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精选5篇)

  • 工程经济学(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各章内容分析 工程经济学一般包括以下七章的内容;(1)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2)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3)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4)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5)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6)设备磨损的补偿及经济分析;(7)生产成本控制与分析。这七…

工程经济学(精选5篇)

工程经济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效益;评价;选优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互渗透的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各个工程项目、技术方案或技术措施经济效益的评价和选优,对该课程的学习主应该掌握三个方面知识:首先,工程经济涉及大量的经济、财务和管理方面的概念,对没有财会知识的人员来说难度不小;其次,工程经济学要对各种项目进行评价选优,需要理解与掌握较多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第三,用到的数学方法较多,如概率期望值,一元线性回归等等。因此,在学习工程经济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与策略,以下就该科的学习提出几点浅见。

一、各章内容分析

工程经济学一般包括以下七章的内容;(1)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2)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3)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4)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5)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6)设备磨损的补偿及经济分析;(7)生产成本控制与分析。这七章内容中三、五、六、七章为重点,相对而言也比较难理解。

第一章主要涉及大量的概念,如现金流量、投资、各种资产以及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和价格等,这些概念的掌握在于能够记住其构成要素及概念间的相互联系。本章也涉及到一小部分计算,如投资、总成本费用的估算,销售收入及利润的计算等。

第二章的重点内容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资金等值的原理。这部分内容同时也是工程经济分析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资金等值计算的六个公式。其基本格式为“待求项=已知项$(待求项/已知项、利率、计息周期)”,括号及其包含部分即为各公式的系数,可查相关复利表求得。这六个公式中只需记住整付终值公式和等额分付终值公式,其它可由此推导。除记住相关的公式外,要清楚地区分现金流量图的画法,对于等额现金流量发生在期初的情况,不能直接套用公式,而应灵活运用现金流量图分清计算的系数。

第三章的内容是经济效益评价的三种基本方法;静态评价法、动态评价法和不确定性方法。这些方法主要用于单个方案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和多个方案选优的评价。要评价须掌握各项指标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及评价标准。如净现值大于等于零,既适用于单个方案也适用于多个互斥方案的评价,只要净现值大于等于零,单个方案在经济上便是可行的;而多方案选优,则以净现值最大者为优。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利润最大化,即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我们在评价方案时,对计算净效益的指标,如净现值、净未来值、年值,取大者为优;而对成本费用类指标,如现值成本、未来值成本、年费用等,则应取小者为优。对于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应有清楚的认识。其中最基本的是净现值,净未来值和年值是它在不同时段的变化形式,而内部收益率则是使净现值为零的收益率,现值成本、未来值成本和年费用则是无收益或收益不易计算时的耗费。但除了年值和年费用不考虑相同的计算期外,其余均应统一计算期。

不确定性分析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其中盈亏平衡分析是重点,何为盈亏平衡?即方案的年销售收入等于年总成本费用,即利润等于零的情况,掌握这一点,求算保本产量以及其它都会迎刃而解了。敏感性分析的关键在于找出敏感因素,而概率分析则是利用期望和标准差来研究不确定因素的变动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

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可行性研究。包括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市场调查与预测、项目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其中部分指标的计算可联系上一章进行记忆。此章的重点是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可归结为以下三步:1、根据已知的历史数据,求出参数a和b,确定回归方程y=a+bx;2、对这个关系式进行s检验或相关性检验;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是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这一章的重点是价值工程。读者需要对价值、功能、成本的含义有清楚的认识,同时对选择VE对象的方法:ABc分析法、强制确定法和最合适区域法的思路完全理解。涉及计算的部分有:功能成本的求算和功能评价系数、功能成本系数及价值系数的计算。这就要求掌握强制确定法、平均先进分值法和基点法的公式。

第六章的主要内容是设备磨损的补偿及其经济分析。该章涉及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技术寿命、经济寿命及折旧等概念。重点在折旧额的计算,需记住年限总额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第七章的主要内容是成本控制的要求与内容。重点是同类、类似、非同类产品生产成本的估算和成本差异的分析与计算。

二、学习方法

从工程经济七章的内容可以看出,本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一)涉及大量的经济概念和评价指标,范围广泛;

(二)计算题集中在第三、第五和第六章,综合性不大,因此难度较小;

(三)多项选择题涵盖内容较多,需从整体把握。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在学习中要注意几点:

第一,必须正确理解经济学中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各概念和原理,许多评价指标和方法就容易理解,可以做到融会贯通。

第二,适当突出重点内容。

工程经济的重点内容是简答题和计算题。简答题可先理解记忆要点,然后对要点加以补充说明。而计算题的考察点相对集中,只要概念清楚,公式便可记住,可较好地解决。

工程经济学范文第2篇

工程经济学课程建议学时为64学时,课程内容依据工程造价专业“专业课程与实训项目表”中的“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工作项目设置。以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常用的经济评价方式为典型工作过程,以来源于实践的案例为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通过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教学目标的开放性设计、教学考核方法改革等,保证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全面培养。

2课程目标

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节约意识、经济分析能力、方案选择与评价能力,具体目标分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其中能力目标包括能进行基本经济计算,能进行方案比选,能进行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能进行工程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知识目标包括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掌握各种类型方案的经济比选方法,熟悉投资估算与融资的相关知识,掌握工程财务评价与经济评价方法;情感目标包括能把资金和人类劳动相结合,尊重资金的价值规律,培养节约意识以及正确合理地使用资金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财务制度及税法规定,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能用经济知识解释日常现象,培养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

3内容标准

在教学中可将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板块:基本原理板块、方案比选板块、经济评价板块。基本原理部分要求学生通过系统掌握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方法,能用基本经济理论解释日常的经济现象、解决简单的经济问题,这一部分建议分配18学时;方案比选部分要求学生通过掌握不同类型方案的比选方法,能够从不同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这一部分建议分配12学时;经济评价部分又分为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部分建议分配16学时,要求学生通过熟悉财务评价的方法、步骤,能根据给出的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财务评价,以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国民经济评价部分建议分配14学时,要求学生通过熟悉国民经济评价的原理、方法、步骤,能根据给定的材料进行国民经济评价,以判别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另外可以安排4个学时的机动学时以供任课教师灵活掌握。

4教学实施

4.1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课堂练习法、案例分析法、主题讨论法、课外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注意讲课时巧用表达技巧。课堂练习法:边讲边练,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案例分析法:此方法贯穿了整个教学的全过程,每一部分的知识都有相关案例与之配套,有的是通过案例分析引入所学知识,有的是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入相对应的案例,通过案例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主题讨论法:不定期地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学会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在小组内讨论,并总结讨论结果,在课堂上大胆发言。此过程中一定注意教师的身份,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引导者。通过主题讨论法,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课外实践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到社会中实践来学习相应的经济分析知识。巧用表达技巧:多用比喻、举例等方法,灵活表达,让道理浅显易懂。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4.2考核评价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应结合课堂发言、课后作业、学习主动性、操作技能等方面,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的模式,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注重平时的评分汇集。成绩的具体考核主要从学生的出勤情况、实际动手能力、理论知识的运用与掌握情况、完成作业情况等方面进行评定,制定评定标准。在教学中可划分学习小组,每一知识模块学完后,由小组对各个同学的学习表现进行内部互评,由老师结合学生的考勤、笔记、作业及发言进行打分,最后加权平均给出本阶段学习成绩。为鼓励学生日常学习积极性,可将平时成绩比重提高,将期末考试成绩比重降低。

4.3教材选用与编写

选用教材时,教材内容应与工程技术紧密结合;深度应符合高职高专的学生特点,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知识点应前后呼应,安排合理;教材的编写应符合该课程标准要求;应多附一些案例和练习;项目选取要科学、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能形成系列,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

4.4教学条件

教辅材料要力求接近实际,最好是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的案例与情境,并开发课程的习题、参考文献等内容,向学生开放,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资源方面应由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授课;班级容量不宜过大,最好单班授课,班容量不超过60人,以保证教学质量;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例如网络、多媒体课件等,为学生提供学习的便利条件。例如加大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把与课程有关的文献资料、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习题、教学视频、经济分析的相关前沿信息、与职业资格考试相关的资料、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等都放到网上,充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环境条件;该课程课内实训可在教室完成,课外实训可通过毕业实习由学生选择性完成;根据专业特点开发教学课件、案例库、试题库,以应用于教学与学习各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

5其它说明

工程经济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理论教学 案例教学 实训演练 教学模式

一、高职高专传统“理论灌输”教学模式的缺陷

在中国受教育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接受的大部分是“理论灌输”教学。似乎掌握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和老师所讲授的基本方法,就找到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可事实上,很多学生毕业走出校门后就会发现,在学校所获得的“灵丹妙药”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包治百病,甚至派不上用场。事实表明,许多在校时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到工作岗位上却表现平平,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胜任工作。

是这些公式、原理有错吗?当然不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基本公式、原理和基本方法的使用有很严格的前提假设。而实际的工作环境却很复杂,已知的信息、资料往往不真实、不完整,很难完全获得如书中所假设的条件。若学生们在学校只是被动地接受来自教材和老师们灌输的公式、原理和方法,到实际工作生活中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对这些公式、原理进行灵活地变通运用,就会产生“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无用”的想法。这种现象虽然与经验的积累有关,但也暴露出高职高专传统单一的、陈旧的教学模式与其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传统的重概念意义,轻方法策略;重理论讲解,轻实践演练;重教师主导,轻学生参与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了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实现,应该寻找更灵活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高职高专《工程经济学》开展案例与实训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什么是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又称案例研究,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启发式问答法”。1870年由当时哈佛法学院院长克利斯托夫·朗戴尔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的基础上创立的,是一种有效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运用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法。由于本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把现实中的问题带到课堂,把枯燥的理论阐述变成解决问题的研究讨论,把教师的单向讲授变成师生间的教学相长,把个人解读变成集思广益,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全方位思考、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广泛运用于教育、医学、法学、经济、工程技术等领域的教学与实践。

2、《工程经济学》开展案例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性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以工程为依托、以经济基本理论为基础,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理解经济学基本概念,让学生会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做基本经济判断,掌握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工程项目在各种经济政策环境下的经济评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本课程,若没有学生的“躬行”,教师课讲得再生动有趣,学生脑中理论灌输得再多,到实际工作生活中还是无计可施。以往的工程经济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比较薄弱,理论教学结束以后通常没有专门设置实践环节。学生缺少体验实际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过程,得不到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很难全面系统地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程实践中。学生们只有在获取经济评价基本理论知识后参与“躬行”,即通过经济评价实训环节,进行真枪实弹的演练,才能真正对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才能使学生在校时就具备适应社会所必要的心理素质和知识结构,获得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与职业技能的培训,实现将学校所学的基本理论与工作生活的实际应用无缝对接,让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就能适应并胜任岗位要求。

再者,《工程经济学》是高职高专工程管理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的为数不多的经济类课程,自然还要承担起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哲学思维和经济效益观念的重任。经济方面的理论观点和话题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标准答案,存在很大的争议性,提倡百家争鸣。这就要求教师在经济类课程的教学中不宜一言堂,而应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自由发言。

鉴于上述原因,在《工程经济学》课程中推行案例教学和开展实训环节势在必行,以弥补理论灌输教学的不足。

三、《工程经济学》案例与实训教学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工程经济学》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及实训环节,是对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经济问题及对工程项目客观、真实的情形进行调查、收集和加工,整理成满足教学目标的案例和实训项目展开的。学生们运用已掌握的经济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通过思考、讨论、查找资料、动手演练,阐述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方法,最后经归纳总结,全面系统理解基本理论,掌握工程经济分析的全过程。

1、教学案例与实训课题的选择与制作

案例教学以典型案例为教学工具,实训环节以工程项目资料为演练对象。开展案例教学和实训演练之前,先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分析对象、收集相关资料,根据教学目标将资料编制成工程经济评价案例及实训任务书。案例与课题的选择与设计要满足以下要求。

(1)有代表性(典型性)。工程经济案例应当能代表某种性质或类别的工程项目,具有同类项目的共性,能实现某个教学目标。一个恰当的案例,不仅应当有利于学生理解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还应当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解决现实中遇到的类似问题,达到理论与实践运用的结合。

工程经济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业工程;竞争能力;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一、引言

当下我国的国内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经济结构已经发生转变和调整,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需要在精益化生产与管理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人才。制造业和部分服务业都需要大量的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因此,通过调研分析目前用人企业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评价与需求,对高校现有的教学模式与研究方向进行调整,明确改革后本专业的总体布局、思路,确认本专业今后发展的重点内容,具有重要价值。只有结合企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系统分析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高等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学生在毕业后才能适应当下激烈的就业环境。

二、学生能力需求分析

通过分析所回收的“毕业生能力需求调查问卷”,了解到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能力(实际问题的设计、编制能力);(2)概念能力(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3)归纳总结能力(将事物或者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或者特点进行分类整理,或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描述复杂的事物的本身及其特点);(4)逻辑分析能力(通过一系列工具将问题解决,并指导实践问题的能力);(5)工程通识应用能力(所学的专业工程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6)计算机应用能力(办公软件的运用等能力);(7)系统分析决策能力(对系统目标、环境、实施要求进行分析的能力);(8)表达能力(把想要表达的东西用具体或者抽象的东西表达出来,以供别人理解的能力);(9)倾听和争辩能力(将听到的信息在大脑中进行转换和找到对方语言中的漏洞进行攻击的能力);(10)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会使工作有序进行的能力);(11)工作协调能力(合理妥善安排和组织自己工作的能力)。

三、当前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经济学又称费用—效益分析,是研究如何使工程技术方案(或投资项目)取得最佳经济效果的一种科学的评价体系。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的最一般方法,即研究采用何种方法、建立何种方法体系,才能正确估价工程项目的有效性,才能寻求到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工程经济学是工程技术与经济核算相结合的边缘交叉学科,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经济学理论分析密切交融的综合科学,是一门与生产建设、经济发展有着直接联系的应用性学科。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工程经济学带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1]。目前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手段单一,一般均为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工程经济学中的实践方法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学生无法把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前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操作能力都不能进行很好的锻炼,所以对于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2]。

四、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研究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如下:1.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的正确制定可以减少学习重复性,提高学习效率。教学大纲应加强知识的连接性和关联性,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建立系统有效的知识体系。2.改变以教师主导的授课模式。以老师授课为主转变为鼓励学生自主参与。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这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师生之间的相互讨论,目的在于提高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际案例来反映实际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专心学习,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3.增加工程经济学的实践环节。例如可以增加《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工程经济学课堂教学环节结束后增加《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将学生分成小组,自选项目并进行市场调查、预测、经济评价和可行性分析研究等内容的设计,将学生将平时所学到的基本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这样既可以巩固学到的专业知识,将知识具体细化,还可以锻炼本科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3]。课程设计完成后由各组同学进行答辩,采用老师提问和小组间互相提问的方法,以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4.增加计算机实验课程。计算机软件的操作可以提高我们将实际问题转换为所学模型的能力。工程经济学也是一种辅助决策的科学工具。通过详细的分析和比较,选择最优方案提供给决策者或工程师作为科学依据。当下计算机已成为很普及的工具,计算机的操作简化了以往的查表插值计算,并且当大量复杂数据出现时,函数的直接引用使我们摒弃了传统的计算器计算,这样消除了烦琐费时且不精确的弊端,进而提高了效率和准确率。全面应用计算机和Excel可以快速、直观地解决工程经济中的诸多问题。例如,Excel可以应用于资金等值计算,应用于报表完备化,适用于各种指标的计算,也可应用于敏感性分析中。5.实行分班制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旨在通过外文的应用能力,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提升,让学生的思维和专业知识在英语和汉语中相互转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以降低专业课学习的质量为代价去和英语进行深入交流。因此,实行分班制双语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学校根据学生成绩进行划分,特别是英语成绩,分班后双语班进行双语教学,使用英文和中文两个版本的参考书。或者将这门专业课变为可选择的必修课,即这门专业课有双语和非双语两种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决定是否选择双语教学。6.建立以评价学生能力为主的考核方式。传统的考核方式只能评价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全程跟踪学生学习情况,采取笔试、课堂讨论、实验操作考核和课程设计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操作能力等进行全方位评价。

工程经济学范文第5篇

摘要:经济学课程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经济学教学以理论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且不能满足工程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要求。通过问卷调查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经济学教学实践情况,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经济学教学实施因素与教学效果的回归方程,寻求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最后,对照学生对教学实施相关因素的满意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措施,以提高工程管理专业经济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