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学论文(精选5篇)

  • 城市管理学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城市管理学论文(精选5篇)

城市管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内容 摘要:城市 工业 旅游 拓展了工业旅游 研究 的主体、客体、形式、内容和意义,同时促进了产业 发展 和城市发展的双赢,形成了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 关键词:城市工业旅游 发展模式 新思考 城市工业旅游的内涵 对于工业旅游内涵的认识,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按照不同的角度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强调工业旅游的形式,如邓海云提出 工业旅游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它以工业 企业 的厂区、生产线、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产品等为主要吸引物,活动范围一般限于工业企业之内。 二是强调工业旅游的内容,如赵青提出 工业旅游是人们对工业景观、生产流水线、工艺流程及劳动场面的参观、 学习 ,加深认识了解的过程。 三是侧重工业旅游的目的,如姚宏提出 工业旅游是以现有的工厂、企业、公司及在建工程等工业场所作为旅游客体的一种专项旅游。通过让游客了解工业生产与工程操作等全过程,获取 科学 知识,满足旅游者精神需求和行、吃、住、游等基本旅游享受,能提供集求知、购物、观光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产品。 四是从供给和需求即市场的角度阐述工业旅游,如戴道平认为 工业旅游,从旅游供给的角度来看就是以工业企业的建筑环境、设备设施、生产或工艺流程、企业文化与管理等作为旅游吸引物,经过设计包装推向市场,来满足游人的求知、求新、求奇等旅游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的 经济 、 社会 、管理等目标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 厦门大学王宝恒对工业旅游的综合性概括,如认为 工业旅游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业资源为吸引物,通过企业对资源进行整合或二次开发,突出工业资源的吸引力,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并以满足旅游需求、提高企业综合效益为目的专项旅游活动和企业发展项目。 可见, 目前 对工业旅游的研究大多是从工业和旅游业的角度进行的,大多是把工业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特色产品或是工业企业的一个项目。 当前对工业旅游的研究还没有把工业旅游的内涵全面而细致地挖掘出来,工业旅游的深层内涵还应包括工业旅游的客体、组织形式、主体目的和意义等方面,因此要继续放大其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从城市发展工业旅游的角度来研究工业旅游,以指导城市工业旅游的发展实践。从城市产业的视角看工业旅游的发展,工业旅游应该是推动城市工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的一种活动或工程;从城市发展的视角看,城市工业旅游从经济、文化和 政治 等角度革新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城市工业旅游的客体不仅包括上文定义中提到的与工业企业有关的东西,还有所有的可以整合的工业资源,包括 历史 工业文明,现有工业文化和对未来工业发展的设想。组织形式可以包括商务考察、参观猎奇、学习体验等,开发的主体应该不仅仅是旅游企业、工业企业,还应该有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推动。开发的意义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效益,更注重环境效益,追求工业旅游、旅游业、城市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综上 分析 ,城市工业旅游是以城市一切可利用的与工业有关的资源为吸引物,通过政府、企业和民众的推动和参与,以考察、参观和学习的形式,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性活动。 因此,工业旅游是城市发展的一个侧面,一个始点,而城市工业旅游是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一种过程。只有从政府的高度加以宏观组织和调控才能有效地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城市工业旅游与一般工业旅游的比较(见表1) [next] 发展 城市 工业 旅游 的意义 城市工业旅游促进城市产业发展 城市工业旅游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城市工业旅游是优化产业结构的一种方式,对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具有潜在和现实的意义。同时对于吸纳失业劳动力,缓解突出的 社会 问题 ,具有重要意义。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旅游业每就业一个人,会带动相关产业就业5-7人就业,尤其为工业 企业 创造了更大的 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工业旅游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和企业的距离。使旅游消费者亲眼目睹和体验企业及产品的生产过程,大大提高了对企业产品的可信度。其次,企业可以利用工业旅游的机会充分了解顾客的需求,进而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推

城市管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管理;科学发展观;应用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087-01

一、城市管理基本理论

任何理论的学习,都要遵循着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这一过程。对于城市管理理论来说,也需要在其基本理论之上,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

(一)城市与城市管理

城市是区域人口和经济、社会、文化设施高度集中的地域,是政治、经济、社会活动高度集中的场所。

城市管理,顾名思义,它是以城市的发展为动力、市民的幸福为目的而由政府来主导实施的一项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能就是要规划好、管理好、建设好城市,从而充分发挥城市功能,推动城市不断发展。

(二)城市管理的特性

城市管理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其具有一般行政管理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即:亲民性。所谓城市管理的亲民性,并非指一般行政管理不亲民。而是,相较于一般行政管理高居“庙堂”之上的管理方式,城市管理需要我们的管理人员到群众中间,到城市中间,对于民众的切身利益,城市的具体规划进行系统有序的管理。无论是城市照明建设、城市道路建设、城市供水建设、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环卫建设还是城市执法建设,这些建设项目没有一个是脱离群众的普通生活的,也没有一个是与城市形象不联系、不相关的。城市管理的“亲民性”,亲就亲在它与市民普通生活的息息相关上,亲就亲在它与一个城市的风貌紧密相连上。所以,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对于这个城市中的市民来说,城市管理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管理。管理好城市,就是对城市的未来发展负责,管理好城市,就是对市民的幸福生活负责。

二、城市管理发展理念

城市管理对于一个城市及城市居民来说,具有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树立正确的城市管理发展理念就是城市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

而“管理好城市就是最大的发展”,正是我国城市管理的发展经验总结出的正确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不仅仅是关于城市管理的一句口号,还是一种城市管理精神、一项城市管理政策、一条通向城市管理光明未来的发展之路。

(一)理念的来源

“管理好城市就是最大的发展”这一理念,具有着深厚的内涵。这个理念的提出,并非是孤立的、割裂着的,而是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指导思想相关联、相联系的。

这一理念,是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之上,坚持“科学发展观”,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搞发展、谋发展、殚精竭虑的为城市及市民谋福祉而提出的。其直接来源便是“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具体应用在城市管理的实践上,是城市管理人员本着为城市发展、为市民谋福利的宗旨的指导下,具体探索、科学规划、认真研究所取得的可喜成果。也是广大民众对政府各部门的殷切期盼和具体要求得到的最热烈的回应。

(二)理念的具体应用

发展好城市,为市民谋利益,这是“管理好城市就是最大的发展”的精神和核心。在这一理念的具体应用问题上,作为城市管理者来说,应该做到“四个转变”。

首先是要求我们城市管理者进一步转变城市管理发展观念。城市管理发展的观念,就是要求我们舍弃曾经因脱离群众导致的粗暴、因贪图眼前利益导致的短视、因追求政绩导致的不合理的发展现象,认真学习好、贯彻好“管理好城市就是最大的发展”这一理念,为了城市的发展、市民的幸福,科学发展。

其次,进一步转变城市管理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城市的管理,涉及到路灯的安装与维护、道路的维修、绿化带的建设、环境卫生的清洁与保护、城市水、热的提供、城市秩序的维护与稳定等各个方面。在这些具体的城市管理项目的执行中,要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改善工作效率。

第三,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城市管理部门的行政效率,直接决定了城市管理项目的准备与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的建立,就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城市管理项目的检查与预备环节,更迅速的实施工作项目。我国城市管理工作者,应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的应用,进一步的压缩反应时间,提高办事效率,让市民更满意,让城市更美丽。

第四,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决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意在实践中形成新思路,在群众中寻求新办法,着力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结束语:“管理好城市就是最大的发展”这一理念,是中国城市管理者在多年的工作中总结出来的适合中国城市管理发展的指导理念,是符合中国广大市民的核心利益的重要理念,同时,也是城市管理者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在中国这一片土地上播撒种子的具体实践。这一实践证明了“管理好城市就是最大的发展”理念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同时也为更深入的研究“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素材。总之,“管理好城市就是最大的发展”这一理念,应该被坚定不移的贯彻下去,实践下去。只有如此,市民才能享受到更舒适、更美好的生活;只有如此,城市管理才能有更灿烂的明天。

作者单位:张蒙豫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陈金慧开封黄河河务局

陈岩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张蒙豫(1986―),男,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行政管理;陈金慧(1981―),女,河南开封人,开封黄河河务局,助理工程师;陈岩(1985-),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参考文献:

城市管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城市规划专业

1 前言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中心工作。本科教育是高等学校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本科教育应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的目标要求,因而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成为了高等教学中的两个根本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及城市开发主体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城市物质要素与空间资源配置转而依靠市场力量进行;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城市规划也越来越走向宏观与战略的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则愈加依靠政策的导向,城市规划越来越成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规划外部环境的改变、任务的变化对城市规划学科的知识结构,规划教育与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要求。以往计划经济时代以工程设计为核心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必须进行改进。城市规划教育面临着从注重规划技能的传授转向对规划思想和规划技能并重的方向发展。

2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特点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规划学科特点及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城市规划是涉及面颇广的综合性学科。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规划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形态规划,而是转向了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性规划,相应的规划专业教育也发生了变化。以建筑、工程为主体的“功能主义”规划教育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社会、行为科学大量介入规划教育,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和多样变化的城市社会经济问题,城市规划学科也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融合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很强的交叉学科。

而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阶段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物质形态规划仍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对城市规划价值观的教育、方法论的教育、社会经济问题的综合系统分析教育还很不够。我国城市规划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具有明显的工程实践导向型的特点,即多以物质空间形态的具体规划为对象,注重城市规划编制技能知识(如何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法(如何按规划进行建设)的传授,而对于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状况,其中所体现的规划理念,以及涉及社会价值判断的规划思想则论述较少。从2004《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基本要求》中可见,在8门专业主干课课程安排中要求最多的是关于建筑设计和规划编制的课程,两者的学时数分别占了24%和28%,合计超过了50%,而管理法规和规划实施相关等的基础理论课程只占核心课程的6%,将学科知识的侧重点放在了解决实际问题,客观上带来了学生“重设计、轻理论”的专业观。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延伸。所以规划师还需要有政策、理论的素养,组织协调能力。除了必须掌握建筑工程技术外,还必须掌握城市经济、公共政策、社会学、法学及地理学等。

2.2 课程教学的问题

教学方法问题。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搭建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而课堂教学则是实现目标的主要平台。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能力、素质的培养,本科阶段课堂教学都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

由于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上规划设计类课程内容比较多、所占的学时比例偏大,从而导致学生片面理解城市规划,普遍存在“规划就是设计方案、画图表现”。课程学习过程中“重设计课程、轻理论课程”现象比较普及。

以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为例,作为我国注册规划师制度考核的课程之一,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在规划实践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但作为一门基本理论课程,内容体系安排相对比较抽象,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开设的《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通常课时较少、内容较多,加之国内目前缺少相关的优秀案例教材,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及团队合作精神。因此课堂教学比较枯燥、课堂气氛沉闷、理论授课与规划实践脱节、学生提不起兴趣等现象不可避免。

教材内容的问题。作为理论课教材,必须具备理论内容的成熟性和教学要求的完整性。但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一些规划理论的总结、教材内容安排远远落后于实践。如《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使用的教材是2003年版的,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法律条文没有及时补充进教材内容。以城市规划法为例,作为规划领域的第一部纲领性法律文件,它是1990年颁布实施的,18年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规划法中的一些条文和规定与现时的社会环境脱节,在新形势下条款内容面临着更新和补充。同时城市规划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研究的对象、范围与方法在不断地调整改进,城乡规划法的实施,与之相关的规划理念、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管理的政策导向、方法等都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与城市规划相关的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其他学科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其最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应用—反馈循环过程需要一定的周期,“教材滞后”的现象不可避免。学生拿到教材却发现与教学内容相差很大,有无所适从之感。

因此,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从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来调整改革基础理论课传统的教学方法,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改革的实践

3.1 强调“专业系统构架—基本概念及原理—课程自我实践总结”的系统教学思路和方法

针对本科学生思维过于发散、系统条理性差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专业系统构架—基本概念及原理—课程自我实践总结”的系统教学思路与方法。城市规划管理课程安排在规划专业大四年级,学生已经完成了本专业的基本学科知识的课程学习,但对专业的掌握还只停留在“点”的阶段。针对这个特点,在课程教学中,首先强调建立学科完成的系统构架、从“点”走向“面”帮助其理顺思路,全面认识专业,认识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其次应用“解决问题”而非“认识问题”的学习方法,即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理论课教学,通过国内外规划管理的差异比较分析、规划管理事例说明等,一方面补充课本的内容,另一方面提高学习兴趣;最后,组织学生围绕专业前沿性问题展开课程自我实践总结,对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主动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帮助效果。

3.2 变更教学体系,增加教学互动,提升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主动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教学模式。强调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强调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首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与时俱进,不局限于基本教材,除了选择通过自备教案或者案例教学的模式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外,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借鉴研究生培养方式,提出优化、整合现行城市规划管理和法规的教材、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除了完成教材内容外,增加了课程论文内容。1/3课时安排管理及行政管理原理的教学、1/3课时安排国内外城市规划管理比较教学、1/3 课时留给学生在已讲授内容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在教师给出的研究性专题范围内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 在设计安排好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教学相长研究; 结合问题穿插“专题研究”及“论文写作”,并成为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期末课程考核。

3.3 改进课堂教学手段,创造多样化的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效果

现阶段本科教学中课堂教学仍然是主要的学习平台。针对规划专业学生“重设计、轻理论”的现象,如何使理论课教学课堂焕发出激情成为任课教师的重要职责。在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教学中尝试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课程论文等多种模式来穿插教学。

案例教学法。针对法律条文抽象、枯燥特点,收集设计并整理编写了案例库, 针对不同法律法规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案例,将案例以及围绕案例需要回答的问题交给学生去解决。学生在此过程中,应用法律依据解决了问题,从而熟悉了具体的法律条文。通过对典型案例素材的分析、对比、归纳、总结,以案学法。案例教学法也经常和小组讨论法结合使用,针对不同的案例在课堂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整体而言,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干枯的“法律法规”鲜活起来,并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法。借鉴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课前由教师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带着问题去展开学习与思考,教师课前拟定好课堂目标,课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意识,甚至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个别表现欲强、表达能力出众的学生,使课堂的主体性由教师中心性转向学生与老师的双心制,最后教师根据讨论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小组讨论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人际交流沟通能力。这种方法不仅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强调教师适时指导的必要性,产生教学相长的效应,使课堂所学知识更加立体化、形象化与纵深化。在这种课堂学习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思路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这样的课程里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的教学也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课堂。通过讨论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不断地调整与完善的教学方案。

课程论文法。在最近三年的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专门设计了针对规划管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等问题引入撰写课程论文、课堂宣讲论文、师生共同探讨的教学环节,目的即是能够让学生从枯燥的说教式教学和静态的课本知识中跳出来关注日益变化的动态城市规划领域,通过主动摄取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并围绕专题来完成资料收集、形成思路、撰写课程论文,并结合小组讨论法进行论文宣读与演讲。在师生讨论环节,进一步通过“思考—质疑—相互讨论交流”完成对知识的系统梳理和形成个人观点,开拓思路,初步学习如何去思考问题、改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学会去寻找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课程论文法加强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授之以渔”,培养与强调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同学认为“课程论文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文献的检索方法、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的启发”,“科学论文写作方式方法、文字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上述几种教学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针对不同章节内容的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穿插使用几种方法。如对于讲授《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这一章内容,可以事先将一些规划实施的案例及存在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并总结所应用到的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文,其后在课堂组织小组讨论,选取小组代表发言并结合正在开展的实际规划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延伸讨论,这样一来开拓了课堂思路,丰富了教学模式,也弥补了教材内容枯燥,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连续几届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教学方式有特色,启发性较好,不仅了解了规划专业知识的系统构架,课程的完整系统及重要性和适用性,而且能够从枯燥的说教式教学和课本知识中跳出来”,“提高了积极主动去摄取知识的能力,领会到了通过自己去收集知识再消化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学习”,且课堂讨论与交流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供了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在师生双向交流过程中拓宽了视野和思维方式”。尤其是课程论文方式,“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不仅可以了解学科演变的理论历程和前沿知识,还可以发掘自己的兴趣点所在,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培养了兴趣和方向,值得推广”。

4 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意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引导规划专业学生从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转向解决问题、对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对问题的展望三个方面相结合的学科发展方向上来。

对于习惯了理论课教学“学期一本书、期末一张纸”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本科生来说,这种方式无形中加大了工作量和压力感,尤其是专题研究、论文写作教学阶段,在小组讨论确定自己选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观点、撰写论文感觉压力大,尽管对今后学习有很大帮助,还是要有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同时教改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尤其是课外辅导、师生互动、课程论文批改、课堂点评环节,对教师而言也有压力,不仅增加了教师课外课程论文评阅的工作量,课堂上对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水平也提出了挑战。教学由单向、单纯的“照本宣科”正变成了“教研相长”、师生共同完成的任务。

因此教学中教师把握循序渐进的尺度非常重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和教学方法中,要切实根据学生之间水平的差异程度进行启发和要求,在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倾听学生,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充分倾听学生的声音,不要让教学改革变成一种压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第二章,第十六条.

[2] 陈秉钊.谈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方案的修订.规划师[J].2004,4(20):10-11.

[3] 谭纵波.论城市规划基础课程中的学科知识结构构建.城市规划[J].2005,6(29):52-56.

[4] 高等院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学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城市规划专业[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城市管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国内统一刊号:cn11-9313/tu;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近年来,随着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连迈新阶。各级城市建设者在创新的工作中,积累和总结了许多先进的经验、技术,形成了许多先进的科学理论。如何使这些理论成为建设领域共享的财富,并在相关的交流探讨中逐步提升和完善,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工作,不断创新、丰富城市建设工作思路和理论内涵?城市建设杂志社无疑身肩这一政治和历史使命。为了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城市建设,为中国城市建设提供最佳的理论支持,2011年3月24日,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城市建设杂志社创办了连续型电子出版物《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国际刊号:issn 2095-210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1 9313/tu,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城市建设杂志社出版。

办刊宗旨

聚焦城市建设领域,集合业界精英智慧,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城市建设 。 

城市管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我国城镇化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到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全国总人口的49.68%。也就是说,全国有近一半人口生活工作在城市。面对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生产生活环境的剧烈改变,人口和资源的高速流动,社会结构和利益群体的多元化,城市管理走上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前台,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科学的城市管理还在孕育中,必须重新审视和创造。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城市综合管理”,这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城市综合管理”首次被提到如此重要的地位,对于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高城市生产效率、方便市民生活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从认识城市基本属性入手,提出城市综合管理的基本概念,抛砖引玉,希望为构建城市综合管理的理论体系添砖加瓦,使我国城市管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相互适应。

一、对城市巨系统动态复杂的再认识

我国对城市的研究探讨已经多年,对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的认识已经无法再超越,钱学森、周干峙等老前辈都有文章和书籍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并被广泛引用。城市研究者把城市系统细分为多个层次的子系统,如经济运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科技文化、环境保护等系统,这些系统之间彼此交错拓延,横向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而这些系统又层层叠叠套着下一层子系统,把城市的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等演绎得淋漓尽致。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这些无疑丰富了城市科学的内涵,它使人们认清了城市与周边农村和其他城市存在着相互交换物质、资本和能量的关系,并在信息化背景下融入全球化的大网络,成为其中一个重要节点,使现代城市成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信息中心,劳动力、资本、各类经济、政治文化体育活动高度聚集,人流、资金流、物资流、能量流、信息流高度交汇,子系统繁多、结构复杂、其间关联关系高度繁杂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从城市实践的角度看,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和工作实施则尽量简化,常常忽视由此带来的后遗症。譬如,道路设计中省掉一个港湾式公共汽车停靠站可以节约部分资金,但却因为公共汽车停靠必须占道,带来了所设计道路一条线通行量的损失,高峰时间三车道变成了两车道,不得不面临后续的港湾式公共汽车停靠站改造,而这一改造又会涉及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甚至是带状绿地的改变。还有一个这样的例子,某城市改造6公里道路,双向8车道,地下平均挖深约10米,为了减少非机动车和行人穿行道路对主路的影响,修建了7座过街天桥,其中大部分可以满足自行车通行要求。但景观问题随之出现,其中至少一座过街天桥影响了某公园门口绿地布局和进出口位置。据调查,过街天桥的使用率远远低于地下通道,那么,为什么没有利用挖深10米修建地下通道呢?经查,主要原因是该道路的承包单位具有桥梁施工资质而没有隧道施工资质,据说当时就有反对修过街天桥的声音,虽多次协调未果,又急于赶工期,尽管修建这7座过街天桥的成本远远高于就势修建地下通道的成本,但它们就这样赫然在目了。这从实践的角度印证了工作实施有趋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倾向。因为将过街天桥改为地下通道必然涉及修改设计方案,承包单位没有资质就必须把这部分工程让给有资质的单位施工,肥水流入外人田,阻力必然会很大。

无论是从研究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以上认识和做法都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综合协调的缺位。城市政府通过职能部门的分设,落实城市的各项功能,职能分得越细就越容易落实,但城市不是机械,它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巨系统,横向的系统之间和纵向的系统上下都有复杂的相互关系,彼此间的配合、部门之间的协调非常重要,而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的综合协调越来越迫切。

因此,一方面如何简化城市的复杂性,使城市运行更加便利,另一方面又避免城市工作的简单化倾向,城市综合管理的概念就诞生了。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城市管理概念,也不同于非常时期全市总动员的创建式城市管理或重大活动时的城市综合治理。它基于以下对城市的认识:

城市是一定数量的人口在一个相对集聚的设施平台上进行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体育等活动形成的动态聚合体。这个设施平台的正常运转保证了其上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体育等活动的正常进行。设施平台的正常运转是城市发挥了基础功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体育等活动的正常进行是城市发挥了衍生功能。城市的基础功能和衍生功能的总和构成了城市丰富多彩的整体。

二、对城市多重功能属性的再认知

如上所述,城市是一定数量的人口在一个相对集聚的设施平台上进行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体育等活动的动态聚合体。这个设施平台的建设就是日常所指的城市建设,包括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三个环节,其主要任务是为产业发展和城市生活提供基础条件,除了个别行业,绝大部分提供的是基本公共服务,即城市基础功能,而设施平台上进行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体育等活动都有专门的经济运行部门负责,是依托城市基础功能完成的,称为城市衍生功能,部分衍生功能的正常发挥有时甚至提出更高的基础功能配合要求。譬如,北京市经过多年的城市建设,其设施水平已经达到国内最高水平,甚至可以和国际大都市媲美,满足北京人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肯定没有问题,但为了迎接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北京将设施水平进一步提升,达到了满足各类人的训练、比赛、游览、购物等各层次需求的水平。这就是城市的功能属性。

城市基础功能和衍生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支撑,包括地下空间和地上空间。城市空间实行严格的空间用途管理,由城市规划通过行政许可给予具体限定,空间用途调整需要得到新的行政许可。城市空间强调遵照许可用途和有序性使用。

城市基础功能由一套完备的支撑系统正常运行来保证,随着城市发展阶段不同或者衍生功能的重心调整,这套支撑系统也在不断增减和完善。目前的这套支撑系统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城市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主要由城市道路、客运、货运三方面组成。首先满足城市生产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转运和劳动力的运送等,直接为生产服务。其次,满足生产以外的客货运需求,包括商业贸易、日常生活、交流交往、休闲游憩等产生的出行和运输服务。

二是城市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由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三部分组成。城市生产生活和游憩都离不开相应的水供应,而这些环节产生的废水和自然产生的雨水都通过排水系统进行收集处理,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回到自然河流与湖泊。这三部分的正常运行都依赖管道网络,涉及大量的投入和日常维护工作。

三是城市垃圾收运处置系统。主要由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三个环节组成。人类生产生活和游憩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城市政府通过对废弃物的收集、分类、转运和处置,为城市提供整洁良好的城市环境。

四是能源热力供应系统。主要由电力、燃气、供热三部分组成。电力既是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无论生产产品还是服务都离不开电力供应,无论是日常生活或休闲活动都离不开电力的保障。燃气正成为取代部分燃煤的洁净能源之一而受到城市的喜爱。供热虽然不是每个城市的必备系统,但对北方城市而言是城市各项生产、生活必不可少支撑系统,是生活、工作的基本条件。

五是城市邮电通信系统。主要包括邮政、电信两部分。邮政是通过传统的信件联系方式提供沟通服务,但是城市生产生活所必需,不因为越来越多人通过电话网络进行联络而消失。电信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出现的快捷沟通方式,涵盖电话、移动通信、网络服务等。

六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主要包括公园、植物园、湿地、水面、行道树、专有绿地、生态农业用地等。该系统为密集居住的人们提供了新鲜的空气、游憩的开敞空间和宜人的绿色景观。

以上六个方面对保障城市健康运行虽然未必全面,但都是必须的,须臾不可离开。城市唯有满足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城市居民才有可能积极地创造更多物质财富,从而带动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在与其它城市的博弈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三、对城市管理研究文献的再认识

“城市管理管什么”一直是个模糊的问题。事实上我国城市管理的研究文献十分庞大,用“城市管理”作为题名关键词,仅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就有记录24395条(2011年10月20日)。这些文献对了解我国城市管理现状很有帮助,它们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深化和改进当前的城市管理工作,对学科发展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出了贡献,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当前城市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下概括为五个方面:城市管理理念创新研究、城市管理体制和模式改进研究、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现实困境研究、城市管理技术手段研究、城市管理经验案例研究等。

城市管理理念创新研究与我国行政管理概念创新、名词创新有很强的关联性,其设定的管理内容笼统概括,范围无所不包。代表性的城市管理设定内容为:城市政府是城市管理的主体,按照特定的目标和管理原则,采用特定的手段和组织形式,对管理对象的运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各项职能活动,其管理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城市、和谐社区、和谐城管等。这样的城市管理定义研究对城市的各类创建活动有帮助,如文明城市创建、园林城市创建、模范环保城市创建等,可以归结为运动式城市管理或直接称为创建式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体制和模式研究从多种角度提出了体制和模式改进措施和建议,对当前的管理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研究中呼声最大的就是改变“中央无部委,省里无厅(局)”的状况,最急迫的就是要纳入行政体系,解决“公务员”身份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呼唤加快立法进程,推进城市管理立法。但它针对的是已经成立的城市管理机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等的工作范围和生存困境。城市管理机构的诞生是两种机遇的巧遇,一是国务院法制办推动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和在城市管理领域的推广,二是地方政府权力布局中遇到的职位限制。这个过程中已经给出了城市管理的国定范围(国务院文件规定的),又适逢地方政府成立机构必须给予一定的职权,把一些领导们认为可以给的、其他部门愿意给的或不要的职能划归到城市管理机构。这就是为什么有“城管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说法,理顺这样的管理体制需要高超的智慧。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困境与此有很大关系,相关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方向:一是统领观,认为行政行为都是执法行为,现代法治社会,行政机关的一切行政行为都必须以法律为基础,行政行为本身就是行政执法。二是阶段观,行政行为可以严格地划分为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司法三部分。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行为,是行政机关采取的具体的直接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履行或对其履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行为。三是手段观,就是借助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所有行政执法活动都可以统筹在一起,集中行使行政执法权。这就势必把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与原有的行政机构对立起来,这也是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反映问题最多的方面。第一和第三种观点都有大权独揽的嫌疑,第二种观点略显温和,但实际所有的行政机关都是在履行行政执法的职能。这样看来,三种观点基本一致,都可能导致双方的进一步对立。

另一个方面是执法机构和相对人的对立。“暴力执法”和“暴力抗法”事件不断见诸报端,甚至把执法队伍妖魔化,其原因是过于强调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环节,前期服务不足,末端管理太强,后台手段缺失等,或者还有执法不公等现象的存在。如摊贩和执法人员的游戏,主要在于便民购物场所缺乏,低端就业机会不足,集中市场门槛或使用成本太高等,加上引导教育不够,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猫鼠游戏。

北京市东城区率先把数字技术运用到城市管理领域之后,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一时间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主要途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可操作性强、效率高,对实际的城市管理工作有很大帮助,但是技术不是万能的,不解决体制机制上的根本问题这个框架的运行会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有些城市还陷入了数字城市投入黑洞,换了硬件换软件,投资不少,效果很小,陷入了另类烦恼。也有的城市把购买服务引入城市管理数字技术服务领域,成功地降低了运行成本,值得其它城市借鉴。

城市管理经验案例研究为城市管理研究注入了更多的实践因素,非常有借鉴意义,主要也是可以借鉴的经验就是一把手重视城市管理工作。但是由于各地城市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典型城市的管理经验不能简单模仿。

这些研究对推动城市综合管理与行政综合执法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由于把城市管理看作是城市政府的职能、市长的职责,城市管理被赋予了几乎所有的职责,而交由一个或几个机构履职,必然会存在市政府授权和城市管理实际职能之间的错位和不对称,加上手段、队伍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必然出现不协调的声音,甚至成为社会攻击的焦点。当前媒体对城管的大量负面报道就是很好的例证。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明确城市管理的概念和内涵,解决城市管理管什么的问题。

四、对城市综合管理概念体系的再认识

如果同意如上对城市的认识和对城市管理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推出一套城市综合管理的概念体系。

第一个层次是城市管理。

尊重大家对城市管理研究的贡献,就像前面提到的代表性的城市管理定义研究所揭示的那样,城市管理是城市政府对城市内一切人、事、物的管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所有领域。这里明确了城市政府是城市管理的主体,市长是城市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这还说明,城市管理不仅要维护城市基础功能的正常发挥,还要有效组织衍生功能的实现。

第二个层次是城市专门管理和城市综合管理。

维护城市基础功能的管理工作是城市综合管理,组织衍生功能实现的是专门管理。专门管理是对城市各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管理,目的是组织生产、促进贸易、提供就业、丰富生活、繁荣文化,其主要特点是一个专门管理部门通常只涉及一个系统的专门事权,横向独立,纵向综合。综合管理涉及庞大的支撑体系,需要协调多个部门,既要横向协调,还要纵向综合,实现基础功能的正常发挥。譬如,仅道路交通运输系统就涉及交通运输部门、公安部门、建设部门等。

实现城市综合管理的途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基础功能涉及的六大系统不可能由一个部门独立完成,因此,城市综合管理需要建立一个超越部门的协调机制,即搭建一个市长牵头的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下设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与专门设置或指定的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合署办公,建立与城市基础功能有关的部门、单位之间的公务协助机制,制定履行城市综合管理职能的评价指标和奖惩标准,完善城市综合管理的相关法规或文件,引入数字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和公众参与等监督与评价机制,这是当前解决城市综合管理复杂问题的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1] 翟宝辉.厘清城市管理的概念,构建城市综合管理体制[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9(6).

[2] 吴刚.警务社区化:城市治安战略的新变化[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 (1).

[3] 戚本超,赵勇.首尔人口限制和疏解策略对北京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07(4).

[4] 叶必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 刘文俭.现代城市管理论纲[J].现代城市研究,2008(3).

[6] 赵锦辉.西方城市管理理论:起源、发展及其应用[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9).

[7] 马溯川.西方城市管理模式的多维探索[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8(4).

[8] 王枫云.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我国城市政府行政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J].思想战线,2008(1).

[9] 曾万涛.城市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硅谷,2008(2).

[10] 余峰,岳林云.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从相对集中到综合执法[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8(1).

[11] 韩丰,孙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之理论分析[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12] 皮坤乾.城市管理与化解矛盾[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8(1).

[13] 贺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存在的缺陷与完善[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12).

[14] 周执前.清末警政与中国城市管理的法治化[J].长沙大学学报,2008(11).

[15] 王萍.城市管理体制的创新思路[J].四川省情,2008(6).

[16] 莫岳云.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管理思想[J].高校理论战线, 2008(6).

[17] 郭建.中国城市管理该往何处去——“事件”的制度反思[J].政府法制,2008(9).

[18] 邢益民.城市管理执法难的法理解析,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9(1).

[19] 黄相怀.空间不匹配理论与我国城市管理[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8(4).

[20] 杨书文.论城管综合执法与城市管理体制创新[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8(4).

[21] 黄科宏.我国现代城市管理基本理念探讨[J].广西城镇建设,2008(10).

[22] 贾晶.上海城市管理的近代化[J].城乡建设,2008(8).

[23] 黄明波.对城市管理部门综合行政执法的分析与思考[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24] 卢勤忠.现代城市管理中的法治安全——以上海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