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贴画教案(精选5篇)

  • 粘贴画教案(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活动目标] 1.根据树叶原有的形状组合,拼贴图案。 2.发展剪、贴、添画的美工技能。 [活动准备] 1.收集多种形状颜色的树叶,并进行压制处理(叶子压平整不要完全脱水)、剪刀、胶水、双面胶、画纸。 2.粘贴画范例。 3.《小湟丁芬衾帧⒖渭。 [活动过程] 一、…

粘贴画教案(精选5篇)

粘贴画教案范文第1篇

[设计意图]

天气的变化,气温的突然下降,树叶纷纷飘落才将秋季的明显季节特征显现出来,而这些变化也已引起孩子们的注意。根据我们班幼儿兴趣与实际发展需要,结合季节特征,我们正围绕“多彩的秋天”主题开展教育活动。特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根据树叶原有的形状组合,拼贴图案。

2.发展剪、贴、添画的美工技能。

[活动准备]

1.收集多种形状颜色的树叶,并进行压制处理(叶子压平整不要完全脱水)、剪刀、胶水、双面胶、画纸。

2.粘贴画范例。

3.《小湟丁芬衾帧⒖渭。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观察树叶

1.导入。师:“小朋友,秋天到了,秋风把树叶吹进了我们的教室里,小朋友们捡起树叶放在手上的手上。”(教师活动前边说边把树叶撒到到教室的角落,听《小树叶》音乐)“请小朋友拣起来一片树叶,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的叶子和小朋友的叶子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同?”

2.观察树叶。“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提示:形状、颜色、和大小)它像什么?”(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出示范画,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粘贴画制作过程

小树叶真神奇,形状不同,可以像那么多东西!看看我们把几个树叶拼摆在一起会变成什么?

1.出示范画(金鱼)

这幅画是用什么做成的?粘贴的是什么?是有哪几种树叶粘贴成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并回答。

2.教师现场做粘贴画一幅

师:(拿银杏树叶)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有一片什么叶子,它像什么?可以做什么?

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的说。(有小朋友说像孔雀,像花裙子,像扇子。)

“这么漂亮的树叶,老师想用它做一幅画,小朋友们帮老师一起做吧!”

引导并示范孩子怎样用剪刀、胶水、双面胶等粘贴添画。和孩子们一起做一幅秋天的图画。(让孩子观察树叶画制作步骤,对过程有整体系统的印象。)

三、制作粘贴画

1.幼儿自由选择树叶,初步尝试拼摆。

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哪种树叶,你想用树叶粘贴什么呢?”请幼儿自由的选择树叶,构思自己的树叶粘贴画,在画纸上拼摆,调整。

2.请幼儿跟同伴说说自己拼摆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相互启发更好的创意。

3.让幼儿粘贴,制作作品。请幼儿适当调整或重新组合好的作品,粘贴,添画,美化自己的作品。注意用剪刀要注意安全,胶水涂抹在叶子的反面,并涂抹均匀。树叶要轻压,防止碎裂。教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分层指导。

四、欣赏作品。

将幼儿作品贴在主题墙上,让幼儿之间互相评价欣赏粘贴画作品,获得美感与经验。放音乐《小树叶》舞动身体学习小树叶舞动,离开教室。

粘贴画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镶嵌画;制作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由于学生对美术的参与热情参差不齐,审美能力也不一样,导致我们的美术课学习成为学生的副科。为此,为了拓展学生的活动,我把镶嵌装饰画的制作引进课堂,让学生从生活需要出发,从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出发,通过镶嵌装饰画制作活动,提高每个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培养学生空间造型能力,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下面,就镶嵌装饰画的常见材料和制作方法做个简单的介绍。

一、蛋壳镶嵌装饰画

鸡蛋、鸭蛋、鹅蛋等这种禽蛋蛋壳大都作为垃圾而丢弃,殊不知这些废弃的蛋壳可以成为镶嵌装饰画的好材料。首先找一块大小适宜的三夹板,在上面描绘好画稿。然后把蛋壳放在水里清洗一下,最好把蛋壳里的衣皮剥去,干燥后就可以使用了。通常蛋壳有白、黄、红、青、灰等五种基本色调。根据画稿的要求,既可以选择一种色调的蛋壳,也可以根据多种色调的不同深浅颜色加以精心合理的搭配组合。用笔蘸乳胶涂在三夹板需要使用蛋壳的地方,注意乳胶的面积一次不要涂的太大,镶嵌多少涂多大的面积,避免干燥产生浪费,同时防止给画面带来不和谐感。然后将洗好的蛋壳一块一块地嵌在乳胶上,用手轻轻地压实。蛋壳的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缝隙的疏密可根据需要灵活掌握。蛋壳产生的纹理自然、质朴,在画面中具有特殊的美感。就这样,一幅质逸精美的镶嵌画就出来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制作人要小心、细致。

二、小卵石镶嵌装饰画

当我们漫步在建筑工地或者河岸边的时候,常可以看见很多小卵石。由于这些小卵石的色彩具有历史的沧桑感,纹理具有地质的变迁特性,收集一些卵石,加入我们的构思,就可以制作小卵石镶嵌装饰画。首先在三夹板上构思画好图案后,取一只小镊子夹住一个个小卵石,放在清漆里蘸一下,按照画好的图形进行排列,等它们干固后就完成一幅镶嵌画了。这样的画很有立体感和历史感,显得古朴,自然,适宜在文化氛围浓的环境中陈列。

三、玻璃镶嵌装饰画

碎玻璃在玻璃作坊里可以找到很多,颜色也有好几种,制作玻璃镶嵌装饰画,要注意安全,最好戴皮手套用镊子操作,首先收集一些废弃的各色各样的碎玻璃备用,然后在一块大小合适的三夹板上画一幅你所喜爱的图案,选用乳胶作为粘合剂,把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碎玻璃用镊子小心的粘贴在画好的画面上,像我们铺地砖那样,注意缝隙的紧密度,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这样的玻璃镶嵌装饰画挂在比较现代氛围里,熠熠生辉,显得特别高雅现代,很受年轻人青睐。

四、谷粒镶嵌装饰画

我们常吃的赤豆、蚕豆、黄豆、绿豆、玉米、花生等谷粒,进行防蛀处理后就可以作为镶嵌装饰画的材料。由于谷粒形状特殊,粘贴时容易脱落,因此,我们在粘贴时要用手按压一下,让谷粒与版面粘贴的面大一些牢靠一些,在图案选择方面通常是山水画。这样的画色块分割明显,利于我们使用谷粒的自然色彩表达,同时在制作过程中要多从不同角度观察,注意谷粒之间的缝隙要紧凑,均匀。当一幅很有创意的谷粒镶嵌画就诞生时,会给我们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废旧彩纸装饰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还是各种质地的纸张,我们如果把它们利用起来制作镶嵌装饰画,既可以培养学生节约、环保的意识,又可以进行有益的动手动脑的练习。在一张三夹板上画好图案,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的版材做底版,然后把各色彩纸用粘合剂根据图案进行粘贴。在这个过程中,彩纸可以使剪碎的,也可以手撕的,可以大些,也可以小些,碎一点,但是不管怎么样粘贴,都要注意彩纸之间的缝隙的处理。

以上是我们在实践中制作简单装饰画方法的介绍,也易于学生接受掌握。只要我们善于开拓,利用一些废旧材料,例如碎布片、各种画报、年历纸、树皮、各种形状的金属片等,这些都可以用来制作镶嵌画。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是非常广阔的,方法也大同小异,让我们把自己制作的装饰画挂在我们的房间里,客厅里,会增加家庭的艺术氛围,大家不妨试一试。

粘贴画教案范文第3篇

你或许参观过展览会或博物馆里的珍贵奇石,一定会为那些奇石独特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而拍案叫绝,慨叹大自然的神奇;你或许在陵园、古建筑等名胜古迹处欣赏过令人震撼的古代石雕,惊叹古人高超的技艺。奇石和石雕都是我国灿烂石文化的一部分。

我在备苏少版小学美术第8册第16课《石头中的生命》一课时,深深被我国古代石雕的雄浑之美所感动。这么巨大,这么永恒,这石头里的生命,充满威武,充满力量,充满一个民族的想象。我想:在让学生欣赏古代石雕艺术的同时,能否让学生动动手呢?让四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石刻不现实,条件也不具备。而在公路旁、小溪边、沙滩上……随处可见到的是一些形状各异、色彩不一、材质不同的小卵石,这些普普通通的石头散落在自然界各处,并不显眼,也没有多大的用途,何不把这些石头作为课程资源,让学生手脑并用,利用石头联想创作呢?学生还从未在石头上画过画呢,也许会别有一番情趣在课堂。于是,我拓展了教材,利用身边的小卵石尝试上了一节美术课《有趣的石头动物》。果不出所料,在孩子们的眼里,所有的石头都是有生命的;在孩子们的手里,所有的石头都生动起来了!

1.利用卵石作画。卵石画是指利用卵石的质地、形状特点,在卵石上作一些相应的图案纹样。制作过程:⑴磨光。用砂纸将卵石磨光,便于描画和上色。⑵纹样设计。①根据卵石本身形状设计,椭圆形卵石可在上面设计一脸谱或娃娃头部,形状像动物的,就设计成动物。②根据卵石本身的纹理设计,有的卵石纹理像一座山,那么就沿它的纹理描绘成山,有的卵石纹理像某种动物或人物形状,那就把它们描绘成动物或人物。③纹样设计总的要求:纹样把卵石完全充满,设计安排恰到好处。

《水牛》 《猫咪》 《小鸟》

⑶着色。在着色时要求色彩与卵石本身的颜色在对比中和谐统一,着色要匀而有层次,色彩搭配和谐。⑷涂上清漆。卵石上的图案主要是水粉着色,因而遇水很容易被洗掉或受其他东西的腐蚀。另一方面深色卵石吸光,水粉着色的图案会显得暗淡无光,涂上清漆既可保护图案纹样,又能增加图案的光泽度,使画面看起来更加漂亮。

2.利用卵石造型。卵石造型是指利用卵石的形状、颜色等采用雕琢、粘贴等方法创作出各种造型。⑴根据卵石形状粘贴、描绘成各种造型。例如:可把卵石经过适当的粘贴再进行描绘,也可把卵石直接粘贴成各种造型。粘贴描绘时要注意卵石的质地、形状和颜色。⑵做卵石假山造型。利用卵石和其他岩石可适当地加以粘贴、雕琢,做成形状各异的假山造型。

粘贴画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有机整合;学法融合;提高效率;提升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渐渐进入大众化,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广涉手机操作系统与电脑的Windows操作系统,普通的窗口操作已经有所涉及。因此,在三年级上册的“画图”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扎实地进行基础工具的训练,还可以结合灵活的复制与变换,提升学生巧妙利用工具提高绘图效率,同时让学生懂得利用电脑工作的目的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一、设计思路

浙教版三年级上册《多变的形状》一课中,许多绘制都是一些重复的操作,虽然其目的是为了通过重复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使用工具的技能,但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不利于他们灵活应用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我在这课的教学中,把《复制与变换》的技能有机地渗到前两课的教学中,把复制粘贴与《多变的形状》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巧妙地、根据需要适时地使用复制粘贴与变换功能,提高作品绘制的速度。另一方面,在Windons系统和应用软件操作中,复制粘贴几乎无处不在。让学生学会适时地使用这些命令在他们以后长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把复制与变换渗透在画图教学中,不仅给课堂带来一定的深度,还给学生带来创新思维训练。在《多变的形状》一课的教学中,提早渗透“复制”这个知识点,在使用直线、矩形等工具绘制大楼和各种窗户的时候,发现许多绘制都是相同的重复操作,而且每一次绘制都很难做到与前一次绘制位置和大小完全一致。当绘制好一幢大楼后,启发学生如何利用复制和粘贴功能很快捷地复制一幢同样的大楼,这样我们的绘制效率会大大提高,而且两幢大楼能绘制成一模一样。同样也可能利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来绘制一排排整齐而大小相同的窗户。同样,在《多彩的图画》一课中,美化校园过程,各种形似的小树如果一棵棵画则太花时间,而纯粹复制同样的树又显得机械不美观,如果使用把小树复制后再换一个水平方向的变换和变化大小,那么这些小树根据透视关系排列在一起会错落有致,美观多了。此时就把变换直接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变换的应用时机就在此时,达到单独专门训练达不到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就《多变的形状》与《复制与变换》一课的局部教学片断进行举例说明。

二、教学片段:多变的形状与复制粘贴的整合教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绘制教学楼轮廊,掌握“直线”“矩形”“椭圆形”和“圆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并且通过看书本自学了解Shift键在图形绘制中的功能。

2.通过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初步掌握使用复制粘贴的方法绘制相同的窗户和大楼轮廊。

3.在具体的操作过程,掌握“撤销”“重做”和保存文件的操作。通过内容调整的融合教学,培养学生适时使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提高操作效率和灵活运用工具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各种绘图工具的熟练使用

2.难点:利用书本自学复制粘贴的方法绘制出大小相同的图形

(三)教学活动设计

1.任务设计一:

教师活动:提出要求:根据书本提示,使用直线和矩形画一幢学校的大楼轮廊,并且利用椭圆和圆角矩形等工具画出你喜欢的窗户。思考:画同样大小的圆和圆角矩形用什么方法比较简单?答案可以在本书中找。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要求操作,可以适当地小组讨论研究。

师生操作反馈交流:

(1)请你说说:为什么你的直线横是横竖是竖?(根据书本提示:画横线或竖线,按住Shift键能画出笔直的线条)

(2)你的圆为什么能画得那么圆?(学生演示操作)

(3)你在画同样的圆和圆角矩形时使用了什么巧妙的方法?(在画同样大小的圆的时候,总是画得大小不一样,在书本的24页找到了使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可以无限地复制同样大小的圆和

矩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书本提示操作,提高他们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举一反三的思维与创新能力。

2.任务设计二:

教师活动:使用复制和粘贴的方法,再画一幢相同的大楼,你能行吗?学生基本完成后,根据学生作品情况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学生实践操作与学生的作品展示并评价。

师生反馈交流:

1.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你认为哪一点应用值得向大家推荐使用。

2.你认为他们的作品中哪一点值得你点赞,还有哪些地方你认为可以怎样改进?

设计意图:实现知识的迁移,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效果测评

通过几个班的教学,从课堂中学生的操作实践和作品反馈情况来看,有以下几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学习兴趣空前高涨。这主要归功于让学生不拘泥于死板的机械重复训练,利用复制粘贴巧妙地克隆了教学楼的轮廊,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成功体验,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2.开展在书本帮助下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开始体验在书本的帮助下开展自学,运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成为他们终身学习的一个良好开端,为将来自学信息技术提供一个好方法。

3.培养了学生适时应用复制粘贴和图形变换的应用能力。教无定法,教材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的基本参考,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与学情,以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为准则适当调整为施教之上策。适时地使用复制粘贴和图形变换的应用能力是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取得的高层次应用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和创造引导窗口,把教学内容前后相互融合,取得适时应用的能力培养时机。

4.激发了学生灵活应用图形变换的创造力。由适时应用能力发展到灵活应用能力,这又是一次应用能力的飞跃,有不少可以“跳一跳”的学生已经从适时应用能力阶段跳跃到了灵活应用能力阶段,这既符合因材施教原则,又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

当然,这样的教学设计也有应用的局限性,对于信息技术学习和操作能力不强,本身举一反三能力不足的学生来说,需要在效果评价的时候进行分层评价,制订基本的技能目标,不能过高要求他们,否则会分化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粘贴画教案范文第5篇

一、合理依据自然形态,为我所用

俗话说的好, 心灵手巧 。幼儿经常动手操作,有利于小肌肉群的发展,会变得更聪明。于是我们有意识的开设了 美工区 、 益智区 、 建构区 等,给幼儿有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在各区域中按幼儿实际水平,分层次投放材料,如智慧区由大到小的种子粘贴、蔬菜和水果的分类;美工区有麦管制作、土布绣花、蚌壳添画、竹签画等等,让幼儿由与他人合作到独立完成一件件作品,来体验成功的喜悦。我们根据每类种子的形态特点,进行广泛联想,认真琢磨,巧妙拼补,合理加工,就会制成一件件情趣别致的艺术品。例如南瓜籽的形态既像荷花的花瓣,也像青蛙、鱼的身子;葵花籽特别像椰树的树叶;玉米粒像花瓣 把一枚单仁花生在两侧粘上两片葵花籽皮做翅膀,底部粘两小粒葵花籽做脚,就成了一只憨态可掬的小企鹅。由此可见,农村自然材料取之不尽,只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富于创造,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合理利用其物理性,精心雕琢

在众多植物中,每种植物都具备其独有的物理特性,利用它们不同的物理性质,进行制作,使作品别具一格。例如苇草穗蓬松,很有毛的质感,色调接近皮毛,用来粘贴皮毛动物,栩栩如生。成熟的丝瓜瓤表面粗糙,弯曲盘旋,将其染色再粘上斑点,一条蛇会跃然纸上。另外,可拼可剪的树叶、可伸可捏的泥巴、树皮、草根、小石子、种子皮等,均可利用他们不同的特性,成为手工制作的好材料。

三、合理采取各种方法,竭其所用

根据自然材料本身形态和物理特性,采取可行的制作方法,进行合理加工,才能使作品生动形象,更具有吸引力。

1.拼贴

依据自然材料的平面形状,进行初步加工,可拼贴成单幅图案或多幅图案,所用材料一般是树叶、花生仁、种子、瓜子壳、核桃壳等。

2.平面粘贴

可以事先画好轮廓,粘贴时保持边缘整齐,可依次粘贴,也可采取叠压、交叉的方法,再用毛线、色纸等适当装饰,效果更好。所用材料一般是麦秆、茎皮、草穗、种子等。

3.立体粘贴

根据所用材料的立体形状,进行加工装饰,使之成为立体作品,如花生、胡萝卜、大枣等,也可用麦秆、草茎等编插成形。

四、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形成特色

1.有利于园所勤俭办园

幼儿园每天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操作材料,因此,我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掘了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为幼儿所用。通过实践,乡土材料的应用不仅促发了幼儿探索、创造能力,而且也为幼儿园节省了一笔昂贵的开支。我们何乐而不为?

例如在美术活动室中,我们就充分利用了乡土材料进行精心的合理布局以及创设。我们在活动室的一角创设了蚌壳添画,孩子们用各色颜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每一个蚌壳都画上了美丽的图案,有脸谱、有蝴蝶、有花园,还有可爱的各种小动物,墙壁上有孩子们用竹签添画后的小花园;置物架上有孩子们创作的一顶顶颜色鲜艳的草帽;桌子上摆着各种形态可掬的鹅卵石添画等,孩子们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里自由创作,玩的不亦乐乎。

2.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因没有现成东西,教师们就认真学习并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创编等工作,从而使她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也更好的发挥了教师内在的潜力,创编的教材教案、撰写的文章均发表在市、县级刊物上。同时,教师的奉献精神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幼儿园里来不及做的就带至家中,一个人干不了的就辐射到亲戚朋友,材料不够就下农村收集,教材没有就自己创编,教育方法不适应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创新,经验不足就围着老农学习讨教等等。教师们通过对课题的实施,有了长足的进步,感人的场面也给课题添上了亮丽的一笔。

3.有利于促进社区资源

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教师们加强了社区与家长的联系,从而得到了社会与家长的帮助和支持,更营造了乡土材料应用的大教育环境,形成了实施乡土教育齐抓的合力。

4.有利于园所形成特色

幼儿园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已有了自己的办园特色,具体表现为:

(1)突出了本土性。农村是个资源丰富、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有我们宝贵的基本的教育资源,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么多的基本的美术材料,有利于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2)体现着兴趣性。因为乡土材料唾手可得,资源丰富。因此,孩子们更加着迷于每天的区域活动,因为在这里有不断刺激孩子的新鲜事物,有令孩子们冥思苦想、却又津津乐道的小制作、小实验,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兴趣递增。

(3)强调了层次性。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材料。如小班的材料趋向于生活方面,中班趋向于尝试探索方面,大班趋向于合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