第4篇

  本文分三个部分,逐次讨论流行文化的基本属性、 艺术 在流行文化中的转型和流行文化 时代 美学的文化功能。20世纪后期以来,伴随着西方文化 理论 的全面扩张,流行着一种否定美学的当代文化价值、取消文化 研究 的美学维度的观念。针对这个流行观念,作者在本文中主张,美学在当代文化活动中,对流行文化的 发展 具有不可否定的独特功能;面对流行文化的普遍发展,重申美学的文化价值、开拓美学的文化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流行文化 艺术 美学

1, 流行文化

  今天,当我们使用流行文化概念的时候, 自然 受到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理论发展语境的限定。在这个限定之下,“流行文化”所指对象,就是在 现代 社会 的世俗化发展中,特别是20世纪以来,新兴的大众化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与传统的文化类型相比,流行文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流行文化是现代社会生活世俗化的产物,它不仅以商品 经济 发展为基础,而且直接构成一种商品经济的活动形式;第二,流行文化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在大众传媒的操作体制中流行、扩展;第三,流行文化是一种消费性文化,呈现出娱乐性、 时尚 化和价值混合趋向。由于这个三个基本特征,流行文化的兴起不仅从根本上冲击了传统文化活动,迫使它在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体制文化与民间文化)两个层次传型,而且使当代文化发展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危机运动。西方文化理论研究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这种普遍的文化危机感为契机的。

  文化作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首要功能是为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提供特有的意义和价值。文化建设的要义就是为人们的日常活动建设具有普遍性、持续性的意义和价值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又被界定为发现和建立理想的活动。 流行文化的第一个 问题 是文化意义和价值的失效、瓦解。相对于传统文化以宗教为内含的精神至上原则,流行文化推行的是一种世俗化的非精神原则,即以个体的享受、娱乐和快感为动机。由于这个文化原则的转换,在18世纪直到19世纪中,在传统文化崩溃的背景上,流行文化的早期发展表现出一种精神溃败(颓废)状态。卢梭作为现代文化的启蒙者同时成为它的第一个批判者,乃是因为他对这种精神溃败状态的预言家式的敏感和不满。他以个体自我的精神自由的建设为目标,反对现代文明确立的流行的(社会化)生活方式,主张向自然的真实性和独立性回归。席勒则认为,现代文明建立的是一种个体与社会、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分裂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人性的完整性被破坏了。他认为,重建完整人性的途径是对人进行审美 教育 ,建设为人的自由完整生活提供基础的审美文化。

  流行文化的世俗化发展开拓了现代文化民主的空间,在对感性欲望和自由享受的肯定中否定了经典和权威的文化权力。这就导致了流行文化在总体上混乱无序的非理性(“无政府”)状态。针对这个状态,19世纪中期阿诺尔德(m. arnold)提出了一种反对流行文化的(中产阶级)精英意识。这种精英意识把文化限定为“在本世界中被思想和表达的最好的事物”,并主张文化是只能由少数精英创造和发展的事业。 阿诺尔德的精英立场无疑包含了资产阶级的文化霸权而不得人心。但是,他仍以偏激的形式指出流行文化的第二个问题,即文化活动是否需要保持其内在统一性和超越性的问题。所谓雅—俗之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坚持或反对文化的内在价值和超越意义的争论。无疑,流行文化是否定文化的内在价值和超越意义的。这反映到流行文化的产品形式中,则是流行文化产品中普遍存在的机械复制、拼贴、重复等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形成的对文化差异的消解(文化同质化)。在现代社会运动背景上,对文化产品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它应以其独立完美的存在形式成为对个体独立和自由的象征性表现。这是文化产品的现代美学价值。但是,流行文化产品不仅否定了现代意识对文化产品的原创性和独立性要求,也成为对人自身的独立和自由价值的象征性否定。 这是阿多诺(t.w.adorno)、麦克唐纳(d.macdonald)和詹姆逊(f.jameson)诸人反对流行文化(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化作为人的一种基本行为方式,怎样保证、体现人类自我存在的独立和自由,是现代文化意识的核心所在。在这个核心点上,流行文化面临着第三个问题,而且是它致命的问题:在大众传媒和市场经济的联合操作下,流行文化的生产和接受方式是否能够保证它是人的独立和自由的体现?阿多诺(t.w.adorno)认为,流行(大众)文化是资本主义文化 工业 的产物。文化工业通过大众传媒操作的标准化、合理化生产,对它的消费者(大众)施行自上而下的有目的地整合和统治。文化工业的整合实现了对大众自我意识的物化,即意识被整合为一致性的非意识。 “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力量在于,它用统一取代了意识”。 在对流行文化的批判中,阿多诺非常重视大众传媒对文化生产和接受的意识形态控制力量。这是阿多诺的深刻处。但是,如费斯克(j.fiske)所指出的,流行文化在承担资本和技术的意识形态控制功能的同时,也为现代的文化民主提供了空间,为大众的自我表达提供了资源。 霍尔(s.hall)引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观念,把流行文化界定为一个不同阶级争夺文化霸权的战场。他反对把统治者与大众、主流文化与流行文化做非 历史 的、静态的二元对立的理解,认为在争夺文化霸权的斗争中,对立的双方互相作用、 影响 并转化着对方。他认为大众作为被统治阶级,也不具有单纯的统一性,他即不是纯粹的主流文化霸权的被动接受者,也不是纯粹的反抗者。大众在流行文化中生活于反抗与顺从的矛盾运动中。

2, 当代艺术

  流行文化在整体上改变了传统文化的生产方式、接受模式和价值体系。但是,在所有传统文化形式中,艺术的转型是最基本的,最具有主导意义的。因此,研究流行文化,必须把艺术的转型作为主要对象。实际上,在上面讨论的文化理论中,无一例外地都把艺术的转型作为识别文化变化、转型的基本标志。为什么艺术转型对于流行文化的形成具有主导意义?这有四个基本原因:第一,在传统文化活动中,高雅文化的三种基本形式,艺术、宗教和 哲学 ,艺术是最接近日常生活的,而且传统流行的民间文化主要是以艺术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当代文化的流行化转型,必然以艺术为主体;第二,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宗教的衰落留下了价值实践体系的真空,艺术实际上代替宗教成为价值实践的新体系。因此,当艺术失去了为宗教服务的作用以后,艺术不仅被直接挪用为现代 政治 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而且成为现代个体自我确认、自我表现的基本方式;第三,艺术与大众传媒在制造形象化文化产品上的统一性,决定了两者相互促进和统一的前提。艺术与大众传媒统一的发展,不仅构成了流行文化的主要景观,而且实际上是流行文化的基本(主导)形式。第四,艺术的流行化转型所产生的巨大商业价值是其他文化形式所不可比拟的。流行艺术成为流行文化的主导形式,有商业动机的驱动,而且充分表现了流行文化的商品经济属性。艺术在现代文化、特别是流行文化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不仅是现代文化理论家特别关注艺术的基本原因,而且是美学在现代文化中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原因。

  艺术从传统文化进入现代文化,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艺术从对宗教的附属关系中解脱出来,成为独立自由的形象塑造活动。这就是现代性所赋予艺术的自律性,也是美学得以确立的一个直接前提。康德美学作为美学的奠基,原因之一,在于它第一次以哲学的形式明确系统地阐释了审美和艺术的自律性。根据康德,艺术的自律性有三个基本原则:第一,艺术是自由创造的产品;第二,艺术是非功利、无目的(以艺术品自身为目的)的创造;第三,艺术是艺术家(个人)的天才的产物——不可重复的原创品。 但是,转型为流行艺术,艺术在同样的三个方面丧失了自律性。大众传媒作为流行艺术的主要生产机器,从内容到形式,从工具到手法,都控制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把他们整合到传媒体系中,先天地决定了流行艺术的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方式。因此,本杰明(w.benamin)认为大众传媒的发展使艺术进入了机械复制的时代。艺术的机械复制在取消艺术家的独创性的同时了取消了艺术品存在的自律性――艺术品作为原始手工作品的唯一性和独立存在。这不仅使艺术品丧失了奠基于原创性的神韵,而且使之丧失了基本的神学仪式价值,取而代之以纯粹的观赏价值。本杰明肯定这个转型,认为在世界历史上机械复制第一次把艺术从它对神学仪式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

  无疑,解放为艺术的文化民主和非宗教的精神自由提供了前提,但是也使艺术作为主体自我确认和自由的表达形式失去了内在前提和先天的基础。因为作为机械复制的艺术,艺术不再是艺术家自己自由独立的产品,因此也不再能够直接成为他的个性和自由的体现。阿多诺反对流行艺术,原因就在这里。反对向流行文化转型,艺术的重要课题就是寻求维护自身独立性的可能性。先锋艺术运动,则是以一种拒绝认同和介入大众(传媒)文化的立场和相应的激进反叛形式,坚持着艺术独立的文化价值。阿多诺和麦克唐纳都把先锋艺术作为一种抗议的文化形式而寄与希望。但是,先锋艺术本身有两个难以克服的困难使它的反叛和抵抗不可能作为一种基本的和常规化的文化反叛形式。第一,因为先锋艺术拒绝认同和介入,它相应地拒绝了交流的可能性,这使先锋艺术的反叛对于大众只具有形式的意义而没有内容的意义――因为通过形式进入内容的途径被截断了,而且事实上先锋艺术运动的发展本身是向不断形式化和技术化的方向展开的。第二,先锋艺术发展的不断形式化、技术化,导致了它的制度化发展。制度化发展不仅使先锋艺术失去反叛机能,而且注定了它被商业和传媒合作的流行文化同化、整合的命运。正是在先锋艺术被整合的意义上,今天我们才面对先锋艺术的衰落:先锋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反叛形式被流行文化保留和吸收,但它反叛的动机和力量都消解了。反体制的先锋艺术被体制化,它的反叛形式被审美化为一种流行风格,融入流行文化和日常生活中。

  艺术自律性的丧失, 也就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的取消。结果是,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的文化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唯美主义成为艺术活动的主导精神,即艺术的形式主义原则取代或压制了艺术的精神理想原则。这使得艺术活动被简化为审美――娱乐形象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因此,艺术和商品经济、大众传媒共同组合成了大众传媒操纵的商业流行文化。这种商业流行文化以形象娱乐为主题活动,极大限度地消除了传统文化界限,而使自身成为无界限的流行物。在商业流行文化中,消费主义和游戏精神实现了最好的结合,它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刺激欲望和满足欲望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中,整合一切的流行文化不取消什么,而是消解一切深度,使被纳入其中的一切都趋于同质的平面存在。就此而言,流行文化是非意识形态的、或多元化的文化。但是,它在表象之下仍然推行着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共生的意识形态,并把这种意识形态化成无条件合理的生活欲望在大众文化生活中展开和扩张。流行文化的解放意义和压抑意义都表现在这里,而大众在流行文化中的自由与被动性也表现在这里。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下,大众的形象消费欲望被极大限度地扩张了。这又刺激了流行文化的形象生产扩张。在20世纪下半期,由于 电子 技术的加速发展,极大限度地扩大了流行文化的形象生产能力,实际上形成了全球化的形象生产过剩。结果是,如鲍德里亚德(j.baudrillard)所指出的,传媒形象生产的扩张,在根本上取消了现实与虚拟、原型与摹本之间的区别,我们生活在一个虚拟形象代替真实事物的世界。 对真实知觉和感觉的危机,是流行文化面临的根本危机。这个危机在极大限度扩张艺术的形象塑造功能的同时,也把艺术活动转变成为流行文化的基本症候。

3, 美学的文化功能

  流行文化的 发展 和 艺术 的流行化转型,不仅产生了商业与文化的相互渗透、转化,而且形成了商业文化的普遍扩张。詹姆逊认为,商业文化把形象生产普遍化,使审美形象弥漫在一切现实活动中。现实普遍地被转化为视觉形象,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商品化。商业文化的扩张打破了审美形象的封闭空间,使它向既有的整个文化环境开放。因此,审美独立的传统区别模糊或消失了,与之相应的是审美的自律性结束,美学的自律性结束。詹姆逊把这个转变定义为 现代 向后现代的转折。他指出,必须认识到,审美形象在后现代 时代 中的复兴是商业文化体系统治的表象。在后现代的文化活动中,遵循商业逻辑的形象生产渗透和代替了一切活动。“形象是今天的商品,这是为什么不能期待它否定商品生产逻辑的原因;归根到底,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所有的美都是商品的原因。当代伪审美主义对美的呼唤,只是一个意识形态的花招,而不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助。” 因此,詹姆逊宣告美学的终结,而且否定美学复兴的主张。

  詹姆逊揭示了当代文化运动的基本趋势和美学所面临的深刻困境。那么,在流行文化整合和消解文化差异,把文化普遍形象化的时代,美学是否真的失效而必须终结呢?我不能认同詹姆逊的美学终结论。在流行文化中,艺术自律性的瓦解和文化普遍形象化产生的意义危机,的确导致了对美学的审美—艺术自律原理的否定,并且使美学的审美(精神)升化原则落空。但是,詹姆逊宣布美学的终结仍然包含了对美学的误解和对流行文化的简单化理解。在其中,他有两个基本错误:第一,他把现代与后现代的差异绝对化,并且把美学限定在现代的范围,认为随着后现代对现代的取代,美学必然成为现代的殉葬品;第二,他把审美—艺术的自律原理等同于美学原理,实际上把美学限定在艺术自律的封闭空间中,认定这个空间的开放就意味着美学基础的瓦解。正是由于这两个基本错误,詹姆逊轻率地抛弃了康德、黑格尔和阿多诺等人的美学为当代文化提供的思想资源,并且在流行文化 研究 中,武断地用 社会 学研究取代美学研究。我认为,根据流行文化的基本特点,社会学的研究无疑是一个必要和重要的层次。但是,一方面,艺术形式是流行文化的基本形式,另一方面,流行文化的重要 问题 在根本上是与美学问题联系的,甚至本身就是美学问题,因此,美学研究同样是流行文化研究的一个必要而重要的层次。进一步讲,在流行文化研究中,社会学对文化与社会运动整体联系的描述和社会批判的功能,是美学所不能取代的;同时,美学对文化(艺术)的内在机能和意义的阐释,对文化的内在建设的功能,也是社会学所不能取代的。如果我们要积极地,既是批判性地、又是建设性地研究流行文化,必须重申和开拓美学的文化功能。

  在现代文化发展中,美学的第一个文化功能是对以自由与独立为内含的现代人文精神的阐释和张扬。艺术自律性之所以成为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对于现代人文精神的基本象征意义。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的存在的物化,艺术品的自律存在(审美形式)形成了一种文化抗议形式,如马尔库塞(h.marcuse)所言,“是认识和控诉的手段” 。但是,艺术自律性也包含了深刻的矛盾,因为它的封闭原则在形式上、象征性地肯定主体自由的同时,也成为对这个自由的内在性和现实性的否定。美学的进一步展开就是寻求对自律的封闭原则所包含的否定性的克服。席勒、谢林、黑格尔和马克思,都通过对生命、精神、 自然 、社会和 历史 内容 的引入,拓展或开放了审美—自律的空间,并且使之具有丰富的精神内含和真实内容。实际上,从18世纪中期确立以来,美学的整体运动总是在自律与他律的基本矛盾中展开的。这不仅保证了美学对人文精神的象征性的展示,而且把这个展示发展为人文精神本身矛盾运动的深化。个体与整体、感性与理性、自由与统一、有限与无限、形式与内容,这些矛盾关系是现代人文精神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也是美学在审美—艺术活动中研究和寻求解决的主要矛盾。更为重要的是,美学面对这些矛盾,坚持通过审美—艺术的自由创造寻求一个审美升化的统一境界。在这个意义上,美学已经发展为一种包含了人文精神和理想性的审美精神。今天,针对流行文化对人文精神的物化和理想性的消解,重申审美精神是非常必要的。重申审美精神就是坚持文化活动的人文精神立场,就是坚持理想性对于文化的必要价值。无疑,重申审美精神应落实为美学对流行文化活动的批判性的介入。“在真实的意义上,文化不仅要使自身适应人,而且同时要对人生活于其中的物化关系提出抗议,把光荣给予他。” 美学的批判性介入,就是在当代文化运动中,构成美学与流行文化的张力关系。这个张力关系是保证文化和人文精神不被流行文化的商业操作完全整合和同化,保证人在文化中存在的光荣。

  美学不仅在审美、艺术活动中贯彻以人文精神为内含的审美精神,而且把这种审美精神实现为一种辩证的审美方式。美学的审美方式,在肯定审美对象感性存在的丰富性的基础上,追求审美对象精神意义的丰富性。美学既承认审美对象个体的特殊性,不可为整体归并或整合的个性,同时也承认审美对象实现审美升化(超越)的潜能。在美学的审美方式中,审美对象在感性形式和精神意义两个层次都是指向它自身的发展的——审美对象总是意味着比它的实在性更多的东西。美学的审美方式使审美活动成为创造性的感受和体验活动。阿多诺认为,艺术与自然一样,作为真正的审美对象包含了不可确定的性质。这个不可确定性是艺术需要 哲学 对它加以阐释的原因。哲学解释艺术,提示出艺术不能直接表达的东西。 海德格尔把艺术的本质阐释为存在的真理的展现。在对凡高的绘画《农妇的鞋》的阐释中,他揭示出艺术所蕴含着的世界性意义。 这正是美学的审美方式在艺术鉴赏批评中的典型体现。流行文化的消费主义操作,通过过剩形象的生产、倾销,以单向度的感性刺激和欲望满足压抑或取代了审美活动的创造性感受和体验。审美活动因此变成了纯粹机械性的他律的感觉活动。这使大众在流行文化活动中普遍遭受着无意义感。文化的一个基本功能是展现为生存意义的象征性体系。我们不能期望普遍无意义的流行文化普遍地显示出生存意义。但是,我们仍然应当从一些具体的作品发现意义的因素,并且将它们发展为意义的积极建设。在这里,美学,或美学的审美方式具有独特的抗拒消费主义彻底整合文化(艺术)的功能。美学不否定物质,相对于商业文化把一切物化、形象化,美学是真正地珍惜物质,它肯定并且坚持每一个存在物都是独特的存在,都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价值和意义。

  在最高的层次上,文化应当被理解为人的精神家园。现代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现代文化的相应变化,都瓦解了现代人的精神家园,使之成为无家可归的精神漂泊者。家园对于个体的意义,在于把栖居的整体感(归宿感)赋予个体。当谢林说,“现代世界开始于人把自身从自然中分离出来的时候,”他不仅表达了人与大自然的分离,而且表达了包括大自然在内的生存整体感的丧失。所以他又说,“因为他不再得到一个新的家园,被遗弃的感觉笼罩着他。” 因此,现代文化运动的一个基本目标,一个与自由和独立的精神表达同样重要的目标,是重建文化的整体感,重建精神家园。海德格尔对艺术的世界性意味的阐释,特别是他把对存在深处的“无”的倾听作为诗意的本体,认为诗意地栖居就是天地神人四方共建一个整体的世界,其着眼点即在于人生整体感的重建。 在生存整体感的重建中,美学注重的不是个体、有限、理性、社会,而是整体、无限、感性、自然。而且“自然”在其中具有包含和超越一切的绝对意义,是最高层次的生存整体感的境界。就此而言,最值得阐发的是 中国 传统艺术在艺术意境创造中所展现的生存整体感,即自我与万物为一体的天地境界。宗白华的现代意识,正表现于他对中国艺术意境的积极阐释,以期使之成为现代艺术重建人生整体感的一个重要的启发。他指出,“艺术的境界,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 流行文化的消费主义操作,在以大众传媒整合、同化个人的时候,却总是向个人倾销虚假的个性偶像,以激发他的个人主义欲望来获得更大的商业价值。这不仅不能减轻个人对整体的分离,而且机械性地强化了这个分离。重新启发人们对整体、自然、无限的意识,并且把它实现为一种自觉、积极的审美感受,即为现实人生重建整体感,这乃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课题。美学的第三个文化功能正在于以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感为基础,重建人生整体境界。

  我们重申美学的文化价值,并主张拓展并美学的文化功能,无意于神化美学、把它作为完美的 理论 在当代文化中推行。在最根本的意义上,美学的文化功能,不在于它可以作为一个理论或观念体系从外强加于流行文化,而在于它可以作为一个渗透了人文精神内含的一种文化方式介入流行文化。美学的介入,使流行文化获得一个积极的对立的维度,一种文化发展的必要张力关系。这是流行文化健康发展的一个必要措施。这个措施,在当代中国流行文化发展中并没有实在的建立来和发生效用。这要求中国美学自身的检讨和调整。

  r.willimas, ‘ the analysis of culture’, in j. storey (ed.),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a reader(london, 1998).

  j. storey (ed.),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a reader (london, 1998), pp. 4--5.

  d. machdonald, ‘a theory of  mass culture’, in j. storey (ed.),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a reader(london, 1998).

  t.w.adorno, the culture industry, ed. by j.m. bernstein (london, 1992), p.90.

  j.fiske, reading the popular (london, 1989), p.2.

  s.hall, ‘ notes on deconstructing “the popular”’, in j. storey (ed.),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a reader(london, 1998).

  i.kant, critique of judgment, by, tr. w.s.pluhar (kackett, 1987), p.170.

  w.benamin, illuminations, ed. and tr. by h. arendt (new york, 1985), p224.

  p. burger, the theory of the avant-garde, tr. by m.shaw (minneapols, 1984), pp.47-54.

  j.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tr. by s.f.glaser (ann arbor, 1994),pp.1-3.

  f.jameson, the culture turn (new york, 1998), p.135.

  [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12页。

  t.w.adorno, the culture industry, ed. by j.m. bernstein (london, 1992), p.86.

  t. 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tr. ed. by r.hullot-kentor (minneapolis, 1997), p.72.

  m. heidegger,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tr. by a. hofstadter(new york, 1975), pp.36-37.

  f.w.j.shelling, the philosophy of art, tr. by d.w. stott ((minneapolis, 1989), p.59.

文学与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科学文化 人文文化 伦理价值

1 两种文化的分野与对峙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两种文化概念的提出,是20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学者斯诺,他在《两种文化》一书中指出:当今社会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文化,一种是人文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并认为两种文化截然区别,互不相干,互不理解。

纵观文化发展史,不难发现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并非与生俱来就是分裂和对立的。而与此相反的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曾实现了黄金般的联姻。通过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被神学禁锢的思想,通过理性主义恢复了人的尊严,既为科学也为人文的发展开拓了道路。在这一时期所产生的许多巨匠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文与科学的融合,例如:列奥纳多·达·芬奇、亚尔培蒂、米开朗琪罗等等。到了19世纪中叶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而带来的物质资料的空前繁荣,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在这一背景之下科学文化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文文化处于相对劣势,并导致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科学主义思潮把科学视为人类唯一客观的知识,科学方法无所不能,一切人生问题、伦理首先问题可以用科学理性和科学方法加以解决。这种激端的科学观势必将造成心智社会空乏和人的精神空虚,在这种环境下压抑了的人文学者势必要抗争,从而又产生了提倡“人性”而反对“理性”的人本主义思潮。两种思潮的争论与对立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人为”地分裂和对峙起来了。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迅猛,但其负面效应如资源的短缺、能源的危机、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道德沦丧等等问题日益暴露出来了,人们对科学技术又一次陷入深沉的反思之中。正是在这一情形下,西方学者主要是人文主义者再一次掀起了一起声势汹涌的批判科学技术、批判科学文化的运动,从而造成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裂和对峙的加剧。

2 两种文化的伦理价值

科学文化在广义上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科学成果与财富的总和,它大体上可以划分为物质、规范、精神三个基本层次。物质文化主要是指科学文化的外层和硬件,科学的规范文化是科学文化的中介和软件部分,包括科学的伦理规范、科学的法律规范和科学的政治、组织规范,科学的精神文化主要是指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从伦理的角度来考察科学文化,主要是从精神文化的层次来考查。

科学活动的直接目的是创造知识, 科学知识是人们从事科学劳动的产物,它反映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它构成了科学文化的基础,科学知识不仅是描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是以科学的概念、定理、公式、学说等抽象形式来概括存在现象和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科学知识作为认识成果是科学精神文化的基础和依托,同日常生活知识相比具有一些显著特征,这主要就是它鲜明的客观真理性、可检验证实性、逻辑系统性以及累积发展性;科学思想方法是科学工作者在认识、探索复杂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并运用的有效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其主要特征是理性思维,如逻辑的、系统的、实证的方法等等;科学精神是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在探索和追求真理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气质,是整个科学文化系统的核心与灵魂,它的基本内容和规定就是探索与献身精神、批判与创新精神、求实与理性精神以及平等和自由精神,从以上科学的精神文化的三个方面可以看出,科学知识追求的目标是真,科学知识要与客观规律相一致,为做到这一点,在科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方法必须是客观的,并且科学活动的主体也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求真求实是科学文化的伦理内核。

什么是人文文化?在汉语中,人文旧指诗书礼乐等,与以自然为对象的那些文明文化现象相对应。在西方,人文一词来源于拉丁词humanitas,强调是与人有关的人文现象或人文世界。现在我们通常说的人文文化是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体认和追求的结晶,它关注对象是“人”,而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强烈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特征。人文文化活动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侧重于人类生存意义、方式与价值的关怀与维护;其文化体系的主体内容是人文学科知识体系及体现人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价值理性、精神境界的价值观念体系。后者体现人文精神,是人文文化的核心。

由此我们看到,人文及人文视野中的世界,是一个以人的内在精神为基础,以文化传统为负载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它是以求善、求美作为其内在价值。

表面上看来,科学文化的求真与人文文化的求善、求美是对立的, 大多数人在潜意识中把科学规定为至真的圣地,把人文文化设想为美和善的家园,这使得人们已然在文化选择时把二者对立起来。而对于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主体来说,既崇尚实现至真的科学创造,也渴望着人文文化来满足对于善和美的需要。在真、善、美的伦理价值上,这三者是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求真要以善作为一条基本准则,而善则要以真作为其内涵,美则是建立在真与善的基础之上的,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都具有统一的伦理价值,这便是真善美。

3 两种文化的内在核心是交互交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3.1 科学文化蕴含人文文化,是真善美的统一

首先从科学思维方式上看,主要有两个方面: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科学思想是科学文化和精髓,它与科学知识不同,并不是指具体科学事实、定律和理论,而是科学的深层次哲学和文化内涵。科学思想不是某个科学家的思想与思维方式,它是一代又一代科学活动累积的结果,一种新的具有革命性的科学思想形成,它往往会决定几代人乃至十几代人的思维方式,对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巨大的影响。尽管科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概括地说它们基本上分属三个大类:经验方法,理性方法,审美方法。这三种方法显示了科学的实证精神、理性精神和美学精神,能够潜移默化地使人们树立求实、尚理、爱美的思想情操。其次从科学精神看: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把科学精神分为五个方面:普遍性、公有性、无私性、独创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这五条科学规范不仅是维护科学共同体稳定秩序的基石和科学发展的保障,而且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的大目标是相通和一致的,即科学精神也和人文精神一样,始终都在追求着“真善美”的统一。科学的真,就是指科学知识的客观性,而要做到这一点,科学家就必须有怀疑精神和勇于创新,勇于与传统观念决裂,勇于向科学权威挑战。科学的善,是指科学知识在求真的过程中,必须从公有和无私出发,要充分考虑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后对整个人类、对自然及对子孙后代所产生的后果。从某种意义来讲,求善是科学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科学的美,是指科学内在结构的和谐统一与外在形式上的赏心悦目。对美的追求是科学家进行科学活动的一个主要动机。爱因斯坦在谈到他进行科学活动动因时曾明确表示是被宇宙间和谐的美所吸引。现代科学大师,如海森堡、狄拉克、杨振宁等对科学探索中美的体验、美的论述和美的推崇,已使科学美成为现代科学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切都表明,随着科学的深入发展,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已使得科学文化富有丰富的人文意蕴。

3.2 赋予人文文化以科学内涵,是科学文化健康发展的导航

提起人文文化,人们自然把它与非理性联系起来,模糊性、情感性、跳跃性是它的代名词.这其实是一种偏见,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一样,都要求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即求真。那么人文文化要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就必须一方面要有对未知世界孜孜不倦的探求,都要求对理想事业的无畏献身,即要具有科学精神;另一方面,要使人们克服传统思维的随意性、模糊性,也必须将科学的思维方式纳入人文文化中。科学思维方式有利于克服人文文化中的不足,有利于清除了前科学时代人文精神中蒙昧的成分。

另外,科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人文关怀,科学要被赋予道德力量才能保证科学的善,但没有科学的发展,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不可能深化发展,科学是促进道德进步的最有力的武器,它清除道德发展的道路,摒弃了道德中虚伪的和不合理的成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虽然研究对象不同,但在伦理价值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人文在探求人的世界时,也在注入科学精神和方法;二者两者的内存价值是统一的,都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王忠武 .对当代科学文化特征的系统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第17卷,第4期

2 谢清果,王明新.构建科学文化学的几点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第23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