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科室行政工作总结(精选5篇)

  • 医院科室行政工作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目前的成本核算 (一)一级分摊 行政后勤科室的费用分摊将行政后勤科室的费用按适当的方法(例如,人员比例、工作量比重等)向临床、医技和医辅科室分摊,并实行分项结转。分摊标准以人员比例为例: 核算科室(临床、医技、医辅科室)分摊的某行政后勤…

医院科室行政工作总结(精选5篇)

医院科室行政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成本核算 成本分摊 收入比重 人员比重 制定价格

自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医院施行的新会计制度对医院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医院差不多都进行了全成本核算,也就是所说的四类三级核算。四类是指:将科室分为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行政后勤类;三级是指:将成本进行了一级、二级、三级分摊。

一、目前的成本核算

(一)一级分摊

行政后勤科室的费用分摊将行政后勤科室的费用按适当的方法(例如,人员比例、工作量比重等)向临床、医技和医辅科室分摊,并实行分项结转。分摊标准以人员比例为例:

核算科室(临床、医技、医辅科室)分摊的某行政后勤科室的费用=该科室职工人数÷除行政后勤科室职工外全院职工人数×当期该行政后勤科室各项总费用。

(二)二级分摊:医辅科室成本分摊

将医辅科室成本向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分摊,并实行分项结转,分摊参数可采用收入比重、工作量比重、占用面积比重等。

(1)按收入比重分摊(适用于门诊挂号收费、住院结算室等成本分摊):某临床科室(或医技科室)分摊的某医辅科室成本=该科室医疗收入÷全院总医疗收入×当期该医辅科室各项总成本。

(2)按工作量分摊(适用于门诊挂号收费、住院结算、洗衣、消毒、水、电、气等保障部门,材料库房、病案部门等成本分摊):某临床科室(或医技科室)分摊的某医辅科室成本=该科室消耗工作量(或医疗工作量)÷该医辅科室待分摊的工作总量×当期该医辅科室各项总成本。

(三)三级分摊:医技科室成本分摊

某临床科室分摊的某医技科室成本=该临床科室确认的某医技科室收入(按开单科室归集)÷该医技科室总收入×当期该医技科室各项总成本。

二、医院成本核算的建议

(一)医院手术室的成本核算

手术室的手术台次,应该按照按手术日期、病人、专科(病区)、医生、手术参与人员等进行明细统计。按照手术的难易程度划分系数标准,这个可以按照各医院的实际情况调整。4月我院明细手术台次如下:

合计表如下:

例如,手麻科当月发生费用379205.25元,那么普外科应该分摊的成本为:46.4*379205.25/265.9=66171.96元。

(二)供应室、网络中心、维修班等由内部提供劳务的科室,应该通过账务处理体现出来

(1)维修班、医工部、网络中心成本。维修科室的维修程序,由需要维修的科室在HIS系统上进行申请,维修班看见网上的申请后,到科室进行维修,并由科室进行维修确认,同时进行满意度测评。月底时,统计科从HIS系统导出维修工作量统计报表,根据医院绩效方案制定的维修单价计算至每个维修科室,该报表交予成本会计进行账务处理,交予绩效办进行绩效工资的核算。

(2)供应室、洗浆房成本。供应室、洗浆房人员每天对科室的消毒物品、清洗衣物进行下收、下送,供应室将消毒物品打印成EXCEL表格,到每个科室收取时,要求护士长或办公班进行收回签字确认,消好毒的物品下发到科室时,再求护士长或办公班进行发放签字确认;每到月底时,供应室、洗浆房人员做一张月报表申报至统计科,统计科进行抽查,真实性、完整性。再根据医院制定的消毒价格进行每个临床科室的消毒物品价格,交予绩效核算、交予成本会计进行账务处理。

(3)将上述科室的成本分摊以后,其余的管理费用、医辅科室成本、医技科室成本再按照三级分摊的比例进行分摊。

(4)账务处理。为了加强医院经济管理和科室全成本核算,在医疗支出总账的三级明细账基础上,分科室再设明细账,为科室核算提供成本信息。

三、编码设置

成本核算单元的编码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制定。核算单元级次分为四级,前三级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规定,医院不得自行增减;确需增加需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经审核后统一编码。四级及以下编码由医院自行设置。

第一,各核算科室先按照医疗业务成本的七类核算范围进行明细核算,归集各临床、医技、医辅科室发生的、能够直接计入各科室或采用一定方法计算后计入各科室的直接成本,形成医疗业务成本。

第二,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三级分摊方法,依次对行政后勤科室、医辅科室、医技科室耗费进行结转,形成临床科室医疗成本。

第三,在此基础上,通过归集和分摊,计算项目成本、病种成本、诊次和床日成本等。

四、加强成本核算方法

第一,全员参与,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经营的重点也必须转向自身的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最佳途径,是医院强化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实行全成本核算,必须更新观念,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充分调动积极因素。

第二,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织体系,全成本核算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专业知识要求高,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活动,不是单纯的财务部门的工作问题,而是临床、医技、行政后勤各科室共同的问题。

经过以上核算,成本数据较之以前简单、统一的三级核算后,更具有其实际意义,医院经管办可以根据财务科提供的成本数据和分析报告,提出经营管理方面的建议,逐步实现成本数据在各项管理中的运用。以期不断改进医院的内部硬件设施、信息系统、物资配送和其他管理方式,提高成本数据的准确性。

(作者单位为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参考文献

医院科室行政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育保险管理;生育保险;北京市

北京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自2005年7月1日正式实施,2012年1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开始加入生育保险。生育保险作为五大社会保险之一,其功能是维护女性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女性职工在孕产期及计划生育手术期的基本生活和身体健康。生育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合法程序制定,在参保女职工怀孕和分娩时,由于没有办法正常工作,国家和社会对生育女职工提供生育医疗服务报销、生育津贴和产假等必要的经济、假期补偿和一定的医疗服务[1-2]。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同年4月,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工作的方案。可见,“两险合一”已成定局。对医院来说,此项改革机遇与挑战并存,精简了报销流程的同时也会给医院的医保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本研究对我院生育保险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两险合并”后医院更好地执行国家生育保险政策,顺利开展医疗与生育保险工作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以2014年—2016年来我院妇科、产科及计划生育科就诊的参加生育保险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临床医生访谈、科室结余情况分析以及患者来我院医保部门咨询生育险报销政策的情况进行归纳汇总,利用实证研究法,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我院2014年—2016年生育保险患者咨询情况

从2014年—2016年,我院医保部门每年接待生育险患者咨询在4000人次以上,占总咨询量的15%左右。来我院妇科、产科和计划生育科就诊的女职工大多数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但大部分患者却对生育险与医疗保险的报销差别以及生育险的报销政策不了解,认为在医院发生的与生育相关的费用也可享受医保持卡实时结算待遇,而在交费时发现费用并未报销,故到医院医保部门咨询有关政策。咨询的问题包括:产前检查、住院分娩、门诊或住院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等的报销方式、报销比例及报销应准备的材料等。例如:实施住院计划生育手术前,门诊发生的相关费用按限额支付300元,费用需由患者全额垫付,再一次性进行手工报销。此外,患者住院分娩的医疗费用,在出院时可直接享受实时报销。但患者通常对住院时应准备的材料不清楚,因手续不全,无法享受医保持卡实时结算,需后续将相关材料提交给单位进行手工报销,这也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2.2我院2014年—2016年妇产科及计划生育科室结余情况

生育保险制度是国家对生育期妇女的一项特殊优惠政策,但其支付的范围及金额都有严格的限制。生育保险的支付标准包括:按限额支付、按定额支付、按项目支付三种方式[3]。患者门诊产前检查和门诊发生的计划生育医疗费用,生育保险基金按照限额方式支付,患者住院分娩和住院发生计划生育手术的医疗费用按照定额标准支付。例如:患者妊娠至分娩前的产前检查费用按限额支付1400元,三级医院自然分娩定额支付3000元,剖宫产不伴其他手术的医疗费用定额支付3800元等。鉴于生育险特殊的付费方式,科室应时刻关注生育险患者费用的控制,否则可能产生亏损。医院医保部门通过对科室加强生育保险政策的宣传培训,使妇产科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不仅重视医疗质量,还要注重医疗费用金额,严格掌握生育保险所涉及的药品、器材和目录。通过表2可以看出,从2014年—2016年,我院妇科、产科及计划生育科共收治参加生育保险的患者8697例,每年均有生育保险费用结余,结余总额共计256.05万元。

3讨论

3.1医院应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报销政策宣传培训工作

我院医保办公室每年接待咨询生育险的人数均占咨询总量的15%左右。不难看出虽然生育保险已在北京市的女职工中全面普及,但参保人员对生育保险政策及享受的待遇了解甚少。其次,社会对生育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有限,参保人员很难全面直观地了解政策。为更好地方便生育保险患者咨询,我院在门诊大厅设立医保办公室,设专人负责接待患者政策咨询。针对生育保险患者在就医及报销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医保办公室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印刷了“生育保险问答宣传册”发放给患者。在给患者答疑解惑的同时,也对其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宣教,尽量减少患者在报销过程中因手续繁琐、需多次往返医院的问题。此外,我院作为三级综合医院,每年接诊的孕产妇数量较多,科室任务繁重,为方便孕妇提前了解报销政策,更好地准备相关材料,医保办联合妇产科通过“孕妇学校”专家讲课的形式,每期根据孕产妇在门诊及住院就诊中涉及的生育保险报销流程及应准备的材料等问题进行宣传,并对各个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于课后为其发放学习手册,普及相关知识。同时,在我院门诊大厅和住院服务中心设立宣传展板,定期宣传更新生育保险患者就医注意事项和报销应提供的材料等。

3.2医院医保部门对医护人员生育保险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必不可少

由于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分属不同,作为两个独立的险种,两者在报销上存在排斥性。生育保险报销的范围主要涉及孕产妇及计划生育人员的保健、治疗和检查等,而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以疾病治疗为主,两者有所不同[4]。尽管医生了解生育保险政策,但有时医护人员可能更多地关注医疗服务质量而忽视了生育保险报销范围,最终导致超限额费用的问题甚至造成医保拒付。因此,医保办公室定期对妇产科主任、护士长及科室网员进行培训,科室内部再通过例会的形式,将最新政策传达给医护人员,确保每一名医护人员都是生育保险政策的宣传员,熟练掌握各种报销政策,对患者在就医过程中遇到的疑问给予解答。同时,针对我院妇产科、计划生育科医护人员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医保办定期邀请北京市医保中心生育保险科的领导来院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及医护人员面对面交流沟通,并为大家进行专题培训。例如:产妇可用的药品种类、治疗方式、可享受的按项目付费情况以及哪些费用应该由医疗保险承担,哪些费用应该由生育保险承担等。通过培训,不仅提高医务人员对生育保险政策的熟悉程度,了解如何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增加科室结余,而且减少了医院的拒付费用,使医护人员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生育保险的限额。

3.3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由于目前生育保险的医疗费用实施限额、定额和按项目付费的报销方式,这就要求医院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还要注重医疗费用的管理。为了能够降低医疗费用,产科门诊负责产妇宣教工作的人员在给产妇进行宣教时根据产前各时期的特点进行宣教,让每一位产妇做好备产准备,增加产妇自然产的信心,降低剖宫产率。助产士和妇产科护士定期进行考核,学习交流,提高接生技术和护理水平,减少产时及产后的并发症。另外,建立切实可行的临床路径,使医疗标准化,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通过对科室规范化的管理,既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又能节省患者的医疗费用,给科室创造盈利。通过表2可以看出,经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和妇产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我院2014年—2016年共收治生育险患者8697人次,生育险费用结余总计256.05万元。

3.4搭建好社保经办机构与临床科室间沟通的桥梁,为两险合并工作做准备

目前北京的生育保险政策虽已有一套完整的方案,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患者门诊就医涉及生育险的相关费用,需由个人先行全额垫付,再一次性进行手工报销,报销手续繁琐、周期较长。另外,由于生育险条款限定与临床实际情况不同步,造成医生很难界定生育保险报销范围,发生拒付费用等。人社部《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方案》中明确指出“统一医疗服务管理,统一经办和信息服务,生育医疗费用原则上实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生育保险待遇所需的资金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可见,推进“两险合并”工作势在必行,医院、医保经办机构应全面做好准备工作。医保办公室在对生育保险监测管理的过程中,应积极与临床科室沟通,对妇产科主任、护士长反映的一系列在临床应用中遇到的关于生育保险报销的问题,应及时与医保中心交流,并将最新反馈意见和相关政策传达给科室,努力搭建社保经办机构与临床医护人员之间的桥梁。面对两险合并新政的出台,医保办工作人员应积极学习相关文件,总结以往生育保险管理中的经验教训,为更好地服务临床工作、保障患者更好地享受生育保险权益打下基础。综上所述,随着新政策的落实,加强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患者报销政策的社会宣传工作必不可少,经办机构应适当通过信息化手段减轻医疗机构负担,各部门应共同努力,加快推进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一体化的工作进程。

参考文献:

[1]黄硕旻.“两险合并”在摸索中前进[J].就业与保障,2017(6):12-13.

[2]齐婷婷.中国女性生育保险制度研究[J].北方经济,2012(4):21-22.

[3]王东进.读懂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实施[J].中国医疗保险,2017,4(4):1-3.

医院科室行政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医院办公;行政效能

随着医疗市场上竞争的日益激烈,各个医院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争取更多的患者资源,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医院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因而医疗卫生体制也开展了相应的创新性改革,使医院的行政能力和服务能力均得到了大幅提升,只有这样才能让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教研室的职能特点

教研室是医院临床科室的行政管理部门,也是综合办事机构,起着承上启下和左右协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辅助决策。教研室是领导决策的辅助参谋机构,可向上层提供建议和选择方案, 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意义,在制订决策和重大活动中可充分发挥行政能力,加强调查研究,将结果实事求是进行反馈,从实际情况出发,为领导层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第一手材料,对于决策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

1.2 落实管理。医院的领导决策要通过教研室进行传达给临床科室的每一位职工,因而协调管理和及时传达是教研室的重要工作内容。 对于医院开展的各项活动,涉及到医疗、教学、护理、科研、后勤等各个部门时,要由教研室进行良好的协调与配合。 在政策与活动开展进行中,教研室要及时回馈各种信息,如遇到问题,要及时进行反馈,通过领导层制订相关方案,解决问题。作为运转枢纽要充分发挥指挥协调作用,为基层办实事,将真实结果及时反馈,消除各种不利因素,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

1.3 检查督办。教研室作为医院名项工作开展的“心脏”,如何提高工作能力与效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可将教研室的服务作为衡量其工作效果的评价指标,使其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从事后服务转变为趋前服务, 从常规转变为创新,在做好服务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工作的监督,要保证工作开展的真实有效性,要确保每项工作都切实落到实处,要做到有为有位,提前部署,可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推动医院的更高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研室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作为医院临床科室的教研室,代表着医院和科室的整体形象, 对于教研室各项工作的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医疗体制改革悄然而至,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已不再适应历史的潮流,对教研室的职能提出了新挑战, 逐渐体现出了服务多元化、参谋深层化、工作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的新动向,具体如下:

2.1 服务多元化。教研室面临的对象较多,新形势下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均发生了改变, 呈现出了服务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教研室不仅要服务于院领导层及各行政部门,还要服务于科室每一位职工,更要服务于患者和群众。 服务的内容也不仅仅是传达,而是直接参加和深入到政策和活动中去,并将信息及时进行反馈,体现了更好层次的参谋作用。 服务形式也在发生改变,通过提供参考、直接传达、参加活动、反馈信息等多种形式,提高了教研室的工作效率。

2.2 工作现代化。随着科技知识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等通讯设备逐渐应用到医院中,使传统的纸化办公逐渐转变为无纸化办公, 这对教研室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对于改善办公的工作条件给予了大量的经费投入与建设力度,在改善工作条件与劳动强度的同时,可显著提高其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传统的教研室人员多为临床一线选调,例如高年资护理人员、技术员、业务骨干等,而目前对教研室人员的基本要求已经大幅提升,不经要有较强的专业性,还要有一定的现代化、科学化的工作能力,可以熟练掌握各种办公设备。

2.3管理科学化。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顺应时代改革潮流和社会要求,逐步改进管理模式,在相应的工作岗位设定对应的专门人员,制订良好的管理制度,详细明确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制订良好的奖励机制尽可能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制订有针对性的年终考核制度,对每个岗位和职位开展定量考评,可充分体现教研室管理制度的科学性。

三、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精细化管理是医院新型的管理模式,在传统管理模式基础上,对医教研室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尽可能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如下:

3.1 完善规章制度和明确岗位职责。对于教研室的每个人员要进行定岗,明确的岗位职责,具体职责的划分要详细到教研室主任、支部书记、医疗副主任、医疗老总、专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教研室秘书等,将岗位职责作为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的评定依据,将其纳入到年终绩效考核评定中。 如果出现责任交叉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清责任中的主要责任人和次要责任人, 通过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实施有效的奖惩制度,可充分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教研室的工作效率。

3.2 提高办公室人员的基本素质。对教研室人员提出新的岗位要求,不仅要对该科室情况了解,知道一定的医疗流程,还要懂得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做事要提前部署,事后要善于总结。 要发挥吃苦耐劳、敢于负责、善于解难的精神,提高基本素质,使其做好调研员、协调员、服务员的角色,尽量做到领导满意、干部满意、职工满意、群众满意。 要意识到对待事业要忠诚,对待日常工作要勤恳,处理事务要机敏果断。

3.3落实会议制度。教研室会定期开会,会后由教研室秘书将会上的各种议题与议案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制作成文件后下发各人员并将意见及时反馈。

四、总结

医院各临床科室的教研室是连接医院各行政职能部门与临床科室的重要枢纽,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医院改革创新的不断开展和医疗服务理念的不断提高,教研室的行政效能面临了新的挑战。 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有效结合医院的工作特点,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岗位职责,起到辅助决策、落实管理、检查督办的作用,更好的发挥教研室的中心枢纽功能,充分调动办公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幅提高行政效能,利于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医院科室行政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医疗保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a)-110-02

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医保工作顺利地有条不紊地进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保证参保人能得到合理、有效、优质、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这是当前医院医保工作发展的前景[1]。如何做好医院医保管理工作,关系到医院、患者的切身利益,是政府保障劳动者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

我院是三级甲等医保定点医院,在2006年社保年度中,在医保运行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改进,我院大德路总院被以总分98分的高分被评为为数不多的最高信用等级(“AAA”级)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之一。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完善院内监督管理机制

1.1建立医院医保管理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

由分管副院长和职能科负责人组成,并赋予相应职能。医院医保管理办公室专职人员由医务科、门诊办公室、财务科、药剂部、审计科及信息科组成。门诊办公室主管门诊医保工作,医务科主管病房医保工作,财务科负责医保费用的结算,药剂部、审计科及信息科负责维护医保医药诊疗信息,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密切协同。

1.2规范医疗行为,强化监督管理

医院制定了转院、转科制度和科室医保总控指标等,并由分管院长带领医务科、药剂等部门人员组织对临床科室的检查,重点抓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对超指征用药、超范围检查、抗生素重复使用等问题,责令有关科室立即整改,避免了滥用药物而导致的医保医疗费用超标。

1.3建立临床科室的医保专管员制度

制度是行为的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做好医疗保险工作的保证。在健全制度的基础上,抓好落实是关键。为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我院又制定了临床科室的医保专管员制度,要求各临床科室推荐一名主治岗位的医生和一名主管护士作本科的医保专管员,主要职责为向科室其他医护人员进行医保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处理日常医疗工作中出现的有关医保问题。医保专管员是医院与患者、临床各科室与医教部、医院与医保经办机构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为医保工作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2007年中成功地配合医保中心开展各项医保新业务如七种门诊慢性病的结算工作、单病种(肿瘤专科等)的结算管理工作[2,3]。

2保证医疗质量、严格控制医保医疗费用

医院作为医疗保险的载体,能否提供优质、费用合理的医疗服务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我院从规范医疗行为、合理用药方面着手。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各种医保政策,使其能够深入领会医保精神,熟悉掌握医保用药和诊疗项目,自觉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证医疗质量,不开大处方药、不无病开药、不乱检查、不多收费、不重复收费等,不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坚持做到收费公开、透明,给每位医保患者提供打印“住院病人费用一日清单”及出院时打印“总费用清单”服务。

为进一步控制医保的医疗费用,我院建立了医保费用通报制度,每月通过院内行政网公布各科医保费用情况;要求各医保专管员对其所在科室每月的医保患者超定额4倍费用及3 000元以下(含3 000元)费用的自查结果进行初审,医保办定期组织专家对部分超4倍医疗费用的医保病历进行原因分析;每月将医保中心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月结算审核说明中提到的医保费用问题及时反馈给各临床科室,督促科室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控制医保医疗费用,对违规行为责令科室进行整改,并将医保合理用药、合理检查纳入科室的目标责任中,跟年终奖挂钩,对违规科室予以扣罚;对在医保服务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医保中心,从而使医保问题得到及时纠正。

3加强院内医护人员的医保知识培训

高质量的医疗水平、规范的医疗行为、和谐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医院形象来自于员工的群体素质,这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也是赢得参保患者的根本。因此,医院始终把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为确保医疗保险政策的贯彻实施,我院采取各种方式来加强院内医务人员的培训,如:我院将市医保下发的有关医保政策基本知识的文件及医院制定的一系列医保管理制度装订成册,印制《新职工培训手册》,发放到各临床科室,要求各科室的新职工入职前熟读,并举行新职工医保培训讲座;在每期院内期刊上《医讯》设有固定版面,专门刊登医保政策及相关内容;对每批来我院进修的医护人员均开展医保政策的培训;定期邀请医保中心人员为我院全院医生举行医保知识讲座。由于我院良好的医保管理和医疗服务,医院连年都是广州市收治医保患者最多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虽然我院医保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现行管理政策仍然存在值得完善之处,改革实践的发展也激励我们做出新的思考,对于从事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人来说,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更要注重管理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险管理工作者要本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搞好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键.医疗保健制度对医院的影响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5):279-271.

[2]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广州市财政局.关于将糖尿病等7种慢性病门诊专科药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通知[S].穗劳社医[2007]2号.

医院科室行政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总额预付 创新管理 思考 

目前由于我国参保人数的增加,医保补助标准的提高,国家医保基金面临着既要保障医疗服务供给,又要有效遏制快速攀升的医保支付的双重压力,为此国家加大了对付费方式的改革。2012年11月,人保部等部门联合了《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的意见》。文件指出,计划用两年时间,在所有统筹地区完成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工作,控制医保费用过快增长。与此同时医保资金已逐渐成为医院成本补偿的主要来源之一。总额预付制对定点医院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对医院来说,分析总额预付制对医疗行为的影响、创新医院医保管理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额预付制对医院医疗行为的影响 

总额预付制依据门诊人次、出院人数、例均费用、药占比、年龄结构、疾病复杂程度等指标,考虑医院级别、服务范围、有效服务量等因素,以及总额度指标,测算医院预付额,按照 总额预算,按月支付,结余留用,超支分担 的原则,进行清算。 

(一)总额预付下医院医疗行为分析 

项目付费方式下,如果医院和患者信息充分,医院提供医疗服务(s)与患者需求(d)之间相等。而实际上双方信息并不对称,医院容易受利益驱动,通过大处方、过度检查等方式诱导消费,导致医疗服务供给和需求均增加,且平衡于M(Q1,P1)。 

总额预付下,医保管理部门对医保费用设定了总额P0(P0

(二)总额预付制对医院的影响分析 

总额预付制下医院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如果诊疗过多,医院必然分担成本,因此决定了医院要基于价格而对临床服务技术、数量和质量进行选择,从而避免分担超支的医疗费用。总额预付也限制了新技术、新业务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专业学科的发展。在内部管理中,医院既要根据医保额度,防止过度用药和检查治疗,又要保护医生工作的积极性。 

相对于传统付费方式,总额预付给医院现有经营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医院迫切需要创新管理方式。 

二、总额预付制下医院医保管理策略 

(一)优化医保使用合理区间,管理医保款执行进度 

总额预付制度下,医保款的年度清算原则为 结余留用、超支分担 。也就是说,如果医院应收医保金额在总额预付指标额度之内,医保管理部门将按总额预付指标支付;如果应收医保款超过总额预付指标,该超出部分金额将由医保基金和医院共同分担。为此,如果医院超支较大,则会增加医院下年度总额预付指标,但同时医院也要分担今年超支支出;如果医院今年指标额度结余较大,则会形成医院的结算差额收入,构成结余性激励,但同时将可能缩减下年度总额预付指标。因此,医院应结合实际数据,模拟推演,优化医院医保额度使用的合理区间。该区间首先应该是符合事业规划需要的,其次应该合理保证医院利益,即在该区间内,医院今年结余可弥补次年因指标减少带来的超支风险;或者医院今年即便超支、但要小于因今年超支而为次年获得的指标放大效应下结余。 

尽管医保管理部门已经根据区域范围内医保基金的使用情况,分解了月度下达指标。但医院仍应该在此基础上根据本院历年数据,考虑变化因素,二次规划出更加贴近本院实际状况的月度分配指标,定出提示点,从而使总额预付下的医保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从而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根据该分配指标,通过引进BI数据系统,建立指标 仪表盘 , 动态监测医院、科室指标执行进度,以及各項医疗指标的运行情况。当医院实际使用额度接近、超出该进度时,进行适当提示、强化预警。 

(二)科学分配科室定额,确保评价基础合理公正 

根据医院年度总额指标、支出分类,制定科室定额预算。首先按照手工报销、持册住院退休补充险、实时结算三部分进行分割;然后以各科室历史数据完成情况作为基数,进行同比、环比分析,初步测算出科室年月医保额度;再次,通过与科室进行民主协商谈判,充分听取科室诉求。同时,根据发展战略,针对特色学科和准备重点扶持科室,在初测基础上予以政策性补偿调整。经医院办公会批复,最后形成科室定额预算。 

日常实施中建立动态闭环反馈机制。每月根据科室年龄结构、门诊人次、次均 (药费、耗材、检查) 费用、出院人数、自费比例、接受危重和复杂患者数量等多维度监测结果,利用模糊数学方法,生成综合修正系数。结合科室月度系数,医院进行年终指标额度微调,确保评价基础客观公正。 

(三)实施全面医疗管理,确保医保患者服务质量 

通过医保管理平台,将医保政策和配套举措细化到医院管理系统的操作层面。通过医生工作站,门诊实现单次最大开药量、最短取药时间间隔、医保用药适应症等提示。对违规医保患者,开通黑名单功能。通过医保互联互通,开通重复及提前开药提示功能。对患者住院期间的用药、诊疗等进行医保审核;设置贵重药品和高值耗材的使用权限。 

加强医保管理,确保基金合理使用。动态点评门诊处方、住院医嘱,判断是否属于合理诊疗。对于科室拒收、推诿患者、分解服务次数、降低服务质量和数量的科室,及时约谈;对次均费用、药占比等核心指标出现明显增长的,及时分析原因,界定是否属于临床需求的合理增长;对违反医保政策的违规行为,及时处理。 

将医保考核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激励约束复合机制。对控制不合理费用支出、积极参与支付方式改革、较好完成医疗业务的科室和医务人员,给予奖励,提高职工主动参与的内驱力。

(四)优化财务核算管理流程,提升成本管理水平 

强化对账分析,规范账务核算。总额预付业务,一般在月初由上级医保管理部门预付月度指标款;医保患者在医院就医结束后,由医保人员按规定目录(或定额)进行费用审核;结算人员在医保系统中进行费用分割结算;收费、住院处打包上传当日结算明细信息并对账;最后财务会计根据日结算报表确认应收医保款,并核销其中总额预付部分(见图2)。 

对账分析是流程管理重点。因为医药费用范围超标、费用类别差错、自费比例差错、病种定额制约等原因,上级医保管理部门审支与医院医保上传金额很容易产生差异,一旦费用超标、医保资金将不予支付。而医院的总额预付月度指标却只有总金额、无具体明细。医院通过导出每月医保患者明细费用表,自编对账软件,利用发生额调节表法,进行账务会计与对账会计联审,详细分析产生差额的具体原因,确保医院系统、医保系统数据的一致性。账务系统中,通过增设应收明细账,规范总额预付财务核算方法。 

既然医院医保收入额定,控制医疗成本尤为重要。医院通过合理诊疗,避免医疗资源浪费,阳光采购,降低成本。通过实施成本核算,建立科室成本责任制,将责任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明确成本管理的任务,并重点加强药品、卫材的管理,调整种类和结构。 

(五)管理患者医疗需求,进行医疗服务体系再造 

加强医患沟通,引导患者消费行为合理化。总额预付影响了医院医疗行为,使得患者可以得到更为价廉优质的服务,负担减轻,易出现过度需求行为。但患者由于没有约束,仍然会按照以往的习惯,希望使用贵重药品和进口材料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患者需求得不到满足,往往引发医患矛盾。作为医院,要善于加强医患沟通,减少患者的片面认识,使患者真正理解对症下药、合理治疗的重要性。 

建设医疗联合体、再造医疗服务体系。目前,百姓看病无论大病、小病习惯到大医院,大医院、社区医院功能严重错位。为此大医院要主动调整经营战略,从区域市场着眼,积极培育和扶持社区医院的接诊能力,充分发挥地区医疗核心作用和社区医疗基础作用,正确处理与社区医院的关系,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区域医联体建设。由于面向全国服务,医院突破区域局限,输出医疗品牌和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远程医疗线上、线下互动诊疗服务平台,在更广域內实现医疗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六)加强学习宣传转变观念,强化组织体系保证 

通过加强对科室的宣传、培训, 教育医务人员主动转变观念。医院由原来 花别人的钱 转变为 花自己的钱 ,由单纯供方转换成为既是供方又是费用管理方,转变既往 医生只管看病 的观点,主动了解、接受新医保政策,减轻患者负担。通过强化由院领导 医保办 各科医保干事组成的医保管理体系建设,加强领导、答疑解惑、传达反馈,提升政策执行效率,强化组织保证。 

三、讨论 

目前,总额预付定额预算仍依赖历史数据,对医院新项目、新技术的开展有一定制约作用。医院为了自身的发展,在同时接收医保、非医保患者现状下,非医保患者的诊疗更少地受到费用制约,使得医院医保定额并不能制约医疗总费用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一部分患者的个人负担。随着医改进程的推进,异地结算逐步实施,总额预付显然满足不了日益精细化、精确化的医保管理需求,按人头、单病种、DRG等医保混合支付方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由此,医院应主动探索总额预付下的医院精细化管理体系,适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形势,持续创新管理,促使医保与医疗服务健康协调发展,把全民医保的基本国策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北京市2014年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总额预付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Z].2014-06-10 

[2]吴欣,程薇,赵丽颖.总额预付影响供方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3,26(2):52-54 

[3]刘忆,贾向媛,陈治水.总额预付制度下三级专科公立医院的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5) :61-63 

[4]李晓婷,张晓鹏,孙应实,等.医学影像科检查在医保总额预付制改革政策下的变化[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 :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