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学校财务汇报材料(精选5篇)

  • 薄弱学校财务汇报材料(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管理,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财政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有计划地筹集、分配和使用资金,对学校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和控制,以保证学校各项计划的顺利进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管理,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是从源头…

薄弱学校财务汇报材料(精选5篇)

薄弱学校财务汇报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2

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管理,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财政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有计划地筹集、分配和使用资金,对学校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和控制,以保证学校各项计划的顺利进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管理,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各中等职业学校的法定职责。目前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在会计核算制度、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必须不断深化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管理改革,加强财务管理,实现学校财务管理的科学创新。

一、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财务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在名义上有财务管理制度,但只涉及到少数的报销费用和审批流程,以及财务人员岗位分工与职责要求,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及会计业务处理的具体办法。部分学校财务人员管理观念意识淡薄,怕得罪人,执行时不能够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不能完全按程序办事,对各项支出缺乏有效的监督。

(二)领导缺乏财务管理意识,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大多数是各自负责某一方面的管理工作,有的负责教学管理,有的负责学生管理,有的负责招生就业工作,有的负责行政后勤工作,很少中等职业学校有专人负责财务管理工作,再加上部分学校领导对会计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误以为会计工作只是简单的记记账,对加强会计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极大影响了会计人员积极性的发挥。有些学校领导不了解财务管理的政策法规,未将法规学习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很多学校侧重于经费支出审批程序等会计基础工作,忽视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职能。财务管理过于简单,缺乏科学的理财和成本意识,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管理体制不健全。

(三)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忽视执行过程中的事中控制

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在预算编制时,对预算编制重要性认识不足,编制预算时不能很好地结合学校业务发展的需要,往往简单地在上年预算的基数上,增加一定的数额,编制预算收支不准确。部分项目支出缺乏足够的论证,造成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的差距,出现超支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果。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与预算标准差异过大的问题,也未能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

(四)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存在违纪问题

一些学校的财务人员配置不够合理,相关职务没有分离;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确。没有严格按规定范围列支现金,存在坐收坐支的行为;银行账户开立混乱,票据管理不规范;办公用品及实习材料的申请、购买、领用手续不健全,造成办公耗材及实习材料的浪费。有些学校未设内审机构,缺乏严格的内控,学校内部出现互相扯皮、推诿、甚至越权行事的不正常现象,致使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使得某些人利用管理上的漏洞牟取私利。

(五)资产监管不力,导致资产的流失与浪费

学校的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全面系统的工作,需要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但是目前许多学校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而是由财务、后勤、与行政等多家部门共同管理,导致资产管理工作不够细致,对资产的使用、损坏情况掌握不够。另外学校财产清查制度不健全、管理权责不清。有的单位长期以来未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和清理,资产使用效率低,容易造成资产的流失与浪费;固定资产出租管理不到位且混乱,取得的收益不上缴财政专户。学校缺乏制度化和程序化管理,有些资产未实行政府采购,导致腐败发生,虚增资产价值。

(六)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人员素质较差

学校会计基础工作较薄弱,如没有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原始凭证各项内容不齐全,会计凭证、会计报告不真实、不完整等等;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未经过系统的财会知识培训,理财观念陈旧,知识欠缺,不熟悉相关的制度、法规,在财务管理上随领导的意志办事,仅凭领导签字就给予报销,不能很好地对单位的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

为科学、合理进行中等职业学校会计账务的处理,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行为,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等法规、制度的规定,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会计工作岗位轮换办法、账务处理程序、内部牵制制度、预决算管理制度、预决算执行情况考核办法、现金管理条例、票据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财务分析制度、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资产物资管理等多种制度、办法,认真实施,并不断完善,使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管理及会计业务有章可循、有章必循,防止资金支出过程中的浪费。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加强控制,细化责任。不相容职务分离,保证资金安全。定期核对资产,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薄弱学校财务汇报材料范文第2篇

问: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支持力度,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为什么还要专门出台《意见》?

答:近些年来,国家逐步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等一系列教育重大工程项目,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但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办学成本较高,教学条件较差,寄宿制学校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不足,村小和教学点运转比较困难,教师队伍不够稳定,辍学率相对较高,仍然是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需要国家以及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切实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在2013年“六一”讲话中提出党和政府要始终关心各族少年儿童,努力为他们学习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在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总理多次指出,要不断改善民生,围绕保障基本民生,做到织好网、补短板 、兜住底,促进社会公正。刘延东副总理于2013年4月1日主持召开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座谈会,要求从实现“两个百年”、“两个全面”奋斗目标高度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工作。

《意见》的颁布,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改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面貌的具体体现,对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意见》的实施,既是不让贫困家庭孩子输在成长“起点”,守住“保基本”民生底线、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措施,也是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关乎国家长远发展,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和谐稳定、促进共同繁荣。

问:《意见》的实施范围和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实施范围以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为主,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兼顾其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等贫困地区。

主要目标是经过3-5年的努力,使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校宿舍、床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村小和教学点能够正常运转;县镇超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逐步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教师配置趋于合理,数量、素质和结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小学辍学率努力控制在0.6%以下,初中辍学率努力控制在1.8%以下。

问:主要从哪些方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答:一是教学条件。要使教室坚固、适用、通风,符合抗震、消防安全要求,自然采光、室内照明和黑板材料符合规范。要为学校建设满足需要的实验室、图书室、网络多媒体教室等专用教室,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器材、图书和合格的课桌椅,要因地制宜地建设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

二是生活条件。要建设满足需要的宿舍,保障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必要的洗浴设施和条件。食堂或伙房要洁净卫生,满足学生就餐需要。设置开水房或安装饮水设施,确保学生饮水安全便捷。厕所要有足够厕位。北方和高寒地区学校应有冬季取暖设施。设置必要安全设施,维护师生安全。

三是管理条件。要通过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加强新建住宅区配套学校建设、采取新建、扩建、改建等措施,首先消除县镇超大班额。要稳步推进农村学校宽带网络、优质资源、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加快学籍管理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部署应用,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此外,《意见》还对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

问: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是否有可衡量的具体标准?

国家已经修订颁布了《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同时各省也制定本地区的办学标准,各地可依此做好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同时,为了使《意见》确定的目标可实现、可操作、可检查,教育部将结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拟定一些具体的指标供各地参照,既满足办学需要,又体现“基本”原则,也就是立足于解决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中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反对建设“豪华学校”。

问:如何保障《意见》各项目标如期完成?

答:为保障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目标如期实现,《意见》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一是明确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由国家统一部署、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县级人民政府具体实施。在国务院领导下,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加强组织协调,及时跟踪了解各地工作进展等情况,加强指导和推动。

二是省级人民政府统领县级人民政府针对每一所存在办学条件缺口的学校制订专门实施方案,明确弥补缺口的途径、时间安排和资金来源,形成本地区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时间表、路线图,汇总后报送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三是县级人民政府以校为单位,对照基本办学需要,清查教学条件、生活条件和管理条件等方面办学条件缺口,列出基本现状和需求清单并编制账册。

薄弱学校财务汇报材料范文第3篇

一、“两基”国检的主要内容、指标

1、普及程度:主要是小学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初中适龄少年,在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都能入学,其它县入学率达到95%以上;小学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初中年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在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县达到80%,其它县达到60%以上;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到98%以上;17周岁人口初中教育完成率在城市达到90%以上,经济发达县达到85%以上,其它县达到80%以上;15周岁人口文盲控制在1%以内。

2、师资水平: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和取得相应专业合格证书比例小学达到90%以上,初中达到80%以上,1990年起补充的小学教师、1993年起补充的初中教师均达到国家规定学历,学校校长经过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均取得合格证书,教师均达到任职要求。同时要检查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情况。

3、教育经费:包括近三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占教育经费总支出的比例、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比上年增长的比例,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比上年增长的比例,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市教育费附加应征数、实征数、用于教育数,截至目前“两基”负债数,年底以前教职工国标工资拖欠数、2002年1月以来教职工国标工资拖欠数等,对年后仍有拖欠教师工资的“一票否决”。同时要检查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落实情况,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情况。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地方,重点检查公用经费落实情况和资助贫困生情况。

4、办学条件:包括小学、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危房率、D级危房率,危房率控制要在规定范围,凡有D级危房的“一票否决”,生均校舍面积和教学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根据省定标准衡量。同时查小学、初中大班额比例、超大班额比例,并检查二期义教工程、危改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情况。

5、学校管理:根据形势需要重点检查学校安全管理。凡有造成师生伤亡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一票否决”。同时,检查学校秩序、校园及周边环境及治理学校乱收费情况。

6、教育质量:检查小学、初中毕业班学生的毕业率;地方政府是否给教育部门和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是否单纯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衡量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检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执行国家和省制订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开齐学科,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等情况。

7、扫盲工作:扫除青壮年文盲数,现有青壮年文盲数,青壮年文盲率、脱盲人员巩固率,在扫盲巩固提高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二、工作要求

1、切实抓好重点和薄弱环节。各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在国检之前要进行认真自查,并针对自查情况主攻重点指标、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要抓住“两基”迎检的机遇,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突出的问题。

2、认真准备“两基”有关档案材料。各乡镇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要写出自查报告,作好工作汇报准备。

各学校要准备学校简介及工作情况汇报,近三年学校基本情况登记表,学生学籍档案,学校服务区范围内0—17周岁儿童少年文化户口册,教师学历及进修档案,学校财务收支报表等材料。

3、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各项数据要真实、准确,严禁随意更改、虚报瞒报。为国检准备的各种表、卡、册、簿,一律使用原始材料,不得重抄、复制。迎检活动不得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不准以迎检名义向学生、教师、学校收取任何费用。

三、工作步骤

1、宣传动员。成立迎国检领导机构与工作机构,制定迎国检方案,召开迎国检工作动员会,下发有关部署与安排迎国检工作的通知,元月底完成各项任务。

2、自查整改。主要做好控流保学、规范管理、校园环境建设等工作,同时要填好自查的有关表册,查漏补缺,完善资料。乡镇、部门和学校都要对照“两基”评估验收标准逐级、逐项进行自查,并对有关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进行督查,做到查改结合,推动工作。3月10日完成自查整改任务。

3、全面督查。由县政府组织督导组,采取综合督导、单项督导、分阶段检查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对各地进行逐级督查,并对县直有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同时,坚持督查与指导相结合,一级督查一级,一级指导一级,一直到最基层,到具体责任人。3月底完成任务。

4、接受国检。制定具体的迎检方案,接受正式检查。

四、主要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

2、广泛宣传发动。要通过各种媒体,结合《义务教育法》的宣传报道,集中关注我县“两基”工作主要成效、先进典型以及正在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县教育局要向各中小学下发通知,就迎国检的业务性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3、搞好业务培训。县教育局要在春节前对有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为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提供业务骨干保证。

薄弱学校财务汇报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代管书费;内部控制;借方;贷方

在中学阶段,代管书费,是非自有资金,虽然上帐,但在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中学与新华书店在业务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处在经济的上源,而新华书店由于这种关系,对中学的拖欠书费现象也只能是一忍再忍。拖欠现象日趋严重,且呈上升趋势。就在目前进行的中学债务申报表上可以看出:某县两所高中,加一所初中,每个学校欠书款都在20万以上。

一. 拖欠原因

在订书、购书整个环节,学校的内部控制是一个盲点。从内部控制五要素第一要素内部环境来分析如下:内部环境规定学校的纪律与架构,影响教学目标的制定,塑造校园文化氛围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学校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等。

1.治理结构。学校没有规范的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学校法人在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权限形成独断,没有制衡机制。

2.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学校应当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学校内部机构设置虽然没有统一模式,但所采用的组织结构应当有利于提升管理效能,并保证信息通畅流动。在学校一切是为了教学,其他是次要的。只要升学率上去了,一切都是好的。订书购书只是教务处一个捎管事项,没有列入正式工作日志。一切工作都归为教务处一个教师兼职来管。

3.内部审计机制。学校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只是摆设,没有实质性工作,只是为了应酬上面的检查。

4.人力资源政策学校应该向着有利于自身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发展,应将职业道德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而在学校,大多数财务人员都没有会计合格证,有的是领导的关系人,有的是从教学一线上退下来的老弱病残人员兼任,这在中学普遍存在。

二. 解决方法

1.完善内控管理

学校应当实行书费预订预收制度。全面梳理购书流程,建立和完善购书业务相关制度,统筹安排购书计划,明确预订、审批、购买、验收、付款后评估等环节的职责和审批权限,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购书业务,定期检查和评估购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购书满足学校教学要求。

(1) 实行预收预订制度

每学期末,由教务处牵头通知班主任定书,班主任征求学生意见,根据往年书费结算数目,向学生收取一定的预收款,然后将预收书款名单,连同钱一并缴到财务处,由财务处向每一学生开取收书费票据,并向教务处出示已收款的各班订书清单。这只是其一,另外教务处通知年级组长,填写教师用书清单,报经学校领导批准后,将本年级各科用书册数,呈给教务处。由教务处将学生用书和老师用书进行汇总后,报新华书店。会计人员将预收款项记入“代管书费”贷方。

(2) 授权领书制度

新学期开学,新华书店按计划,将书送到学校。第一,由各科教师按照上学期末批准的订书计划,鉴字领书,若教材出现变化,应重新填写用书申请,报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再行鉴字领书。第二,由教务处通过班主任发到学生手中,各班领书人数可能略有变动,由学校内部自行调整,若学校调整不了的,可向书店申请调整。发书结束后,由教务处将鉴字的含单价、册数、金额的教师用书表重新经过主管领导鉴字后,报会计,会计将金额记入“代管书费”贷方。教务处将学生用书含单价、册数、金额以班进行汇总,由班主任鉴字后,经主管领导鉴字后送会计,会计根据预收情况实行长退短补。长的钱数由班主任按每一学生名单造表,报经领导批字后,退款记入“代管书费”借方,短的钱数由班主任再行收款,收齐后开票,由会计记入“代管书费”贷方。这中间,有些学校为了吸引优秀学生来本校就读,会免去一部分优秀学生的书费,这些书款也需要经领导批字后,由会计记入“代管书费”贷方。

(3) 多人核实,集中授权付款制度

新华书店开具票据前,应同学校财务部门核实一下本学期书款金额,若有出入,应协调教务处进行沟通,追溯发书过程,查找原因,协调解决。若与学校财务金额相符,可开具书费票据,由会计、教务处鉴字属实后,由主管领导鉴字批准报帐,转付书款。由学校会计将此笔业务记入“代管书费”借方。至此,“代管书费”账户余额为零,此项业务结束。

2.识别购书活动中的主要风险

(1)购书预订不准确,课改变化预策不准,造成教材短缺或积压,导致学校教学受损或资源浪费。学生人数变化,教材变化,都是不可避免的,学校要及时与新华书店进行沟通,制定应急措施。

(2)书店选择不当,购书方式不合理,购书渠道或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导致用书质次价高,出现舞弊或欺诈。学校教材,这一块必须由本县新华书店来供,无可选择。但是复习资料的选用,一定要慎重,尊重保护知识产权,不用盗版书,在内容满足教学需要的基础上,公开、公平、公正选择供货商。

(3)购书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可能导致用书、资金损失或信用损失。

3.明白购书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

(1)学校应当建立用书请购制度,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申请和审批程序。

(2)学校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用书请购手续。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项目,应先履行预算调整程序,由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后,再行办理请购手续。

(3)学校应当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确定合格的书店清单,与选定的书店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建立书店管理信息系统。

(4)学校应当加强教材征订和供应过程的管理,做好购书各环节的记录,确保购书业务的可追溯性。及时跟踪合同履行情况,对有可能影响教学的异常情况,应出具书面报告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县浆水中学)



参考文献:

[1] 解悦,沈文虹:政府应加大对普通中学的投入,南京日报,2005.

[2] 张延波:《高级财务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1.

[3] 孙笑萍:中学财务管理的问题与改进,《沿海学校与科技》,2006(11).

[4] 林永波:关于加强高级中学财务管理的思考,《科教新时代》2011年第六期

[5] 钱坤:中学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商业文化》2011年第6期

薄弱学校财务汇报材料范文第5篇

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不足也在于其领导体制。财务部门领导直接负责管理,审计科向财务部门领导直接汇报工作,由财务部门领导作出最后的决定,这种模式下的审计毫无独立性可言。校长负责、纪委书记协助管理的领导体制,审计实际工作由纪委书记管理,易使人们认为审计是帮助纪委查处违法案件的助手,对于审计存在抵触情绪,认为审计工作的开展会导致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并阻碍学校的发展,因此,审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时往往会受到排斥,其独立性也会受到影响。校长直接负责的领导体制,审计部门直接向校长汇报工作,其出具的审计报告会直接交由校长审阅,人们对审计部门比较重视,对待审计工作会比较认真并积极配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审计人员,其独立性也得到了一定的保证。但这种领导体制在高校中很少。

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不足还在于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的人事升迁权、工资福利权及奖惩权都由所在单位掌握。被审计单位是审计部门所在学校的一部分,审计部门的领导往往出于自身和本单位利益考虑,会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区别对待,干扰审计人员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审计工作。而内部审计人员迫于压力,在出具正式审计报告前,通常要向本单位领导汇报相关内容,取得领导的认可,最终的结果就是审计报告只反映最表面的现象,停留在审批手续不完备、报销不合规等问题,真正涉及财务管理问题的往往会被忽略。甚至审计部门的领导会从自身利益出发,直接要求内部审计人员放水。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丧失,不能实现自己的业务价值,其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导致对内部审计消极应对。我国高校内审机制大多实行的是校长领导下的纪委书记负责制,内审部门既对校长负责又对纪委书记负责。在履行职责时,其工作就有可能受到本级领导的干预,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就会受到削弱,严重影响了内审职能作用的发挥。改革目前的内审管理模式,要逐步建立完善垂直派驻制。垂直派驻制是指由上级审计机关派驻专业人员到各总机构担任内审人员,分支机构由总机构派驻,一级一级实行垂直领导。内审人员不受本单位行政领导的干预,直接向上级委派机构负责,以保证内审人员执行业务的独立性、权威性。

高校风险意识淡薄

我国高等学校大多是事业单位,以国家为投资主体,具有非盈利性,高校管理层往往没有把高校看作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作财务决定时比较随意主观,往往不会经过仔细评估,而是几个领导碰头就拍板,从而导致了高校的财务风险。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建,以便扩大招生规模,他们往往不是量力而行,而是盲目地追风。资金不够就四处借款,这就导致了高校的负债风险。我国高校校长执行的是任期负责制,往往一个校长任期内贷款金额较大,没有还清或者没有还,等到另一个校长上任时必须继续还贷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的贷款风险。高校风险意识比较淡薄,其原因在多方面。

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我国大多高校属于事业单位,管理层的奋斗目标定位在教学科研上,往往会忽视风险管理。在他们看来,学校无需参与市场竞争,学校做得好与不好都没有多大关系,主要就是要把学生教好,多出科研成果,学校的运作毫无风险可言,除了招生、财务、人事几个关键部门,其余的单位和院系是不可能出问题的,根本不需要大张旗鼓地进行风险管理。更有甚者,觉得高校进行风险管理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走走过场就行。高校管理层的这种风险意识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各个部门及职工,由于学校领导的不重视,职工就不会把风险管理当回事,这就导致了整个学校的风险意识淡薄。目前,我国高校管理层大多没有把风险管理作为全面系统的工作来抓,最多的局限于财务招生等关键部门。全局风险意识很淡薄,这是我国高校风险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

风险管理文化滞后。2008年《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规定:“高校内部审计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对学校与资源利用有关的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并进行确认、评价、咨询,旨在促进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从而促进学校事业目标的实现。”这个定义突出了防范风险在高校内部审计中的重要性。组织的文化反映了组织的追求和愿景,良好的文化有利于增强内部凝聚力,影响组织内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内部控制活动。高校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高校管理活动所创造的具有高校特色的精神财富,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高校制度等。其中价值观念是高校文化的重要核心,风险管理是价值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高校文化的一部分。而高校风险管理文化的滞后是导致风险意识淡薄的源头。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风险管理文化构建滞后,甚至没有风险管理文化,由于没有这种文化氛围,教职工的风险意识就比较淡薄,风险管理也就失去了肥沃的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风险管理的发展。

风险管理体系缺失。就高等院校而言,风险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偿债风险管理、运行风险管理、盈利风险管理和发展风险管理。具体来说,偿债风险管理主要是选取偿债分析指标进行管理,包括负债比率、利息保障系数、潜在支付比率和收入负债率。运行风险管理主要是选取运行能力分析指标进行管理,包括学费收缴率、预算执行比率、公用支出比率和自筹收入能力比率。盈利风险管理主要是选取盈利能力分析指标进行管理,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教学科研性资产收益率和职工人均贡献率。发展风险管理主要是选取发展能力分析指标进行管理,包括总资产规模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3]。我国大多高校往往不是积极主动地开展风险管理活动,比较被动消极,都是等问题出现了再进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往往一时兴起,想到哪就做到哪,完全凭着个人的主观意识进行,不是按照风险规划、识别、评价等管理程序进行,原因在于我国高校风险管理尚未形成体系,学校各个部门及各个院系未全面展开,仅仅局限于人财物等重要部门,而这些关键部门的风险管理比较零散表面,并没有深入到风险管理的真正层面,往往是出现问题了才开始查找风险点。

针对高校风险意识淡薄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只有对风险做到全面管理,才能准确地找出风险点,并对风险大小进行量化,从而正确地识别风险。在此基础上,拟定科学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计划,可以使内部审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可分为五个步骤[4]:第一,收集风险管理基本信息进行风险识别。通过访谈、函件问卷、讨论、调研、收集事件、召开会议、报告交流等方式,明确各部门和各院系的业务流程、岗位职责和风险事件,形成风险事件数据库。风险事件数据库主要由各单位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图、管理制度汇编和岗位职责综述构成。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的识别,并在全校所有部门和院系展开。第二,进行风险评估。其评估工作有四项,即填制风险数据库相关信息、做风险矩阵图、编制风险列表和建立风险评估模型。风险矩阵图是根据风险成本(分为较小、小、中等、大、极大五个级别)和风险概率(较低、低、中等、较高、高五个级别)两个因素制作而成的矩阵图。风险列表是根据风险矩阵图中的风险指数排列编制而成。风险评估模型主要是因果分析模型,按风险成因划分风险事件。第三,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具体工作就是填写风险数据库上的对策一栏。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应从效益与成本最优化的角度出发,有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和风险控制七种风险管理策略。第四,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指引及解决方案。其主要工作是编制风险数据库中解决方案的内容。解决方案的内容通常包括风险监控指标及报告频率、现有管理措施和改进措施等,其编制要领:一是对控制风险涉及的面一定要全,二是要执行现有的风险管理制度,没有该制度的高校,要抓紧制定并形成配套制度。第五,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监督的对象是风险管理初始信息、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与关键控制活动,监督的重点是重大风险、重大事项和重大决策、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

高校审计技术手段落后

审计技术手段是决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仍停留在手工操作上,审计技术手段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

审计信息技术落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信息系统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和网络化,信息和信息技术必将成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因此,审计信息技术发展好坏制约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运用计算机辅助的比较少,仍然停留在手工操作上。一般来说,内部审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搜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工作底稿,以佐证审计结论的准确性。由于国内大多高校没有审计软件,对于审计所需的相关信息没有建立数据库。大多数高校对其下属的各部门和院系实行的是统一拨款、统一管理的制度,即由学校下拨行政经费到各部门和院系,各部门和院系使用经费时要到学校财务处报销登记。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必须到学校财务处进行相关的取证,到被审计单位调阅纸质材料进行整理分析。这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效果。

风险评估体系缺乏。对于风险的衡量,高校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估标准和体系,这使得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在考量风险时,无据可依,往往很难客观定量地评价风险,从而加大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难度。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基本上都是把当前的财务数据与前几年的进行比较,最多算出增长率或者几个财务综合比率,很少对整个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更不会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法和统计调查规则,这样一来,对风险点的查找只限于主观思考,并不能以有效的分析作为依据。找出风险点后,关于风险大小的衡量更是令内部审计人员头疼的一个重大难题,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尚未建立起客观的风险评估体系,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只能将目光投向学校的几个关键部门,即学生处、财务处、国资处等,主观认为这些部门的风险较大,这样就忽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譬如有些院系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风险,但是往往被忽略了,最后导致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