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培训总结(精选5篇)

  • 维修培训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培训中心的老师们为学员精心编制了学习计划和课程内容,包括:离心式、往复式压缩机的检修;高速泵、多级泵的拆装及维护;机械密封知识与维护技术;轴承安装、拆卸及维护保养知识;现场实际操作等,培训内容丰富,贴切工作实际,授课老师知识渊博,培训教…

维修培训总结(精选5篇)

维修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学习总结

在8月18日到9月1日期间,我们有幸参加了在**机电仪研修中心举办的集团公司“炼化企业机修维护操作骨干培训班”,集团公司下属的28家公司70余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回顾这次培训,我们感觉受益匪浅。

**培训中心的老师们为学员精心编制了学习计划和课程内容,包括:离心式、往复式压缩机的检修;高速泵、多级泵的拆装及维护;机械密封知识与维护技术;轴承安装、拆卸及维护保养知识;现场实际操作等,培训内容丰富,贴切工作实际,授课老师知识渊博,培训教材简而易懂。通过14天的学习,使我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得以提高,而且通过这次学习让我们眼界和思维得到了开阔,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帮助颇多。

本次培训老师都是设备检维修行业的精英,比如全国钳工技能竞赛比武状元高彦峰、密封专家赵林源,他们都是干我们这行标杆级和专家级人物,很有亲和力;还有一些设备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比如沈鼓集团资深技术人员刘善老师、斯凯孚轴承技术专家,讲课内容都是大家最需要和最想听的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语言风趣通俗易懂,虽然讲课时间比较长,但是大家都能聚精会神的听讲。

高彦峰老师主要对大机组规范化检修这块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他告诉我们作业的前期准备非常重要,正所谓“七分准备三分干”,通过前期准备的出充不充分,就能看出你对这个检修项目的熟悉程度,面面俱到才能保证检修的质量和进度,这让我们深受启发。

对于机械密封和轴承,我们总认为很简单,而且现在好多机封都是集装式,大家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对于轴承的拆卸和安装操作也比较粗糙。在我们的日常工作量中,占据最多的就是机封的泄漏和轴承的损坏,我们也曾多次发生过同台设备多次检修的现象,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和劳动强度。通过机封和轴承老师们的讲解,我们觉得一是重视不够,拆卸安装随意,作业粗糙;二是对机封和轴承的知识掌握和理解不够,三是对机封和轴承损坏和失效的原因分析的不够透彻、全面,同时介质、工艺、流程及其它参数对于机封、轴承的运行也会产生相应的印象,完善和掌握上述内容,才能选好用好,才能保证设备的长周期安全运行。

在最后三天的现场实际操作中,由辽化公司的专家组给我们授课,也是历次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现场实物,加课件及PPT图片,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易学易懂,印象深刻。对于一些现场的操作内容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好几种解决办法,开阔了我们的工作思路,打破了我们的思维局限。比如测量轴瓦间隙,根据不同的情况可采用抬轴法、压铅法、塞尺法、假轴法等;比如设备轴系对中找正,有单表法、双表法以及三表法。

测量转子平衡盘瓢偏

双表法测量轴系对中

假轴法测量并调整轴瓦间隙

维修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汽车维修;技能训练;方法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了,加之汽车行业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使得汽车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其质优价廉得到更多人的亲睐。据统计,现阶段我国汽车总量已经排在世界前三位,各种进口车的比重也达到了新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汽车维修问题也困扰着人们,维修市场急需高素质的汽修人才以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维修市场。所以,在总结前人技能训练的经验上,积极参考其他工种的教授方法,找出现代汽修的培养方向和技能训练是提升整个汽修行业质量和声誉的必由之路。

1.汽车维修技能的培养方向

1.1把准汽车市场的脉搏

中国加入世界世贸组织之前,中国的汽车主要以国产汽车品牌为主,例如长春一汽、武汉二汽、天津夏利、一汽大众和广州本田,这些汽车品牌占据了中国百分之八十的市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贯彻“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政策,大量的进口汽车涌入了中国市场,一方面给中国市场带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给汽车修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我国在进行汽车维修技能培训时,首先需要冷静的面对汽车市场,以主导产品为导向,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及时把维修的感性认识进行实践并升华为理性认识,制定主要车型的维修培训教材。与此同时,要及时把握时代脉搏,购进现代化的培训器材和检测维修设备,把眼光放长远,瞄准国际先进的汽车维修技术,做到张弛有度,有的放矢。

1.2努力跟上汽车发展的脉搏

六十年代的汽车主要着重于动力性研究,七十年代的汽车主要着重于经济型研究,八十年代只要侧重于安全性研究,九十年代重点关注汽车的环保、舒适度以及美观性,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汽车已经成为高科技和高智慧的结合体,侧重于科技性的研究,汽车进入了智能化的高级阶段。动力系统通常采用电控点火系统、电控尾气排放、电控故障诊断等;汽车的通信系统通常靠车在计算机、卫星定位系统等先进手段;采用空气悬挂、自动座椅、中央控制门锁等技术来加强汽车的舒适度;采用先进的自动防抱死系统、轮胎监控以及安全气囊等手段提高汽车的安全性;采用双燃料、电力为主要能源供给的方式来提升汽车的环保性。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汽车行业是在快速发展的,并且电子控制技术已经成为汽车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的汽修人员不仅要具备传统的汽车维修技能,而且还需要拥有过硬的电子、电工技术。在对汽修人员进行培训时,应加大对学员电子元件的维修技能的传授。

1.3适应汽车维修市场的需求

1.3.1维修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汽车维修方式主要为修车师傅“手艺修车”,所谓的“手艺修车”,就是以修车师傅的修车经验,靠“耳听、手摸、眼看”的方式来进行手工作业,通常使用大拆大解的解体方法去寻找故障原因,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传统的车辆维修,随着汽车质量的提升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这种方式已经不能解决车辆的故障,并逐渐被先进的汽修工艺所淘汰。

1.3.2维修观念的改变

传统的维修观念是“通过经验来诊断故障”,以零部件的修复为主要手段,是总成拆装调整工艺与零件修理工艺的总和,这种方式通常耗时长,效率低下,不能适应现代汽修。而现代汽修则是在科学仪器的帮助下,更换总成及零部件已达到恢复汽车各项性能的目的,在这种维修方式下,耗时短、效率高,质量也高。

1.3.3汽修技术人才的变化

传统的汽修人员只需凭借好手艺和丰富的经验便可以适应市场需要,但是现代汽修需要两个层次的人才:汽车维修工程师和普通修理人员。首先,汽车维修工程师必须具备过硬的汽车离乱基础知识,需要懂得计算机和电子技术,能操作新型的设备和仪器,是机电一体化的综合型人才;其次,普通修理工,能够熟练地更换和拆卸零件。只有这两个层次的人才进行组合才能适应现代汽修行业的竞争,才能成为现代汽修维修企业中的中流砥柱。

2.汽车维修技能训练方法

2.1基本功训练

汽车维修的最重要的训练阶段就是基本功的训练。首先,可将学生分成五人一组,将课题分解成相对独立的训练课题,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复操练,一个课题全组成员都达标之后再进行下个课题,如此反复完成这一阶段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边讲边做,讲做结合,将技术要领、技术要求教授给学生,对易犯的错误多花时间讲解,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进度和不同的方法,争取做到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真技术。在这一阶段的训练完成之后,老师应及时进行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做到心中有数。

2.2技巧性训练

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将第一阶段的课题扩展到不同的车型,使学生针对不同的车型、不同的车种使用不同的检测仪器和维修工具以达到最佳的维修效果,既经济又环保;同时,针对学生容易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讲解和实际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训练意识。

2.3综合性训练

这个阶段的训练主要侧重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根据汽车通常的故障表现,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故障进行诊断和维修。这种训练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检测手法,同时还有机会提升实践和创新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2.4强化训练

这个阶段是对前面几个阶段的重复和延伸,学生重新将前面的课题操作几次,及时发现问题,并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并进行重点训练;老师总结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多花时间进行详细讲解和操作,如果学生出现个别的问题时,应给与该生私下辅导,进行重点照顾;最后,加强考查力度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使学生不敢懈怠。

3.总结

技能训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只有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人才才能被日益激烈的汽车维修行业所接纳,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维修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汽车检测与维修 高等职业教育 实训教学

汽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和职业院校的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汽车维修行业人员重要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如何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出能跟上汽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是一个必须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1.“双师型”实训教师匮乏

在高等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中,懂理论教学的教师无实践动手能力,有动手能力的教师不一定具备理论讲解能力。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严重不足。目前大多是聘请的大学毕业生或者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实训教师。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时常存在一名教师同时指导20~30人的情况,教学效果不理想。

2.实训教学模式单一

实训教学采用“教师教着做,学生跟着学”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操作,不能有效拓展学生实训的创新操作能力,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陈旧落后

汽车类专业课多数以讲授基本理论和原理为主,所用教材涉及新车型及实用新知识较少。实训所用车型往往单一而落后,使用的都是一些报废车及拆旧件,与目前汽车维修行业所使用的设备设施脱轨,使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还需要一段很长的适应期,不能迅速适应企业需求。

4.实训指导书缺少有效性

实训指导书不完善,对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步骤、实训效果缺少明确说明,指导操作图片太少,不够直观,不能很好地起到指导作用。学生课前不清楚实训的意义,课后不会总结实训的收获,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探索

1.建设优质的“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培训应当像4S店企业内部培训员工一样定期举办,根据企业需求制定培训方案,使教师随时了解掌握新车型的新结构、新工艺,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状态有效对接。

2.构建企业工作环境实训教学场地

按照汽车4S维修厂标准,构建维修企业式的汽车总成维护和修理等工作流程的实训教学环境。不仅购置供学生拆装与检测需要的整车及总车件,包括各种电控台架、挂图等教学设备,还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工作台、工具车、常用的拆装工具、工量具、检测仪器设备等。在实训基地车间墙面体现汽车厂商的企业文化,张贴或悬挂汽车维修行业所规定的各工种或系统的拆装和检测操作流程,从而体现功能一体化实训室特点。整个场地布置要求符合汽车市场中各主流厂家的维护规范和要求。

3.实训教学内容改革

职业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刚刚形成,在核心课程建设、实训资源共享、技术共享、评价标准制定、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融合等方面都刚进行尝试。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实训教学课程体系,以培养能满足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科技、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根据汽车行业岗位需求实施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汽车结构,能对汽车进行正确和熟练的拆装和调整,培养学生基本的汽车维修能力和车辆故障与排除能力。对每一阶段的能力培养目标可分解为项目式的形式融合到实训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操作训练体系,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汽车维修企业需求。

4.实训效果考核改革

实训期间的考核是衡量学生在实训期间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是构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其考核可分为两个方式,一是学校的检验,通过考核,既能掌握学生整体实训情况,又能发现实训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二是社会的检验,由学校创造条件建立职业技术考核鉴定站或者让学生参加社会上相应的职业岗位技术等级考核,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获得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

5.校企合作对实训教学的意义

校企合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运行模式,既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推动企业发展,也能有效地实现教学项目与汽车维修项目对接、教学过程与维修过程对接、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对接,最终实现教学与生产的高度融合。

总之,职业教育的教育和职业双重属性决定了实训教学在职业教育中不可被忽视。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导向和企业需求等方面,都要求实训教学中更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使实习工作状态和课堂教学能融为一体,实现学校学习与实习工作岗位之间的零距离对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维修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无人机 装备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我陆军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逐步深入,大量无人机装备已经列装部队,并在进一步扩大列装范围。但由于无人机装备组成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部队严重缺乏专业的无人机使用操作与维护人才,造成装备处于长期闲置状态,不仅难以发挥无人机装备的作战效能,也无法促进新装备与人的有机结合,有效促进战斗力的提高与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针对这些特点与要求,部队急需培养熟悉无人机装备操作使用与维护保养的专门人才。学院作为主要面向装甲机械化部队培养生长军官与继续教育的基地,紧跟部队装备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为适应部队急需培养无人机装备运用与维护专门人才的这一迫切要求,于2011年5月,面向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新开设“无人机运用与维护”继续教育专业正式创建并首次开班。同时,在本科和研究生相关课程中开设了有关无人机装备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并在本科学员第二课堂活动中组建了“无人机飞行俱乐部”,极大提高了本科学员无人机装备素养与信息素养。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教学研究成果和经验做法。

1无人机装备教学取得的主要成果

从我院首次成立无人机教学专业以来,不断深入完善各个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经过多年的建设与积累,取得的主要建设成果有:

1.1紧贴无人机装备岗位能力素质要求,制定并完善了无人机装备培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系列课程标准

在对无人机装备作战运用与技术保障特点进行科学论证分析,结合装备实际岗位需求,认真研究军械工程学院等军校有关无人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精心筹划,不断修订完善,于2011年制定了学院首个“无人机运用与维护”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体系。该培养方案遵循从理论基础、技术基础、专业技能、综合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制定并逐步完善了无人机装备教学的相关课程标准。主要包括《无人机系统导论》、《现代战场侦察技术》、《无人机系统构造与原理》、《无人机系统使用与维护》、《无人机模拟飞行训练》、《无人机飞行训练》等课程标准。

1.2编著了无人机装备教学系列教材

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紧贴装备实际,紧贴无人机操作与维护岗位能力要求,编著了《无人机系统导论》、《现代战场侦察技术》、《无人机系统构造与原理》、《无人机系统使用与维护》、《无人机模拟飞行训练》、《无人机飞行训练》系列教材。其中《现代战场侦察技术》2011年于国防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同时,在无人机装备教学研究与实践过程中,积累总结教学成果,逐步完善了相关装备操作使用教范。经过规范化的教材体系,满足了理论教学、专业技能教学与综合训练的教学要求,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

1.3自主研制了无人机装备教学虚拟训练和半实物仿真训练系统

充分利用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领域的技术优势,利用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仿真等技术,自主研制了“xxx系列无人机原理与结构仿真演示系统”,实现对该型无人机弹射装置、地面站、飞行控制系统、动力系统、通信系统、侦察系统的三维演示及教学。并且与工厂联合开发了“xxx系列无人机模拟飞行训练系统”,实现了在专业教室模拟飞行训练教学。开发研制了“xxx型系列无人机虚拟维修训练系统”,该系统具有虚拟拆装、虚拟检测与虚拟维修训练功能;可设置无人机系统故障,提供虚拟检测仪器,给出故障检测流程,并提供修理步骤与方法。培训人员可通过该系统的训练,提高无人机维修技能。

1.4新建无人机运用与维护专业教室

为了加强无人机装备教学,学院于2012年建成了无人机运用与维护专业教室。该专业教室配置了“无人机虚拟教学系统”、“无人机模拟飞行训练系统”、“无人机半实物仿真训练系统”、“无人机实装教学系统”,以及相应的配套资源。具备可容纳32人同时进行教学训练的能力,可实现从理论授课、虚拟训练、模拟飞行、半实物仿真训练、实装检测与维修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每年承担“无人机运用与维护”专业,共7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与部分实践教学任务。

1.5锻炼了一支高水平的无人机装备教学队伍

通过到部队锻炼、到工厂学习、编写教材、集体备课等多种途径,培养了一支懂无人机原理又懂飞行训练的高素质教学团队。注重教学与科研的深层次融合,以及科研成果在教学培训中的应用,锻炼出来一支有自身特色、在部队有重要影响和知名度的高水平研究型教学团队。完成了 “无人机图像导航定位技术研究”、“无人机地面电子稳像系统研究”、“无人机检测维修设备与修理指南研制”等无人机有关的科研项目。团队成员在近五年获得学院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发表科研学术论文30多篇。

1.6为部队培养了多批无人机使用与维护专门人才

从2011年5月“无人机运用与维护”继续教育专业开班以来,目前已经有三届培训班学员100余人顺利毕业。经过培训,学员基础理论扎实、飞行技能娴熟、维护保养专业,迅速成为部队急需的无人机岗位专门人才,在部队演习和比武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有效促进了无人机装备战斗力的生成。

2主要经验与创新

针对部队无人机运用与维护人才紧缺的实际需求,创建了系列无人机装备教学培训体系;提出并实践了“理论基础、专项技能、模拟飞行、运用与维修”递进式培训模式;打造了一支研究型无人机装备教学团队;创建了多样化的装备教学手段与方法;探索了装备培训的开放办学模式。为部队培养了一批急需的无人机运用与维护高水平人才,为部队无人机战斗力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2.1创建了无人机装备教学培训体系

通过对部队无人机装备的作战运用与技术保障需求分析,制定并逐步完善形成了包含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模拟教学系统、半实物仿真训练系统、维修检测设备与指南、实际教学装备等一套完整的无人机教学培训体系。以教学研究引领教学改革,围绕如何提高学员无人机运用与维护能力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针对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系统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2.2提出了并实践形成了“理论基础、专项技能、模拟飞行、运用与维修”递进式培训模式

紧扣部队对实战人才的需求,在提升学员理论水平的同时着重强化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为此不断研究改进教学培训模式,确立了理论基础、模拟飞行、航模飞行、实装运用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通过无人机系统导论的学习,学员初步掌握无人机系统及作战运用的基本知识。在模拟飞行环节,学员将进行无人机的起飞、降落、航线飞行实践,初步具备了无人机运用能力。航模运用环节,学员利用价格低廉的航模来代替无人机进行飞行训练,重点培养其操控无人机的能力。当学员圆满完成上述训练之后,将进行实装无人机的训练。通过模拟飞行、航模飞行、实装运用的培训模式,学员学习效率高,无人机运用技能提升显著,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装备风险,节省训练经费。

同时在无人机运用与维修保养方面,课题组提出飞行训练与维修培训在时间和空间上自然渗透的教学模式,即在培训中采用装备分组承包制,学员在飞行训练中可以自主地随时针对飞机的各种故障进行检测维修,把检测维修训练自然地融入到飞行训练中,不仅提高了培训效率,而且提高了学员爱护装备的责任心。

2.3教学科研高度融合,打造了一支研究型无人机装备教学团队

把多项无人机相关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如“无人机检测维修设备与修理指南”、“无人机虚拟维修软件”、“无人机地面电子稳像系统”等,其中多项成果获全军科技进步奖,极大地提高了学员学习装备、研究装备的热情。集中优势,突出重点,加强教学与科研的深层次互动,以及科研成果在教学培训中的应用,打造了一支有自身特色、在部队有重要影响和知名度的高水平研究型教学团队。

2.4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开展不同样式的装备教学,创建了多样化的装备教学手段与方法

由于无人机装备教学在本科、研究生、轮训以及部队装备训练的目标要求不同,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制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体系,创新建立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对本科学员,主要采取了课堂讲授与“无人机飞行俱乐部”活动以及“学员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学员在课堂有限时间内掌握无人机装备的基础理论和利用充裕的第二课堂活动时间掌握飞行技能,极大地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与装备素养。对研究生主要采取专题讲座与科研课题研制相结合的途径,使学员在掌握无人机装备较深层面的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实践进一步掌握无人机领域的相关关键技术,具备相关领域的科研能力。对轮训学员和部队官兵来说,主要是通过理论基础讲授、模拟操作训练、航模飞行训练、实装操作训练等途径使学员掌握装备的操作使用与维护技能,以满足适应无人机装备实际岗位能力需求,提高装备的作战运用效能和战斗力的生成。

2.5与研究所、工厂、部队联合,探索了装备培训的开放办学模式

在探索无人机装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研室紧密联合总参55所、西安205所、广州天海翔,以及31、39、65、38集团军,创新发展了开放式无人机装备教学路子。首先组织了多个批次的教员到广州天海翔参加了部队的接装培训,并与其合作完成了无人机检测维修设备与修理指南的研制;到总参55所、无人机总站、西安205所调研并参与有关无人机相关科研课题研究。其次是把这些单位的专家请到我们的课堂直接授课,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员与轮训班学员兵一直保持紧密联系与沟通,做到院校与部队的紧密融合,既帮助部队解决了困难又促进了院校的装备教学,走开了一条院校与部队开放办学的路子。

3总结

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不仅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科研成果,建立了无人机装备教学培训体系,并实践形成了“理论基础、专项技能、模拟飞行、运用与维修”递进式培训模式。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到本科、研究生、继续教育等多层次教学中,同时还推广应用到部队自我组训中,为装甲机械化部队无人机运用与维护人才培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无人机运用与维护继续教育专业论证报告[J].内部资料,2010(6).

[2] 无人机装备培训人才培养方案[J].内部资料,2011(6).

维修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汽车、学生培养、案例

中图分类号:TP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121-01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2013年我校以学校易地搬迁和省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开始重点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并以适应阜新地区汽车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汽车维修专业知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汽车专业现有1000多平方米的实训场地,实训设备总价值超过250万元,拥有一支包括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兼职教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然而在硬件条件已经达到省内一流水平的前提下,如何形成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研究主要课题。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 校企共建育人平台

2014年7月,我校完善了汽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新增委员会成员包括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车辆工程系主任冷岳峰、阜新市运输管理处维修科科长刘磊、阜新市胜利驾校校长杨海杰、阜新市交通局轿车修理厂厂长宋雪峰、阜新老万汽车修理厂厂长万福军和我校汽车专业教师。利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这个平台,企业专家们针对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议,并确定了阜新市交通局轿车修理厂和高新区老万汽车修理厂作为14级汽车专业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基于汽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这个平台,不仅有行业指导部门和高校在行业标准和专业标准方面对我校汽车专业建设进行指导,更是解决了学生到汽车修理厂、4S店、驾校的实训问题。

2 重新构建实训课程

利用由企业专家和汽车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平台,针对2014级汽车专业学生的实训课程设置专门召开了研讨会,委员会成员们对企业的维修岗位进行分析,确定了企业维修岗位的能力要求,再进行岗位能力分解,明确专业对应的维修岗位基本岗位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

通过分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相应的职业工作过程,按照汽车总成检修归纳出职业行动领域,重新规划了发动机实训、底盘实训、电气设备实训三门课程的内容。我专业利用1年的时间编写了3门实训指导书,由吴浩老师和交通局轿车修理厂维修技师夏辉共同负责编写《发动机实训指导书》、由刘涛老师和交通局轿车修理厂维修技师秦晓二共同负责编写《底盘实训指导书》、由梁恒钺老师和交通局轿车修理厂维修技师刘杰共同负责编写《电气设备实训指导书》,总共设计实训项目37个。重点突出学生能够利用这些教材进行以生产过程为中心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真实的项目实践或模拟的职业活动,在获得专业技能的同时,体验工作,形成职业的认同感。

3 引入企业质量标准

2015年10月,在2014级学生到阜新市交通局轿车修理厂实训时,许闯同学在安装发动机缸盖螺栓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螺栓的拧紧顺序进行操作,被企业指导教师夏辉及时发现,才没有造成损失。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发现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操作规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2015年12月,针对如何引入企业的质量标准问题又专门召开了指导委员会会议,结合企业专业给出的意见,结合汽车维修企业的的《维修检验标准》、《机动车维修服务规范》、《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由我校汽车专业宋雷老师组织编写了《汽车发动机拆装技术规程》、《汽车整车维护操作规程》和《汽车四轮定位操作规程》等与企业质量标准相一致的实训课程标准,并要求所有实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执行。通过一年的实施,当2015级汽车专业学生到交通局轿车修理厂实训时,学生们的质量意识得到了企业指导教师的好评。

4 进行学训交替培养

2014年11月,13汽驾3班的20名同学迎来了他们在阜新市第二职专的第一次为期一个月的校外实训。这是他们在第二职专的第三学期,前两个学期,他们在校期间学习了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整车维护等专业理论知识,并且在汽车实训中心这些同学已经完成了汽车各部分机构的拆装和排故的实训内容。通过近三个学期的学习,这些学生基本掌握了汽车各部分总成和机构的工作原理和拆装基本技能。虽然这是他们的第一次校外实训,但是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来到汽车维修企业,因为在他们刚刚入学一个月的时候,学校就组织他们去了阜新市交通局轿车修理厂进行认识实习,所以这些学生对于维修企业的工作环境及过程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而且在第二学期,学校还邀请了阜新汽车维修行业知名专家万福军老师到校为学生进行了“企业家大讲堂”活动专题讲座,学生也了解了一名优秀的汽车维修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马上进行的校外实训就是这些学生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最好机会了,在太平区盛世汽车修理厂,13汽驾3班陈铭岐同学正在独立为一辆捷达轿车进行着保养,看到该同学标准的工具使用姿势和熟练操作过程,该修理厂维修技师周兵赞不绝口。他不知道,陈铭歧同学是汽车运用与维修R导寄芑疃小组成员并且参加过市级和省级的技能大赛。为了更好培养优秀技能人才,我校汽车专业对于那些成绩优秀、技能水平突出的学生,成立了技能活动小组,有指导教师进行强化训练,并且定期举行校级技能大赛,比赛成绩前两名的同学,还可以参加阜新市的技能大赛,如果取得了好成绩,还可以参加辽宁省技能大赛。在专业中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陈铭岐同学正是经历了这一系列比赛,最终在省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

经历了一个月的校外实训,这些学生不仅将在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了实际维修过程当中,而且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解决。接下来的这些学生还要参加汽车专业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为居民讲解汽车保养知识并为居民私家车进行“体检”,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第四学期学生还有一次校外实训,将学校所学知识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第三年的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 专业教师企业实践

学生到汽车维修企业进行校外实训的同时,我们的专业教师也可以深入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强化自身专业技能,带动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使专业教师成为名符其实“双师型”教师,以满足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教师通过企业锻炼,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提高动手能力,为专业设置、构建与中职培养目标、国家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作好市场调研。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进行工学交替教学改革,前提与保障就是师资队伍。通过教师企业锻炼把原来的“双证”改为“双能”,培养教师既有理论教学能力,又有实践教学能力,成为符合高职教育需求的真正“双师”素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