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民风民俗(精选5篇)

  •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内蒙古;民俗旅游; 存在的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04403 民俗文化旅游是人们观赏、了解、领略和参与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能够使游客体验广阔的草原、沙漠、森…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疆域辽阔,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开放,中国境内的旅游业持续升温。内蒙古地区的旅游业也在蓬勃发展,吸引着无数个国内外的游客,从而对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和冲击。主要分析内蒙古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尝试探索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内蒙古;民俗旅游; 存在的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04403

民俗文化旅游是人们观赏、了解、领略和参与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能够使游客体验广阔的草原、沙漠、森林等自然风光,同时可以体验丰富的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不断发展和开发民俗旅游活动过程中,为内蒙古当地的经济、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据统计 2006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 25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接近 280亿元,同比增长 34%,约为全区生产总值的5 82%。这一数字表明内蒙古独特的旅游前景有着很大的潜力和未来。

2010年旅游总收入接近 732.7亿元,是2005年的3.5倍。旅行社总数2000年为88家,2005年为404家,2010年增至716家。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内蒙古民俗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努力去改进,进而有效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使内蒙古旅游进入更加良性的轨道,使内蒙古民俗旅游事业更上一层楼。

以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博物院为例,自落成以来,前去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博物院里收藏的民俗展品非常丰富。这从一个侧面也表明,游客对民俗文化的热衷。但是,如果游客获取内蒙古地区民俗生活的体验方法仅停留在博物馆之类的场所,对于内蒙古民俗旅游而言,是一种警示的信号。引导游客,去到民族地区,亲身体验现实中的民俗现象和民俗生活才是内蒙古民俗旅游努力的方向。

1内蒙古民俗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发展程度较低

内蒙古的民俗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积淀,形成了其鲜明独特的民俗现象。这其中包括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

对于外地游客而言,提起蒙古民俗文化,恐怕首先想到的就是蒙古包。作为蒙古族主要居住形式的蒙古包,在历史上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可以说是适应自然环境和游牧民族迁徙文化的需求而产生的。它是一种民族的象征,同时它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产物,包含了很多蒙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福和对自然先祖的信仰。随着草场的退化和萎缩以及围栏式管理等政策的引导,蒙古族牧民逐步采用砖砌式房屋,设置冬夏打场的生产方式,使大部分蒙古包已经被牧民收起。砖砌的房屋相对蒙古包,能够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坚固耐用。然而作为游客,不远万里来到草原,并不是想看到这些,当然也没有想到所谓的蒙古包就是砖砌的圆形小屋。

其次是服饰文化。内蒙古是以蒙古族、汉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朝鲜族等49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自治区。北方少数民族由于地域上的相邻关系,文化服饰有很多互相借鉴的现象,但同时又保留着各自特色。蒙古族内部也分察哈尔蒙古族、维拉特蒙古族、布里亚特蒙古族、巴尔虎蒙古族、科尔沁蒙古族等多个分支,却在生活生产方式相互有所区别,造就了内蒙古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现在这一民俗现象在一些大型文化节等活动中以民族服饰时装表演的形式被游客所了解。然而在很多游客眼里,分不清哪些是哪个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

第三是饮食文化。一提到来内蒙古,游客一定会提到被劝酒或者用大银碗喝酒的经历。

蒙古族在漫长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惯。如手抓肉、马奶酒、奶茶和各种奶食品。游客在享用草原美食的同时,有可能会感到好奇:为什么草原的羊肉没有膻味,马奶酒和各色奶制品是怎样制造的,草原上的奶茶为什么加盐而不是加糖。由于没有专门的培养和学习,一些旅游从业者,自己本身就对这些知识比较空白,就会使得民俗旅游缺乏了文化和知识的传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降低了内蒙古旅游的吸引力。

第四是交通。蒙古民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自古以来,蒙古人的出行离不开骏马的相伴。当然,在一些沙漠化或半沙漠化地区,人们还会借助骆驼来作为运输或出行的工具。还有神奇的勒勒车,承载了蒙古人民生活的轨迹。然而,游客来到草原,看到的耷拉着脑袋的伤马或者老马,或者是驼峰已经瘪掉的骆驼。或者穿上褪色的蒙古袍在勒勒车上拍照就算完成了民俗旅游的体验。

目前,内蒙古民俗旅游仍处于只注重形式、忽略文化内涵挖掘和推广传播的初级阶段,缺乏对旅游市场的科学分析和长远的规划。

1.2民俗艺术元素异彩纷呈,但未能渗透到旅游的终端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很多内蒙古出身的少数民族艺术家活跃在各个艺术领域。提到蒙古族音乐必须要提到“长调”和“呼麦”。

长调这一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以它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演绎着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足迹。自古以来草原人民用长调歌唱生活、赞美自然、赞美祖先和祈福未来。这个古老而又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形式经过广大的蒙古族民众和卓越的歌手一代又一代传唱至今。

呼麦是一种“喉音”艺术。演唱者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因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

马头琴也是蒙古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历史悠久,音色纯美,风格独特,在蒙古族音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蒙古族的民间舞蹈中,萨满崇拜时期创造的安代舞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色,场面欢快热烈,为当地人民所喜爱。另外,顶碗舞、筷子舞等,舞姿轻盈流畅,富有独特的魅力,是人们在节庆欢宴、亲朋相聚时所热衷的民间舞蹈。

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已成为游客对内蒙古旅游印象的重要元素。但是由于缺乏对民俗文化全面的认识,缺少相应的展示平台,在旅游过程中,以简单罗列或者多个孤立的点的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使得民俗文化未能充分、立体而丰满地展现在游客面前,无法让旅游者尽情感受和体验内蒙古民俗文化,失去了民俗旅游的核心价值。

1.3民俗节庆丰富多彩,但游客参与程度不够

自古以来,内蒙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地,有着丰富的节庆文化。

每年七月中下旬举办的那达慕草原旅游节,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各方面的灿烂文化。蒙古语那达慕,意为“娱乐”或“游戏”,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场面隆重,气氛热烈。旅游节期间,游人可以充分体验草原民族的豪放自然的民族风情。

由于蒙古族牧民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祭敖包的形式各异,一般都是在夏历五月下旬六月上旬,有的地方在七、八月份。祭祀时,非常隆重、热烈,附近的牧民们都要带着祭品赶来。一些大型的祭敖包活动,还要请上喇嘛穿起法衣戴上法帽,摆成阵势,焚香点火、诵经。祭典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

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旅游产品差异化不明显表现为旅游开发重复建设、旅游项目雷同、旅游产品间内容相似,并由此造成草原民俗旅游地区间的不良竞争。

游客在参加这类民俗活动时,往往没有真正参与到其中,游离于活动之外,不了解活动内涵,没有融入其中的体验。游客的充分参与,一个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是对游客内蒙古民俗旅游记忆的索引点。云南傣族的泼水节,正因为游客在节日期间的充分参与,才使得这一传统节日更加有吸引力。

1.4旅游景区等硬件设施发展迅速,但资源分布差异较大,景区管理不完善

内蒙古旅游市场经过政府长期的扶持、培育和开发,涌现出一批旅游产品中的精品。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旅游产品为主的景区,品牌形象突出,四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初步成型。一是以呼伦贝尔、满洲里口岸和阿尔山为核心的草原森林、火山温泉、民族风情旅游线。二是以锡林郭勒、阿斯哈图石林和喀喇沁为重点的地质奇观、民族文化、草原风情旅游线,这是内蒙古最具文化魅力的旅游产品。三是以成吉思汗陵、响沙湾、乌兰察布草原、黄河为重点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草原沙漠旅游线。四是以贺兰山、腾格里沙漠、额济纳和航天城为重点的阿拉善大漠秘境、岩画访古、航天科技旅游线。其中以草原、沙漠和民族文化类旅游景区为主体的成吉思汗陵园、响沙湾、格根搭拉、月亮湖、贺兰山广宗寺、阿尔山温泉、阿斯哈图石林、大青沟等一批王牌重点旅游景区已具有相当的接待规模、市场知名度较高并有较强的号召力。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方,与多个省市自治区接壤。由于地理空间的特点,很多旅游地区相互间都有较远的距离,在旅游经营和活动上缺乏沟通和交流,没有形成地区间互相协作,形成合力的良性氛围。

管理触角未能到达行业末端,经营者单一地追求经济利益,导致设施不完善、价格不规范和服务质量不达标,同时为盲目迎合游客,忽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尊重,对民俗文化的错误的使用,景观相似性很强,不仅无特色,大同小异,同时表现形式单一且低水平重复,造成负面评价,“吓跑”了游客,对后续民俗旅游的上升空间造成不良影响。

2相关对策

2.1民俗旅游业发展和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并重

游客通过影视文学作品等媒介,对内蒙古的理解,首先就是草原,认为来内蒙古旅游,就是去草原的游客也大有人在。

一直以来,国家到地方一直在强调保护草原。然而,实际上保护的主体应该是草原文化,当一个文化消失的时候,即使所谓的环境依然存续,也已经失去了本应有的内涵。

据自治区文化部门对全区文化资源进行的大规模普查发现,全区有10种民俗文化遗产需要重点抢救:以敖包为契入点的草原生态文化; 以成吉思汗陵为契入点的祟拜和图腾文化; 以马文化为契入点的游牧生产文化; 以额尔多斯婚礼为契入点的草原民族婚礼文化;以博克为契入点的体育和竞技文化; 以蒙古族长调为契入点的歌曲音乐文化; 以说书为契入点的曲艺文化; 以安代为契入点的舞蹈文化; 以二人台为契入点的河套文化和民间戏剧文化; 以剪纸为契入点的民间工艺美术文化。虽然政府已为此投人专门力量,但是保护力度与广度与实际要求相比仍显不足。

打造精品民俗旅游的前提是,保护和发扬传统民俗文化,杀鸡取卵式的开发,只能使本该欣欣向荣和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走向发展乏力的尴尬境地。所以,笔者认为,必须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大民俗文化保护的宣传,让从业者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纠正迎合部分游客需要而扭曲的、错误的民俗现象,达到正确的民俗文化和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的目的,从而使得民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民俗文化保护的关系由对立转换为相互促进和发展。

2.2规范民俗旅游市场,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服务意识与质量,树立良好形象

各旅游景区普遍缺少展现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内容,或只注重形式,忽略内涵;呈现的民俗文化的现象过于程式化,甚至是错误的。这不仅没能充分体现内蒙古民俗旅游文化的精华,反而降低了民俗旅游的吸引力。

旅游开发中应参考民俗学专家的指导,针对传统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礼仪、祭祀礼仪与祭拜祖先的程序和节庆礼仪等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正确的民俗行为,针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普及教育,研究游客的需求,使从业人员能够解答游客对民俗现象的各种疑问,进而打造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正确的、健康的民俗旅游景区。

2.3开发多层次的旅游线路,鼓励培育精品家庭旅馆式接待模式

我区的交通位置处于国家交通的末端,游客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加之我区地域辽阔,旅游景区分布相对分散,游客的旅游时间消耗在了途中,真正游览的时间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应创新思维,开发新的、小而精的、针对不同逗留时间的多层次的旅游线路。

突破那种只在草原旅游点接待客人的模式,鼓励牧民自己接待《牧家乐》的旅游活动。积极鼓励《牧家乐》的经营者重新启用真正的蒙古包,极力打造原汁原味的蒙古族生活环境,为游客讲解蒙古包的搭建过程,奶制品的制造过程等民俗内容,并亲自参与其中,从而体验牧民生活。以“住一天蒙古包,做一天牧马人,听一曲蒙古歌,品一碗马奶酒”的游览内容和特色吸引游客。

2.4开发内蒙古特色旅游纪念品,宣传内蒙古民俗旅游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发展出来了很多旅游纪念品。由于追求产量和效益,这些商品或多或少带着一种工厂化的元素。当这些元素成为了旅游纪念品的突出特征,将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纪念品,甚至给游客一种粗制滥造的印象。内蒙古民俗旅游行业应该迅速确立一批具有地方特色鲜明的、优良品质的、价格适中的旅游产品,同时挖掘民间艺人,开发个性化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需求。同时,可以考虑游客个性化订制服务,如:订制蒙古袍等个性化服务。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越被世界所认同。民俗旅游是一项古老的旅游项目,同时也是一项新兴的旅游热点。把握和利用现在最佳的发展机遇,努力将内蒙古民俗旅游打造成精品和名品。在旅游活动中真正把民俗文化渗透始终并且正确传承和发扬,将是内蒙古民俗旅游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第2篇

(一)自然地理条件

内蒙古地处北部边疆,现有12个盟市、101个旗县市区、49个民族,边境线长4221公里,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横跨中国西北、华北、东北三个经济区,是中东部地区的资源腹地,直接融入中东部区域市场体系。

(二)资源禀赋状况

内蒙古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性强、品位绝佳、特色鲜明、垄断性强、底蕴深厚、具有差异性和吸引力。全区有A级旅游景区120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19家。自然保护区203处,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23处。部级森林公园26处,部级地质公园3处,部级风景名胜区1处。部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达到17家,中国优秀旅游城市9个,历史文化名城1处,历史文化名村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7家,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即蒙古族长调民歌。

(三)交通条件

区内交通建设不断完善,旅游交通通达性增强,为开发民族旅游产品创造了条件。区内现有9个机场,已开通国际、国内航线共48条。内蒙古的铁路可向东南西北辐射,现有19条国有铁路干线、12条支线。自治区规划建设的三横九纵十二出口公路框架已经形成,自治区首府到盟市和重要出口路以高速和一级公路联通,也逐步形成了自治区与东北、华北、西北经济区交通运输通道,增强了中心旅游城市、重点景区以及特色景区的可达性以及同周边省、市、区的高速连接。

(四)客源市场状况

2006年内蒙古接待外国旅游者共123.25万人次,其中第一客源国俄罗斯游客53.69万人次,第二客源国日本游客2.92万人次,主要客源国还有韩国、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法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及菲律宾。国内旅游者245.17万人次,国内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周边省市如北京市、河北省、东北三省、山西省及宁夏地区,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和以广东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游客所占比重也较高。

(五)旅游业发展现状

2007年内蒙古旅游总收入达到390.77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51.01亿元,国际旅游收入54485万美元。2004―2007年内蒙古旅游总收入的递增率都达到30%以上。2007年国内游客人次达到2908.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6%。国际游客人次149.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3%。旅游收入和游客人次的逐年增长说明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资源的深度开发、旅游产品的深层挖掘,内蒙古旅游的潜力逐步显现,旅游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截至2006年底,全区共有旅行社500家、持证导游4021人,星级饭店224家。星级饭店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主要是内蒙古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作用的表现。

二、内蒙古民族旅游产品分类

(一)内蒙古民族旅游产品分类体系

民族旅游是以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为旅游对象,通过对民族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特色文化的参与、体验来满足旅游需求的过程。民族旅游产品是凭借民族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其它媒体,向旅游者提供的、以满足旅游者民族旅游需求的物质实体和非物质形式的劳务产品。基于区内民族旅游资源的特色,可将内蒙古民族旅游产品分为七大类,即观光型、康体休闲型、商务型、文化型、度假型及专项型的民族旅游产品。

(二)内蒙古民族旅游产品的具体形态

针对内蒙古东部、中部、西部民族旅游资源的特点,民族旅游产品的具体形态可分为草原民俗形态、文化形态和沙漠风情形态旅游产品。

草原民俗旅游产品是以草原民俗风情为依托开发的旅游产品。以游牧与狩猎为主要载体和承载者的内蒙古草原民俗文化,将民族精神内涵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注入到草原旅游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草原民俗特色的社会民俗、游艺民俗、竞技民俗和信仰民俗。草原生态观光游、草原休闲度假游、草原疗养度假游、草原马背文化游、汽车摩托车草原越野游等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内蒙古旅游的品牌特色。

文化形态的民族旅游产品不仅包括历史文化遗迹类非物质旅游产品,也包括民族文化浓缩型的景观实体和独具特色的节庆活动。以民族文化浓缩型的人造景观、民族文化建筑景观、民族博物馆等为依托可开发文化考古游、遗迹观光游和历史科考游。以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和民族文化表演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节庆旅游产品也是文化形态民族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内蒙古民族具有祭祀节庆、纪念节庆、庆贺节庆和社交游乐节庆等多种形式的节庆活动,如赛马节、草原文化节、那达慕等节庆活动孕育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的内涵,生活气息浓郁,群众参与广泛,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可开发民族节庆会展游、民族节庆文化游等民族旅游产品。

沙漠风情形态的旅游产品是以西部粗犷、神秘、奇特的旅游资源为基础,结合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古代遗迹积淀的文化内涵开发的民族旅游产品。沙漠民族风情游、沙漠生态观光游、荒漠探险游、沙漠自驾车游、民族遗迹科考游等旅游产品是西部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特色形式。

三、内蒙古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的空间布局

(一)内蒙古民族旅游资源分区

内蒙古民族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根据民族旅游特色及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的潜质可以分为东部草原民俗旅游区、中部历史文化旅游区和西部草原沙漠遗迹旅游区三个区域。东部草原民俗旅游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及锡林郭勒盟,以三大草原为主体可具体分为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区、锡林郭勒草原旅游区和科尔沁草原旅游区。中部历史文化旅游区包括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及巴彦淖尔盟,具体分为乌兰察布草原民俗旅游区、鄂尔多斯草原民俗旅游区、呼和浩特包头都市旅游区。西部草原沙漠遗迹旅游区包括阿拉善盟和乌海市,具体分为西部沙漠旅游区、阿拉善草原民俗旅游区、历史遗迹旅游区。依据民族旅游资源为基础划分的旅游区可以开发适宜的民族旅游产品及精品旅游线路。

(二)民族旅游精品线路布局

民族旅游产品开发及精品线路的布局应依托重要的节点城市,根据增长极理论通过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周边旅游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内蒙古民族旅游产品开发中,将作为交通枢纽和客源集散地的呼和浩特市及呼伦贝尔市定位为中心城市和一级增长极,呼和浩特是内蒙古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人文资源旅游胜地,呼伦贝尔市是内蒙古与东部市场连接的重要枢纽城市和自然旅游资源富集地。阿尔山市、乌兰浩特市、通辽市、锡林浩特市、赤峰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左旗等城市凭借民族旅游资源基础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可作为二级旅游中心城市。重要的旅游节点城市可作为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的三级增长极,即具有特色的一些旅游城市,如作为边境旅游口岸城市的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区域内重要的旅游集散城市根河市、扎兰屯市、西乌珠穆沁、乌兰察布、巴彦淖尔、额济纳旗等。

针对主要客源市场,依托民族旅游资源的分区及重要的增长极城市可以推出4条精品旅游线路。重点开发东部草原民俗旅游资源,推出呼伦贝尔、满洲里、扎兰屯、阿尔山、乌兰浩特精品旅游线路和阿尔山、通辽、赤峰、西乌珠穆沁、锡林浩特精品旅游线路;挖掘中部历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精品旅游线路;以西部荒漠草原和历史遗迹为根基重点推出阿拉善左旗、乌海、额济纳旗精品旅游线路。

四、内蒙古民族旅游产品创新开发

内蒙古民族旅游产品开发应突出内蒙古地域文化的整体优势,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具体的民族文化景观和渗透在设施服务中的民族文化审美有整体上的体验。民族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体现在深度挖掘各区域特色民族旅游资源基础上推出具有品牌特色和显著差异性独特性的民族旅游产品,使特色资源尽可能转化为经济优势。

(一)自然原生形式开发东部观光型、文化型民族旅游产品

自然原生形式是选择民族文化特色保留较好,自然风光、交通条件适宜的村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内容吸引游客。开发东部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可以采取自然原生形式,开发的民族旅游产品应该具有知识性、审美性、独特性和可参与性的特点。

东部草原民俗旅游区可创新开发民族文化生态村和民族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村是以体验当地的文化精髓而建设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村文化园,保持民俗资源的原始风貌,给游客真实、淳朴、乡土的心理感知,满足游客求知、求异、求美的心理。民族生态博物馆是以保护及展现民族文化为目的的一种展览场馆。蒙古族的文字、书法、绘画、雕塑、建筑、服饰、饮食、乐器、劳动工具等文化实物通过博物馆形式展出对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深度挖掘民族旅游资源的同时满足游客体验异质文化、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利用民族文化的光环效应,加快旅游地的开发。

(二)深度开发中部商务型、文化型民族旅游产品

基于中部历史文化名城以及文化名胜古迹,深层次开发其历史文化内涵,将民族文化的历史底蕴融合在民族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在对历史文化积淀的挖掘中,使民族文化成为城市的名片,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拓宽客源市场,寻求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发会展旅游,实现旅游者对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独特民俗风情的经历体验,满足游客求知、增智的文化需求和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重点开发节庆旅游活动,塑造经典文化型民族旅游产品形象,展现民族特色和韵味,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其它区域节庆旅游活动的丰富和完善。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第3篇

在蒙古族题材动画片的制作过程中,动画人物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一个视觉符号,动画人物不仅承载了巨大的历史文化信息,还置身于庞大的时代背景之中,无论是人物的外貌、生活生产工具还是装饰等,都与当时的民俗有紧密的联系。蒙古族主要生活在草原地区,该地域的气候和环境让这个游牧民族形成了游牧狩猎的习俗,同时也形成了勇敢无畏的个性和独特的气质。在设计蒙古族历史人物角色的过程中,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利用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一些良好的行为举止、习惯等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动画人物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不能仅仅将其当作一个视觉符号,还要设计与其形象相符合的身份和性格。如,我国经典的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小姐妹玉荣和龙梅在艰苦的环境中养成的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就对当时的小观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该部动画片的制作过程中,导演和动画人物主创人员曾冒着严寒深入蒙古大草原,通过深入了解蒙古族人和真实体验蒙古族人的生活,对当时小姐妹所处的生活环境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设计出这部蒙古族生活题材动画片,塑造出的人物自然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动画制作中的场景设计

没有场景环境就没有人物,这是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反复强调的,由此可见场景设计的重要性。动画的场景设计包含两个方面,即物质与效果,物质包括结构、景观、建筑、道具、装饰等,效果包括色彩、光照、气氛营造等。优秀的场景设计不仅要具备极好的艺术渲染力,还要能对突出角色形象有所帮助,即能完整地体现出角色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蒙古族题材动画制作对场景设计有特殊的要求,要以蒙古族的民族文化特点、自然景观和地域特色为出发点,充分表现出蒙古族的特征。蒙古族的景观包含自然风光和蒙古族独特的人文景观,两者相结合才能诠释蒙古族的民族风情。首先,蒙古族题材动画片的场景选择要结合蒙古族生活的地域特点。蒙古大草原的自然风光包含多树草原、草甸草原、干旱草原、荒漠草原和沙漠,总的来讲是以平原为主,其特点是视野辽阔、一望无际。其中,蒙古草原东部蓝天白云和河水弯弯是其最大的特点,西部为腹地,以荒漠戈壁为主,人烟稀少,拥有蒙古特有的大漠风光。《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场景设计就具有典型的草原西部特征,偏干旱,整体的色调偏向灰黄,具有 大漠孤烟直 的意境,这样的环境为暴风雪的到来埋下了伏笔,整个情境衔接得也很自然。而国产动画片《勇士》的场景则是典型的草原东部景色,蓝天白云、朵朵白花,无高大的树木,内蒙古草原的山丘表现得十分明显,这种场景很容易让人们体验草原的风光,感受蒙古族的习俗和文化,很容易把观众带入蒙古草原的生活环境。上述两部动画片中景物的设置除了表现出蒙古族的生活环境,让人们感受蒙古族独特的风光,还对人物的塑造有很大的帮助。如,在《草原英雄小姐妹》中,两位小姐妹在暴风雪中为了大家的利益而不屈地奋斗,表现出她们小英雄的气概。在蒙古族题材动画的场景设计中,设计者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场景要能表现出民族风俗。蒙古族题材的动画片一般是围绕蒙古族的历史人物传说展开的,涉及历史人物的生活和习俗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风情与其他民族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因此,蒙古族题材动画场景设计一定要遵循客观的存在,设计蒙古族一些特殊的文化习俗时一定要立足实际。第二,场景设计要能烘托角色的情绪。角色的渲染除了动作和表情的设计外,还需要将角色置于合适的场景中,让场景的烘托功能能增强角色情绪的感染力。好的场景能让角色形象更加饱满,因为角色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表现出某种情绪。根据剧情的发展和角色的扮演适时变化的环境气氛可以充分将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不同的场景对不同情绪的烘托有着极大的帮助。如,灰暗的色调能烘托角色痛苦、感到压抑的心理;荒凉的场景能烘托角色孤独寂寞的心理;鲜明的色彩能表达热情奔放的氛围;一些放射性的抽象场景则能表现出角色彷徨、紧张的心理。

三、总结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第4篇

关键词:油画创作;草原画派;文化特征

当代草原画派的画家们利用得天独厚的民族资源,创作了大量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在当代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一直蕴含着重要的文化因素,体现出宗教性、民族性、地域性、生态性、人文性等文化特征。内蒙古地域辽阔,历史上的许多少数民族都曾在内蒙古地区建立过政权,创造了自己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历史,几千年来,经过不断地分化和融合,蒙古高原上的画家利用特殊的地域环境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发展了特有的艺术风格。

1. 民族性特征

辽阔浩瀚的内蒙草原到处跃动着美的元素。先祖的传说、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内蒙草原这样一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在这种“环境”中滋养、成长、成熟起来的艺术形式,必然有着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民族性特征。它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结构,反映的是特定民族的民族精神,它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又在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创新。自古以来,蒙古高原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但多以游牧民族为主。无论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他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在内蒙古草原画派的油画创作中,很多本民族甚至生长在内蒙古的其他民族画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借用了民俗形象作为载体,开始将民俗形象引入油画创作中,并以传承性为主要特征,以在传统民俗中所显现出的现代人的民族生活为内容,我们看到在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画面多蒙古袍、羊群、蒙古包等民族特色的形象,而这些民俗形象正是经过长期积淀并发展丰富而来的,所以我们说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呈现出民族性特征。

2. 宗教性特征

在人类历史的民族融合中,蒙古族不断吸纳其他各民族优秀文化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使其固有的传统文化更趋完善,其中不乏宗教文化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共性和民族个性的蒙古族新文化,而草原画派正是在这种民族文化土壤中产生形成。而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风俗文化,蒙古族的或民间信仰,在他们的艺术中反映得最为明显。内蒙古的少数民族主要信奉佛教,也信奉萨满教、喇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宗教对内蒙古少数民族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生活习俗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也是形成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特质的重要因素。如同蒙古族的生活习俗一样,草原画派从产生到发展都与佛教、萨满教、喇嘛教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他的少数民族基本上也都或多或少与本民族的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虽然当代草原画派是多民族的集合体,但无论本民族画家还是其他民族画家都会不自觉地受蒙古族宗教文化影响。所以,宗教性也是少数民族油画题材的一个明显特征。这在蒙古族画家的作品中有明显的表现,他们的作品设色多注重色彩的简洁与概括,以及色块与色块之间微妙的冷暖明暗变化等。用大面积的灰白营造一种空旷和辽阔,这正是北国之冬冷寂的风景,因为是水或是土的固有的明度和色度,在银灰的调子中显出差别。灰白是蒙古民族传统的喜好色,蒙古族有着“天人合一”、“天神合一”的理念,而这些色彩的运用更使画面增添了宗教的神秘感氛围。

3. 生态性特征

在蒙古族民族文化中,无论是在思维形态、生产方式、伦理习俗还是方面都渗透着鲜明的生态意识与环保思维。也就是说,在蒙古族人的生产生活中始终渗透着对生命与生存意识的深层领悟,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并选择了以游牧方式为主的草原文化,其中就包含着丰富的崇拜自然、敬重生命、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的文化传统。受西方生态学说影响,中国出现生态意识热同时这一思想也影响到当代蒙古草原画派的创作,很多草原画派画家的画面中体现出一种生态思想。这一思想也突出的反映在朝戈的作品中,就风景画而言,源于朝戈对“自然和人的关系”的特殊理解,他的风景画体现了一种生态反思意识。朝戈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画了大量具有原野风貌及蒙古高原地貌特征的风景画,在朝戈的风景画中使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相互依恋,相应而相互存在,自然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场所,同时也是精神寄托的场所,在这里人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永恒意味,渗透着画家深刻的生态环保意识。在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在以朝戈为代表的一批草原画派画家的画作中仍然可以寻找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画面,渗透着画家对和谐生态的呼唤。

4. 地域性特征

地域特色是文化和自然结合的成果,对于画家来说,本土的地域是他们最熟知和了解的地方,蒙古高原独特的自然风貌与景观自然生发不同的风土人情,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情感表达方式,也都有所不同。辽阔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他们的祖先曾在这里生活繁衍,创造了优秀的草原文化。诚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游牧生活方式造就了北方游牧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文化心理和民间习俗等,同时也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审美追求。崇尚英雄、自由、乐观和富于激情浪漫的色彩,从而多以山岗、丘壑、沙漠、草场等入画,这正是游牧民族的审美取向,也是其突出的文化特征。这与在辽阔、苍茫、雄浑的草原这一独特地域上所形成的本色、率真、粗犷、彪悍的民族性格密切相关。当代草原画派画家都出生在内蒙古大草原,具有独特的地域环境。因此他们的绘画均以描述蒙古草原的自然景物、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为主,形成特定地域里的特定描绘对象,苍茫的草原与绵延的山峦以及普通的牧民生活,尽收于画家的画作之中。因此,在当代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蒙古高原的山岗、丘壑、沙漠、草场等地域性成为其一个显著特征。

5.人文性特征

中国草原画派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关注“人文精神”的弘扬,从当代草原画派代表画家朝戈的画作中我们就不难发现这种人文性特征。而我当时的印象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对人的关心,对人的性格,对人的内在感情——比如人之间的爱慕、友好等心,在现实中你会觉得处处受到冷遇,现实是很粗暴的,你会感到环境缺少一种关于人的文明”。朝戈又是一个敏感的人,他感受到当今人们正在失去人的内在价值出现信仰危机,因信仰危机而出现种种畸形变态的当代艺术,是价值丢失的必然结果。坚守内在的价值是朝戈的追求,蒙古族画家的作品出对人类的某种精神信仰的执着和迷恋。他们用独特的心理去敏锐的感受当代社会,关注内蒙古族乃至人类文化发展,关注精神信仰和强烈的心理冲突,所有这些都体现在他的油画作品中,画面的节奏产生强烈的精神,因此,可以说以批当代草原画派画家在其画作中体现了一种人文性特征。诚然,当代草原画派虽在酝酿成熟过程中,但已经凭借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呈现出蓄势勃发的冲劲。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包含一定的文化内涵,中国进入 21 世纪后,面对全球化浪潮,要更加注重本民族文化,同时作为中国艺术成员之一的草原画派,应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为中国艺术争得更多荣誉。

参考文献:

[1] 苗景昌.21 世纪中国美术家——苗景昌[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2.

[2] 刘淳.中国油画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156.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第5篇

摘要:生活在辽宁西部蒙古贞地区的蒙古族由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近百年间经历了从游牧方式到农耕方式,从草原文化到平原文化的转变。农区蒙古族日常生活中的待客礼仪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饮食上不在是炒米、奶茶、手把肉,穿的住的也不再是蒙古袍和蒙古包。在其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域特点并融入了民俗,研究农区蒙古族待客礼仪的内容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蒙古贞地区;佛寺镇;待客礼仪

佛寺镇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地处辽宁省西北部边缘地区,隶属辽宁省阜新市。佛寺,蒙古语称之为“葛根苏木”,位于县城西南28公里处。镇政府驻地佛寺镇,伊玛图河穿境而过。该镇面积118.7平方公里,有自然村28个,人口12130人,其中蒙古族人口9300人。①在近百年间经历了从游牧方式到农耕方式,从草原文化到平原文化的转变过程中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在待客礼仪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研究这一内容笔者以当地的蒙古族为研究对象,从当地蒙古族的迎宾、待客、送客三方面进行浅析。

一、迎宾

蒙古民族自古以来不仅淳厚、朴实,而且是非常讲究礼仪的民族。蒙古谚语“有朋友的人,社交遍草原;无朋友的人,涉足地窄小。”②在当代,这种礼仪文化也无处不体现在蒙古贞地区的每一个蒙古家庭当中,佛寺镇的蒙古族人也无不例外的传承着这一传统的礼仪文化。

迎宾,在当地蒙古族人中称之为“召沁陶斯呼”(相迎、迎宾)。来客需由家主人出门迎宾,如不出门迎宾则为失礼。出门迎宾的人可为家中的长辈、晚辈均可,大多数为晚辈与长辈同时出门迎宾。主人和客人相见,主客互致问候:“赛依热珠”(路上还好吗?),“赛萨古珠百纳哟”(您还好吗?),同时晚辈要向长辈行问候礼。之后客人由主人陪同走到房子门外,主人站在门的西侧左手指向屋里(如果有门帘则主人用左手托起门帘),请客人先进。进屋后,如果来客是长辈则请长辈靠西为坐,如果是冬天则请长辈上炕头,以表尊敬。男主人要陪同客人一起坐下,待客人和主人坐下后女主人或是晚辈则要敬茶。

二、待宾

农区蒙古族待宾礼仪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席前、席中、席后。

1、席前

席前,在当地蒙古族人中称之为“贺勒沁萨古那”(唠家常、说家常事)。在这个阶段客人和家主人围坐在炕上,由女主人或晚辈给来客敬茶。敬茶也是当地蒙古族席前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接待客人的重要礼俗。据常宝《蒙古族茶文化探析》中:“……蒙古族茶文化习俗形成与发展历史起于13世纪初的民族大融合时期。”由于蒙古族生活的地理区域不同,在牧区、半农半牧区多以奶茶,农业区多以红茶。来客人时,女主人或晚辈必须沏茶给客人。沏茶时,先用热水过一下壶意为“暖壶”,然后进行沏茶。沏茶时家主人会根据来客的多少分为“独碗茶”和“大茶壶”。所谓“独碗茶”就是来客是自己的情况下,家主人特意的会在一个杯子里给客人沏茶饮用。所谓“大茶壶”就是来客人数多的情况下,家主人会在一个大茶杯里先给客人沏茶,在由大茶杯分别匀给每位来客斟茶饮用。敬茶时,第一杯茶水都要先敬给客人,以表对客人的尊敬。饮茶期间,晚辈要时不时的对客人的茶水进行填充,保证茶杯中的茶水与杯口接进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显示主人的热情、诚恳、实惠,直到客人不饮为止。在这期间也是家主人和客人之间畅饮畅谈的最佳时候,所以在当地蒙古人之间被称之为“贺勒沁萨古那”(唠家常)。

2、席中

席中,在当地蒙古人当中被称之为“乌古珠萨古那”(入席、进餐)。在这个阶段由席前的贺勒沁萨古那”进入席中的“乌古珠萨古那”,客人由家主人的陪同下入席进餐。入席时,首先是对座位的排序。蒙古人自古以来就有“以西为大、以长为尊”的习俗,在座位的安排上也是遵循着这一习俗。如果来客是长辈则要靠西而坐,如果来客是晚辈则要让出西面的位置给家主人,之后沿着顺时针的方向客人、家里人依次入座。进餐时,大多数都是家里的晚辈把第一杯酒献给客人而且吃饭、吃菜也是先请客人品尝。如果来的客人是晚辈,他会把第一杯酒、第一口菜先请长辈享用而不是自己享用。进餐期间,家庭里的晚辈时不时的要给来客斟酒、倒茶直到用完餐为止。期间自然少不了歌声,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能歌善舞一直传承至今,蒙古贞地区虽然从游牧文化演变成现在的农耕文化,但是这里的蒙古族人民一直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蒙古贞素有“歌海”之称,一直有“三人同行必有二人是歌手,一人是乌力格尔沁”的说法,所以理所当然的少不了歌声。还有进餐期间是不允许小孩上桌,不允许来回跑动,这是对客人的尊敬与礼貌。

3、席后

席后,在当地蒙古人当中被称之为“阿巴珠萨古那”(留住、留宿)。席中完毕后,家主人会再次邀请客人喝茶。席前的茶叶会被新茶叶所换掉,而且茶具也要清洗一遍,按照席前的习俗“贺勒沁萨古那”(唠家常)。在这期间,最主要就是家主人会尽量要求客人留下,在家住宿一宿,还有就是客人会盛情邀请主人及其家庭成员去他们家做客,期待他们回访。席中完毕后,如果客人赶时间或者是有急事的话“阿巴珠萨古那”(留住、留宿)这一环节可以在席中进行。如果客人吃完饭餐具还没来不及收拾的情况下动身要离开的话,家主人必须要动一下或者是挪一下用餐的桌子,这是对客人的尊敬最重要的是祈祷,祈祷客人一路平安、平安的到达目的地。

三、送宾

送宾,在当地蒙古族人中被称之为“召沁矛日答古鲁呼”(相送、送宾)。送宾是在当地待客礼仪文化当中的最后一项民俗,也是及其重要不可缺少的一项。当客人要离开时,家主人及其在场的每个家庭成员都要以身相送,客人由家主人及其家庭成员的陪同下走出院落大门。在大门口客人和家主人握手相拥,客人会再次盛情的邀请主人及其家庭成员光顾自己家并对家主人的盛情款待表示谢谢,家主人则会邀请客人再次来自己家做客。

四、结束语

蒙古贞地区在近百年间经历了从游牧方式到农耕方式,从草原文化到平原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其传统的待客礼仪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与蒙古族传统的待客礼仪文化相比较其内容与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不是传统的炒米、奶茶、手把肉,而是具有农耕文化特点的红茶、小米、蒙古馅饼。蒙古贞待客礼仪文化演变成如今带有地域特点的民俗文化,虽然在形式与内容上发生了变化但是笔者认为其传统文化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不同的文化经过长期的接触、联系、调整而改变原来的性质、模式的过程进行文化适应。蒙古贞待客礼仪文化适应农耕文化,发展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蒙古贞待客礼仪文化民俗。(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五楼呼日勒巴特尔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暴风雨.蒙古贞史[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8年8月第一版.

[2]王迅,苏赫巴鲁.蒙古族风俗志[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1990年3月第一版.

[3]邢莉.蒙古草原待客礼俗[J].黑龙江民族丛刊.一九九二年第四期(总第三十一期).

[4]苏立贤,朱宝珍主编.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志[M].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1998年6月第一版.

注解