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师导师工作总结(精选5篇)

  • 培训教师导师工作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更新理念,明确目标。 我校将教师培训工作列为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教师培训是更新教师知识结构,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校本培训三至五年工作思路,在开学初特制定我校…

培训教师导师工作总结(精选5篇)

培训教师导师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勺窝乡中心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培训工作能认真落实区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能按计划组织进行且富有特色。本年度校本培训工作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分类指导、按需施教、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管理,确保该项工作正常开展,收到一定成效。现将这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更新理念,明确目标。

我校将教师培训工作列为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教师培训是更新教师知识结构,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校本培训三至五年工作思路,在开学初特制定我校教师培训工作计划,在计划中规定培训内容及形式,落实措施保障,明确校本培训目标。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并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确保教师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狠抓常规,注重落实。

为了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必须参加,以学校为单位,为了整体提高全体教师的基本功,我校于本学年着重于训练教师的基本功,以进行集中研讨和培训为主。在每次培训前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培训时查出勤、查记录、查反思,从制度上保证了培训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同时各教研组根据教师们对学习内容的需要,在开学初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内容,确保内容是教师们需要的能在教学中产生实效的东西,避免了吃力不讨好的现象,确保内容的实效性。为了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学校行政具体指导。教导处进行随堂听课,不定时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和作业批改情况,同时要求各教研组长经常深入各班听课,评课,参与各备课组的教学研讨活动。

三、强化管理,创新模式。

教师培训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同时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强化管理,确保措施到位十分关键。本年度突出以下培训重点:

一是突出对新课程内容的培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的自身素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扎实地学好新课改理论,提高对新课改的认识,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行为。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此,我们这个学期对青年教师们进行了大量的新课程培训,学习新课标,进行教材解读。

二突出教师师德的培训。为了整体提高我校教师的素质,本学年我们着重培训教师的师德,学习师德的各种理论的同时,要求全体教师多多学习各种法律,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全体教师整体的师德有了一个较好的提高。

三是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

培训教师导师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一、项目研发——有效管理的基础

培训项目研发有两层含义:所谓“研”就是通过对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确定培训主题、内容和对象,研制培训方案;所谓“发”就是培训项目经审核批准后,项目计划书,供教师自主选择。

项目研发的第一步是要组建研发团队,团队成员既要有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也要有理论研究型的专家、教授,还要有熟悉教师成长和培训规律的培训师。我县在“多主体项目研发”过程中,组织发动了11位县级首席导师,65位县级学科培训导师,还聘请了在甬高校和宁波市师干训中心的部分专家,成立了多个项目研发团队。然后全面分析教师的个体需求、岗位需求和学校组织需求,梳理出多个主题,再结合学生和社会的期望确定申报项目的最佳内容。

在研制项目培训方案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培训目标定位,准确把握处于“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时期的教师的成长需求,避免培训内容“不合胃口”和“不适应”现象的发生。其次要有效整合培训资源。教师培训的核心资源是智力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和技术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智力资源的主体,它包含培训教师、培训管理者和学员,在培训中直接发挥着主导作用。为此,我们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整合。比如在《教科研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这一市级培训项目方案的研制过程中,我们分别邀请了省、市、县三级教育科研机构的负责人和省、市培训机构的专家,以及中小学特级教师共7人,对培训内容、培训课程、培训方式等进行选择和设计,还专程到杭州多次修改培训方案。同时非常重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在培训前三个月便给学员寄发培训预备通知,请他们将自己撰写的论文或课题申报书的电子稿提前半个月发给项目组,以便授课教师组织讲评和研讨。

当培训方案形成后,县师训中心要组织由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每一个项目方案进行审核,然后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即进入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管理平台,让教师自主选择报名。在项目环节,要充分强调规范性。不仅《项目申报书》的填写要规范、完整,更要十分注意操作程序的严肃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项目研发作为培训的起步阶段,直接关系到培训的针对性,起到了定方向、设蓝图的作用,如果需求定位不准确,课程与活动设计脱离学员实际,必将导致项目培训的低效。因此,只有抓好项目研发过程的管理,才能为培训取得良好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过程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

要保证教师培训项目的质量,首先,培训方案要适合教师需求。其次,培训实施过程的有效管理非常重要,因为它既是落实培训方案的具体过程,又是检验培训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的试金石。因此,施训过程的管理也就成了培训项目管理中最主要的环节,也是整个项目成败的关键所在。

为了提高效率、落实责任,我县在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中采取了项目负责人领导下的“组班教师负责制”。所谓“组班教师”即全面负责某一个培训班级所有培训活动组织与管理的专职人员,集班主任、项目秘书、信息档案与后勤管理职能于一身。组班教师不仅要负责培训班级的学员报到、培训考勤、信息报道与反馈,还要配合导师做好培训组织和学员作业的收集、班级培训总结的撰写、优秀学员的评选等工作,项目负责人和其他职能部门则做好指导、协助工作。

在首次项目培训时,组班教师要做好学员报到的服务管理工作,热情耐心地指导学员签到、缴费、领取学习资料并交待一些注意事项。对于90学时以上的长项目培训,还要做好开班典礼的服务工作;短项目,由组班教师简要介绍该培训项目的背景、概况与要求即可。

我县学科教师90学时脱产培训项目实行的是首席导师负责制下的“导师+基地”培训模式,此模式的特点是由一位特级教师或名优教师作为首席导师,再聘请县内外的名师、骨干教师组成一个导师团,其中首席导师主要负责培训教学与活动安排,而组班教师则负责班务管理。

当参训学员满怀期待来到首席导师所在学校,经过简短的开班典礼后,学员先听导师的理论讲座,观看教学录像或导师上示范课、剖析教学案例。接着,导师团成员指导各学习小组进行集体备课,辅导学员独立制作课件,每组用抓阄的方法选出1~2人上诊断课。然后是分组评课,集中交流,导师点评,学员上提高课,导师再作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方面的理论引领。在这样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演绎,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归纳过程中,组班教师不仅要做好讨论与点评情况的记录和学员意见的反馈等工作,还要配合导师做好学员签到、联络、服务等事项。

为了便于对学员实施个性化辅导,有效促进对参训教师的个体诊断,在培训的第二阶段,要安排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分散到各导师团成员所在学校进行实践培训。由于分组实践缩小了规模,使得人人都有上课的机会,导师也能针对每个学员的不同情况进行更加详细深入的指导,这样还能增强导师和所在学校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同实践学校及时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比如落实好8~10人的备课与休息场所等。其次,由于实践基地分散在全县各地,组班教师难以兼顾,必须要检查小组长点名、签到和培训过程记录等职责的落实情况。组班教师还要到各基地蹲点半天以上。再次,要帮助学员协调或解决交通不便等实际困难。最后,还要建立分组实践基地的联络平台。每小组至少推选一名学员与组班教师建立QQ群,把每天的培训概况和突出的亮点同大家交流分享,以便了解和掌握各组的培训动态。

培训结束时,要对培训记录、培训作业、学员小结等进行收集归档,先由各小组长收齐后交各自的学科导师审阅,然后由首席导师汇集审批。组班教师还要将收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同时,评选出优秀学员、优秀通讯员,召开结业仪式进行总结表彰,并给参训学员发放结业证书。

在整个项目培训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培训安全是培训有序进行的保障,因此,每一次培训,对有可能发生的状况我们都做好充分准备,并做好预警防范工作,如遇停电、火警、学员身体不适或指导教师因特殊情况不能到位等情况,都有应急预案来应对。

由于我县在项目实施中采取了组班教师负责制的管理形式,加上一整套切合实际的考核和培训风险防范措施,每一个项目培训都能有序、高效地开展,为参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三、总结反思——有效管理的深化

对项目培训进行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提炼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对今后的培训提供帮助与借鉴,不断增强教师培训的生命力。培训项目总结要全面、具体、翔实,主要是亮点与特色的提炼,从需求调研分析到培训方案研制;从项目申报到指导教师选课;从培训准备到过程实施;从培训成果收集整理到推广应用,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认真的梳理、分析与反思。

对需求调研分析的总结,重点要关注调查问卷的设计是否反映了调查对象的真实意愿,是否将大多数调查对象的需求纳入了培训内容。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长项目中,根据调研中多数老师的要求,我县把命题与试题分析、说课与试讲、有效教学设计与有效评课的内容确定为培训主题,受到了学员的欢迎。在《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培训》长项目中,则根据多数老师的需求,把一字(英语书写)与一话(英语语音)的基本功训练作为培训内容之一,学员在参训期间,每天利用中午12点到1点这段时间,在导师的安排下进行半小时的书写练习和半小时的语音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县采取了“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促提高”的总结模式,即针对对每一个专题讲座、每一个专项活动,都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对满意度很低或者学员意见较集中的问题,就要启动风险防范机制,对培训内容或计划作出调整,使培训活动朝着有利于实现目标的方向发展。项目培训的最后半天,我们还要求学员对自己的学习收获和项目的整体看法作出评估。

每一个项目培训结束后都要写出总结报告,内容包括:①项目基本情况;②培训实施过程;③培训的效果;④培训经验与反思。在培训效果方面应包含学员的学习成果(个人成果与集体成果)和项目的其他成果(如培训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案例、自主研发的教材与课程等)。

在经验与反思方面,要着重表述项目的成功做法、问题的反思与改进的建议等。比如,我县在第一轮试点中,对个别项目过分强调精品课堂打造,忽视常规课堂研究这一现象进行了反思,大家认为教师平常均以上常规课为主,在全员培训的项目中应着重探讨如何提高常规课堂的质量和效率。在反思中,教师还提出,有些学科项目只重视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轻视备课、阅读、出题、做题等第一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自己先学会理解教材,先备课、会做题目,才能去上课。于是,在第二轮方案设计时,我们对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作了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过程,从决策、执行到反馈、总结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全面提升参训教师的素质这一需求。同时它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在服从总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满足学员的合理要求,激发学员的参训兴趣和热情来提高培训的效果和管理的效率。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每一个培训项目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就能探索出以项目实施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不断创新教师培训的理论与方法,为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方,钟祖荣,余新.教师培训管理工具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培训教师导师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新职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加快区域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新入职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前期培训对职业持久性等都会产生持久的影响。为使东城区新职教师尽早适应教育教学岗位的需要,本着“创新学习模式、注重培训实效”的原则,东城区教委委托教师研修中心、学院制定了培训方案,决定在新职教师到岗一年内对其进行120学时的培训。

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得知:新入职教师非常渴望能够得到名师、专家的指点,希望通过优秀教师的引领做好职业规划,用具体的事例支撑理论辅导;新任教师具有较高学历,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涉猎广泛、理解深入,而教学基本技能却缺少必要的训练;关注课堂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希望培训方式多样化,如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或课堂实录,针对问题的教学案例评析、讲座、交流研讨等。因此,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将培训重点放在“实战演练”,以“实践取向”为主导思想,加大了新职教师教学实践的指导力度,目的是引导新入职教师提高教学实践“悟”的能力,为其专业可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培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北京市和东城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并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和需求。其中,培训内容包括师德与法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理解与分析、教学设计、教学技能、教育技术、班级及课堂管理等,并涉及通识培训、分学科培训、校本培训、实践指导4个环节。培训结束后,教师按计划完成全部120学时的课程方予以结业。另外,培训分为校级培训和区级培训两部分,校级培训由听课与授课、备课与研讨、班主任工作,总结与目标4部分组成,区级培训由专题培训、学科培训(研修指导)、实践指导(课堂指导)3部分组成。在这两种级别的培训结束后,教师都需要填写实践活动考核表,以对培训心得、培训意见等进行反馈。

根据培训内容,我们特别举办专题讲座;在学员管理规定里,我们提出了6项具体要求,以严格保证培训各个环节的实施;我们设置新入职教师宣誓仪式,以激发教师对工作的激情和热爱;我们编制了《2011-2012学年新职教师研修手册》、新职教师教育实践活动考核成绩表,还在《新职教师培训日志》中添加了“我的思考”和“评价”板块,这都有利于帮助学员“消化”与思考,以及及时反馈他们的需求,促进我们今后工作的改进;在培训结束时,我们让学员做“自我鉴定”,如自身基本情况、自我能力剖析、职业发展目标确定等,为进一步进行有效探索、创新培训模式、满足教师需求作积累。

■ 统一领导重策划,区校携手促发展

在东城区教委外在政策和制度的保障下,新入职教师培训在教师队伍建设系统工程中,在教师生涯发展最初阶段目标有所落实。

培训教师导师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继续教育领导小组:

一、本校2005年度开展校本培训的目标、条件和重点

 2005年本校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国家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体系、模式、方法和技术手段。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培训为重点,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为主要形式,以贴近新课程、贴近教学实践、贴近一线教师为突破口,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 为加强指导、规范运作、务求实效,现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对2005年全校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要工作目标

 1、使全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观有新的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思想和爱生育人意识有明显提高。

 2、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总体上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能力有所提高。为高中教师进入新课程,做好思想和专业准备。

3、继续扩展梯队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骨干教师队伍,重点培训培养一批各学段各学科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常武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教师。培养一批新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

二.条件:

本校设立了专门的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管理机构,由教科室具体负责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并有2位教师参加了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现代教育理论课程主讲教师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学校有规范的业务学习制度和定期的业务学习时间,为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重点工作

 1、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学校将继续把新课程师资培训作为年度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工作来抓。在继续加强对初中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基础上,今年重点要抓好高中新课程师资的培训。本年度各教研组均应考虑和渗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2、继续开展以尽快适应岗位要求为主要目标的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工作。认真组织试用期新教师参加规定的集中和分散培训活动,学校将扎扎实实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组织新教师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开展各种教学研讨、评比活动,使他们尽快适应并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3、大力开展教师职务岗位培训工作。按照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今年将继续组织教师参加2004年晋升职称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4、加强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实施名师工程。今年将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

 5、继续抓好全校教师高一层次学历达标工作。组织好教育硕士的报名、辅导和参考工作;以函授和自考为主要形式和途径,促进本校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

 6、进一步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学校将组织教师参加第三轮现代教育技术考核,积极做好培训工作,与此同时,组织信息化骨干教师培训,切实提高他们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的能力。

 7、学校将根据(武教人[2004]29号)文件精神。完善校本培训的组织机构,制定培训计划,充实培训内容,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监控与评价。 

二、本校2005年度校本培训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

一.实施意见:采用必学和自学相结合的途径进行校本培训:

1.师德教育。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四五”普法教师读本》,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广泛开展以“爱生行动”为核心的各类师德教育活动,组织教师观看杨端清同志的录像报告,大力宣传和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配合今年区开展的“学生评教师”师德教育活动,经常性检查、督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坚决杜绝教师队伍中体罚学生、等严重违反师德的情况,积极引导教师以先进为榜样,提高师德修养,努力塑造礼中教师良好的师表群体形象。

⑴利用每周教师政治学习时间,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国家大政方针,有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文件和材料。

⑵利用有影响的报刊,如《人民教育》、《江苏教育》、《德育天地》、《班主任》等,开展集体和自主学习、提高的培训工作。

⑶学习教育法规,掌握《德育大纲》要领,开展《师德规范》学习和测试活动。结合“师德标兵”,评选“十佳教师”活动,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⑷开展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研讨活动,撰写论文,参加德育论文评选。开展德育参观活动,2月份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作德育建设方面的讲座,提高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⑸学习《中小学教育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进行必要的辅导。听法制教育辅导报告。

2.教学业务。实施教师本职岗位的培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强化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和拓展业务知识,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培训,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主要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认真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组织备课组长参加区级集中培训,发挥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课程改革实验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使全体课改教师了解和掌握新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上的重大变化,达到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校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材教法学习研究活动,努力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⑴加强理论培训,主要辅导《走进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通识培训学习材料选编》等理论和经验。9月份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作辅导报告。

⑵辅导《课堂教学评价表》,根据项目规范课堂教学,以“五认真”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训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评价和检测能力。进行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培训。组织参加教育局的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工作。

⑶组织示范课、汇报课、试验课实践活动和开展评议辅导讲座,提高操作能力。5月份开展“新课程研究”大型公开课展示活动。

3.教育科研。培训教师掌握教科研的基本知识,增强教师进行教科研的自觉性,提高教科研水平。解决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对教科研内容的选择,研究形式和方法的确定,研究过程的实施和研究成果的总结等方面的能力。

⑴培训课题选择,设计报告,立项要点,研究成果,开展课题活动的能力。今年4月邀请专家来校作课题研究专题讲座。

⑵运用理论和实践联系的方式,培养写作教科研论文和经验总结的能力。利用暑假,组织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教育年会的论文评选和各级论文竞赛活动。鼓励在正式报刊和经验总结。

⑶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题教科研培训。5月份培训“说课——上课——评课”的技能。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案例分析辅导讲座活动。

⑷开展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的培训活动,发挥群体的合力优势的作用。

4.信息化素质培训。每位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学习使用计算机,了解有关网络信息内容,学习网的制作,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⑴组织教育现代技术知识讲座和操作规范的培训。利用校本师资开设多媒体课件培训班两期,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⑵组织电教评优课评比辅导讲座和多媒体课件评比讲座。开展网络信息技术评优课讲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考核办法:

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制订本校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有序组织,统筹安排,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参加考核,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档案。规范管理,逐步建立以专职为辅,兼职为主的校本培训师资队伍。

 

 

三、本校对校本培训进行管理的机构、制度和责任人

一.管理机构: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小学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为此,建立以校长为首的我校教师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党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

教师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构成情况。组长:蒋卫山(校长),

成员:盛建锋(副校长)、余粮(副校长)、陈中良(副校长)、王建仁(教务主任)、李新其(总务主任)、尹建文(政教主任)、陈京疆(教科室主任)、陆惠芳(办公室副主任)。

二.培训制度

1、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承担区教育局下达的各项教师培训任务,教科室重点负责教师的校本培训。

 2、把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学校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把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作为学校行政的重要内容,在行政会议上重点协商,期初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期中对各部门的各项计划进行评估,期终总结全学期继续教育的工作成果。

 3、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把继续教育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职称挂钩。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建立教师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情况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教师工作岗位聘任相联系的制度。凡没有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不能评为优秀教师,不得申报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

 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不重视教师继续教育的部门及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个人要给予批评和帮助,对延误培训工作的要进行必要的处理。

4、学校要按要求建好校本培训档案,由教科室负责如实、及时填写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的各种台帐资料。由校长办公到负责校本培训档案的收集、整理、登记和保存,加强对培训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学校

意见 

(公章)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培训部门审查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教研

部门

审查

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继续教育领导小组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培训教师导师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摘要:目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已经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政策内容之一,如何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发挥培训基地作用,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提高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教师进修学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文章尝试从加强学校基地建设,优化培训功能,增强培训实效,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作思考,探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基地建设;教师素质提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5-0019-03

多年以来,通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全面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目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已经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政策内容之一,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因此,如何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发挥培训基地作用,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提高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教师进修学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基地建设,优化培训功能

临翔区教师进修学校自1996年3月被授予“云南省一级进修学校”铭牌以来,办学条件逐年改善,师资队伍得到加强,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是,由于我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发展也带来了不平衡,特别在广大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还不能适应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的区教师进修学校如果建设力度不够,将制约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将制约全区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进修学校的建设在教师终身学习,教师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高度重视,抓紧抓好。

随着教师学历补偿教育的结束,临翔区教师进修学校早已适时转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辖区内教师专业素质方面,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国培计划”培训,市、县(区)级骨干教师培训,新课程师资培训,教师专业提高培训,校(园)长上岗培训,教导主任培训,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班主任培训等国家、省、市、县(区)培训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培训基地的作用。同时,有针对性地对乡镇学校开展学科教师培训及校本培训指导 ,帮助基层学校总结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成果,帮助和指导教师总结和探索教学新方法,积极推广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参与式”、我区的“引导自授法”等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电教资源优势,开展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全员培训,远程教育培训及英特尔教师教育培训。积极协调当地政府部门,为全区干部进行公务员电子政务培训、普通话考核培训等。但是,由于教师进修学校功能的特点是阶段性、补偿性、服务性、效应滞后性的,与升学没有直接关联,客观上导致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一般的教师对教师进修学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师训经费不够,学校基础设施落后,部分设备老化,师资力量薄弱,严重制约着进校的发展。进校作为县(区)级教师培训机构,其师资力量大多从当地中小学教师当中抽调组成,他们在长期的培训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一些优势,如对基础教育的敬业精神,对不同培训任务、不同科目教学的适应能力,较强的业务指导能力与兼职教师的合作能力等。但普遍存在科研方向不明,科研水平不高,专业学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情况。作为称职的进修学校教师应具有相应的知识、能力结构,成为职业化的“培训专家”。进修学校应派教师到专门的培训机构接受教育,进行专项培训,使教师逐步成为职业化的培训者。然而,进校受到师训经费不足的困扰,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等工作也必然受到制约。建议进一步明确县(区)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地位和职能,加强县(区)级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增加投入,改善设备设施,提高师资素质,在全省、全市、全区师训经费上强化政府行为,落实管理职能,由各级政府协调教育、财政、人事等部门,切实解决教师培训基地师训经费问题,由市、区政府组织检查监督,以保证经费到位和专款专用。建议将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推进学校发展纳入县(区)党政领导考核指标。

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要实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基地建设。在全国网联和省继续教育中心的指导协调之下,重点做好网络平台的建设,做到上挂高等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下联区内各级学校(中、小学,幼儿园),整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室的职能,建立以进修学校为中心的教师教育体制,实现“研训一体化”,把进修学校真正建设成为县级教师教育的学习中心、培训中心、资源中心。

二、理清办学思路,提高教师素质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目前的工作重心就是搞好教师培训,保证培训质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用科学的办学理念指导教师教育工作。临翔区教师进修学校办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树立“教育发展,以师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选择适合培训对象需要的培训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使培训成为教师的主动需求并积极参与到培训中。改革自我封闭的培训观念,树立联合互补、资源共享的开放式培训观念。积极探索教师培训工作的新方法,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培训规格,使进修学校成为全区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和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基地。全面走进新课程教师培训,使培训工作服从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为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服务,从而为提高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2.大力改善学校硬件,做好网络平台建设。按照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小实体、大服务、多功能”的原则和“五个中心”“一个辅导站”的目标,加强学校的软硬件建设。针对在职成人学员的特点和网络教育自身的优势,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利用网络教育平台举办相关新课程、班主任的网络培训班,通过网络平台,聆听全国、全省教育界专家、名师的报告,通过视频对话,让授课老师直接回答学员的疑难,实现教学的良性互动,通过远程网络培训,打破时空阻隔,使用天网、地网、人网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教师继续教育,解决山区教育信息滞后的问题。解决培训师资紧缺的问题,使偏远山区的教师能在本地享受到省内乃至全国一流教师的培训讲座,并与这些优秀教师共同交流教育教学经验,探讨教育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与效益。进校教师要认真做好组织协调、过程管理和跟踪考核服务工作。

3.大力提升进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是复杂多变的,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只有通过不间断的学习,经过多方面、多层次的培养和训练,才能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熟悉基础教育和干部、师资培训的规律和特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手段,有指导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能力。在师德、专业水平、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对学员起示范作用,因此,教师教育需要,中小学校的素质教育需要教师进修学校建设一支积极为中小学课程改革服务的、能适应教师培训需要的、充满活力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培训队伍。

首先是要大力提高现有专职培训教师的业务水平,试行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轮岗制度,即培训者深入中小学教学一至三年,取得第一手的感性认识、总结出一定的经验后再返回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别人。实行“送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送出去”,就是选送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到上级师训机构,接受培训者培训,可以提高学历层次,攻读研究生;也可以进行短期的专题性培训。除此之外,还可以送到别的先进的同级师训机构去观摩学习。“请进来”,就是请相关专家、学者到教师进修学校给本校教师进行培训。其次是聘请中小学教师中的优秀者到培训机构兼课。总之,要着力提高进校专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研究能力,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及时的专业咨询、信息服务与技术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