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城市管理工作计划(精选5篇)

  • 街道城市管理工作计划(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改革城区体制落实属地管理 管理机制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运行的基础与核心。 1999年以前,川汇区城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沿用的是“单位负责,条条管理”的管理体制,全市市直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和驻周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市计生委城区科直接管理,19…

街道城市管理工作计划(精选5篇)

街道城市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建立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新机制工作汇报

近年来,周口市川汇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在川汇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周口市人口计生委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化城区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改革,夯实城区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全面落实“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城区计生管理和服务工作新机制,做到“两明确、三加强、建立四项制度”,有力推动了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改革城区体制落实属地管理

管理机制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运行的基础与核心。

1999年以前,川汇区城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沿用的是“单位负责,条条管理”的管理体制,全市市直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和驻周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市计生委城区科直接管理,1999年由新华街道办事处接管。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和计生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是:下岗待业人员、失业人员和无固定职业人员大量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区;流动人口数量大幅增加;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农转非人员和人户分离现象日渐增多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出现,使原来城区的人口和计生工作以“条条”和户籍为主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依据《国家计生委、民政部、中国计生协关于加快城市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改革的意见》,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主管计生工作的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的8个委局和5个街道办事处行政正职为成员的人口和计生属地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以市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两办的名义先后出台了《关于完善城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体制的意见》、《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明确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围绕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做到“两个明确”。

(一)、明确属地管理对象。

2003年9月,川汇区城区区划由原来的1个街道办事处扩大为5个街道办事处。市政府适时召开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体制改革会议,对原新华街道办事处管理的191个公共单位和24个社区居委会按照新的管辖区域重新进行了划分,在划分和交接过程中我们明确规定,所有公共单位无论级别高低,无论单位属性,其计划生育工作均有新的街道办事处负责管理。同时,社区居委会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单位和居民的人口和计生工作。

(二)、明确工作职责。

街道办事处统一管理驻本辖区的所有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工作、居住在本辖区的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承担宣传动员、监督检查、组织协调、日常管理及综合服务的职能。辖区单位严格实行法定代表人责任制,自觉贯彻执行人口和计生法律法规和政策,服从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管理、指导和协调。负责本单位的出生统计、生殖保健、避孕节育等日常业务,落实计生奖励和优惠等有关政策和保障措施。

各公共单位的计生工作既要向所在地街道办事处负责,又要向本系统的主管委局负责。市委、市政府还规定对有政策外生育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一级机构对其下属的二级机构有政策外出生的负连带责任。近年来,先后对8个二级机构有政策外生育的单位实行了“一票否决”,对其主管的6个委局实施了通报批评和黄牌警告等处理,对单位的正职和主管副职、计生专干分别进行责任追究。

二、加强社区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社区居委会是城市的基层组织,也是搞好城区人口和计生工作的落脚点。

新的管理体制建立后,他们按照《河南省城市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规范》的要求,制定了《川汇区创建规范化社区居委会计划生育工作实施方案》,首先在新华路街道通桥路社区开展了计划生育规范化社区试点的创建工作,今年三月在5个街道的所有社区开展了计划生育规范化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活动达到了“三个加强”。

(一)、加强了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楼院)门栋四级人口和计生管理服务网络。街道办事处成立有人口和计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管理本辖区的人口和计生工作;每个社区居委会配备计生副主任;住宅小区或者若干个住宅楼组成的楼院配备一名楼院长,担任计划生育宣传管理员;选取计生协会会员、社会志愿者、退休老党员、老干部、低保户等人员担任楼长或门栋长。

在楼院长的配备上,他们做到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参加竞聘者要同时具备五个条件:一是女性;二是在本楼院居住;三是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四是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五是没有违反计生政策。通过民主推荐、笔试、面试、民主评议、组织考察,5个街道的24个社区居委会配备了480名计生楼院长,并对她们进行了岗前培训,使她们很快进入角色。为了更好地稳定队伍,调动其积极性,市财政每年增拨12万元经费,使24个社区居委会的计生副主任月工资达到400元。市人口计生委每年从计生事业费中挤出十几万元,给计生楼院长每人每月发放20元的岗位补贴。

(二)、加强了阵地建设。

他们统一明确阵地创建标准,先后投入资金20万元,对社区居委会的计生办公服务场所进行升级改造。每个社区居委会设立计划生育办公室、宣传教育室(人口学校),具备条件的设立健康咨询室(悄悄话室)、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图书阅览室、娱乐活动室等。在宣传教育室(人口学校)和康检咨询室设置了优生优育、生殖保健、避孕节育、政策法规等宣传版面,在社区居委会和楼院附近设置了固定的人口和计生宣传版面、标语、宣传橱窗和政务公开栏,使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在社区能及时享受到计划生育的宣传服务。

(三)、加强了软件建设。

根据属地管理的要求,他们设计并统一印制了社区楼院人口和计划生育户口登记表,更新完善了社区居委会的计生台帐。原来的社区居委会计生台帐是以户口为基准建立的,人户分离和空挂户的问题突出。今年三月份开始,他们逐楼逐户逐人进行排查登记,做到辖区不漏楼、楼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按现居住实有人员为基准,重新建立社区居委会的计划生育台帐,做到一楼一册,一户一页,并对已婚育龄妇女实行分类管理。

对居住在辖区内无固定职业、失业的以及与单位脱离劳动人事关系的已婚育龄妇女按主管类管理,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出生统计、生殖保健、避孕节育等日常的管理和服务业务。

对居住在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在职已婚育龄妇女按协管类管理,此类人员由已婚育龄妇女所在单位具体管理和服务,并由单位所属的街道(镇)计生办向社区居委会出具全市统一的《川汇区计划生育管理证明》,工作单位定期向社区居委会通报该职工的生育节育及康检信息,由社区居委会协助单位进行管理和服务。对居住在辖区内的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按流动类管理,对此类人员和常住人口一样纳入正常的管理和服务,做到同管理、同服务、同宣传、同考核。

经过4个月的努力,他们共建立已婚育龄妇女档案15289人,其中主管类2288人,协管类11669人,流动类1332人。排查出漏档漏管已婚育龄妇女655人,剥离和移交到镇村管理的已婚育龄妇女532人。目前社区居委会达到了“网络队伍建立健全,计生台帐更新完善,管辖区域不留死角,服务阵地温馨美满”。

三、建立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措施

为有效地开展城区属地化计生管理服务工作,他们建立了“四项制度”,实现了日常管理规范化。

(一)、建立定期清查和信息采集制度。

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定期对辖区居民楼院集中入户排查登记,对漏管漏档的常住和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及时建立楼院台帐,纳入管理和服务。楼院长、门栋长每周到所辖居民楼院了解情况,收集人口和计生变动信息。社区居委会每月召开一次人口和计生工作例会,收集各楼院的新婚、出生、节育、迁出、迁入、失业、就业、流入、流出等信息,及时变更楼院计生台帐。

(二)、建立信息通报和手续移交制度。

严格落实公共单位与职工居住地社区居委会之间的计生信息通报制度。单位每半年向职工居住地社区居委会出具全市统一格式的《川汇区在职已婚育龄妇女生育节育康检信息通报单》。对辞职、辞退、除名等脱离原工作单位的已婚育龄妇女,由单位在30日内向社区居委会移交计生管理服务手续,社区居委会接收到《信息通报单》和移交手续后向其单位反馈接收信息。

(三)、建立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制度。

街道计生办固定专职人员分片包段,主要负责沿街门店和较大的市场中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社区居委会对流入、流出居民楼院和背街小巷的已婚育龄妇女及时上门登记建档,协助街道计生办做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理、查验、康检和催寄康检证明等工作。他们对流动人口全部实行免费办证、免费康检、免费四术、免费发放避孕药具的“四免一上门”服务。

(四)、建立目标管理考核制度。

市委、市政府对各市直单位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其内部要建立垂直负责体系和目标责任制。市人口计生委对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计生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实行分类考核。对纯属农村的永安路、紫荆路街道办事处按照农村的考核方案进行;对纯属城区的新华路街道办事处按城区的考核方案进行;对既有农村又有城区的杜甫路、孝义街道办事处分别按两种方案考核,其成绩按照城区和农村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记分,合并后记入总成绩。

四、几点体会

川汇区城区的属地化计生管理体制改革之所以取得一些成绩,他们感到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由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排除阻力,调动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推动城区属地化管理机制的进行。为做好属地化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下发文件,明确了各街道办事处的管辖单位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市、街道两级财政每年都把城区和流动人口计生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足额投入到位,将城区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工作责任制,由过去的计生部门唱独角戏,转为“党政牵头、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得以真正落实。

(二)、社区建设是基础。

落实属地化管理与服务机制,关键是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只有加强社区计生网络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确保社区计生工作经费的到位,积极搭建社区服务平台,才能把城区计生工作融入到社区、服务到社区、落实到社区。

(三)、强化责任是动力。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街道城市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坚持城市形象样板街道定位不动摇,但有效载要细化。加大社区和物业的联动力度,进一步深化考核补贴机制,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街道办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街道办工作计划1在接下来的第四季度,城区治理办将继续深入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强化教育和执法相结合工作方式,进一步加强城市立面、地面整治,对辖区重点地域、地段、问题开展持续集中整治,全面提升市容环境卫生和城市管理水平;同时,通过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减量、海绵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出1个“花漾街区”和2个“街心花园”的工作目标,促进城市品质提升,为全市打造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探索建立市容环境严管区,在辖区艺展中心1平方公里的“三纵八横”范围内设立严管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百姓、堵疏结合的工作理念,通过组建“商业发展联盟会”和街道综合执法相结合的方式推行自治共管,全面落实“门前三包”,严查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张贴、从临街门店向街道扫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做到路面无堆放垃圾、无卫生死角、无积水,严查超门线、占道经营,及时清理乱摆卖、乱搭建、乱挂晒、占道灯箱、临时广告牌等。以点带面,探索建立一套发挥市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承诺主体作用的长效机制,在辖区内逐步推广,进一步提升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维护城市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是全面推进“里子”工程,深入开展城中村、内街小巷洁净工程,建立一村一责任人制和常态化巡查机制,强化专业保洁清扫和雨污管网建设,严管乱停放、乱拉挂等“六乱”行为,扎实推进“净化”、“美化”、“绿化”、“硬化”、“文化”五化整治成效,构建宜居达标社区,并持续推进专业物业公司进驻城中村,巩固整治提升成果。

三是开展城市道路深度洁净行动,持续深入“垃圾不落地”专项执法行动,组织义工队伍开展“垃圾不落地”文明劝导,督促商家“门前三包”落实责任,全面清理铁路沿线、公交站、绿化带、立交桥底、涵洞等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确保环境干净整洁。

四是着力推动垃圾分类进家庭,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推进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综合利用和生活垃圾减量分类管理,垃圾分类和减量达标小区覆盖率不低于40%,顺利通过市、区检查验收。

街道办工作计划2(一)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强城中村综合治理

城中村综合治理是我办今年工作的重点难点,接下来,我办将进一步改善“城中村”安全质量、环境品质、配套服务和管理水平,继续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围绕“管理”、“建设”两个重点,以改进不足为突破口,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强力推进街道“城中村”综合治理工作,重点抓好3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推进科学技术保障,加强与市、区、社区、代建商、笋岗股份公司沟通联系,推动消防安全建设等工作,促进城中村管理更具科学性、有效性;二是加强“城中村”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在现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上,结合实际想方设法挖掘更便捷、更完备的信息系统,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城中村治理中的应用;三是加大“城中村”综合治理宣传力度,通过微信、微博等线上工具,结合讲座、入户等线下宣传方式科普环境治理知识,提高社区居民对“城中村”综合治理认知度、参与度。为实现特区一体化均衡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切实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多管齐下,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工作不仅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工作,更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下一步,我办将继续深入开展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将智能设备全面进驻辖区内各小区,落实达标小区台账,使垃圾分类工作深入民心,切实提高我街道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一是加大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联动社区自治组织取得小区居民的支持;三是开展各项宣传活动,普及小区居民知晓率;四是由志愿者和督导员全面开展平时宣传、督导工作,保障垃圾分类工作;五是在辖区各小区、城中村普及推广应用智能资源回收箱、六分类垃圾桶等设施。把普及推广应用智能资源回收箱打造成街道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的亮点。

(三)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笋岗新篇章

根据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办的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20--年下半年我办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一是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示范街道建设,构筑生态文明体系,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二是对辖区内的笔架河(笋岗段)、布吉河(笋岗段)河道加强长效管理,确保水质持续改善;三是继续深入开展整治“小散乱污”专项整治行动,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任务;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保障市民健康环保生活。

街道办工作计划3一、推进“行走东晓”城市管理工作。

整合街道城区治理、民生事务、工程基建及各社区的综合力量,由书记带队,开展拉网式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能就地解决的当场解决;道路破损、绿化缺失等问题,由城区治理办直接走零星工程项目进行整治;需要进行专项治理的,分门别类,能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就走民生微实事项目,不能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就由街道基建工程整治项目进行整改,多条腿走路,强力推进问题的整改,务必把“行走深圳”城市管理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力争走在全市前列。

二、加大城区治理工作的宣传工作。

城区治理办和各社区工作站将进一步拓宽宣传途径,借助主流媒体宣传辖区城市管理工作的亮点,组织开展“城市环境文明活动”、“美丽深圳热点活动”,带领市民更进一步了解城管工作,走进城管。

三、落实好《物业服务企业市容环境考核奖惩办法》

以此作为强化物业服务企业市容环境考核监督工作的抓手,促进辖区物业小区城市管理工作精细化、常态化、规范化,提升物业服务品质和水平。

街道办工作计划41、抓好学习教育。

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抓好党支部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团结协作,积极开拓进取。村领带班子应多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多为群众解难、谋利益,在街道党工委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完成街道交给的各项任务。

2、积极抓好年初制订的经济目标,在去年级经济收入83.93万元基础上增长到150万元。

3、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对年初制订的计划还有,①在村主要道路安装36盏路灯,预计投入资金5.4万元,于10月完工。

②小公园建造,预计投资50万元,于12月上旬完工。③道路两旁绿化建设,预计投资8万元,于12月中旬完工。④河塘砌石,预计投资12万元,于12月下旬完工。

4、大力招商引资: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利用宅基地,预计将引进1-2家企业,提高村级经济及村收入。

5、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确保计划生育工作不出任何问题。

计生联络员坚持分片包干责任制,在管理好本地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工作指标。

6、进一步加强综治工作,对巡逻队员进行全面考核管理,确保村民平平安安,使各项矛盾及时解决。

继续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并做好“平安村”、“无毒村”、“无邪教村”等宣传创建工作。

街道办工作计划520--年下半年,东湖街道城区治理办将牢固树立将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坚强领导下,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紧紧围绕“城市质量提升年”的总体要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短板,突出抓好“三防”、城市环境整治、违法建筑治理等重点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向往。

一、继续做好市容环境考核工作,争取成绩位列区里中等或偏上水平;

二、加大对作业单位日常考核力度,督促作业单位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

三、加大力度赶进度,完成一级水源保护区违法建筑拆除、城中村综合整治、户外广告整治、立面整治等重点工作。

四、加强巡查和执法,严防严控违法建筑,切实保护好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

五、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做好爱卫消杀,保障辖区居民身体健康;

六、高度重视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包括三防边坡、台风防御、地面坍塌、森林火灾等各类灾害。

街道办工作计划61、突出高端产业引领,推动经济发展迈向新常态。

20--年初启动“天心煤建”棚改项目,力争年内完成签约、腾地工作。完成七里庙路南沿线道路、牛婆塘巷路、砂子塘西路三条民生工程道路建设。全力配合轨道公司做好地铁3号线--站和地铁4号线黄土岭站、砂子塘站的建设。加快推动中机新里程、建发中央公园、建发中央首府、九禧中铁二十五局商住楼项目。发挥“特色示范楼宇集聚群”辐射效应,升级商会大厦、神农商务楼、大华写字楼、中机国际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大鸿裕华公馆等楼宇招商引资,着力吸引培育一批税收贡献大、品牌形象好、带动作用强的企业进驻,着力打造全区现代服务业示范版块。

2、突出社会管理创新,推动街区运行形成新格局。

深入推进城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构建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与社会资源、社会组织及社工队伍良性互动的社区治理格局,实现“党建引领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化、工作流程效能化、为民办事简便化、惠民服务精细化”改革目标。坚持法治立街、平安建街、群防强街、和谐固街,充分发挥社会治理的互动作用,保障一方平安和谐。深化智慧城市管理,构建“大城管”格局。拓展智慧健康服务,推动“健康生活馆”全面升级,实现“一个自治七个岗”,使广大居民享受便捷健康服务。持续发展社会组织,推动“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推进基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普惠化、社会化、均等化。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示范创建。完善“8341”安全工作法,确保“大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发挥空间资源优势,逐步解决社区服务阵地全面达标难题,打造特色服务阵地,推进社区全面提质提档。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打造主题文化社区阵地品牌,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巩固文明创建成果。

3、突出自身基础夯实,推动基层队伍树立新形象。

街道城市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状;问题;景观特性;设计原则

Consideration of City Streetscape Design

LongYi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kes an anlaysis of current state of City Streetscape and causes affecting it, and makes an exploration based on its features,and comes up with principles about its design. We should think about doing it by human nature when designing.

Key Words:Current state;problem;Streetscape feature;designing principle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街道不仅是人流和车流的通道,还反映着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的总体水平;街道景观记载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然而,在城市街道的规划和设计中还牵涉到景观问题、生态问题、多专业协作问题和人性化设计问题等。

一、我国城市街道环境景观现状

在许多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人们都表现出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极大关注,设计师更是积极地从城市的各种历史文化中挖掘和寻找能表达城市特色的要素,以致笼统、片面去追求、镶嵌某个历史文化、某个景点,也离开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街道功能设施不健全

在我国有许多城市中的道路交通环境现状,仅仅考虑道路交通路面的基本要求,忽视街道各种设施的建设,如交通标志不完善,街道照明满足不了交通需要,步行道地面铺装材料耐久性差,施工质量低,不能满足步行者基本的行走要求,辅助设施严重短缺,为街道上行人服务的设施,如公共厕所、街路标牌、交通图展示板、公共电话亭等缺失,缺乏为残疾人、老人的无障碍设计。都与城市面貌的改善不同步。

2、公共场所缺乏、街区环境质量差

首先,道路交通环境很少为市民考虑公共活动场所,以致人们在街道上找不道可以停留的休息场所----街头广场。再次,我国街道现状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环境质量问题;街道绿化系统不健全,对缺损绿化修补不及时;沿街建筑形式杂乱无章,特色各一;围墙多为没有修饰的实墙,广告随意乱贴;交通标志缺乏系统的精心的设计,街道设施缺乏系列化、标准化设计,整体性较差。

3、街道景观缺乏个性

绿化往往较密,视线阻塞,且整条街道种植采用一种模式,缺乏节奏与变化,景观单调又乏味。千楼一面、千街一色的现象普遍存在,不管城市历史背景,不看城市的整体风貌,就出现了到处仿欧式建筑的现象,使得街道失去了个性。

二、城市街道景观问题的原因分析

1、历史原因和观念问题

现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上的失误,市政建设盲目进行,杯水车薪,其结果道路占用,交通堵塞,停车场缺失,又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导致短期内市政规划无法协调,街道的供求关系失调甚为严重。在过去城市建设中长期遵循“实用、经济、安全”的老思路束缚下进行建设,在九十年代后才开始提倡“美观”,这样我们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就滞后了,相关的配套设施就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

2、管理不力和立法不健全

在城市街道建设和管理中各部门出现,归口不一,界限不清,出现问题时往往相互推委。就如道路维护归市政部门分管,地下管线煤气、自来水等由城建部门分管, 街道景观绿化由园林或城管部门分管,交通设施由公安部门分管,街道牌匾、广告由市容部门分管,建筑立面由规划部门分管,这些部门多数为了完成政绩,我行我素,各自为政,缺乏相互协调,重复建设。《城市规划法》和控制性修建规划中只对道路红线的宽度、断面等做了规定,却未对影响街道的诸多因素作要求,如交通标志的位置和形式,人行天桥,广告标牌等风格,沿街建筑的体量、色彩等加以系统科学的规定。

3、各专业协作不当

在城市街道环境设计中,道路工程师关心道路结构平顺合理,交通规划师注重车辆通行效率,城市规划师关心的是道路两侧的建筑容量与控制,建筑师关心的是建筑造型,这些角色在设计中都不愿让步,都希望突出自己,因而街道环境景观就缺乏整体性、可识性。

三、城市街道景观特性

由于城市结构组成与交通运输进行的错综复杂,很难以一个标准来分类,因此城市街道要综合考虑分类因素还应该结合城市性质、规模及现状来合理划分。从城市街道景观特性来看,就可划分为:城市交通性街道、城市生活性街道、城市商业步行街道和其他步行空间。

1、城市交通性街道,是指行人、非机动车在街道空间中共存的街道。它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以生活居住、以商业服务和以行政办公为主的三种类型通常连接着城市不同功能区,满足各功能区之间日常人流和物流空间转移的要求。这类街道上一般车流较多,车行速度较慢,人流较多,在城市生活性街道上,人和车辆共存。

2、城市生活性街道,从功能上讲是为城市各功能区的交通服务的。街道的景观特征应体现在对人的关怀上,由于这类街道是居民日常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是人流最集中的地方,也是人们出行时停留时间最长的空间,因此,其环境应该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和各种不同行为活动的需求。而我国城市中生活性街道存在较多弊病,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安全性不够高,机动车和行人相互抢道,相互干扰。第二,人们行走在街上,会感觉到非常的不方便和不舒适,街道设施缺乏,无法满足人们多种行为活动的需要。第三,步行区景观单一,空间层次单调,观赏性、识别性较差。第四,整个步行系统的可及性不够,无法便捷地达到一定范围内的各个功能点,设计上的平等性也注意得不够。还有,街道设施的管理很难跟上需求,维护和修善都比较滞后。

3、城市商业步行街道和其他步行空间,是以步行交通为主的商业街,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一种形式,步行街逐渐成为了城市公共属性的重要象征,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现代步行街是传统城市商业街的继承与发展,它并不是单纯的城市步行购物环境,而是以人为主体,以步行为主要活动方式,包含着商业和休闲、娱乐、旅游等城市生活的中心场。

四、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原则

1、尊重历史的原则,城市景观环境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也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了基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同时也要向前发展。对于传统和现代的东西,我们不能照抄和翻版,而需要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塑造新的形式,创造新的形象。

2、保持整体性原则,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整体形象。从道路本身出发,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其成为片段的堆砌和拼凑。特别是植物景观设计时,对树形、色彩、线条、质地、高低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才能有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3、艺术个性原则,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应突出城市自身形象特征。在城市道路空间中可观的文化表象多体现在绿地景观,标志招牌、文化古迹等方面。一些隐性的文化特征,如民俗风情、礼仪交往、服饰及饮食文化等也蕴含了一定的文化个性。精心选择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中的环境小品,如灯饰、椅、凳、桌、花盆、花池、花架、标牌、护栏以及亭、廊、雕塑等常以小巧的格局、精美的造型来点缀空间,使一个本来很平常的环境变得秀丽诱人,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提高了整个空间环境的艺术境界,强化了环境气氛。

4、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主张不为局部的和短期的利益而付出整体的和长期的环境代价,坚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运用规划设计结合自然环境,使规划设计对环境的破坏性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对环境和生态起到更好的强化作用,达到建筑节能的效果,同时还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使城市街道景观得以延续。

5、以人为本原则,在街道景观的建设实施过程中,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知觉经验,注重对人性空间的重视,同时细部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尺度的要求,且布置的位置、方式、数量更加考虑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特点,与人的关系更为密切,尤其应充分考虑老人、儿童、残疾人的生理特点和要求,符合人性化的需求,注重邻里生活和广场生活的融合的交流空间。运用生态、环境、园艺等科学手段,对城市街道景观内部车流、人流、物质流、信息流、价值流等景观元素进行改善和调整,达到既保护了人类身心健康,又与自然系统和谐共生.。

五、结语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更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的策略,建设方便人们、富有当地特色、经济适用、和谐可持续的城市街道景观,为今后的街道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不断拓展领域,满足各种功能同时,加大设计深度,尽力做到人性化设计,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正华 马青. 街道景观设计[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2、吴为廉. 景观与景园建筑工程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田建中.城市街道景观人性化设计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4、刘明国.小城市的街景规划设计[J]. 太原:山西建筑,2006(32)

街道城市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明确改造工作的目的意义

目的是彻底解决小街小巷、城中村进出口道路路不平、灯不亮、排水不畅以及脏、乱、差等问题,为城市居民创造适宜人居、适宜创业的良好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从根本上改善城市小街小巷、城中村基础设施。实施小街小巷和城中村进出口道路改造工程,既是我区全面参与“城市管理年”活动的具体体现,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市化建设的具体体现,更是实现“两个率先、一个努力”目标的重要载体,意义非常深远。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小街小巷和城中村进出口道路改造工作的领导,确保顺利开展,区里成立水区小街小巷、城中村道路改造领导小组。

城南办、城北办也要相应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办、办要结合《关于印发加强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通知》(党办发号)相应地开展工作。

三、具体实施办法

1.落实改造计划。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对市民反映强烈、给市民生活、生产带来诸多不便以及对市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小街小巷及城中村出入口进行改造。(具体改造计划见附表)

2.明确改造任务。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此次城区小街小巷和城中村道路改造任务由城南办、城北办分别承担,原则上小街小巷道路改造由办事处实施,城中村进出口道路改造由各管理处实施,各社区工作站要全面配合办事处开展工作。

3.认真组织实施。一是制定道路改造方案。具体规划设计由各办事处调查摸底,制定施工设计方案,报区政府审批并经市小街小巷、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审核后予以实施。二是认真组织施工。各办事处、管理处要选择有实力、资质的道路专业施工队伍组织施工,并报区领导小组审核,按照工程质量优、工程建设快、改造效果好的目标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改造任务。三是落实工程项目管理制。项目监管工作由区建设局负责选择有相关公路建设资质的监理队伍承担。区交通局要加大技术服务,抽调相应技术人员指导改造工作,提出技术要求,严把工程质量关。

4.按时完成任务。此次改造工作在10月上旬全面启动,11月30日前要全面完成改造工作。具体时间安排:10月10日前制定工作方案;10月15日前召开动员大会;10月20日前完成道路规划设计工作、施工队伍审查等基础工作,并组织施工队伍全面进场施工;11月20日前完成施工任务;11月30日前组织检查验收工作。

四、建设标准和资金筹措

1.工程建设标准。小街小巷和城中村进出口道路改造造价按《新余市小街小巷和城中村进出口道路改造方案》确定的造价标准执行,水泥面层按3.5米、5米、8米宽3个不同标准组织施工,综合取费按10%计算,最后决算按实际工程发生量验收结算。

2.工程建设费用。按市府办〔〕25号文件精神,改造资金由市、区各承担50%,区承担的部分资金原则上按照属地管辖原则由办事处承担,区财政适当支持。

3.争取项目支持。将城中村道路改造列入农村水泥公路建设计划,由区政府向市政府另外行文请示,争取上级交通部门支持。

4.鼓励社会捐资建设。①所有捐赠的资金由市、区小街小巷、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收和管理,禁止任何其它单位和个人接收捐赠资金和物质。②单位捐款5万元以上(含5万元)、个人捐款2000元以上(含2000元)的,在改建道路设立功德碑,刻其单位名和个人姓名。③单位捐款20万元以上、个人捐款5万元以上的,在其捐资改建道路独立设立功德碑,刻其单位、个人简介。④捐款额超过该条路建设资金50%的,可以由捐款者名字或由捐款者命名该条路。⑤上述募集资金不包括村委会向其村民收取的建设资金。⑥所有募集资金要专款专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并经审计部门审计。

五、几点要求

1.广泛宣传,大造声势。新闻媒体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结合“城市管理年”活动为这次小街小巷和城中村进出口道路改造作全面、全方位的宣传,对社会参与、基层组织参与、群众参与的典型事例多做报道,以推动工作开展。

街道城市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城市; 人口; 计划生育; 探索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171-02

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南距西安市区60公里,北距“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陵70公里。辖耀州区、区、印台区、宜君县和新区。面积3882平方公里,总人口83.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50人,非农业人口40.06人,城市人口占到全市总人口的47.9%。

一、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近年来,私营经济比重不断增大,这些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比较薄弱,难度大,从现实情况看,有些企业业主对企业人口计生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企业是经济组织,守法经营、照章纳税是其义务,计生工作是公共事业,是政府行为,企业承担计生管理职责意识薄弱。

2.下岗待业人员不断增多。随着改革的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的企业经营机制的逐步形成,城市职工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除了在岗的职工外,出现了日渐增多的下岗职工,临时工及待业人员,城市职工构成较为复杂。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市下岗职工2 万多人,而且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下岗人员还有增多的趋势,这些人员随机性很强,隶属关系变化频繁,极易出现企业管不了,社会管不上,原单位与现单位衔接不上,在管理上出现断层。

3.人户分离现象日益突出。随着铜川新老市区的开发建设,商品房住宅小区大量交付使用,加之有的人为了子女择校及占地户口为空挂户口,婚嫁后不变更户口等,造成户在人不在,人在户不在的人户分离人口逐年增加。无户口的新居民迅猛增长,人户分离现象日益突出。这些人户分离者有的脱离原有街道办事处、社区的管理范围,导致人口计生部门对他们的结婚情况、怀孕情况、生育情况、居住情况、用工情况难以掌握。同时在一些城乡结合部、房屋拆迁的集聚地,也是流动人口的大量集聚地,已日益成为流动人口管理的难点所在。据统计,我市现有流动人口3.8万人,其中外省流入我市 9722人,这些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在此集聚的流动人口普遍存在稳定性差、居住时间短、流动性强、综合素质相对不高的特点,导致管理部门难以准确掌握其婚孕情况。同时,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工作在人群集中的商业区,而居住在房租相对较低的城乡结合部,法律规定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要求使居住区面临较重负担和压力。

4.老年人口构成比重增加,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铜川市于200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有60岁以上老年人为9.6万人,占到全市人口总数的11.48%。“十一五”时期,我市老年人口数量以及占总人口的比重还将逐年上升,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当严峻。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社会养老保障基数增大,财政支付社会福利费用面临巨大压力,因此全市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此外,随着养老事业的发展,也对社会养老设施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相关部门政策的变化给推进计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婚姻登记条例》的实施、公安部门一些便民措施的出台,给计生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冲击。如婚姻登记制度的调整,不仅造成新婚情况掌握不及时,而且导致事实婚姻,非婚生育增多;自愿婚检的实施使婚检率不断下降,新生儿出生缺陷持续增多。

6.城市人口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育龄群众不满足于节育措施的落实,在安全,可靠、适应、夫妇性生活的和谐上有了新的要求;不满足于少生,对优生优育,培育健康、聪明、成才的孩子也有很多新的追求,不满足于一般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而且在生殖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上有了更高的期望。

虽然,现阶段城市社区的服务功能在逐步加强,但是,社区依然承担大量社会行政管理事务,管理多、服务少,不能贴近居民实际需求;居民认同感低,参与热情不高,居民自治缺乏群众基础。

从上述问题可以看出,当前城市计生工作遇到的新问题是前进中出现的新问题,它突出反映出原有的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了。

首先,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的主体是城市企事业单位和街道。从工作主体看,条条系统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职能转换,经营机制转化,企业扩大自,工作热点、焦点转向经济领域,计划生育工作往往被忽视。尤其是一些亏损企业在经济指标的重压下,企业领导更是无心过问计生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客体是城市育龄人口,在新形势下工作客体又出现了脱离管理范围的问题。所以就出现了一方面是无人管,一方面又没法管的问题,从而使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出现“断档”。

其次,城市企业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和队伍远远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改期开放的大潮中,政企分开,条条控制能力有所减弱。一些企业在改组,改制中,调整削弱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力量,如有的厂矿、企业将计生机构与其它机构加以合并或者撤销,有的企业虽设有计生机构却挂靠工会、卫生等部门,使原来独立的计生办形成关停并转的局面,过去那种专人负责,层层有人抓的网络系统遭到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要企业象以前那样,继续把全体职工、下岗工人以及合同工的计生工作包下来,确实存在很多困难。

再次,城市街道计划生育机构和队伍与新形势下的要求远远不相适应。城市街道计划生育机构和干部原来就是为街道中的居民及街道单位职工设置的,人员相对少,且多数人属兼职干部,特别是社区组织中兼职年龄偏大,且文化低的现状还没有改变,显然这样的队伍相对于新形势下城市工作的需要以及街道辖区内日渐增多的流动人口,下岗工人等问题来说,显得十分乏力。

第四,管理模式和方法满足不了城市计划生育工作新的要求。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新一代育龄群众求知、求实、求美,渴望获得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方面的咨询和优质服务,而目前单一的行政管理方式和工作内容已不适应,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以及管理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二、城市计生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1.加强对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强人口意识和人均观念。要把做好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摆在实施城市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要认真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制约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管理体制不顺、社区建设滞后、部门职责不清、法人责任制落不实、综合治理不到位等问题。要加强城市行政管理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群众工作体系建设,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为搞好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供领导保障。

2.强化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治理,改革和完善计划生育管理体制。针对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发生的变化,各级政府要组织动员各单位要认真担负起做好计生工作的责任。各部门对本系统所辖区单位的计生工作要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督促所属单位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如公安、教育、民政、司法、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文化、卫生、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依法履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出台的政策法规和规定,要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及计划生育协会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社会化格局。

3.加强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计生干部队伍建设,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和加强计划生育机构,重点加强街道办事处、社区计划生育机构、阵地、队伍建设,落实人员、责任和报酬。建立完善公开选聘、竞争上岗、绩效挂钩、服务承诺、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要不断优化队伍结构,选派政治与业务素质好,年富力强的干部到计划生育部门担任领导职务,要选派懂业务、会管理、有能力、年纪轻,文化程度高、热心计生工作的同志到街道社区从事计生工作,切实解决社区居委年龄偏大,数量偏少,文化偏低,待遇偏差的问题。同时要加强干部培训,不断提高广大计生干部政治理论和工作水平,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推动城市计划生育工作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4.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共同负责,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工作责任,按照国家流动人口工作“一盘棋”的原则,围绕办证、租房、用工、保健等环节,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要加强与流动人口户籍地的联系,向流动人口提供宣传教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对失业人员、人户分离人员等特殊人群,由所在单位与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要搞好衔接,纳入现居住地管理。要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和服务制度,自觉接受驻地街道办事处的指导、检查、监督、考核,有义务支持、协助和参与社区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对于不落实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