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中总结(精选5篇)

  • 七年级语文期中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不仅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知识层面,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也可以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积累词汇和语言材料,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来学习语文知识。 “读书破…

七年级语文期中总结(精选5篇)

七年级语文期中总结范文第1篇

摘 要:七年级语文课程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在七年级语文教材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挖掘其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因此,在七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以及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其中阅读教学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部分。

关键词:教学目标;激发兴趣;阅读习惯;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不仅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知识层面,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也可以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积累词汇和语言材料,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来学习语文知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了阅读是写好文章的重要前提,也就是基础中的基础。如何有效提高七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在此,结合我多年从事七年级语文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浅谈如何提高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概括为如下

几点:

一、制定和施有效的教学目标

1.依据学生特征。在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征来制定教学任务,依照学生学习的规律来实施教学,实施多种有效教学方式,发挥出教师的导向性和激励性作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阅读教学前,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完成既定的语文目标。

2.确定既定目标。在教学中,确定的既定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可以是一周或一个月的时间,近期目标应与具体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辅助课堂教学内容,扩展额外的知识层面,增强知识的结构,使学生读有所得。而远期目标一般以一个学期作为一个时间段,远期目标要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紧密联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个学期有哪些内容来扩展知识层面,需要学会和掌握哪些知识,以及需要阅读哪些文章。

二、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所谓的情境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场景,让学生体会模拟情境的乐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七年级学生大概是十二三岁的年龄,总体理解事物的能力还很欠缺,但是,学生有着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来实施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就能够很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创设的情境方式要多种多样,在教学中,情境模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积极利用好多媒体来再现情境。例如,在教学《春》内容时,让学生明白《春》的主题思路是清晰的、语言是优美的、意象是单纯的散文,而让学生理解与掌握作者对春的赞美、欣喜之情是比较困难的,对此,教师可以让一首维瓦尔第的《四季之春》音乐慢慢带学生进入那个意境,让学生体验到如《春》内容所描写一般的轻若和抒情以及慢与快的节奏,让学生如置身于遍山春天的原野之上,一幅幅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自然美的画卷就很好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课本内容理解更加深刻,有了抒情的欲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文思维,而且也为以后工作、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指导学生阅读技巧,让学生完成既定阅读任务,不断积累语文词汇量。如果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便会成为学生的宝贵财富。

2.在七年级学习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中思考的习惯。教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阅读中积累知识以及阅读思考,回归阅读的本质生活,真正让学生体会到阅读中的喜悦与魅力。教师也要指导学生主动改掉“不动墨不读书”的坏习惯,引导学生多使用语文工具书,勤于阅读思考问题等。

四、开展实践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在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来组织和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和开展一些演讲比赛、演课本剧以及扮演角色朗读课文等,来激发和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语文知识,拓展学生语文阅读的知识层面。

总之,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九年义务教育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不仅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知识层面,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培养很好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七年级语文期中总结范文第2篇

   自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英语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工作,任教两个班英语教学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连送18届毕业班。1999年8月晋升为中学英语一级教师。工作26年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关爱学生,处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行为准则,为人师表,甘为人梯,追求进步,努力争做一名优秀的英语学科带头人。26年来,无论是政治思想、学识水平、业务能力,还是教学成绩,均取得很大进步,具体总结如下:

一、思想先进,争做一名模范型教师

本人思想好,政治觉悟高,立场坚定,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关心时事政治,自觉学习马列毛邓著作、系列讲话,认真听取报告细心研读会议精神,并写出心得体会。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政治学习,认真贯彻党的文件精神,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自觉遵守教师行为规范,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修身养德,作风正派,刻苦上进。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工作踏实,任劳任怨,绝对服从领导安排,不计较个人得失。治学严谨,在学生中威信高,口碑好,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在学校组织的多次民意测评或调查中满意率达100%,是一名学生公认的好老师。多次获县嘉奖:

1995年获洞口县人民政府“嘉奖”(见附件一)

1997年获洞口县人民政府“嘉奖”(见附件二)

1998年获洞口县人民政府“嘉奖”(见附件三)

1999年获洞口县人民政府“嘉奖”(见附件四)

2001年获洞口县人民政府“嘉奖”(见附件五)

2003年获洞口县人民政府“嘉奖”(见附件六)

2004年获洞口县人民政府“嘉奖”(见附件七)

2019年获洞口县人民政府“嘉奖”(见附件八)

2019年获洞口县人民政府“嘉奖”(见附件九)

二、业务熟练,争做一名学者型教师

从教26年,从来没有忘记业务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多年的毕业班班级工作、英语教学及年级组英语组等部门工作经验,使我感觉到“打铁先需自身硬,教书还需自己强”、“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的深刻道理。为使自己不断提高,获取新知识的学习。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给自己充电,坚持学习,全身投入读书活动,除自己购买学习书籍之外,学校图书室成了我的第二教室,坚持古训:活到老,学到老。在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我2017年5月获得邵阳市普通话测试三级甲等证书(见参评资格审查材料),于2019年8月参加华中师大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学实验基地”的高级研讨班学习,并获得结业证书(见附件十),2019年5月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全国中小学德育管理与新时期智慧型班主任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学习(见附件十一);

2019年1月参加洞口县首届“微课制作”校本培训顺利结业(见附件十二);

2019年9月至2016年1月参加由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网承办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训整合培训”项目研修,成绩合格(见附件十三);

2017年4月参加“洞口县学科骨干教师”业务培训,成绩合格(见附件十四);

2019年9月至2016年1月参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成绩合格(见附件十五);

2016年5月至7月参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成绩合格(见附件十六)。2019年参加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并取得合格证书(见附件十七),本人还虚心向教育专家拜师学艺取经,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同行们交流心得,在2004年全县毕业班工作总结表彰会上做了经验介绍(见附件十八)。与此同时,我还致力于教研教改,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9年第29个教师节获镇“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见附件十九)

2019年-2019年度获镇“教研先进工作者”称号(见附件二十)

2019年度获镇“优秀读书笔记”评比一等奖(见附件二十一)

2000年所撰写的论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被评为县一等奖(见附件二十二);

2002年撰写的论文《口语突破的尝试》被评为县一等奖(见附件二十三);

2003年所撰写的论文《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探讨》被评为县三等奖(见附件二十四);

2005年所撰写的论文《用情景法教小学英语》被评为县三等奖(见附件二十五);

2005年所撰写的论文《对初中英语新教材的几点思考》被评为县一等奖(见附件二十六);

辅导学生王霞在全县“学宪法”征文比赛中获县三等奖(见附件二十七)。

指导本校青年英语教师朱艳黎老师在2019年被评为洞口县“教坛新秀”(见附件二十八)、2016年上期县七年级调研考试中,英语获镇第二名(见附件二十九);

指导青年级师谢松平老师撰写的论文《重视化学实验教学》获市二等奖(见附件三十);

在中心校教学比武中获镇一等奖(见附件三十一)。

做为老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教改,能够和年轻教师同堂竞争,在全镇的教学教研活动中也取得不错成绩,在2019年下学期英语优质课评选中获全镇一等奖(见附件三十二);

在2019年全镇中老年教师示范观摩教学比武中获全镇一等奖(见附件三十三)

在这26年里,我不但自己坚持学习求上进,我还积极指导后备青年教师。我坚持每周至少听课2节,经常和青年教师一起认真评课,钻研教材教法,交流心得体会,撰写教学后记。在我的努力下,石江镇中心校青年教师朱艳黎、谢松平等老师都进步显著,已渐渐成长为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现在,我完全具备胜任初中英语教学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并向学者型教师过渡。

三、工作认真,敢挑重担,具有一名精英型教师素质

工作26年来,我始终站在教学岗位的第一线,担任班主任、英语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工作;

仍坚持教两个班的英语。工作量一直处于学校前列,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工作虽然苦,却从不向领导提出过分要求,甘为人梯。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严谨治学,因材施教。我上的课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学生兴趣浓厚。我的做法是思想上给学生松绑,教法上大胆创新,学法上自由宽松,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在我教的班级里,学生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人格上一律平等,充分尊重每一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点滴成长。教学上我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的教学常规,上课精讲,注重学法传授。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问题学生提,疑难师生共同讨论,课余时间学生自己安排,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民主教学,充分相信学生,并常用向学生渗透“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师生平等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让他们真正尝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在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轻松获得高分,到达成功的彼岸。2019年我接手238班,英语成绩是出了名的差,全校倒数第一,全镇倒数第三,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全无,英语人平成绩每次考试都低校人平10分之多,接手之后,我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激励学生求知欲望,通过一期的努力,学生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很快脱贫,一年后的毕业学考238班的英语成绩竟上升15个名次,位居全镇第三名。

除此之外,我还极其重视差生的转化工作。利用班主任的工作便利,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深入课堂,找差生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谆谆善诱,让他们看到缺点和不足的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优点和希望。在我的精心教育下,许多双差生都改变了一些不良习气,端正学习态度,走向学习的正轨,其中还有一部分同学之后被省重点高中录取。2019年所教的周欣欣同学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他理科成绩还算可以,英语成绩奇差,平时常管不住自己,上课走神,课余时间迷恋网吧,还结识社会青年,与同学经常滋生矛盾,成绩一直徘徊在班级下游。并成为同学当中害怕的“瘟神”。我多次找他耐心细致地谈心交流,给他制订详细的整改方案,在课堂上不歧视他,而是勉励他,捕捉其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增强学好的信心,并努力说服其他同学接纳他。在我的指导下,他的英语成绩进步很快,其它学科也都相应提高,2019年学考以795分的成绩被洞口一中录取。

班级工作取得的成绩也被上级部门认可:

2019年获得邵阳市“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见附件三十四)

2019年12月获镇“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见附件三十五)

2019年11月获镇“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见附件三十六)

2019年9月获镇“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见附件三十七)

2017年9月第33个教师节获镇“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见附件三十八)

用渊博的知识、用慈母般的爱心、用老黄牛般的恒心,超常的责任心,我的英语教学和班级工作均取得良好成绩:

2004年所教英语在初三毕业学考中获全镇第三名(见附件三十九)

2019年上学期在毕业会考英语质量评估中获镇第三名(见附件四十)

2019年下学期期末质量评估中七年级英语获全镇第三名(见附件四十一)

2019年毕业会考中班级荣获中心校第一名(见附件四十二)

2019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中七年级英语获全镇第一名(见附件四十三)

2019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中七年级班级综合排名获全镇第二名(见附件四十四)

2019年下学期九年级统考中获镇第二名(见附件四十五)

2019年毕业会考中班级获镇第一名(见附件四十六)

2019年毕业学考中英语获全镇第三名(见附件四十七)

2019年下学期七年级质量检测中班级获全镇第三名(见附件四十八)

2019年下学期七年级质量检测中英语获全镇第二名(见附件四十九)

2019年下学期九年级质量检测中英语获全镇第一名(见附件五十)

2019年上学期县八年级质量检测英语获全镇第三名(见附件五十一)

2019年下学期县九年级质量检测中英语获全镇第二名(见附件五十二)

2019年上学期县九年级调研考试中英语获全镇第一名(见附件五十三)

2016年上学期县七年级调研考试中英语获全镇第三名(见附件五十四)

2019年下学期七年级质量检测中班级获全镇第一名(见附件五十五)

七年级语文期中总结范文第3篇

2009年9月,我校成为九年一贯制义务学校,这打破了中小学的时空限制,为我们进行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同时,经过大量的听课、评课,我们发现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研究已刻不容缓。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在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差异与衔接上作了深人细致的思考与实践,以便更好地实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顺利过渡。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差异性

1.学生的差异

虽然小学六年级学生与中学七年级学生只有几个月相隔,时间隔得不算太久,但由于七年级学生的交往与活动更多的是与级学生在一起,而小学六年级学生则与低年级学生在一起,所以他们的心理特点、思维水平、理解水平都还是有明显差异。小学六年级学生心理年龄仍处在儿童期,他们往往还是让别人承认自己,希望在集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就逐步向少年期转化。学生个性发展开始不平衡,出现明显的心理矛盾,表现出爱和恨,自信和怀疑,尊重与轻蔑的感情,同时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的能力有了发展。

2.教材的差异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侧重于学生的识记与浅层的理解,它主要解决“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思维难度不大。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往往一下子加深,知识点增多,除了需要大量记忆外,更侧重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再者,小学教材在双基上更注重字、词、句、段的训练,中学教材虽然在这方面也有明确的要求,但较小学而言还是要单薄得多。中学语文教材要求学生更多的是审美与鉴赏。也就是说,小学教材更多的是解决“懂不懂”的问题,中学教材解决的却是“好不好”“美不美”的问题。小学语文到中学语文是从文字走向了文学。再者,从文体上讲,小学语文记叙文居多,有着很强的故事性,趣味性;中学语文教材增加了科学性的说明文和逻辑性强的议论文,文言文的容量也增大了,小学语文到中学语文从感性走向理性,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3.教学方法与要求的差异

小学教师上课重视情感的渲染,教师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手段直观。加上小学课程少,时间多,因此,小学教师上课速度比较慢,容量小,一个知识点可以反复讲,反复练,直到学生弄懂为止。教师上课提问的深度也不够,大多数学生可直接回答。对作业的批改,小学教师可以做到精批细改,对犯了错的学生,大多都可以面对面指导。中学教师由于课程紧张 (每周只有5节课),所以讲课速度快,课堂容量大,许多知识讲一遍就不再讲了。在作业批改上,中学教师也不可能精批细改,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自觉、认真、独立完成好作业。

4.命题思路与评价标准的差异

以阅读为例,小学六年级与中学七年级阅读要求明显不同。语文课程标准对六年级记叙文阅读的要求是“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叙自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而语文课标对中学的要求是“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能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标准的不同,必然一导致命题思路的不同,小学语文命题仍以重现、叙述为主,有简单的情感表达,但答案基本上可以在文章中找出来。而中学语文命题则强调对文章内涵的概括与情感体验的评价,并能品味、鉴赏文章。从小学知识的积累到中学能力的培养,这是小学语文得高分而学低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写作为例,可以看出中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标准的差异。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字数要求为400字,中学生则要求600字。小学作文要求学生能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结构完整,就可以得90分以上。中学则更强调文章表达方式的运用,语言的优美,构思的精巧等等。一般小学六年级的高分作文在中学老师的手里也就是80分左右。这样一来,就凭作文这一项,中学语文要想得高分出就难上加难了。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1.教学研究上的衔接

(1)成立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课题组。我校2009年就申报立项乐山市级课题《教师微型课题的开发与指导实践研究》,其中有一个子课题即《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研究》,由小学六年级教师和中学七年级教师承担。课题组着力于小学高段和七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思考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对策等问题。

(2)建立六七年级联系组。学校定期召开六七年级联系会议,共同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师的教学情况。学校还抽调小学个别教师到中学部任课。让这些教师一方面向中学教师学习,一方面又不断给六年级教师交流,由教师的亲身感受来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适当的时候,让六七年级教师集体备课。

(3)相互听课。中小学语文教材及教师教法的不同,可以通过相互听课来促进了解。听课后,中小学教师相互提出合理的建议,明确各自在教育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避免各自的弊端,从而实现课堂的有机衔接。

(4)同课异构。同课异构即同一节的内容,由六七年级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听课的老师就通过对这节课的对比,结合他们所取得的效果,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上过这节课所经历的过程或没上过的为自己准备上这堂课进行第二次备课。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六、七年级教师更加深人地了解六、七年级的教材,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实现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融合。

2.教学的衔接

首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潜能进行教学,适当加大抽象性,增加课堂的容量,提问的难度稍作增加,更加娴熟地运用追问与启发的技巧,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与思考能力,少做一言堂的讲解与机械的训练。七年级教师则放下身子,不要让自己还停留在九年级的教学思维之中,要充分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儿童化倾向,问题设置不宜过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教学术语,避免使用太多的专业语言,要重视七年级的情趣化教学,也要加强七年级的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识记。其次,中学教师除了熟练掌握中学《文课程标准》外,还要通读小学《语文课堂标准》,形成体系,避免单打独斗。

3.学生习惯培养的衔接

小学高段教师应该摒弃小学中低段的一包到底的教学习惯,高度重视学生自主意识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法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明白语文到底要学什么,怎么学。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与积累的习惯,打开学生的视野,而不是一味地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中学教师则要在七年级放慢脚步,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在中学的起始段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学习持久的动力。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让七年级学生了解中学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到七年级下期才放手让学生归纳、总结、分析等等。

4.评价体系上的衔接

七年级语文期中总结范文第4篇

【摘要】

在中共七大的报告和讲话中,毛泽东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俄国革命历史等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建构的文化基因、实践基础、历史佐证和国际参照,借以增进革命话语的历史支撑和厚重感,增强革命话语的历史解释力和认同度,帮助中国共产党获取革命话语主动权。毛泽东借助历史资源建构革命话语,实际凸显了其一贯秉持的“古今中外”的历史逻辑,对当代中国政治话语建构具有启迪意义。

关键词

毛泽东;革命话语;历史资源;建构逻辑;《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

中图分类号:A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5)03-0036-07

作者简介:孟令蓉,江苏常州人,博士,(广州 510665)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对马克思主义者而言,“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既因它是“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

,亦因其具有求真致用的价值功能。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毛泽东尤为重视借助历史学习、历史继承、历史镜鉴来推动历史发展。当然,作为一名政治家,毛泽东是基于阶级史观、国家民族立场和“古今中外”分析方法,借助历史来建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方略和政党文化,从而发挥历史的社会政治功能。“历史”也成为毛泽东建构革命话语的重要依据、资源和支撑。

众所周知,中共七大是“确立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规定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正确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会议,亦是毛泽东革命话语建构的历史性场域。在中共七大的报告和讲话中,毛泽东频繁引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俄国革命历史等历史资源,作为建构革命话语的文化基因、实践基础、历史佐证和国际参照。从总体上看,此举既有利于增强毛泽东革命话语的历史厚重感、历史解释力和认同度,也切实帮助中国共产党掌握了革命话语主导权。新时期建构当代中国政治话语,仍需汲取历史智慧、吸收历史经验和获得历史认同。为此,本文拟从《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文本分析出发,梳理毛泽东革命话语建构的历史资源,管窥个中革命性的话语内容及其“古今中外”的建构逻辑,以期镜鉴当代中国政治话语建构。

一、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革命话语建构的文化基因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认为要“充分地批判地利用”,其旨趣“或者说明一个政治思想原则问题,或者阐述一个深刻的哲学道理,或者论证一个军事策略思想,或者借鉴一个历史经验”

。简言之,毛泽东是要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政治智慧及其隐喻功能建构革命话语,此点反映在中共七大上尤为典型。

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揭示党际冲突的本质和制定斗争策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引用中国传统文化有两个特点,一是“古籍新解”,二是“古为今用”,皆为“赋予新的含义,为现实斗争服务”。如在政治报告中,借用俗语“坐山观虎斗”《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第35页。 ,揭露国民党对日消极作战、积极反共、“借力打力”的抗战政策;为揭露“国民大会”的本质,将国民党的历史逻辑喻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意指其抵制联合政府、维持独裁统治、准备内战理由,并最终背叛民主革命之本质。 在口头政治报告中,借用林黛玉身上的“软弱香”,讽喻自由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强调对其斗争方针是又团结又斗争,对其宣传不要太过刺耳,因其“喜欢薛宝钗,不喜欢探春”。在论及自卫和反击的关系时,借用老子的“不为天下先”、《左传》中“退避三舍”的典故、《礼记》中“礼尚往来”的观点,阐述中国共产党应坚持“站在自卫的立场反击国民党的进攻”的斗争策略。在结论报告中,毛泽东再次援引该内容,以应对中国出现的斯科比问题,并将中国共产党“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方针,形象地解释为老子主义、晋文公主义和孔夫子主义。可见,如埃德加·斯诺所言,毛泽东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使其能在中国革命语境中,通过对传统文化“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借中国传统“旧学”建构革命“新言”。

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揭露党内思想问题和协调党内关系。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建构“思想领导的威望”的作用,这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充分发挥一个具有渊博学识(主要是指中国旧学)的知识分子的领导作用”,建构革命话语的立足点。一方面,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揭示党内思想问题,改造党的作风。如使用歇后语“猪鼻子里插葱——装象”,讽喻党内读书“偷、装、吹”现象,强调党的学风应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用“心之官则思”鼓励党员干部多动脑筋、多想问题,以去掉盲目性和增添预见力;用“一人向隅,满座为之不欢”,形象揭示审干错误带来的消极影响;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等,解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及其民主方法。另一方面,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协调党内关系,确立党建政策和方针。如援引“韩荆州”历史典故,强调知识分子应与工农兵结合;援引并改写龚自珍的诗句为“我劝马列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提出尊重党员个性有利于党的进步和党员积极性发挥。同上,第143、22页。 可见,中国共产党人是“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不仅善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 ,更善于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建构党建话语。

借助中国传统文化,阐明党的革命策略和明确党的任务。毛泽东指出,学习和承继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珍贵遗产”,对指导当前革命具有重要帮助。《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3—534页。 尤其是对其中“一切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具有革新思想和革命精神的人物”,都应给予辩证利用。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就曾借助“梁山泊”历史典故及其斗争策略,来阐明党的军队政策,借以强调全军要“尽可能地扩大和党外人士的合作”;又借助评价周公旦、姜子牙、公孙胜、吴用、萧让等历史人物,来阐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明确革命的胜利务必广泛吸收广大知识分子,只要“愿意革命并和我们合作的,就来者不拒”;三是援引“大鹏鸟”神话,来说明“由游击战为主逐渐转变到以运动战为主”的战争转变政策;同时,还援引歇后语“聋子放爆竹——散了”,告诫全党战争转变不能急促,打不开堡垒就把队伍分散;四是多次援引历史典故“愚公移山”,鼓舞全党坚持斗争,坚决打倒各种类型的反革命和反动派。 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毛泽东而言,“具有特别切实的借鉴、训诫与实践性质的”价值,实际构成了毛泽东革命话语中独具民族特色和文化性格的内容。

对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意在“观往迹制今宜者也,公理公例之求为急”。中共七大毛泽东借助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建构革命话语,实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范畴,更为建构指导中国革命之科学“公理”。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合点和生长点,既构成了毛泽东革命话语的文化因子,也启示当代中国政治话语建构的历史文化向度。

二、以中国共产党史作为革命话语建构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认为,指导一个伟大革命运动的政党,要有革命理论,更要有历史知识,否则不可能取胜。为此,务必要“用整个党的发展过程做我们研究的对象,进行客观的研究”,借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建构中国革命依据和未来。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充分运用建党24年历史,实际建构了中国革命的“重心”、“信心”和“决心”。

回顾党的历史进程,明确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中国革命的“重心”。在《实践论》中,毛泽东提出:“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而且,历史已经证明,“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两个伟大的革命到达彻底的完成”,唯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担负。就其原因,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指出:中国共产党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期间“三个英勇奋斗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重心”、“中国人民解放的重心”和“中国人民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重心”,而且“中国的重心不在任何别的方面”。因为“自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关于两次统一战线的经验教训也同样证明,中国共产党作为“真正的积极的革命历史主体”,在民族战争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的积极性”和“先锋的模范的作用”,已经成为引领中国革命的“重心”。 中共七大毛泽东之所以多次回顾党的历史和肯定党的“重心”地位,不仅是为在第一个历史决议基础上,进一步“在观念形态上再现二十四年的历史” ,更是为在中国政治话语体系和现实斗争中,建构中国革命领导“重心”的历史依据。

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信心”。毛泽东曾指出,“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我的那些文章,不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是不可能写出来的,因为没有经验”。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才逐渐增进获取革命胜利的理论自信、实践自信和道路自信。其实,早在《 共产党人 发刊词》和《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毛泽东就对建党18年和24年的历史经验和革命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至中共七大,毛泽东在政治报告中多次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并回溯建党以来的“三次伟大的斗争”,借以揭示中国共产党是“以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为指导的,肯定中国共产党是在推进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的整个历史阶段”,并造就了中国革命的“新面貌”和“新阶段”,也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了“新作风”。 毛泽东认为,正是有了上述“新变化”,才“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即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有了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可能的。可以说,经由“像我们现在开七大这样,对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因此我们有巩固的信心”,并坚定广大人民对实现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国家富强“伟大政治任务”的信心。

剖析党的历史曲折,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决心”。恩格斯指出:“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 毛泽东也认为,错误不是单纯的耻辱,也是一种财产。因此,要勇于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凝聚革命力量和坚定革命决心。在中共七大期间,毛泽东历数了党的历史上的曲折与错误,认为党自成立以来,“尝尽了艰难困苦”,既遭遇了“陈独秀主义”的影响,也闹过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别扭”,还在大革命中“被一巴掌打在地上”、在土地革命中“被拦腰一枪打在地上”。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一条重要教训,即是“闹了纠纷,出了岔子,翻了筋斗”,既给革命斗争和党的建设造成了重大损失,也使党经由了从发展到被打散,再发展到再被打散,最后发展到120多万党员的历程。“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毛泽东认为党的历史足以说明,我们的党、人民群众和国家是有生命力的,是任何政治压迫和军事打击都不能摧毁。 因为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既惩前毖后而又治病救人,并在“反复地经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经过比较和对照”中“锻炼得成熟起来”,然后赢得革命胜利的保证。这也正是党为什么能够始终秉持团结一致和争取胜利政治方针的原因所在。

如毛泽东所言,中国共产党人“是历史主义者……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昨天的革命实践就是今天的革命根据和出发点,通过对党的历史进程的梳理、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历史曲折的剖析,毛泽东革命话语获得了直接的历史支撑,也明晰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决心和信心。新时期建构当代中国政治话语,仍需借鉴党的历史资源和汲取党的话语建构经验。

三、以中国近现代史作为

革命话语建构的历史佐证

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毛泽东钟情于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一是基于中国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二是基于中国近现代史之间的直接历史演变关系。百年中国近现代历史,既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历史基点和逻辑起点,也是中共七大期间毛泽东建构革命话语的历史佐证。

厘清百年斗争失败根源,建构中国革命的核心话语内容。在救亡与启蒙、改良与革命的多维历史实践及思想运动中,总结百年来探索国家出路的经验教训,是毛泽东重视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旨趣所在。百年近代史与中国革命现实及未来息息相关,而对此没有经由“部门的分析的研究”到“综合的研究”过程,是无法科学把握中国革命规律的。 早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毛泽东就总结了百年来中华民族斗争的成败史,为中国革命话语建构作了铺垫。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将中国近百年来中国人民斗争都遭到了失败或挫折的原因归结为“缺乏国际的和国内的若干必要的条件”,其中关键是“以前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因为“没有共产党,中国人民就没有一个能够代表他们利益的彻底的革命纲领,没有一个正确的领导者毫不动摇地始终如一地领导他们进行斗争”。而在百年之后,中国“最大的变化是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其核心就在于“有了自己的政党、口号和奋斗目标”。 特别是,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中国人民真正实现了在“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路线和纲领的指引下,开始“为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同上,第105页。 可见,作为革命家和政治家,毛泽东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总结分析,表现了独特的价值取向与政治理念,主要是为了从中国近代政治变革及其得失中寻求历史资源和话语借鉴,借以建构中国革命的主体、对象、目标、纲领等中国革命话语的核心内容。

镜鉴26年国民党史,反思中国革命轨迹和发展规律。国共两党相伴而生、相随而行,国民党史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具有重要的历时性和即时性比较价值。由“彼”及“此”,鉴“往”知“来”,恰是毛泽东中共七大据以探索中国革命轨迹和规律的镜鉴对象。毛泽东指出,国民党“致力于国民革命”60年,中国共产党尚不及其一半。为此,我们要认清形势并敢于斗争和争取胜利,借以降低国民党影响和提升共产党影响。 毛泽东认为,国民党史早已证明,帝国主义侵略和国内政治力量压迫,反而会造成革命队伍壮大,对中国共产党而言亦是如此。而涉及到国民党的现实政策,毛泽东也给予了历史的分析,认为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根源,实际可以追溯到1927年国民党“破坏了国共两党的合作,破坏中国人民的团结”。由此,中国出现了内战、独裁和黑暗的中国代替团结、民主和光明的中国的局面,国民党抛弃了孙中山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革命三民主义的最忠诚最彻底的实现者”。此外,毛泽东还认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破坏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经济建设,“国民党当政以来的十八年历史”清楚说明,不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就不可能建立“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 可以说,毛泽东对国民党史的省察,无不与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的未来密切相关,借助其建构革命话语,有助于中国共产党获取辛亥革命遗产的合法继承权,亦有助于揭示中华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的根本方向和规律。

省察8年抗日战争经验,明晰中国革命的政治纲领。对比中国近代史和国民党史,8年抗战恍若昨日,以致于“对于中国八年抗战的各项经验,也还没有人作出全面的总结来”。所以,毛泽东认为中共七大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此“作出适当的总结,借以教育人民,并为我党决定政策的根据”。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着力分析了“国民党政府压迫中国人民实行消极抗战的路线和中国人民觉醒起来团结起来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并认为两条路线冲突是“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解决之道就是坚持“人民的全面的战争”。同时,毛泽东还认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为此要充分认识到两个问题,一是“战争将是长期的,必然要遇到许多艰难困苦”,二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努力,最后的胜利必将归于中国人民”。由此,毛泽东强调为动员全国一切抗日力量,彻底消灭日本侵略者,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一切抗日民主党派,迫切地需要一个互相同意的共同纲领”,也就是要在“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国家制度”的一般纲领指引下,“共同完成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项建设”。可见,中共七大毛泽东对抗日战争史实的总结,主要聚焦于国共两党抗日路线问题,他希望藉此建构未来中国革命的政治纲领。这一点毛泽东日后颇为肯定,认为抗战经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关键,也是规划中国实现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的信心所在。

中共七大期间毛泽东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析和运用,主要立足于时间上的中国历史视角,本质上是以服务现实革命斗争为价值诉求的。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曲折的民族解放斗争史,凝聚了中国人民的历史智慧和斗争经验,也带来了历史反思和教训,这些都是毛泽东革命话语构建的重要参考。以史为证、继往开来,是政治话语建构的一般性要求和逻辑,毛泽东革命话语和当代中国政治话语建构都应如此。

四、以俄国革命历史作为毛泽东

革命话语建构的国际参照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要多多吸收外国的新鲜东西,不但要吸收他们的进步道理,而且要吸收他们的新鲜用语”。其中,至为重要的是吸收俄国革命话语,此缘于两国相似的国情任务、十月革命的成功示范、密切的党际联系和共同的意识形态。中共七大毛泽东对俄国革命历史的频繁借用,正是出于为中国革命话语建构提供国际参照的现实考量。

评价俄国的十月革命,揭示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论及十月革命赋予中国革命的意义,斯大林认为它“在社会主义的西方和被奴役的东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建成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 。如何才能架起桥梁和建成战线呢?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概括其为“走俄国人的路”,并认定为“结论”。因为十月革命是帮助中国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 ,并且作为“一战”产生的积极后果,十月革命产生了新的“世界的面目和历史的方向”,中国历史也就此发生了根本转向;何况,十月革命还推动着“一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并直接促成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为此毛泽东强调,正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中国革命的性质就起了变化,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可以说,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中国革命已然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十月革命的成功,既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说明了中国革命“师俄”之路的正当性。正如列宁所言:“这个伟大的日子离开我们愈远,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就愈明显。”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借此建构革命话语,既是十月革命“意义”的诠释和彰显,也实际构成了判定和建构中国革命发展方向的重要历史参照。

援引联共(布)党史,阐释中国共产党建党规律。马克思曾指出,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但“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并将在工人阶级得到解放以前一再表现出来。事实上,该“原则”确在之后联共(布)领导的十月革命中“再现”。中国共产党一贯强调要“懂得外国革命史”《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1页。 ,特别是学习《联共(布)党史》,借以建构革命的“原则”。其中,特别是“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的建党辩证法,是毛泽东从《联共(布)党史》中概括出来的核心“原则”。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特别强调,《联共(布)党史》“开卷第一页第一行说,苏联共产党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小组发展成为领导苏维埃联邦的党。我们也是由小组到建立党,经过根据地发展到全国”。也正是遵循上述“原则”,二十多年来的中国、世界和苏联共产党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毛泽东认为立足于该“原则”而撰写的《联共(布)党史》,记录了“一个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成功的历史” ,是对中国革命“道路是曲折的,是按照螺旋形上升的”《规律的诠释。为此,在整个中共七大期间,毛泽东至少5次呼吁党员干部学习《联共(布)党史》,既为认知国际革命的一般“原则”,更为科学认知和系统总结中共党建科学规律。

梳理苏中关系的史实,寻求俄国革命的话语支持。民主革命时期,中苏两党之间是“亲密的兄弟关系”、“意识形态一致的同志关系”、“利害相同的盟友关系”。由此,在中国革命抑或革命话语建构的过程中,学习十月革命经验、寻求联共(布)话语支持、建构对苏积极话语态度,成为毛泽东建构革命话语的题中之义。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高度评价苏联是“第一个废除不平等条约并和中国订立平等新约的国家”,是“唯一援助中国解放战争的国家”,还是“第一个援助中国反对日本侵略者的国家”;而且,认为苏联的胜利“是世界人民的胜利,也是中国人民的胜利”,苏联不仅是“是中国人民最好的朋友”,实际上已经是“全世界人民的领袖”。所以,中国共产党未来“对外国主要联合苏联”,因为我们既“相信苏联的力量”,也相信“国际无产阶级(主要是苏联)也一定会援助我们”。 从上述话语的政治语义可见,中共七大期间毛泽东对苏联的评价是充满“敬重和期望”之情的,此举既利于协调中苏关系和获取革命援助,也有助于赢得毛泽东革命话语的政治认同和国际支持。

民主革命时期,十月革命开创的革命历史道路对中国革命而言,无疑具有理论指导、实践参照、方法启示作用等多维价值。中共七大期间,毛泽东借助俄国革命历史资源建构革命话语,有助于消解话语资源匮乏和建构经验不足带来的难题,亦有助于拓宽革命话语的历史视域和国际认同,当代中国政治话语建构也应充分拓宽国际视野和借鉴域外资源。

五、结语

七年级语文期中总结范文第5篇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群体战斗力

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使之成为“师德高、业务精、育人优、质量好”的优秀教师队伍,更好地服务于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学校利用通过全体会和每周一读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七大”精神,与老师们一起深刻领会党的教育方针,深刻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增强法律意识,做到依法管理,依法执教。通过学习增强全体教职工的服务意识:教师为学生服务,教务处为一线服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2、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每一个教职工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要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既教书又育人。要严格遵守法纪,自觉抵制和纠正不正之风,师德标准是对教师评价的首要条件。每位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建立“师生人格平等”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任何情况下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认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师德规范,坚决抵制有偿家教。

3、强化科研意识。学校共有各学科要有学科工作计划,组织教师进一步研讨课改教材、新课程标准,尤其是要进一步加强新课标的学习研究,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要定期组织研讨会,总结前一阶段教改得失,计划下阶段工作重点,形成会议记要。毕业年级认真学习考试说明,确保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校本培训。一是要从学校的办学特色入手,二是要从教育教学改革形势入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提升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应是必选核心内容;三是要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根据教师不同层次的要求确定出不同的培训内容,同一培训内容不要求全员参与,要有针对性。对青年教师要多从知识处理、课堂授课技巧、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培训。对于一些学科教学不胜任的教师,可以多从教材过关,在教学基本功上做文章,对骨干教师,应该在学科知识甚至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上以及其他方面的更高要求上做文章。

教师个体主动学习是校本培训的关键。教师要向身边优秀教师学习,向书本、杂志学习,向社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校要大力宣传教师主动学习的必要性,为教师的自学研讨创造更好的条件,切实调动教师个体主动学习的热情,研究和改革管理模式,加强计划性和监督检查,实行科学的管控。

5、有计划地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继续做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工作,各位师傅要关爱徒弟,在“备课、听课、上课、作业”等各个环节上把好关,使之能迅速站稳讲台。各学科、各备课组也应积极帮助新教师提高业务能力。教务处要继续组织好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让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6、做好校内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发挥市、区级骨干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全体教师都要奋发向上,争当“名师”。

二、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积极指导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重中之重。不但积极培养与生理卫生有关的学习习惯:科学用脑习惯,科学用眼习惯,写字握笔习惯,看书坐姿习惯,有规律的作息习惯等;还积极培养与学习方法有关的学习习惯:认真预习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勇于提问的习惯,乐于研讨的习惯,阅读的习惯,自学的习惯,总结的习惯等等。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学习努力不努力,有没有兴趣,做作业磨蹭不磨蹭;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如:遇到困难有没有信心,对学习有没有荣誉感等。

三、抓好常规检查强化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的重点是抓好教学的常规管理。教务处要积极组织实施各项教学工作,狠抓常规管理和制度创新,提高工作效率。

1、完善制度,继续推行集体备课、听课、月考、评估、“人盯人”等一系列制度。严格执行“教师教学业绩分层分档管理方案”,促进全体教师着眼于中等学生的发展,抓中间促两头。提高常规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特别是严格执行请假制度,凡请假教师必须自行调课并告知所带班班主任,并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

2、加大检查力度,坚持一日课堂教学逐节检查、并如实登记,考勤每月公布一次。与教研室合作,进行作业、教案、听课笔记检查,狠抓落实,及时反馈,褒优贬劣,奖勤罚懒。

3、搞好学情调查,通过听课,查看教学日记,召开座谈会,组织民意调查,评教评学等形式,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教师改进教学。

4、抓好考试的过程管理: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从命题、监考、阅卷、成绩统计、试卷分析等各个环节工作,都要做到一丝不苟。每次考试实行交叉编排,狠抓考风、考纪。每次考试结束后,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评估杠杆作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主动性。

5、强化毕业班管理,搞好初三年级的复习备考工作。

教务处经常检查督促,使各班复习工作落到实处,扎实抓好常规教学的五个环节,使每节课重难点突出,知识点落实,教学有容量,训练有针对性。

积极搜集有关中考信息,订购各种模拟题卷等,了解外界动态,宏观调控复习方案。通过外出学习,请专家讲座,拓宽信息渠道。

以训练为主线,巩固双基、培养能力,每月一练,搞好模拟考试,增加了应试适应性,及时评估、分析、指导下段工作。

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复习效果和考试成绩。及时了召开学生座谈会、考前动员会等。

加强家长、学生和老师的沟通与交流,适时召开了家校生座谈会,

6、与教研室合作,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克服“满堂灌”,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积极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方法。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进一步搞好以部分班级为实验班,以其他班级为对比班,辐射各个年级的课该实验。

7、加强教务处自身建设增强服务教学意识

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及时、准确了解教师发展动态。完善教师教学业绩档次考核,及时核算课时、并按时发放。

四、做好教学研究工作

1、为了更好地进行新课程改革,更快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学期我校申报了题为“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法---创建教学特色学校”的工作,我校数学、语文等学科进行了实验并初步探索了以下几方面问题:⑴研究学案的编制,根据不同的课型编制不同的学案流程;⑵如何把学案与教学设计的实际有机的结合,从而优化教学过程;⑶从哪些角度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怎么评价自主学习能力,怎么评价学案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等;⑷研究学案的编制如何贯穿学习活动设计的三条线:知识线、学法线、能力线。设计学案怎样把知识线、学法线和能力线进行有机的结合。

本学期我校教务处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作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点成绩,

但是,在提高学生的巩固率和教学质量上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今后,要以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全体师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取得优异的成绩努力奋斗!

教务处日常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的具体做法如下:

2月份(重点工作:学校教学、各组计划地制定及安排;青年教师说教材)

教务工作:

(2)课本发放;(2月11日上午。经办人:王春香)

(3)下发并收齐每位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安排(2月12---17日上午。经办人:孙占亮)

(4)七、八、九三个年级学生户口本复印件归类汇总。(第二周完成,经办人:孙占亮、各班班主任)

(5)各年级学籍电子稿上附上学生所在班级。(经办人:孙柏苓、翟立柱、孙占亮和各班班主任)

(6)教务处处室人员工作会议。(第二周周五,主讲人:孙柏苓)

(7)九年级第一次月考(时间:第二周周五)

(8)九年级教师会、学生会(时间:第三周)

科研工作:

(2)超周教案检查;(2月11日上午。经办人:孙占亮、各教研组长)

(3)各年级期末成绩分析(第二周周二。主讲人:孙柏苓)

(4)各学科教研组长会(第二周周三。主题:教研组计划交流),下发材料。

(5)《人人作课》时间安排(第二周周三[2月18日]之前。经办人:翟立柱及各教研组长)

(6)期末考试成绩分析(第三周周二[2月24日]下午)---孙柏苓、张世友校长。

(7)九年级前30名学生及家长会(第三周周四[2月26日]下午)----主持人:庄金芳;主讲人:张世友校长。

3月份(重点工作:课堂教学工作---听课、查课、公开课、开放日)

教务工作:(重点工作:学籍核对、七-八年级月考、教案和作业的月检查)

(2) 第四周周二(3月3日)教研室会议---六所学校开放日、周的预备会。

(3) 第四周周三、四(3月4-5日)核对8、9年级的学籍,经办人:孙占亮、李秀芳、王春香。

(4) 第四周周五(3月6日)下午8年级学生头相采集(郝乐川主任帮助)照相人:翟立柱、姜晓强。

(1)(2)(3)(4)

(7) 第五周周三至周五(3月11—13日)核对8、9年级头像、学籍号、姓名,统计变更等情况,到教育局中教科上交头像信息及九年级学生的头像照片款(每人5元);安排出开放日试讲、作课的课表、教研组长开放日职责、各科教研地点的门贴、电教车-多媒体教室的电脑检修工作。

(8) 第六周周一(3月16日)下午下班以前收齐10位作课教师的教案、学案的电子稿。

(9) 第六周周二(3月17日)上午,装订开放日作课教师的材料(每位听课教师都有听课课表)。

(10)第六周周三(3月18日)下午下班前,收每位教师的教案和各班学生的语、数、外、物、化的作业本。

(12)第六周周四校行政抽查七、九年级学生作业;普查教师教案;汇总教师一个月上课、作业、教案情况。

(13)第六周周四下午一点初三学生到东丽医院体检。

(14)第六周周五上午校行政检查八年级学生作业,教务处作全面的学生评教调查---待定。

(16)第七周周二教务处做教学开放日、教案和作业检查总结;七、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分析。

(19)第八周初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整理工作

科研工作:(重点工作:教学开放日的筹备)

(1)青年教师说教材比赛(第四周周二[3月3日]下午,评委:各学科教研组长。讲演:7位青年教师)

(2)第五周周二(3月10日)下午全体会,①青年教师说教材比赛颁奖;②张世友校长对教学情况提要求(特别布置—开放日工作要求)。

(3)第五周周三至周五各教研组落实开放日试讲工作。

(4)第六周周一东丽教研室的领导和教研员到我校听开放日试讲课。

(5)第六周周三(3月18日)为我校教学开放日。

4月份(重点工作:准备期中考试的复习、考试工作)

教务工作:(重点工作:学籍核对、七-八年级月考、教案和作业的月检查)

(1) 第八周周五(4月3日)中午初三教师会;下午初三学生会(到教育局金局、李局谈话关于副校长任命问题)

(2) 第九周报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用书统计表;南孙庄中学理化生试验考查方案、体考方案和体考报名光盘。

(3) 第十周周一学生考试动员

(4) 第十周周二教师考试动员

(5) 第十周周三上午:军二教学开放日;下午:七年级学生照相。

(6) 第十一周周一上午第3、4节课八年级进行生物实验考察考察活动。

(7) 第十一周周三、周四两天七、八年级进行期中考试。

(8) 第十一周周四下午第六、七节课进行九年级化学实验考查活动。

(9) 第十一周周四下午第六、七节课进行九年级化学实验考查活动。

(10)第十一周周五下午第七、八节课进行九年级物理实验考查活动。

(12)第十二周周二七、八年级上报期中考试分数、论文认定工作、孙安花老师谈作课感受。

(13)第十二周周三教务处整理七、八年级期中考试成绩并上报教研室。

科研工作:(重点工作:教学开放日的筹备)

(1)第十周周五至周日孙柏苓、孙安花与贯老师一起到河南省安阳市第七中学参加课题研讨活动,周六下午孙柏苓参加“说教材”活动;周日上午孙安花参加“同课异构”讲课活动,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2)第十周周六、周日张校长、刘书记、王博、崔竹到塘沽参加学访活动。

5月份(重点工作:做好初三体考工作;八、九年级学业考察工作)

教务工作:

(1)第十三周周一九年级召开体考动员会(主讲人:孙柏苓),

(2)第十三周周二九年级照毕业像

(3)第十三周周三八、九年级会考科目模拟考试。

(4)第十三周周四九年级体育考试(地点:鉴开中学)

(5)第十四周周三、四两天,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周三下午八年级家长会(期中考试分析)

(6)第十四周周五,七年级上交歌颂母亲的语文手抄报,背课文比赛(比赛形式:抽签)。

(7)第十五周周二,七、八年级召开期中考试分析会、九年级召开一摸考试分析会。

(8)第十六周周一,八、九年级学生会考动员会(承办:教务处、德育处、班主任)。

(9)第十六周周二(5月25日)八、九年级会考考试(上午八年级地理、生物;下午九年级政治、历史)。

6月份(重点工作:准备七、八年级期末考试和九年级的中考、加大查课力度)

(1)第十七周周一,中午召开初三尖子生座谈会(教务处、年级组长、班主任),分析一摸成绩为第二次模拟作准备。

(2)第十七周周三,八年级召开英语、语文月考分析会;七年级请来“东丽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李旭老师为外地生作讲座。

(3)第十七周周四,八年级召开数学、物理月考分析会。

(4)第十八周周二、三,进行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5)第十九周周一至周三,九年级“指标到校推荐生”文件公示

(6)第十九周周四,上报“指标到校推荐生”到中教科。

(7)第十九周周五,“小升初”监考培训会。

(8)第二十周周五,九年级进行中考前培训(周三、周四上午九年级部分学生到校进行针对性复习),并做好七、八年级期末考试考前复习工作。

7月份(重点工作:做好初三毕业班的中考报名工作)

(1)第二十二周周一,七、八年级教室校内阅卷。小升初分班考试、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