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综合素质自我总结(精选5篇)

  • 大二综合素质自我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方案指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初中阶段学生进行的全员、全方位、全程评价。其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全员包括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等;全方位包括学…

大二综合素质自我总结(精选5篇)

大二综合素质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一、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解析

此次方案是在2006年北京市教委下发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京教基[2006]9号)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一)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方案指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初中阶段学生进行的全员、全方位、全程评价。其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全员包括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等;全方位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业成就、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发展六方面;全程包括初一至初三共6个学期的过程性评价。全面发展,即着重于全面素质中的基础性部分的发展。“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所需,也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使命所在。个性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下的个性化发展,在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学生的差异性表现出来。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需要引导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观念转变。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发展观、学生观和评价观,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实现师生的互动,引导并促进教师发展;引导家长和社会逐步形成科学的观念,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二)评价内容既考虑与高中阶段评价内容的衔接,又力求体现初中生的教育目标和发展特点

确定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基本依据是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提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以及学科学习目标。同时在确定评价内容时既要考虑与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衔接,又要力求体现初中生的教育目标和发展特点。因此,评价内容中一级指标由基础指标和发展指标两部分构成。基础指标是初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所有初中学生都应达到的目标,包括:思想道德(包括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学业成就(包括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业情感)、合作与交流(包括自我认识、人际交往、适应环境)、运动与健康(包括体育锻炼、卫生与保健、体质健康)、审美与表现(包括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等五方面。发展指标则旨在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如特长和有创意的成果等。

此外,在确定评价内容时应考虑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时代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性是指评价内容包含对于学生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时代性是指评价内容要力求体现北京学生的特点和要求;可操作性是指评价内容要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使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具可行性。

(三)评价标准多样,关注学生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

“标准”是对事物进行评判的具体尺度,评价标准的确立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价值取向。评价结果可以是定性的,如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优劣评论和描述;也可是定量的,如测验分数。因此,在评价中应提出明确的评价标准,指导评价者给学生一个明确和准确的结论,采用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体系。绝对评价反映学生与客观标准的差距,相对评价呈现学生在集体中的相对位置。由于在实践中教师过多地运用相对评价标准,将同学和同学进行比较,因此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我们特别强调评价主体运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在充分认识学生成长环境的基础上将学生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或者对学生若干侧面进行比较,及时发现不同认知水平、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成长中的优点,真正达到以评促发展的理念。

(四)评价主体多元,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特别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本人、同学、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等都是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而且特别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是综合素质发展记录的主要记录者。一般来说学生本人根据自己在思想道德、学业成就、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发展等行为记录的数量、种类和来源。分析自己在这六方面发展的主要成绩、进步和问题。并做出评语描述,就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基本手段,也是学生自我诊断、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从评价类型上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形成性评价最重要,它记录了学生成长的过程。形成性评价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能为教师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供参考信息,也为学生和家长确定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提供参考依据。形成性评价过程记录中不仅要记录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记录学生个性的发展,记录学生成长中的需求,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反省的能力。总之,形成性评价是以促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

当然,方案中也指出终结性评价的主要用途:“一是为学生和家长选择适宜于学生发展的学校以及在高一级学校更好地学习提供参考;二是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及新生入学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参考:三是为开展区域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提供信息依据。”然而在实践中,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关注如何依据终结性评价的结果选择学生等,往往显得功利性太强,反而丢失了教育本真和本质的东西。

二、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设计

上面提到形成性评价的过程记录,学校以纸质为主。当前,电子平台是服务于北京市初中学生发展的专业评价信息管理平台,是为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等多主体提供评价信息采集、存储、管理与监控的信息化平台。根据北京市的实际,项目组探索在信息化背景下以电子方式呈现评价结果,即:形成性评价在全市统一的电子平台上进行,必填的形成性评价结果必须按时通过网络传输到市级数据库中。这个在全国首先建立并不断完善的省级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库为开展区域和学校教育质量监控创造了条件。

(一)功能设计

1.从研究层面看,为市、区、校提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

2.从教育层面看,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平台,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能力:为教师和家长了解学生,改进教育策略提供信息依据。

3.从技术层面看,电子平台系统集采集、存储、传递、汇总和应用等功能为一体,为采集、更新和维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性信息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呈现、传递提供了支撑。

4.从监控层面看,以评价来监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可分市、区县、学校、班级等不同层面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数据中的规律,为教育质量监控提供信息依据。

(二)栏目内容设置和权限要求

依据评价方案,电子平台设计共分为9个一级栏目,26个二级栏目。9个一级栏目包括:新学期伊始的我,学期结束时的我、思想道德、学业成就、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活动和个性发展;每个一级栏目又下设二级栏目,比如“新学期伊始的我”下设“刚开学时的我”和“我的发展目标”两个栏目。在设计中有必填的内容,也有鼓励填写的内容,不同评价主体针对不同栏目的权限不同,所填写的要求也不同。比如,表1是家长作为评价主体的权限及要求一览表,只有“家长评语和期望”内容是必填,1学期1次,并在学期结束后1周内完成:其他内容,家长可以有选择地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评价。

这是市级一级平台,全天开放。不同评价主体可以随时登录,查看或填写信息,不同的用户权限不同。目前电子平台与北京市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CMIS)实现部分数据融通和共享。

三、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策略

为使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更有效地实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让广大的干部教师和家长深刻认识评价的意义,在推进方式上应采取以下策略:

策略一:在行政的支持下,开展初中干部教师层面综合素质评价理念培训

为了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工作贯彻下去,在市级层面上要根据需求召开全市主管主任和初中学校干部教师层面的培训会,一是要正确认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念和重要性;二是要以积极的心态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中去:三是电子平台只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如何通过过程性评价,多主体参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策略二:完善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机制

为了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核心业务,作为全体高中干部、教师的职务行为,学校层面必须建立两个层面的机制:

一是学校必须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由分管德育和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大队辅导员、年级主任组成,同时由一位副校长主管,监督、指导评价工作的实施。

二是以班级为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以班主任为主,组织科任教师、学生参加,并以适当的方式吸收家长加入。

策略三:以学校开展的评价为基础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北京市的方案毕竟是总纲性质的,电子平台填写的内容也有限,如何真正发挥学校的创造性,又能发挥学校的特色,最佳的办法就是结合学校已有的学生评价研究、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建设等内容,在继承和发扬中把此项工作进行下去。

大二综合素质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摘要:根据军事变革的以及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着眼学员任职教育需要,从加强任职教育的力度、针对性,制定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以多种方式来引导、提升学员综合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任职教育;综合素质;方案

作者简介:冯家安,1969年2月生,男,硕士研究室,第二炮兵工程大学一系主任;

韩西宁,1980年1月生,男,硕士研究生,第二炮兵工程大学一系参谋

[中图分类号]:D631.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0-0064-01

军队院校教育必须适应未来战争和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着眼军队院校学员的自身特点和任职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培养工作。总体上,培养的宗旨是要把政治素质培养放在首位,突出军事训练素质培养,打牢科学文化基础,促进学员个性和谐发展,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眼学员任职需要,提高学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以加强任职教育力度和针对性来提高学员综合素质

第十五次院校会议确定,军队院校教育由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向以任职教育(即军事职业教育)为主。在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基层部队的需求发生了改变,需要一任职就能够挑大梁、担重任,同时又有优秀的学习能力,能够自身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我们学员队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基层部队对本科学员的要求,同时又能够最大化发挥每一名学员的潜力。必须加强学员的任职教育力度,才能使学员适应新军事变革的要求,提高学员的任职能力,促进我军的部队战斗力。一方面要扩大任职教育的面积,让每一个学员都接收到任职教育;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学严格的任职教育模式,使学员既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也能真正做到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的。

提高任职教育的针对性,也有助于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搞好调查,包括对学员的特点、岗位的特点等,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再就是要提高任职教育的实用性,让学员真真贴贴学到可用的东西。突出新理论、新技术、新战法、新装备教学、依据“理顺关系、优化内容、区分层次、突出特色”的原则,着任职教育的需要,提高其教育的针对性,才能有效地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二、制定行之有效、切实可行不同对象的培养方案

在本科学员四年的大学生涯中,二、三年级是综合能力素质培养的黄金时期,如果我们能够在一年级时就把握好几类学员的培养方向、确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在二、三年级重点实施,在四年级再加入强化部队任职的内容,可以达到较好的培养效果。因此,在一年级时,通过学员进行军事常识、军队传统、军人价值和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军人体能、单兵战术和军人养成强化训练,使学员实现从老百姓向军人的转变,一定要了解摸清学员情况,并制定分类培养方案就显得尤其重要。

人才难得,全才更难得。每一名学员的情况都不尽相同,个人的性格、爱好等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应当做好细致的调查了解,摸索各类学员的发展方向,有针对的制定出相应的培养方案。我们将学员的发展方向大致分为军事、政工、学术、教育、文艺等五个方向,在这五个大方向下,又有诸多小方面,供学员自己选择。同时应当注意的是,在把握学员培养方向时,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去整体考虑,不仅要知晓学员自己的打算、意见,同时也要考虑到客观情况与实际,进行一定的教育、引导,使得他们在学习上不会太过艰难,从而打击到积极性,并影响到培养效果。例如,有的学员可能在自己是走政工路线还是军事路线上游移不定,这无疑会影响到自己能力素质的拔高,我们就应当根据该学员的实际情况,把握他大致的发展脉络,进而在培养方案上进行适应,在平时多进行引导、影响,最终确立培养方向。

三、多种方式引导教育,着力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确定了各类学员的培养方向之后,就应当根据培养方向来制定培养计划。这是二年级学员素质培养的中心工作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如有可能,要结合前一阶段调查问卷、单独谈心等方式反馈的结果,结合各类学员的特点,为每一名学员提供自己发挥培养计划的空间,由学员主导自己的人生规划,既减轻了工作量,又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另外,针对某些能力较强、对综合能力培养比较积极的学员,可以在制定培养计划的同时,同步进行一些素质培养活动,例如在周五党团活动时间,可以让学员逐步占据主动,从一开始的队干部制订计划、实施,到后来的队干部制订计划、学员实施,最后达到党团活动全部由学员计划、组织、实施。在实施培养方案的时候,不能循规蹈矩,只是简单的安排好活动或者任务,派学员去参加或者组织,而是应当注意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机会,进行随机性教育培养。培养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时间进度、进展情况以及学员自身反馈随时调整方案,但是总的方向尽量不要变化。总体来讲,在二、三年级,队干部素质培养工作的重心在于教育引导,给予学员一个大体上的培养方案、路线,指引学员自主锻炼、提高能力,将主动权交予学员自身。同时应当注意,在一、二年级学员的工作中,因为学习任务较重,所以应当教育学员,自身工作的重点是在学习基础知识上,前两年不仅是文化课的基础,也是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要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优化知识结构,使学员拥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初期计划实施后,三、四年级阶段的重点是提升学员的自主学习、自主锻炼能力。这一阶段学员的工作重心慢慢由基础课向专业知识、任职能力转变,我们在工作思路上也要适应。需要注意的是:学员进入高年级,工作热情可能有所下降,这期间的监督、鼓励要较一、二年级时期有所增加,同时也要让学员感受到自身素质的切实提升,激发他们的恒心、信心;管理方式上也要由“命令”式转向“建议”式,为学员树立管理者的身份。队干部的工作方向也要从“主持、实施”学员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提高转到“辅助、协助”学员自身开展综合能力培养上来。

五、思考

作为军事院校的管理者,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是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员要有出色的任职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成为保家卫国的坚强堡垒,军队的中流砥柱,所以,我们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要时刻按照军事变革的发展变化对军事人才的要求,基层任职需求的变化,从而调整培养方案。

大二综合素质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成长;挑战。

一、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界定与范围

199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世界首届高等教育大会,大会文件指出:“高等教育首要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动员全党全社会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努力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明确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培养目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几方面全面发展,既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1。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般由基础性素质、专业性素质和创新性素质三部分组成,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专业性素质和创新素质2。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分析

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总的来说表现为两个方面:总体概况——从总体上论述大学生综合素质面对的问题及思考;具体分析——从某一方面描写大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挑战,探讨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方法。

1、总体论述,研究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彭美云(2004)通过调查问卷从更深层次地去了解我国的大学生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将如何面对学习、择业的压力,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较为明显的特点以及较为普遍的问题等等,得出以下结论:上大学目的表现出很强自我性、倡导诚信已被越来越多大学生所接受、男女大学生表现在综合素质上的某些性别差异已明显退化、父母的关爱对大学生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大学生们参与课外科研或发明、创新、创业等活动情况目前还处于十分薄弱阶段、大学生们去适应当前“机遇与挑战共存局面”的心理准备还远远不够。李善兴、董丁戈(2002)从大学生理想信念、政治追求、道德情操、知识结构、综合能力、人格修养、文化理念等方面做了认真的分析与思考,认为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引起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转变,在这方面大学生们表现出个性化、现实化、趋利化的特点,网络文化的负面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和冲击,道德修养与道德水准发展的不均衡,心理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梁顺福(2000)指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强调两点:一要教育学生爱国奉献,二要教育学生创新进取。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观念、改革创新,实现以“继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到深刻转变。陈庆国、张莹(2011)提到以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为主要理论指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我认知智能,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心理疏导,人际关系智能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提升,音乐智能和视觉—空间智能指导大学生艺术修养培养。

2、就具体而言,有明确的指向对象,往往从具体方面探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缺陷,提出建设性意见,有较强的实用性。

(1)创新意识薄弱。陆顺寿、曹其新(2009)指出如今的大学生基础知识扎实、聪明,但是,有些学生缺乏探究问题的兴趣意识,包括富有创意的想象力,缺乏创新的乐趣和主动性,视野比较狭窄,更主要的是缺少实践创新能力,创新素质不高。刘丰林(2012)也谈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实践的磨砺、创新的培养等较为薄弱。陈伟(2002)面对大学生缺乏创造性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探讨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模式,提出了在专业课教学和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体现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及对策。

(2)通过教学研究与改革,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卢铁光(2002)认为利用课程体系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是加强本科生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本科阶段前三年的课程学习对于知识结构的优化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课程体系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影响和制约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效果的因素。刘长青(2007)指出第二课堂的性质、优势以及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等展开论述,强调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综合能力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建设第二课堂的指导原则。王瑛(2008)指出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改革,显然不够,必须打破封闭的平面单向传递式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拓展教学空间,形成推动育人全过程良性循环的新教学模式。刘宏达(2011)认为实验课、课程实习、专业实训、社会调查、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从社会化角度看,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从素质形成的规律来看,在培养大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中,能够促使“内化—外化—内化(调节)”转化的过程。

(3)就业背景下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李海燕(2006)认为以素质拓展教育为实践途径,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陈中平(2010)指出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它是支撑大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把握主动权,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张必涛(2004)谈到社会职业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知识经济创新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人才市场竞争趋势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体指出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应该从八个方面进行:即提高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重要性的认识,课程设置体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围绕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改进课堂教育,实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三个结合,将心理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正式教育计划,重视市场经济知识类公共课程建设,提高文化课比重,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优势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4)人文素质不高。王晓勇(2009)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文明素质偏低的原因,并提出了从他律到自律,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的新途径。周东群(2005)指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大学教育应该而且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的片面教育,克服单纯的“功利主义”、“职业至上”等片面思想。宣裕方(2006)谈到大学生基础文明修养缺乏,我行我素流行,文明礼仪涵养贫瘠,个人修养差,老师面前俯首甘从,同学面前心口不一,公共意识较强,实际行动颇少,慎独意识薄弱,侥幸心理普遍等。通过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自律心理机制,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张英(2009)认为开展大学生目标教育必将为学生树立理想,规划人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分别从内容、实现机制、保障措施三方面来构建目标教育模式,开展大学生目标教育。

这种具体层面的研究还有许多成果,例如校园文化、高校图书馆、美育、信息素质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等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及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本身是一项艰巨而庞杂的社会活动。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及社会需求的增加,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发展空间也会越来越广。

注释:

[1]彭美云.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问卷调查与结论.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11).

[2]李善兴 董丁戈. 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状况调查研究. 现代教育科学,2002(11).

[3]梁顺福. 关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思考. 兰州大学学报,2000(28).

[4]陈庆国 张莹. 多元智能视角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探讨. 东北师大学学报,2011(4).

[5]陆顺寿 曹其新. 开展创新实践教学 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9).

[6]刘丰林.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制度的探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3).

[7]陈伟.21世纪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3).

[8]卢铁光. 农科大学生素质教育与课程体系改革.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11).

[9]刘长青. 关于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的思考. 教育与职业,2007(10).

[10]王瑛.大学生社团应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翼. 梧州学院学报,2008(4).

[11]刘宏达. 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改革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3).

[12]李海燕. 对自主择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

[13]陈中平. 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中国成人教育,2010.

[14]张必涛. 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

[15]王晓勇. 当代大学生文明素质现状与思考. 社会科学家,2009(7).

[16]周东群. 加强人文精神培育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中国成人教育,2005(4).

大二综合素质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员工;业绩考核;探讨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079-02

从2001年开始,某公司制定了总部员工职员管理办法,基本形成了“一年一考核、三年一聘期”的总部机关员工考核评价机制,并对所属各单位机关员工管理工作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从“一年一考核”来看,这项工作有较多值得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在这之前没有规范的业绩考核指导要求,对机关员工考核也是“摸石头过河”,考核指标定性的多,量化的少,缺乏标准,未形成长效机制;二是公司近年来发展很快,特别是2007年公司整体上市之后,面临许多新情况、新任务,总部机关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对员工考核无暇顾及。因此,这两年总部员工的考核评价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对总部机关员工队伍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 业绩考核办法主要内容

面对以上情况,必须出台新的业绩考核办法,综合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工作业绩考核与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分类、分层次考核的原则;业绩考核与薪酬挂钩的原则。起草出台了新的业绩考核办法。

(1)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员工业绩考核包括年度KPI(关键业绩指标)考核和综合素质评价两个部分。其中KPI主要体现员工全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四大类12项要素。年度KPI考核占60%,综合素质评价占40%。其中,综合素质中的政治素质、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四大类12项要素所占权重相等。

每年初,员工根据分管领导年度KPI,按照部门当年重点工作计划,结合岗位职责要求,拟定本人年度KPI及评分标准。其中:

专职三总师副职个人年度KPI及评分标准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年度管理指标及分管领导年度KPI拟定,数量为3-5项。

部门正、副职个人年度KPI及评分标准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分管领导年度KPI和年度管理指标,结合本部门职责制定。部门正职年度KPI数量为5-8项;部门副职年度KPI数量为3-5项。

一般员工年度KPI及评分标准根据本部门重点工作、部门正、副职年度KPI及岗位职责制定,数量为3-5项。

(2)全员考核。员工分二个层次进行考核,部门副职及以上员工在总部员工年度业绩考核会议进行考核;一般员工在部门内部进行考核。

部门副职及以上人员考核:召开公司总部员工年度业绩考核会议进行考核打分。公司领导、三总师副职、部门正职、部门副职参加会议。

部门正职及以上人员在总部员工年度业绩考核会议上进行会议述职,主要介绍KPI指标完成情况。每人述职时间不超过10分钟。述职结束后,公司领导对KPI完成情况和综合素质在《员工年度KPI登记表》《员工年度综合素质评价表》上进行打分评价,其他参会人员只对综合素质在《员工年度综合素质评价表》(附件4)上进行打分评价。完成对所有部门正职及以上人员打分评价表后,投入票箱。

分管领导和本部门正职对本部门副职的工作业绩进行打分评价;参加总部员工年度业绩考核会议的人员(不含公司领导)对部门副职的综合素质进行打分评价。在总部员工年度业绩考核会议前完成对所有部门副职打分评价表后带到年度业绩考核会议上投入票箱。一般员工在本部门员工业绩考核会议上对本部门正、副职进行综合素质打分评价。

部门员工考核:召开部门员工年度业绩考核会议,部门全体员工(含助勤、返聘人员)参加。部门副职和一般员工(不含助勤、返聘人员)进行述职,重点介绍个人年度KPI完成情况,部门正、副职根据一般员工(不含助勤、返聘人员)个人年度KPI完成情况和参照《一般员工年度考核评价要素表》对其综合素质和工作业绩进行打分评价;参会人员对一般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打分;一般员工对部门正、副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打分。一般员工考核由各部门自行组织,并将《员工年度业绩评价汇总表》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3)考核权重设置及得分计算。员工业绩考核包括工作业绩考核及综合素质评价,其中,工作业绩考核占60%,综合素质评价占40%。

三总师副职考核得分=业绩考核平均得分(公司领导评价打分)×60%+综合素质平均得分(公司领导、三总师副职、部门正职、部门副职评价打分)×40%

部门正职考核得分=业绩考核平均得分(公司领导评价打分)×60%+综合素质平均得分(公司领导、三总师副职、部门正职、部门副职、本部门一般员工评价打分)×40%

部门副职考核得分=业绩考核平均得分(分管领导、本部门正职评价打分)×60%+综合素质平均得分(三总师副职、部门正职、部门副职、本部门一般员工评价打分)×40%

一般员工考核得分=业绩考核平均得分(本部门正职、副职评价打分)×60%+综合素质平均得分(本部门全体员工评价打分)×40%

为了体现综合素质平均分的公正性,在计算个人综合素质平均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4)考核结果的确定。

①考核结果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档次。确定为优秀的,得分不低于85分;确定为称职的,得分不低于75分;确定为基本称职的,得分不低于60分;低于60分的,为不称职。三总师副职、部门正职,部门副职,一般员工分别进行排序。部门正职考核结果等同部门考核结果。部门考核结果和部门优秀率相结合,考核优秀的部门,优秀率调高,反之则降低。部门正、副职不占部门员工优秀率。考核结果作为员工职务晋升、绩效奖励、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②优秀率的设定:部门副职及以上人员优秀率设为40%;部门正职为优秀的,本部门员工优秀率最高为50%;部门正职为称职的,本部门员工优秀率最高为40%;部门正职为基本称职的,本部门员工优秀率最高为30%。部门正职为不称职的,本部门员工优秀率最高为20%。

2 实施情况分析

从考核评价的结果看,本次列为考核评价范围的总部员工共225人,考核得分均在75分以上,考核结果均为优秀或称职;其中,考核得分在85分以上的共有222人,占被考核人数的98.7%,85分以下的有3人,占被考核人数的13%。从得分情况看,大家的得分都相对较高,且分数都比较接近,各名次之间差距不大,优秀和称职之间的差距也在零点几分,反映大家的工作普遍得到认可。从总部部门负责人的得分情况看,均在85分以上,按照部门负责人优秀率不超过40%、部门正职、副职分别排序的有关规定,根据三总师副职、部门正职得分排序,有12人考核结果为优秀,其他部门正职为称职;根据部门副职得分排序,有16人考核结果为优秀,其他部门副职为称职。按照部门正职考核结果为优秀、称职的,部门员工优秀率分别不超过50%、40%的规定,根据每名员工在本部门的得分排序,共有75名员工考核结果为优秀,其他员工为称职。这个考核结果,反映出我们总部员工的整体素质是比较好的,大家都能够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出于公心、与人为善的态度,认真参与业绩考核评价工作,也客观地反映了总部员工素质有了明显提升。

3 主要收获和不足

通过本次全员业绩考核和重新聘任就位工作,进一步深化了总部机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建立了全员业绩考核体系,不断强化了全体员工的改革意识、责任意识和“创先争优”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步建立和完善总部机关业绩考核体系,推动了总部机关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本次员工业绩考核及重新聘任工作是全公司范围内首次开展的全员业绩考核,是深入落实国资委有关加强全员业绩考核要求,适应总部机关实行新的机构编制、取消部门内设二级机构、推行业务模块化设置、实行新的职员序列的一次重大探索和尝试。工作中,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公司“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围绕加强总部机关建设,初步建立了“工作有标准、管理全覆盖、考核无盲区、奖惩有依据”、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体现机关特色、有目标导向的全员业绩考核的体制机制。通过建立全员业绩考核和重新聘任,把总部人事制度改革落到实处,从体制和机制上形成了中国中铁特色的员工考核机制,为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2)明确了总部机关建设方向,规范了员工行为模式。本次考核评价中,我们认真贯彻国资委加强全员业绩考核的有关要求,紧密结合总部机关工作特点,围绕提高总部员工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分别针对部门负责人和一般员工分别制定了四个方面、12项标准的综合素质评价要素,为员工提出了明确的、具体的行为模式标准,对于部门负责人如何进一步加强学习、加强沟通,不断提高领导能力素质,对于员工如何保持精神状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业务水平,提出了目标明确、内容具体的严格要求。这既是一个考核标准,更是每名员工的一个努力方向,对于引导总部全体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切实担负起引领全公司改革发展的历史重任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3)强化了责任意识,实现压力层层传递。这次员工业绩考核,在认真研究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机关存在的“能者超劳,庸者多闲”的现象以及业绩考核不完善、体制不健全、责任未层层传递到各个岗位、每名员工等问题,积极探索了全员业绩考核的新思路、新模式、新做法。考核范围涵盖了从三总师副职、部门主要负责人到部门副职,从部门负责人到一般员工,分层次提出了考核标准和内容。在考核中,把部门是否优秀与正职是否优秀挂钩,把正职是否优秀与部门员工的优秀率挂钩,从而强化了责任意识,将发展的压力通过部门传递到了部门负责人和部门员工,激励约束覆盖到全体员工,实现了责任与压力的全方位覆盖。

大二综合素质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科学性

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实际上是对学生德、智、体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评价,其是优化学校整体发展环境和学习氛围,优化基于教学目标的育人效果,促进教育方式转变和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动力源。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不仅是一种结果的判定,也是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行动指南,因此,结合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现实情况,进一步提升评价的科学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原则

以传统的简单的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的评价,不够科学,也不全面,还带有一定的主观方面的因素。所以结合大学生发展的现实情况,在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入手。

一是是否符合学校的培养的方向。学校办学的宗旨是培养将来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明确宗旨,并且坚持办学的方向,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重点。二是实际运用原则。对评价内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根据评价的双向选择性来激励学生,并且可以以评价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之间进行良性的学习成绩等方面的竞争,带动学生更加用心努力的学习。三是整体性的原则,对每一位学生的评价我们都要遵循客观真实全面的基本原则,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各方面客观因素,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衡量,我们更要正确的认识到这些影响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四是动态性的原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的时候,会根据情况来改进自己的不足,逐渐的向好的方向发展。五是可行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最基本的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评价的实施我们主要进行4个方面的活动:设计评价方案、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标准、实施评价。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每一各过程的实施都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结果是真实可靠的。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与指标体系

(一)对学生德方面的评价。在德方面的评价我们根据教育部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而制定,主要是学生自身素质的评价方案,主要的目地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强化道德观念、增强公德意识,是学生立足于社会最基本的能力,让他们强烈的意识到要做一个积极、文明、上进的高素质的大学生。

每学期进行一次测评活动,是以班为单位进行测评的,测评活动的具体实施操作是由班主任和班级选出的代表进行的,根据测评结果排出名次,并且要在学校公布,在每年进行的奖学金、优秀学生和学生干部评选时,以此作为评选的重要依据。学生德的评价实行的是加减分制,加分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品行加分项、二是实践加分项。品行加分主要包括4项内容:第一,参加政治学习;第二,参加学习活动;第三,拾金不昧;第四,受到学校表扬。实践加分项主要2项内容:一是参加社会工作;二是社会实践活动。减分项主要包括4项内容:第一,无故不参加活动;第二,不出勤;第三,损坏公物;第四,违反校规校纪受到批评。最后总的分数是根据以上的情况在基础分60分上进行加减,以最终分数为标准进行分类。为了评定的合理公平公正并且客观有效,评定也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别是小组进行评定。第二级别是班主任进行评定,第三级别是学生处进行评定。

(二)对学生进行智育的评价。对学生智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学习方面,要求学生要有很广阔的知识面,并对所学的知识有很强的知识建构能力,对专业的学习要求更为苛刻,对专业课的理论知识要有扎实的基础,并且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检讨和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能够努力的进行自我补充和完善。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主要进行的是学分制的管理模式,每一学期对学生进行学分考核,根据总的学分数,我们基本上能够客观真实的了解到一个学生的学习和表现情况。根据这种量性指标的考核,我们将它做为学生智的方面评判的重要依据,根据教育方面的要求,在智育方面我们还对学生的特长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并根据实际情况在鉴定中明确的标明,响应国家教育的合格+特长的教学模式。

(三)对学生进行能力的评价,能力主要包括6个方面的能力。(1)表达能力;(2)自学能力;(3)社会实践能力;(4)组织能力;(5)动手操作能力;(6)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对能的评测是以分数的加法进行的,基本分为60分,有奖励分40分,将奖励的分数加在60分的基础分上,作为你的最终的能力测评分数。其中能力测评的奖励分为以下7个类别:第一,在校期间参加各个等级地区组织举办的教学竞赛活动,并且获得了名次和奖励的;第二,参加以下四类活动的都可以的到奖励分数;第三,在报纸或者学术期刊等公共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的;第四,创造了某种新型的科技应用,并进行了科技成果展览评比的;第五,在大学期间,拿到了两个学位、主修了第二专业或辅修专业的;第六,外语、计算机、普通话达的级别已经达到了要求级别或者超过了要求的级别的;第七,担任校级学生干部,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

三、结语

通过在校园环境中以特定学生质量为标准,对其学习和生活等一系列的有关联的因素进行系统性的描述,并根据描述做出价值评判,才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学生的发展状态。在具体实施中,学校要按照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原则,依据各项参数,从德、智、能三方面对学生进行量化和定性的分析和评价,才能进一步使评价更为客观、公正,为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