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精选5篇)

  •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城镇化模式是城镇化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格局和形态,是城镇化实践的产物。城镇化的推进,是不可重复的过程,正确的选择城镇化模式,制定相适应的发展计划和战略,对城镇化进程至关重要。 一、国内外城镇化模式理论研究 城镇化模式的形成受传统文化…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精选5篇)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镇化;规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070-03

城镇化模式是城镇化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格局和形态,是城镇化实践的产物。城镇化的推进,是不可重复的过程,正确的选择城镇化模式,制定相适应的发展计划和战略,对城镇化进程至关重要。

一、国内外城镇化模式理论研究

城镇化模式的形成受传统文化、经济发展战略及经济体制影响,因此不同国家、地区在经济水平、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下,对城镇化模式存在不同的划分标准。

国外的研究按照城市规模和发展特征分为四种方向。第一,大城市模式的探讨。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霍伊特的“扇形理论”、哈里斯的“多核心理论”等都是针对大城市进行的规模和区位结构研究。第二,最优城市规模。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由于城市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威尔斯认为应该回到原始的村落小镇生活。而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提出的“理想城市”和泰特斯・索尔特的“模范村庄”试图借助农村的优点来治理城市问题。埃比兹.霍德华提倡3万人的“花园城市”;舒马赫认为50万人口为最优规模。第三,根据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划分不同的模式。2001年,日本学者今野修平根据日本的实践提出城市发展的三种模式:城市化、特大城市化和特大城市群化。第四,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西方乡村城市化的代表有美国学者M.Pacioner和法国学者麦尔兰,他们都认为乡村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

费孝通先生一系列关于小城镇的研究在全国掀起了小城镇模式研究的热潮。随着小城镇研究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大城市论。1986年,胡兆量在《大城市的超前发展及对策》一文中推测出大城市的辐射力对一个地区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杨波等(2006)指出,我国总体仍处于城市化前期阶段,应该选择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道路。在大小城市模式争论不休的同时,一些学者比较了大小城市的优缺点,提出了中等城市论。1988年刘纯彬发表的《中国城市化要以建设中等城市为重点》是中等城市论的代表性文章。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跳出了模式的比较和争论,提出了一个城市化发展的都市圈模式,对今后的城市化道路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起步晚,政府在其过程中主导作用明显。

(一)城镇化的特殊性

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我国的城镇化不仅需要大量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也需要大规模的产业调整以吸纳农村人口。我国城乡差异大,大城市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等与落后的农村反差巨大。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严格控制城镇化发展;改革开放后,城镇化发展速度也一直滞后于工业发展。矛盾长期积累,城镇化任务沉重。

(二)城镇化的动力

1990年以来,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开发区的大规模建设、新城的设置、大规模城市改造都由政府直接管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把城镇化纳入国家战略,其政府主导的特征更为突出。在城镇体系的设置上,国家大规模增设市。大中小城市体系的设置具有很强的政治特征,经济中心往往和政治中心一致。

(三)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1.滞后型城镇化模式

1950―1957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后,城市工业得到长足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大批的就业岗位,大大推进了城镇化进程。1958―1963年,先是受等政策的影响,城市人口机械性增长,随后由于政策失误和自然灾害,城镇化水平再一次下降。1966―1978年,由于重工轻农的政策,农业生产受挫,于是国家制定一系列“反城市化”措施,使城镇化水平再次下降。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人为地把农民限制在农村,造成严重的滞后城市化。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影响城市功能的发挥。

2.改革开放后的城镇化模式竞相绽放

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促进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在我国的东南沿海,许多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有的经济特区,其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城乡一体化模式初步形成后,由于不同的条件,城镇化呈现不同的特点,如以乡镇企业为特色的“苏南模式”,以家庭工业、个体、民营经济和专业市场为特色的“温州模式”,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珠江三角洲模式”以及政府主导的“香港模式”。

三、我国传统城镇化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低

在城镇化推进中,部分人口进入城镇但是其身份并没有融入城镇,带来城镇内部市民与非市民的新二元结构。大量农村产业工人虽然居住在城市并被计算为城市人口,但其并不能同等享受到城市的各类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其收入水平、消费模式无法等同于一般城市人员。

(二)城镇化质量低

中国的土地城镇化速度要远远超过人口城镇化速度。城镇化的目的是为了以城市辐射能力拉动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发挥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但是强化行政建制,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背道而驰。一些地方政府重城市规模扩张,忽视城市内涵提升和功能完善,以大量投资、城市扩容为主要内容,摊大饼式的粗放式城镇化,严重的浪费土地资源、浪费公共基础设施投入,造成城镇化的低效率、城镇土地利用低效率。人为的拉大城镇规模,有城无业,使得城镇没有能力吸纳新近人口,城市运营效率低下。

(三)城市承载能力差

城市发展往往重视实体经济、经济增长极的功能,城市的建设和设施的投入多以经济发展为重心,GDP增长快,而住房、交通、绿地、各项服务设施不足。使农民工成为市民,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的劳动就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等各方面权利和待遇的基础薄弱。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住房拥挤、交通堵塞、环境脏乱差、疾病流行、失业严重、社会治安恶化等等,使城市的承载力大大下降。

四、我国城镇化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

笔者从城镇规模的界定、管理模式的改革、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我国城镇化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以产业和就业规模决定城镇规模

城镇规模应该因地制宜,以产业规模和就业规模来决定未来城镇人口规模。产业规模决定就业规模,就业规模决定城镇人口规模。

1.产业规模决定就业规模

城镇的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决定城镇对农村劳动力吸纳能力。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是相辅相成的。城镇人口规模要依据现有的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原有的工业,增加产业的链条,把具有竞争力的附加产品链条做好,向产业集聚方向发展。以增量创新带动存量改革。第一产业规模决定农村就业规模、第二和第三产业规模决定城市就业规模。城市基础产业、配套产业、服务产业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2.就业规模决定城镇规模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在继续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同时,重视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和正规性,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只有稳定的就业,农民的收入才能够稳定,才能改变目前农民就业地多变、过度依赖农村家园等问题。稳定的就业也有利于农民工的技能和素质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农民工进城有了稳定的就业,“拖家带口”的比例也会上升。一旦就业人口的数量决定了,就考虑非就业人口,即被哺育人口和纯消费人口。就业和非就业人口的存在,必然要求有相应的服务型产业存在,需要增加这些产业的就业人口。产业的发展带动城市的发展,形成一种“乘数效应”,这是一个动态的进程。

(二)管理方式上的创新

1.基础设施建设机制的改革

城市基础设施种类多、系统性较强,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需要协调。各子系统进行专业管理,但也需要协调综合管理。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合理布局,由此造成了许多城市的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制约了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的发挥。合理有效率的利用地上空间资源和地下空间资源,有必要对建设机制进行改革,使各基础设施主管部门联合办公、联合作业,整个基础设施建设从设计到建设能够联合进行,整合资源,避免浪费,有效制止“拆了建、建了拆”这种重复建设。政府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不管是地面建筑还是地下设施,用打造“百年工程”的思路去设计、布局、建设。避免重建设、轻管理,重地面、轻地下,重规模、轻品质,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

2.重视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还包括社会性基础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包括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社会福利等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与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城市就业机会多,有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这也是农村人口向往城市的重要因素。城镇化不能忽视教育资源的整合,要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城乡居民享有合理的医疗服务。这些公共服务领域的正外部性强,应大力发展,最终实现“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的愿望。

(三)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

1.发展生活业

构建便捷的生活服务体系,营造诚信和谐的生活消费环境。生活业直接面向人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其产品、服务用于解决购买者生活中的各种需求。生活业包括商贸物流、旅游休闲、餐饮住宿、健身娱乐、社区服务、文教卫生。当前,网上购物等新生业态逐步改变传统生活消费方式,极大丰富着生活业发展内涵,为提升生活业发展注入动力。

2.发展生产业

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生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活动中为满足中间需求而向其他生产性企业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生产的一类国民经济产业。生产有中间投入性、知识密集性、产业关联性的特点。生产业的充分发展是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关键、也是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业的带动作用开始。

(四)城镇文化建设的创新

城镇化不仅是城乡布局的调整和农村居民身份的转变,而且是包括空间布局、经济结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及人的素质、思想观念发生根本变化的系统工程。伴随城镇的物质生活建设,城镇居民的精神生活也应得到关注。真正的城镇化是农村人口生活的市民化,所以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体育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大众的文体活动,使人民的精神风貌与日新月异的物质生活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曹钢.中国城镇化模式举证及其本质差异[J].改革,2010,(4).

[2] 仇保兴.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之辩――“C 模式”:超越“A 模式”的诱惑和“B 模 式”的 泥淖[J].城市规划,2008,(11).

[3] 盛广耀.城市化模式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1,(7).

[4] 王丽英,俞伯阳,梅昊辰,李佩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J].决策参考,2010,(5).

[5] 曹敏晖.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工程师,2010,(3).

[6] 夏杰长.中国服务业三十年:发展历程、经验总结与改革措施[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6).

[7] 王雪瑞.我国生产业成长与发展现状研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3,(5).

[8] 魏珊珊.城市化不同模式的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9] 崔功豪.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再思考[C]//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文论集,2009.

[10] 简新华.新型城镇化与旧型城市化之比较[C]//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4届年会论文集,2014.

[11] 冯娟,曾菊新.试论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3).

[12] 姚士谋,王成新,解晓南.21世纪中国城市化模式探讨[J].科技导报,2004,(7).

[13] 周英.城市化模式研究――以河南为例的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2006.

[14] 马晓河,胡拥军.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J].改革,2010,(10).

[15]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7).

[16] 孙祥云,王小龙.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若干模式[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2).

[17] 姜爱林.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J].城市规划汇刊,2002,(3).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mode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MA Xing

(He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 and Law,Zhengzhou 450002)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步增长(图1),与此同时,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也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图2),尤其是2014年和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增长速度均远大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在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尤其是使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城镇化建设,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关注点。同时,城镇化建设如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数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也成为广大城镇化建设的领导者、参与者考虑的重要问题。

 

笔者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并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多年的教学与管理经验,研究城镇化建设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的传导机制,以“人才市场供需平衡”作为基本假设,通过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经济结构升级-人才需求结构升级-高校人才培养策略创新”的推拉链条动态发展,提出人才培养的动态体系,从而实现城镇化发展与高校教育发展的“互促”模式,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1 研究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从现有的国外文献资料来看,Brownell(1962),Marsden(1983)两位学者主要从理论上研究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与教育的互动关系,并没有建立两者的理论模型。而国外近期的一些研究也主要从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大学入学率、就业率等方面进行研究。如Monika;Mayanka Singh;Priyanka Singh(2015)在《印度的城镇化与城市问题》中主要研究城镇化带来的一些列问题及对策,并没有提及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城镇化建设拉动就业需求,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用本科人才培养与城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方面亦少有提及。

 

1.2 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对国内现有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刘标胜,戈雪梅(2012)在其文章《高等职业教育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战略作用研究》中指出,技术人才不能满足现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需要,同时指出城镇化建设进程与高等教育呈现正相关关系。阚大学,吕莲菊(2014)在其文章《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中重点论述了城镇化水平与职业教育、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度、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关系,并构建了计量模型。研究指出,无论中国的东中西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同时指出我国中部、东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度、城乡收入差距均正相关。马南湘(2014)在其文章《广西城镇化建设与建设类技能型人才需求分析》中指出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建筑类高技能型人才的数量与质量需求出现激增,并根据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探索出企业对毕业生技能的关注点,进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上五位学者主要研究了区域城镇化建设进程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提出了某些专业如何培养与之适应的高技能型人才。但问题的研究倾向于区域化,专业性,缺乏对城镇化建设进程到人才培养的传导机制的系统性的研究。

 

2 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的传导机制

 

城镇化建设进程伴随着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更替,同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往城镇的大规模迁移。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伴随着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

 

研究城镇化建设与人才需求的匹配问题,首先要明确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而此类研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城镇化建设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与农业经济市场化的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协调发展研究。

 

首先,城镇化建设进程与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互促”关系。可以进一步表述为,地区的经济发展越迅速,带动城镇化建设进程也越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同时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其次,城镇化建设加速会导致第三产业GDP所占总GDP比重的增长,同时也会引起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再次,城镇化建设发展进程与农业经济市场化程度同样表现出“互促”关系,因此,加快农产品网上交易,加快农产品城乡开放程度,对于城镇化建设进程有较大的作用。最后,“互联网+农业”使第一产业往第三产业更替的速度加快,引起产业升级也导致了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进而引起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绝对值加大,城乡贫富差距加大。

 

城镇化建设进程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农业经济市场化加速、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等诸类问题,更新了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数量与结构,因此,对于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的相关研究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难以与城镇化建设对人才需求相匹配,因此,制定适应城镇化建设的人才培养策略既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

 

3 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3.1 前后一体化的培养思维 所谓前后一体化,即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前期,包括小学、中学教育亦应培养学生的城镇化思维,树立学生城镇化建设的政治意识与参与意识。应利用第二课堂或是政治思想课的模块化设计,使学生熟知城镇化的政策、意义、目的、含义及对所有人的影响。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应重点传授城镇化建设所引起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等理论与实践知识,并在人才培养的匹配度上进行控制。学生毕业以后,应对培养的结果进行检验,主要研究其技术能力是否能够与新岗位群匹配,其价格(工资)是否能够促进城镇居民收入提高,其岗位能力是否具备更替的高敏感性,其发展是否满足可持续的要求。总之,思维的长期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稳定性。

 

3.2 能力与岗位对口,增加人才供给量 人才的供给量除了数量满足的同时,最主要的是要求专业对口、能力对口,而现阶段的劳动力市场则是岗位需求与毕业生专业、能力供给存在严重错位,即企业找不到所需的高级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学生具备企业所需岗位的对等能力的职责,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制定能够适应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新型人才,是使高等院校高效服务于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途径之一。在此,笔者依照所从事的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经验,展开人才培养的途径、模式介绍。经过试验验证,这些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岗位与专业的对口,岗位与能力的对应。

 

3.2.1 “一专多方向”与“分流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笔者所提的“一专多方向”是指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对一个专业的学生进行多个方向的培养,“分流培养”则是依据学生的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将一专业数量较多的学生分方向组建专业方向小分队。

 

根据市场的调研结果,“一专多方向”的学生除了具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的能力之外,一个专业会衍生出多个方向,而本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各个方向所有的技能。笔者以2007-2015年所在的日照地区wgy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为例,自2005-2014年,本专业学生招生数量逐年增长,且增长速度非常迅速(表1)。

 

本专业招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市场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量却远远不及供给量。在此情况下,笔者及其团队的全体人员积极探索能够使学生增加对口就业机会的途径。通过对一家生产性大型韩国企业、一家生产性大型台湾企业、三家物流企业、三家五星级酒店发放问卷;通过观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岗位;通过对实习的学生、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得出了适合现阶段工商企业管理高职学生的四个方向:①“城镇化-社区化”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量行政管理岗位;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新成立的连锁门店的店长;③传统小微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④“互联网+”迅猛发展急需的物流管理人员。并且与企业共建四个方向所具备的基本技能,进而物化于课堂教学。

 

而实行“分流培养”的学生,则不需要学习四个方向所有的课程,只需选择1-2个方向(群)进行学习,最终目标是将大量的同专业毕业生分散到各个不同方向,减轻集中的就业压力。

 

实施“一专多方向”与“分流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同时具备行政管理、连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综合知识,或者根据自身的优势重点选择核心优势的方向群,具备方向群的综合知识,无论哪一种,学校均为其发放所修方向的结业证书,并对其职业能力进行严格审核,提高了学生在新形势下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

 

3.2.2 “专业嫁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所谓专业嫁接,就是一个专业的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依据其个性化发展、特色就业的需要,给与不同专业的相关知识的接续。对于这个问题的界定,并不是学生要具备多个专业的所有知识,而是在原有专业基础不变的条件下,给与市场所需不同专业能力的嫁接。笔者及团队仍旧观察wgy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

 

①每届学生从中选取30人组建了历届“质量管理班”,这个班的学生除了具备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之外,需要学习内审员、外审员职业资格的相关能力。学生的培养实行1+1+0.5+0.5的方式,在校学习一年工商企业管理的知识;后进行一年的审核员业务知识学习,其中半年培训内审员、外审员理论,并获取内审员证书,另外半年到企业进行审核员工作实践(与企业合作,企业提供审核员现场);最后一年则是在校考取外审员、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与生产实习的阶段。

 

②每届学生从中选取15人组建了历届“韩国留学生班”,主要的培养方式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外语(韩语或英语)”,而学生的就业方向是韩国及当地的韩资企业(日照韩资企业数量较多)。

 

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开展已历时5年,还会持续不断进行的以上各种教学模式,能够适应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产生的诸多岗位的综合需求,并且在已毕业的几届学生中收效显著。而这种良性发展促使wgy学院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获得了较好的社会认可度,生源日益增多。而采用这种方式在同一院校会计专业进行辐射,收效同样显著。

 

3.3 互联网思维的多维运用 综上所述,不管是人才培养的对象还是参与者,具有城镇化建设的思维是至关重要的。但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城镇化+互联网+”等的思维构建也十分必要。伴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量、交易额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少。不仅仅从高等教育阶段,甚至是中学阶段,就应该给学生传授互联网的思维。

 

4 结论

 

城镇化建设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个主题,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点。笔者站在自身所处的行业,通过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与实验,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与结构升级-岗位结构变化-岗位能力变化-人才需求能力结构变化-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模式创新”的逻辑关系进行论述,初步解决了城镇化与人才需求问题的矛盾。由于笔者所在专业的问题,以及调研时间的紧迫性,没有推广到所有高职文科专业。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深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以期更好地解决城镇化建设与中小企业发展协调问题研究,更加丰富城镇化理论。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化新常态;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9日

一、城镇化新常态作为城镇化理论的新命题赋予城镇化新的内涵

城镇化新常态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宗旨,适度、稳定、均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状态。它是社会经济常态化的伴生物,是城镇化发展的最新阶段。城镇化新常态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命题,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首先,城镇化新常态是指以人为本城镇化的发展状态,它是从物本城镇化向人本城镇化转变的阶段和过程,也是使城镇人口获得生存、发展和享受的权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城镇化状态;其次,城镇化新常态是指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状态。它符合以人为本理念,保持历史耐心,设置合理增长区间,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适度增长的城镇化发展状态;再次,城镇化新常态是指质量更高的城镇化状态。质量是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城镇化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城镇化的资源要素实现合理配置并得到充分高效利用的城镇化发展状态;第四,城镇化新常态是指适度增长的城镇化状态。城镇化质量高低和速度快慢的重要指标是城镇化率。保持适度增长城镇化最主要的是确定合理的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提升过快或过慢都是对城镇化规律的违背,都不利于城镇化新常态的健康发展。因此,城镇化新常态是适度城镇化率的发展状态;第五,城镇化新常态是指城镇化稳定发展的状态,即是指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的时期,包括农村人口稳步有序向城镇转移,城乡人口处于相对稳定合理流动区间的城镇化发展状态。

二、城镇化新常态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新要求赋予城镇化新的目标

城镇化新常态是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是对城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赋予城镇化新的目标。第一,大幅提高城镇化率。到2020年,解决1亿农业人口落户城镇,对近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进行改造,使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中就业和生活。每年城镇化率提高0.9%,转移1千多万农村人口,使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60%。到2050年,我国将建成为现代城镇化国家,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镇化新常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强大动力。通过发展城镇科技、教育、卫生、信息和服务事业,促进城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城镇化新常态最终目标是推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全体国民共同富裕和和谐发展。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城镇化新常态作为城镇化新阶段赋予城镇化发展新的征程

城镇化新常态是城镇化发展必经的重要阶段,也是城镇化发展最终完成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经历建国初期的停滞不前阶段和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国城镇化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城镇化新常态阶段。从目前对城镇化新常态问题研究的初步结果来看,由于城镇化新常态是前无古人的崭新阶段,它面临着许多新未知、新矛盾、新问题和新风险,要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需要较长时间,即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在城镇化新常态时期,根据不同时期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不同,要使我们国家真正成为全球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按照目前理论界所提及的城镇化数量和质量标准来衡量,那么,城镇化新常态可以说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最新和最高阶段,从城镇化发展历史层面来看,城镇化新常态是我国城镇化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开辟了城镇化发展新的征程。

四、城镇化新常态作为城镇化新历程赋予城镇化新的使命

我国城镇化的历史使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发达国家所没有遇到的。由于我国历史上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大规模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型城镇化并没有形成,城镇化发展十分缓慢。城镇化所要完成的小生产向大生产的转变、生产集约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管理社会化、环境生态化等历史使命都没有能够完成,有的甚至就没有能够进行。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里,由于种种原因,城镇化发展缓慢,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城镇化的上述历史使命也没有能够完成。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推进迅速。但是,由于城镇化质量不高,空心化、畸形化问题突出,城镇化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在这一时期也没有很好地完成。另外,长期以来,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文化发展滞后,导致相当一部分农民价值观念缺失。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盲区,以至于社会恶旧习俗出现蔓延势头。城镇社会管理绩效不高,致使基层社会不良事件频发,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最终解决城镇化面临的城乡发展一体化,要素流通市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居民发展全面化等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城镇化建设所必须担负的历史重任。由此可见,城镇化新常态不仅会带来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的深刻变化,而且还会带来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重大变革,从而成为推动我国走向新经济社会变革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强大力量。

五、城镇化新常态作为城镇化新形式赋予城镇化新的特色

城镇化新常态与传统城镇化相比具有以下新的特色:一是城镇化新常态是人本型的城镇化。它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注重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优化人居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创新生活方式等。让进城农民工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二是城镇化新常态是改革型的城镇化。它将在就业为先、市民化为本的主导思想下,推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保制度、管理制度、法律制度等改革,促进城乡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加快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三是城镇化新常态是集约型的城镇化。粗放型城镇化造成资源环境越来越大的压力,也直接影响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积极推进土地、能源、水资源等集约化利用,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着力拉动城镇消费增长,推进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城镇化新常态是质量型的城镇化。它突出城镇内在发展质量,注意将不同地域资源禀赋、民族特色、人文传统、民俗风貌、建筑风格等融入城镇化建设,促进城镇化新常态向质量型和民俗型转变,彰显城镇人文历史积淀、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形成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格局;五是城镇化新常态是市场型的城镇化。它将通过改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实现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六是城镇化新常态是生态型的城镇化。它将城市建设融入生态系统,通过推行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构建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城镇,营造产业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宜居环境。

六、城镇化新常态作为城镇化新挑战赋予城镇化新的机遇

城镇化新常态是一个崭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在其发展历程中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产业输出导致城镇化发展动力弱化;人口老龄化造成非劳动力人口负担沉重;公共服务发展滞后致使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延缓;金融体制改革缺位使得城镇化新常态投融资压力增大;人口素质偏低使其与城镇化新常态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对于城镇化新常态来讲,面临的新挑战也是发展的新机遇。城镇化新常态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以下新机遇:一是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进程将创造巨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加速消费升级。城市群和虚拟城市作为城镇化新常态的主体形态,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和最具潜力的增长极,并将成为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二是产业高端化。产业结构水平从低端、中端逐步走向中高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方式根本转变,为城镇化新常态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三是发展低碳化。资源环境瓶颈压力加剧,新兴产业勃发,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都将创造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机遇,促进节能降耗减排;四是社会信息化。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和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突破经济发展瓶颈,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和产品竞争力的关键;五是经济服务化。消费升级将创造公共、消费、生产等将成为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六是经营国际化。城镇化新常态是城镇经营和发展国际化的状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城镇化新常态建设的必由之路。利用外资搞建设,搞好建设出国门是城镇化新常态发展的必然选择,城镇化新常态将成为国际化新常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结语

城镇化新常态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最新阶段,植根于我国社会、经济、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之中。它是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是对我国城镇化理论的最好概括和发展,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最具活力的新引擎,必将在我国社会经济中显示强大生命力。城镇化新常态作为新生事物必然面临许多未知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探索城镇化新常态科学内涵、基本理论和发展规律是理论和实际工作者面临的历史任务与历史使命。我们怀着激切的心情期待越来越多的研究城镇化新常态的论文、论著面世,并不断把城镇化新常态理论研究引向深入,以彰显城镇化新常态理论的张力和魅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国城镇化道路[M].内蒙古出版社,2010.4.

[2]王建.城镇化与中国经济新未来[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6.

[3]韩永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J].新湘评论,2014.1.27.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县级政府;新型城镇化;职能定位

一、科学规划城镇化建设,当好县域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者

一项事业的顺利推进,规划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能够制定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规划一直是我国党和政府推进各项事业的重要经验和有力手段。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也必须建立在规划的基础上。在这个过程中,县级政府由于基层政府的角色,必然要成为县域城镇化的规划者。在县域城镇化中,县级政府要树立城乡统筹的理念,注重城镇化建设的科学规划,用科学合理的规划调控县域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促进县域城镇化结构优化与合理布局,从而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统筹发展。首先,县级政府要树立区域整体协调、分类调控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规划理念,加强对县域城镇化规划的指导、论证,依据国家总体规划和地方城镇化目标合理测算和确定县域城镇化发展目标、县域城镇化规模及功能分区,引导各乡镇科学安排县城建设、产业聚集、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其次,县级政府要按照有序推进、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地推进县域城镇化,在城镇化建设中兼顾城乡各方面的利益,着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在规划中重点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整体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避免“摊大饼”式的扩张和各级城镇间的无序竞争。再次,县级政府要逐步建立统一协调的规划体系,政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实现县域城镇化规划在技术层面、政策层面、资源层面的有机整合。

二、合理整合各类经济资源,当好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者

县域经济是一个复合概念、包括多层含义,是指“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涵盖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既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也有个体私有和混合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是城镇化的重要基础,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县级政府必须要担负起领导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首先,在城镇化进程中,县级政府要积极推动县域工业化进程。实践证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相伴而生的,工业化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城镇化进程中,县级政府要根据县域经济结构和工业基础,制定合理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形成有县域特色的工业模式,促进人口、资本、消费、市场、信息等方面的集聚,为县域工业化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其次,县级政府要推动县域内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在转移农村人口的同时,推动资本、技术、信息等各项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形成县域经济增长极。再次,要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乡镇企业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人口转移的重要力量。最后,县级政府要在政策和制度方面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畅通城乡之间的人流、物流、技术流、资源流、信息流。形成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全面建设服务型县级政府,当好县域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县域是城乡的结合体,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共服务是县级政府的基本职能,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最重要的一项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也一直是我国政府改革的基本目标。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城乡格局的改变、利益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民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会有进一步的增长,对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会相应的提出许多新要求。首先,县级政府要加强自身建设,要把城镇化进程看做是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契机,树立服务市场、服务企业、服务公众、服务社会组织的理念。其次,要统筹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县级财政体制的改革力度,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重点满足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的公共性,根据城乡人口比例的变化搞好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再次,要整合县级政府各部门的职能,明确各类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并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最后,要将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相结合,充分结合自身的地理环境、生态特点、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努力建设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特色突出的宜居城镇,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重要的公共服务。

四、深化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当好县域管理体制的改造者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始终贯穿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行政区划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撤县建市、乡镇合并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与此相适应,县级政府的管理体制必然要进行改革。首先,要根据中央的要求,以职能转变为核心,推动县级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十报告指出:“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这为县级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县级政府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其次,要根据县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城乡统筹的需要,不断推动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和优化。县级政府要合理界定政府权力边界、科学规划各部门和县域内各级政府的职责、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再次,要建立符合城镇化要求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在考核中注重人本标准、生态标准和可持续标准,并与县域内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最后,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县级政府应该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优化政府流程,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公众、社会组织相互协调、通力合作的治理结构。

参考文献:

[1][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4]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现阶段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迫在眉睫.首先提出了现阶段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应遵循科学性原则,有利管理、规模适度原则,经济性原则,尊重历史相邻相近原则,经济稳妥、引导自愿原则,优势互补、强弱搭配原则及群众性原则等7个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区划调整思路进行了探讨,认为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要反对“一刀切”.最后在乡镇级行政体制及其机关的改革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政府企业化、小政府大社会等观点并对机构的设置提出了适度性的方案.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强镇、强村,乡镇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乡镇体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弊端,如小城镇数目多,整体规模小;城镇体系中,小城市发育不良;受地方政绩影响,城镇之间争项目、重复建设严重;城镇的集聚和扩散受行政区制约,阻碍了城镇上规模、上档次;城镇发展受行政体制——管理体制、财税体制、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投融资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制约,城镇发展软环境日趋滞后等.这些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目前乡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机构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1.行政区划调整原则

行政区划调整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行政区划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历史、地理、民俗等多门学科,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充分权衡利弊,才能保证行政区划调整结果的科学性.

1.2有利于管理,规模适度原则

按有利于村镇建设,有利于群众办事,有利于巩固壮大镇村集体经济,有利于管理要求,合理调整行政区划.尽量采取建制镇整镇撤并的办法,减少因资产、债权、债务分割等带来新的矛盾.

1.3经济性原则

调整行政区划的根本目的,是调整与经济基础不相称的上层建筑,充分解放生产力,促进镇(乡)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调整行政区划,经济问题是核心.

1.4尊重历史沿革及相邻的原则

要根据风俗习惯、历史基础、现实状况、地域分布等因素确定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坚持“镇相邻、地相邻、情相亲”,因镇制宜.

1.5积极稳妥,引导自愿原则

要从教育人手,层层统一思想认识,在广泛征求意见、调查研究、理顺思想基础上,全面实行乡镇行政区划的调整,做到干群思想统一,撤并合理依法.

1.6优势互补,强弱搭配,积弱成强,壮大中心城镇建设的原则

一般乡镇尽量向县城和中心镇合并;建镇时间短的乡镇尽量向建镇时间长的乡镇合并;经济实力弱的乡镇尽量向经济实力强的乡镇合并;小的乡镇尽量向大的乡镇合并.两个乡镇交通不便的一般不合并;两个乡镇历史矛盾较大的一般不合并;乡镇区域规模虽小,但经济发展势头很好的一般不撤并;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乡一般撤消乡镇设立街道办事处.

1.7群众性原则

行政区划问题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农村的发展问题、城镇建设问题,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尊重当地群众的意愿是行政调整工作符合民心、顺应民心的基础.

2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思路

由于各地镇乡情况不同,因此镇乡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模式也必须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不要搞“一刀切”.从目前宁波市一些镇乡行政区划调整实际情况看,一般有以下几种思路:

(1)从实际出发,合理撤并部分小乡镇.撤并的主要目标是:一是城市化程度比较高地区,面积是45km、人口4万以下的;二是面积50kIn2、人El2万以下的;三是面积70km、人口1.5万以下;四是面积30km或人口1万以下的.以充分利用资源和基础设施,降低行政成本.

(2)以交通便利、经济实力较强城镇为骨干,强化中心城镇网.对面积100km左右的自然地理区域,走以强带弱,强强联合之路,以促进中心城镇的形成和功能的完善.

(3)突出城镇功能布局,以资源和产业机构为组带,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要求,合理定位乡镇工业、文化、商贸、服务业的功能,建立具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城镇,力求体现个性与特色.

(4)要注意规模适度:按有利于村镇建设,有利于群众办事,有利于巩固壮大镇集体经济,有利于管理要求,合理调整行政区划.作为镇(乡)行政单位,一般人口在10万左右,面积在60~80km范围之内.

3城镇行政体制改革

3.1行政体制改革目标——政府“企业化”促进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聚

镇政府“企业化”,对乡镇进行规划管理,以规划促集聚,引导生产要素向乡镇集中,是乡镇政府工作的一个基点.政府实施经营城镇理念,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成为政府“企业化”的核心内容.

3.2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小政府大社会

政府不再涉及具体经济事务.地方经济管理基本上是企业和个人的社会管理,原来由政府具体操作的经济事务基本上让给中介机构等社会企业经营.地方政府机构重点加强地方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管理,政府更注重长期的规划功能.精简机构,消除富余人员,把一些原来是企业、社会、个人承担的事务让给社会办事,真正实现“小政府,大社会”.

3.3财政体制改革——财权和事权相统一

财权与事权的统一,是权利与义务一致性的体现.乡镇作为基层政府,没有财权,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乡镇的行动能力.随着城镇化发展,调整上级财政与镇级财政的分成比例,提高镇级财政比重是下一步财税改革的重点.也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为进行地方规划建设管理的积极性.

3.4税费改革——费改税。减轻农民负担

农民负担过重,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抛荒现象.费改税,取消不合理的税收,减轻农民负担,从一定程度上使农民有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以解决当前农村发展的投入不足而导致后劲不足问题.

在税收制度上,要积极引导农民走劳动密集性的农业生产之路,既减少加入WTO对农业的冲击,也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最大程度上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

3.5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为推进城市化,户籍管理逐步由户籍所在地管理,转变为人口所在居住区管理,由社区对人口进行管理,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人户分离的不合理管理模式.

加快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引导农民进城,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推动城市化发展.

3.6投融资体制改革——经营城镇理念

城镇与农村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城镇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要素向城镇集聚.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应十分强调投入一产出关系.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政府的导向职能,使企业投资符合地方发展的长期规划.

3.7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以乡镇为中心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将是我国下一步体制改革和体制建设的重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可以有效引导农民走向城市,减少对土地的绝对依赖.

4小城镇机构改革

4.1功能性城市化——加快小城镇社区建设

社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共同生活的有机组织的人群.从以单位为基础的城市文化、生活载体转变为以社区为文化载体,是为乡镇职能改革准备条件.加快小城镇社区建设,可以解决由于政府职能转型而带来的一些管理真空,实现管理的社会化.

4.2机构改革思路——淡化经济功能。强化区域经济环境建设和规划管理

政府工作重点转到优化投资环境.通过政府的管理引导,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从而实现区域自我发展的目的.强化政府的规划职能,从而为地方长期建设指明方向.特别是全球化浪潮下,个性化正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支点.进行城镇建设规划,可以引导民间资本流往城镇建设,从而使单个资本投资纳入到整个城镇建设的轨道,实现规划制导功能.:

4.3机构改革方案.

4.3.1原则

机构合并、精兵简政;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4.3.2具体方案

镇级政府组织系统机构,主要由镇党群系统、镇人大、镇政府系统和公安、司法系统4部分构成,其中公安、司法系统属于单列系统,在此不做讨论.镇党群系统的职能是保证党对于基层工作的领导.镇党群工作内容有镇级党组织(人事)工作,党的理论宣传以及作好统一战线工作,进行党员的纪律检查工作,对人民武装、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进行领导.‘

镇人大系统是保证人民群众实现区域自治的核心.镇政府由人大选取产生,并且向人大负责.人大审议政府每年的工作报告,并对政府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

政府系统是实现全镇日常事务的管理机构.主要进行镇的档案管理、民政(残联)、纪律检察、法制、统计、财政、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科教文卫、计划生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督察、土地管理、村镇建设、环境保护等工作.设立机构如下:

(1)党委办公室.负责镇的日常党务工作;进行当地事务的调查研究;负责镇党代会召开,向人大会推荐政府机构的候选人,并对政府机构的人事安排进行政治审查.

(2)政府办公室.负责镇日常行政事务;制定镇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镇文教卫生事业管理;对安全生产实行监督;对社区管理进行领导..

(3)村镇建设办公室.负责土地开发、利用保护;城镇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村容镇貌创建工作.

(4)法制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政府法制、民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司法调解等工作;对劳动和社会保障实施监督职能.

(5)人大办公室.负责日常接待、地方事务的调查研究工作.负责组织召开人大会议.

(6)镇财政所.为全镇范围内的政府资金实行综合预算管理,协助上级财政部门组织好收人,协助镇政府安排好财政支出,作好收支平衡、略有结余;负责和协助作好镇所属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监督管理.

在职能上,基本实现党政分开,同时加强党对于基层工作的领导作用.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把党委办公室作为镇行政机构的一部分是合适的.村镇建设办公室负责全镇的建设规划,同时对于城镇建设进行开发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