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精选5篇)

  • 教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加强中小学评价改革研究 1、加强中小学评价管理和指导,不断完善中小学评价改革管理制度,使全市中小学教学评价有章可循,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2、认真做好全市93所中小学评价改革实验学校评价改革实施工作,加强调…

教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精选5篇)

教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以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浙江省关于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导向,以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研究和教育信息化研究工作为重点,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中小学评价改革研究

1、加强中小学评价管理和指导,不断完善中小学评价改革管理制度,使全市中小学教学评价有章可循,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2、认真做好全市93所中小学评价改革实验学校评价改革实施工作,加强调研视导和交流,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试验。通过各实验学校合作交流、研讨、展示活动,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组织召开全市中小学评价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大力推广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成果,引领全市教育教学评价改革。

4、做好教育教学评价课题调研指导工作。调查研究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现状,形成评价发展对策并对现有研究课题进行分类、分层进行合作交流、调研指导,提高研究质量。

5、在原有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义务教育(包括幼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并组织实验。全面推进学生评价改革。

6、联系市中招办参与中考、高中会考改革研究,协助市教育局直管处参与学校办学水平评价方案制定研究,做好普通高中课改前期的教学评价调查摸底及评价方案的研制工作。

7、办好“教学评价”网站(主页),收集丰富网上教育教学评价资源。定期刊出“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专集。

(二)做好市教育局承担的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结题工作

1、做好教育信息化总课题结题工作,在取得省20xx年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的基础上,全面落实结题计划,进一步深化研究,加强分课题、子课题结题检查和管理,注重下乡结题调研指导,及时推广课题结题的经验及成果。

2、继续以建模为重点,大力推广我市提炼出的信息化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八种教学模式,组织召开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讨会,推广新成果,交流新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3、以建队为关键,继续通过教育信息化研修班的培训活动,培养和锻炼一支精干的教育信息化骨干队伍,带动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确保教育部重点课题顺利结题。

4、继续办好《教育信息化研究》学员专刊和“教育信息化”学员网站,广泛交流学习研究经验及文章,不断提供丰富的网上资源,优化网上信息交流。

5、组织召开分课题具体负责人工作会议,落实结题新任务。组织部分研究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参加教育信息化研讨会,获取第一手材料,深化研究。

6、做好全市中小学德育网站(主页)及学生德育小软件的评比工作。

教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记者从在福建省南安市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座谈会上获悉,到今年秋季开学,全国共有1642个实验区进行义务教育新课改,参与学生数达3500万,分别占全国县区数的57%,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8.6%,新课程已经由实验进入推广阶段。 自2001年9月启动课程改革实验以来,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实验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在学校、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和积极实践。这次座谈会是在课程改革进入由点到面推进、不断扩大实验范围的关键时刻召开的。 会议总结交流与座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两年来,各实验区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深化认识,对课程改革工作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与部署。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湛对两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行总结时指出,新课改实验工作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一是坚持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课程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责任感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二是坚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用素质教育的观念来指导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坚持加强教师培训,努力创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把课程改革和教师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四是坚持组织强有力的专业支持队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力量。五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为课程改革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六是加强社会宣传和动员,争取社会对课程改革的支持与参与,为课改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王湛进一步指出,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时候,必须清醒地看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经验的积累还是初步的。已经开始实验的地区,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一些地区工作还比较薄弱,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实验及推广工作中认真进行探索并创造新的经验。因此要进一步使课程改革工作顺利、健康发展,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课改工作的组织管理水平。首先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到“三个到位”。当前,一些同志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同志对课程改革的意义和重要性还缺乏应有的认识。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一般的业务工作,认为只要领导抓一抓就可以了,对课程改革的情况了解不够、关心不够、指导不力,还有一些地方,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同志认为“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的任务很艰巨,当前没有精力顾及课程改革工作。王湛指出,这两种看法都是不正确的。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是今后一个阶段义务教育的奋斗目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努力做到“责任到位”、“政策到位”、“经费到位”,切实肩负起对本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责任。其次要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做到“三个落实”,即规划落实、动员部署落实、督导评估落实。第三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做到“三个充分”,即要充分依靠教育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充分发挥专业支持队伍的作用,充分动员社会有关方面,包括家长和社区支持、参与课改。 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保障课改顺利进行。 首先要重视培训工作的规划与实施。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制订全省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在培训的内容、形式、监督、检查及培训经费的筹措和使用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全面指导和管理,并督促落实;教研部门、师范院校等要分工负责,积极配合。要注意统筹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培训资源。要通过抓培训基地、队伍建设、培训质量监控等有效措施,建立起以本地区专家为主的培训队伍,逐步实现培训队伍的本土化。其次要重视培训内容的针对性。第三要用制度保障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实践证明,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是推进新课程和实现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必由之路。 三是要加强农村课改的组织和指导。在农村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同时也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局。要为农村课改提供切实的支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经费方面、专业支持方面、资源建设方面给农村课程改革以切实的支持。要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开发和建设农村课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加强对农村课程开发建设的指导。同时,通过严格审查保证课程资源的质量,学生使用的地方教材要少而精,原则上每位学生每学期选用一本,不能增加学生的负担。 四是加强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探索。王湛指出,中考改革是当前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必须抓紧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要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明年要进入中考的实验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支持他们单列计划、单独命题、单独招生的要求,以保障中考改革和整个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学业考试命题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学业考试的成绩宜以等级制的方式呈现,以减少学生、班级、学校之间不必要的竞争。对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坚持诚信原则,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要在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推进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的评定结果应成为普通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普通高中学校如要组织加试,加试内容应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可参照学生初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成果,采取面试、答辩等多种形式进行。   

教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一、加强宣传,达成一个共识

通过宣传、学习,使每位老师认识到教学改革的意义和作用,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中等职业学校加大专业内涵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接职业岗位和企业用人需求的课程体系;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改革的意义,积极投入这项工作中。

二、领导重视,提供两种保障

1.组织保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工作,成立青岛高新职业学校教改实验项目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教务主任、各专业部主任、教研组长、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专业人员等担任领导小组成员,选拔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教改项目实验工作小组,小组成员明确各自的任务和目标。并讨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总体教改计划和各自的详细实施计划。

2.制度保障。我校将推进教学改革工作列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在学校发展的战略层面思考和规划教学改革工作的策略、目标和措施;制订了关于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配套政策和规章制度。出台了《青岛高新职业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建设实施意见》,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激励广大教师实施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立教改项目建设工作专项经费,对评选认定的校级市级教学改革项目,给予经费支撑并给予一定奖励,并积极推广教学改革成果。

三、加强管理,实施三项举措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加拿大著名的教育家迈克·富兰在论及教育变革时提出:“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因为我们只有深入到问题之中,才能够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法。问题是通向更加深入的变革和达到更为满意的途径。” 很多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判断,大多是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缺乏反省意识,因此对一些问题会视而不见,或者遇到问题而无法解决,这就需加强教师培训,增强其教研意识、反思意识及总结归纳意识,需要先进理论与先进经验的引领。为此,学校通过推行读书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及高新讲坛“四工程一讲坛”校本培训模式,组织教师参加不同层次与形式的培训,邀请教育学院、省市教科所、大学教授等教改专家进行讲座,转变教师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理念,增强教改意识,提高队伍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开办“高新讲坛”,校内外教科研骨干围绕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改革,展开即时、互动、有效的交流,引领教师走学习、实践、反思、总结、提升的内涵发展之路。

(二)加强组织协调和过程管理。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各部门积极配合支持。教务处成立了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督导小组,安排专人研究和规划全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设和申报工作,并对各专业部、教研组给予必要的、正确的指导和督促。。协调媒体办公室在录像、录音、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等方面进行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安排专人负责教学改革上网技术和课程录像及制作工作。积极协调各企业单位参与课程建设,及时提供场地和专业指导。通过汇报、访谈、听课、座谈和查阅资料等途径,对学校五个专业部实施教学改革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学校对专业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重视教改项目教学实践。在平日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将近几年国内外出现的课程最新内容融入教学计划之中,选取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将教学由原来的理论教学为主,转化为技术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灵活选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角色扮演、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四、齐心协力,取得四项成效

1.提升了教学改革理念。在全校教师中树立了正确的教学改革理念,强化了教学改革意识,着力推进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改革氛围。

2.建立了教学改革机制。制订了关于教学改革的规划、政策和制度,建立了教学改革的领导组织和开发团队。制订了教学改革实验方案,开发12本校本教材,一批关于教学改革的研究论文相继获奖,关于教学改革的科研课题相继申报成功并正在积极研究之中。

3.开展了教学改革实验。从2008年起,我校在财会、计算机及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旅游管理等专业中选择班级、进行教学改革实验,能有序顺利进行,并取得可推广性经验。

教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因工程 实验教学 改革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47-01

基因工程方法和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已渗透到现代生命科学的各个分支领域[1],基因工程技术是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领域的主导型技术,熟练掌握该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物科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之一[2]。基因工程是从分子水平对生命复杂现象的认识和操作的一门新兴学科,该课程内容繁多,概念抽象,理论性和技术性强,是一门实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3]。基因工程实验是加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4]。笔者针对在过去两年的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对在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优化,将实验教学和科研及毕业论文相结合,并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一、基因工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已经作为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各类高校陆续开设,该课程的开设大大促进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但在整体上还存在以下不足。

1.实验教学内容陈旧

基因工程实验主要包括生物体总DNA的提取、载体构建、凝胶电泳、遗传转化等,课程每周开设一次,这样的安排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基因工程实验是一个连贯的操作程序,传统的教学安排打破了这种连贯程序,这使得学生很难对其有整体印象,且基因工程实验中的很多操作技术都是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这两门课程一般都是分开开设的,由不同的教师承担,这种现象导致实验课内容有很多重复,这种重复不仅浪费师资力量,实验耗材等,也严重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验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实验课普遍存在实验分散的弊病,任课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且避免学生操作实验时造成试剂浪费,教师在课前便准备实验所需试剂;在实验课堂上由教师讲授和演示,学生仅仅是模仿的进行验证性实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制约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5]。

3.考核方式不合理

由于基因工程实验结果都是不可见的结果,因此对于该课程的考核一般根据思考题、实验报告给予成绩,该实验课成绩的评定存在一定随意性,在这种体制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提高,实验过程中往往是被动的接受状态。

二、基因工程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1.优化课程设置

针对基因工程实验的内容多,连续性强等特点,重新制定教学大纲,将课时量适当增加,把原本单个的小实验改为综合型的大实验,实验时间安排在周末或独立的一到两周连续的时间内完成,且去除验证性、演示性实验,改为自主性和创新性实验,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积极性,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为消除课程间的重复,可将基础实验内容进行整合,不同专业的学生实验进行细化,在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使原本单个独立的实验连贯起来,形成系列大实验。由于上游目的基因的分离、酶切、连接和载体构建等实验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都有所接触,因此将实验重点放在下游操作上,根据不同专业的就业需求,生物技术专业侧重于下游植物的遗传转化与鉴定等方面的实验,而生物工程专业侧重于外源基因的遗传转化及其蛋白表达纯化等方面的实验。通过外源基因在植物或微生物细胞中的表达,让学生了解从基因水平到蛋白表达水平的整个过程,同时检测报告基因或外源蛋白表达,形成了整个表达体系。不仅使学生体验了基因工程的整个操作流程,又能提高学生的科研积极性。

3.试验教学方法改革

3.1采取开放式教学

为了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设计实验的能力,将课程改为开放式教学。任课教师只对实验的大框架、实验目标等进行讲解,让学生以分组形式写出实验计划。经指导老师认可后方可开始实验,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对生物学文献资料的查阅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及创新思维。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重视每个细节上的操作,避免交叉污染,指导老师巡回检查并指导学生操作,遇到个别问题,针对问题,单独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要求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解释,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6]。

3.2采取科研、毕业论文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可将该课程与老师的科研或学生的毕业论文相结合,依托生命科学学院的省级重点实验室较好的科研条件及近年来参与的科研课题,让学生自行选择基因,在老师的指导下去设计实施实验,并最终获得自行选定的基因的表达产物,并对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这不仅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也能避免反复实验过程中的试剂浪费,同时又达到了系统训练学生的目的。

4.考核方式改革

为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必须建立一套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心的既重过程又重结果的实验课程考核新模式[7]。将考核分为实验前的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实验设计创新能力评价,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评价以及最终的实验总结分析能力评价等四方面,考核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点的考核,更需要学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验过程中,并能解决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既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又能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积极的意义。

三、结语

通过在基因工程实验教学中的改革实践,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也让学生获得了类似科研实践过程的训练和体验,提高了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也为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实践,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完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旭芬.基因工程实验指导[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4月第2版。

[2]梁桂英, 王春晓. 开放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高师理科学刊, 2007, 27(1):91-93.

[3]王桂华, 唐彦君, 余丽芸, 曹宁. 基因工程实验的改革与实践[J]. 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9): 230-231.

[4]刘晓灿, 陈燕珍, 林万华等. 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探索与实践, 2005, 8: 45.

[5]秦红霞, 王萍兰, 徐玲玲, 李同建等. 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7): 3813-3814.

教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二、主要工作

(一)更新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1、进一步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更新教学理念,明确课改方向。在改革的实践中进行理论探索,在实践积累中进行理论创新,在教改实践中反思。通过学习和培训、实践和反思、改革和创新,全方位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和提高教育教学认识。开放教育观念、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空间、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教育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

2、认真学习和研究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搞好课改年级课教材的集体备课,并结合课堂教学组织观摩研究课。

3、学习有关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推进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

4、应用现代教学理论开发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认真组织学习教育理论刊物、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充分利用一切学习资源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

(二)改进教研方式,做好教学工作。

1、组织学科新教材的培训,组织教材分析和教学研究,领会新教材的结构体系和单元教学要求。

2、组织教师学习《常州市美术学科教学建议》。

3、注重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日程安排

九月份

1、召开全体美术学科教师会议,布置新学期教研工作。

2、一年级苏少版课标本教材以及四年级教材的培训工作。

3、美术学科协进组活动

十月份

1、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研究课、教材教法研讨座谈。

2、学科常规调研。

3、美术一年级集体备课。

4、小学美术学科协进组活动

十一月份

1、新教材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课题研究工作。

3、小学美术学科协进组活动

十二月份

1、组织参加常州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多媒体课件评比活动。

2、小学美术学科协进组活动

3、课题研究工作。

一月份

1、课程改革经验交流座谈会。

2、参加市区美术学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会议,商讨下学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