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辅导书(精选5篇)

  • 高一辅导书(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辅导者首先要具备专业的书画技能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与教育范畴,群文工作不但关系到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同时还起到陶冶群众文化情操的作用。因此,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人员必须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能力以及良好的文化素养,这会对群文活动水平的高低产…

高一辅导书(精选5篇)

高一辅导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馆;群文书画;群众文化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水平也得到了发展与进步。在新形势下,书画学习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随着不断增多的书画爱好者的出现,加强书画辅导成为文化馆重要的责任。由于群众的知识结构、年龄以及阅历的不同,其对书画欣赏的结构也存在很大的差别。面对群众文化结构的不同,群文书画辅导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以引导群众文化的正确发展。文化馆要做好群文书画的辅导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辅导者首先要具备专业的书画技能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与教育范畴,群文工作不但关系到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同时还起到陶冶群众文化情操的作用。因此,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人员必须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能力以及良好的文化素养,这会对群文活动水平的高低产生直接影响。为了更好的促进群文事业的发展进步,文化馆在选择辅导人员的时候,必须要选择专业素养较高的人员,从而确保群文书画辅导的水平与质量。

二、辅导者要有相当的书画理论知识和辅导能力

辅导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自身专业技能的训练,更离不开理论知识的加强。书法方面,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和荚学特征。其中文化特征指书法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如何从一种日常的文字书写活动发展演变而为现在的不同风格流派;美学特征指从美的角度来阐述传法的抽象美、形式美、线条美、动态美等等。美术方面涉及的范围很广,而且有其严格的分类。根据其实用性可分成纯艺术和实用美术,其中纯艺术根据使用工具的不同可分成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实用美术可分成工艺美术和美术设计。群文方面的美术辅导目前大致仅限于纯艺术类,更狭义的则限于中国画,其重点在推广和普及。辅导者需要不断巩固、加强、深化书画理论知识,力争辅导形式和内容的高质量、高水平,把群文书画辅导上升到一定的学术层面。

三、对不同的对象应采取不同的辅导方法

在进行群文书画辅导的时候,需要根据对象的不同来采取相对应的辅导方法。在对辅导对象进行分类的时候,可以根据年龄段分为儿童、少年、青年、中年以及老年等类型,而从学习程度方面来划分,可以分为初学型、加强型、专业型。采用分类辅导方式,能够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同时也使得辅导具有针对性,避免了群文书画辅导的宽泛与粗钱,提高了辅导的实用性。因此,在辅导过程中,群文书画辅导人员可以根据被辅导着的实际情况来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并组织不同层次的书画学习班。除了内部辅导人员之外,文化馆还以聘请相关专业的书画专家来进行辅导,这样不但能够活跃辅导氛围,同时也提升了群文书画辅导的水平。

四、书画辅导者应具备较强的艺术创作能力

群众文化事业的兴盛,从文学艺术作品的推陈出新与文艺创作的繁荣方面能够体现出来。因此,群众文化工作人员除了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理论学习之外,还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间去,将民族、民俗以及民生的题材进行拓展,从而创作出具有现代以及地域风格的文化艺术作品。只有创作出被认可的文化艺术作品,才能在辅导群文书画的过程中起到先进带头的作用,有效的提高群文书画辅导水平。

五、辅导方向要有侧重面兼多样性

在群文书画辅导方面,大多数都是集中在纯艺术类,甚至是中国画的方面。作为我国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中国画与书法应当作为群文书画辅导的侧重点,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起到继承与发展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与人民群众的参与息息相关。因此,群文工作者要做好书画学习的宣传活动,积极组织与开展书画展览等活动,从而吸引更多的群众加入到书画学习的队伍中去,提高群众对书画的喜爱、关心以及认识,在发展书画艺术的同时,树立起对我国国粹继承与发扬的责任心。在群文书画辅导中,除了中国画还包括了水彩画、素描、装饰画等等。在确保辅导基本方向的同时,要将群文书画辅导的多样性体现出来,做到针对性与多样性、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

六、向群众宣传书画创作与欣赏的优点

书画作品的学习,满足了人们对传统的崇尚以及回归自然的愿望。同时,书画能够提升人们的气质与修养。在书画作品中,蕴含着一切美学艺术,需要群从美术、文学、音乐等多方面来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群众在书画练习过程中,不但能够获得创作的乐趣,同时能够保持身心处于宁静的状态,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除此之外,书画欣赏能够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在欣赏过程中不但能得到美的享受,还能够扩展自身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因此,群文书画辅导人员可以将书画的创作理念与欣赏方法传达给被辅导人员,从而吸引更多的人们加入群文书画的学习与创作中。

参考文献:

[1]苏雅拉其其格.浅谈新时期群众文化辅导的发展趋势[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10):262-262.

高一辅导书范文第2篇

(一)绩效层次与高职辅导员绩效层次

在绩效管理中根据绩效主体的不同,可以将绩效分为三个层次:组织绩效、部门绩效、员工绩效,如下图3所示。这三个层面的绩效是不可分离的,员工绩效是最基础的绩效,没有好的员工绩效就没有好的部门与组织绩效。通过浏览国内部分高职院(校)网站了解到: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辅导员编制在二级院(系),但业务指导由院(校)学生工作处负责。直属领导:院(系)副书记,不设副书记的由书记直接负责。从院(校)一级来看,辅导员不仅要按照学生处(招生、心理咨询、公寓管理)、团委、招生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的安排进行工作,还要按照党委组织部的要求发展学生党员;从院(系)一级来看,辅导员不仅要对其上级党总支副书记或总支书记负责,还要执行其他的任务。因此,按辅导员的工作组织关系,可将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绩效层次分为三个层次:院(校)绩效、二级院(系)绩效、辅导员个人绩效,如下图4所示。在高职辅导员绩效层次中,辅导员个人绩效是根基,也是实施辅导员绩效管理的聚焦点。高职辅导员绩效管理理应在辅导员个人层面进行探讨。

(二)高职辅导员绩效计划与绩效考核指标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基础,进行岗位分析,明确岗位职责,形成岗位说明书则是制定绩效计划的前提。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存在着重教学、轻学工的现象,往往忽视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仅仅把他们按照行政干部来对待。一些院(校)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使辅导员处在了一种被多重管理的状态下和学校管理结构的最底层,院(校)的各党政管理机关都可以向辅导员布置任务,二级院(系)从自身工作角度出发又使辅导员承担了众多的教学秩序管理和行政工作等事务。这种对辅导员角色定位的不确定,工作职责的不明确,导致辅导员缺乏规范明确的工作说明,制定的辅导员绩效管理计划不合理,因此很难为辅导员绩效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性的作用。关于绩效考核指标,多数高职院(校)仍是从德、能、勤、绩四个主要方面对专职辅导员进行考核和评价。这明显是沿用老一套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办法,退一步来说即使要采用这种老方法也还漏了 廉 这个方面。辅导员从事的工作多是引导性的工作,而引导性的工作本身量化就很困难,因此对辅导员考核的指标设计有难度,而且在设定具体量化指标时,也容易陷入过程量化的误区。

二、高职辅导员绩效管理体系流程图的设计

在理清高职导员绩效管理相关问题后,依据绩效管理流程,可设计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体系流程图。高职辅导员绩效管理体系流程图设计需注意三项原则:一是绩效管理体系各项内容的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的规定,要依法管理;二是绩效管理体系必须能够保留和传承本院(校)学生管理的特色,绝不能放弃严格管理的特色;三是绩效管理体系必须与本院(校)固有的管理机制相衔接。

三、高职辅导员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制定合理的绩效计划

制定合理的绩效计划是实现辅导员绩效管理的前提。辅导员绩效计划包括辅导员岗位分析和辅导员绩效目标。在进行岗位分析时,要结合辅导员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出针对辅导员特别岗位的职位说明书。在制定辅导员工作目标时,应符合SMART原则,即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达到的、Relevant相关的、Time-based以时间为基础。在辅导员绩效计划过程中,院(系)副书记应与辅导员共同制定工作计划,绩效目标的确定是依据目标管理的思想,自上而下确认目标的过程。为了使计划有效实施,辅导员应参与绩效计划制定的过程中,通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的双向沟通,使副书记和辅导员就这个绩效周期内的工作目标和计划达成共识,并培养辅导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经双方协商讨论的绩效合约表即工作计划。

(二)经常性的绩效管理辅导

经常性的绩效管理的辅导是实现辅导员绩效管理的有力保障。绩效辅导是副书记和辅导员进行沟通,帮助他们实现绩效目标,引导他们保持与整体战略一致的方向努力,同时还可以收集绩效信息,为下一步的绩效考核提高依据。绩效辅导可以通过会议等正式的形式进行辅导,也可以通过聊天等非正式的形式进行辅导。因此,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副书记应定期对辅导员进行绩效辅导,总结阶段性工作,指出和分析存在问题,及时修正其工作绩效表现。对辅导员的绩效辅导应列入副书记的日常工作内容,要设计辅导员绩效辅导谈话表,并形成一定的谈话记录。同时,需注重绩效辅导的效率和效果,绩效辅导不是简单的形式化表扬或批评,在总结优点的同时,应着重分析存在的问题,与辅导员共同商定解决问题、改善绩效的方式方法,并审定绩效计划是否需要实时修正。

(三)科学的绩效管理的考核

首先,要设立辅导员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简称 领导小组 )。 领导小组 成员由院(校)分管领导、学工处、组织部、人事处、团委、就业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辅导员的考核工作,包括考核目的的确立、考核指标的确定、考核结果的审定、考核争议的处理等。 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本院(校)辅导员考核的相关工作。各院(系)要成立辅导员考核小组(简称 考核小组 )。 考核小组 成员由院(系)分管领导、学工处、团委、就业中心相关人员组成。 考核小组 具体负责辅导员考核的相关工作。

(四)及时的绩效管理反馈

绩效考核结果数据如果仅停留在纸面上,就失去了绩效管理的意义,也难以达到提升组织整体和个体绩效的目标。及时的绩效管理反馈可以促进绩效管理不断更新。辅导员绩效反馈就是将辅导员绩效考核的结果通过绩效面谈等方式,传递给辅导员,对于绩效中的优异部分予以肯定,对于其中的缺憾和问题分析原因,拿出改进措施,并且改进或制订下一个周期的绩效计划。对辅导员绩效成绩反馈和面谈一般由直接上级 副书记来完成。对于比较特殊的,学工处长、就业中心主任等考核组织成员也要进行面谈。绩效反馈中应着重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要及时,如果绩效考核周期结束很久才面谈,甚至下个周期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此时的反馈效果就大大削弱:二是在面谈前双方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谈话的目的和内容,有针对性进行谈话,并且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三是面谈过程中要掌握好沟通技巧,反馈应是双向的,副书记等要学会倾听,谈话的氛围应是轻松的,绝不能把面谈搞成训话;四是要牢牢把握绩效管理的目的,要利用绩效反馈来指导辅导员进行下学期的绩效计划。

(五)合理的绩效结果应用

高一辅导书范文第3篇

从这则招聘教辅编辑的要求上我们就可以看到,能够策划出畅销教辅的编辑应该具备极高的职业敏感度,能够在熟悉教辅图书市场、进行深入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策划出好的选题,使得一本或者一套适合市场需求的教辅书出版,然后辅以相应的营销手段使得书畅销。那么,畅销的定义是什么?教辅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辅图书才算是畅销的呢?

查现代汉语词典获知:“畅销:(货物)销路广,卖得快。”这个词在近代就已出现,比如中国近代的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爱国民族工商业家郑观应在《盛世危言·税则》里就写道:“华商既贿托洋商,则货本较重,不增价则本亏,价增则华商之货日滞,洋商之货畅销矣。”

在当今的时代,用“畅销”这个词的地方和频率就更多了,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到、见到关于某某东西“畅销”的各种言论。说到书,关于畅销书的话题就更多了。而查“教辅”获得如下内容,“教辅”即“教学辅导”的简称,是教学辅导类图书资料的总称,也称精读(香港),同步辅导,参考书等,是一种辅佐教材的参考性书籍,往往由知识讲解和练习题组成。其使用者包括学生、教师及教研员等。在亚洲,如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日本、新加坡等地,初高中教辅具有广泛的市场。而随着iPad等电子阅读器的兴起,美国一些州已经开始通过政府补贴行为普及电子教辅。

而在中国,通俗点讲,各种各样的、各个年龄阶段的教辅书都会涉及到千家万户,只要有小孩上学的家庭,都会与教辅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可以说从幼儿园到大学,几乎在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都会有教辅书的身影伴随他们。于是乎,关于教辅书的各种褒贬话题不绝于耳。

笔者认为,出版社出版的高质量的教辅书对学生的学习无疑是有帮助的,它们可以辅助学生预习、复习,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各类考试。而只有好的教辅才可能对学生有益,也才可能畅销,那么畅销教辅有哪些特质呢?笔者在此就畅销教辅的话题展开谈谈。

一、畅销教辅的特质

笔者基于市场的调研以及北京开卷数据公司的一些数据得出如下的结论:

首先,畅销教辅一定是内容好、质量高、能释疑解难、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一句话,内容决定质量,所以,一本教辅书的内容决定了它是否被市场认可,是否畅销。然而,现在图书市场上的很多教辅书内容同质化严重、以次充好、粗制滥造等乱象给教辅市场抹上了一道灰暗的阴影,导致了很多正规出版社的好教辅书不能发挥它们辅导学生的良好作用,同时也可能导致很多教育腐败的产生。这样质量低劣的教辅是不会长久的,也不可能畅销的。因为作为读者,大家可以凭自己或者家长、老师的推荐和帮助选择高质量的教辅书,来抵制那些质量低劣的教辅书。

其次,畅销教辅书的装帧设计一定要吸引更多人关注。因为无论对销售商还是作为终端用户的读者,只有记住了产品,才有实现销售的可能性。否则,再好的产品也会淹没在图书的海洋中。因此,要实现一本或者一套教辅书在林林总总的诸多教辅图书中脱颖而出,成为畅销书,其装帧设计一定是过关的,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引起读者的注意,让他们在看到书的时刻就忍不住拿起来翻阅。

再次,畅销教辅书的营销也非常关键。在保证了书的高质量内容后,下一步就要考虑如何营销了。好的教辅书营销必须要抓住合作伙伴的心,满足不同客户需要。“倾听客户声音,满足客户需求”是畅销教辅书产生的根基。对于出版社而言,主要是通过新华书店主发和二渠道辅发把书从仓库转送到读者的手中。那么,对于不同的商,要针对他们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的渠道模式(如折扣体系,促销政策,奖励政策等),尽可能地配合经销商的营销。只有经销商感兴趣了,出版社的教辅书才能到达尽量多的终端客户手中。这也是畅销教辅的一个特质。

二、运用多种途径打造畅销教辅

1. 传递理念

纵观现今教辅图书市场可以看出,畅销教辅似乎都将一种理念传递给读者,如市场上的一套教辅书《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传递给读者的是“从高一起,与高考零距离;高三,走近高考模拟考场”。这样的信息极其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要求,贯穿了学生的整个高中学习阶段,并切中他们决胜高考的愿望。如此清晰的概念能一下子吸引住读者,所以该产品在短时间内就打开了局面,为今后的成功推广扎下了坚实的根基。

2. 打造品牌

说到教辅图书,我们马上就能想到目前市场上的“五三”“全解”“无敌”系列书等,这就是品牌。品牌代表着优质、放心,在同类商品中是消费者的首选,因此,这些产品的销量能始终处于教辅书的前列,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这告诉我们,要想让教辅书畅销,必须从前期策划开始就投入大量精力,将图书打造成精品,并通过强大的宣传推广,使读者认可并喜爱上它。品牌的形成是长期的,有了好口碑后还需要不断维护和完善,才能巩固其品牌的地位。品牌图书无不是经历了时间的历练,将产品越做越精,赢得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青睐。要想在严酷的教辅图书市场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没有品牌的支撑是不可能的。

3. 做出特色

在不少人看来,教辅图书就是学习辅导书、做题的书,很难有创新。其实,只要认真研究教育政策、考试趋势,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就可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比如在同步练习的基础上针对初、高中学生中、高考的需要,将随堂练习与中、高考真题及模拟题结合,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更是在潜移默化间提高了他们应对考试的能力。再如,在页面上辟出一小块地方,给学生介绍些课外知识、名人轶事、学习小窍门等,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能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中感受到一些学习的乐趣。

4. 提供增值服务,实现产品功能延伸

现代社会信息量颇大,只满足于纸质媒介是不够的。作为出版方,可以考虑在纸质图书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如网络题库、在线课堂、线上交流等既可以给读者更大的信息量、以弥补纸媒介容量的局限,更能加强读者与出版方的互动,将读者与出版社联系的更为紧密。此外,出版方还可以举办夏令营、比赛等活动扩大图书的影响力,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高一辅导书范文第4篇

公共图书馆作为地区的一个社会公益性机构,担负着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服务,教育社会大众的职能,而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工作的开展则是我国文化政策主要体现,大量图书馆实践经验表明,一个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好坏和本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能力有着直接的联系。由于受到业务范围、办馆层次、文化层次等多方面客观因素的限制,基层图书馆多数情况下规模较小,存在着先进技术缺乏,馆员服务意识薄弱等问题,和大型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内容、功能和质量等方面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要想保证基层图书馆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就需要做好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工作,结合时展特点,机遇针对性业务辅导。

一、移动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工作面临的新变化

1.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内容更加丰富

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工作涉及到十分丰富的范围,对专业素质要求十分高,与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基层图书馆在办馆、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公共图书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也就决定了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工作需要结合基层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业务辅导,满足移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要求,这就对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2.技术推广途径变的多样化

移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内部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和应用,信息沟通渠道和获取渠道变得更加多样性,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并且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移动图书馆、虚拟化图书馆等多种形式。但是对于一些小型化的图书馆来说,他们数字化建?O力度不足,信息化建设滞后,先进技术引入渠道比较单薄,因此,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工作就承担了选择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职责,借助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全面掌握基层图书馆的办馆规模,馆藏质量,制定合理的信息化技术辅导计划,通过多方面的技术推广,逐年完善基层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

3.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工作日渐深化

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工作主要可以分为业务研究和业务辅导两个方面,其中业务研究是对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工作的补充,主要做好调研工作,帮助公共图书馆制定科学的基层业务辅导计划。面对现阶段新媒体环境对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提出的全新要求,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部门就需要充分发挥好协调的枢纽作用,做好信息沟通和信息反馈工作,关注图书馆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要及时引入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做好全方位的调研工作,掌握基层图书馆的发展动态。

二、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模式的创新发展策略

1.要构建一体化的服务管理模式

公共图书馆要结合时展进程建设一体化的服务管理体系,整合各类资源将其放置于该服务管理体系中,要构建馆际信息资源一体化共享机制,保证公共图书馆的所有资源能够以全面开放的形式呈现给用户,提升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在移动新媒体环境下,要将一体化的管理理念融入到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工作中,充分利用好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实现对不同图书馆的分工指导和服务,形成以省级公共图书馆为中心,市县级图书馆为主干多层次信息资源服务网络,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多层次共享。

2.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公共图书馆要及时适应时展变化,制定比较科学的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中长期计划,为基层图书馆服务工作高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首先要掌握图书馆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动态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自身和同行之间所存在的差距,要明确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工作的发展趋势,对公共图书馆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科学评估,然后对包含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各种计划、影响因素在内的战略性条例进行综合分析,为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3.逐步建设完善的业务辅导网络

以省级公共图书馆为主导,结合各级图书馆的实际馆藏情况、读者需求和具体地理位置等内容,遵循共同获利的原则,逐步建设较完善信息资源共享业务辅导网络,这是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工作的发展趋势趋。建立完善的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网络体系可以将多个图书馆汇聚起来,遵循规范化操作模式,将整个网络体系分为专业辅导模块、分系统辅导模块和分层辅导三个模块,确保公共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高一辅导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辅导员 职业化建设 职业准入制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系列文件政策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凸显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取向。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稳定、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已经成为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党委的共识。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将社会、学校、学生和辅导员个人的需求统筹,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在规律,创新管理机制,推进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道路,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良性循环。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不仅有利于稳定辅导员工作队伍,大幅提升辅导员的社会地位,而且有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有利于适应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阶段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各类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150万人,比2005年增加805万人,增长35%;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比2005年提高5.5个百分点,比规划目标高出1.5个百分点。在接受高等教育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各类因素不断增多,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薄弱环节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同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也使学生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弹性学分制、选课制、选修制等,使高校固定的行政班级管理模式发生变化,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课程,并分阶段完成学业,使得教育对象更加复杂和不稳定。而上述问题的出现,要求各高校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推进辅导员理论与实践工作水平的提高,力求更好地应对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2、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其不仅要让广大青年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弘扬民族精神,让其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把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事实上,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成长于新时期的大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的单纯和社会环境的复杂,不少人存在着“知”与“行”的背离。因此,努力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且相对稳定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自身特点显著变化的必然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证。建设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高校辅导员队伍必须职业化,让辅导员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教育改革的倡导者、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行家,才能更好地教育、塑造、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3、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辅导员队伍自身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是学生思想行为形成的“引路人”,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奠基石”。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成长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指导大学生端正思想,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身能力,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引导学生全方位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增强竞争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充分准备,这就要求辅导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要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职业规划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并朝专业化方向发展。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即促进辅导员综合素质的快速提升,激励辅导员立足本职工作岗位,脚踏实地,无私奉献,让其真正地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准入制度

随着我国人才评价制度逐渐与国际接轨,我国职业准入制度已初步确立,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人们择业的“通行证”。到目前,我国人事部门已在23个行业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部门也明确规定了90个必须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工种。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不仅选拔和培养了一大批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人才,并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而且促进了有关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还推动了我国人才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

1、建立辅导员资格证书制度

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对从事高校辅导员职业人员在资格上的规定,是国家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人员提出的最基本标准和要求,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资格、实际工作能力或专业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在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是职业资格证书颁发的最高执行机构,主要负责建立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职业资格的考核评价及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伴随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将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有意向从事辅导员职业的人,必须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考试,取得高校辅导员任职资格证书,以此证明具备从事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实行高校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有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整体素质水平,规范高校辅导员队伍管理,吸收优秀人才加盟高校辅导员队伍,开辟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途径,同时也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必然要求。

2、制定辅导员职业标准

职业标准通常是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基准,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作出的明确规定。职业标准是保障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基础,在一定意义上成为高校辅导员准入的“门槛”,辅导员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技术含量,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伴随高校辅导员队伍实施职业化建设的推进,可制定一系列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行业规范,诸如《高校辅导员工作条例》、《高校辅导员职业从业标准》、《高校辅导员职业行为规范》、《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等规章制度,作为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职业标准的制定,将为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和能力认定提供相应的依据,为用人单位录用和使用高校辅导员划定基本的范围,为高校辅导员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指出前行的方向。同时,可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水平,进而促进全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科学性的认可,并最终对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起着重要作用。

3、创新辅导员队伍选配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就要按照要求“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从把握选聘标准、严格选聘程序、扩大选聘视野三个方面做好辅导员工作‘选拔关’,把辅导员面试综合表现和工作表现相结合,建立辅导员选拔反馈机制,做好辅导员工作‘选拔关’,这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前提”。高校辅导员制度从建立至今,辅导员工作的职责和要求不断拓展,辅导员岗位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岗位职责和功能能否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路径和格局。创新高校辅导员队伍选配模式,综合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岗匹配”原则和生涯规划管理理论,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战略引领。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深刻认识和仔细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从而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上来。

4、严格辅导员的入职程序

在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要认真予以贯彻实施,特别是严格辅导员准入制度,从而不断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结构。高校辅导员的准入有明确的入职原则,必须遵守严格入职的程序,包括资格考试、申请材料与准入面试。辅导员资格考试可以由劳动部和教育部共同组织发起,作为对考试的领导和认证机构,可面向全社会每年组织两次考试(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考试内容范围涵盖与高校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参考人员的学历资格为本科及本科以上,参考人员要完成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和职业道德等课程,其中至少两门课程要得80分以上,并且不能有一门成绩低于60分。同时参考人员也必须完成计算机技术和文书写作两门课,成绩不低于70分。达到这一标准,参考人员才能取得高校辅导员资格,才能提交申请材料。在申请材料获得通过之后,申请人还要参加入职面试。只有通过由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的面试,申请人才能成为高校辅导员。

(注:本文系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校级课题“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09JS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周艳:对构建职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思考[J].科教纵横,2009(8).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