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让我铭记作文(精选5篇)

  • 这一天让我铭记作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8月8日,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意义就非比寻常。一整天,全国都沉浸在那无比的喜悦之中。在那如幻如梦的鸟巢中,一万多名运动员,上万名演员共同为世界奉献了一场华丽的表演。在无数的明星之外,有一个小小少年让我无法忘却,他就是林浩。 林浩是5.12大…

这一天让我铭记作文(精选5篇)

这一天让我铭记作文范文第1篇

早在一百多年前,那著名的 “奥运三问”就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翘首期盼,中华民族等了百年,盼了百年的奥运会终于来了。

不过今年的奥运有非凡的意义。

8月8日,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意义就非比寻常。一整天,全国都沉浸在那无比的喜悦之中。在那如幻如梦的鸟巢中,一万多名运动员,上万名演员共同为世界奉献了一场华丽的表演。在无数的明星之外,有一个小小少年让我无法忘却,他就是林浩。

林浩是5.12大地震中的小英雄:他用他那弱小的身躯拯救了两个同学的生命。在8月8日的奥运会开幕式上,当中国代表团入场时,人们发现: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在高大的姚明身旁有一个小身影,那就是林浩!那时的林浩,手握这小国旗,脸上洋溢着笑容,又蹦又跳。乐观、坚强的抗震救灾的精神在他幼小的身上凝聚、升华。此时,抗震救灾的精神和奥运精神完美地融合了。

这一天让我铭记作文范文第2篇

90後的我,自信乐观,深得家长的喜爱,真不知什么是烦恼忧愁。小学时学习是我的强项,成绩一直不错,可进入初一后,发现初一的日子似筐中的黄豆,一粒压着一粒,看似有不少空间让我学习,但可悲的是,整日漫游于书山题海之中的我,成绩却节节败退而不是节节高。

这一天,我不安地坐在教室里,紧张的感觉从内心向四周扩散开来,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听起来噪声一样烦恼着我的心思。老师公布期中成绩的声音像一颗颗子弹直射向我的心。我低头无语,心想,自己日夜苦战换来的却是从来没有的差成绩。班主任找我谈话,语重心长的话响在耳边: 同学们都知道你不用功学习,你再不努力,成绩会更差! 我含着泪委屈地看着老师,但老师不满的神情已写在脸上,我只能无言以对。默默的离开教室!

回到家,我想,也许向父母倾诉一下,我会轻松一点。我刚要鼓起勇气开口,父母期待的目光,温馨的话语,我刚到嘴边的话又直咽了下去。吃晚饭时,我终于开口了: 爸爸妈妈,我的成绩越来越差了,我该怎麽办? 话一出口,我便后悔了,因为父母脸上的笑容完全凝固了,我愧疚地低下头吃饭。本认为准会招来一顿大发雷霆的训斥,但耳边安静得很,只剩下我最喜欢看的《名侦探柯南》动画片的声音而已, 孩子,先听我讲个故事吧? 爸爸首先打破家里的沉寂。显然我没有拒绝的理由。何况我也说不出口 有一个人在散步时,看到一个男孩好半天就是射不中不远处竖立的一个酒瓶,每次射出去的弹丸,总是等妈妈捡回来,他自己去不去捡!这个人打算责问这个不自立的孩子,走近才发现他是个盲人 听了之後我哈哈大笑着 还有下文 父亲瞪了我一眼严肃地说: 正当那个人转身要离开时,身后传来瓶子倒地的清脆声和那个男孩的笑声!

我被故事的结尾惊呆了!同时也被惊醒了:每个人的付出与收获都是成正比例关系,就像我学的数学!之所以仅仅是正比例系数的差异,是因为每个人都不比别人差,只不过是短暂的落后而已。

站我自己的房间内,我一下子豁然开朗,站在窗前,看着撒满光辉的街道旁摇撼的小树,不管熙熙攘攘的人海之中有谁看,我唱着我自己的歌,独自享受我自己窗外的风景。我坚定对我自己说,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在学校,朋友的呼叫声,窗外伙伴们玩耍的热闹声,全都动摇不了我坐在桌前的身姿。

这一天让我铭记作文范文第3篇

这是邵玉铭在城市边缘的一条河边看到的景象。它们是一群麻雀,而不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大雁。它们时而向东,时而向南,时而向西,时而向北。由于它们的飞翔没有规则,就显得非常自由,好像整个天空都是它们的。如果不是在这座城市漂泊得累了,邵玉铭不会来到这里,更不会关注这群麻雀。邵玉铭的家是农村的,他知道农村的麻雀都栖居在屋檐下,虽然条件有些简陋,可它们的生活是稳定的。而眼前这群不知目标在哪里的麻雀尽管不停地上下翻飞,让邵玉铭从心里为它们的归宿感到渺茫。特别是它们不断地向远方飞去,飞成一个个黑点儿的时候,让邵玉铭想到了苍蝇。尽管麻雀和苍蝇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汇,在邵玉铭看来,这一个个黑点儿,就是一个个苍蝇,一个个无头的苍蝇。邵玉铭感叹着回头望了望城市里的大厦高楼,如果有人站在楼顶上看他,他也是一个黑点儿,一个无头的苍蝇。此时,一阵凉风涌动着杂乱无章的荒草款步而来,邵玉铭的心头随之掠起一股莫名的忧伤。

邵玉铭喜欢在河边散步,早在农村时他就对家乡的那条小河有一种特殊的情结。那里不仅是他孩提时代的乐园,更是他成年后的心灵家园。乡村河边的宁静曾经无数次地温暖着他的心灵。然而,现在一切都变了。那里早已开进了数艘挖沙船。留存在记忆里的美丽的河床,早已是遍体鳞伤。为了有一个好的前程,他也考上大学,来到了城市。刚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含苞的梦想在瞬间绽放了。那一刻,他喜欢到邻居家串门,喜欢在大街上闲逛,所到之处,无不是赞许的话语,羡慕的目光。在那个诗一样年龄,他开始感到憧憬已久的人生之旅正从家乡的小河启航。来学校报到的那天,他和邻居孙二哥坐了同一辆车。孙二哥是到城里打工的。在车上,孙二哥羡慕地说,还是你有本事,将来大学毕了业就留在城里了。你看我,四十好几的人了还舍家撇业地四处打工。邵玉铭看了眼孙二哥脏兮兮的行李卷,也为他感到有些心酸,但他还是安慰说,你是瓦工,比起咱村那些壮工来已经很不错了,一天也挣好几十块呢。孙二哥叹了口气,收入虽然还说得过去,可毕竟挣的是血汗钱,有本事的人谁干这个?再说了,我们在城里寒来暑往的下大力,最后不还得再回到农村?看着孙二哥一脸的无奈,听着他不断地长吁短叹,邵玉铭在心里为自己感到荣光。村里考上大学的毕竟没有几个人,想着灿烂的前程,让他有一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

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邵玉铭的心气是很高的。三年的大学生涯早让他迫不及地到社会上一试身手了。他喜欢写作,偶尔也有文章在报刊上发表,他一心想到报社工作,那怕是企业的内部报刊也行。可在人才市场转悠了几个月,到处是人满为患,没有一家单位能够接收他。埋身在人才市场的人山人海里,感受着人潮涌动,他对自己的写作特长开始怀疑,最起码就目前的状况来说,这实在也算不上什么优势了。

邵玉铭的优越感渐渐地消失了。他原以为飞出校园就可以甩开膀子施展自己的抱负的。可严峻的就业形势让他的就业标准一降再降,最后降到先找个工作能稳住身就行。所以,当邵玉铭看到一则某报工作站招聘编辑、记者的广告时,禁不住有些兴奋,尽管地址是在一个居民楼里,他还是毫不犹豫地赶了过去。邵玉铭能感觉得到这不是一家正规的新闻单位。在这座城市像这样的报社工作站很多,大都连个正规的手续都没有。经营者无非是买断某报的一个版面,以联系广告业务获得利润。虽然也刊登一些新闻稿件,也是收费的或者为联系广告业务服务的。但不管怎么说,毕竟可以对外界宣称在报社工作,听起来还是有些冠冕堂皇。这与他的目标也算是接近,况且,他现在是很需要这份工作的。

邵玉铭赶到这家报社工作站的时候,里面已经有十几个应聘者了。工作人员只有一男一女,看样子是对夫妻。那位女士接过他的简历,很热情地说,你先坐下稍等一会儿,邵站长正忙着呢。邵玉铭堆着笑容,点了点头,做了下来。站长也姓邵,让邵玉铭感到有些亲切,他又看了邵站长一眼,此人有些秃顶,带着个深度的近视镜,言谈举止显示出浓厚的文人气息,让他颇有些好感。

等到邵玉铭过去应聘的时候,邵站长站起来很友好地和他握了握手,并说了句让邵玉铭倍感温暖的话,一笔写不出两个邵字,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说不定还不到五百年呢。邵玉铭连忙说,是,是。接下来,邵玉铭极力地推介自己的写作能力,并把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的复印件很认真地递了过去。邵站长简单地看了看,说,我们的工作主要是联系广告业务,写作能力还在其次。邵玉铭说,一个报纸的可读性非常重要,您看看我写的文章,我具备这个能力。邵站长笑了笑说,我们写稿子的人才有的是,我个人就做了十几年的记者。目前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联系广告业务。这也是你的主要收入来源。邵玉铭问,没有底薪吗?邵站长说,看来你对这个行业不熟悉,据我了解所有从业人员都是没有底薪的。有的单位说是有底薪,也是要完成一定业务额度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邵玉铭虽然应付着点了点头,心里却凉了半截。不能专职写文章倒也无所谓,可没有底薪对他这种没有业务经验又没有业务关系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收入是很难有所保证的。邵站长见他犹豫不绝,又说,像你刚刚大学毕业,遇到这样的工作机会是很难得的,你一定要珍惜。我敢保证你在这里会学到很多东西。只要肯吃苦,收入也是很可观的。你可以打听一下,很多人工作没几年就买上房子买上车了。邵站长的这句话让邵玉铭的心松动了,真要能买上房子买上车,吃再大的苦也无所谓。邵站长又说,我看你很优秀,又都姓邵,才和你说这么多话的。你看到了,来应聘的人很多。我看你比他们出众,你要对自己有信心。邵站长的这番话让邵玉铭下定了决心。他也一直认为自己很优秀,虽然没有底薪,可一个月拿下一个整版提成就不少了。难道自己在30天里还拿不下一个整版?

邵玉铭到这家所谓的报社工作站上班之后,给他爸爸打了个电话,告诉他到报社工作了。他爸爸在电话里表现得很激动,连连夸奖儿子有出息。并给他讲了村里的一些状况,说种地本来就让他们看不到希望,耕地也越来越少了。邵玉铭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耕地还能没了?他爸爸说,村里前几年为了发展经济,天天喊着加大招商力度,有的商招了来,却没有干起来,有的纯粹是被别人骗了。弄得好端端的耕地都成了荒废的厂房。后来村里又和一家房地产公司联合开发别墅区,当时设想得很好,说是跟着电视上学的,要打造什么庄园,可谁会到我们这穷山僻壤来买房子,一期楼盘没有卖出去,开发商就跑了,二期也成了一个个楼茬子。本来好端端的耕地堆满了钢筋水泥。我们看着心疼啊,可又有什么办法?村里的人只好都到城里打工去了。说完,他爸爸在电话里叹了一口气,又说,你是大学生,现在又成了记者,可一定要好好地干,将来有条件了,把我和你妈也接到城里去。邵玉铭本来是想打个电话不要让爸爸牵挂的,没想到爸爸竟对他寄予了厚望。想到自己目前的状况,他禁不住有些难受。可他还是对爸爸说,放心吧,我一定会努力的。

这种没有底薪的工作让邵玉铭感到压力很大,他刚刚大学毕业没有什么积蓄,既然他和家里说在报社工作,也不好再张口和家里要钱了,何况他上大学已经掏空了家里的所有积蓄。生活上他可以省吃俭用凑合着,可每月的房租是固定的,所以,他现在不奢求太好,能够维持日常开支就可以了。

邵玉铭知道联系广告业务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也想到了很多困难,但实际工作起来比他想象的要困难得多。虽然他的名片上堂而皇之地印着记者的头衔,可人家根本就不理睬这个。像他这样的从业人员太多了,他也经常遇到多位同行同时到一家单位联系广告业务的情况。所以,很多单位往往会摆出一副防火防盗防记者的架势。有时他刚报出自己是报社的记者,人家就冷冰冰地扔出一句话,别浪费时间了,我们这里没钱。他只好委婉地说,我不光是联系广告业务,还可以给你们刊发新闻稿件。人家直截了当地说,收费吗?收费免谈。看着对方冷冻地表情,邵玉铭气得在心里直骂,娘的,不收费我来找你们干吗?可是为了以后有机会合作,他只好堆着笑脸说,那就有机会我们再合作,这是我的名片,有需要给我打电话。人家接过他的名片,扫了一眼就放在了桌子上,随后目光里便下了逐客令,邵玉铭也只能表面友好地离去。

硬撑着工作了一个月,还是没有联系到一笔业务,邵玉铭很是垂头丧气。曾经的工作豪情彻底消失了,留在脸上的只有愁眉不展。这时候,邵站长看到他时也没有了当初的热情。甩出的脸色比客户的还难看。邵玉铭知道这就是真实的邵站长,当有人联系到业务时,他端茶倒水当财神爷伺候着,一旦你不能给他带来效益,他就开始冷嘲热讽。这时,不但邵站长有辞退他的心思,他自己也开始打退堂鼓了。一个月的工作让他明白自己在这里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当初邵站长说做这个行业可以买房买车,不过是给他在墙上画了一张饼而已;邵站长还说他会在这里学到很多东西,这一点他承认,这一个月来他的确深深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世态炎凉。所以,他不可能再一条道走到黑了。

没有了工作,邵玉铭在租住的小屋里倍感孤独。他已经开始靠吃方便面来维持生活了。隔壁的笑声让他心烦意乱,他无法理解那几个来自湖北的小伙子为什么如此高兴。难道他们又赚了大钱?此前,邵玉铭和他们有过几次简短的交流。因为年龄相仿又同是大学刚刚毕业,他们之间也有些共同语言。当他们知道邵玉铭做记者时,除了对他的能力表示欣赏之外,并没有多少羡慕。他们一致认为,邵玉铭这样赚钱太累。邵玉铭虽然表面上硬装着潇洒,心里却一阵苦笑,即使很累能赚到钱也行啊,问题是即使再累也是一无所获。从他们的语气里,邵玉铭听出他们在干一件大事业。可具体干什么,他们又一致闭口不语。只是说他们很快就会成为百万富翁的,而其中有一个已经赚了几十万。邵玉铭虽然对他们的话语表示怀疑,可他们表现出来的亢奋状态让他很是羡慕。同样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现在已经是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了。

隔壁的笑声让邵玉铭产生了过去聊聊的想法,他现在走投无路,万一能从他们身上寻到一些出路岂不是意外的收获。想到这里,邵玉铭便走了过去。

他们对邵玉铭的到来非常欢迎,并从床底下拽出一个凳子让他坐下。邵玉铭坐下后顺着一股香味的方向,看到了墙角的炉子上正炖着一只鸡。浓浓的香味让邵玉铭不停地咽着唾沫,已经大半年没有吃过鸡肉了。此时,浓浓的香味让他不停地咽着唾沫。为了掩饰自己,他把头压得很低,以免让他们看到蠕动的咽喉。一个小伙子说,你来的正好,鸡马上炖好了,一会儿我们一起吃,我们的生活就是这么滋润。那个自称赚了几十万的人说,等你们都达到我这样的收入,生活比这还滋润呢。几个人连连称是,情绪再次高涨起来,仿佛眼前堆满了现金。邵玉铭又咽了口唾沫说,我也经常吃鸡的,我主要是在饭店里吃,都是那帮客户请我吃的。说完后,邵玉铭虽然觉得没什么破绽,可他自己还是感到发虚。刚好房东喊他,便借机走了出去。

邵玉铭原以为房东是找他要房租的,房东却叮嘱他不要和那几个人来往。邵玉铭不解地问,为什么?我们很有共同语言的。房东说,他们是一伙干传销的,他们在当地找不到工作就跑到我们这里来了。你和他们掺和长了,早晚让他们洗了脑。邵玉铭说,我感觉他们挺挣钱的,现在正炖鸡吃呢。房东“哧”了一声,他们昨晚一夜没回来,说不定就是偷鸡去了,这样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邵玉铭有些惊讶,又问,那你为什么还租给他们房子住。外面查得这么紧。房东说,咱这地方隐蔽,再说了他们支付的房租比你高两倍。邵玉铭“哦”了一声。房东又说,他们在这里呆不长时间,你是本地人,可不能让他们给洗脑了。邵玉铭很感激地看了房东一眼,说,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不会被洗脑的。

听了房东的话,邵玉铭变得很谨慎,不再主动和那几个小伙子搭讪。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抓紧找个工作,哪怕是最脏最累的工作也可以。于是,他便想到了孙二哥。当初他为孙二哥在城里打工感到心酸,现在他也不能想那么多了,先赚钱养活自己再说。

邵玉铭找到孙二哥时,他正端着碗,蹲在一堆沙子上和一帮工人有说有笑的吃饭。孙二哥一看是他,忙站起来给其他人介绍,这是我们村的大学生。邵玉铭感到脸上一阵发热,把他叫到一个无人的角落说,你们这里还要人吗?孙二哥问,谁托你找工作?邵玉铭顿了顿说,是我自己找。孙二哥笑了笑说,开什么玩笑,你堂堂一个大学生会来干这种工作?邵玉铭红着脸说,我不是开玩笑,现在工作不好找,我想先在这里干着。孙二哥看他一脸的诚意,竟有些为难了,他说,要是以前,壮工是真缺,可现在到处是闲人。你要是技工就好了,我和领导说说今天就能上岗。看着孙二哥的神情,邵玉铭失望了,建筑上的技术活他没有一样儿会的,他也只能干点力气活儿。没想到竟也这么难。走出建筑工地时,他感到两腿像是灌铅一样的沉重。

那几个干传销的小伙子要到别的城市发展去了,他们对邵玉铭说,我们要到其他城市发展去了,你看我们多舒服,想到哪个城市就到哪个城市,钱也是玩儿着赚。你也跟着我们走吧,绝对能成就你的梦想,反正你在这里也没有什么发展前途。邵玉铭连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下来。他望了望房东紧锁的房门,在心里说,我绝对没有被他们洗脑,我之所以愿意跟他们去,实在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我总得有点儿事情做吧。

邵玉铭跟随他们离开的时候,又经过了城市边缘的那条小河。此时,河面上已经有了冰凌子。邵玉铭环视了一下四周,没有看到一只麻雀的踪影。也许它们早就飞到其他地方去了。它们本来就没有着落,天空又那么的大。

就在他们催促着邵玉铭抓紧时间上路的时候,一声声雁鸣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抬头看着那群排成“人”字型大雁,正有组织、有纪律地飞翔着。他的心里充满了羡慕。

这一天让我铭记作文范文第4篇

作为早产的孩子,刘大铭出生时只有4斤9两,出生后立即被送进医院的保温箱里。待了30多天,医生才从保温箱里将他取出来。

6个月大的时候,母亲赵姣莲给刘大铭洗澡,发现他的胳膊骨折了。及时送到医院诊断,原来孩子是由于先天性基因突变,从小罹患世界性罕见疾病成骨不全症。

“对孩子什么都不要做,他的寿命不会超过两岁,这种病世界上没有办法根本医治。”尽管医生这样说,不过赵姣莲从来没有放弃儿子的生命,只要有丝毫希望,她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父母带着刘大铭到处求医,4岁那年他开始接受手术。到6岁时,虽然北京的骨科专家说刘大铭即将离开人世间,但是父母没有放弃,他们的执着坚持,让儿子再次渡过人生的险滩。

18岁那年,刘大铭的病情恶化,脊椎严重变形为巨大的S形,整个胃部被挤压成细条状,只要喝几口牛奶就会吐,每顿饭只能吃三四勺,眼睛也变得模糊起来,只得再次踏上求医之路。

当中国的医疗专家看完片子时,无奈地告诉刘大铭的父母:“在一年之内,别考虑做这个手术,最好让儿子好好躺着。”听见专家的话,刘大铭的倔脾气顿时暴露无遗:“躺着,我还不如死去算了。”

手术风险极大,医生多次劝赵姣莲放弃治疗,她总是不相信儿子的生命会轻易结束,最终在她的哀求下,医生勉强答应给孩子做手术。推上手术台后,刘大铭的长骨被截成五段重新排列,腿里换上新的X针。当时他的伤口已经感染,如果骨髓发炎,双腿随时可能被截肢。

手术后综合征突发,导致刘大铭陷入休克,被送到天津大学附属医院,只剩微弱的呼吸。整个手术险象环生,纯粹依靠打强心针保住他的生命。

刘大铭不相信中国医生的诊断,于是将自己的想法翻译成英文,向世界寻求手术机会,很快他就远赴意大利做手术。临走时刘大铭感到生死难料,几乎是在和同学作最后的告别:“希望我真的还能回来,也希望你们给予我勇气,让我去面对人生中最漫长最可怕的手术。”

在意大利接受长达10小时的脊椎手术后,刘大铭的身上又多了不少钢钉和金属支架,让他可以继续活下去。手术很成功,刘大铭的各项生理指标都恢复正常,他不仅获得肉体上的新生,也让灵魂变得更加饱满。

“我没有想过自杀,还有比死亡更重要的事等待我去做。”和病魔殊死搏斗的经历,使刘大铭从小养成不信命、不服输的坚韧性格,“生命在我的手里,如果我想活下去,就没有人能阻止我。”

疾病折磨得刘大铭的身躯特别瘦小,身高只有1.4米、体重20公斤。坐在宽大的椅子上,即使他随时可能跌倒,他也依旧昂首挺胸。在巨大的病痛下,他不仅没有倒下,反而积极地保持着强烈的求生愿望,要深切地向病魔致敬。

在很小的时候,刘大铭便意识到自己和别的孩子不同,他只能好好地坐着,不能玩耍,不能摔倒,否则自己的骨质脆弱,稍微不留意就可能骨折。他的活动空间只有床和沙发,躺在沙发上看书,辨听别人的脚步声,成了他童年为数不多的乐趣。

刘大铭从小对读书就有浓厚的兴趣,在疼痛陪伴的日子,他更加喜欢上看书,并在记忆方面显露惊人的天赋。童话故事、唐诗宋词、中外名著,只要认真看两三遍,他就可以背诵。

尽管医生嘱咐赵姣莲,刘大铭不能上学,以便保持脊椎不压迫内脏,不过她确定让儿子去读书,从而改变他饱受病痛折磨的人生。赵姣莲带着刘大铭四处求学,结果没有学校愿意接收,都担心他的安全问题。

到7岁时,刘大铭已经跟着母亲学完小学的课程。在小学校长面前完整地写出自己的名字和家庭住址后,他终于被兰州市正宁路小学录取。40分钟的课堂,尽管刘大铭因忍受脊椎的疼痛而大汗淋漓,不过他坚持每天上课,认真记笔记、做作业。

病魔将刘大铭折腾得焦头烂额,他的脊椎变为巨大的S形,胃部被挤压成细条状,心脏和肺部遭受巨大的挤压而呼吸困难,他只能趴在小床上,用两条受过很多伤、功能残缺的手臂支撑身体去完成功课。

在正常人都无法想象的病痛中,刘大铭依然坚持学习,几年后考取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走进他极其渴望的校园。刘大铭的床边摆着许多书,他如饥似渴地从书籍中汲取着营养。“活着不仅为了声望、金钱而奋斗,目标应该更高、更大,我应该将心愿放到整个世界,把轮椅赋予我的财富分享给每个人。”

读初二期间,刘大铭被北京瓷娃娃关怀协会邀请发言。会后有人向他约稿,请他写自传。随后,刘大铭开始写传记《命运之上》。这部小说并非励志书籍,只是刘大铭的经历,是他遇到的、看到的和体会到的。

刘大铭并不恨命运,相反他感激命运,认为是命运给予他与众不同的身体,给了他特殊的使命。刘大铭预感到自己的生命或许将要走到尽头,需要努力珍惜时间。他白天认真上课,晚上持续坐在轮椅上几个小时,写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希望写出能流传的书。差不多每天夜里,他都只睡4个小时。

坐着脊椎会疼,刘大铭在写作时只能将笔记本放在前面,自己趴在枕头上。趴着写作的时候,他往往感觉呼吸困难,身体比较难受,手臂非常酸疼,需要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偶尔写着写着就会不知不觉地掉眼泪。

“不到生活的死角,无法体会到生命是多么美丽的事情。这种奇妙、伤感却又充满活力的人生是多么令人难以割舍。”刘大铭有许多关于生命、命运、奋斗的思考,既令人震撼,也容易引发共鸣。

这一天让我铭记作文范文第5篇

不得不说,以一般的眼光看来,高铭的这一番关乎“世界”的言论太过疯狂。但或许真的就像这段疯狂的话所说,这个世界的虚与实,就像天才和疯子一样,区别只在一线之间。

看到更多的世界

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高铭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从少年时代沉溺于唐诗宋词元曲开始,到想要了解诗词作者,再到进一步对作者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感兴趣,由此引发的阅读一发不可收拾,从人文到经济、社会结构、政治、宗教,到哲学,高铭扫荡般地读过去,正如他自己所说,“学科什么的不重要,能看懂,好看就成,我对书不分类”。而真正开始对心理学感兴趣,应该是近四五年的事,“之前看过一些相关的书,不过只是觉得它们好看,并没意识到这就是‘传说’中的心理学书籍。后来在为武汉大学出版社编译《梦的解析》的过程中,我看了大量心理学书籍,等交稿后,才发现自己其实很喜欢这类书。”

2004~2008年,在一些医生朋友的帮助下,高铭有机会接触到了一百多名精神病人。仅仅是出于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好奇心,高铭并没有做任何准备工作,便开始了与精神病人的接触和对话,这才发现,其实精神病人没那么可怕,“相对来说很多患者都很安静,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与我们无关。也正因如此,我才会更加好奇,我想知道他们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

高铭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有位病患问我,你是谁?我告诉他我的名字。他立刻否定了我的回答,并且强调:我不是问你的名字,我是问,你,是谁?我当时陷入了短暂的迷茫状态,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深,于是我试着回答了自己的身份、工作职位,都被他一一否定。最后我反问他:你觉得我是谁?他笑得很狡猾:你,是人类。就是这么简单的答案,没有多深奥,可我就是被问蒙了。出于报复心理,我反问他:那你是谁?他很干净利落地说:我是埃菲尔铁塔。”

很无厘头的问答,却给了高铭很深的触动。精神病患的答案,颠覆了我们约定俗成的自我认知,又颠覆了我们对于客体的认知,“他们能够轻易地否定我们认知的一切,没有限制,没有规则,也无视常识。也就是那时候我才意识到:我们的思维被自己禁锢了。”

在此之前,高铭曾经读过非常多领域的书籍,甚至包括量子物理、非线性动力学等等,企图解答心中对于世界的质疑,效果却适得其反。而这次的触动,给他带来了观念上的极大改变,“也许有时候我们考虑某些问题的时候,应该像个精神病人那样思考才会有突破,那就是——放弃自我。”这无异于为高铭开启了一扇窗,让他开始有意识地去努力看到更多的世界,也就有了更多的想法,“这些想法在脑子里沉淀了好几年,我就想表达点儿什么。”2009年,高铭正好忙完周期性的紧张工作,得以有一段闲暇时间,于是决定在网络上连载那些与精神病患接触的经历,“没想到一开始写就没停下来,40多天一口气写了二十多万字,后来自己回头看也吓了一跳。”这篇署名为“精神病人的世界”的连载文章在网络上引起了疯狂关注,4天内点击率突破300万,半年后即成书出版,国内第一部关注精神病人的作品《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由此诞生。

探究内心的最深处

7月份,高铭刚刚推出了他的新书《催眠师手记》,虽然同样是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但关注重点从精神病患转移到了催眠师。两本书的出版时间相隔三年之久,但事实上,书中的内容原型来自于同一时期。

早在开始接触精神病人的时候,高铭就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催眠师和心理医师。想要写一本有关催眠的书,是因为,他发现催眠和心理分析能够让一些人从某种困境中解脱出来,而这些困境往往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在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节目中,高铭说起过自己接受催眠的感受,它让他了解到了自己的很多问题,于是当时“哭得非常惨”。而在听过催眠师讲述的各种案例之后,高铭更惊讶于催眠所能直抵人内心的程度之深,“我很惊讶于事情的结论和动机,有时候那么小的一点(事件或经历),居然经过时间的推移,能放大到那么大,简直是匪夷所思!”一向对自己认为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与探求欲的他,当下就想到:“有机会,应该写下来,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写下来。”

《催眠师手记》中的案例是通过催眠师的帮助而搜集到的,所以在获得这些素材方面并没什么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如何把这些案例写出来。摆在高铭眼前的素材有许多,他必须花很长的时间去选择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我指的是保护个人隐私。我不希望读者可以轻易搜索、查阅到案例中的原型,从保护个人隐私的角度看,这样非常不好。所以我决定,假如在表述时无法隐藏患者的真实身份,那我必须放弃这个案例。”这就是高铭最终选择在书中呈现的15个案例时,所坚持的选择导向,也正因为取舍的艰难,才让原始素材来源于同一时期的《催眠师手记》,比《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迟问世了三年。

与前一部作品单纯以文字呈现不同,《催眠师手记》别出心裁地在书页中添加了几张插画,多是以书中所记载的案例为素材,色彩阴暗,画面吊诡,反映出了人内心深处的那种灰暗和不为人知的记忆,多看几次,甚至会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而这种强烈的场景感,或许就是这些插画的目的。高铭说,加入插画是出版社的意见,由插画师挑选自己比较有感觉的章节来画,“出草稿后我和编辑都过目,然后修正,但总体上就是让他自由发挥,不过多干涉。”

除了插画的尝试,在出版模式上,这本书也算是开创了先河。诚然,即使舍弃了一些不宜写成书的案例,高铭搜集到的也绝对不仅仅是书中的15个故事而已,但是他和出版社沟通后,决定按照美剧或日剧的模式来走,先拍一两集播放,反馈好就接下去,反馈不好就直接结束,“图书出版目前还没这么做过,所以我们决定尝试一下。”把影视的要素带入图书出版,这种尝试是否跟高铭曾经从事影视制作的经历有关,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催眠师手记》的高人气来看,至少这部作品的“第二季”是指日可待了。

把自己定位为“观察者”

正如高铭的书中所呈现的,不少精神病患或是心理疾病患者,他们的逻辑清晰,思维缜密,观点即使不一定能够经得住现有科学理论的推敲,但往往带有很强的感染力,读罢甚至有种分不清虚实的感觉。笔者就曾经在连续读了《时间的尽头》和《迷失的旅行者》两篇文章后,不得不暂时把书放下,走到窗边一边看着室外的阳光一边做深呼吸。因为书中有关时间、空间的理论,彻底颠覆了个人一直以来的认识,但精神病患的理论又看似头头是道,读来让人心生怀疑,因而不得不暂时停止阅读,以行动来确认自己所处世界的真实性。只是读过一两篇文章尚有如此的感觉,而之前接触过一百多位精神病患的高铭,当初是否也有过动摇?

“动摇?真没有。”高铭不假思索地说,“一方面,从那时候起,我就基本上把自己的身份定位在了‘观察者’上,从旁观的角度来看待,比较能保持冷静的态度。”而另一方面原因,也许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高铭自己“一直就在质疑现在的世界”,就像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你也无法动摇一个本就摇摆着的人,“对于这个世界,当你接触得足够多、认识得足够深、知识面足够广阔、庞杂的时候,你一定会发现这个世界是有问题的,总觉得似乎有什么不对劲,总是有一些疑惑,总是有那么一些无法解释的事情,总是有那么多困扰和迷茫,总是会有不可思议的东西。”这些,在高铭看来,都是不需要接触精神病患就会有的感受,所以在大量接触各种颠覆性的言论时,反而能够把握住自己而不受影响。

通过旁观者的眼光,高铭得以一窥患者们的内心,并从个案中收获美好生活的技巧和经验,“我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把这些案例)写下来,让更多人看到心理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心理问题对我们所造成的困扰。毕竟,我们每个人关注自己太少,和自己谈得太少,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真正和自己好好谈谈。”

连续几部作品都与心理学密切相关,但是高铭从没想过深造心理学专业,“我觉得这事儿一牵扯到考试或职称就没劲了,我做感兴趣的事情,不是为了亮出个什么证书来显摆,只是纯粹喜欢而已。”或许就像他在搜集案例时给自己定下的“观察者”的身份一样,在心理学领域,他更希望也只是当一个观察者,冷静地看待各种人心、人性,然后将其中的精彩和深刻呈现给我们。

心理学题材一直都备受大荧幕青睐,像《搏击俱乐部》、《穆赫兰道》等都可称得上是心理学电影的经典之作,而高铭的作品也没有逃过电影制片方的关注,“《谋杀记忆》正在谈,应该会拍成电影;《催眠师手记》还没上架就有制片方来约谈了,甚至包括海外的公司;而至于《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我想暂时搁置,两年后再说,现在再大的制作公司也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