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测试试题(精选5篇)

  • 学业水平测试试题(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 材料解析偏颇 《2013年江苏名校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第4题,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反映了:A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贵族的利益得到…

学业水平测试试题(精选5篇)

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江苏省 2013年 学业水平测试 模拟卷 错题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材料解析偏颇

《2013年江苏名校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第4题,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反映了:A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C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D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

参考答案:C。辨析:引用《十二铜表法》中的两条内容均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答案应为A。

《2013年江苏小高考信息卷》(二)第13题,与康有为同为“救亡”人物的王照,曾在三十多年后回忆说:“戊戌年,余与老康讲论,即言‘……我看只有尽力多立学堂,渐渐扩充,风气一天一天的改变,再行一切新政。’老康说:‘列强瓜分就在眼前,你这条道路如何来得及?’迄今三十三年矣。来得及,来不及,是不贴题的话。”这表明:A康有为当时主张推行激进变法;B维新派存在严重分歧;C康有为沦为保皇派;D开启民智是救亡的前提。

参考答案:A。辨析:从引用的材料来看,体现了王照和康有为对变法的不同态度:王照要缓,康有为要急,A选项只论及康有为,而比较全面说明材料的是“维新派存在严重分歧”,故B应为最佳选项。

2 知识理解有误

《2013年江苏小高考信息卷》(三)第14题,明代农学马一龙在评述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时说:“合天时、地利、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A精耕细作;B自我封闭;C自然经济;D男耕女织。

参考答案:C。辨析:“自然经济”不论在历史教材还是在《辞海》中的解释都是指“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为满足自我消费”,而非题目中“合天时、地利、物性”之义,故较为贴题的答案应为A。

《2013年盐城市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第17题,恩格斯认为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之处有二:一是“按地域来划分它的国民”,二是“公共权力的设立”。由此可知古代雅典由氏族社会过渡到国家的重要标志是:A城邦的形成;B梭伦改革;C克利斯提尼改革;D伯利克里改革。

参考答案:C。辨析:古希腊的城邦是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的地域概念,亦称“城市国家”,符合题目中“按地域来划分它的国民”这一特征,在梭伦改革之前,已有公民大会存在,梭伦的改革是恢复其作为最高权力机关,据此可知梭伦改革之前的雅典城邦就有“公共权力的设立”,故A应为参考答案。

3 选项设计不准确

《2013年镇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第12题,《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期间经受了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四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一九四九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对于“两次严重失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陈独秀右倾错误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B八七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原因;C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是长征的根本原因;D从根本上说是左倾错误导致了1934年失败。

参考答案:C。辨析:大革命的失败是历史因素、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合力的结果,特别关键的一点是的叛变,这已为史学界所公认,而本题A选项“陈独秀右倾错误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只是原因之一,故A、C两项都不正确。此题将设问改为“……分析错误的是”,将选项改为组合性选择“①②③④”,参考答案为①③。

4 考查内容超纲

《2013年无锡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第9题,1907年1月6日,《纽约时报》电文中说:“受西方文明的影响,为使清国妇女有更大的生活自由,清帝今日颁布诏令禁止妇女裹脚,但是清国妇女已习惯了这种陋习,清帝制定法律禁止缠足恐会陷入无尽的麻烦之中。”下列对此文电解读正确的是:A此诏令是辛亥革命的成果之一;B此诏令的颁布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已经全盘西化;C“废止缠足”法令是民国政府颁布的,故此文电不可信;D“恐会陷入无尽的麻烦”反映了此诏令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抵制。

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的内容是指“1907年清廷颁布诏令,禁止妇女缠足”,此属于超纲知识,高中生很难涉及如此细小的内容,所以大部分学生依据人教版教材的内容“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错选了C。

《2013年盐城市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第8题,近代教育家叶圣陶曾在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文中“革党”应指:A和共产党;B同盟会和共进会;C文学社和共进会;D同盟会和兴中会。

参考答案:C。本题涉及的内容“文学社”和“共进会”属于超纲知识。武昌起义前夕,在湖北新军中组织规模最大的革命团体是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武昌起义前组建的起义领导机构――起义总指挥部,分别推举文学社的负责人蒋翊武、共进会的负责人孙武为总指挥和参谋长,两个团体均有成员参加武昌起义,但是这个超纲知识的考查导致大部分学生不知所措。

通过对以上错题的分类与辨析,笔者认为学业水平测试的模拟题应避免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材料解析偏颇:虽然对于材料的理解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一段文字的主旨还是相对客观的,因此在设问时应兼顾历史知识与材料本意。其二,知识理解有误:历史学科内容庞杂,命题人员须加强学科素养,了解学术动态,减少知识盲区,避免上述题目的出现。其三,选项设计不准确:在设计选项时如果一个选项不能表达完整,可以设为组合选项。其四,内容超纲:学业水平测试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而非选拔性考试,所以模拟卷的内容应当以课本和当年的《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为基准,在对历史的认识和知识的运用能力上可以高于课本、远于课本,但具体知识点则不能离课本过于高远,否则既超越了中学生的能力,也背离了考查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姚德华.认真对待错题,促进历史教学[J].考试周刊,2013(1).

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学业水平测试 命题原则 命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又被称为小高考。考查的目的是检测考生是否完成高中生物学业,考查范围为人教版高中生物3个必修模块,目前考查形式为选择题。

1 命题依据

1.1 课程标准理念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1.2 命题指导思想

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考查中学生物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科学探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对考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

1.3 考试能力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1.4 双向细目表

根据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整理出一份双向细目表(表1),全面把握考查范围,做到命题无考点的遗漏。教师分析学情预估难度,测试后不定期分析难度系数和区分度,做到对教学心中有数,为下一轮的复习提供备考依据。

2 命题原则

2.1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命题的灵魂,是命好题的首要条件。命题要反映学科知识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应用性,要兼顾新课程与科学研究前沿,注意科学性和严谨性,避免出现歧义和不确定性。

2.2 原创性原则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生物考查角度也在不断创新。考题被直接拿来机械重复地训练学生无疑是浪费学生的生命,教师需要根据命制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命制,稳中求新。

2.3 导向性原则

《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指出,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由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要素构成。科学探究能力是重点考查的四大能力之一,落实到命题角度,主要体现实验探究考查。命题特别关注能力,注意考查科学探究能力,但探究情景需真实。

2.4 简洁性原则

简洁性原则是指试题的语言表述要准确、规范、简洁、精练,试题的内容与结构要科学合理,题意清楚、任务明确,清楚地提出一个或几个独立而明确的问题。学生顺利地阅读题干后,能够清楚、明确要做什么,不存在因题目不清楚而导致的解题障碍。

3 命题策略

3.1 尊重事实,科学命制

考试的命题依据是课程标准,命题者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对不同能力的要求进行命题,处理好课标和教材的关系。教材应是课标要求的具体反映和载体,对教材中出现而课标中没有要求的,特别是明显高于课标要求的相应知识要舍弃。对课标中明确要求而教材中没有的内容,考虑到教材的使用情况,在命题时应尽量回避。另外,教材编写往往滞后于科学发展,在生物教学和命题中,教师应融入当今生物科学的新成果新成就,体现时代性。试题所涉及的内容要表述清楚、明确,不能引起歧义。在命题时,要正确使用包括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在内的各种语言,以避免造成考生的阅读障碍。最后尊重客观事实,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得到全面发展。

【例1】 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 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 特异性免疫,抗原

C. 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 特异性免疫,抗体

分析:此题在命制过程中出现了命题者人为主观臆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般不需要将蛇毒灭活,只要控制注射量即可,在此过程中注射对象是马而非家兔。建议将题干修改为“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适量的蛇毒注入到马体内,这一免疫反应类型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参考答案:B。

3.2 借鉴素材,原创考题

试题的创新体现在对背景材料的选取,这种以众所周知社会热点为素材考查的目的,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健康、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例如,2016年结合“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的我国科技重大成果获诺贝尔奖得者的屠呦呦”设计题目。

命题时,选取生产和生活、自然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素材作为题干内容,这是命题的创新思路之一。例如,2016年5月,我国科学家从免疫的猕猴体内成功分离出了埃博拉病毒的高效抗体,可以结合“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这一考点设计考题。另外关注政策,结合时效,适当增加最新研究成果作为素材。如2016年可选择“全面二孩”的政策,创设种群特征方面的考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依纲靠本,教师可充分挖掘教材的素材进行命题,素材来源可以是教材中的一句话,也可以是某个问题探讨的栏目等。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节问题探讨中的水毛茛叶形态讨论,可以创设以下题目。

【例2】 同一株水毛茛,曝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形态,原因是( )

A. 基因发生突变

B. 蛋白质功能控制性状

C. 环境决定生物性状

D. 性状受基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

参考答案:D。

3.3 参考原题,改编得当

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流专业;基础教学;学业水平测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C-0073-03

从中职学业水平测试的内涵来看,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了解是测试的主要目的。除此之外,通过学业水平测试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具体需求进行了解,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识程度,实现对学生潜能挖掘、促进个性发展的目的。与此同时,地区或学校的教学质量能够在中职学业水平测试结果中较好地反映出来,达到以考试推动学习、推动教学的目的,真正发挥了考试应有的作用。在学校课程标准与教学方案的执行上,学业水平测试亦有督促效果,促使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化,并且,学校通过学业水平测试也可获得有力依据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核,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学业水平测试的类型及实践状况

测试通常以不同的参照标准为依据,划分为两种类型,一个是标准参照测评,另一个是常模参照测评。比较具体目标标准与特定个体成绩是标准参照测评的主要方法,学业水平考试、驾照考试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是否达标的情况进行确定,并明确其达标的具体程度。比较同一团体中其他成员与特定个体成绩是常模参照测评的主要方法,如公务员招录考试、高考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明确在团体中个体成绩所处的名次与位置。以上述分类标准为依据可将中职学业水平测试解释为:组织与实施者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在完成规定模块的学习后,以相关的课程标准为原则对中职相关科目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属于总结性标准参照考试,是以相关职业岗位要求与课程教学培养标准作为考核的标准。在中职学业水平测试中,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将学生职业能力与具体程度反映出来,同时这一特点也是区别于普通高中学测的重要依据。

2005年,江苏省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中生的评价体系由此变成三个部分构成。自学业水平测试实施以来,经过多年发展总结了不少实践经验与教训,使学业水平测试在中职教育中的展开有了充分的借鉴经验。

二、中等职业教育学业水平测试的特点及探索

中职学校需对中职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以其具体特点为依据调整学业水平测试。江苏省中职教育学业水平测试的时间为三年级上学期或二年级下学期,在时间安排上与普通高中相一致。包括专业技能、专业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三项内容,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包含计算机基础、德育课程以及语、数、英。同样以A、B、C、D四个等级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学业水平测试合格即专业技能、专业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三项测试均达C或C以上。学业水平测试达合格标准的学生才能申请免试注册入学以及参加对口单独招生考试。

从全国来看,学业水平测试在职业教育系统尚处在起步阶段,只是在部分地区如浙江、江苏以及河南等职业教育中组织实施。江苏省在2014年开展了专业基础课测试,其测试命题统一,某职业院校2012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是参与者之一。该测试共有66名在校在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参加,中专生与高职生分别为27人和39人。经测试,所有学生成绩均超过60分,4名学生成绩在60~69分数段之间;2名学生成绩在70~79分之间;21名学生成绩在80~89分之间;39名学生成绩在90~100分之间。对66名学生的最终成绩进行分析,约有60%的学生成绩在较高分数段与高分数段,从这一点来看比较正常,此外,没有低分值成绩,中间段成绩学生相对较少。从整体测试结果来看,学生整体成绩看似处在较好的水平,但对其中的两项重要因素进行思考可以发现,这样的成绩也许只是表面现象。首先,该测试中的题目主要是在六套模拟试卷中集中选择,这样的题目在整个测试中所占比例达到90%,存在命题范围狭窄的问题。其次,学生对最基本的技能与最基础的知识掌握程度看似较好,实际上,死记硬背模拟试题是一些学生应对测试的主要方式,并不是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获得相关的技能与知识,这就背离了教学的目的与测试的初衷,没有能够反映学习规律。

三、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学业水平测试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使用不统一

当前,省教育厅对中职学校的专业技能课及专业基础课教材并没有明确的统一要求。一般是学校自订自购。教材不统一的问题在没有实行学业水平测试时并无明显影响,即使各院校所用教材不同也都能将预定教学目标完成,但在学业水平测试实施后这一问题日益突出。所用教材不同,知识点的侧重与归纳差异较为明显,学校只能重新备课来完成学业水平测试,教师与学生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承受的压力非常大。

(二)教学计划安排不科学

学业水平测试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以及公共基础课程均包含在其中。充分的课时量是保证大部分学生成绩的重要条件。在课程与教学周数安排方面,不同院校有着不同的安排,但均存在着课时不足的问题。以某职业院校物流专业课程为例,第四学期结束之前为该课程学业水平测试的具体时间,但该院校物流专业课程开设与结束时间均在第三学期,因第四学期面临着学业水平测试,只能重新进行复习迎考,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教学计划的更改。

四、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学业水平测试的相关建议

(一)明确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地位

在评奖评优、毕业、学分计算等环节加入学业水平测试项目,将测试结果落实在学生日常学习中,使其明白学业水平测试与自身的未来息息相关。以加强学业水平测试运用的方式促使学生正确把握素质评价与测试间的关系。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应正确运用综合过程性评价的作用,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利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因此,除了课堂表现、作业、纪律以及出勤等必备评价外,研究性学习、实训操作性作业以及探究性作业等也应是构成学习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并将其列入学分管理评价中,实现对评价体系的改进,使之人性化并具备发展性与全面性,对学生的发展进行综合考查。建立学科过程性成长记录不但有助于综合评价学生,对于学生学习进度的把握也十分有利。

(二)改进和优化学业水平测试的考核方法

对于教材使用不统一的问题可采取分层教学来解决,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分层考核。分层方式下教师的备课难度会增加,同时也会提升管理学生的复杂程度,但总的来说是一个良好的趋势。此外,中职教育具有多种形式,如技工学校、成人中专、职业高中以及职业中专等,不但专业类别较多,技能要求、课程标准各不相同,来源复杂的学生也具有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因此,需以专业特点与学生情况为依据进行考核工作的组织,提高针对性,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挖掘。与教师、学校相比,在职业岗位要求与行业标准要求方面的评价用人单位与行业协会标准更为适宜。将学生、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等作为评价的主体,即由第三方机构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构成,从而使学业水平测试更为准确全面。通过多样化的评价能够将学生真实的水映出来,模拟现场、现场操作、面试、口试与笔试等是常用的评价方法,在实施学业水平测试时应以学生情况、专业方向以及测试目的为依据实施综合评价。

(三)着力提升学业水平测试的科学性和题库的完善性

为实现高效化备考,完善试题库势在必行。在实施学业水平测试过程中,命题是一大难题,无论怎么命题都难以预料其测试的最终结果。上文所提到的物流基础学业水平测试试点在命题方面范围明确,这也是为什么这一试点能够成功的原因,尽管学生测试结果很好,但实际上,在水平与运气之间,最有可能的决定因素是运气。并且,太过狭窄的试题范围对于平时教学活动的展开也十分不利。对上文中的物流基础测试试点进行分析,在教材不统一的情况下,在命题范围确定方面复习指导用书并无明显价值。因此,完善试题库十分必要,若试题库有一定的题量且内容全面,对于学业水平测试效用保证与教学活动开展大有助益。但如何完善试题库,从而为教学与学业水平测试提供高质量试题库资源仍有待研究与实践。

对于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与安排来说,学业水平测试的实施为其提供了全新的政策环境,有助于将不同中职学校的教学基本要求统一化,促进学生综合技术素养的提升。物流专业教师与学生在学业水平测试中均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教师需对大纲要求认真研读,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实践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优化教学质量。

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业水平测试 教育教学 会考 高考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209-02

一、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及意义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客。作为新生事物,人们对它有各种各样形象的描述,有人称它为过去普通高中“会考”的翻版,有人称它是中国的"SAT",还有人因为它与高考挂钩的特点,把它称作"小高考"。的确,每一种解读都充满个性,但这其中的每点解释又都不是对学业水平测试的准确定位。与课改相伴而生的学业水平测试一定不想轮为会考的翻版;不想成为美国“SAT”考试制度的复制品,拿来却没有创新;更不想成为“小高考”,在减负的背景下,徒增学生的负担。那么学业水平测试的初衷是什么呢?对它的准确解释该为何?《教育部关于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这样阐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其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是反映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学业水平测试实施的意义在该《征求意见稿》中被这样描述: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有利于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有利于引导高中学校规范办学,整体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加强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录取与中学学业评价的统筹,推动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深化改革,对于健全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业水平测试在实践中的尴尬

学业水平测试在实践中的表现与其初衷之间是有差距的,这让很多人对它产生误读。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师生对现行学业水平考试的认同度不高,相当一部分师生认为现行学业水平考试效果欠佳,作用不大。究其原因,首先是“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等思想观念的影响。由于高考制度的存在,不少人认为学业水平考试对学校及学生的实际影响不大,因此,不少学校都是以消极应付的态度对待考试,使得学业水平考试成了一种形式化、走过场的考试;其二,考试压力使部分师生对学业水平考试产生反感和排斥。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师生平时面临的各种名目的考试已经很多,再加之一个不为师生熟悉和了解的学业水平测试的出现,师生不买学考的账也就有不足为奇了。错误的认识使得学业水平考试在很多学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考试地位被边缘化。此外,监管工作不力、科目设置缺陷等问题的存在也是导致学业水平考试的公平性合理性受质疑的重要原因。

三、面临学业水平测试问题上的种种困境,学校需从如下方面做好工作,调动各方积极性,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一)学校领导及老师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认识。

1、对学业水平测试充满信心。

首先,学业水平测试在是减负背景下实施的,它的出现意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但不能否认其初衷,其次,学业水平测试的全面施行是国家对现行考试评价制度发起的挑战,尤其冲击到现行高考制度,带有一定的革命性。再次,它的出现体现了中国教育面向世界,众长的胸襟,吸收世界先进经验,为我所用。有人说它是全盘复制美国的“SAT"考试制度,可是复制的又不彻底,在实践中显得有些蹩脚。新事物在刚出现的时候总是不成熟的、弱小的,相信伴随着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被不断修正,学业水平测试这项工作会日臻完善,最终会带动高中教育评价制度实质性变革,对学生的终身发展,素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发挥应有的作用。

2、厘清认识上的误区

①学业水平测试不同于会考

学业水平测试与会考有很多相似,但又迥然不同。尽管各地区学业水平考试才刚刚开始探索,但是,还是能明显看出较之会考有多方面提升:在宗旨上,“会考”是旨在保障落实教学计划,防止学生偏科。而“学业水平考试”是建立全面多元的综合评价制度;在性质上,“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毕业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则提升为部级考试;在内容上,“会考”是考核必修课内容,而“学业水平考试”既考核必修课内容又考核选修课内容;以《辽宁省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为例,考试内容既包括参加考试的十科课程,又包括体育测试,还包括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操作等考查科目。实验操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现代科技手段的熟练运用都在考查范围之列。可见,学业水平测试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是优于会考制度的。在成绩运用上,“会考”与高考选拔考试具有不同性质,不与高考挂钩。而“学业水平考试”是可信可用,逐步纳入高校招生选拔体系,其结果是将出逐渐成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

今天的学业水平测试与以往的会考制度的确有很大不同,我们不能以以往对待会考的消极态度对待学业水平测试,我们要做的是拿出我们的热情,付出我们的努力,经过理论与实践的多次反复,让它渐趋完美。

②高考不能取代学业水平考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对基础教育终端学生学业水平的检测和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两者性质不同,要求不同,承载的使命也不同。

我国的高中教育肩负着双重任务,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就千百万可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劳动后备军和为高校招生培养合格人才。如果高中教育只要高考,将严重违背高中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学生的全面素质将下降,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受到挫伤,严重影响高中的教育教学。高考和学考因其各自使命不同,因而不能相互取代。

(二)规范学校教学管理,保证学业水平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业水平测试工作要取得满意的成果,要求学校开齐《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科目,让老师和学生明确考试、考查范围,避免出现文不学理,理不通文的现象,使孩子在最佳受教育的年龄,享受最丰盛的知识大餐。学校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最好的条件,除了体音美教室,还包括,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专用教室。合理安排每一科的课时,保证正常开课,确保反向课程不被大科挤占。加强老师思想观念培养,树立教学平等观,反向课不敷衍。同时安排专业教师负责授课,避免出现代课现象,给学生专业的教育,通过授课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辩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学习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远离生活的学习会让人逐渐丧失生活能力,成为学习机器。

(三)发挥教研组在提高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中的作用。

学业水平测试是学生高中阶段学习水平的达标检测。考试成绩分成A\B\C\D等,D等级为不及格,有D等级不予毕业。负责学业水平测试的年组老师任重而道远。以往的经验里,曾经有考前一个月突击学习的情况。但因为是突击学习,所以还是有考试不过关的。虽然考试是在每年的3月份,但事实告诉我们,准备应从高一开始。在教研组例会上,和组员讲清学业水平测试早做准备,在老师和学生心里,明确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性,让学生明明白白地学,老师明明白白地教。此外,教研组认真备课,尤其高二年级,在课程难易度的掌握上协调好学考与高考的关系。学考教案突出重点,知识点明确。教研组在高二参加学考教学的老师中,推出示范课,通过研讨,提高授课水平,提高课堂效率。

(四)发挥每一位教师在学业水平测试工作中的螺丝钉作用

老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要让学业水平测试对教育教学真正发挥作用,老师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要求老师要有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了解学生,掌握学情,采用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追求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让生活、社会与课堂紧密结合。政治课在很多学生看来是比较枯燥的。政治教师要让政治课摆脱无趣,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政治课堂延伸到课外,引入时事内容,让学生立足小课堂,放眼大世界,开阔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不断学习,增加知识底蕴,增强自身魅力。此外教师对本学科教材要能够熟练掌握,灵活驾驭,有提炼总结归纳重要知识点的能力。教师还要善于总结反思,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找到新的起点,事业才能不断进步。

(五)学业水平测试要求每一位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学生从高一开始就要认识到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清楚它与毕业证的取得,与高考资格的获得都是有联系的。认真准备学业水平考试,不只为考试及格,更主要的是为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增长更多的能力。掌握学习本领,培养学习兴趣,珍视在求学中接触的各科课程,每一门课程都为求学者打开一扇通向知识殿堂的大门。要让学生做知识海洋中的弄潮儿,而不是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对每一门学科分高分低的品头论足上。不做高分低能的大学生,要做德才兼备的栋梁材。在求学期间要以拥有高尚的品德,出众的能力,渊博的知识为目标,争做全面发展的人才。

学业水平测试对于今天的很多老师和学生还是一个蒙着面纱的姑娘,她的美还没有被所有人看到,甚至还有人对它的本来面目产生误解,但是真金不怕火炼,真正新的思想、新的事物,在经历实践的不断洗礼之后,她的美会绽放出来并为人们所接受,作为普通一线教师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创造条件让她释放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征求意见稿》2012年9月5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2] 《辽宁省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2011年1月8日 辽宁省教育厅.

[3] 《推动素质教育必修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作者:倪光辉2009年05月07日选自《人民日报》.

[4] 《高中会考制度与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比较》2012年9月.

[5] 《高中会考制度与高中课程改革 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比较与思考》2005年2月4日选自《江西日报》.

[6]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实践问题及成因》作者:倪娟,发表于《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2期).

[7] 《解读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会考区别》2010年8月27日选自《燕赵都市报》.

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范文第5篇

从2011年开始,我省开始进行学业水平测试,由于没有经验,部分学校担心学业水平考试会影响学生毕业,甚至影响高考录取,所以在高二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备考中盲目增加课时,加大知识的难度,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两年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束,这些学校取得了好的成绩时,才发现在一年的备考中得不偿失,发现存在以下困惑。

一、课时少,内容多,复习时间过短

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在三个学期多一点的时间内,必须完成两本必修和一本选修的教材的新课教学和考前复习,让所有的任课教师感到压力很大。如若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每本教材36课时进行教学后,三本教材的复习时间只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7课时左右),很难进行系统的复习。如若加快授新课的进度,留出充足的时间复习,则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又成为每一名任课教师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此时授新课时间和复习时间如何安排成为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二、复习的难度难于界定

学业水平测试的新授课教学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和《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说明》所规定的考试水平、学生的实际情况、中学化学知识体系特点等要求进行教学。《化学学科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体验性和表现性学习目标的要求(由低到高排序)是:知道、了解、理解、应用;学会、掌握、迁移、灵活运用;感受、认同、形成、养成等。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试卷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新教材的把握准确到位,促进每位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试卷面向全体学生,着重考查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综合应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命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学业水平测试试卷一般依据重基础、低难度、宽覆盖、有梯度的要求。可知学业水平测试的难度要低于课标的难度,因此在平时教学和复习教学中如何把握习题的难度成为我们要解决的又一个问题。

三、文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于调动

学业水平测试的教学和复习虽然没有高考复习的难度、深度、广度,但存在着时间短、内容多、网络化的特点,同时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需要记忆的东西特别多,解题要求细而准。文科班的学生首先在思想上不重视,认为即使没有高中毕业证,也不影响考大学,从而不学;其次在平时的新课学习中,存在只听不练的习惯,许多知识只记住了内容而不会解题,在复习中欠缺解题能力,学而不会;第三部分学生学习中习惯不好,知识会了,但审题不细、表达不清、计算不准等造成会而不得分。这样,文科学生在学习中欠缺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复习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我们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

通过对产生的问题的积极调研、探讨,广泛研究,经过许多教师的集思广益特制订了如下的备考策略:

一、认真研读《测试说明》,精心制定复习计划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说明》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复习的重要依据。任课教师和学生必须认真解读《测试说明》,并指导学生明确复习要求,逐个考点落实,做到对症下药。针对既有新课没完成又要展开复习的实际,备课组要精心制定复习计划,否则复习就会失去方向,就会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情况,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统筹安排复习的进程,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就显得非常重要。化学必修一和必修二共八章24小节,我们可以首先按照一个课时两小节的进度估算出复习课教学需要的课时数,在此基础上计划安排15个课时的复习时间,进行按考点复习,其次安排8课时的综合模拟训练复习。考点复习进行主干知识边讲边练的方法,定期进行易错题巩固;综合复习按照先考试、再批改、后讲评的方法,预计可以讲评五套模拟试卷。

二、认真研究考试的样卷、前测卷和真卷,确立复习目标

由于每一届都学生没有接触过学业水平测试,对于试题的难度、试卷的形式和考试的形式都不了解,会在复习中产生焦虑、烦躁不安、自暴自弃等心理现象。在复习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地研作考试的样卷、前测卷和真卷,使学生了解考试的内容、形式、难度,再依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特定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达到“有的放矢”的效果。化学学科成绩中等、优等的学生争取通过复习获得A,而大部分文科学生应通过做题了解试题的难易度,争强过关的自信心。教师的目标是“重视整体、着眼差异、抓两头,不放松”。抓两头主要抓优生和差生,重点是徘徊于A-B之间的学生和及格线左右的边缘生。让更多的优生拿到更多的A,争取为高考录取加分,同时确保每一位学生能得到高中毕业证书。

三、采取“分类推动”“分层教学”“分块推动”的方式

所谓的“分类推动”是指文科和理科的复习方式不同。针对于理科生在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前,按部就班地进行正常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期中考试后,利用课后时间安排作业的形式指导学生完成第一轮的按考点复习并加以检查,然后在每周的答疑课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分阶段地安排3-4课时进行学生易错点讲解,促使知识内化减少知识遗忘。高二下学期每周安排2课时进行综合模拟训练。针对文科生在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后,每周两课时进入一轮考点复习,高二下学期每周安排2课时进行综合模拟训练。这样做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更好地开展复习,避免理科生影响正常的教学。

所谓的“分层教学”是指化学学习能力按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标准上的规定,由低到高可分为四个层次,即“识记、理解、运用、分析和综合”,依次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来组织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能有效地使学生达到既定的知识、能力水平。“分层教学”的关键是在选编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用的例题和练习题时应依据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标准的考试水平要求,对不同“考点”分出练习层次,做到选题科学,用题准确,重在对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的模拟性和适应性,以更好地发挥学业水平测试标准的指导功能。

所谓的“分块推动”是指按照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标准上有关考试内容的编排体系,可以在复习中采取“块本结合”的形式,即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化学实验、基本化学计算”五大知识块结合教材内容分块推进,促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特别是在综合模拟训练中,可以两套模拟题为一个单元,分块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评,可以提高讲评的效率。

四、立足于化学教材,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中,一定要把基本要求掌握好,重视课本内容和习题。按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要求,部分的试题出自教材习题或根据教材改编。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基础知识点的落实,用好化学教科书,把化学理论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而学生普遍不爱看书,在教学中,教师要进行阅读教科书的指导,根据化学课本的基本内容,让学生读课本的以下部分:读概念、定律;读例题(读例题要分清步骤,找出关键词语弄通各步依据,养成每步必问为什么的习惯,学习规范表达);读实验(强调常用仪器的构造,操作过程、观察的内容和部位等几方面注意事项);读插图、科学视野、资料卡片(包含大量与生产、生活有关的信息);读习题(课后习题(下转第50页)(上接第42页)在试卷中也是屡有出现的,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对课后的习题解题思路重新梳理一边)。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课本,落实双基,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只要学生具备坚实的学科基础,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那就不怕试题的千变万化了。牢固地掌握双基才是取得好成绩的根本。

五、注重答题的规范性,培养化学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