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年中总结(精选5篇)

  • 生产年中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为进一步抓好中心维稳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心根据新情况再次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及分工。 中心的维稳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在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下开展,对各成员职责进行明确分工,落实责…

生产年中总结(精选5篇)

生产年中总结范文第1篇

为保证今后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结合中心实际,现将2014年上半年度的维稳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善体制、明确责任,切实强化安全生产监管

为进一步抓好中心维稳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心根据新情况再次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及分工。

中心的维稳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在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下开展,对各成员职责进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切实担负起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管理、督查、检查落实工作。

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不留死角”的安全工作网络格局;为强化安全保障责任,营造和谐环境,防止责任性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措施保障。

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中心是一家专业运动训练机构,承担有我州多个项目专业运动队的青少年训练工作。中心的安全生产主要包括场馆的安全运营和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安全管理。

2014年由于国际暴恐事件频发,各种不安全因素戳中复杂,结合中心实际,中心从场馆经营、运动员管理、社会维稳三个方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一)  场馆经营安全

中心综合训练馆、体育馆是我州群众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平时参与运动的人员较多,而人员较密集的场所安全隐患较为复杂。

2014年由于各种不安全因素戳中复杂,安全隐患突出,特别是要防止邪教、传销等非法组织在中心开展非法活动,中心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高度重视,不把工作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安排安保处认真组织巡查,半年来无以上非法活动在中心实施。

对于场馆经营,定期组织相关从业人员召开安全例会,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从业标准和规范。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救护能力的培训。并要求每一个部门有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员工熟悉预案流程。半年来做到了安全与效益同步发展。

同时不定期对各场馆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包括用水、用电有无违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施器材是否有效配齐、安全标志是否清晰明确。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处理,期间整改各种安全隐患多起。把各种安全隐患扼杀在事故之前。但以暴露了一些问题,具体情况在存在问题中反映。

(二)  运动员安全

中心作为一家专业运动训练机构,目前有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100多人。中心通过成立安保处和政教处加强管理,督促教练员值班检查制度,目前违纪现象相比原来有了大幅好转。

期间组织了安全消防演练,提高了中心全体教职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突发火灾时的逃生自救能力,对预防和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针对这一年龄段运动员的特点,组织儿童节游园活动,丰富运动员的课余文化生活。

(三)  社会维稳安全

在每月定期进行的各项安全检查同时,积极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中心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从下面几方面进行了改进。

1、从硬件上加强安保技防措施,安装配备了网球会所、办公室、综合训练馆的、内部监控设施。

2、加强了安保巡查力度,目前共聘请了11人负责体育馆、综合馆、办公室的安保工作。

3、再次明确了节假日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

根据需要,这一块以是我们今后更需要加强和完善的地方。

三、存在的问题

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要长抓不懈,警钟长鸣。虽然我们的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新形式下不安全因素和隐患更加突出,员工的安全意识有待加强,特别是要有更完善的措施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生产年中总结范文第2篇

工 作 总 结

根据县安监局的统一部署,武安镇党委政府对此次集中行动高度重视,立即召开镇安委会全体成员会议,会议上镇长李伯林同志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此次行动,要求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镇“两会”、“两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一、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制定方案,确保实施。

二、 突出重点,全面排查,联合行动,强调基层。

生产年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投入产出模型;增长分解技术;需求平衡增长;结构变动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Robert Merton Solow在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一文中,首次利用生产函数研究技术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Solow的研究是开创性的,具有极大的启发性,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技术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为实证研究的需要,Solow提出了测量技术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余值法。然而,虽然余值法揭示了生产函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可能性,但也因为这一方法过于笼统而受到指责。不仅如此,生产函数理论偏重于研究总量增长,却不能兼顾部门之间的均衡增长。因此,Wassily Leontief作了深入创新研究,由他建立的投入产出模型能够把各部门增长与总量增长相结合,通过完全消耗系数矩阵,以最终需求变动来解释总产出的增长。

1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增长分解技术

是通过以下过程实现的:(1)需求平衡增长引起的增长;(2)价格变动引起的增长;(3)结构变动引起的增长;(4)技术进步引起的增长。下面分别讨论这4个因素单独变动对总产出的影响。

1.1需求平衡增L对总产出的影响

1.2价格变动对总产出的影响

是以t1年为基期、t2年为报告期的各部门产品价格指数;

是价格上涨对总产出增长的影响。

1.3结构变动对总产出的影响

是结构变动对总产出增长所做的贡献。

1.4技术进步对总产出的影响

是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所做的贡献。

这样,对实际总产出Xt2可做如下分解:

总产出增量为:

2江苏总产出增长分解的实证分析

2.1以2007年和2012年数据为例的实证分析

根据2007年、2012年江苏投入产出表,见表1、表2,运用分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2.1.1需求平衡增长对总产出的影响

2012年比2007年总产出的增长中,需求平衡增长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2.1.2价格变动的影响

2012年比2007年总产出的增长中,价格变动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2.1.3结构变动的影响

2012年比2007年总产出的增长中,结构变动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2.1.4技术进步的影响

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从2007年到2012年,江苏总产出增长中:需求平衡增长的贡献为72.95%,价格变动的贡献为1402%,结构变动的贡献为1.77%,技术进步的贡献为11.26%。

2.2以2002年和2007年数据为例的实证分析

根据2002年、2007年江苏投入产出表,见表2、表3,运用分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2.2.1需求平衡增长对总产出的影响

2007年比2002年总产出的增长中,需求平衡增长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2.2.2价格变动的影响

2007年比2002年总产出的增长中,价格变动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2.2.3结构变动的影响

2007年比2002年总产出的增长中,结构变动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2.2.4技术进步的影响

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从2002年到2007年,江苏总产出增长中,

需求平衡增长的贡献为79.20%,价格变动的贡献为8.78%,结构变动的贡献为2.98%,技术进步的贡献为905%。

2.3以1997年和2002年数据为例的实证分析

根据江苏1997年、2002年投入产出表,见表3、表4,利用分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2.3.1需求平衡增长对总产出的影响

2002年比1997年总产出的增长中,需求平衡增长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2.3.2价格变动的影响

2002年比1997年总产出的增长中,价格变动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2.3.3结构变动的影响

2002年比1997年总产出的增长中,结构变动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2.3.4技术进步的影响

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从1997年到2002年,江苏总产出增长中:需求平衡增长的贡献为114.63%,价格变动贡献为-3.31%,结构变动贡献为13.28%,技术进步贡献为-24.59%。

三个时期需求平衡增长、价格变动、结构变动、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及演变趋势汇总情况见表5。

3结论

综合来看,在江苏总产出增长的四个作用要素中,需求平衡增长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最高,但呈阶段性逐渐下降的发展趋势;价格变动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大;结构变动的贡献率在下降;技术进步贡献率在上升。从宏观政策的发展需求来看,由于需求增长对总产出增长具有居于首位的巨大拉动作用,因此要稳定原有需求、挖掘新的需求,保持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以现价计量的总产出中包含价格因素的影响,是名义总产出,不能全面反映产出的真实水平。价格指数增长越快,与真实产出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因此,在关注经济总量时,不仅要关注名义增长情况,还要研究实际增长情况,客观反映经济增长的全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是指导经济结构理论研究和结构优化调整实践的重要前提和依据。结构优化本身就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从江苏总产出增长因素来看,结构变动的贡献在弱化,表明结构优化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近年来,虽然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客观上调整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结构趋于固化的倾向明显。

从投入产出理论来看,结构优化必须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即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展开,利用产业部门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经济各要素和各部门之间的动态平衡。当前,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打破制约结构优化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结构效益和层次,为经济新发展提供新动力。从1957年开始,经济学家就发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作用,并利用生产函数、投入产出表等工具加强理论与实证研究。虽然各种研究方法至今仍具有一定缺陷,但是丝毫改变不了对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视。各级政府也积极实施创新战略,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上全社会已经形成了共识。技术进步与其他影响因素具有显著区别,它不像生产函数中其他变量那样通过变量值改变影响总产出,技术进步改变的是整个生产函数本身,即改变整个投入产出模式,使在原来同样的投入水平下能够创造出更大的产出。因此,科技进步作用巨大,要从经济发展的真实科技需求入手,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

参考文献

[1]Ronald E.Miller,Peter D.Blair.Input -Output Analysis:Foundations and Extensions[M].Second E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2]贾晓峰.江苏最终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互动变化定量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5,(6).

[3]贾晓峰.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历史演变与对策[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12).

[4]余典范,干春晖,郑若谷.中国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分析――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11).

[5]刘伟,蔡志洲.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改善国民经济中间消耗[J].经济研究,2008,(12).

[6]王岳平,葛岳静.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分析[J].管理世界,2007,(2).

生产年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要素转移 结构红利假说 生产率增长 房地产泡沫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要素转移、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已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一般认为,生产率增长受到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而产业结构的演进的主要动因来自于要素转移。其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假设经济中存在多余的劳动,随着更多的劳动投入到具有更高生产率增长的现代经济当中,总生产率水平将不断提高。国内对“结构红利假说”进行较为深入研究的当属李小平、干春晖和郑若谷(2009)等。国内外现有文献中关于资本和劳动等要素的“结构红利假说”的实证研究存在缺陷:计算资本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时,人们往往习惯于将GDP直接除以资本或劳动数量后得到资本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而没有在此之前先将GDP分解为劳动份额和资本份额,这样在分析要素在三次产业间流动效应时,往往会得出谬论: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第二、第三产业,而第一产业的资本生产率远远高于第二、第三产业,所以理论上劳动应从第一产业流入第二、第三产业,相反资本则应从第二、第三产业流入第一产业。现实中因劳动流动遵循了这一“理论”,而资本则反其道而行之,所以现有文献一般得出劳动要素的产业间流动具有“结构红利”假说成立而资本要素的产业间转移则存在“结构负利”或“结构红利”假说不明显的错误结论。

2010年初以来,受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利好消息”刺激,海南房地产市场快速升温,海口、三亚等地一时出现抢购商品房的“狂热”局面。1993年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海南经济长达10余年萧条景象犹在昨日,所以本文试图以1993年房地产“泡沫”破灭为界将海南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发展过程分为1978―1992年和1993―2007年两个阶段对要素转移、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实证研究,以便重新认识房地产“泡沫”破灭对海南产业发展深远的负面影响。为弥补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在估算海南三次产业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按照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三次产业增加值的资本和劳动份额进行估算,并以此为前提,进行后续实证研究。

二、有关数据的估算

1、三次产业1978年不变价资本存量的估算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文献估算了我国的资本存量,但是对于全国或某一省份三次产业资本存量估计的文献则较少,主要有两条思路:一是徐现祥、周吉梅和舒元(2007)对中国省份三次产业资本存量估计思路,他们采用的是永续盘存制的方法;另一条是干春晖和郑若谷(2009)对全国三次产业资本存量估计思路,他们用“基期资本存量+本期新增资本存量”先估算出全国历年总的不变价资本存量,然后计算三次产业各自在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累计总额中的比重,并以此近似地作为三次产业资本存量的比重;最后将历年总的资本存量分别乘以三次产业资本存量比重,得到三次产业各自的资本存量。由于永续盘存制需要基期资本存量、固定资产形成额和折旧的数据,海南建省办特区时间较晚,历年《海南统计年鉴》只有全省总的固定资产形成额,所以本文总资本存量估算采用徐现祥、周吉梅和舒元(2007)的思路,而三次产业资本存量估算则按照干春晖、郑若谷的思路。

海南总资本存量(1978年价)的数据本文根据有关资料估算得到,具体步骤如下:首先估算海南1978年(基期)资本存量(即K1)。国家统计局课题组(2006)估算出全国1978年当年价资本存量为18366.6亿元。由于当时海南行政区与全国经济环境基本上是一样的,即区情与国情差不多,所以假设1978年海南资本效率与全国平均水平一致,是比较合理的。1978年全国当年价GDP为3624.1亿元,海南当年价地区生产总值为16.4亿元。这样可近似计算出海南1978年资本存量为83.11亿元(16.4×18366.6/3624.1)。然后根据公式:

Kt+1=(1-?啄)Kt+It+1(1)

可以估算出海南1978―2007年当年价资本存量,式中?啄为折旧率(本文?啄=5%)、I为固定资本形成额。然后用海南地区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平减海南历年当年价资本存量即可得到历年1978年不变价资本存量。为了节省篇幅,本文仅公布与后续研究有关1978、1992、1993、2007年海南资本存量(1978年价)数据(下同),估计结果分别为83.10亿元、153.00亿元、181.09亿元、869.17亿元。然后按照干春晖和郑若谷的思路估计海南三次产业资本存量的比重和三次产业资本存量(1978年价)。将1978―2007年总资本存量分别乘以相应年份三次产业资本存量比重即可得到1978―2007年海南三次产业资本存量(1978年价),其中1978、1992、1993、2007年海南三次产业资本存量(1978年价)的估计结果如下:第一产业分别为24.42亿元、17.34亿元、14.08亿元、52.76亿元;第二产业分别为38.83亿元、48.50亿元、65.08亿元、243.35亿元;第三产业分别为19.85亿元、87.16亿元、101.93亿元、573.06亿元。

2、三次产业增加值中资本份额和劳动份额(1978年价)估算

为了避免目前学术界计算资本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不足,本文首先按照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估算海南三次产业增加值中资本和劳动各自的份额。首先建立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公式(2)中Y为地区生产总值,L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A表示技术水平,?琢和?茁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的弹性,?滋为随机误差项,i(=1,2,3)为三次产业,t(1978=1)为时间。然后通过对公式(2)两边取自然对数将生产函数转化为线性形式:

然后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和《海南统计年鉴2008》中分别收集1978―1981年和1982―2007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和就业人数,并将当年价海南地区生产总值换算为1978年不变价地区生产总值,利用Views3.1估计1978―1992年和1993―2007年海南三次产业生产函数,其中1978―1992年估计结果分别如(5)、(6)、(7)式所示(为节省篇幅,没有公布检验结果):

lnY1t=-30.96+0.31lnK1t+6.21lnL1t(5)

lnY2t=-6.86+0.76lnK2t+1.95lnL2t(6)

lnY3t=-3.74+0.87lnK3t+0.78lnL3t(7)

1993―2007年估计结果分别如(8)、(9)、(10)式所示:

lnY1t=-5.67+0.67lnK1t+1.40lnL1t(8)

lnY2t=-5.21+1.12lnK2t+1.01lnL2t(9)

lnY3t=-3.30+0.33lnK3t+1.22lnL3t(10)

根据以上回归估计结果,可以出计算1978―1992年、1993―2007年海南三次产业增加值中资本所得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琢/(?琢+?茁)和劳动所得在总产出中所占的比重?茁/(?琢+?茁):1978―1992年三次产业增加值中资本所得所占的比重分别为0.048、0.279、0.528,劳动所得所占的比重分别为0.952、0.721、0.473;1993―200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中资本所得在总产出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0.322、0.526、0.212,劳动所得在总产出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0.678、0.474、0.788。据此可以出计算1978―2007年海南三次产业增加值中资本份额和劳动份额(1978年价),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三、要素转移和产业结构演进

根据本文计算的结果,总的来说,海南三次产业资本存量结构的变化较为单调:1978―2007年第一、第二产业的资本存量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的资本存量比重逐年上升。分期来看,后期变动的速度明显变慢。1993―2007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资本存量比重每年平均分别变动-0.12、-0.56、0.68个百分点,而1978―1992年分别为-1.29、-1.07、2.36个百分点。2007年海南三次产业资本存量比重分别为6.1%、28.0%、65.9%,而根据干春晖、郑若谷(2009)估计的结果,2007年全国三次产业资本存量比重分别为1.6%、46.9%、51.4%,可见海南资本存量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而第二产业资本存量远远低于全国水平。

同样,1978―2007年海南就业结构也具有单调的特点,即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基本维持不变(在10%左右),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则逐年上升。分期来看,后期变动的速度也明显变慢。1993―2007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每年平均分别变动-0.52、-0.05、0.57个百分点,而1978―1992年分别为-0.91、0.26、0.65个百分点。目前海南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为55.4%、10.8%、33.9%,而2007年全国分别为40.8%、26.8%、32.4%,可见海南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高,而第二产业偏低。

两种要素构成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从1978年不变价产业结构来看,前期海南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由53%迅速下降至33.1%,下降近2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42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则迅速上升,分别由22.6%、24.4%上升至33.1%、43.5%。这一时期产业结构迅速调整,主要得力于海南建省办特区后,特别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加大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吸收岛外要素,投入到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房地产业。但由于调控不到位,导致了后来的房地产“泡沫”产生,加上接踵而来的金融信用危机,使海南后来十余年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之中。后期是海南产业结构调整徘徊不前的年代,三次产业结构分别由30.1%、28.8%、41.1%调整为28.0%、36.7%、35.3%,15年时间里变化不大。但2002―2007年海南产业结构调整有明显加快的趋势。其原因主要是1996年初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在本世纪初开始发挥作用。同时由于房地产清理直到2004年才基本结束,影响了这一时期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要素生产率的差异

产业部门之间生产率水平和增长率的差异和由此而导致的投入要素在部门之间的转移是“结构红利假说”成立的前提。1978―2007年海南资本生产率,以1993年为分水岭,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前期三次产业资本生产率按高低排序为:第三产业(1978为0.106、1992年为0.221),第二产业(1978为0.027、1992年为0.113)和第一产业(1978为0.017、1992年为0.077);后期排序正好相反:第一产业(1993年为0.698、2007年为0.599),第二产业(1993年为0.237、2007年为0.278),第三产业(1993年为0.087,2007年为0.046)。第二,三次产业资本生产率的变化具有多样性。第一产业资本生产率总体上后期远远高于前期。这得益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陆农民和台湾农业企业就开始对海南农业的投资。前者熟悉大陆市场,而后者的投资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第二产业资本生产率总的来说是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海南丰裕的要素禀赋有利于发展工业。而第三产业资本生产率变动速度要小一些,特别是后期呈负增长,这主要是1993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后,长期积压数以千亿计的资产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三,与资本转移的速度一样,三次产业资本生产率后期变动速度慢于前期。结合前文资本要素转移的特征,前期资本要素的转移是与“结构红利假说”相吻合的,而后期无论是从资本生产率水平还是资本生产率增长率的差异上看,资本转移并不是从低水平或低增长率向高水平或高增长率移动,这明显不符合“结构红利假说”的基础前提。

对于劳动力而言,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都是呈上升趋势的,只是增长的幅度有所不同。1978年海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0.047万元/人、0.174万元/人、0.063万元/人,2007年分别上升为0.300万元/人、1.411万元/人、0.718万元/人,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高于第一、三产业,而第三产业又远高于第一产业,同时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差距在1997年之后迅速拉大。再次印证1996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省两地”的产业发展战略是正确的。这种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在劳动生产率水平上的极大差距和三次产业间劳动率增长率上的区别保证了第一产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长期流动趋势,这也是“结构红利假说”的基础前提。

总的说来,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劳动前后两期以及资本的前期转移与“结构红利假说”相一致,而资本后期转移则违背了“结构红利假说”的前提。

五、“结构红利假说”的实证研究

根据本文计算数据,采用偏离―份额法将1978―2007年海南要素生产率增长因素分解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1978―2007年海南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内部增长效应,即三次产业内部技术进步是提高生产率增长的关键;第二,劳动要素的转移在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一致成立,而资本要素的转移只在前期即1978―1992年成立;第三,总的来说,前期的结构效应大于后期的结构效应。

六、主要结论

本文在估算三次产业资本存量的基础上,以1993年房地产泡沫破灭为界,分析1978―1992年和1993―2007年两个阶段生产要素转移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以及三次产业生产率的差异,采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了产业结构的生产率增长效应,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1978―2007年海南三次产业资本存量结构的变化较为单调,第一、第二产业的资本存量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的资本存量比重逐年上升;就业结构也具有单调的特点,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基本维持不变(在10%左右),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则逐年上升。分期来看,后期各个要素变动的速度明显变慢。

第二,无论是在劳动还是资本,在要素生产率水平和增长率变化上,海南三次产业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一点满足“结构红利假说”的基础前提。但是,结合要素流向分析时,本文发现劳动前后两期转移以及资本前期转移与“结构红利假说”相一致,而资本后期转移则违背了“结构红利假说”的前提。

第三,1978―2007年海南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内部增长效应,即三次产业内部技术进步是提高生产率增长的关键。

第四,劳动要素的转移在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一直成立。而资本要素的转移只在前期即1978―1992年成立,可见1993年房地产泡沫对海南经济增长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注:本文系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要素与市场约束下海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模式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批准号:Hjsk2010-86。)

【参考文献】

[1] W.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1954(22).

[2] 李小平: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源泉及其特征――基于“结构红利假说”的实证检验[J].当代财经,2008(3).

[3]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9(2).

生产年中总结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影响

 

1引言

气候变化是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威胁,气候变化的主因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而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于能源消费。因为各产业对能源的需求量不同,产业结构变动直接影响着能源的消费量变化。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节能减排工作面临很大的国际和国内压力。如何使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是一个亟需研究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对于我国未来制定能源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国外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Baiding Hu (1998)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1987~1997年产业结构与技术的变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影响。用直接的投入产出系数变化反映技术的变化,主要以煤、石油、天然气、电、焦炭等六种能源要素为研究范围,结果显示,中国能源消耗强度的下降主要原因是直接能源投入需求的变化核心期刊,总投入需求的变化导致了总产出和能源消费的增长,但总投入需求变化效应小于直接投入需求的变化效应,故最终总的能源消耗强度呈下降趋势。

Fisher-Vanden(2006)使用企业层次的数据分析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发现随着产业分类细化,产业结构变动所起的作用逐渐提高;当将结构变动细化到四位数产业甚至公司水平时,结构变动对能源强度变动的贡献超过技术变动的贡献。

Jonathan E.Sinton(2001)则从能源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方面提出了疑问,认为能源供给存在低估,同时他也认为即使能源消费统计准确,是技术进步还是产业结构或者其它因素对中国能源消费产生影响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Richard F.Garhaccio(1999)等运用投入产出法研究了1978~1995年期间中国单位产出能源消费量下降的原因,其研究把这种消费效率的改进分解成技术变化、进出口总量和成分变化等各种结构变化。其结论认为,1987年 1992年间能源消费效率的改进主要是由于部门中技术的变化,一些能源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增加也促进了这种效率的提高,但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却使能源消费增加。

ZhongXiang Zhang(2003)研究了1990年~1997年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效率改进的情况。他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效率提高的作用是负面的,导致整个工业部门能源效率提高的原因在于各个子部门能源消费效率的提高。

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但是大多数文献是针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的研究,而对产业结构变化与能源消费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欧晓万(2007)对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产业产值分别进行了协整分析,但没有从总体上考虑能源消费与三次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史丹(1999)认为结构变动是能源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对不同的能源品种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不完全一致,徐博(2004)等研究得出第一产业和工业比重的变化是影响能源消费总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杨洋 (2008) 等利用我国1978~2006年的相关数据对影响我国能源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强度的提高或降低的影响程度最大。

在借鉴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1978-2008年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等时间序列数据,对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2 数据来源和处理

2.1数据来源

本文进行实证研究所用的数据范围是1978~2008年核心期刊,主要指标有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等,以1978年为基期,通过GDP平减指数计算出各年真实GDP。其中以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代表产业结构,以比重的变化代表产业结构的变化。

能源消费总量的数据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79,2009),是实物指标,单位为百万吨标准煤;GDP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对于三次产业的数据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处理方法就是采用它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值进行计算,这样测算的优点是三个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值是在不断增长的,也就是它们变动的趋势和能源消费的趋势会比较一致,但是不便于说明结构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另一种处理方法是采用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进行计算,本文使用第二种方法,并在计算中把能源消费总量作为因变量,产业结构变动作为自变量。

表1 能源消费总量与各产业国内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指标

 

 

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

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

1978年

57144

3645

1028

1745

872

1979年

58588

4063

1270

1914

879

1980年

60275

4546

1372

2192

982

1981年

59447

4892

1559

2256

1077

1982年

60267

5323

1777

2383

1163

1983年

66040

5963

1978

2646

1338

1984年

70904

7208

2316

3106

1786

1985年

76682

9016

2564

3867

2585

1986年

80850

10275

2789

4493

2994

1987年

86632

12059

3233

5252

3574

1988年

92997

15043

3865

6587

4590

1989年

96934

16992

4266

7278

5448

1990年

98703

18668

5062

7717

5888

1991年

103783

21781

5342

9102

7337

1992年

109170

26923

5867

11700

9357

1993年

115993

35334

6964

16454

11916

1994年

122737

48198

9573

22445

16180

1995年

131176

60794

12136

28679

19978

1996年

138948

71177

14015

33835

23326

1997年

137798

78973

14442

37543

26988

1998年

132214

84402

14818

39004

30580

1999年

133831

89677

14770

41034

33873

2000年

138553

99215

14945

45556

38714

2001年

143199

109655

15781

49512

44362

2002年

151797

120333

16537

53897

49899

2003年

174990

135823

17382

62436

56005

2004年

203227

159878

21413

73904

64561

2005年

224682

183217

22420

87365

73433

2006年

246270

211923

24040

103162

84721

2007年

265583

257306

28627

124799

103880

2008年

285000

300670

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