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年终总结(精选5篇)

  • 建筑施工年终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在这一年的施工员工作中,我收获很多,不仅仅是施工知识的掌握,同时对与各种层次人员的交流有了很大的提高,这里包括与同事的相处,与分包的相处方式,甚至与建设单位和监理之间的交流,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受益非浅。 在施工技术方面,我曾经有一次因为没…

建筑施工年终总结(精选5篇)

建筑施工年终总结范文第1篇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一年了,在这里也学到了蛮多做事做人的道理,在这里让我感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用汗水在耕耘,用体力付出,也知道父母为了工作为了生活在外面奔波劳累,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现在有一下总结回顾一下过去的工作情况:

对于施工员,自己必须先对每天的工作内容有掌握,对每天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熟练掌握,这样在现场的管理和协调中才能更好的处理。现场是一个极其考验一个人能力的地方,不光是对技术的掌握更是体现在对整个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协调,尤其是在很多工序交叉时候,更要处理好相关事宜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在这一年的施工员工作中,我收获很多,不仅仅是施工知识的掌握,同时对与各种层次人员的交流有了很大的提高,这里包括与同事的相处,与分包的相处方式,甚至与建设单位和监理之间的交流,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受益非浅。

在施工技术方面,我曾经有一次因为没有看技术组发出窗户和门的变更导致门窗洞口位置留错,幸好上报时被我们工长xx发现并纠正。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作为一名合格的施工员,必须对技术敏感,我们在实际的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各种设计变更,施工员必须要了解、吃透这些变更,这样才能真正指挥好现场。资料整理方面做的不好,落下了很多资料,临时突击补资料搞的自己很狼狈。以后一定做到施工资料并行,保证认真工作态度,给以后的资料整理打下基础。

建筑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它需要不断在现场检查、监督,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些工作都在现场比较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这要求我们不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要不怕苦不怕累,放下管理人员清高的姿态,从工程的实干中不断丰富自己所学才能,使自己的现场综合处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我们要相信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没有回报,我们作为年轻的一代更应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工作的同时应抽空跟工人沟通交流,在一起聊聊家常啊,给工人师傅一支香烟,工人也会看作是我们尊敬他的一种意思,之后跟工人技术交底,工人也会很乐意的听从并接受,对于工作也能很好的开展,正所谓时时刻刻的密切联系群众联系工人,让工人感受到我们项目部的温暖。

在一年的工作当中我们都尽了自己的努力,为老板节约材料,告诫工人不要浪费材料,能够用的半砖块全部用上,二次结构植筋尽量全部用切割下来的短材料,大河有水小河满。

建筑施工年终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建筑安全管理;PDCA循环

  长期以来,建筑业一直是各国职业安全事故率较高的工业部门之一。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英国平均每周有1名建筑工人死亡,建筑事故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项目成本的3%~6%;美国平均每天有2名建筑工人死亡,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项目成本的7.9%[1].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天死于建筑事故者有3人,我国虽然还没有有关建筑事故所造成经济损失的统计数据,但实际经济损失也不会低于其它国家。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业市场上,这一比例已经超过了承包商的平均利润率(我国2000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为1.5%)[2]“。由此可见安全问题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2000年基本建设投资达到14 820.10亿元,总从业人数达2110.66万,约占全国工业企业总从业人数的1/3“[2].与此同时,近年来重大恶性事故发生频繁,引起我国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落后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已成为阻碍国家基本建设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行业较差的安全管理状况导致了生产率降低、成本上升、工程质量水平降低、建设周期加长等。图1说明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健康条件与建筑产品的质量水平、建筑业的整体形象以及建筑施工企业对高素质人员的吸引力之间的关系。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是整个建筑业发展的关键,建筑业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施工现场,而建筑施工现场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及安全管理现状是建筑业乃至建筑施工现场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建筑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国内外很多学者从20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对建筑业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事故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绝大部分事故与管理因素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安全技术是建筑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但安全管理却是安全技术与安全规程实施的保证。本文将全面质量管理(TQM)中PDCA循环的方法运用于建筑安全管理,以期保证安全技术、安全规程、安全措施等在建筑企业中得以正确实施与贯彻,从而达到降低建筑业安全事故率、提高建筑企业效率、改变企业形象,吸引并留住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

  全面质量管理[3](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或全面质量控制(TotalQualityControl,TQC)是已经得到普及的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其实质是依靠全体员工对生产、经营、服务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改进产品、工作以及服务的质量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依据TQC(TQM)原理建立起来的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是企业质量管理中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标准化组织(1SO)也把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引用为IS0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系列标准和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中通用的管理模式,而且PDCA循环也是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如果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建筑安全管理之中,将使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由过去的“群众运动式管理”、“安全月、安全年式管理”转化为连续、动态循环式的过程管理,由此将大大强化企业全方位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2、建筑安全管理的PDCA循环

  2.1  安全决策阶段一计划(Plan)

  该阶段包括企业制订某段具体时间如一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的安全管理计划;分析建筑安装生产系统的安全现状;提出安全工作指标;编制安全措施计划四个方面。

  选定企业安全管理目标的依据主要是企业该时期的安全工作方针,上级有关部门对安全工作的指示、要求,以及企业当时的安全生产状况等。安全管理的目标一经选定就应成为企业该时期安全管理工作的主题。

  分析生产系统安全现状的目的主要是根据安全工作目标编制安全措施实施计划。在进行现状分析时,应从企业当时的安全生产形势和生产状况着手,通过与历史上最好阶段、一般阶段、最坏阶段以及与本企业具有可比性的其它企业的同类状况相比较,经过周密调查、细致分析和充分论证,确定出企业该段时间内具体的、可以量化的安全工作指标。在安全指标已经确立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关联图、因果图(鱼刺图)等工具对前期(一般为上一阶段)曾发生的事故(或隐患)进行分门别类的统计和汇总,找出导致事故(或隐患)发生的全部末端因素(可采取措施预防的因素),进而运用排列图、“0~1”评分法等工具找出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施工生产现场予以确认。在此基础上,依据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企业的总体安全措施计划内容,然后依据企业各部门的职能划分情况,将其逐层细化到职能部门、项目部、工程队、班组以及个人的职责范围内,并指定各自的负责人、检查人和完成期限,同时绘制出目标管理图。

  2.2  计划实施阶段一实施(Do)

  依据细化后的安全措施计划,企业中各有关部门和个人应层层负责、逐级落实,按照既定进度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各单位或个人可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也可在自身的工作范围内进行新的PDCA循环(该循环包含于企业的总的PDCA循环之中)。经过一定阶段的实施后,企业安全管理计划的总目标负责人应召集各分目标负责人,分析和汇总各部门的实施情况,以便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实施进程进行分析、协调及修正,必要时还可组织有关部门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最后确定出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通过几次反复循环直到所制订的目标最终全部完成。

  2.3  效果检查阶段一检查(Check)

  当制订的安全目标达到或计划进行了一段时间后,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均针对自身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其最终的、整体的效果如何,还需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和确认。这种对初步实施效果进行检验或确认的过程称为成果巩固期(一般需数月-之久)。巩固期过后,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负责人或其业务主管部门应及时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最终的检查和评估。最终的检查评估与实施过程中的工作检查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正式的、全面的和最终的。

  检查评估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安全计划的实施程度(哪些目标完成了,哪些目标没有完成,原因何在?完成的效果(与企业历史上最好阶段比较,与基期比较,与安全工作目标比较)。使用的图表一般有:排列图、控制图、折线图、柱状图等。

  2.4  汇总总结阶段一处理(Action)

  PDCA循环的关键环节是总结阶段,它是安全水平改进与提高的基础。具体做法为:对实施情况检查评估后,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负责人召集与安全有关的所有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汇总和总结,并将有效的经验或措施用书面形式固定下来,依照既定的工作程序纳入企业有关的技术或管理标准之中。

建筑施工年终总结范文第3篇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与政府投资资金紧张的矛盾日趋突出,利用非政府资本投于公共建设领域越来越得到各国政府青睐。而 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已达到30.33万亿,社会与民间资本具有很大的利用空间。建设部2003年的《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有投融资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对具备条件的工程项目,根据业主的要求,按照建设-转让(BT)、建设-经营-转让(BOT)、建设-拥有-经营(BOO)、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OT)等方式组织实施。在我国的工程实践中,BT模式已经得到了一些应用,但是由于我国建设体制以及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这种模式仍不成熟,还处于摸石过河、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笔者试就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一下BT项目操作中有关税金的问题。

关键词 物权 营业税

一、BT模式的内涵

BT是BOT中的一种衍生。BT(Build Transfer)即建设-转让模式,它是指项目业主与投资者成立的项目公司签订BT协议,在协议规定时间内由项目公司安排融资与建设,并承担项目建设风险,直到项目建成竣工验收合格后由业主进行回购的一种投融资建设模式。只有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才能采用BT项目。

和传统的投资建设方式相比,采用BT方式可以降低工程造价,有效缓解项目业主的资金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分散投资风险;可以降低工程实施难度,提高投资建设效率,有利于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引进先进技术;同时对大型建筑企业而言,是一种良好的投资渠道,既有利于避免与中小建筑企业的恶性竞争,又能发挥企业自身技术和资金的综合优势。

二、关于BT项目的特权归属:

BT项目的融资、建设、移交模式决定了项目的最终物权归属是属于政府或者政府授权机构的,理由是:

1.BT项目本质上还是遵守基本建设程序的政府投资项目,政府及其授权机构作为项目招商人最终享有项目的所有权,政府以行政事务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进行组织回购、审查批准、审计监督等行政职能,BT项目的招标文件和BT建设合同中的回购机制实际已经对土地和项目在建成后的物权归属进行了约束和控制。BT项目公司其实只是获得了政府特许的项目建设权,而不是占有这些项目,无法具备完整意义上的项目物权。

2.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特别是多数BT模式项目建设需要占用土地或其他稀缺资源,往往无法实施替代项目,若BT投资人和项目公司无力完成项目或竣工后,政府或政府授权机构必须确保项目能够收回进行续建,在竣工后按约定进行移交;因此政府或政府授权机构的物权是必须保障的。

3.从最终项目资金的来源分析,BT项目的最终还款还是列入财政预算支出,因此BT项目仅仅是个改变了融资方式的政府投资项目。

4.BT项目如果将项目物权界定给项目公司,则在项目移交时存在所有权转移的问题。不仅会使项目移交手续复杂(存在所有权转移登记的问题),还会因为所有权转移而将移交视为交易,而BT项目一般标的金额巨大,会给投资建设各方带来巨大的税务负担,不利于项目建设。

三、BT项目营业税金

BT项目的融资、建设、移交模式决定了项目的最终物权归属于政府或政府授权机构,因此项目移交时不存在所有权转移问题,不应缴纳财产转移相关税金。因此把BT项目公司界定为总承包方更为贴切,项目进行建设属于建筑工程范畴,对投融资人无论是否具备建筑总承包资质均应认定为建筑工程总承包人,按“建筑业”科目征税。

根据营业税征收条例,建筑业的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或者转包给他人的,以工程的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人或者转包人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参照此规定,BT项目的营业税以回购基数与实际投资额的差额为计税基数较为合理。

现在税务部门对BT营业税也陆续有了相关的规定。安徽省宣城市地方税务局根据其《营业税财产行为税税收政策问答(第一期)》第一条的规定:建设方将建筑安装工程承包给其它施工企业的,建设方在取得业主支付回购款项时按扣除支付给施工企业工程承包总额后的余额缴纳建筑安装营业税。

广东省惠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加强对BT项目税收管理的通知》惠地税发[2009]131号文中也规定,若建设方将建筑安装工程承包给其它施工企业,则该施工企业应为建筑业营业税纳税人,计税营业额为工程承包总额。建设方在取得业主支付回购款项时按扣除支付给施工企业工程承包总额后的余额缴纳建筑安装营业税。

宁波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甬地税二[2010]113号文件规定纳税人从事BT业务取得的收入(回购款),包括工程建设费用、融资费用、管理费用和合理回报等,应按建筑业税目缴纳营业税。

河南省地方税务局2010年12月21日关于《建筑业营业税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告第十九条规定纳税人实行BT模式的,回购价款包括工程建设费用、融资费用、管理费用和合理回报等收入。建设方(或投资方)将建筑安装工程承包或分包给其它施工企业的,在取得业主支付回购款项时按扣除支付给施工企业工程承包总额或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吉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建设―移交”投融资建设模式税收政策的公告》吉林省地方税务局公告2010年第3号文件规定对“建设―移交”投融资建设模式中获取建设特许权的投资建设方(以下简称投资方),应认定为建筑工程总承包人,按“建筑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对投资方将工程承包给其它施工企业的,按取得的回购价款减除支付给施工企业的工程款后的余额征收建筑业营业税。

湖南省地方税务局《BT方式建设项目有关营业税问题的公告》2011年第6号规定,BT项目以项目业主的名义立项建设,对投融资人无论其是否具备建筑工程总承包资质,均应作为建筑工程的总承包人,按“建筑业”税目的现行规定征收营业税。建设方(或投资方)将建筑安装工程承包或分包给其它施工企业的。建设方(或投资方)在取得业主支付回购款项时按扣除支付给施工企业工程承包额或分包价款后的余额作为计税营业额,施工企业计税营业额为工程承包额或取得的分包价款。

综上所述,大部分地区均将BT项目的建设纳入到了建筑工程范畴,按差额计税,但还有部分省市对BT业务尚未有明确规定,使实务操作无法可依。BT模式还是一项尚处于探索阶段的投融资建设模式,随着BT项目实践的不断发展,国家一定会出台一个合理的、统一的政策,做到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年终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进度;安全

1 建筑施工管理概述

所谓的建筑施工管理具体是指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指挥控制系统,通常涵盖以下几个环节,即工程项目投标合同、项目管理准备、实施和终结。简单来讲,施工管理就是采取多种多样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对以上环节进行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以此来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的生产目标。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使得人均土地占有面积相对较少,为了使土地资源获得最大化的利用,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利用土地受到工程建设人员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不但关系到工程本身的经济效益、使用年限,还关系到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建筑企业的发展也有所影响。此外,由于建筑用地过于稀缺,使得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加之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新材料、新产品的应用,使得建筑行业原本的质量标准体系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对房建工程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此,如何在确保设计合理的基础上,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打造安全、舒适的建筑工程,成为当前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 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关键性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其中涉及的内容既多且杂,大体上可将这些内容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即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这四个方面便是建筑施工管理中最为关键性的问题,下面本文就此展开详细论述。

2.1 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之成本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其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做好成本管理。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人工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人工成本所占的比例较大,施工单位只有控制好人工费用,才能使总体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预算时,应当按照当前的工资水平,并结合市场单价合理制定一个系数,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应有的消耗,再将实际中的消耗加入到合同条款当中。如,在某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工日中标单价比实际投入工日单价少很多,为防止这样情况发生,施工企业可以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借此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劳动生产效率,这样不仅能够是循环周期进一步缩短,从而满足实际消耗的工日数量,而且又能确保人工费用降低亏损,进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标;其次,还应对材料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材料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想要尽可能降低成本,就必须对材料费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对于大批量使用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可以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对于用量相对较少的材料,采购人员应当做到货比三家,尽可能选用质优价廉的产品,这样既能够降低材料费用,又能够确保工程质量。

2.2 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之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中,质量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如果无法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其余均为空谈。为此,应当将质量管理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2.1 合理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在建筑工程正式施工前,应当做好施工现场勘查工作,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报送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审核批准后,应当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同时,对于工程项目中的难点和关键环节,应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和质保措施,并将相关文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2.2.2 严格控制原材料和设备质量。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必须三证俱全,同时施工单位应当指派专人对进场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和抽检,确保材料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中所需的构配件以及各种辅料,施工单位应当填报供货商资质报审表,并提供相关有效证件;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应当进行现场检测,借此来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此外,还应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维护和检修。

2.2.3 必须按照正确的施工程序进行施工。工程施工前,应对“三线”进行严格控制,要准确测定出建筑的轴线、标高和垂直度,同时还应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做好养护工作,确保其强度符合建筑设计要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施工过程中,应当对重点部位进行严格的质量复核,并将具体数据记录下来,所有的隐蔽工程必须经过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3 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之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环节之一,这是因为安全管理既与成本和质量相关,又和施工进度有关,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必须认真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应当提高全体施工人员对安全的认识,安全生产不但是企业信誉的保障,也是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的总体方针,当安全与质量、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成本不能兼顾时,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进行施工;其次,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各单位以及各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将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个人员头上,这样不但能够确保自身的安全,同时也能保证他人的安全;再次,应加大安全培训力度。通过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在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素质,从而使其更好地把握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而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最后,应当按照各个分项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通过技术和管理消除施工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2.4 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之进度管理。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都有着同样的特点,即时间紧、任务急,想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就必须对施工进度进行有效控制。首先,应当安排专人对总体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控制,并对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总结和检讨;其次,应对控制性计划进行分解,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召开进度分析会,对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调整措施。

3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想要进一步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的目标,就必须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只有清楚地认识到施工管理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才能使建筑工程得以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年终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决策阶段

当前,建筑业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频率高,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各级政府和施工企业已高度重视。如何使建筑施工企业降低建筑安全事故率,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我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谈几点自己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看法:

1 提高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效率

1.1 组织措施

1.1.1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实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1.1.2 禁止挂靠施工。a.应从招投标开始,严格审查承建资格,不准超范围施工。b.政府实行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凡是挂靠施工、私自分包的工程一经查出,坚决严肃处理。c.开展群众举报制度,实行社会监督,对群众举报有功人员实行奖励。

1.1.3 加强对现场民工的管理。劳务工的使用必须签订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施工合同,明确安全生产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进厂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1.1.4 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公司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交通办公用品,给予足够的管理权力。施工队、项目部按规定配齐配够安全专职人员,严格实行安全优先、一票否决制度。

1.1.5 建立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其安全责任。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杜绝无证上岗操作行为。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对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记录。

1.1.6 政府主管部门严格执法,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企业和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单位实行严肃查处,并落实到主要负责人,直至企业负责人。

1.2 技术措施

1.2.1 工程开标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按照防雨、防台风、防洪、防触电等安全规定要求,认真做好现场规划。做好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批、监理公司批准,施工中严格按此执行。

1.2.2 现场道路畅通、平整、坚实、硬地化。生产、生活区要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安放消防器材,编制消防预案,并成立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均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各种房屋、库棚、料场等要符合公安部门的消防安全距离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在加工场和料库内吸烟。

1.2.3 电气、设备防护、各种机械设备要有防雨及安全保护装置。要有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使用维修和保养。检修电气时必须停电作业,电源箱上悬挂安全警示牌,并派专人看管。必须带电作业时要经有关部门批准。

1.2.4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严禁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易滑鞋和裙子。高处作业要戴安全带,从事架工人员要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才能上岗。洞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出入口要设防护栏;施工架子按规定在操作层中间每隔两层满铺跳板;拉结、顶撑、剪刀撑、扫地杆符合安全规定,设置踢脚板,挂设安全网。

1.2.5 做好文明施工。不扰民、不损害附近居民利益。施工现场封闭施工,围墙、大门应庄重美观。临时设施、砂、石、钢材等材料统一布置,堆放整齐。宿舍整齐有序、食堂卫生,饭菜质量必须符合标准。污水经化粪池消化后方可排入城市污水系统。施工机具摆放整齐,机身保持清洁,工地设卫生监督,每天检查。

2 安全管理的PDCA循环

20 世纪70年代以来,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引用为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系列标准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中通用的管理模式,而且PDCA循环也是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如果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建筑安全管理之中,将大大强化企业全方位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2.1 安全决策阶段――计划(Plan)

该阶段包括企业制订某段具体时间如半年、一个月的安全管理计划;分析建筑安装生产系统的安全现状;提出安全工作指标;编制安全措施计划。选定企业安全管理目标的依据主要是企业该时期的安全工作方针,上级有关部门对安全工作的指示、要求以及企业当时的安全生产状况等,然后分析生产系统安全现状,根据安全工作目标编制安全措施实施计划。

2.2 计划实施阶段――实施(Do)

依据细化后的安全措施计划,企业中各有关部门和个人应层层负责、逐级落实,按照既定进度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安全管理计划的总目标负责人集各分目标负责人,分析和汇总各部门的实施情况,以便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实施进程进行分析、协调及修正,必要时还可组织有关部门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最后确定出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通过几次反复循环直到所制订的目标最终全部完成。

2.3 效果检查阶段―― 检查(Check)

当安全目标达到或计划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各部门、各单位均针对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其最终的、整体的效果如何,还需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和确认。这种对初步实施效果进行检验或确认的过程称为成果巩固期(一般需数月之久)。巩固期过后,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负责人或其业务主管部门应及时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最终的检查和评估。最终的检查评估与实施过程中的工作检查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正式的、全面的和最终的。

2.4 汇总总结阶段―― 处理(Action)

PDCA循环的关键环节是总结阶段,它是安全水平改进与提高的基础。具体作法为:对实施情况检查评估后,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负责人与安全有关的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并将有效的总结经验或措施用书面形式固定下来,并依照既定程序将其纳入企业有关的管理标准之中。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违反操作规程,缺乏安全操作知识;生产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安全防护设施缺少或存在缺陷等,但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把质量管理中的PDCA循环工作方式运用于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可以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安全工作质量水平,从而达到节约成本、提高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因此安全生产必须与安全管理实际相结合方能发挥应有的效应,才能真正达到生产和管理水平提高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葛素洁,杨􀀂洁.现代企业管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 刘国臣.谈某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及安全预防[J].山西建筑,2005,31(5):136-137.

作者简介:

钟 宁 1963.10,男,江苏南京,学历,职称工程师,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