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顾问总结(精选5篇)

  • 投资顾问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通过智能投顾可以提高客户的风险收益比,提高收益与预期的一致性。最近市场出现的智能投顾基本上以绝对收益为目标,通过多资产多策略的模型等方式,使得客户在任何市场环境下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 今年以来,多家券商、基金公司以及理财机构推出智能投…

投资顾问总结(精选5篇)

投资顾问总结范文第1篇

智能投顾理性提供投资服务

智能投顾,即机器人投资顾问,投资人直接把钱交给专业机器人来打理。清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张春梅告诉《经济》记者,机器人结合投资者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理财目标等,通过已搭建的数据模型和后台算法为投资者提供相关理财建议。

通过智能投顾可以提高客户的风险收益比,提高收益与预期的一致性。最近市场出现的智能投顾基本上以绝对收益为目标,通过多资产多策略的模型等方式,使得客户在任何市场环境下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

今年以来,多家券商、基金公司以及理财机构推出智能投顾产品,那么,智能投顾与传统投顾相比又具有哪些优势呢?

张春梅表示:“作为一种新兴投资模式,相比传统投顾,智能投顾更具客观性,机器人会根据后台数据进行分析,不会为了业绩去误导客户操作,规避了传统投顾服务中理财经理存在的道德风险。”

另外,智能投顾服务面广,成本低。张春梅还表示,网络可以低成本服务最广大的人群,这也是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获得快速发展的特点。不仅如此,智能投顾的执行力也强,机器人根据固定的设置,达到止盈或者止损,一定会叫你卖出或买入。

智能投顾产品相对于传统投顾最重要的改进在于,提供了一种更为理性的,甚至更能克服人性投资弱点的投资模式,因为往往亏损都是因为太贪婪。

万家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监助理陈旭对《经济》记者表示,智能投顾优势还在于可以不断自我学习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以最快速度产生投资决策结果。“此外,智能投顾产品给予了客户更多的选择和自主选择的互动模式,采取了大数据挖掘,对客户可能有更深入的理解,提供更符合客户的推荐,也更进一步透明化了投资过程,并可提供更好的投资用户体验。”

随着算法进步、技术发展、信息化逐步提高等因素影响,智能投顾产业未来可能会在投资模式上带来重大影响。相对于传统投顾,智能投顾更容易低成本传播投顾观点,复制高质量投顾服务的成功模式,可能会对传统投顾中低质量的服务产生替代效应。

目前大多数机构的智能投顾称自己是根据马克维茨投资组合理论建立的模型,按照这个模型理想化的状态,它会是一个最优质的资产配置的方案。盈灿咨询研究员童颖曼对《经济》记者称,首先,智能投顾给出方案很快速,根据投资人的特质,它会快速地从备选方案里给出适合投资人资产配置的方案。

其次,它服务的门槛会比我们现在看到的私人理财顾问服务的门槛要低很多,因为整个流程都是智能化的,所以它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交易,可以节约一些交易成本。

而在艾媒咨询集团高级分析师蒋一帆看来,智能投顾目前来说离真正的智能尚有差距。智能投顾相比传统投顾来说,抛去其强调的“智能”优势,主要优势是维护成本低,“成本主要在初期开发投入,研发完善之后可以省去大量的传统投顾的人员成本,这点可以类比客服行业机器人大幅替代人工”。

他还告诉《经济》记者,智能投顾的服务流程和质量更易标准化,避免传统投顾过于依赖个人能力,同样能节省传统客服的培养成本。

智能投顾规模由金融产品的市场决定

世界知名咨询公司A.T.Kearney预测,美国智能投顾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将从2016年的3000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2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8%。

参照科尔尼公司对2020年美国智能投顾市场渗透率达到5.6%的预测,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产品结构单一、投资者尚不成熟,2020年国内市场渗透率以3%计,参照《2015年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报告》给出的174万亿元的管理资产总规模预测值,张春梅表示,预计2020年我国智能投顾市场资产管理规模约为5.22万亿元。

智能投顾在国内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蒋一帆表示,首先,中国人口众多,投资者的理财需求多样化,很多投资者有理财需求,但目前国内理财顾问面向的对象都是高净值人群,很多投资者未能达到理财顾问的门槛要求,智能投顾能够较好地符合这类投资者的需求。

其次,通过近年各类互联网理财产品在中国的推广,互联网金融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投资者愿意通过更为便捷的网络及手机APP进行理财投资;最后,当前银行存款利率水平不断下调,余额宝等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断下降,人们亟需个性化的资产配置组合。

除此之外,智能投顾还会吸引较多有一定理财需求但无理财时间的用户进行尝试。蒋一帆表示:“目前智能投顾还是处于市场教育阶段,随着功能不断优化,未来较多的针对大众消费者投资理财产品组合将主要由智能投顾来完成,金融机构在这一块的初级销售人员数量将大幅减少。”

“现在智能投顾的产品是针对中产阶级服务的。”童颖曼认为,中产阶级有了一些新的理财需求,所以整个理财市场都会有一定规模的扩大,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专业素养或专业知识不够的理财顾问就可能面临被淘汰,理财市场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就国内智能投顾的发展规模而言,还得看其金融产品,有的智能投顾是针对股票,整个股票市场规模很大,从这个角度看智能投顾的规模也会很大,但是如果它提供的产品本身的市场规模或配置小的话,该产品以后涉及到的智能投顾的规模就会小一点,“所以未来智能投顾的规模大小得对应到它到底是针对哪一种金融产品进行的”。童颖曼如是说。

目前智能投顾涉及到的产品大概是一些基金、ETF、股票、P2P理财产品以及债券。

童颖曼认为这些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混合型,比如这个平台既卖自己的开发产品,也会卖一些其他合作平台的产品;另一类是独立建议型,就是所有的产品都不是该平台自己开发的,但是它会有一个算法和一些备选的理财产品,然后根据产品给出一个建议。

市场投资者在逐步认识到智能投顾的优势后会逐步认可智能化的投资理念。在陈旭看来,未来要达到一定的市场规模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智能投顾产品的百花齐放,能从不同风险度层次、不同收益回撤情况来适应不同需求的机构、个人投资者,作为资产配置的一大类别;二是智能投顾策略本身能做到真正科学的、系统化智能策略,并能形成长期有效的策略体系。“在金融工程或量化投资领域,这个优势会更加明显,更能快速地将系统化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策略组合或产品。”

智能投顾需完善基础数据的采集和监管

智能投顾目前正在高速发展,未来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那么,智能投顾会成为未来投资市场的主流趋势吗?

对此,蒋一帆认为智能投顾并不是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只是多一个投资建议和策略的形成方式,“它形成策略会更快更简单,对入门级投资者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可以大大节约时间成本,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是很有可能成为主流趋势的,因为机器学习正在大范围取代人类的简单思考工作”。

陈旭也表示,由于投资方式种类众多,智能投顾在短期来看可能会是一种创新投资模式,在中期来看可能和传统投顾处于两种模式的长期并存,随着越来越多智能化策略出现以及该领域专业化投资技术发展,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投资市场的主流。

理财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智能投顾可能成为它服务的那批投资人中的主流趋势,但是不能说它完全能成为整个市场的主流趋势。“如果让一些拥有几千万元或上亿元的高净值用户用智能投顾肯定是不现实的。”童颖曼告诉记者,因为其中会牵扯到一些定制化的方案,这部分人肯定不是智能投顾主要服务的人群。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智能投顾在中国市场不太合适,不太会成为投资市场的主流,因为智能投顾的发展在国内并不完善,开展完整的智能投顾服务在监管方面的条件也不可忽视。

今年8月19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明确表示,发现互联网平台未经注册、以智能投顾等名义擅自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活动的,证监会将依法查处。

金融领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政策,业内人士需要充分了解一个行业的监管机构的政策才能开展自己的业务。童颖曼表示,目前如果智能投顾产品有销售基金的话,证监会的要求是必须要有基金的销售牌照。

严苛的外汇管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比如基础数据的采集。“目前国内的金融数据不开源,数据库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体现智能投顾时间积淀的关键指标。”张春梅表示,智能投顾的逻辑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的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投资组合配置,而中国市场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信任危机。“目前国内的征信体制不健全,个人的信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而且国内投资者的风险承担意识普遍较弱,在投资上也难以完全依托机器人。”

这些壁垒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一直无法找到最终的平衡点。

童颖曼认为,智能投顾之所以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产品,一对一个性化地给出解决方案,说明它备选的产品是足够的,所以做智能投顾的机构以后也需要更加丰富备选产品种类。

现在一些做智能投顾的机构虽然会简单地进行一些投资人风险的测评,但是测评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粗糙的。这还需要更细致的投资人需求和风险偏好的测试,来保证以后提出的方案更加个性化。

而最重要的技术问题则是智能投顾的模型及算法,目前这些方面仍然需要市场的验证以及优化。易观金融研究总监马韬在《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不是简单的产品组合就可以称之为智能投顾,如果未来要成为主流的投资方式,首先,“智能化”仍然需要进一步体现,另外,国内市场对于此种投资方式的用户教育也需要跟上。

智能投顾是金融的下一个发展方向

智能投顾重在智能,但各个平台的算法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个是很难判定的,因为算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同样的效果。

那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达到为投资人提供优质方案的目的?首先,它的数据要够;其次它对投资人的特性要进行很深入的分析。“但是这确实没有办法来量化”,童颖曼对记者称,最近有的平台引进了做人工智能或数学方面的博士,有的平台会建立自己的研究院,其实他们都是想优化自己的算法。

智能投顾产品的本质价值在于通过更全面和智能的全资产匹配,给用户一个更科学化、高效化的理财投资配置体系,实现跟踪市场热点的投资组合和购买通道,并不能以简单的保不保本来衡量,而是看长期性和组合优势。

因此,结合这个本质价值开展完整的智能投顾,张春梅总结后表示需要以下条件:基础的金融数据积累;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资产配置的多元化发展;智能投顾的技术成熟度;真正懂人工智能的人才储备;智能投顾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管理的出台。

随着科技金融的发展,用技术改进金融体系效率是推动行业的创新和发展的驱动力之一。有业内人士认为,智能投顾会是新金融的下一个战场。

对此,张春梅表示,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今天,科技的力量在金融服务业的份量越来越得以彰显,而智能投顾作为一种依靠技术发展的新兴投资方式,也将促成科技金融领域的创新,同时也是新金融的一个发展方向。

陈旭也表示,金融行业市场情况变化迅速,但是短期来看主要以快速转化策略研究结果,作出研究支持的深度数据分析,提供更好的投资用户体验为主。“智能投顾的未来布局或许是我们难以预测的,但是从智能投顾目前发展的速度及形势来看,将主动投资被动化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

由于需要对客户的风险偏好以及投资习惯数据需求进行照应,未来市场布局很可能是传统金融机构与消费支付渠道的联合作战,未来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很可能具备多重身份背景,既有金融资产管理经验,又有大量用户数据,同时还能够应用相应的技术处理这些数据。

现在很多机构都在布局智能投顾,它是一个被大家看好的投资模式或方向,而这些机构争夺这个市场最后达到的目的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综合财富管理。“这会给投资人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更深层次的服务,综合的财富管理才是这些机构以后更大的期待。”童颖曼对记者表示。

从战略角度考量,金融机构发展这个领域是顺其自然的,技术的改变带来了传统投顾市场的升级。马韬告诉记者,在金融科技成为热点的背景下,智能投顾也确实更体现“技术”这个层面,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互联网企业都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度,在市场发展初期,各个企业都会开始“卡位”。

智能投顾的发展和布局,体现着决策者对于财富管理本质的深刻领悟,进而决定了其竞争壁垒的形成和商业模式的选择。张春梅对记者称,“从海外成熟市场来看,资产配置未来将成为个人客户投资主流,相应的投资者教育非常重要,而要想改变目前国内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也并非短期内可以见成效,因此,智能投顾在国内的发展任重道远。”

北京总部企业家健步走活动圆满结束

文/本刊记者 袁 野

2016年11月6日,以“总部携手・悦走跃高”为主题的2016北京总部企业家健步走活动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圆满结束。北京市商务委、朝阳区政府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与200余家在京中央企业、总部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际经济组织、总部经济集聚区代表等近500人参加了活动。

此次活动是由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与朝阳区人民政府指导,北京总部企业协会与北京市徒步运动协会共同主办,旨在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号召,践行低碳生活,倡导绿色出行。

投资顾问总结范文第2篇

一、农发行咨询顾问业务现状

(一)咨询顾问业务分类

农发行的咨询资顾问业务是指农发行接受客户的委托,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利用人才、信息、科技等方面的优势,为满足客户投融资经济活动需要,提供的投融资环境分析、投融资方案设计、财务顾问、咨询顾问等各种顾问服务。

银监会批准农发行开办的咨询顾问业务包括三大类:一是信息咨询业务,包括: 资信调查、资信评级、信息定制服务、专项协作服务。二是财务顾问业务,包括:投融资顾问、企业(政府)债券发行顾问,企业常年财务顾问。三是现金管理,包括:提供账户余额的控制管理,账户收支控制,资金池,综合资讯服务。

(二)农发行咨询顾问业务组合产品及流程设计现状

1、业务开展情况。目前湖北省分行开办的项目有:资信评级、专项协作服务、投融资顾问服务三个业务品种。

2、组合形式。农发行现行的咨询顾问业务组合主要是以办理贷款为依托,提供投融资顾问服务,为客户提供贷款前期各类咨询、指导服务,按照贷款规模和总行规定分段,按比例收取融资顾问费,同时约定免费向客户提供融资所需的资产评估协作服务、年报审计协作服务、工程咨询协作服务、资信评级服务等。

3、操作流程。目前农发行并未针对组合产品制定操作流程,而是按照组合产品中的各分项业务流程进行。

(三)现有咨询顾问业务组合及流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咨询顾问服务产品开发不够丰富。与商业银行相比,农发行的服务项目甚少,只有三大类11个项目,而批复湖北省可开展的只3个项目。

2、组合产品业务操作性不强。投融资顾问业务包含企业申请贷款所涉及的资产评估、会计审计、工程咨询协作服务、信用等级评定服务等业务。然而报表审计一般在年初由中介机构完成,企业不一定在年初融资,工程咨询协作服务更是在项目批复或备案前就已经完成。因此,存在产品服务时间不衔接等问题。

3、对日常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主要体现在目前的产品流程仅仅侧重协议书签订、建议书编写等营销阶段工作,忽略了工作记录、现场调查记录、客户的会谈纪要、咨询服务记录等日产管理工作,对档案的整理、归档、销毁程序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只重视了服务结果,忽视了服务过程。

4、现阶段农发行不具备开展以财务顾问服务为主的咨询顾问业务的服务条件,主要表现在:一是客户服务网络平台没有建立,无法通过实现与客户的网络平台沟通互动和及时向客户产业、行业信息公告;二是信息量获取不足,目前咨询顾问业务没有实现系统内的统一规划,县级支行获取信息量不足,而总行、省分行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库;三是没有建立高质量财务服务团队。

5、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操作程序不到位。咨询顾问业务主要有政策风险、法律文本风险、操作流程风险、职业道德风险,其中以操作风险为主要风险,基层行由于对政策了解不足、法律知识欠缺等原因,业务开展随意性较大,操作风险大。

二、农发行咨询顾问业务“动态组合”服务产品及流程设计

通过对商业银行咨询顾问组合服务产品的情况进行了解,结合农发行业务现状进行了设计,总体思路为:采用“动态组合”的方式,即:把服务周期一致、服务频率相近、服务项目相容的咨询顾问服务项目组成一个组合体,遵循客户需求、项目要求、内部收益的原则,在组合体项下,有一个或多个单项服务项目与投融资顾问服务或常年财务顾问服务相组合,既为咨询顾问组合服务,我们在这里称之为“动态组合”咨询顾问服务产品。其设计的组合服务产品有三个,即:投融资顾问组合服务产品,常年财务顾问服务组合服务产品,动态组合服务产品重组服务产品。

(一)投融资顾问业务动态组合产品及流程设计

1、组合方式:投融资顾问组合服务产品。即:投融资顾问服务(收费)+资信评级服务(免费)+财务审计联系服务(免费)+资产评估联系服务(免费)+项目咨询联系服务(免费)。

2、适用对象:流动资金贷款、中长期项目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票据贴现、投资理财等投融资客户(不含政策性业务、小微企业)。

3、服务周期:不超过三个月。

4、服务收费标准:投融资顾问业务动态组合产品执行总行颁布的中间业务收费标准。经办行要遵循成本收益原则与客户协议确定收费水平,收费水平要与工作量、服务内容及服务质量相匹配。收费分为工作费、杂费、成功费,建议标准:工作费:最低2000元/天/人。杂费:为项目工作发生的住宿费、交通费、资料费等其他费用由委托方据实支付。成功费:即实现投融资后按照投融资额的一定比例收取费用。如果客户选择在农发行融资,按不大于客户融资总额3‰的上线内协议价格收取,则工作费、杂费可在成功费中进行抵扣;如果客户未选择在农发行融资,则收取工作费和杂费。

5、流程设计:营销客户签署服务协议组建工作团队提供顾问服务开展尽职调查工作提交顾问服务方案或建议书履约与收费服务记录档案管理。

(二)常年财务顾问服务动态组合产品及流程设计

1、组合方式:常年财务顾问服务组合服务产品。即:常年财务顾问服务(收费)+信息定制服务(免费)+账户余额控制管理服务(免费)+账户收支控制服务(免费)+资金池服务(免费)+综合资讯服务。

2、适用对象:流动资金贷款和中长期项目贷款客户(不含小微企业)

3、服务周期:一般为1-3年。

4、服务方式及收费标准:对于签订一年服务协议的客户,收费采一次签订一年收费或者半年收费;对于签订多年合作协议的客户采取一次签订每年收费的方式。收费标准可以根据客户的资产规模划分不同标准。资产5000万元(含)以下服务费2万元/年;资产5000万元-1亿元(含)服务费5万元/年;资产1亿元-3亿元(含)服务费10万元/年;资产3亿元-5亿元(含)服务费20万元/年;资产5亿元-10亿元(含)服务费30万元/年;10亿元以上服务费50万元/年。

5、流程设计:营销客户签署服务协议组建工作团队、开通线上服务提供顾问服务履约与收费服务记录档案管理。

(三)动态组合服务产品重组服务产品及流程设计

1、组合方式:投融资顾问动态组合服务产品+常年财务顾问动态组合服务产品。

2、适用对象:资产总额较大的流动资金贷款和中长期项目贷款客户(不含政策性业务、小微企业),同时,还应具备常年财务顾问动态组合服务收费与投融资顾问动态组合服务收费的30%-50%的总和,大于投融资顾问动态组合服务收费的条件。

3、服务周期:一般为1-3年。

4、服务方式及收费标准:分别收费。常年财务顾问业务费按资产分段分级收费,若在常年财务顾问业务协议期间融资,其融资费用可优惠30%至50%/一次。

5、流程设计:按照投融资顾问业务动态组合和常年财务顾问业务动态组合设定流程分别进行。

三、农发行咨询顾问业务“动态组合式”服务产品与单项服务优劣势分析

(一)动态组合产品优势分析:

1、选择性更强。客户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的需求进行选择,农发行也可以根据内部收益、自身能力选择性推荐组合产品,通过双方选择寻求更好的业务结合点。

2、操作性更强。客户选择一项产品组合即可享受组合产品下的全部服务,单项服务不再重复收费。同时组合服务收费不等于一次性打包收费,而是将收费项目与优惠收费项目有机结合,不违反“有服务才有收费”的原则。

3、综合效益更加明显。组合服务采取“以价换量,以量取费”的营销策略,虽在部分项目收费上进行了让利,但通过增加新的服务项目,在总体上实现了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加。

4、服务效率更高。通过组合产品,一次营销一次收费,按时序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避免对同一客户多次营销多次收费。同时,也减少了客户有效时间占用和接触频率,更有利于客户主动接受咨询顾问业务服务。

(二)动态组合产品劣势分析:

1、组合服务的适用范围偏向于对银行咨询顾问服务需求较高的客户,对于一般客户并无太大吸引力,可能会流失部分客户。

2、组合服务产品要求经办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特别是常年财务顾问服务,需要一批具有执业能力的专门人才,对经办人员的综合要求高于单项产品。可能由于对组合产品下某些产品的不熟悉,造成经办行营销产品组合的失败。

四、对农发行开展咨询顾问组合业务的建议

(一)加大咨询顾问业务的开发和利用。农发行应开发新业务产品,开展投融资顾问业务,并以投资顾问业务为重点,做好理财业务、保理业务等,将业务扩展到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贴现业务、应收账款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为农发行增加更大的收益。在目前投资顾问服务业务没有条件开展的情况下,可以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贴现业务、应收账款等业务明确纳入融资顾问业务中,按照融资顾问业务进行操作。

(二)整合系统内部资源。一是建议总行根据咨询顾问业务的开展,建立系统内统一的网络平台、数据库;二是总行、一级分行应该统一制定所有法律文本、调查审批文本、工作日志等纸质文本档案资料模板;三是建立总行、一级分行咨询顾问业务指导机制,运用上级行掌握政策快、信息多的优势向基层行辐射,从而带动系统内的整体发展。

(三)给基层行更大的优惠权。一是将对客户咨询顾问业务的优惠比例与企业的综合贡献度挂钩,将客户货款归行率、日均存款率、国际业务结算量设置相应的优惠比例,对完成比较好的企业给予优惠。二是通过优惠鼓励存量客户向农发行介绍优质客户。农发行存量客户通过自身资源介绍优质客户,尤其是存款、中间业务资源优质客户,为农发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企业,应该根据贡献程度给予更大的优惠,甚至免费。三是建议将优惠比例权进一步下放,让基层行、二级分行具有更高的优惠权,让基层行能够根据贷款营销情况、银行间竞争情况、客户配合度情况,制定不同的优惠措施配合贷款营销。

(四)建立咨询服务人员培训制度和团队建设。一是建立咨询顾问业务服务中心,保持人员的稳定性,加大培训力度,为业务拓展提供人员保证。二是鼓励农发行员工获得各类专业证书,如理财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会计师等,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三是农发行应该加强与外部专业机构的合作。农发行应与评估公司、财务公司等专业中介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探讨双方在项目信息交流、客户互相推荐、共同担任企业财务顾问、人员培训等方面合作的具体方式,通过合作提高工作质量,培养农发行系统内部人才。

(五)依法合规开办业务。一是严格遵循以财务顾问身份参与项目运作的定位,不承担与顾问工作无关的责任与义务。二是须坚持客户自愿原则,不得捆绑收费、强制收费。不受客户委托,不签署协议不得向客户收费,收费水平要与工作量、服务内容及服务质量相匹配。三是建立规范的业务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客户资料、行业资料等基础资料,需求调查与业务立项报告、咨询业务建议书、咨询顾问协议,咨询顾问报告及相关评估审查意见等。

投资顾问总结范文第3篇

在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社会资金流向发生巨大变化、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大力开展财务顾问业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显现。

1.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结构的变化以及技术进步使银行传统业务的生存空间缩小。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从存款角度看,储蓄存款增幅滑落,定期存款所占比例下降,期限缩短,到期后转存率偏低,以及存款流动性增强。这一方面与8次降息、征收利息税及储蓄实名制等政策的影响有关,但最直接的原因是证券市场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一级和二级市场。另外,一级市场也活跃着大量的认购资金。除了资本市场股票、债券大量发行对银行存款造成影响外,资本市场上投资基金的发展也削弱了人们在银行存款的需求,今后,将有更多的诸如证券投资基金以及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创业投资基金、社保基金等基金都会获准加快发展,由于购买基金的投资风险较小,受益较大,将对银行储蓄存款造成强烈冲击。由于这两年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深入,人们在经济生活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越来越多的居民将一部分储蓄用于购买各类保险,保险业的发展和保险分红也相应的分流了一部分银行存款。

一方面,优质客户转向资本市场融资后,对银行的传统业务需求萎缩,银行经营困难加大;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改组、联合、兼并、租赁、股份合作制、规范上市等多种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改革方式的实行,使企业在资本运作方面产生新的需求。因此,传统银行业务和新业务产生了激烈的碰撞,银行必须拓宽视野,开拓非利息收入来源,不断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并且我国银行业要在金融服务电子化的挑战中得以生存发展,也必须通过开发一些财务顾问等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服务产品来缓解技术进步的挑战。

2.财务顾问类中间业务可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传统信贷业务获利空间的缩小、信贷风险的增加使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财务顾问等类中间业务以其以成本低、对银行资本金无要求、风险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可以为银行带来稳定收益而受到各国商业银行的重视,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以财务顾问类业务收入为重要构成的中间业务收入已经成为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据有关资料介绍,从中间业务的收入来看,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最低已达到银行业务总收入的25%以上,大银行甚至超过50%,其中大约20%~30%是财务顾问等具有高智力含量的业务创造的。例如,早在1992至1993年,瑞士银行中间业务盈利占其总利润的60%至70%;英国巴克莱银行中间业务的盈利可抵补业务总支出的70%以上;德国商业银行在1992年通过中间业务获利占总盈利的65%;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太地区银行的利润中,中间业务收入也达2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45%以上。

在我国,由于信贷市场竞争激烈,提供免费的结算等传统中间业务服务往往被银行作为争夺信贷客户的手段,造成公众对银行提供服务要收费的接受程度较低。再加上结算、、银行卡等业务由于对设备、网点等硬件的依赖性较强,是一种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或差异性较低的金融产品,因而各个银行所提供的这类产品相互可替代性较高,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其价格会趋于接近成本甚至低于成本,所以收益不高的这类业务不能作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而财务顾问类业务由于是智力密集型产品,不同的业务人员为同一企业办理财务顾问业务结果差别会很大,因此,其相互可替代性较低,盈利能力较强。并且财务顾问类业务风险较小,不占用银行的自有资金,万一办理业务出现失误,也不会像贷款一样造成自己的损失;财务顾问类业务也不需要前期大量的设备投入,只需将银行原有的经营网点作为办公场所即可。此外,财务顾问业务涉及的经济领域也较广泛,可以为银行提供充足的业务来源。因此,可以说,发展财务顾问类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

3.财务顾问业务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和经营效益,密切银企关系,提高客户忠诚度,维护传统业务的稳定,间接推动存款、贷款、结算等传统业务的发展。

银行向客户提供财务顾问业务,通过在项目前期的介入及对大量企业信息的积累、整理和分析,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预知客户的经营风险,较为准确地筛选出一批高技术含量、高成长性的企业,为银行的信贷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从而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实现与资产业务的良性互动。此外,银行开办财务顾问等类中间业务,能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现有的机构网点、人员、设备、信息及商誉,提高银行业务的饱和度,提高一定资产与负债规模的盈利水平,从而达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金报酬率和业务经营集约度。

4.加入WTO后,同业竞争的白热化和金融一体化要求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财务顾问等中间业务。

随着入世后我国银行业的进一步开放,在未来数年内众多的外资银行将与我国银行展开激烈的竞争。

外资现代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上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而且业务管理规范,科技手段先进,其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及产品创新能力和产品捆绑打包营销等方面,我国商业银行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同时,这些外资银行还与世界上诸多知名企业、跨国垄断集团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客户资源相对稳定,而这些知名企业近年来纷纷涉足我国市场,或独资或合资,外资银行不仅会继续与这些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也会用其在中间业务领域的优势来引导国内的优质客户,对那些合资企业、知名中资企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国际贸易量必将迅速增加,随之带来的结算类(外汇)中间业务、代客衍生工具买卖、财务顾问和咨询等一系列的中间业务量也将会大大增加,外资银行正好可利用其业务优势,抢占业务市场,扩大业务份额。因此,入世后外资银行一定会利用其相对优势,有选择性地进入中国市场,中间业务会首当其冲。

5.我国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金融政策的调整,必将为商业银行发展财务顾问等类中间业务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当前我国的国企改革正处于关键时刻,战略性重组中的企业需要财务顾问提供重组方案,重组完成的企业需要将现有的资产进行整合,需要对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优化,需要将企业的闲置资金投放到效益相对较高而风险相对较小的项目中去,这都需要财务顾问的支持。其次,很多民营企业已经走过了简单、粗放经营的阶段,需要在外部专家的指导下,实现一个彻底的“质变”,进入一个全新的平台,获得更大的发展。最后,从企业家的素质看,当前一批高学历、素质好、具有较高的管理理论水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员走上了企业的领导岗位,这些高素质的现代企业家是具有借助包括财务顾问在内的外部力量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意识的。因此,不论从我国的企业发展状况看,还是企业家的成熟度来说,我国的财务顾问市场已经从萌芽走向发展阶段,业务需求的空间较大,商业银行具备了开展财务顾问业务的潜在客户基础,银行关键是如何发挥能动性,如何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将潜在的客户变成现实的客户。

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使过去企业外源融资主要靠银行的局面发生根本改变。一方面,优质客户转向资本市场融资后,对银行的传统业务需求萎缩;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以及改组、联合、兼并、租赁、股份合作制、规范上市等多种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改革方式的实行,使企业在资本运作方面产生新的需求。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规律和我国的政策导向,都预示着我国金融结构将发生根本变化,以资本市场为媒介的直接金融在全部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将继续增加;资金流向的变化要求银行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拓宽服务领域。为了应对入世后外资银行的竞争以及适应金融电子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商业银行也必须努力发展中间业务。我国一系列宏观政策的出台为今后我国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在客观上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如前所述,中间业务涉及领域广泛,品种繁多,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也很大。结算、银行卡等业务由于对设备、网点等硬件的依赖性较强,因而各个银行所提供的这类产品相互可替代性较高,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其价格会趋于接近成本甚至低于成本,所以收益不会太高。而财务顾问类业务由于是智力密集型产品,风险小、投资少、盈利能力较强,而且涉及经济领域也较广泛,因此可以为银行提供充足的业务来源。可以说,发展财务顾问类中间业务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增加收入,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二、商业银行发展财务顾问业务的对策与措施

1.提高认识,真正理解开展财务顾问业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企业在对银行传统业务需求逐渐萎缩的同时,在并购、租赁、股份合作制、规范上市、资本运作等方面会产生大量新的需求。此外,面对投融资领域复杂的投资风险、多样的融资方式,企业在投融资过程中更多地需要外部专业机构在产业调查、项目可行性研究、融资方式设计与创新等方面提供专家顾问意见及策划方案。而财务顾问业务是一种低风险的中间业务,这种业务不直接占用银行的资金成本,不产生坏账,对改善银行的收入结构,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财务顾问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是互补互动关系,它还可以加深银企关系,提高客户忠诚度,维护传统业务份额的稳定性,间接推动存款、贷款、结算等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收入的发展。因此在目前存贷利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不断下降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必须顺应金融方式和社会资金流向的变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金融深化与创新思维,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开展财务顾问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2.制定合理的财务顾问类中间业务的发展目标和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可以结合自身业务优势和发展战略等总体经营战略,制定以社会和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财务顾问业务经营分战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争取客户,强调着眼于未来、满足客户需求、勇于竞争、不断创新以及盈利的指导思想;将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跨国公司、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为重点客户,细分目标市场,并且将投融资顾问、企业资本运作顾问财务定位为咨询顾问业务的重点发展产品,集中力量力求突破。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融资体制的变化使这些领域的财务顾问需求迅速增加,另一方面,这一领域可以发挥银行熟悉各种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及相关要求的优势,扬长避短。

在加强内部管理方面,逐步改革和建立适合财务顾问类中间业务特点的管理体制,为这类业务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要逐步建立与该业务具体特点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制定充分体现各方利益的资源有效整合办法。此外,还应具体制定统一的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和收费标准等,引导财务顾问业务规范化发展;建立项目信息库,把一些客户需求介绍给相关分行,做好及时沟通工作;利用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银行财务顾问业务的市场认知度;做好内控及信息保密工作,防范风险等。

3.加强市场营销工作力度,主动营销,引导客户,创造需求。一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推出有特色、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使用国际市场上行之有效的各种营销手段和方法,对产品策略、促销策略、目标市场以及价格策略等营销组合进行分析研究,及时了解财务顾问业务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新变化,对不同客户群体的市场行为和特征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自身的优势提供金融产品服务,并逐渐形成独特的财务顾问类金融产品名牌,扩大市场影响。

另一方面可以将原来机构设置以产品为主线改变为更加灵活的经营理念。比如将财务顾问业务产品纳入到客户经理的营销工作中,加大宣传与营销力度,发现并培养潜在的目标客户,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营销体系和一支高素质的综合营销队伍。通过这种客户经理采集市场需求、后台业务人员提供具体服务、联合组成项目小组的分工与合作机制,实现银行与客户之间快捷、顺畅的信息交流,保证专业、全面、个性化的服务质量,提升银行对客户的服务层次。

4.加强人员的储备和培训。财务顾问业务是一项智力、技术密集型业务,人员素质是决定业务成败的关键因素,集结与开发人力资源是发展财务顾问业务的基础与根本。但是长期以来,受我国分业经营体制的限制,商业银行缺乏精通资本市场、国际金融市场、企业财务管理的人才,所以商业银行可通过适当引进一些高素质人才,以提高财务顾问类中间业务的开发和竞争能力。

投资顾问总结范文第4篇

特约主持:北京凯尔文德投资顾问公司总经理 刘毅

编辑整理:本报记者 闫荣伟

诊断专家:

零点调查公司董事长 袁岳

王志纲工作室北京中心常务副总、策划总监 任国刚

国文企划机构总经理 陈锡文

国文企划机构策划总监 于涛

北京世纪福来营销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志起

北京世纪福来营销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娄向鹏

千龙咨询公司总经理 宁明

北京易天经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守彬

北京五洲飘扬经济文化传播中心董事长 马巍

内蒙古龙驹集团射雕英雄奶酒全国营销总部总经理 杨晔

原婷美集团企划部部长 陈海滨

编者按:中国招商市场已经走过了十年,从最早简单的技术转让,发展到现在各种运营模式并存,已到了需要认真研究总结的阶段了。我们发现,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招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多数企业招商为什么不成功?这个问题作为去年中国首届招商论坛上的最大问题被提了出来,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中国经营报》作为中国招商第一报,一直致力于规范中国招商市场,促进中国招商市场良性发展,本报1月13日在北京凯尔文德投资顾问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提出中国招商市场十大困局,在业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很多企业、投资者关心如何破局突围,希望本报发挥强大的顾问整合资源,为中国招商市场进行年度诊断,更好地为中国招商市场保驾护航。本期经销商诊断版聘请了长期活跃在市场一线的专家试图对我们总结的十个招商困局进行解答。虽然专家的解答未必真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但他们的意见却是非常值得企业关注的,这也算是本报经销商版块为中国创业投资者提前奉献的除夕盛宴,同时迫切需要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加盟本报的经销商同盟,全国的专家顾问加盟本报的专家顾问团,全国的招商机构加盟本报的招商合作同盟,在2003年为中国招商市场推出一批正向、高速增长、可持续发展的创业招商项目,为混沌的中国招商市场吹进一缕清风。 1、规则困局

症状:招商企业不了解投资者心态,认为只有做出各种承诺才能吸引投资者,如免保证金、前期免费铺货、巨额广告支持、营销专家市场督导等,实际上这些承诺很多已经违背投资规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个承诺都需要成本。如果在游戏规则设计上存在根本偏差,那么项目就存在极大市场风险。目前招商市场的症状是:招商企业认为如果不做重大承诺,就吸引不到投资者,投资者认为如果招商项目没有巨额利润预期,就不予考虑,这种现象是非常危险的,说明招商企业和投资者都有严重的浮躁心态。

诊断:招商行当没有正规的游戏规则

袁岳:如果把市场拉成一条线来看,线的一端是垄断市场,而另一端则是规范市场。垄断市场是适用行政规则的市场,规范市场则是适用游戏规则的市场。在垄断市场里,如果需要招商的话,可以通过发文件然后来选择企业,如银行网点的建设,它是有方案的,这套方案基本上是行政的体制。而在规范市场里,市场规则比较充分,尤其是经过长期竞争已经形成标准,这是市场化的标准,里面有一些重要的标准制定者,或是标准的操作者,这里面的企业品牌,尤其是自由竞争品牌的数量,往往能显示出市场的规范化程度。

我觉得如果把招商看成一个行当的话,它既不是按照行政规则,也不是按照市场规则来运行的,所以这里面基本上没有规则。所谓困局,其实谈不上困局,因为根本没有正规的游戏玩家在里面。一些玩家自我感觉很好,其实是不怎么样的,很多招商广告把自己吹得像一朵花似的,但是我们从来不知道这个企业,这其实就是这个行当的特点。当然,任何市场本身的发展都会经历一个阶段,在当前这个阶段招商市场的状况,就只能表现为没有规则。

宁明: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企业在招商,肯定是小企业、小产品在招商,微软根本不需要招商。我们自身接触到的招商项目,确实骗人的项目比较多,根本问题不在于招商本身,可能在于市场的游戏规则。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根本的解决方法可能是有赖于时间和市场的成熟,有赖于全社会或者是商人对市场规则的理解和遵守,这是急不得的事情。

投资顾问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投资银行 盈利模式 创新 竞争优势

一、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美国投资银行业

(一)金融危机后,美国独立投资银行都转向综合经营模式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美国的五大独立投资银行“全军覆没”,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而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则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独立投资银行都转化为综合经营模式,标志着盛极一时的美国独立投行模式的淡去,也意味着自1930年以来分业经营体系的彻底瓦解,大型投资银行向全能型投资银行模式的发展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美国三大优秀投资银行的业务现状

1、摩根斯坦利业务结构

摩根斯坦利的收入近三年总体上仍处于上升态势,尤其金融危机后的2010年在各国的经济政策刺激下,中国及几个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出现较大的反弹,大宗商品也出现较大涨幅,这些给摩根斯坦利的收入带来了超过30%幅度的增长。而2011年,随着新兴经济体增长开始回落,同时欧洲债务危机显现,世界经济出现复苏乏力现象,摩根斯坦利的收入增长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摩根斯坦利在金融危机后收入能够迅速得到增长,与其过去的相对低杠杆率有关,危机后,其没有经历去杠杆化的业务收缩过程。

从收入结构看,其狭义的投资银行业务基本保持了稳定,其他各项业务基本都得到较大的发展,尤以财富管理及交易类业务发展最为良好。

交易类收入是机构证券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占2011年该集团净收入的75.24%,其中主要是固定收益类交易与股权类交易的贡献。

从上面图1、2中可以看出,摩根斯坦利狭义的投资银行业务收入的占比逐年下降,在2011年机构证券集团净收入中只占到24.6%,其中财务顾问业务(兼并收购等)相对稳定,财务顾问类与固定收益类承销业务的收入占比都超过股权承销收入的占比。

摩根斯坦利公司的业务特点是发展较为均衡,在全球证券承销、交易、企业并购顾问和财富管理各方面都做得不错。

2、高盛公司业务结构

从图3中可以看出,高盛公司在金融危机后的三年里,收入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其金融危机前采用高杠杆率的经营策略,金融危机后在去杠杆化的监管要求下,其机构客户服务业务中的FICC(Fixed Income,Currency and Commodities)的交易收入下降较多。狭义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也略有下降,资产管理收入则逆势有所增长。

从图4看出狭义的投资银行业务收入虽略有下降,但在总收入下降较多的背景下,其占比反而有所上升,2011年占高盛公司汇总净收入15.1%。机构客户服务收入(主要是交易类收入)下降较多,但2011年仍占总收入的60.0%,仍是公司收入的最主要来源。这其中尤以FICC业务收入随着去杠杆化而大幅度下降,但其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仍达到31.3%。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占比则逐年提升,2011年占比达到了17.5%。

狭义投资银行业务中,财务顾问业务收入高于股权和固定收益承销收入,2011年这三项目收入占比分别为6.9%,3.8%,4.5%,这与高盛在并购顾问业务方面的优势有关。近十几年来,除个别年份外高盛在全球并购交易中的排名保持了龙头地位。高盛公司在并购财务顾问竞争优势可能与其战略重视并购业务有关,另外由于并购业务对人才要求更高,该公司在人才政策上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这也是形成其并购业务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

机构客户服务业务收入的主要贡献来自固定收益,外汇与大宗商品(FICC)的做市交易类业务(占比31.3%),股权类做市交易业务占比10.5%,以及经纪佣金与费用收入占比12.6%。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是高盛公司中最稳定的一项业务收入,也是持续保持了增长的业务,尤其在金融危机后总收入下降的背景下,其收入占比逐年提高,已成为公司重要的稳定收入来源。

3、美银美林的业务结构

美林证券在金融危机过后并入美洲银行,由于美洲银行在年报中未单独披露美林证券的业务收入,本文只是选取该银行“环球银行与市场部”的数据进行简要分析。

从图5看,美林证券总收入在金融危机后也逐年下降,下降的主要因素是交易账户收入和净利息收入下降较多所致。

美林的狭义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也是稳中略有下降,2011年占“环球银行与市场部”汇总净收入的22.2%,其中债券承销业务收入贡献最大,占11.4%。美林公司在证券承销与分销方面的业务方面优势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