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教育差异论文(精选5篇)

  •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8-0226-04 学界普遍认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从现实上增加了入学机会,推动了教育公平的发展。然而,越来越明显的一个事实是,高校扩招主要表现在高职高专扩招,且社会弱势群体子女构成其主要…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精选5篇)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源;差异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广西

[作者简介]谢敏慧,广西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罗德红(通讯作者),广西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罗颖,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8-0226-04

学界普遍认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从现实上增加了入学机会,推动了教育公平的发展。然而,越来越明显的一个事实是,高校扩招主要表现在高职高专扩招,且社会弱势群体子女构成其主要生源。西部民族地区也不例外。有学者呼吁“西部民族地区也亟待解决普通高校入学机会公平和全面实现教育公平问题”。广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西部民族自治地区,人口众多,高等教育资源缺乏,教育发展比较落后。上述明显“事实”是否能在广西地区得到验证?本文拟通过数据统计从阶层差异、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研究设计与样本

(一)研究设计

为探析阶层、性别、城乡这三个维度对广西公立高职生源的影响,本研究运用了SPSS17.0统计软件中的频数分析和卡方检验,前者主要是描述不同维度中各项出现的频率及所占比例,后者检验计数或次数数据的实际观测次数分布与理论次数分布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二)样本

本研究的实际样本和分析对象是广西某公办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2009级、2010级三年595位新生入学时的家庭背景及个人资料,共涉及了该校7个专业,内容涵盖性别、出生年月、户口所在地类型、父母亲职业、高考分数、小中高就读学校等。

本研究的理论样本数中的性别、城乡(户口所在地类型)数据是根据这两个维度不同类别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乘以各入学年份新生的抽样总数而得出圆。这两个维度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例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另外,阶层维度理论样本数是根据陆学艺对各阶层比重的排列乘以各入学年份新生的抽样总数而得出。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广西公立高职院校生源有显著阶层差异。社会底端阶层子女比例高

本研究阶层划分采用了陆学艺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的划分方法。

1.广西公立高职生源中,掌握社会资源较少的农民阶层所占比例高

按总样本中父亲职业计算,有效数据535份。对各入学年份新生抽样调查数据中学生家庭所属阶层的实际样本数、理论样本数及比例见表1。

在运用SPSS卡方检验时因为数据不能为0,因此将表1中的0改为1,百分比改为0.2,也不会影响检验结果。运用卡方检验计算来自不同阶层家庭的学生与理论样本在入学比例上是否有显著差异。检验结果为:X2=144.256,df=9,X2对应的P值为0.00,P值小于0.05,表明来自不同阶层家庭的学生所占比例有很大的差异。

通过表1,我们不难发现,农业劳动者阶层在全国人口中占40.3%,在调查样本中却占60.2%,远高于理论样本数。同时,国家行政领导干部在全国人口中占2.3%,但调查数据中,来自该阶层家庭的学生只占调查总人数的1.5%,实际样本数低于理论样本数。由表1可见,农民阶层子女在广西公立高职生源中所占比例高于全国的理论数据。

2.父母从事非管理技术类职业的学生在广西公立高职生源中所占比例高达94%

样本数据对各入学年份新生的父母亲职业进行调查统计,本研究将父母亲职业为干部、公务员、医生、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视为管理技术类职业,将个体户、职员、工人、农民、退休、下岗、退伍工人、无业、失业、半失业类视为非管理技术类职业。

结果显示,父母从事非管理技术类职业的学生在广西公立高职生源总1075份数据中占了1019份,所占的比例高达94%以上,而社会底端阶层是非管理技术类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即社会底端阶层在广西公立高职生源中所占比例高。

(二)广西公办高职城乡生源差异远大于其他地区。乡村辈出率远低于城镇

此次调查学生的户籍分为农和非农,户籍为农即为乡村生源,户籍为非农即为城镇生源。因为2009年样本数据量最多,故以其作为分析对比样本。

1.广西公立高职院校城乡生源较全国人口比例有显著差异

笔者对301份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并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了卡方检验(表2)。表2的检验结果显示P=0.01,小于0.05,表明所抽样本中城乡学生有显著差异。

2.广西公办高职城乡生源辈出率差距远大于其他地区,且乡村辈出率远低于城镇

表3为统计结果,广西城镇子女的公办高职辈出率(简写为SMR)从2008年的2.02到2009年的2.11再到2010年的1.92,辈出率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而广西乡村子女的公办高职辈出率从2008年的0.76到2009年的0.75再到2010年的0.82,辈出率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从城乡子女辈出率差距来看,2008年城镇子女接受高职教育的比例是农村子女的2.66倍,到2009年时.差距拉大到2.81倍,2010年时差距又缩小到2.34倍。总体上,近三年来,广西城乡子女间的公办高职入学比例差距趋于缩小。

从表3可见,与广东、四川比较,广西公立高职城乡子女辈出率城乡差距巨大,乡村辈出率连续三年均处于0.8左右,而广东、四川两地早在2007年已经达到1.4以上。在2007年广东城乡子女公办高职辈出率差距已经小于1倍,四川到2010年城乡子女高职高专辈出率差距仅为0.28倍。而广西2008-2010年连续三年内城乡子女公办高职辈出率差距均近两倍。由此可见,广西乡村子女在公立高职所占比例还很低,同期之下其他地区高职高专层次的高教乡村辈出率早已高出城镇辈出率,广西高等教育发展还很落后,教育资源仍然匮乏。

(三)广西公立高职女性城乡差距数倍于其他地区,且非独生子女女性比例高

鉴于西部地区存在重男轻女观念,因而研究广西公立高职院校入学机会差异有必要关注性别差异。

1.广西公立高职生源中女性所占比例较全国人口比例略高于男性

表4中分析结果显示,2009年和2010年的P值略高于0.05则显示出男女学生在生源构成中没有显著的差异。而2008年的P值0.00略小于0.05,即男女学生在生源构成中具有显著差异,但通过观察2008年的数据可知,样本学生女性比例远高于男性,而全国男女比例则是女性稍低于男性,由此大致可以推断出女性在公立高职生源中所占比例略高于男性。

2.广西公立高职生源中女性生源城乡差距是其他地区的数倍

如表5所示。广西公立高职生源中乡村女学生比重38.13%,属四类型中最大,而城镇和乡村男学生比重基本持平,仅23.74%和24.09%,城镇女学生14.04%。而谢作栩等在对陕、闽、湘、沪等10个省市区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出公办高职城乡女性生源的条件概率分别为:城镇54.1%,乡村45.9%,城乡差距为8.2%。同比广西调查样本的数据为城镇26.91%,乡村73.09%,城乡差距为46.18%。

3.广西公立高职中独生子女男性所占比例高,非独生子女女性所占比例高

由表6可以看出,独生子女男性在公立高职所占比例高,而非独生子女女性在公立高职所占比例高。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与广西家庭抚养的子女较多、经济负担能力有限相关,同时与少数民族政策及家庭所属社会阶层密不可分,城镇或者管理类职业家庭独生男性,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多来自家庭的重视,而农村家庭的非独生女性往往是依靠自己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而势必由此引起一些难以避免的性别差异。

三、结论与建议

(一)广西公立高职院校生源在阶层、城乡、性别差异上的结论

1.广西公办高职院校生源阶层差异显著,社会底端阶层所占比例高。从这一结论可知,高校扩招以来,广西公立高职大多招收的生源是社会弱势群体子女。这与其基础教育质量以及经济支付能力密不可分,导致公立高职生源阶层比例不均衡。

2.广西公办高职城乡生源差异远大于其他地区,乡村辈出率远低于城镇。其他地区公立高职生源乡村辈出率早已高出城镇,而广西乡村高等教育落后以及教育资源缺乏导致巨大的乡村人口公立高职辈出率极低,且城乡差距巨大。

3.广西公立高职女性城乡差距数倍于其他地区且非独生子女女性比例高。广西属于西部民族地区,教育观念、女性地位、经济收入均处于落后状态,因而在公立高职这一高教层次乡村女性所占比例最大,城乡差距高达46%以上。加之民族政策之下广西乡村子女数量多,非独生子女中女性多依靠自己争取获得进入公立高职院校这一层次的高校学习的机会,故所占比例高。

(二)缩小广西公立高职院校生源差异的建议

在大众化背景下,缩小公立高职生源差异,有利于促进广西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大力发展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公立高等职业教育

高职教育对于寒门子弟来说是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能否保障贫困青年平等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是衡量高等教育公平与否的重要标志。农民阶层在公办高职院校获得较多的入学机会与公立高职院校的地域性和职业性特征是密不可分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有助于学生学到实用的技术技能,增加广西高职的吸引力,促进广西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2.加大广西教育投入,尤其是丰富乡村基础教育资源并改善教学条件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西方教育;差异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自古以来就存在。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运动的兴起和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后.国人开始瞩目西方教育的另一种景观。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王国维等,对中西方文化、教育上的差异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严复首先从宏观方面分析了两种文化体系的根本区别,指出:“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其次在“为学”方面,严复也意识到,“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的确,国人勤学苦读、博闻强记,可谓满腹经纶,但探索新知的勇气和精神却不足。而自由的原则是西方教育中的一条重要准则,但在我国避讳很深,强调的是“顺从”。”将中西方教育内容方面各有倚重的情况看得非常真切。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对中西方教育差别的讨论更为深刻。著名美藉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指出,中国传统的教法是,一步步地教、一步步地学,这与中国的整个社会都强调“守规矩”有关。这种教学方法有好处也有坏处,最大的一点好处是,比较有耐心,比较了解要学好一样东西,需要努力,有个过程,不能一下子学到手。传统 教育方法训练出来的小孩,可以深入地学到许多东西,这对于他进大学、考试有许多帮助。但是,对做研究工作来说则有妨碍。由于过去的学习方法是由人家指出来的路你去走,做研究所需的方法则要自己去找。这里有个习惯问题,忽然一下于要自己去找路.就有点觉得茫然。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在对比东西方教育的不同后总结:西方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广阔的知识面、创造力、适应性、独立性和实践能力。这种教育模式突出地表现在以培养学生适应性为基础,训练动手(实践)能力为手段,增长创造能力为根本,发展个性为目的。东方的教育模式,则重视培养学生精深的知识、逻辑思维、理解能力、统一规范和集体主义精神。这种教育模式突出地表现在以理解知识是基础,崇尚读书(理论)为手段,发展逻辑思维为根本。追求统一规范为目的。

中国的教育方法,强调上行下效,要求教师以身示范,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学生则亦步亦趋,机械摹仿。不能有丝毫的违背。西方的教育概念中的教育方法没有什么限制,这也是西方课堂气氛活跃、师生相处比较随意的原因所在。教育教学方法差异产生的根源之一,就是东西方教育宗旨的不同取向。由于中国看重教育的“道德教化”功能,便要求中国的教师努力成为道德和行为的“表率”。于是。教师在课堂上、在学生跟前显得一脸严肃.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教师一本正经,学生自然也不敢造次。这样,中国的课堂内外有了许多的规矩,连学生的坐姿、举手的姿势都要“标准”。难怪国外一教育考察团参观了国内一所幼儿园,看到孩子们两手背后、一动不动地端坐着,误以为自己走到了“军营”而不是学校。另一方面,中西方为教育设定的宗旨要在学生身上体现,中国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培养(外铄)过程,西方的教育观念则是把学生内在的潜质发挥出来即可。为达此目的,中国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满堂灌.大搞“一言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教师考,学生背;这已成为为中国学校教育的一道主要风景线。与中国课堂气氛过于严肃相比,西方的课堂则显得融洽和宽松.外在的规范少了.教师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就是说,省去了形式上的繁文缛节,让学生的思维更专注于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凸现其创造性。

教育活动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两个基本的人的因素。由于中国的教育观念中对学生是一种不信任的态度,不相信学生具有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所谓“师高弟子强”、“教不严,师之惰”等,都反映了中国教育把整个教育活动的重心放在了教师方面。西方把教育定义为“引出”.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师只是一个“助产士”,教育的主体却在学生一边。也就是说,中国的教育常披理解为他动性社会行为,西方的教育则被理解为自动行为。受此影响,中国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和怀疑。相反。西方国家的学生喜欢提问,教师也鼓励学生要敢于向权威质疑。热衷于辩论,使自己混乱的知识体系在辩论中剔除糟粕和谬误,从而获得迅速的进步。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格致书院 《万国公报》 中西格致异同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b)-0208-02

晚清以降,随着西方近代科学的大规模传入中国。“中西格致异同”便成为晚清学术的重要论题。上海格致书院和《万国公报》作为晚清最具影响力的西学传播重阵,很自然便成为当时学界发起“中西格致异同”讨论的前沿阵地。晚清最早有关“中西格致异同”的讨论,发端于上海格致书院。1887年春和1889年春,许星台、李鸿章曾先后两次就“中西格致之学异同”论题,考校上海格致书院的学生,以期展开广泛讨论。其中属李鸿章发起的那次讨论影响最大,考生蒋同寅、王佐才、朱澄叙、钟天纬等人获得超等奖励,答卷予以刊出。受格致书院的影响,1889年传教士韦廉臣在《万国公报》上也以“中西格致异同”为题,向全国发起征文讨论,从1889―1893年间,共征得寓济逸人、吉绍衣、朱戴仁、胡汉林、钟清源等人的五篇讨论文章予以刊出。下面对格致书院和《万国公报》上对中西格致异同的讨论相关情况分别加以论述。

1889年,格致书院和《万国公报》先后虽然都组织了有关“中西格致异同”的同类讨论,但是两次讨论的侧重点及认识深度存在较大的差别。格致书院所组织的讨论者,大部分皆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学生,对西学比较熟悉,故其对西学的讨论比较系统,并不乏新见解。而《万国公报》上的讨论者们对西学的见解则参差不齐,并且有些讨论者未摆脱基督教神学的影响,将西方宗教和科学混为一谈。格致书院的讨论者,主要从格致学研究对象、西方格致学源流及方法等方面,展开对中西格致学异同的比较探讨。而《万国公报》上的讨论者,则泛泛而论,并无系统之比较,但对中西格致存在差异的原因有所探讨,为其讨论之特色。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首先格致书院的讨论者们对中西格致学研究的对象有其独到而明晰的区分,认为中国格致重“义理”,而西方格致重“物理”。如钟天纬指出“格致之学,中西不同。自形而上者言之,则中国先儒阐发无余蕴;自形而下者,则泰西新理方且日出不穷。盖中国重道轻艺,故其格致专以义理为重;西国重艺而轻道,故其格致专以义理为重;西国重艺而轻道,故其格致偏于物理为多。此中西之所分也。”中国“义理”格致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伦道德,而西方格致主要侧重于“物理”,故二者存在明@区别,在“物理”格致上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对于此点,王佐才作了进一步说明,他指出儒家所谓的格致“乃义理之格致,而非物理之格致也。中国重道轻艺,凡纲常法度、礼乐教化,无不阐发精微,不留余韵,虽圣人复起,亦不能有加。唯物理之精粗,诚有相形见绌”。

其次格致书院的讨论者们非但对西方近代分科化、体系化的科学门类十分熟悉,而且能够深入理论层面,去探究西方格致学理论体系的源流,并对西方新科学理论进行介绍和体认。王佐才、钟天纬两人对西方格致学的源流认识十分清晰,并对培根、达尔文、斯宾塞等人的最新科学理论予以介绍,这既反映出晚清士人在西学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进展,即此时士人对西方科学认识不再局限于器物层面而逐步深入至思想和制度层面;这也反映出格致书院在当时国内接触和传播西方新科学论理上站着在了时代的前列。

朱澄叙对西方近代培根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极为推崇,认为其“创为新论谓穷理必溯天地大原”,“必心力与机器互用,方可得其实据”,而“更试验其所行之事,而强识之,辨虚诬而归真实”。 朱澄叙对培根的演绎和归纳法也十分了解,指出其“爰是设立二法:曰心机料理(演绎法);曰天地阐义(归纳法)。一以辅助格致之学;一以研究万物之理。”此外,朱澄叙也清楚地认识到培根“归纳――演绎――经验主义”方法论原则,对于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有莫大的助益,他指出培根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屡试屡验,如风象、天气、养生术、星学、医学等皆是由此前说,阐其学始精”。

王佐才、钟天纬、朱澄叙三人通过梳理西方格致学发展的源流,来把握西方格致学发展特点及传统,并与中国格致学进行比较,认识到西方格致学自古以来就有其思想传统,且有其系统的方法和理论,至近代培根经验主义认识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等新理论层出不穷,使西方格致学发展迅速,由此也意识到西方格致学在思想传统和方法理论上大异于中国,并对西方格致学讲求实证的精神大为推崇,这无疑反映出晚清士人对西方科学有了新的认识,能够深入理论层面,触及西方近代科学的精神实质。

与格致书院讨论者对西方格致学认识的广度和深度相比,《万国公报》上的讨论者对“中西格致异同”的讨论则略显单薄,且夹杂基督教神学的因素在其中,但其对中西格致学存在差异的原因的探讨,还是颇有见地。与格致书院讨论者们一样,《万国公报》上的讨论者也一致认为中西格致存在较大差别,且在“物理”格致上,西方远胜于中国。基于此考虑,《万国公报》上的讨论者开始反思中西格致存在较大差别的原因。讨论者主要是从教育、国家对格致学重视程度差异等方面来探讨中西格致学存在差异的原因。

寓济逸人、吉绍衣、钟清源等人一致认为西方格致学发达的原因在于西方自古以来就有专门的教育,其学又受到国家的重视。并通过对比西方,钟清源等人又反思了中国教育弊端,并觉得中国自古以来就对格致学不重视,仅以“八股选人”,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格致学在中国的发展。讨论者们通过探究中西格致学存在的差异原因,觉察到中国教育体系存在较大缺陷,特别是“八股选人”制度,压制了中国格致学的发展,此番见解极具前瞻性,可视为反思科举制弊端的时代先声。

《万国公报》上的讨论者们虽然对于中西格致存在差异的原因反思比较深刻,但是由于此次讨论是由传教士所组织,因此有些讨论者在处理西方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关系时,受传教士的误导,将西方格致学和基督教神学混为一谈。如胡汉林认为“泰西格致学于耶稣”;钟清源则认为“西人论格致则本于《圣经》,《圣经》所载,纯是真理”,“且《圣经》所载,虽不用格致言,即深悉格致之理”。而格致书院的讨论者们,则对西学有独立的判断能力,摆脱了基督教神学影响,能清晰地区别科学和宗教,如钟天纬在梳理西方格致学源流,讲到达尔文进化论时,就指出“其说与耶稣之理相反,故西国儒士不服其言,初时辩驳,起今则佩服者多,而格致学从此大为改变”。朱澄叙则指出有些古希腊学者将格致学“杂以鬼神之道”,“鄙细皆不足道”。

虽然格致书院和《万国公报》上的讨论者们,对于中西格致学差别的具体认识不同,而且对西学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存在较大差别,但是二者都认识到西方格致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其学讲究“实证”和“实用”精神,故而一致对此精神推崇备至,这也反映出晚清学风的新变化。

格致书院和《万国公报》上举办的两次有关“中西格致异同”的讨论,反映出晚清民间知识分子对中西格致学的差异的认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西格致不同成为讨论者们的共识和立足点,大部分讨论者放弃“西学中源”的论调,转而对中西“格致”进行客观比较。(2)格致书院的讨论者们不但明确地认识到中西格致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义理格致”和“物理格致”的差别,而且通过梳理西方格致学源流,进而从理论层面对近代西方科学的精神实质和方法有所认识,并对西方新科学理论予以介绍和讨论,成为晚清讨论及传播西方新科学理论的前沿阵地;《万国公报》上的讨论们则基于中西“格致”存在诸多差异的认识,开始探讨差异存在的原因,进而对中国传统教育和科举制进行反省,认为“八股选人”限制了中国格致学的发展,此即为晚清反省中国科举制弊端的时代先声。(3)与传教士通过《万国公报》所组织的有关中西格致异同讨论相比,格致书院所组织的讨论对西方科学认识更为客观深刻,并摆脱西方神学的影响,反映出此时晚清士人对西学的认识逐渐摆脱传教士的影响,开始掌握了对西学学习的主动权,并获得一定的独立判断能力。(4)无论是《万国公报》上的讨论者还是格致书院的讨论者,通过比较中西格致学的差异,都认识到西方格致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其学讲究“实证”和“实用”精神,并对西方讲究“实证”的研究精神大为推崇,这反映出晚清学风的新变化。此次讨论反映出的晚清士人的西学观,可谓是由“西学中源”说连接到严复启蒙理论乃至新文化运动科学主义思潮兴起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梁元生.林乐知在华事业与《万国公报》[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109.

[2] 钟天纬.格致说[M].倚辑.皇朝经世文三编.11卷.清光绪24年宝文书局石印本.

[3] 王佐才.中西格致源流[M].倚辑.皇朝经世文三编.11卷.清光绪24年宝文书局石印本.

[4] 尚智丛.1886―1984年间近代科W在晚清知识分子中的影响――上海格致书院格致类课艺分析[J].清史研究,2001:72-82.

[5] 参阅 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59-68.

[6] 朱戴仁.问格致之学泰西与中国有无异同[M].万国公报,1890:11451.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4篇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摘 要】在全球化日趋凸显的当代社会中,由民族文化构成的世界文化中既包含着促进世界文化融合的普同性,同时又在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中出现冲突和碰撞。中国高校外语教学的实践效果一直有待于提升。过多地关注文化碰撞和文化冲突阻碍了学习者的文化融入以及语言学习兴趣的培养。淡化差异、重视互补;实施多元化的文化互补模式有助于提升外语教学的实践效果。

http://

关键词 中西文化互补;高校外语;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丛修凡(1971.05—),男,辽宁盖州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育学。

0 引言

文化作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综合概述,不仅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寄托和展示内心思维活动及实现模式的平台,同时由于文化所特有的多元性和导向性也决定了文化不仅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助推器,更是决定生活模式及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人类共同的实践活动体现了文化的普同和融合;各民族不同的生产活动、交往活动及各异的环境造就了文化的多元。有些学者强调文化一元论,也有些学者更注重文化的差异性,认为民族文化之间的不断冲突和碰撞将是本世纪文化发展的主流。面对着各异的文化发展理论,教育者无疑应该更加深入、客观地研究和剖析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观。这一方面是因为文化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教育者因其“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特征,更需要能够为教育对象提供科学的文化指导。

1 中西文化互补理论研究

中西方文化作为两种不同体制、不同形态和不同环境下的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必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是真实存在的,也是显而易见的。

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详尽地多方位对比,这不仅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探寻差异背后的互补可以实现文化的共同发展。

1.1 中西文化互补的前提

中西文化在长期交流的过程中,其差异性愈发明显。因此有些学者认为,这些差异的存在会使得文化冲突愈加强烈,而互补则无从谈起。其实不然,文化差异是互补的前提,正是存在差异,才能实现互补。“越是异性、异质的文化,互补性也就越强。任何一种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并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在相互交流中保护自己的特色,在竞争和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1]p102-103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才会使得各种文化各具特色,呈现出纷繁的魅力;才会使得各种文化在竞争中发展,在互补中壮大。因此可以说,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有益于文化自身发展,它构成了文化互补的前提。

1.2 中西文化互补的要求

1.2.1 正确的文化认知观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和根基,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文化的多元性也要求民族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吸纳和融合。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或是地区的民族文化越是单一,那么它的排它性就越发明显。这种过度地对于民族文化的封闭看似是出于对于自身文化的保护,但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阻碍了民族文化的生存和进步。对于一种文化的正确认知源于人们在思想和认识上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的形成、转变和发展不是内化的,它首先需要的是一种外在的接触、碰撞,然后才会通过筛选、摒弃,以至求同存异,在交往中实现吸纳与互补。这种文化认知观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具备继承性,它需要外在的合力。只有对于主流文化形成正确的认知观,民族文化才能健康发展。

1.2.2 教育是决定文化发展的内核

教育对于文化的决定性作用源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就教育目的而言,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包括:一是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吸收世界上所有的先进文化,以及新文化的创造;二是开启心智,培育精神,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使教育真正成为‘养成人格之事业’。”[2]可见,教育是以文化的发展为出发点并服务于文化,所谓开启心智、培育精神也可以理解为是依托教育的途径打造并形成健康的文化认知观。其次,就教育对象而言,实现大众教育不仅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文化进步程度的体现,更是促进文化发展的主要渠道。同时大众教育的普及性也使得它对于文化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可以说,教育是文化发展的内核。

2 中西文化互补有助于高校外语教学的发展

外语教学作为实现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工具是近年来高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点所在,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改革成效远没有达到一种理想的水平。束定芳指出,我国外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应试倾向明显、教学形式和方法缺乏创新、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中小学外语和大学外语严重脱节。[3]p3 这表明我国的外语教学并不是在单一层面上存在问题。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对英语缺乏兴趣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例如学习动机不明确、教师授课方法缺乏创新以及教材陈旧等。但笔者认为,文化教育的缺失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语言是抽象和枯燥的。这些符号系统对于母语的使用者来说无疑是信手拈来,但对于外语学习则不然。语言以一种抽象的模式出现,如果再抛开对于文化的掌握,以抽象的模式去吸纳,那么这一过程无疑是晦涩无味的,甚至是痛苦的。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形象生动的、具体的并且有血有肉的。长期以来,中国的外语教学重视语法讲解和对词汇的呆板记忆,忽略了语言承载着文化,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增加了外语学习的难度,同时也阻碍了学习者知识领域的延伸和扩展;忽略了对于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更加使学生在枯燥中对外语学习失去了兴趣,使学习变得被动无效。

3 外语教学中实现中西文化互补的途径

文化教育的缺失阻碍了高校外语教学的发展和进步。一方面,应试教育造成在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把关注点放在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分数,通过各种考试;同时学生对于外语学习也同样以目的性动机居多,这种教学模式和学习动机或许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对教与学来说无疑是不利的。另一方面,文化教育全面深入课堂得到了很多教育者和学生的认可,然而不可否认,文化是一个包含范围极广的领域,因此习得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它对成绩的提升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效果显著,因此面对着应试教育的现状,文化教育的深入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中西文化互补有助于推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实施。

3.1 淡化差异性,强调互补性

外语学习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它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存在于各个层面。教育者习惯于在二者之间找出不同,却通常忽略了内在的互补。差异学习虽然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中西文化的迥异风格,但同时却在无形中使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感到陌生,无法融入到语言生存的文化之中。这就好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看似没有共性、没有交集,只有差异,那么二者之间便也不会有希望彼此了解,相互融合的愿望。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淡化差异性,以互补的视角为学生搭建起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是非常有益的。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化比较》中提出:“不同文明的接触,以往常常成为人类进步的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中世纪的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习东罗马帝国。”[4]p146这种学习源于对差异文化的欣赏、接受、从而实现互补与发展,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淡化差异的文化理念不仅不是对民族文化的背弃,而是以一个更开阔、进步的视角去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3.2 实现文化互补的多样性

文化是多元的,不同形态、形式的文化共存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文化也是动态的,在碰撞、交融与互补中发展。纵观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不难发现教学内容与模式相对单一。虽然教师也在不断尝试用各种方式去活跃课堂,但却很难有所突破。其主要原因应归结于忽略了文化互补对于多样性的要求,没有搭建起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桥梁。实现外语教学中文化互补形式的多样性应关注学生兴趣点的多样性,同时培养学生多样性的文化认知意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往往会缺少理性的思维,因此教育者应帮助学生以更加多样、综合的视角去认知文化。目前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多以课堂为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兼顾文化教育,而文化互补作为一个综合性课题并不是有限的课堂教学内能够达到理想效果的,因此促进互补模式的多样性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4 结语

文化在“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这对一个社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没有深厚底蕴的社会可能会处于不停的、无方向的变动或混乱之中。”[5]p24目前,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一直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这不仅是因为外语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有着语言使用上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外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中西文化差异在教育形式上的一种外在体现,是两种文化相互融合并碰撞的一种表现形式。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互补是保持东西方文化活力的源泉。中国文化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同时也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在交流与互补中展示其东方民族文化所特有的魅力。外语教育者既是语言的传授者,更是中西方文化的传播者,因此在教学中更应遵循文化的发展规律,重视文化的互补性,从而提升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兴趣,提高外语教学的实践效果。

http://

参考文献

[1]何星亮.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和互补性[J].思想战线,2011(1):102-103.

[2]杨玉良.感受多元文化 培养国际人才——外研社《新标准大学英语》教学研讨系列报道(四)[Z].2010,4.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

[4][英]罗素.中国问题[M].秦悦,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146.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5篇

一、 将词汇教学与文化背景有机衔接

在语言体系中,词义是基本的、富有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可反映出时代与社会的变化。在英语词汇学习中,我们会发现因中西方在文化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而一些英语中并没有与汉语相对应的词汇,如有些汉语与英语词汇在概念意义上看似相同,但在表达过程中的褒贬含义、指称范围等均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若想准确运用词汇进行有效表达,则需认识词汇所蕴含的文化背景与文化意义,避免误用。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由词汇入手,巧妙渗透文化教育,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第一,不同文化形成不同的词汇内涵。如“old”与“老”,在中国,“老”一般是用作敬语,而在英语中,单词old却含有“无用”之意。再如英语词汇“crane”与汉语词汇“鹤”,由它的外延意义看,汉英表达有着相同的意义,都是指鸟类一族,脚细长、嘴长且直、颈长头小。然而在汉英文化中其内涵意义则有所不同,在汉语文化中,“鹤”被赋予“长寿”之意,可表示老年人有着好的气色等特点。而在西方文化中, “crane”则被赋予了“坏女人(bad woman)”、 “foolish man(蠢人)”之意。

第二,不同国家的英语,其相应的词汇有所变化。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各国人民逐步对英语进行改进、创新,因而既有美式英语、英式英语,也有澳大利亚英语与印度英语等。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渗透相关文化知识。如英国人表达给某人打电话时,常用“give sb. a ring”, 而美国人则常用“give sb. a call”表达。因为在美国英语中,词汇“ring”含有“戒指”之意,若用”give you a ring”就是给戒指,则表示要结婚。所以,在英语运用与表达过程中,如果学生不懂这些文化知识,则会出现语用错误。

二、 将口语教学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与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而地道的英语口语自身体现出了英美文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多多接触地道的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并学会运用这些英语口语,这样,学生可自然而然地受到英美文化熏陶,更好地接受英美文化。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将文化教育和口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尽量运用地道英语与学生展开互动,进行对话交流,如需要学生帮忙时,可说“Give me a hand!”; 如问学生是否明白老师所讲的,可用““Have you got it?”等。同时,教师还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更多的文化材料,如引导学生观看欧美电影,学习其中的一些地道的英语口语表达。如: He was taken for a ride. (他受骗了。) So what? (那又怎么样?) What are you up to? (你又搞什么鬼?)等等。

另外,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还可设计Everyday English栏目,让学生练习地道的口语。在这一栏目中,可与听力训练进行整合,要求学生把握听力材料中出现的一些地道的口语。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发掘教材,为学生提供一定的交际语境,引导学生展开模仿训练,使他们注意不同的语境,学会熟练而准确地运用英语语言。

三、 将研究性学习与文化教育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