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质量管理(精选5篇)

  • 商品质量管理(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第三条市技术监督局负责全市商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县(市、区)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商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法律、法规对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工商、卫生、物价、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

商品质量管理(精选5篇)

商品质量管理范文第1篇

第一条为了加强市场商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止假冒伪全商品流通,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商品销售和质量监督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市技术监督局负责全市商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县(市、区)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商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法律、法规对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工商、卫生、物价、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对商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商品质量的检验工作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质量检验机构或者县以上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委托的质量检验机构承担。

第六条本市各行业和企业的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业和所属企业商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商品质量管理体系,监督本行业和所属企业遵守本办法。

第七条消费者协会等有关的社会团体、大众传播媒介应当依法开展对商品质量的社会监督工作,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销售者的责任和义务

第八条销售者具有以下责任和义务:

(一)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

(二)采取措施,保持销售商品的质量;

(三)销售商品的标识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五条规定;

(四)不得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

(五)不得伪造商品的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不得伪造或者冒用商品的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六)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七)销售商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购货凭证。

第九条销售的商品在质量保证期内发生质量问题,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复换、退货;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第十条销售者刊播、设置、张贴商品广告时,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标明质量标准的商品广告,必须提交省辖市以上法定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证明。

第十一条销售者应当主动协助质量检验机构对商品进行监督检验,按照有关规定如实提供检验样品及其资料,为检测工作提供方便条件。

第三章监督检验

第十二条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实施质量监督检查采取监督抽查、统一监督检查、定期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的方式。

第十三条对具有质量认证标志的商品和经省辖市以上法定质量检验机构出具有效检验合格证明的商品,可以免检。但消费者反映商品有质量问题时,县以上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有权抽检。

第十四条检验商品质量应当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依据地方标准;没有地方标准的,依据在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的企业标准或商品说明书。

第十五条高档耐用消费品必须作破坏性试验时,应当由县以上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六条本市实行商品报验制度。商品报验分强制报验和自愿报验。

市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影响国计民生列入强制报验目录的商品实行强制报验。市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市市场商品质量情况向社会公布强制报验商品目录。

对强制报验商品目录以外的商品,销售者可自愿报验。

第十七条强制报验的商品,销售者应当向县以上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提交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认证证件、商品数量、批号、标准编号、标准文本和省辖市以上法定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有效质量检验合格证明。销售者不能提供省辖市以上法定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有效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或者提供虚假资料的,由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抽样检验或者责令其提交商品实物进行检验。

对自愿报验的商品,销售者应当按照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提交商品实物及其有关资料。

第十八条对提交资料报验商品的,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报验商品资料三日内作出审查结论;对提交实物检验商品的,应当在十日内作出检验结论。经审查、检验合格的,出具《报验商品准销证》;对检验不合格的,书面通知报验者,并说明理由。

第十九条同企业,同产地、同型号的商品,销售者取得《报验商品准销证》后,在有效期内不再报验。

第二十条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向报验商品的销售者收取报验费。对商品实物进行检验,质量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检验费。

第二十一条技术监督工作人员实施商品质量监督检查抽检样品时,应当持县以上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任务书和市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抽样单,并出示监督检查证件。

未出示证件或者超过规定数量抽样的,销售者有权拒绝。

第二十二条质量检验机构检验商品质量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出具检验报告,及时送交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和销售者。

第二十三条销售者对商品质量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检验结果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县以上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复验。

第二十四条质量检验后的商品实物,应当退还销售者。

第二十五条商品质量经检验达不到规定标准,但不影响安全和人身健康,仍有使用价值的,销售者在商品或者包装的显着部位标明“处理品”(“次品”、“等外品”)字样后降价销售。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伪造检验数据或者检验结论的,由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更正,并处以所收检验费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销售者销售强制报验商品目录所列商品,未取得《报验商品准销证》或者提供虚假资料的,由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报验,并可以视情节轻重处五百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由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予以处理。

第二十九条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条对拒绝、阻碍技术监督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商品质量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生产特点;质量管理;措施

前言:近年来,商品混凝土的出现和使用,促使我国的建筑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混凝土不仅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更主要的是加快了施工的进度,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保护了环境。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人们的思想麻痹等,致使商品混凝土在生产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研究和分析,保证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适应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商品混凝土及其生产的特点

(一)商品混凝土

商品混凝土其实就是平常我们所说预拌混凝土,就是有水泥、水和所需的骨料以及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将其组分按一定的比例,在搅拌站经过计算、拌制后出售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的时间内运送到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搅拌混合物。

(二)商品混凝土生产的特点

商品混凝土作为建筑过程中重要的材料,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一般有一下几个特点:

1.商品混凝土必须随伴随用。商品混凝土由于自身的特点,在实际生产和应用过程中考虑到对其性能的要求,并不能够提前预制和储存,只能根据使用客户的需求,随伴随用。

2.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易受环境影响。商品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易受环境温度和湿度以及时间的影响,降低商品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其工作强度,再生产过程中一定要重视。

2.商品混凝土对材料要求严格。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与其使用的材料密切相关,不仅受到原材料的影响,掺加剂的使用量也直接决定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根据客户要求,合理配比材料,生产出合格的商品混凝土。

4.商品混凝土仅是半成品。从建筑对商品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还经常受到施工技术和质量以及后期养护等的影响。因此,商品混凝土再生产过程中也仅仅是一种半成品。

二、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商品混凝土再生产过程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对其研究和分析,才能制定合理的对策措施,保证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

(一)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对其质量重视程度不够

混凝土生产过程都非常重视其生产质量,但也正因为如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怀有商品混凝土不会出现问题的心态,导致对生产过程中的某些环节控制不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商品混凝土的性能指标控制不全面,往往会造成重视耐久性忽略强度或者工作性等;加上影响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众多,生成过程中原材料的性质不易控制,而且没有完善的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预测体系,最终导致商品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质量问题。

(二)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管理不严

由上所述可知,商品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对其质量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水泥、骨料和掺加剂等直接决定着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但是在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要么忽视对其所用材料的检测,要么在检测过程中只是一些表面工作,仅仅检查某种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并没有对其化学成分等进行检测,造成水泥与掺加剂等不相容的问题,影响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另一方面,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所用原材料的堆放场地的选择、管理不严,容易造成沙、石料等混杂,造成水泥或者其他掺加剂等再生产之前已经变质,最终影响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

(三)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不重视其材料的配比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不仅受到其生产所用原材料质量的影响,在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材料配比更是影响其质量的关键因素。首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人们的心态或者生产设备及其他原因,极易造成材料在配比过程中的称量不准确等,最终影响生产出来的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商品混凝土的认识以及生产技术普遍有所提高,导致在商品混凝土实际生产过程中,忽视混凝土的试配工作,导致生产出来的商品混凝土往往会存在某些方面的缺陷。

(四)忽略商品混凝土生产后期的管理工作

商品混凝土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包括选料、配料搅拌和运输,还包括对其浇筑和养护等工作,无论是那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直接关系着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然而,对于商品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等质量的控制难度更大。因此,对于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一定要有全新的认识,生产人员必须配合施工人员做好浇筑和养护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对其施工单位进行监督,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最终影响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

三、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措施

对于商品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必须建立健全其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监管,不断提高其生产技术并做好对使用客户的服务等,确保商品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

(一)建立健全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体系

随着建筑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因此,首先必须以客户为核心,建立健全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体系,实现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全员参与、全过程、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加强监督和管理,使每个层次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各尽其责,把好关键环节的质量关,但是不能忽视次要的环节,做到统筹兼顾;其次,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实现最终以专业化、系统化管理保证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

(二)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控制

优质的原材料是商品混凝土生产以及使用过程中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首先,在商品混凝土生产之前,就要根据使用者的要求,选择优质的商品混凝土生产所需的水泥、骨料以及掺加剂等材料,同时要保证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合理配比,从本质上解决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其次,一定要根据所选材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存放地点,分类别存放,并要加强日常工作中对原材料的管理和检查力度,保证选用的材料在存放过程中不会丧失其基本的性能。总之,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是保证其质量的关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选择优质的材料并加强管理和检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

(三)加强对客户的服务和监督

如上所述,商品混凝土的生产除了选料,搅拌等,还包括其运输、浇筑和养护等工作。因此,首先在商品混凝土生产之前,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做好商品混凝土生产的施工方案,并与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等;其次,商品混凝土生产单位应专门设立服务部门,并保证服务人员具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甚至熟悉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过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做好对其浇筑、养护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切实保证商品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

四、总结

综上所述,虽然对于商品混凝土的生产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有一定得提高,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必须不断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加强管理,落实生产责任制度,不断引用先进的技术和理论,保证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从而在本质上确保建筑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

参考文献:

商品质量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商品混凝土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商品混凝土已在工程中广泛应用,商品混凝土就是预拌混凝土的商品化生产,其具有加速施工进度、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工程质量和节约材料成本等优点,并以集中搅拌。社会化商品供应为其重要特征,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商品混凝土的发展,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混凝土质量的相对稳定、施工速度的大大加快、环境污染的减少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商品混凝土推广使用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工程问题,如强度不高、容易发生离析等现象,还有就是混凝土收缩裂缝出现的几率增多了,尤其是在商品混凝土应用较多的大中城市和大中型工程中,采用了低水灰比(水胶比)高、早强混凝土的结构物出现的早期开裂现象,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这不能不说是混凝土技术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个负面效应。所以对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是商品混凝土的源头,要做好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首先就要做到控制不合格品的源头。在生产前,通过对进站原材料的检验,坚决将不符合企业内控指标或相应国家、行业标准的原材料拒之于门外,并杜绝采购劣质、不合格原材料,避免造成混凝土质量隐患。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粉等)、砂、石、外加剂等。水泥方面,新型干法生产线所生产的水泥因其本身质量较为稳定,且与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较好,在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P・042.5级水泥已经成为我国混凝土企业使用的主流品种。采用P・042.5级水泥不但可以配置C10~C50普通强度等级混凝土,甚至在配制C60~C80高强度等级混凝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矿物掺合料是以硅、铝、钙等一种或多种氧化物为主要成分,具有一定细度和活度,掺入混凝土中能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活性粉体材料,包括粉煤灰、矿渣粉、磷渣粉、火山灰、硅灰等。目前,曾经的工业废料――粉煤灰作为现代混凝土不可或缺的组分之一,早已大量使用来改善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和降低混凝土成本。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砂石材料在品质上存在较大差异,且随着工业化进程优质砂石原料越来越少,给砂石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带来了越来越大的难度。对粗骨料碎石,应选取质地坚硬、圆棱少孔或表面光滑的石料,按不同粒级分开入库储存。针片状较多或多孔的碎石,因其比表面面积大,就需要提高砂率、外加剂及用水量,不仅增加了配制合格混凝土的难度,而且同时还增加了混凝土成本。对于砂,尽可能采用粒型圆滑、级配合理、含泥量低的砂子,因其相对需水量较少,且保水效果较好,如我国的长江砂等天然砂。总之,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当地资源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来生产预拌混凝土,使之满足质优价廉的目标。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调整

混凝土配合比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和调整是极其关键的工作。混凝土配合比是商品(预拌)混凝土技术管理的核心内容,应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配和调整。其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原材料、施工条件以及气温条件。既要达到确保混凝土质量及良好的施工性能,还要做到经济合理。此外,对不同工程用途的混凝土,如常规系列混凝土、水下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防腐高抗折混疑土、清水混凝土、路面混凝土、桥梁动载混凝土、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等要制定针对性的配合比,还要视施工期的气温等情况,针对性地选择原材料和试配。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混凝土配合比,都是经过大量试配研究和调整试验完成。

3混凝土的运输

要保证商品混凝土的运输质量,运输人员应严格执行以下规定:商品混凝土必须采用专业的混凝土搅拌车运送到施工现场,要尽可能地缩短运输时间,防止坍损过大;混凝土搅拌车应保持筒内清洁、无积水方能装料;混凝土搅拌车每运送一次都应冲洗搅拌筒,装料前须倒净搅拌筒内积水,防止影响混凝土水灰比,最终影响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搅拌车从装料到卸料,搅拌筒必须保持一直转动,防止混凝土离析;严禁在运送混凝土途中和卸料时向搅拌筒内随意加水,一经发现应禁止使用,如在施工现场发现坍落度稍差的情况可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严禁超掺;混凝土搅拌车运输人员需随车携带由厂家出具的发料单,并严格按照发料单上的信息进行运输,防止漏送和错送;对于冬季施工,运输车辆要做好保温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浇注温度。

4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

商品质量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混凝土搅拌站 系统管理 信息化系统

0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投入增加,对于商品混凝土的需要越来越大,正在成为一个不断壮大的产业,出于对施工的规范和环保的要求,国家先后出台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等法规文件,以约束施工中出现的噪音污染,要求混凝土搅拌必须要集中进行,变粗放型生产为集约化模式,是混凝土生产方式的重大进步。各地纷纷建立了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迅速从最初的市场急需变成了市场饱和,实际上小城镇中有两到三家商品搅拌站就足以满足当地的建设需要。如何让自己的搅拌站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显然管理水平的提高必然是重要的措施之一。提高效率,保证质量是管理实现的终极目标。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工程的质量,所以在搅拌站的管理中要对材料选购、设备检查、技术人员培养、自然条件的变化、施工中的交通情况、工地的施工条件等环节全方位的控制,做到宏观管理,统一调配,人力和车辆配备充分,在保证工程用量的同时,也为意外情况做好预案。

1 对搅拌站混凝土的生产进行有效的管理

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包括选购材料、科学计算配比、生产、运输、交货抽检几个方面。管理者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质量意识,不断学习和掌握混凝土生产的知识和新技术,而且必须对成品进行严格检验,严格规范标准,杜绝为了追求利益而弄虚作假。

1.1 原材料的控制 进货渠道要正规合理,坚持从名优品牌厂家进货,进厂把关非常重要,必须对材料进行严格筛选和检验,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材料一律禁止进入搅拌站。

必须保证水泥来自声誉好的大型旋窑水泥厂,保证水泥产品具备三证。选用的必须是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能低于P·O32.5,随时采集样品进行抽检,按批复检混凝土凝结时间,安定性与强度等指标。

选用高标准优质的砂石料,大粒径砂子虽然成本较高,但是能够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同时为了有效的控制成本,可以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来降低水泥和外加剂组分的用量。对砂子要做度模数、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堆积密度、表观密度等各项指标的检测;对碎石要对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压碎指标等进行检测。商品混凝土一般使用饮用水进行搅拌,如果使用的非饮用水源,要定期进行检验,即使符合标准,还要通过混凝土试验最后确定是否能用。

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搅拌站的管理中,首先要解决好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配套供应和应用技术问题,以免影响混凝土的生产进程和质量。外加剂的种类有磨细粉煤灰、磨细矿渣、磨细天沸石和硅灰及其复合物等。如果根据需要更换外加剂品种时,必须要清洗干净外加剂储存罐及计量器。对于目前普遍采用粉状膨胀剂要专门的筒仓,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标准进行配比,除了分批抽检混凝土的物理性以外,还要对不同批次的水泥进行适应性检验。实践表明外加剂、掺合料和水泥三者间明显带有适应性。当水泥生产厂和外加剂厂数量少的时候,适应性容易把握,所有采购时,只要能够保证质量,尽量从固定的生产厂家进货,确保形成稳定的适应性。由于我国外加剂厂和水泥厂较多,因适应性问题而衍生的工程质量问题较多,这一点必须要引起搅拌站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1.2 配合比设计与控制 配合比的设计和控制是混凝土生产的最关键的技术环节,操作人员必须树立为整个工序负责的思想,要和施工单位进行详细的技术沟通,按照他们提出的要求和反应的问题反复进行试验,确保做到配比符合工程质量要求。配比首先要考虑的是原材料各种参数,水泥的强度等级、骨粒的等级和外加剂的种类,设计出有适当间隔的水灰比例,然后进行多次配比试验,当试拌后,混凝土的和易性达到要求时就说明配比完成了,之后还要在每个工作班内,抽取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抽样试验分析,以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

1.3 生产、运输过程的控制 生产、运输要遵循如下流程:

技术人员要对每份配合比进行试拌,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粘聚性、保水性,进而评定其和易性是否符合工程的要求,经过反复调整达到标准要求后,技术人员签字后正式进行生产。对于计量环节,首先要检测好测量工具和设备正常,操作者和质检员要定期检验,加强监控,及时查看分析报告,确保误差值在正常范围内,对于连续出现的负正偏,要及时查找原因,排除故障。搅拌环节是生产混凝土的核心,该环节对以后工序有着重要的影响。操作时,必须把各种原材料的名称和规格清晰的标注在操作平台上,操作人员技术必须过关,培养经常复核和反复纠错的习惯。

运输时,要合理调配车辆,控制好路线和时间,做到即不误时,连续供应,又保证混凝土运输不影响其质量。尤其要注意混凝土罐的护理,及时清除里面的积水,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罐体持续运转,保持混凝土良好的和易性。综合分析气温和混凝土的性能因素来控制入泵时间。

把成品送到现场后,确认品种、等级和数量,然后要认真检验。如果条件发生变化,要适量加入缓凝剂和减水剂来控制坍落度和缓凝时间。使用二次掺加减水剂时,要保证保外加剂均匀掺入。

商品质量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品住宅;全装修;质量管理;措施

1 全装修商品住宅的现状

2007年底到2008年初对南京市的全装修住宅项目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南京市精装修商品住宅主要是由开发实力强,管理好的开发企业开发建设。2005年前精装修的项目相对比较少,2006、2007年逐年呈上升趋势,2007年底的精装修商品住宅占总开发面积的7.4%。到2009年底精装修的商品房占总商品房开发量的比例有所明显提高。

2 目前全装修商品住宅运作方式

2.1 装修合同方式

目前装修的合同分施工合同和与住户的装修合同两种。装修施工合同基本上是装修单位及相关专业施工单位与开发商、土建(总包)单位一起订立的三方合同。相关专业包括:组装式的橱柜、大型电器(家庭中央空调、热水器或锅炉、消毒柜)、智能化等。普通水电的施工基本含在装修合同中。由于合同多,造成协调管理难度大,交接界面的质量控制难。

开发商与住户的装修合同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直接在房屋销售契约中明确精装修的内容;第二种情况是补充协议,销售契约是仅仅是初装修的内容,全装修部分是开发商与住户签的装修协议进行约定;第三种情况是开发商指定的装修公司直接与住户签订房屋装修合同。

2.2 装修设计模式

方案确定:装修方案确定通常分两种类型,一种为主动式,有一定的全装修经验的开发公司,在开工之前先确定装修方案,主体施工阶段水电位置,设备的安装位置,管线的走向等全部按装修方案施工,减少了在装修阶段的改动,减少了因管线改动而造成的质量隐患;另一种为被动式,即在主体结构施工结束,装修方案还未确定,等装修方案确定后,大多管线已施工完成,而与全装修的管线走向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要进行大的改动,有时为了安装设备甚至还要改动结构,留下了大量的质量隐患。

设计文件形式:目前精装修工程设计文件通常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有资质装饰公司设计出图;另一种为境外或国内无相应资质的设计公司设计,以本地设计单位名义出图。多数精装修工程设计图纸未报施工图审查,而部分报审图纸,审查内容也不完全覆盖装修设计内容。

2.3 材料供应的方式

主要材料或设备都是开发商供应;开发商供应主要设备。

2.4 专业施工资质

由具备装修资质和具备家装资质的单位施工。其它如中央空调、智能化等由专业施工单位施工,厨柜安装基本由厨柜公司进行,装修施工企业进行管理。

2.5 全装修工程交付的环境检测

环境检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每一户均检测一点;一种是抽取一定的比例进行检测,在交房时将检测结果上墙公示,从年初调研的情况看,目前全装修房的环境检测主要采取这种方式。

2.6 办理监理及质量监督情况

年初调研的所有项目全装修均委托了监理,同时也办理了质量监督手续。

3 质量控制状况

3.1 材料进场的控制

主要材料进场基本上要求进行了复检,但检测批次,检测项目不一,仁恒除了按正常进行检验外,还对地板等材料进行干湿循环检查。所有开发商的材料都走品牌路线。

3.2 精装修与初装修的交接

全装修工程在装修施工前,装修队伍与土建队伍都要进行交接,交接的标准与分户验收的标准基本一致,有些方面相对要低一些,如地面工程的就是这样,色差基本不控制。外窗渗漏、管道渗漏等项目在交接时的控制标准与分户验收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墙面的空鼓、平整度、房间的几何尺寸等控制的标准高于分户验收标准。

3.3 工序验收

从调研的情况看,各个精装修项目都比较重视工序交接的验收,但仁恒控制的最好,每一道工序都制作样板,工序完成后按样板的质量由监理、开发商及住户验收,合格后进行下步工序施工。

3.4 精装修分户验收实施

多数项目均参照分户验收的要求进行了分户验收。尽管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都比较重视,但质量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特别成品保护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4 交付后的质量维修情况

全装修工程竣工交付后质量问题比较突出,报修的量还是比较大,从调研的41栋全装修工程的情况看,维修主要其中在渗水,表面观感、裂缝等方面。报修内容中,其中防盗门和空调是精装修工程新出现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具体报修情况详见表(1)

表(1)

5 精装修工程存在的问题

5.1 精装修工程的成品保护难度大

成批的装修工程由于面大量广,涉及的专业较多,涉及的施工队伍较多,有时交叉施工,成品保护的难度非常大。而住户对精装修的表面观感的要求很高,而表面观感除了施工的精细外,关键在成品保护。

5.2 承包环节多

一般设计由装修单位完成,为完成单位工程的全装修的施工,开发商要与多个专业单位签订合同,这些单位一般没有通过正常招投标确定,都是开发商内部确定。一方面装修队伍与土建总包单位的责任划分较难,另一方面各个专业之间的责任界定比较困难,有时甚至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专业单位多,建设单位协调的难度大,质量监管的难度也大。由于未通过正常招标,办理监督手续也存在一定问题。

5.3 渗水问题仍然是全装修投诉和保修的主要问题

精装修工程的渗漏范围比较广,有传统意义上的卫生间渗水,墙面渗水、窗边渗水,也有由于精装修施工过程或者住户使用过程产生的渗水,如水龙头、管件接头、地漏、浴缸、洗脸盆、洗菜盆、热水管接头等部位都不同程度地出现的渗水问题从表(1)可以看出水和渗漏问题占总维修量的26.1%。

5.4 环境问题突出

尽管开发商为了控制质量大多采用品牌产品,就单一产品而言其环境指标符合现行规范的相关规定,但将这些材料组合后的环境指标就难以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要求。所以环境指标的控制是全装修住房的关键。

5.5 精装修工程的验收规范不全面

目前装饰装修工程验收采用《装修装饰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2;施工采用《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207―2001;《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54―200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以及水电及通风空调的相关验收规范,这些规范对全装修的质量规定不全面,验收的依据不具体。大量的质量指标如色差等主要靠经验来判定。

5.6 全装修的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全装修的主要参与单位如监理、开发、施工等单位的熟悉和精通全装修的人员很少,大量的管理人员对装修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粉刷上,还没有深入到全装修。另一方面这些单位强调结构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忽视装修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引进。

6 采取措施提高全装修住宅工程的质量

6.1 抓住质量监督的重点,增强监督的力度

从已交付的全装修住宅的报修情况看,质量问题主要其中在墙面的观感、渗漏、及主要使用功能上,所以在日常质量监督过程中重点加强对与渗漏有关的外窗、屋面、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地面、以及给排水管的接头等部位监督抽查,强化屋面及有水房间的蓄水试验,管道的通水、密封及强度试验,并对这些试验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监督。

6.2 强化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或试验

对给水及空调管道等容易产生渗水的工程项目应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给水管道在施工阶段采用1.1倍的工作压力进行稳压,直至装修工程施工结束;空调管道的各种管道的接口及保温接口在隐蔽之前逐房间进行验收,防止冷凝水导致渗漏。装修使用主要材料进场应强化验收,首先核对质量证明书或性能检测报告是否与进场材料吻合,检查外观及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其次见证取样进行检测,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使用。

6.3 强化成品保护,保证观感质量

成品保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全装修工程最后观感的质量,所以在全装修施工前首先要制定成品保护的专项方案和措施,作为全装修工程开工的必要条件,专项方案和措施除监理审批认可外,还必须报建设单位认可,监理在日常检查时应重点对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6.4 强化分户验收,促进全装修住宅工程质量的提高

南京市建工局对住宅工程的分户验收管理办法已进行了深化,在竣工验收前由建设单位组织,对墙面、天棚、地面、防水、门窗,栏杆、给排水、照明、空调、智能、卫生器具安装及防盗门等工程的表面观感、成品保护及使用功能等逐户进行验收。所有工序质量符合验收规范的前提下应组织各责任单位认真进行分户验收,竣工验收时抽取一定数量的房间对分户验收的真实性和执行标准的准确性进行核对。重点对卫生间及屋面在蓄水、外窗在淋水、管道在通水等状况下的渗水情况进行随机抽查核对。特别是外窗淋水试验,在验收时必须按规定设置好所有的淋水带,验收组随机确定所抽查的淋水带,放水一小时后对窗及外窗进行检查,这样所抽查外窗的渗水情况,才能代表该单位工程。

6.5 强化初装修质量的交接验收,明确质量责任

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应组织总包单位、全装修单位对初装修的质量进行验收交接,一旦全装修队伍接收后,相关质量由全装修单位负责。

6.6 强化全装修质量人员的培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应强化全装修质量人员的培训,社会培训机构也应开办全装修质量检查人员的专项培训班,这样可以提高全装修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