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深化改革工作计划(精选5篇)

  • 国企深化改革工作计划(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在认真总结改革经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4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是继国务院国发〔2002〕5号文件之后,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

国企深化改革工作计划(精选5篇)

国企深化改革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2007年改革工作进展

(一)明确了“十一五”电力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在认真总结改革经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4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是继国务院国发〔2002〕5号文件之后,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文件在总结“十五”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分析当前电力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十一五”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步骤。为贯彻落实好《实施意见》,明确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率,切实把各项改革工作落到实处。8月24日,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又将《实施意见》,分解为30项具体工作,印发了《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与工作分工的通知》,根据发改委、国资委、电监会、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进一步落实了任务分工。

(二)组织实施了预留发电资产变现工作

为支持电力主辅分离改革,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和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的工作部署,从2006年8月开始,电监会牵头组织实施920万千瓦发电资产变现工作。在国家发改委、国资委、财政部、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和电力企业的大力支持及共同努力下,按照“依法合规、公开透明、规范操作、缜密细致”的要求,经过中介机构选聘、尽职调查、审计评估、出售方式确认、竞价、签署出售协议等过程,顺利完成了920万千瓦发电资产变现工作。变现结果超过原有预期,变现资金收缴工作进展顺利。

按照国务院和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的要求,为支持电网建设、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2007年上半年,电监会会同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647万发电资产变现工作。在听取主要发电企业、目标企业、有关部委司局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647万千瓦发电资产变现工作操作方案》,提出了具体工作计划。2007年底,647万发电资产变现主体工作按期完成:定价方式、出售方案及后续工作安排建议已经电力体制工作小组审定,并在年前签署了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移交协议。

(三)研究解决了发电资产划转移交遗留问题

自2002年厂网分开后,有关发电资产移交工作,计划于2003年6月底完成,由于在建项目资本金、投资收益分配、折旧和流动资金返还、担保责任、债权债务和陈欠电费等资产财务问题,以及产权归属、企业改制、外商投资等遗留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资产财务划转移交工作一直没有完成,不仅影响到发电企业的项目建设、安全运行,也影响到职工队伍稳定和电力体制改革形象。

从2006年10月份开始,按照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的要求,电监会牵头,会同财政部、发改委、国资委对厂网分开以来所有遗留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区分共性和个性问题,分类处理,协调和督促有关各方互谅互让、形成共识,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发电资产划转移交遗留问题已处理完毕。

对共性问题,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电力企业采取集中办公方式,按照依法合规、公平合理、操作简便和先易后难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听取有关各方意见,经过反复核对和多次协商,最终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提请工作小组印发了《关于电力资产划转移交有关遗留问题的通知》,处理了涉及40余家发电企业、18家网省公司,高达346亿元争议资金的遗留问题。对个案问题,采取专题小组方式,按照轻重缓急原则进行专题研究,按照有关政策文件,深入调查研究,分清是非曲直,逐一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协调处理了丹河电厂归属、青山热电厂“一厂多制”、闸口艮山门离退休职工上访、天生桥二级电站股权归属等一批典型个案问题。

(四)研究提出了主辅分离改革和规范电力企业职工持股行为的有关方案

按照国务院154次常务会议精神和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的工作要求,国资委会同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研究提出了《电网主辅分离改革及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一体化重组方案》。为了规范电力市场秩序和企业改制工作,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国资委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电监会研究制定了《关于规范电力系统职工投资发电企业的意见》。

(五)继续加强和完善电力市场建设工作

电监会继续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平台建设,对东北、华东电力市场试点工作进行了总结,客观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加强市场建设的工作意见。开展了电力市场建设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完善了东北、华东、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的制度设计,为进一步模拟运行创造了条件。华北、西北、华中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方案的研究工作,也取得重要成果。

结合电力市场建设,电监会会同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开展的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工和扎实推进。吉林、广东的直接交易试点初见成效。同时,研究制定了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用电企业准入技术条件和能耗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用户和独立配电企业情况调查。在积累改革经验、统一各方认识的同时,有效促进了企业技术升级和节能减排,为进一步组织和完善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奠定了工作基础。

(六)着手开展电力体制改革重大问题研究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于2007年下半年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电力体制改革重大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会同电监会、发改委、国资委、财政部,计划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分别对输配电和调度管理体制、农电发展与管理体制、节能调度与电力市场建设、输配电价与销售电价、输配业务财务分开核算、深化电力企业改革等涉及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组织国内外专家和电力企业进行专题研究,并适时组织相关试点工作。

二、2008年改革动态

“十一五”期间,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2007〕19号文件要求,在巩固厂网分开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主辅分离,改进发电调度方式,加快电力市场建设,创造条件稳步实行输配分开试点和深化农村电力体制改革试点,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全面推进电价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初步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管下的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主要工作有以下方面:

1.利用市场化手段,大力开展节能优化调度。

2.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区域电力市场建设。

3.继续深化电价改革,逐步理顺电价机制。

国企深化改革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当前,江苏已进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在江苏叠加交汇,江苏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必须进一步抓住用好重大发展机遇,坚持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按照省党代会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力创新,聚焦富民,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

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

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上取得新进展

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方向和路径,统筹抓好结构性改革重要战略、重点举措和重大项目,确保相关各项改革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持续加大“三去一降一补”工作力度。扎实有效去产能,更加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标准,深入实施淘汰落后产能等“三项行动”,稳妥处置一批僵尸企业,组织开展“地条钢”整治回头看活动,确保完成年度化解钢铁634万吨、煤炭18万吨的目标任务;分类施策去库存,推动去库存与控房价、防过热紧密结合,稳步推进三、四线城市和非住宅类商品房去库存,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探索利用存量商业用房按规定发展跨界地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积极稳妥去杠杆,出台降低企业杠杆率实施意见,努力扩大股权融资比重,有序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坚决守住金融风险防控底线;多措并举降成本,落实国家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再取消一批涉企收费项目,进一步降低企业非税负担,确保全年为企业降低各类成本1000亿元以上;精准加力补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出台在关键领域补短板的实施方案,加快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五大领域55个专项建设步伐。

大力提振实体经济。深入研究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精准性政策,进一步加大金融、财政等扶持实体经济力度,推动各类要素、各种资源与制造业企业有效对接。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系列活动,引导企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工匠文化,提升江苏“质”造水平。积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全面开展企业大走访大落实活动,进一步完善多层次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推动江苏实体经济健康运行和持续发展。

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依法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等重点改革,加快农业提质增效步伐。

突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在提振内外需求潜力上取得新成效

坚持稳是前提、稳是大局,针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推动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良性互动、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确保经济稳定在合理区间。

积极扩大有效投入。认真制定并落实深化投融资改革、促进民资发展、加快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意见,聚焦重大基础设施、现代产业、科创载体、生态环保、民生保障五大领域,组织实施省级210个总投资2.8万亿元重大项目建设,对省市县三级1.5万个重大项目实行分级调度、统筹推进,加快1300多个年初集中开工项目建设步伐。研究制定进一步激l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实施意见,出台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增长。

推动消费转型升级。积极扩大新兴消费,稳定传统消费,挖掘潜在消费,深入实施六大消费工程和十大扩消费行动,加大展销拓市力度,打造一批消费促进平台。开拓医养结合、健康管理等新服务,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制定出台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等领域消费的实施意见,稳步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加快培育一批消费新增长点。

促进外贸稳中向好。深入实施对外贸易“优进优出”行动计划,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步伐。支持企业参与重点贸易展会,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着力培育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一批省级试点,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加快国家和省级进易中心建设,确保江苏外贸形势保持稳定,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突出强化创新驱动发展,

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上展现新作为

坚持将聚力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深入落实创新40条政策,争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积极培育创新型增长点,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力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

抓成果转化。加强江苏与国内外大院大所的对接合作,积极建设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围绕新一代信息网络、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石墨烯等领域组织实施120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和100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积极培育50个重大自主创新战略产品。

抓平台建设。加快建设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积极推进大数据管理中心和纳米技术、医疗器械等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15家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创新平台,加快建设450家众创空间。

抓主体培育。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扶持100强创新型企业,发挥领军企业研发机构的骨干带动作用。积极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年内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3万家。

抓产业创新。更大力度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和互联网化提升计划,加快重点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累计创建一批智能车间。制定出台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26条政策措施,深入实施生产业“双百工程”、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和20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工程,制定全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服务经济、创意经济、分享经济、新金融等新产业新业态茁壮成长。

突出抓好区域发展战略,

在区域协调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推动重点区域战略深入实施,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

更大力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为契机,深入落实江苏省“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实施方案,全面实施国际产能合作三年行动计划,突出抓好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霍尔果斯―东盟经济特区等建设。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制定江苏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组织实施产业优化升级、生态环境建设、综合交通建设“三大重点工程”,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先行先导地区。

更高水平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四沿”战略实施成效。沿江发展重点突出宁镇扬一体化发展,抓好450个年度重点投资项目建设,加快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步伐;沿沪宁线主要是加快建设自主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先导区;沿海地区将组织开展国际招商活动,推出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沿东陇海线经济带着重抓好重大项目推进和重点政策落地。

更深层次谋划区域新增长极,着力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结合区域发展新形势,积极谋划新思路新鹇孕戮俅耄研究制定新一轮区域支持措施。组织实施功能区战略,谋划打造扬子江城市群,研究编制扬子江城市群发展规划,推进长江两岸高铁环线和过江通道建设;在连云港、盐城、南通建设沿海经济带,推动宿迁、淮安打造生态经济区,加快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协同编制淮河生态经济带、宁杭生态经济带等跨界区域规划,着力塑造“生态+”特色,为区域发展提供新的重要支撑。

突出实施一批关键性改革,

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力求新突破

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重大改革部署,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集中力量推进“四梁八柱”性质的关键性改革,切实抓好一批重大改革试点,努力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典型案例。

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坚决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提高放权“含金量”,以放为原则,不放为特例,制定省政府部门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推进行政审批扁平化、标准化;积极构建“不见面审批”办事模式,加快建设政务服务“一张网”;大力提高行政审批效能,积极推进多图联审、多评合一、并联审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深入开展商事制度改革,推进企业“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和“证照联办”改革,加快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

稳步推进财税金融改革。扎实推进预决算公开,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序推动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发展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推动设立小微企业转贷服务公司,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置换,推进PPP项目规范运作和落地。

加快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稳妥实施一批国有控股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出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支持政策,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建培育一批特色小镇。

深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新一批改革试点经验,推进开发区大部制改革和能评环评改革试点。深入实施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大力发展外资总部经济,强化全产业链招商,推动引资与引技引智并举,积极争取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等政策举措落地,努力营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造利用外资“强磁场”。

切实抓好一批重大改革试点。深入开展南京科技体制综合改革、江北新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苏州工业园区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常州市武进区农村土地征收、昆山综保区一般纳税人资格等一批重大改革试点,努力提高改革整体效能,为面上改革探索新路,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突出富民增收工作导向,

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上取得新成果

坚持把聚焦富民作为抓发展促改革的工作导向,制定出台富民增收“33条”政策措施,组织开展全民创业、职业技能提升、农民增收“三项行动计划”,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把鼓励创业扩大就业作为主要抓手。紧紧抓住创业富民这个“牛鼻子”,强化创业带动就业,聚焦大学生、科研人员、农民、城镇失业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等群体,扎实做好创业政策拓展、能力提升、优化服务等工作,组织筹办全省创业大赛,确保每年扶持成功自主创业12万人以上,带动就业60万人以上。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去产能企业安置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关键群体就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家庭持续动态清零,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联动、结构优化与就业转型协同。

把激发重点群体活力作为有效途径。实施重点群体增收激励计划,在创新创业上突出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和大学毕业生,在产业领域上突出技能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在低收入群体中突出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在企事业单位中突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基层干部队伍,以重点群体的收入增长带动全省面上富民增收工作的扎实开展。

把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作为突出任务。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加快落地,对经济薄弱村、革命老区、集中连片困难地区,进一步强化重点帮扶,壮大集体经济,切实加快低收入人口脱贫步伐。围绕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进一步完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持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健全多层次的救助济困体系,切实增强精准兜底保障能力。

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作为重要保障。公布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十大类87项清单,制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的意见,组织开展标准化试点。合理提高保险待遇水平,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加快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逐步调整各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健全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扎实办好“民生十项实事”,进一步加强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让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突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新提升

坚持从最紧迫的环保问题抓起,从群众最期盼的诉求做起,扎实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严守生态红线。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制定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区域政策,实行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负面清单制度,逐步实现空间管控一张蓝图,从规划和制度层面牢牢守住生态红线。

加强源头防控。严格落实煤炭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有效执行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严格落实煤炭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有效执行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推进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超标问题整治,从根本上为生态减压。

狠抓污染治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快推进一批大气治理重点工程。严格落实断面长制,严控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推进重点断面水质和水功能区达标。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抓紧制定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方案。加快打造太湖生态保护和苏中苏北地区生态保护网,设立一批“生态保护引领区”和“生态保护特区”。

完善制度体系。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快建立全省河长制组织构架。着手启动省级环保督察,抓紧出台省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研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推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国企深化改革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CDIO 计算机专业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074-02

工程师是未来世界的创造者。我国经济和工业在经历了三十多年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正处在从低成本、低创新的劳动密集型向高技术、高创新的技术密集型转变特殊工业化阶段[1],需要更多更好的创新工程技术人才来推动经济转型。工程教育在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都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2]。我国是工程教育的第一大国,但不是工程教育的强国[3]。目前满足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工程技术型人才奇缺,高等教育与时俱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即满足质量又达到数量各类工程技术人员,成为中国高等工科院校伟大历史使命。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4],对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具有战略指导意义。我校作为实施“卓越计划”的地方性高等本科院校之一。“卓越计划”实施以来,立足自身实际,进行合理定位,挖掘自身优势,凝炼办学特色,围绕“卓越计划”实施目标,结合CDIO工程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完善制度机制保障体系,调动系企生各方积极性进行深度合作,全面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CDIO与“卓越计划”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5]。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6]: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重点任务是在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工程教育模式、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工程教育开放、工程教育标准等。“卓越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目标,而CDIO是实现这个目标合适的手段之一。“卓越计划”为推动CDIO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促进了CDIO的进一步深化。

2 计算机类专业行业特色

目前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办学情况与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不相匹配,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人才需求脱离[7]。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专业建设的角度看,培养目标应该结合计算机专业在本行业的需求及行业特色,就业市场导向不明确是主要的问题。

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产品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8]。计算机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中国IT市场的快速稳定增长,IT人才的短缺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

计算机专业人才主要划分为三类[9]:(1)研究型人才。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发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工程型人才。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3)应用型(信息化类型)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目前,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计算机专业发展方向主要是计游戏软件开发、计算机应用(嵌入式)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我校计科专业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为目的,以行业为标杆,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保证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

3 改革措施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针对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工程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的现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如下改革:(1)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在全校以专家讲座、报告、会议、沙龙等形式积极组织教师学习、交流、探讨CDIO工程教育理念,大力推广并鼓励教师实践应用工程教育教学方法,在全校师生中形成了改革的共识,凝聚了改革的合力,活跃了师生教学思维;(2)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校作为省属地方性本科院校,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确定我校培养目标是服务地方、辐射全国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积极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深入挖掘学校自身的优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办学不求大求全力争办出自己的特色;(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校计科于1999年开始招生,在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我系率先提出并实施“1+2”动态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一个专业两个方向尊重学生发展个性的多层次、多目标的动态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在大三一期进行专业方向分流。采取“3.5+0.5”的动态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一个学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学习和做毕业设计,学生在企业学习可以与学校应修相关课程置换获取学分。该模式与卓越计划思路一致,为实施卓越计划提供了很好的改革基础。目前我校计算机专业开设三个专业方向,即嵌入式技术、智能终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4)创立人才培养“校企生”合作机制。从2006年开始我校为计算机专业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目前建立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8个。积极探讨能调动系部、企业和学生的合作机制,让系部在校企合作中在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改善教师福利等方面收到实效,让企业在联合培养中得到优秀人才提供支持及节省企业人才培训开支等方面获得经济利益,让学生能真实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工程应用能力,同时为学生毕业设计及就业提供渠道,实现“校企生”三赢;(5)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基础加专业加特长的“1+3+1”课程教学体系,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必修、专业限选、专业任选)+专业技能特长,注重课程之间的联系,以企业实践项目来驱动进行教学改革;(6)建设工程实践教师队伍。为确保“卓越计划”的实施效果,学校积极引进和培养具有较深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和丰富行业工程经验的教师。鼓励教师开展校企横向合作科研项目,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和指导教学,辅导学生科技创新大赛。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学习提高工程教育能力等。从实习实训基地聘请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来校讲学、指导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保证了“卓越计划”的师资队伍质量;(7)完善质量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多渠道反馈质控体系。为了切实落实好“卓越计划”战略,我校建立了一系列保障质量的管理制度,在组织、政策、经费等方面加强保障体系。建立学生、教师、企业、社会多方信息收集渠道和反馈机制,逐步完善学生质量监控体系,保障“卓越计划”顺利实施。

4 结语

我校在实施“卓越计划”以来,通过连续三年信息反馈渠道收集的反馈意见中,计科专业毕业学生对学校的培养模式及教师教学水平满意度达100%,企业、用人单位及社会对我校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评价极高。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从制度和机制上下工夫,改革常规制度、分配制度、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我校是全国高校就业50强高校之一,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实现学校教学体系与社会实践环节的有机对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长期进行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高有华,翟慧萍,邵岳,等.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电工学”课程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9):74-76.

[2] 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1-17.

[3] 李继怀,王力军.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与卓越工程师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140-142.

[4] 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5] 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6] 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3.

[7]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32):47-56.

国企深化改革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产权形式、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改变了企业计划生育管理的外部和内部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整个经济社会正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企业逐步剥离办社会职能。企业正处于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同时,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深化,企业将逐步改革原有的管理模式,改变企业办社会的状况,有步骤地把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障、公共交通、治安、教育、托幼、医疗卫生等社会功能转交给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职工流动快、变动大,下岗待工等人员增多。以某国有特大企业为例,在推进减员增效工作中,大批职工提前退休、下岗分流,协议解除劳动合同人员等,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二、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总的来看,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原来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一整套企业计划生育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1.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企业原来承担的不少社会功能逐步与企业剥离,职工依附于企业,企业包揽职工的生老病死,企业对职工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比较容易,约束力也较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体系的逐步完善,企业的社会功能逐步减少,职工对企业的依附性减少;同时,企业人员流动速度加快,下岗待工,协议保留劳动关系、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等等人员增加,因此,企业本身的计生管理难度增加。

2.原来单一的企业计划生育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企业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绝大部分企业是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因此,企业计划生育管理的模式也比较单一。随着企业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发展,老一套的国有和集体企业计划生育管理方法很难适用于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

3.企业计划生育管理的薄弱点和空白点呈扩大趋势。在市场竞争只,不少国有、集体企业出现了经济效益的滑坡、亏损,从而导致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滑坡。一些大中型企业在内部改革过程中,撤消或者合并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削减计划生育管理人员,使企业计生工作力量受到削弱。同时,在新建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的大量增加过程中,计划生育管理没有及时跟上,企业计生管理的空白点增多。

三、新形势下改进企业计划生育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要正确处理好企业的改革发展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关系。人口问题是21世纪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人口与发展紧密相关,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加快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转变群众生育观念、提高人口素质。人口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人口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会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因此,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同整体的人口计生工作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适应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责无旁贷,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承担管理计划生育的责任。新形势下,企业计划生育工作虽然不能放,但迫切需要改进工作方法,要尽快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计划生育管理新路子。企业计划生育工作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适应企业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发展,适应企业变化快、从“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的数量不断增加的趋势。

2.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法定代表人负责制。计划生育工作法定代表人负责制是新形势下企业计划生育管理的重要手段,当前及今后,要进一步改进完善法定代表人负责制的具体办法,针对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规模的企业,采取简便、灵活、多样的方法落实法定代表人负责制。通过法定代表人负责制,明确企业的计划生育管理责任和目标,落实企业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计划生育经费及相关措施,落实各项计划生育奖励待遇。在新的形势下,对于企业内部的计生部门设置、计生工作人员的配备,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允许企业根据实际自己确定,但要明确,企业不管大小、所有制形式如何,都要落实计划生育工作的部门、人员、经费、措施以及计划生育的奖励和优惠政策,使计生工作在企业有部门管,有人抓。从目前情况看,除大型企业外,计划生育工作可由企业内部的行政机构、职工卫生院(所)、工会、计生协会等来抓。

3.进一步理顺条块对单位的计划生育管理关系。对于企业的计划生育管理要实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根据新的形势,重新明确块和条的职责,避免出现重复管理或者管理真空。块块的职责主要有:一是与单位签定计划生育工作责任书;二是对单位执行计划生育的单位进行处罚;三是为单位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服务;四是对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特别要指出的是,块块应重点加强对无主管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的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条条仍然不能放松对于下属企业的计划生育管理,职责主要有:一是督促下属企业做到而种生产一起抓,而个文明一起建,督促落实计划生育管理网络,人员和经费,落实法定代表负责制;二是帮助块协调解决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矛盾和难题。要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减轻企业的不必要负担,多提供服务,切实减少考核检查,减少开会,减少报表,避免形式主义。在管理上要突出依法行政,要重点做好对企业落实计生奖励待遇带情况的督促。要与企业共同做好下岗待工、协议保留劳动关系等人员的计生管理。要加强对企业的分类和分级管理,国有特大企业有着完善的管理网络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放手加强自我管理,大型企业可由区、县计生委直接管理,中型企业可由乡(镇)、街道管理,小型企业可由居委(村委)管理。可尝试对企业计生工作的代管理和代服务,并收取必要的代管费。要充分发挥社区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综合服务站的作用,协助企业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和服务。

4.改进计划生育奖励待遇政策的落实办法,逐步向社会。化方向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正在逐步改革原有的企业办社会的状况,有步骤地把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障、公共交通、治安、教育、托幼、医疗卫生等社会功能转交给社会,而现有的计划生育奖励待遇政策的具体落实办法并未给上企业改革的步伐,使而者之间不相适应,造成许多计划生育奖励待遇政策无法落实。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计划生育奖励待遇不落实的问题,必须调整计划生育奖励待遇政策的具体落实办法,跟上企业改革的步伐,逐步向社会化方向发展。

国企深化改革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欧洲一体化以后,欧洲高校进一步加强了与工业界的紧密结合,通过加强校际协作、学生交流等促进工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日本、韩国、印度等国把实行产学合作、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加强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实施领导力培训计划,培养工科学生引领本国和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能力;培养工程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美国的工程教育开展比较成熟,早在1949年MIT就发表了著名的Lewis报告,提出“实事求是的专业人员”概念,强调工程教育的实践和综合;1955年ASEE发表Grinter报告,提出了“工程科学”的概念,建立了完整的工程教育课程结构模式;1967年的《工程教育目标报告》提出了五年一贯制和工程硕士计划,改变了美国高校以研究为取向的传统路线;1989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发表《美国工程教育实践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程教育实践模式。2005年美国工程院(NAE)发表《2020工程师培养报告》,研究了2020年工程教育的战略、工程教育实施项目与机制,以及对2020年工程教育的具体建议。欧盟也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研究计划,对工程教育的类型、模式和核心课程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受前苏联影响,习惯于从系统性和科学性出发组织课程及内容,而较少从需求出发进行考虑,体现了一种典型的学科课程观。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几十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我国近30年的课程体系改革,基本的思路还是在原有课程体系下的改善,而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表现在:大部分工程教育依然维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没有打破学科的壁垒,课程的思维仍在学科内单向进行;工程实践课与理论课的矛盾仍未解决。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之前,包括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内的高校已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总结美欧日澳等发达国家和国内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拟制了“工程创新人才基本要求大纲”,从工程创新人才的品行、能力、知识多个维度将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并通过品德养成计划、心理健康计划、工程实践校企合作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实践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和需求,从工程教育现状分析、校企合作互动模式的角度论述了校企合作下工程教育的能力培养计划、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等教育实践当中的具体改革来完成培养目标的实现。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较早推进了工程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改进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方法,培养教师具有较高的工程素质,进而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近年来,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是教育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在内的61所高校,成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原则,从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制订“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等五方面推进该计划的实施。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第一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985高校,结合自身在工科专业和工程教育领域的传统优势,提出了“弘扬传统、与时俱进,科研支撑、校企联合,强化实践,突出特色,面向世界、培育英才”的基本思路,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优化和调整了本科、研究生各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倡学校各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企业参与工程教育,可以更好地宣传企业文化,满足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为企业参与工程教育提供有利条件,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经验。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目前共有在校生858人,为国防科工委“十一五”国防重点专业,所属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以来,该专业与哈电集团下属的哈尔滨电机厂、锅炉厂和汽轮机厂等企业签署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合作协议”。此外,学科牵头与哈尔滨电机厂共建了面向全国高校的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层次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来,通过和企业的密切联系和深度合作,形成了若干校企合作的互动模式。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企业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由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根据培养标准,校企联合制定培养大纲,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包括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制订。学校在进行本科生培养计划方案修订过程中,通过与企业充分沟通,在第二学年新开设了“项目学习方法与实践”课程,在第三学年新开设了“企业专家讲座”课程,并结合工程化培养的需求详细制定了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另外,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情况下,结合专业课程及就业需求,深入分析和制定了学生实习计划,使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组织管理情况、主要产品的开发方法和生产流程、产品的工作原理及典型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方式、技术文档资料的编写和管理规范等。

2.共同开发和共享人才资源企业具有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学校具有基础理论扎实的研究人员,双方可互为提供科研、讲学条件,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学校每年派遣一定数量青年教师到企业接受工程化培养,也为企业科技人员提供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培训、学术讲座等形式的继续教育。另外,依托哈尔滨锅炉厂、电机厂、汽轮机厂等国有企业的资源,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与国内大中型企业的长期科研和教学合作为基础,从企业中聘请富有教学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壮大教师队伍。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具有丰富工程经历和掌握较先进的工程技术,是补充“卓越工程师”教师队伍的师资源泉,目前已有10余名高级工程师在从事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研究生合作培养等教学工作。

3.加强本科毕业设计的工程化背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每年约有40名本科生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毕业课题全部来自企业生产、开发和测试的实际工作,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全部实施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制定毕业设计任务书,企业导师全程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答辩委员会由校企双方相关人员组成,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学生评定成绩,并向院学位委员会提出是否授予学士学位的建议。目前已有约70名参与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顺利毕业并获得学位,其中5名学生论文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

4.建立应用型研究生企业实习基地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应用型研究生的合作导师,实行双师制,即由校内硕士生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共同指导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入学后由所在学院学科点和企业实习基地商讨安排校内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学校导师负责制定培养计划,并与企业导师充分协商,为研究生选定学位论文题目。研究生按培养计划要求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文献检索并做好开题报告,第二学年进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按要求完成论文后回校参加答辩。2011年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联合建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遴选出6位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技术专家担任应用型硕士指导教师,已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人。先后已有30余人进入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进行实习并参与工程项目的现场调试,有15人在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1人硕士毕业论文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在硕士研究生工程化培养期间,通过企业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平台选送5人参加国际会议,研究生发表EI、SCI检索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校企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5.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学校和企业研究机构合作,先后共同申报并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在内的多项科研合作。在科研项目的支撑下,参与项目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优秀的本科生有了更多与企业接触、和生产实际接触的机会,且以上科研成果都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学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一定程度上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可持续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